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1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生态文明研究、社会学研究、新媒体研究、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5285
国内刊号:35-1016/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7
复合影响因子:2.83
总发文量:1681
总被引量:11142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7.323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58
平均引文率:20.3453
  • 中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现状、突围与立法建构

    作者:赵国玲; 徐然 刊期:2015年第01期

    当前被害人国家救助在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推动下,处于政策主导和全面探索的阶段,不仅实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理上同样也面临知识重复生产的困局。实务中的问题主要是统一性立法缺失导致的,而学理中的重复则主要是缺乏对实践的关照和对理论的整合。突围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理上的破局,带动实务中的解困,即只有形成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才...

  • 林业碳汇权融资担保的法律思考

    作者:张冬梅 刊期:2015年第01期

    林业碳汇权是一种新型的森林资源财产权利,属于准物权的范畴。利用林业碳汇权的经济价值和可转让性,将其作为融资的担保,不仅可以解决碳汇林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还有利于促进林业经营者和金融机构参与绿色信贷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依据我国碳汇权融资的实践及法理的分析,林业碳汇权适宜以出质的方式设立担保,其法律规范的重点在于解决权利的客...

  • 政府引导低碳消费方式的障碍与消解路径探析

    作者:孙德超; 曹志立 刊期:2015年第01期

    引导低碳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引导低碳消费方式,政府应扮演引导者、管理者、服务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政府在引导低碳消费方式的过程中,面临着消费认知不良的观念障碍、技术落后与价格偏高的技术障碍、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的政策障碍,这就需要加强低碳环保的教育和宣传,培养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完善现...

  •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吴飞美; 郗永勤 刊期:2015年第01期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日益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式,是全球性的新革命和必然选择。在对低碳经济研究与实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低碳消费、低碳能源、低碳环境、低碳技术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化、资源禀赋差异大、贸易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落后等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 区域减排合作路径探寻——基于结构效应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作者:李炫榆; 宋海清 刊期:2015年第01期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调结构、促减排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当务之急。为探寻减排具体路径和区域合作方案,本文使用熵值法,构建经济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利用中国省城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结构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三种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规模控制和技术进步,多元结构优化是更加重要的减排途径,...

  • 福建省低碳物流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其模式选择

    作者:李碧珍; 林湘; 杨康隆 刊期:2015年第01期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如何在低碳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成为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碳排放大户的物流产业,其高排放、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亟需改变。福建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低碳化实践方面,存在着政府政策及监管不到位,运输方式不均衡,物流运输效率不高,物流技术落后,物流环节高碳现象...

  • 中国修辞学:学科之问和学术之问

    作者:谭学纯 刊期:2015年第01期

    修辞学在语言学科注册而游离于语言学的学科结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为此有必要追问:与修辞学科关联度极高的“交叉学科/跨学科/多学科”等掩盖的学科认知理据,它涉及修辞学的学科身份、学科评价以及研究主体的学术逻辑和学术实践。

  • 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论

    作者:段曹林 刊期:2015年第01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成为关注热点,研讨渐趋深入。主要进展可归结为:一、问题探查,尤其是对学科自身根源的揭示成效明显;二、对策和路径明确。阶段性的回顾总结,不但表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危机、希望和任重道远,而且昭示学科可能的前行方向与着力重心。主动融入学科大生态,拓展话语空间,吸纳外部智慧,深化学术研究,...

  • 跨学科视野下的修辞研究——以2013年度CSSCI来源期刊为考察对象

    作者:高群 刊期:2015年第01期

    2013年的修辞研究,多学科研究者加盟,突破语言学科定位,拓宽研究路径,走向了更广阔的研究地带。小同行修辞研究最大的亮点是运用全球视野,借助核心期刊平台,集中讨论修辞观、修辞学科理念、修辞学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大同行的修辞研究大多遵循传统研究路径,主要论述语法、语义的构成,增加修辞观察点,强调修辞效果。超同行修辞研究大多...

  • 修辞化:汉语发展的一个普遍动因

    作者:于广元 刊期:2015年第01期

    修辞化是汉语修辞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反映。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中,修辞化所反映的修辞规律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汉语发展的事实说明,修辞化在汉语语音表达规律的形成、词汇化、语法化过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汉语发展的一个普遍动因。

  • 信仰与道德的分离——从哲学层面透视厄普代克的道德关怀

    作者:哈旭娴 刊期:2015年第01期

    约翰·厄普代克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新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评论界颇受争议,不少人认为,他的作品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表达,显得“道德空洞”或“道德怠惰”。论文从作家对于世界的认识、人生中的道德困境和哲学层面的反讽等角度,探讨作家采用模糊的道德视角的用意,认为其作品在有意识的留白背后,隐藏着对信仰和道德问题的严肃...

  • 简讯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办的第五届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本刊荣获“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称号,本刊林日杖副编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陈颖编审的论文《论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前提》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

  • 后现代主义之死:确信与犹疑——从爱德华·多克斯的说法说起

    作者:滕翠钦 刊期:2015年第01期

    爱德华·多克斯提出:后现代主义的博物馆化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死亡,后现代主义之死预示着真实性和社会价值的重生。后现代主义是理论事件还是全面的生活方式,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虚无是消费至上的原因还是结果,犬儒和虚无是否是后现代主义的唯一理论气质:理论家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没有定论。本文的目的在于还原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谱系和现实...

  • 合外内之“境”:文化诗学之语境化研究再议

    作者:杨宁宁 刊期:2015年第01期

    语言学中产生的语境理论,在20世纪进入众多人文学科领域,并从狭义内涵演变至广义内涵,成为各个学科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在中国本土文化诗学中,作为重要实践方法的语境化研究,有了多重语境与双重语境的重要划分。除此之外,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共存的双重语境的基础上,语境化研究还有强调共时性时代元素的外语境与强调历时性承传元素的内语境...

  • 新世纪文学评奖争议现象述评

    作者:罗长青 刊期:2015年第01期

    新世纪以来,国内文学评奖争议不断涌现,其愈演愈烈的趋势并没有改观迹象。当前学界没有将之当成特殊社会文化现象看待,特别是没有注意到不同文学评奖争议之间的关联,从而忽视了政府文艺管理部门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论文以“长江读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重点,在盘点和梳理文学奖争议事件的基础上,总结政府文艺管理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