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5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世居民族与贵州文化、民族学与社会学、多民族文学论坛、逻辑、文化与认知、法学

主管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主办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1003-6644
国内刊号:52-1155/C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5
复合影响因子:0.87
总发文量:2009
总被引量:5947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302
期刊他引率:1
  • 卷首语

    刊期:2005年第03期

  • 论涩泽荣一“论语加算盘说”的思想主旨

    作者:刘金才 刊期:2005年第03期

    本文将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说”置于日本近代思想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重新解读和分析,从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角度,阐明了这一经济伦理的思想主旨不在于弘扬“仁义道德”,而在于伸张“殖产兴利”的资本主义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儒教伦理在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伦理建构中的真实功用。

  •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母石崇拜文化探源——兼与日本比较

    作者:徐晓光; 王秀文 刊期:2005年第03期

    石头作为具有生殖力的象征,是很多原始民族古老的文化信仰,以石头作为母体、父体,石头生人的观念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朝鲜及日本文化中都大量存在,并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各民族生殖崇拜观念和生育习俗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着重于与日本母石崇拜文化进行比较。

  • 文学与历史的趋同和印证——《活着的士兵》与《东史郎日记》之比较

    作者:刘振生 刊期:2005年第03期

    石川达三《活着的士兵》与东史郎《东史郎日记》从文学与历史的不同角度记述了日本侵华战争中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两部作品分别出自作家与士兵的不同之手,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谛。为中日两国在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和认识上提供了帮助,也在客观上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 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作者:张如意; 温荣姹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关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现实社会(民国时期)的关系问题上,诸多的论述都把芥川龙之介1921年的中国之行作为一个起点。但事实上,早在这之前,芥川已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这一点在《南京的基督》的叙述中有着明确的体现。本论文以《南京的基督》为中心,通过对其成立和内容的考察,一方面证实了芥川龙之介早在他的中国之行以...

  • 《日本杂事诗》的明治维新解读

    作者:王立群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日本杂事诗》中,黄遵宪以诗歌的形式,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解读,是晚清末期中国人对明治维新最早做出的全面的反应与记载。他敏锐地意识到日本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巨变波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作为一个挚爱着自己祖国的知识分子,黄遵宪在考察日本发展的同时,常情不自禁地想到祖国的贫病交加,因...

  • 周作人与小泉八云的日本宗教观之比较

    作者:季红 刊期:2005年第03期

    周作人和小泉八云均于明治时代后半期来到日本,前者在日本生活了6年,后者则长达14年。前者以东方文化为背景,后者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写下了大量有关日本的著述。他们的论述均涉及到日本人的宗教观。他们都认为如欲真正了解日本国民的感情,就必须从其宗教信仰入手。本文主要介绍他们的日本宗教观并加以比较和分析。

  • 儒家思想在中日近代社会转型期的不同作用

    作者:李凡荣 刊期:2005年第03期

    中日两国在面临近代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之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本文通过对比儒家思想在两国近代的发展变化、中日学者面对传统与现代在思想方面作出的选择,阐述对两国思想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在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迥然不同的历史作用,进而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各方面原因。

  • 中日迎春礼俗的形态及其文化变迁

    作者:秦颖 刊期:2005年第03期

    任何一种民俗活动都是一个综合的、世代相承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着特定的国家及民族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社会交往和民族心理。迎“春”礼俗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民俗活动。本文针对中日两国的迎春礼俗的基本形态进行对比描述并简要分析迎春礼俗在日本的发展演变,以此说明日本文化的传承及变迁。

  • 论日本美术之近代化

    作者:顾雪莲 刊期:2005年第03期

    日本“狩野派”的纪念性、装饰性绘画艺术,是日本传统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而“浮世绘”艺术的市民个性特征和日本文人画的主观主义特征以及近代日本美术对西洋画的借鉴都是对传统美术的突破。日本美术近代化的最大特点在于传统并没有被轻率地抛弃,而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日本画”风格。

  • 解读英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作者:武小凤 刊期:2005年第03期

    关于严格责任,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理念和认识标准对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提出了各种学说和观点,使严格责任的含义更加扑朔迷离。通过分析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英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笔者试图明确严格责任的含义范围、适用规则以及其存在价值,并就此提出对我国刑法的立法设想。

  • 比较法应当是一种法的研究方法

    作者:薛佐文 刊期:2005年第03期

    “比较”已经运用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和法律部门的研究,比较法已经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当然也就没有自己作为学科的体系和结构。再次,从比较法的功能可以看到它既有其“力量”,也有其“弱点”,而其“弱点”正反证出“比较”只能看作是一种法律的研究方法,比较法确定为方法,并非就不如确定为学科重要。

  • 德法并治——构筑和谐社会

    作者:谢太洵 刊期:2005年第03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对于一系列执政新理念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在对两种治国方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和分析了“德法并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关于以德治国的理论思考

    作者:柯宁 刊期:2005年第03期

    本文依次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道德的继承与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以德治国的必要性。

  • 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识

    作者:罗英姿 刊期:2005年第03期

    本文从理论上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原告资格的构成要件进行论述,来探寻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中原告资格的设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