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5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世居民族与贵州文化、民族学与社会学、多民族文学论坛、逻辑、文化与认知、法学

主管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主办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003-6644
国内刊号:52-1155/C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5
复合影响因子:0.87
总发文量:2009
总被引量:5947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302
期刊他引率:1
  • 校园文化的构建与提升——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

    作者:杨昌儒 刊期:2009年第05期

    校园文化的构建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之必须,因此,如何构建与提升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阐释校园文化的内涵,讨论校园文化构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构建与提升的相关思考。

  • “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主义分析

    作者:蓝东兴 刊期:2009年第05期

    本文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重要理论内容是风丰富,始终围绕着发展社会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两个核心。现在正在开展学习的“科学发展观”,在话语结构上体现出系统思维、开放性特征,是多维的、立体的结构。它把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完全融在了一起,在理论高度和科学表述上,都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升...

  • 民族高校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

    作者:廖啟志 刊期:2009年第05期

    民族高校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其活动特点是情感化、生活化、平等性、自主性、针对性、开放性,文章探索“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方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

  •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盘淼 刊期:2009年第05期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应积极配合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针对地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实现地域性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利用水平和质量。

  •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联系及思考

    作者:牟羽 刊期:2009年第05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之一。和谐大学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一致性决定了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原则目标。由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纪检监察部门要围绕大学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理解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理念,以纪检监察特有的途径和工作方式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反腐倡廉工作方...

  • 民族法律配套途径及其措施研究

    作者:徐晓光 黄逢贵 刊期:2009年第05期

    什么是配套性途径内容?谁与谁配套?“下位法”要制定实施办法或措施与其“上位法”配套。如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同级人民政府制定行政措施的“上位法”。“下位法”除了必须依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及其需求之外,还必须依据其“上位法”来制定,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特剐是不能与国家级的...

  • 清代回疆司法实践中的刑事法律

    作者:杨军 刊期:2009年第05期

    本文通过使用大量的史料及案例材料,对清代回疆地区司法实践中所实际适用的刑事法律作出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揭示出清代国家法在回疆地区适用的渐进过程。

  • 少数民族习惯法和谐内涵的现代解读——以侗款为例

    作者:甘明 刘光梓 黄美煜 刊期:2009年第05期

    文章阐述了侗族习惯法——《款约》的渊源和形式,分析了其特征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侗款的和谐内涵进行了现代解读。这就是侗款充分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精髓:自由、平等、公众参与,强调舆论监督等,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几个问题

    作者:姚知兵 刊期:2009年第05期

    寻求用法律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的上说乃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实施这样的办法有很多困难,如果这些困难得不到解决而匆匆制定这样那样的法律,则不但达不到用法律保护之目的,反而破坏了原有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试图从民族地区的角度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中应重视的一系列问题。

  • 阿哲主摩奢香夫人与水西彝族文化调查探证

    作者:王子尧 刊期:2009年第05期

    明初贵州宣慰使奢香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四川永宁宣抚使门第,与贵州宣慰使水西安氏世代姻亲,她从出嫁水西,佐夫理政,代夫袭职,教子成名直至英年逝世。在她短暂的三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开设驿道发展民族经济,对其后的贵州地区建省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对水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

  • 南诏国和水西土司与中央王朝战争比较研究

    作者:陈世鹏 刊期:2009年第05期

    南诏和水西土司与中央王朝都发生过几次战争,而战争结果却不相同。这是两者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在治军方法上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结果。而其“寓兵于民的思想”不仅是彝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 奢香夫人的和谐思想与水西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浅议

    作者:陈世军 刊期:2009年第05期

    奢香夫人是明朝初年彝族著名的女政治家,水西彝族的杰出领袖。在支持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贵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过巨大作用。本文拟从奢香夫人的言行对其后人的影响及其对水西地区乃至整个贵州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来论证奢香夫人的和谐思想。进而说明奢香夫人不愧为明代彝族著名的女政治家水西彝族的杰出领袖。

  • 当代西方政党理论述评

    作者:王国勇 刊期:2009年第05期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这表明了政党在现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当代西方政治学者从政党概念涵义的探讨,到政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政党制度和政治发展等的展开论述,形成了他们关于政党的理论学说。其中,不乏正确、合理的成份。但从其整个理论的基点及其服务宗旨看,则是代表和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我们通过...

  • 公共政策创新要体现以人为本

    作者:万秋月 刊期:2009年第05期

    公共政策为公共利益服务,创新是社会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必然要求。进行公共政策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强化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构建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合作机制、增强公共决策的公共利益观念,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现念.

  • 中国国内政治沟通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戴建国 龙立军 刊期:2009年第05期

    政治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学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归纳和总结目前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有利于弄清其研究现状,把握其理论脉络和研究动向,推动该领域研究往深入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