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1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生态文明研究、社会学研究、新媒体研究、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5285
国内刊号:35-1016/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7
复合影响因子:2.83
总发文量:1681
总被引量:11142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7.323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58
平均引文率:20.3453
  • 略论生态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陈永森 刊期:2014年第04期

    生态社会主义有共同的主张:批判资本扩张、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和生态帝国主义,主张为使用价值而生产、减少消费、民主的目的与手段的结合、国际公正等等,但不同的阶段和不同阵营也存在生态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支配自然还是适应自然、经济是适度增长还是收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重继承还是重改造等等分歧。国内研究重共性轻个性,其...

  • 生态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维度解读

    作者:蔡华杰; 林美萍 刊期:2014年第04期

    国内学界较多地从生态学维度和社会主义维度来阐释生态社会主义,但生态社会主义还包含着第三个维度——女性主义的维度。可将这一维度解读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生态社会主义既要批判资本主义也要批判父权制;第二,生态社会主义要重视妇女劳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性的作用;第三,生态社会主义要将劳工运动与包括妇女运动在内的新社会运动...

  • 劳动诉讼相对独立于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基于社会法及传统诉讼现代转型的视角

    作者:周湖勇; 关今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得到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认同,但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诉讼制度。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不适应劳动诉讼已充分暴露,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大量劳动诉讼司法解释便是例证。无论是从社会法的程序建构,还是传统诉讼的现代转型,劳动诉讼的相对独立于民事诉讼都是必然选择。

  • 论气候资源之法律属性与权利归属

    作者:施志源 刊期:2014年第04期

    我国《宪法》《物权法》虽未明确把气候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具体种类加以规定,但其开放性的表述表明了自然资源的种类不限于法律所列举的类型。气候资源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应当受到宪法与法律的保护。气候资源是“特定的”、“可支配的”、“稀缺的”、“独立一体”的物,符合作为物权客体的特征。确认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是世界...

  • 投资专有技术冲击、货币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作者:易小丽 刊期:2014年第04期

    本文将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引入到一个包含价格粘性的开放条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这种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模型模拟和实际经济的对比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与一个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基本模型进行比较,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的事实,特另q是准确地解释了贸易余额的逆周期性,投资专...

  • 移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企业与银行的竞合行为研究

    作者:陆敬筠; 王绍东 刊期:2014年第04期

    移动互联网金融是当前的热点。余额宝等第三方企业推出的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直接与银行展开了竞争,银行为维护核心利益进行了反击,双方的不良竞争影响了用户体验也阻碍了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本文通过构建移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企业与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竞合行为与利益关系,找到博弈均衡点并提出促进双方合作的策略。

  • 我国村镇银行监管:目标、现状及对策

    作者:廖秋子 刊期:2014年第04期

    科学合理的监管,是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村镇银行兼具营利性和政策性于一身的特性,提出服务农村金融发展、有效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是村镇银行监管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村镇银行监管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监管的对策。

  • 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与企业成长

    作者:林朝颖; 黄志刚; 汤新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至今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将资本市场细分成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以我国2003—2012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VAR模型研究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与企业成长的动态关系,进而从微观角度比较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事前效率与事后效率,结果发现: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资源配置...

  • 跨文化传播视域中的文学经典形成

    作者:张雯 刊期:2014年第04期

    “文学经典”作为彰显人类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概念,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人类的一个永恒性共享话题。本文试图将跨文化传播因素作为“文学经典形成”的一个背景条件,从经典的概念、经典形成的过程和实践性形态三个方面来思考跨文化传播视域中的文学经典形成现象。

  • 作者意图的守护与“确定性”的追寻——对E.D.赫施“意欲类型”概念的解读

    作者:庞弘 刊期:2014年第04期

    美国学者赫施坚持通过对作者意图的守护来实现对意义之客观确定性的追寻,而“意欲类型”则成为了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的最重要支柱。依靠同一与多样、过去与未来、明晰与含混的相互交织,意欲类型呈现出了一种“亦此亦彼”的独特逻辑,从而协调了“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种貌似难以兼容的解释倾向。不过,当赫施将类型得以维系的希望完全...

  • 思想史语境里的他者形象研究——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作者:邬震婷; 葛桂录 刊期:2014年第04期

    中国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从“他者形象塑造”研究模式起步,发展到目前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探讨西方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里东方主义话语的研究策略,更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或可体现为思想史语境的他者形象阐释路径。将他者形象问题置于思想史视野中,可以拓展异域形象阐释的学术思想空间。揭示他者形象产生传播过程中的思想意义。作为具有高度学术...

  • 从现代小城镇小说看民国时期基层社会转型

    作者:李莉 刊期:2014年第04期

    民国时期,现代文明的因子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小城镇,小城镇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发生明显变革,民众生活日趋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社会群体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受旧思想、旧势力的阻碍,小城镇社会的初期蜕变显得格外艰难。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历史画面,现代小城镇小说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乡土基层社会在外来文明冲击下的种种变革,生动地再现了...

  • 恶作剧与中国当代文学

    作者:唐伟 刊期:2014年第04期

    恶作剧诗学的提出,不是要机械地否定先锋小说以降的中国当代文学,而是为最大程度、最大可能地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真实的复杂性。本文将先锋文学以降的当代文学,视为其艺术革命发生后的“第二天”。先锋文学从小说形式入手,秉持“怎么写”高于“写什么”的理念,隐含的策略选择是:怎么写的实际意图是寻获怎么写都可以的充分自由,当形式自由成...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语言与社会观念渐变探析

    作者:孙立涛 刊期:2014年第04期

    春秋战国之际,士大夫语言逐渐背离礼乐文化的束缚而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随意性,这反映了用代礼制的衰落和社会伦理观念的改变。同时,贵族文人的艺术视野逐步扩大并下移,从各地不同的方言文化中吸取艺术营养,使方言地位得到上升。而动乱的社会又催生出游说之士和诸子百家著书立言之举,他们借助语言技巧或讲学谏言、或传达本派思想,竞争意识强...

  • 出土秦系文献人名文化研究

    作者:陈鸿 刊期:2014年第04期

    出土秦系文献中的人名内容非常丰富,文章分析了其命名方式和结构,认为秦人的命名原则是比较灵活的,既承袭周代的某些原则,又有所突破,体现了秦文化的复杂性,有根植于西周宗法伦理道德土壤质朴率真的传统文化特点,又透露出本民族作为游牧民族崇尚自然的特色,还凸显出了时代特征。从结构上看,秦人名字出现了双音节现象,但数量不多,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