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

福建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 Education

杂志简介:《福建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1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关注、承百年初心,树时代新人、思考、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体系、研修、评价、教学、读刊、百味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教育杂志社
国际刊号:0427-7058
国内刊号:35-1017/G4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11150
总被引量:1412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让德育的表情生动起来

    作者:李晓东 刊期:2018年第52期

    最近听过的德育课中,有一个细节打动了我:一个学生和同学们讨论“我家的果树该不该砍”时,说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为此发生了争论。爸爸认为果树应该砍掉,因为自己在外打工,妈妈一个人无法管理那么多果树,会过于辛苦。

  • 我省实施残疾学生十五年免费教育

    作者:龙超凡 刊期:2018年第52期

    省教育厅等八部门11月29日下发《福建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2019年、2020年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学前至高中阶段残疾学生财政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分别提高到普通初中的9倍、10倍,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参照该标准执行。

  • 我省出台《加强中小学“书香墨香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刊期:2018年第52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

  • 长三角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成立

    刊期:2018年第52期

    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日前在上海市奉贤区成立,同时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德育创新论坛举行。联盟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15个市、区县教育局共同参与发起,旨在通过共同协作,探索建构新时代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合作体系。

  • 莆田市拟成立职业教育研究院

    刊期:2018年第52期

    经莆田市政府批准,莆田市拟成立职业教育研究院,挂靠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该学院的优质资源,发挥莆田市职教龙头作用,负责牵头开展职业教育研究活动,并利用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优质资源对全市高中职校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师资培训服务。

  • 晋江市启动名师名校(园)长孵化工作室

    刊期:2018年第52期

    日前,晋江市确定44个名师孵化工作室,覆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等34个学科。同时,确定5个名校(园)长孵化工作室,覆盖中学、小学、幼儿园各学段。晋江面向全市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启动名师名校(园)长孵化工作室团队成员推荐工作。

  • 仙游县成立首支爱心家长志愿护学队

    刊期:2018年第52期

    近日,仙游县首支家长护学志愿队在鲤南中心小学成立。成立仪式上,仙游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游美忠带队莅临现场,并开展校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对到会的学生家长代表进行志愿护学培训。据悉,该校共有学生3056人,放学时段校门通拥挤不畅,学校发出了招募家长志愿者、开展“爱心护学”活动的倡议。

  • 建构劳动教育的新形态,形成全社会加强劳动教育的新风尚

    刊期:2018年第52期

    檀传宝在《人民教育》2018年第20期上撰文指出袁我们当特别注意建构劳动教育的新形态。一方面,劳动从来都不等于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也不等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锻炼。当代社会劳动形态不仅包含更多脑力劳动,许多复合的崭新的劳动形态,特别是存在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新兴劳动形态正不断涌现,日益改变劳动形态的旧格局。

  • 探究与开发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

    刊期:2018年第52期

    叶澜在叶教育研究曳2018 年第6 期上撰文指出袁中国的哲学传统,是一种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智慧哲学的思维方式,也是面对人的生命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情况所需的智慧哲学。它教人坦然面对生死,学会与不同人相处,事业受挫时不气馁,成功时不张狂,有理、有利、有节地处理复杂问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泰然、自重的君子之态。

  • 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用在核心教育问题的解决上

    刊期:2018年第52期

    刘庆昌在《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12期上撰文指出袁从理论上讲,校本课程是一种“课外”课程,这里的“课外”意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可以想象,校本课程开发在内容上也许具有相当的选择自由,但在时间、空间和其他教育资源上的选择自由是较为有限的。

  • 坚持在生活中育德,让学生管理回归育人本位

    刊期:2018年第52期

    刘长海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袁要坚持在生活中育德,让学生管理回归育人本位。这样的学生管理,强调纪律、约束是自由、发展的手段,从帮助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的角度来实施合乎理性、遵循规律的管理,致力于引导人、促进人、成全人。

  • 多方着手,促生涯规划教育开展

    作者:彭晓君 刊期:2018年第52期

    很欣喜地看到《福建教育》10月刊(2018年第43期)的“关注”栏目推出了“认识自我,走好生涯规划第一步”这组文章。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今年11月29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福建省第一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吸引了近400人参会,可谓盛况空前。

  • 让校本德育课程有“家乡味”

    刊期:2018年第52期

    策划人语: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学校德育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德育课程要有“家乡味”。

  • “家乡味”校本德育课程需要“高站位”开发

    作者:刘京翠 刊期:2018年第52期

    何为校本德育课程?它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学校特色和实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由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相关力量开发设置的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当关注地区的差异性、学校的多样性和学生的独特性;当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挖掘学校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进入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 论“家乡味”校本德育课程的教育意蕴

    作者:翁乾明 刊期:2018年第52期

    何为“家乡味”?说到底就是“乡土文化味”。探讨“家乡味”校本德育课程的教育意蕴,可从多种角度,如目标、手段、过程、特性、要素、结构、功能等展开,本文只选择促进学生成长的功能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