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1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生态文明研究、社会学研究、新媒体研究、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5285
国内刊号:35-1016/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7
复合影响因子:2.83
总发文量:1681
总被引量:11142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7.323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58
平均引文率:20.3453
  •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权力配置观

    作者:黄晓辉 刊期:2018年第05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权力配置观,是以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为价值基础,以防范国家权力的异化为核心思想,以集权与分权的辨证统一为基本原则的国家权力配置观。这一国家权力配置观的具体实践必须把握好三个基本要点:“议行合一”与分权制衡的辨证统一;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辨证统一;代议民主与人民主权的辨证统一。

  •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道德话语

    作者:陈桂蓉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道德话语的价值不容低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很好地诠释了道德话语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制度信用离不开诚信的道德价值基础;制度公正有赖于公平正义的道德价值标尺;制度权威的树立取决于制度的感召力和国家精神健康。为此,我们应打破现阶段国家治理中道德话...

  • 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群体和个体系统观念的结构和秩序

    作者:翟岩 刊期:2018年第05期

    意识形态的信守主体有个体、群体和社会整体之分,社会有结构和秩序之分,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是否也存在结构和秩序?这是本文提出的假设。要解释这个假设,必须明确意识形态结构和秩序的关系。因此,本文对意识形态采取“解剖”式的研究,按其结构和秩序展开的顺序和逻辑,从内到外进行深入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和阐述意识形态和观念所具有...

  • 国外“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评述:总体评介、分析视角与核心主题

    作者:郑丽莹 刊期:2018年第05期

    国外学者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价值评判褒贬不一,形成了"理论贡献说"、"理论质疑说"和"理论局限说"三种评价;他们的研究中呈现出"反阶级分析"、"反结构主义"、"反功能主义"、"反男性主义"和"反后现代主义"等多重分析视角;对"空间在城市研究中的角色地位"、"城市社会演进的动力机制"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的思想...

  • 司法机关领导办案的形式化困局与制度性破解——基于媒体报道与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作者:唐忠民; 杨彬 刊期:2018年第05期

    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进入员额的领导亲自办案,而今这一模式业已呈现出常态化趋势,但鉴于入额与办案之间仍存有张力,且短期内无法全然调和,故而司法实践中领导不办案、办简单案、办挂名案等形式化办案模式依旧突出,继而引发大量负面声音。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领导办案因存在多面需求而有其现实必要,因而须在坚持"领导办案"这项制度的...

  • 刑事速裁程序的制度逻辑——基于试点经验的三重维度

    作者:宋灵珊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主旋律下,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构建"认罪-不认罪"案件的分流处理机制成为当下刑事审判程序多元化改革之重要举措。作为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先行试验,刑事速裁程序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完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对公正与效率、对抗与合作、权利让渡与权利保障三个主要问题的...

  • 知识产权诉讼中时间戳证据效力分析

    作者:陈可欣; 李然 刊期:2018年第05期

    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对证据的固定和保全是司法审判中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时间戳技术作为一项新的电子取证技术近年来被不断用于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电子证据的保全中。时间戳单方取证模式的必要性和证据来源的权威性以及时间戳技术的完善消除了审判实践中的各方疑虑,肯定了时间戳技术的优势所在。在司法实践中,审判部门逐步确认时间戳证据保全之效...

  • AI侵权的理论逻辑与解决路径——基于对“技术中立”的廓清

    作者:吴梓源; 游钟豪 刊期:2018年第05期

    AI时代的技术革新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权利侵犯现象。对于这些侵权现象的规制,不能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侵权行为本身,更要追根溯源探究其背后机理,亦即问题产生于"技术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作出行为"这一线性流程的起点,经由数据收集、处理阶段进一步发酵,最终通过具体行为而使得权利侵害现象被个体感知。因此,AI侵权实质...

  • 抗战文学的“弦歌之声”——武汉抗战文学的文化特质与历史地位

    作者:高兴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37年至1938年之间,中国现代作家在武汉集体释放出强大的文学“音波”,以“传声”为主旨的武汉抗战文化对中国抗战文学的艺术格调产生规约效应。武汉抗战文学之所以呈现鲜明的“音乐性”风格,武汉“知音文化”发挥了一定作用,它加速抗战激情的酝酿与发酵,影响抗战文学的生产节律、体裁选择和艺术创新。考察武汉抗战文学的艺术内质,既能揭示中国...

  • 平顶山惨案:文学视域中的创伤记忆

    作者:赵伟 刊期:2018年第05期

    平顶山惨案不久,受害者尸骨被日军匆忙掩盖。虽则证据被毁,媒体依然刊载了该案的相关消息。这些文字或描述大屠杀经过;或记录事发地见闻;同时,部分日媒也间接透露了惨案的一鳞半爪。其时,在日军封锁消息的不利环境下,上述报道成为文坛关注、表现平顶山惨案的重要依据。以平顶山惨案为主题的诗歌、小说各有特色。激于民族情感,胡水波通过虚虚实实...

  • 想象战争 建构“真实”——从《劳燕》看“后革命”语境中非亲历者的战争书写

    作者:黄瑶 刊期:2018年第05期

    《劳燕》突破张翎"交错时空∕多代恩怨∕离散主题"的书写模式,将笔触延伸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位于中国月湖的中美合作训练营,以一个"三男一女"的多角恋故事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及人性的失落。作为一位在时空上均远离战争的非亲历者,张翎以人性的战争、交错的叙事及凑拼的历史三个方面组织网罗了战争叙事的三大母题:人性、战争和历史。其独特...

  • “杜韩”并称考论——从韩愈诗歌的地位升降谈起

    作者:李文博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杜诗对后世的影响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韩愈诗歌的介入,直至形成一个习用的并称——杜韩。但韩愈诗歌的地位在较长的接受史上曾经历过起伏变化,即在韩愈生前因文名而稍被掩蔽、至宋初大兴、之后的检讨以及逐步向杜诗靠拢,至清初得以匹亚杜诗。以方东树为代表的学人则对杜韩之内在气脉的共性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代表了学宋诗一路者对杜韩诗歌...

  • 唐五记小说中韩愈故事的主题、文化成因及价值

    作者:向铁生; 吴宇轩 刊期:2018年第05期

    唐五记小说中韩愈故事的主题大致可分为才学过人、爱才若渴、神仙怪异三类,这些主题的形成同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宗教文化、士人文化心态息息相关,而唐末五代时期韩愈故事的转型更代表了士人文化心态的嬗变。韩愈故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史料、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素材和为韩愈形象在后世的接受奠定基础三大方面。

  • 明前期士大夫的医学化与医、儒互动

    作者:王涛锴 刊期:2018年第05期

    "宋元明变迁"和"医学化"是探寻医、士关系的重要路径。承宋元余绪,明前期士大夫对医学相当关注,现存文献亦有大量涉医内容。从医、病关系而言,士大夫具有代言人和病人的双重角色,既对医生的治疗技艺进行宣扬,也对医疗信息不足及择医等问题表示担忧。士大夫和医生交往中还有显著的文化交游行为,士大夫以其儒家立场对医德伦理进行塑造。而在医...

  • 民国时期象贝纠纷案评析

    作者:王尊旺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33年浙江鄞县堇江有限责任贝母运销合作社成立后,与宁波药行合作,导致象贝价格节节攀升,最终引发上海国医药界的替代风潮。纠纷案中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合作社限制生产政策和价格上涨是否违背了此前达成的协议。围绕象贝纠纷,合作社、宁波药行、上海国医界、上海国药界、种植户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各垄断集团挥舞公益的大棒,从其自身利益考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