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18 08:47:55 关键词: 基础教育研究 教育论文 教育
摘要: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简称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美国基础教育研究综述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对其教育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从教育管理、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环境等多重角度认识美国基础教育的全貌,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

当下我国教育界对于美国基础教育的研究颇多且通常以实地考察为主,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本文试图分析、比较、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得出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

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内部的机构设置,领导成员构成和职责权限划分等。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是比较典型的以地方分权为主的自由化管理体制,教育主要由各州立法,自行管理。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权力,它的主要职能是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如向地方划拨教育经费,收集教育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等。负责美国基础教育管理的有不同层次的两类机构:一是各级教育董事会,它属于民间社会组织,包括代表地方民意、经选举产生、由社会各界代表(包括商人、教师、医生、律师、教育官员等)组成的州、郡、市和学区的教育董事会,主要负责沟通社会与政府,从而达到全社会参与教育事业的目的。二是政府的教育部门,主要包括联邦教育部;各州教委;学区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依据法律和教育董事会的决策进行一些被认为是必要的行政管理,从宏观上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不直接参与学校具体的管理。在实际中,学校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美国的中学,通常都设有一个学校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的大政方针,决定学校的重大事项。校长向校董事会负责,具体管理学校事务,除此之外,学校一般设有两位副校长,分管教学和行政工作。美国基础教育的这种管理体制调动了学校的自主性和社会的办学热情,但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灵活的办学体制

办学体制是指学校教育谁来组织承办及选择怎样的经营形式方法与制度。美国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比较灵活,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共同发展。公立学校是美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公立学校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80%左右。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各级政府拨给基础建设的固定资金、按学生人数的拨款、特殊拨款等,其规模大、学生多、本社区学生免费。私立学校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政府拨给的资金、教育基金。学生每年需要交纳学费3000至25000美元,所以私立学校的学生多来自富裕家庭。但私立学校规模小,质量好,入读的学生一般也是成绩优秀的,一般入读私立学校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10%左右。公私合作的学校一般是企业出校舍,政府派教师,这种学校都办在公司总部内,如惠普电脑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在总部办了学校。此外,美国也允许家庭承担子女的教育,只要参加有关考试,取得一定学分一样可以毕业。所以可以说,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体制与我国一样是多元的。

巨大的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它包括政府和社会力量为发展教育事业所支出的全部费用。美国基础教育实行高投资办学,依照教育法规定,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其中以地方政府为主,经费主要来源于纳税人上交的教育税。一般来说,联邦政府投资占12%,州政府占53%,地方政府占35%,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赞助。美国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水族馆、纪念堂、主题公园等各种类别的教育资源及其他娱乐设施随时对中小学开放。每一个馆所都由私人投资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都为教学服务,以免除相应税收。从此可以看出,美国基础教育的经费是有保障的并充足的,中小学可以开展与教育有关的各种课外活动。

个性的教育观念

注重全人教育,即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而提供相应的环境,以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的不同需要,使他们成为积极、独立、自信、有责任感,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美国的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个性化和协作精神的结合,学生能力和品德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此外,美国基础教育的另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积极倡导给学生充分、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在充满爱、阳光和温暖的集体氛围中尽情张扬。这是美国教育中极其宝贵的部分。

朴实、简单而又实用的教育环境

美国中小学校的校园都是朴实无华,经济实用,与社区紧密相连。学校的占地面积一般都不大。学校没有大校门和围墙,有时在校园散步一不小心就会走进了社区。社区里有学校、社区学院、公共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学校是整个学习化社区的一部分。校名只是标在进入学校主要路口的一块牌子上,或标在一堵短小的墙上,很简朴。但学校注重内部实用,教学设备先进,通常有较好的电脑设备、计算机网络、体育设施以及艺术教育设施等。教室内的布置更是和我国的中小学校不同。教室中所有的墙壁都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图片、各式各类的表格、知识性的卡片、地图等。教室内还有壁橱、图书角、动物角等。图书角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及各类科学常识书籍,供学生查阅资料之用。教室内的桌椅摆放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摆放的,有的摆成半圆形,有的摆成几个小圈。总的来说,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环境建设与我国大不一样,我国则是规矩、严肃、有秩序。

不拘一格的课程和教材

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一般都是由各地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只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大致要求,规定各学区学校的课程基准及毕业的起码要求。中小学的具体课程是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以课程管理人员、指导主任、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为团体的“课程委员会”制定的。

(一)美国课程内容是多姿多彩的,比较重视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具体来说,小学和初中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的课程,包括英语的读写和理解,数学、历史、地理、计算机、环境保护、理科的基础知识以及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初中和高中开始开设选修课,其比重分别占到总课时的1/3和1/2。必修课是由学区教育局规定的,其内容很多,选修课是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设定的。此外,还有社区服务课和辅导课程。社区服务课是鼓励学生做义工,为社区服务,不算学分,但必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精神。辅导课是为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指导学生升学和就业、改进学习方法等而开设的,课外全天候向学生开放。

(二)中小学的教材是多元化的,学科系统性内容与专题内容、综合性内容并存。中小学教材常常就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案。例如下面的一个教案:

主题:

美国的起源

讨论题:

1、哥伦布为什么想航海去印度(着重谈一谈他用于航行的三艘帆船)?

2、这位探险家在何地登陆?为什么误把“新陆地”称作“indies”,误将土著美国人叫成“印第安人”?

3、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形的”,这与传统的“地球是平面的”观点针锋相对,人们刚开始时是怎样怀疑他的看法的,反应如何?

整合思想:

[数学]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以缩小,用纸模仿制作帆船和探险家哥伦布。

[地理]学习球的形状,认识世界是一个球体,指出费迪男德和伊沙贝拉居住过的地方。

[科学]因为当时冰箱尚未发明,哥伦布和海员们在漫长的大海航行中储存的是什么样的食品。

[写作]以自己是哥伦布的身份写一篇作文,谈一谈你会做些什么。

[艺术]发给学生黄棕色的烤面包、乳酪和纸,要求他们用这些材料分别做出船、帆和海员戴的帽子。

[音乐]学唱《克里斯托夫.哥伦布》、《节日之歌》等歌曲。

从上面的教案可以看出,美国的课程和教材是整合的、多变的、不确定的,给学生留下了广阔了想像和创造的空间。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美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注重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包括师生讨论、辩论、实验、项目研究等。教师不是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办法把孩子引向浩瀚的知识海洋,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对待,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点点努力都要倍加赞扬,更不会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天真、幼稚或愚蠢而拒绝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励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教师不以自己的固定思维和教材内容去约束学生。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地提问、争辩、思考、交流。数学课,教师引导学生玩不同的游戏,如模拟生活超市、计算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概率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历史课,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古人类的生活工具、在石头上画画来体验远古人们的生活;辩论课,学生唇枪舌剑地辩论是否应该支持布什总统;化学实验课,学生事先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向老师提交实验报告,老师再准备相应的实验器具。也许就是这些独具匠心的教学培养了具有美国特色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

美国中小学常常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责任感。美国中小学推出了许多社会实践计划,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到公园、旅游景点帮助清理垃圾,去老年人和残疾人中心照顾老年人和残疾人,在文物保护、动物保护机构或某些高雅艺术团体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生参加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事能力,也使学生受到了品德教育、公民教育,学生从中获益匪浅。

考试评价机制

美国中小学的平时和阶段检查评定学科成绩及教学效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检查作业、测验评分占50%;二是项目考试占25%,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门课时,要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设计或制作,教师评出成绩;三是阶段与期末考试,每学年大约5次,评分占25%,重点考试,各州统一编写学科考纲,统一组织进行。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考试的内容有时与学生的教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考学生的逻辑和分析能力等,例如“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需要明确的是,美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目的是发现问题,帮学生找到不足,并设法帮学生进步,而不是排名次或淘汰,这可从学生每次参加统考的成绩报告单中看出来。成绩单的最后部分是对学生的全面总评,对长处、短处都进行概括评价。同时强调“这个成绩只能从一个方面说明该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考试时,很可能有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其成绩。”另外,美国政府于1991年制定一套自愿参加的全国统考制度,称为“美国学业考试”,考试对象是全国四年级、八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生,考试科目是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5门学科。在“美国学业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获得总统教育优秀奖。这种统考虽是自愿性的,但美国政府要求各大学把统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之一,并要求雇主在招工时应参考应征者的统考成绩,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此项考试。

以上本文从美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办学体制、教育投入、教育观念、教育环境、课程与教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考试评价等九个方面论述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慨况,总的来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具有其显著的文化特征:张扬个性、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实用主义突出等等。美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为培养一个完整人做准备的教育,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做法,如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小班教学等,但也不乏一些日益凸显的教育问题,如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严峻以及学生犯罪频繁等。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以及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正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基础教育的状况和质量,期待美国基础教育的新面貌。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浅析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分层次教学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已成为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教材内容都是按一定的规范编写的,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但未必就说他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编排,注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强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生源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水平参差不齐。针对大学生进校时的不同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根据个人情况在学习深度上进行选择,也可以更好地执行教学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在学生分层次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在讲授、辅导、练习、检测和评估等方面充分体现层次性,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避免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的教学局面,对计算机完全零基础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补习。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切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以任务加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每次上课时给出一个明确、具体的任务,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了解office中各个软件的每一个菜单和按钮的具体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四、强化实验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作课程,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机实习课,教师要针对课堂授课的内容,认真布置实习内容,让学生认真练习,仔细体会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同时,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随时注意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不可能逐个进行辅导,可以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生帮学生,滚雪球式”的方法。

五、改革考核方式,施行教考分离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针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的现状,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管理,要求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非常必要的。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考试通过可获得全国通用等级证书,可作为学生将来升学、用人单位选用的重要参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目标统一,任务明确,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既权威、公平、合理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

六、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

教育部决定,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经过前面的近10年的努力,新课程的轮廓已大体趋于清晰和稳定。我们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永远没有最终的完成,我们应该有一种思想准备,即课程改革将是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策略问题。

(一)重构基础。

我跟许多教育专家谈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即“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能在今天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依靠的是什么特色?”很多同志都认为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好”。什么是基础?基础会随着时代而变化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夯实什么样的基础?在选择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时,我们应该考虑这些问题。

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要完善。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意义。

知识是一种基础,也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基础。在对待知识基础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内涵在发生变化,要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基础知识。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样的知识都“拿来”,这样的做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开始重视“什么样的知识最有用”这个问题,开始重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筛选。那么,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筛选呢?第一个原则就是要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知识的总量在无限增加,知识的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第二个原则就是要选择能够产生知识的知识。我非常同意科技部前部长朱丽兰女士的观点:我们要重新认识“知识就是力量”。只有能够产生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在选择进入课程的知识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能力也是一种基础。人的能力多种多样,我们能够罗列出几百种。在当前要注意一个人立足社会的竞争性能力:首先是专业能力。一个人走向社会后,要想从事某种职业,就必须具有某种专业能力。当教师的要有教育的专业能力,当工程师的要有当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其次是具有方法意义的一般能力。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从事跨专业、跨文化的活动,如果你不能很快地适应,就说明你的身上缺少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保证一个人在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时,掌握一般的、通用的方法。所以我们才经常说,方法能力更重要。获得信息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一般的思维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积累和提炼经验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属于这一种类型;第三是社会能力。人都是在具体的社会中生活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显得非常重要。这种社会能力已经成了今天我们生活能力的基础。

诸如此类,我们的课程应该反映这些基础的变化。这就是重构基础。

(二)突出素质。

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它的目标是为全体国民的素质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过去的教育过分强调了文理分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准专业教育。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突出素质的综合发展。

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强化对学生的“四有”新人教育。以理想教育而言,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从来都不是今天就用的人,而是十年二十年后发挥作用的人。基础教育是典型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不能简单地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正因为如此,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构思未来。最近一段时间教育理论界有一个热点问题: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这种提法是不是妥当可以另行讨论,但这里包含着一种教育对于理想的追求,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让孩子形成理想,就是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素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把各门学科割裂开来去掌握孤立的知识。高中课程首先要解决知识相互割裂的问题。如果只知道应付考试,考什么就记什么,不能在生活当中让知识彼此沟通,就不能算具备科学素养。前些年有些高等学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过评估,发现学生的科学素养不高。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知识是僵死的,知识只是一些孤立的点,没有形成一个能够灵活发挥作用的体系。第二个条件就是要能够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认为,高、中、初各级研究人员之间的差别主要不是表现在占有知识的多少上。当年,他曾经非常风趣地谈到:我现在这么大年纪了,物理学定律中的那个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谁也没有否认我钱三强是个物理学家。他认为,高级研究人员,就是知道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包含着的那些未知的、潜在的发展目标在什么地方,在哪里能够打开那些未知的洞口,而且能指导别人打开这些洞口,去探索和解决全新的问题。中级研究人员能自己打开一、两个洞口的盖子。而初级的研究人员则可能在整个领域里找不到一个洞口的盖子,两眼一抹黑,找不到洞口。所以,科学素养的关键在于探索未知能力的大小。第三个条件就是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有了科学的素养,我们就能够把知识真正变成实践的强大力量。不能在实践中实现转化的知识就不是力量。第四个条件就是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科学是什么?科学可以造福于人,也可以祸害于人。原子科学就可以起到这两种作用。因此,我们在考虑课程改革的策略时,应该注意形成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

(三)面向现代。

课程的内容要不断地反映时代的特征。比如,在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发展学生的世界眼光。虽然我们现在都在谈论知识经济,但如果我们没有世界的眼光,就很难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经济的实质,理解知识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发现知识经济在生产力前进方向中隐含的东西。现在,我们都在强调江苏要率先实现现代化,要用现代化总揽全局,可是,在我们还没有能够完全理解“现代化”的情况下,“后现代”已经变成了一个讨论的热点。我们必须抓住时展的脉搏。至少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现代化并不是什么都好,现代化带有许多负面的效应。比如,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化过程中生态环境出现了许多危机。同样,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过分地夸大了工具理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出现了情感与认知的失衡。所谓精神危机,就是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关系。美国人也开始承认,他们的文化正在走向一种封闭的美国精神。这些冲突和危机如果不解决,现代化就无法进行下去。当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反现代化的因素,并不意味着倒退。反现代化不是说要回到农耕时代,而是希望遏制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现在的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已经摒弃了动物、植物的界限,立足于人和生物圈,了解可持续发展。这种变化就是时代的反映。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教学内容应该反映现代,另一方面要理解现代化本身的发展。如果说传统的现代化的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那么可以说,以知识经济为典型特征的生产力的新发展,表明人类已经开始了第二次的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新的动力。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没有哲学思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面向现代,没有哲学思考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必然是缺乏时代感的行动。

(四)交叉综合。

课程的交叉综合,首先要实现目标上的综合。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把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要求教育把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是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综合的要求。

第二是要实现内容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已经明确提出要开设“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这些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现课程教学的综合,教师必须具备综合设计教学的能力。

第三是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综合形式的课程。人类知识的创新常常就是通过交叉综合完成的,制定课程发展的策略应该反映这样的规律。

研究性学习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占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也反映了我国课程建设所达到的新的水平。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差别。理解这种差别、形成正确的课程观,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体现创新性学习的特点。

课程形态上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来自于课程总体指导思想、课程的基本理念上的差异。研究性学习在总体指导上,就是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在人的所有的发展性能力中,创新性学习是一个核心。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有积极意义的一种力量,因此,我们要努力地提高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中国******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江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发展人的创造性。这是对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高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停留在空喊上。不能把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突破口。

(二)从学生个性成长出发,体现多样化、差异性学习的特点。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项重要的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学习、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和风格。这个目标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个性成长,所依据的背景则是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表现的那样,其特点是大批量、少品种、标准化、流水线,把人变成统一的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变成机器的一个零部件。我们今天的教育,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反映。五十多人一个班,全国使用一本教材,考试实行标准化,这是传统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就在我们的身边,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典型的特征就是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柔性化。这种个性化、差异性的生产方式或早或晚会引起教育形态的改变。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或多或少已经反映了这种变革。

(三)从学生主动性发展出发,体现主体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这门课程的创造主体之一就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这门课程的计划与实施。国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一定的课时空间,作出目标上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具体的课程计划并予以实施,这种课程主体的变化,正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学生是创造课程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没办法形成统一的教材,也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教材。每一所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计划组织,到资源利用、成果表述,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具体的实施形态上,应该是校本化的。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它的统一性。如果我们编一本统一的教材,各个学校按章按节地实施,就偏离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特点。

(四)从学生创造性发展出发,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满足学生探究世界的需要,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升华,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对个人阅历中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究,对自身及周围的现象进行探究,也就是要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探究是没有边界的,作为一门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自身也没有边界,是不断生长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世界的变动大大加快,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办法,用一种稳定状况的宇宙现在线性的因果框架内来指导课程设计,那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再加上全体学生均以主体身份参与课程,其积极性、主动性所激发的创造才华导致的成果是教师无法假设和预测的。因此,教师自身必须不断探究这门课程的新特点、新规律,以获取指导者的主动权。

(五)从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体现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现代的科学创新,大多不是靠个体完成,而是要通过群体的协作。研究性学习课程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合作完成,因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群体性发展和师生互动性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有不少老师反映,走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自己就再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跟学生处在乎等的位置上,相互学习。处理不好这一关系,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就会偏离它应有的轨道。

促进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这个“群体”不是狭小的群体,不只是指学生自己的“小圈子”。学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师生群体与整个社区环境都应该包含在学生群体性发展的本义当中。学生走进社区,不只是要从社区里“汲取”自己学习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是在与整个社会“互动”,在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里,他们能够体验到生活的涵义,社区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员还包括年轻的一代。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生活化和社会化的本质。

(六)从学生和谐性发展出发,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人才观必然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这也决定了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意诸方面都获得发展。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就有这种和谐性目标,而且以综合性的课程形式来达到这种目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交融,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并举,主体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俱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总之,通过交叉综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总结一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的基础建设工作有关。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研究和培训相结合,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教育教学实践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促进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扼杀人的发展。教师与教改同样是这个关系。教师可以是教改的动力,也可能是教改的阻力。历史的发展总是一个进程,常以观念的进步为先导。意识到这种进步总是从少数人开始,但必须等到大多数人的观念都进步了,这个过程才算结束。因此,我们只能让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促进观念转变,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谁都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成经验,因此只能是边实践、边探索。

加快队伍建设,首先要促进教师观念的进步。教师至少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一次课程改革的实质。要认识到,这一次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整个教学体系的变革,而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外,还有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考试评价制度、课程管理的改革等等。为此,应该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通识培训的成分,让教师尽量把这一次课程改革的实质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第二,要解决一个本领恐慌的问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情况尤其是这样。教师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课程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感到很害怕。当年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就曾针对我们党的一大批干部中间存在的本领恐慌现象提到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能适应新的局面,又如何完成领导的任务?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尽量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招。让教师们知道,开展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何迅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太仓高级中学经过探索,总结出两条很好的经验:一条是利用研究性学习跨学科的特点,把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进行合作,共同承担指导学生的任务;另一条就是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支持的过程中,共同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社会化。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教育资源大多数还限于学校的范围。我们的教育还是典型的传统学校教育,走向现代的教育形态、在高度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实现教育与社会整合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研究性学习本身要求我们对教育资源进行再开发。开发教育资源就意味着要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因为一个学校的范围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部学习需求。

开发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第一个渠道就是要争取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有些家长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有顾虑的,他们看不到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担心这样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高考;第二个渠道就是进行资源的调查和储备。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了解资源的分布。这些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也包括信息资源。在做好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注意筛选、开发和配置资源,形成课题和项目,并围绕它配置基地和师资。因此,开发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可以进一步拓宽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建设。

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立足于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实质是什么?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看,主要是信息交流的广泛性,这种交流可以说是全时空领域的交流,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地。这种信息交流的载体就是媒介。媒介成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中得到强烈的感受。传统的教学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在开放的学习条件下,媒介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分层次地推进实施学校的校校通工程。校校通的技术水平可以有所差异,但应该具备网络的功能。

建设校园网,并不是要把它当作展品,而是要真正地把它作为教学改革服务的工具,为研究性学习和其它一切形式的学习提供手段。数字化校园能够促进学校建设达到现代化的形态。数字化就意味着开放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一个差距就是开放程度不同。但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借助于数字化的工具,就同样能够走向世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四)建立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各类课程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应该把研究性学习的真谤传达到各个学科当中。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程,但从范畴上讲,它又是交叉的,它是典型的校本课程,但我们又不应该把研究性学习仅限定在15%的课程范围里,而应该立足于校本,在选择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同时,注意把它的精神实质迁移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由此出发,如果我们将来所有的课程都能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那么,就可以不需要出现独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但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单独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这就像信息技术课程一样,如果将来学生们能够很自如地运用信息媒体进行学习的话,这门课程同样是不需要独立开设的,但现在却仍然有强化的必要。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城市中学也好,农村中学也好,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探索与实践。如果我们江苏基础教育在这门课程上不能有所突进的话,建设教育强省就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我们任重道远。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评价 冲突 融合

[论文摘要]教育评价是改进教育的前提。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观念、标准、目的和主体冲突等问题,为了使基础教育评价由冲突走向融合,需要用发展性评价取代奖惩性评价,需要协调内外部评价,并实现评价标准和主体的多元化。

教育评价就教育本身来说是人们对其价值的认识过程,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说是左右其发展方向的路标,而对国家来说又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关键。自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以来,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冲突。

一、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举措与成就

(一)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举措

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最早从1985年开始,以中小学学校评价(如衡量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和方法、办学水平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作为主要内容,以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提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操作手段为重点。1986年,除继续开展中小学学校评价外,还开展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校长评价等活动。加大了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导和检查力度。此时基础教育评价以教育督导部门的检查、督导为重点。到1993年,我国转向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此时的基础教育评价主要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服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这就更加细化了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课程评价”列入九项内容之一。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教育评价的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评价不失时机地开展了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活动。

(二)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成就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基础教育评价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转变办学观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成就从宏观上有:第一,促进了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避免了只注重中、高等教育而出现的教育脱节现象。第二,基础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第三,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比2002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9.3%,比200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从微观上来看:第一,明确了基础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了评价的教育性功能。第二,初步建立了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三,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的实践模式。

二、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冲突

(一)基础教育评价观念的冲突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教育评价的心态重眼前轻长远,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盛行,造成了人们的浮躁心态,其突出表现就是不想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却希望获得好的评价成绩。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已经蔓延到基础教育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标准的唯升学率论,评价目的的唯选拔功能论,评价结果与奖惩的紧密挂钩论,评价对象的防卫心理,甚至弄虚作假行为,以上这些,无不出自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价值观不同,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就可能出现评价范畴的变化。特别是当前,对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建崭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即素质教育评价观。

(二)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的冲突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两种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与世俗标准(传统标准)。前者的评价内容是反映国家意志的评价标准,是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利益而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后者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标准,它的功能性特点是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假设为少数,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常。评价无形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殉葬品。一边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评价功能;另一边是希望寄身于少数优秀者行列,以同伴竞争成败论英雄的“金榜题名”式评价标准。这两种评价标准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

(三)基础教育评价目的的冲突

近几年来,我国提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价目的。然而,在当前基础教育的评价实践中,促建、促改、促管的力度不够,而评价结果与利益奖惩紧密挂钩,教育评价成了奖优罚劣的杀手锏。评价目的的偏离,迫使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都把注意力放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上,而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人们迎评的精力也只好放在显性的指标上,忽视隐性的、长期起作用的柔性指标;被评对象改进工作的重点也局限在几项未得高分的指标上,而缺乏整体上的谋划。

(四)基础教育评价主体的冲突

基础教育评价主体就其需要的不同可分为“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两种类型。个体评价是指一种以个人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是个体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判断。社会评价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明现象对社会的作用之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这两类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评价的角度和需求不同,对同一客体的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我们应该以哪类评价主体为准呢?评价主体究竟应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主体的冲突给基础教育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从冲突到融合:改革基础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须将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转化为激励性功能

发展性评价取代奖惩性评价。教育评价及其标准反映了教育行为的不同价值取向。在教育评价中,学生及其家长的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学校自身及其所属主管行政部门的暂时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都会渗透其中,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形成了国家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评价标准与以升学为目标的世俗传统的评价标准。在教育评价过程中,较多地强调被评价者通过自我分析和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不断对话,互相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评价结论尽可能取得一致。在转变教育评价观念中当事者的转变是首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承担者,有义务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中指导家长配合其教育行为,以求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贯彻实施。在教育功能方面,无论是国家还是世俗就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被世俗广泛接受的。这也说明了国家评价和世俗评价之前的矛盾是可能解决的。从考试评价的角度看。一方面教育要避免因升学考试做帮助或强化社会各阶层分离的事。另一方面,教育也需要利用利益杠杆,促进大众教育的实施。考试改革是实现新的教育目标和发挥教育积极功能的必要手段。

(二)要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价,规范其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

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以及加强政府督导的专业性来协调内外部评价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每一方法的价值,遵循适应目的性原则,把“设计与目的相适应的评价”牢记在心。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目的观上,应坚持以“形成”、“改进”为主,真正使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因素,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纠正、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功能,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有力的措施。新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应该从一个分数、一个单一的统计数字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其他“深度描述”学生成就“质”的方式,作出“适应个体差异的学生行为描述”。

(三)要改变政府的政绩观

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将高考、中考成绩作为政绩的,政府以成绩论英雄,对高考、中考过分关注,导致学校对考试成绩的过度追求,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只剩下单一的“考试成绩”了。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所以,给学校创造宽松的发展条件,制定综合评价办法,全面科学评价学校,这些工作需要政府做好、做实。让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无疑是教师的失职;让一个不合格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那是教育管理者的失职;让一个不合格的学校年复一年地制造不合格人才,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社会的犯罪。学校要生存,要看社会需要。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办学,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以此取得家长的认同,所以,社会评价需要引导。

(四)教育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对基础教育进行评价无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评价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和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刘本固教授归纳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拥有行政监督权,能代表政府对教育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2、拥有办学的宏观决策权,能代表政府为办学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具有把客观条件变成现实的能力。3、有对学校的管理权,能组织评价工作,并能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可行的对策。4、有对受教育者进行评价的权力,评定他们的品行与学业成绩,并能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承担直接责任。5、有权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对其目标完成与否有亲身体验,对教育成果的评价具有直接发言权。实际上,能作为基础教育评价主体的并非以上五种类型。如学生家长、上级学校、用人单位以及教育工作者等都可以提供评价信息,成为评价主体。但是,无论哪种类型不仅必须具有与其评价范围相称的知识外,还应具备公正、规范的办事品质。他们的水平和思想境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的质量。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乡土教材研究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乡土教材

2008年10月25-28日,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为案例,通过专家讲学、案例分享、现场观摩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围绕乡土教材的开发及使用这个中心,进行了充分地研讨与交流。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130多名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民间教育机构的代表。

一、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次研讨会上,共有10位专家作了有关乡土教材的专题讲座。专家们分别从理论上阐述了开发乡土教材的价值与意义,并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通过专家讲学,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了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明确了乡土教材的地位,树立了做好乡土教材工作的信心。

编写和使用乡土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乡土教育。可以这样认为,乡土教育更具生命的活力和与学习者的亲和力,其展示的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与读者的已有经验、知识和技能产生呼应和关联,使其所学更具拓展性和关联性,不仅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生动的知识及其相关生态,还易于据此进行探索性的教学和实践。乡土教育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依据地方的特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进行宣传。不了解家乡的人何以有根?不热爱家乡的人何以爱国?不关注家乡建设的人何以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乡土教育的力量和魅力不可小看,因为真实和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此建构成型的。因此,开发乡土教材,实施乡土教育,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学校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当地的专家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丰富学生学习方式,考虑学校实际可能,才能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乡土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给乡土教材带来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乡土教材正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进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视野。因此,乡土教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二、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与会代表就乡土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就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共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乡土教材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乡土教材建设中,有些人认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课程会占用国家课程学习的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致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代表认为,在对待乡土教材的问题上应做到“五个尊重”。一是尊重乡情。要理解当地人对生活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理解当地人千百年来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认识,理解当地人做事做人的风格与特点,理解当地人对自己的定位、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二是尊重乡民。乡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对当地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与对人类的尊重衔接起来,从地方的文化景观上升或延伸到国家、人类的文明中去,让学习者感受到自身的人类角色,从而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三是尊重学生。乡土教材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时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能自信地、主动地学习其他学科课程为目标,以学生获取未来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为目标。四是尊重教师。学校是每个地方文明的中心,教师正是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员,尊重教师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乡土教材编写成功的保证。五是尊重乡土文化。编写乡土教材要积极地欣赏与尊重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以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价值与幸福为本,把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中的文化内容编入乡土教材,让这些乡土文化影响学生的未来。

三、乡土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持续发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为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他们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是学校教育,乡土教材开发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共同开发了乡土教材《美丽的湘西我的家》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目前在全州9所小学试点使用。

会议还对一些比较好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讨论,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发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地方课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巴河县开发的乡土教材《我爱哈巴河》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把乡土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爱家乡的乡土教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工作综合考虑,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

[摘要]学校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尽管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是一个公认的、显然的事实,但是通过实证调查,运用数学工具,探究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对所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初步构建了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的数学模型,证实了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有显著作用;研究结论也佐证了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以及切实保障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素质;显示度

一、背景及意义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 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 delta 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2.0。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0.852,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统计,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从年龄上划分,5~6岁占2.6%,7~17岁占32.2%,18~24岁占13.8%,25~34岁占15.7%,35~44岁占16.2%,45~59岁占14.9%,60岁以上占4.6%;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学前占3.7%,小学占11.1%,初中占36.5%,高中占32.4%,大学占14.5%,研究生占1.8%;从职业划分上,学生占34.8%,工人占12.7%,农民占11.0%,干部占8.1%,教师占8.8%,医务工作者占7.5%,商业人员占8.0%,个体户经营者占6.1%,其他占3.0%。

因此,从总体上说,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诸多方面的代表性,过程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重庆市公民的基本状况。

五、数据的分析及研究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数据处理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第一、二部分内容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前提与逻辑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推演与深化。

(一)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分析及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对公民素质与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学校、社会、遗传及其他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38、0.316、0.114、0.090,且它们与公民素质均成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学校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最大,由此说明影响公民素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亦即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分析及结论

1.不同学历的公民素质得分总体描述

由表2可以看出,公民的综合素质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学前到小学,综合素质均值增长率为92.47%,从小学到初中增长率为17.68%,从初中到高中增长率为10.19%,从高中到大学增长率为2.53%,从大学到研究生增长率为1.14%。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对象为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贡献率58.93%,这充分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看出,学校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公民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公民素质基本上都呈现较稳步增长的态势。

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

2.不同学历公民总体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检验不同学历公民素质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表明,各个层次学历之间的综合素质得分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729,p=0.015)。

为了明确哪些层次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进一步作了组间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3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公民综合素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学前与其他学历层次的公民之间在综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公民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但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虽也有帮助,但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可得到基础教育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

(三)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初步模型的构建及结论

前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有显著作用,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为了进一步定量刻画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构建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初步数学模型,在(一) (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作了较深入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1.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线性关系分析

为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我们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以“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公民综合素质得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9.543+0.835x,其中y为公民综合素质得分,x为教育年限(各种学历对应的教育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研究生19年)。

为了验证该方程式是否具备统计意义,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5、表6为方差分析与模型综述结果。 我们知道,当回归系数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时。回归式具有统计意义。在本次检验中,表5中的f=60.696.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6的模型综述表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8,说明二者(综合素质和教育年限)关系密切;r2=0.771,说明变量x可以解释变量y的77.1%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综合素质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y=9.543+0.835x。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

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

2.公民综合素质与五种素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五种素质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

以五种素质得分均值为自变量,以综合素质总分均值为因变量,应用全回归法,结果见表7、表8。

首先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由表7得知f=147.275,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随后得出回归方程为:y=1.740x1+1.747x2+1 236x3+1.017x4+1.097x5+1.718(系数的大小表明对总分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总分为v,法律素质为x1,文化素质为x2,劳技素质x3,健康素质为x4,思品素质为x5,可见,对综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两项,比较低的是健康素质、思品素质两项。

从多元回归方程式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技素质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同时,各种素质对综合素质的影响系数大小不同但是都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基础教育对公民各项素质形成的影响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对法律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弱。

结论五: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维度的作用都是正面的,但影响不均衡。

综合以上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五,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维度的作用都是正面的,但影响不均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定量分析所得到的结论不仅实证了研究假设,而且刻画了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的显示度。这加深了我们对基础教育作用及意义的理解,即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基础教育对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其战略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研究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创新策略

摘要:创新,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原来的做法。在当今的教育中,创新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教学要创新,学校管理也要创新,这样才能在学校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创新需要管理观念创新、学校管理战略创新、教学管理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创新、学生管理创新。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 内部管理 创新

我国是一个具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的未来,学校内部管理又是决定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管理体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运行的效率。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的创新,是发展农村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创新的含义

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一部分。它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村地区中等以下学校教育。它的主体是农村中小学教育, 但其范围还应上下延伸, 上至成人教育, 下至学前教育。学校内部管理是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学校管理创新是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对学校管理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也就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创新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措施手段,对管理要素进行扩展更新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管理格局,产生新的管理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上创新,就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创造性地利用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使学校管理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更加合理、更加规范。

二、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现行内部管理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调节的经济活动。在供求关系上,它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自由适应;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把社会可以掌握、利用的资金、劳力、资源以及土地等有限资源,有效地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现代教育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有益事业,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它的产品是“人的劳动能力”,因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劳动。六十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基于这些认识,农村基础教育,还未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在当前教育需求与良好教育资源供给矛盾加剧的形势下,农村基础教育学校自身生存与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周济同志2009年在国家行政学院春季开学典礼发表讲话指出,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和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剧增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与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较低矛盾尤为突出。因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择校”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地区学生家长想尽各种办法将子女送往城市名校、重点学校接受优质教育。而农村地区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有的村小甚至出现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或招不起生的现象,再加上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办学质量不高,升学率逐年下降,升学率的下降又影响来年的招生,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学校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危机。

三、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创新的内容和方法

要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危机关键所在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一过程,管理创新,是提高学校内部管理能力不可或缺的举措。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有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战略创新、教学管理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创新、学生管理创新等方面。

(1)管理观念创新。学校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学校管理主要是指对人、财、物

、事、时间、空间、信息七大要素的管理。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的创新首先是管理观念的创新,这是由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在管理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决定的,如重主观意志、轻群众监督;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重眼前发展、轻长远规划等。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学校管理观念的创新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管理理念,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平等”的教育观念。

(2)学校管理战略的创新。学校管理战略,是对学校管理的宏观思考,它的创新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由于受当地经济、地域环境等影响,其质量发展较为缓慢。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学校要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时代要求,学校管理者就要从管理战略上创新,要把眼光跳出农村地区,放眼开去,特别要树立国际意识、发展意识、超前意识和竞争意识,做到学校下一步发展有计划,长远发展有规划,跟进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3)教学管理创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 主要表现在意识和管理两个层面上。首先,是意识创新。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 管理工作者就必须从长远的、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认识和理解新时期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是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在对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因此,学校应重视制度建设,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要重备课建设,提高备课质量;强化课堂规范化管理,提高课堂效益;重课后复习巩固与提高。

(4)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应更多地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因为只有人才能盘活教育资源。教师是农村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不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的创新,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创新。作为管理者,只有不断创造并实践新的教师管理理念,才能造就心态正常,人际关系正常,事业兴旺发达的教师队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容易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心态的不稳定。因此,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既要建立动态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的活力,又要关注教职工的心灵,视教师为亲人。要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构筑教师的人格大厦。要多渠道挖掘教师的潜力,使其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另外,要实施教师多元评价。教师评价是导向,评价的目的不是把教师分成等级,而是对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采取教师多元评价办法,一是请学生评价老师,每学期学生从教育教学、言行规范、处理班级事务等方面进行评价;二是请家长评价教师,每学期的家长会,请家长评价老师;三是按学校内部评估规则进行自评、互评。通过评价,使教师了解自己的状态及在学生、家长中的信誉,也引发教师反思。

(5)学生管理的创新。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明确一个责任,树立两个观念,利用好五个阵地。在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学生管理要与时俱进。一个责任是:培养学生追求成功能力的责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两个观念;创造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运用好学校、班级、课堂、作业、家长会五个阵地,发现学生优点,表扬优点,促进其成长。其次,积极构建学生培养自主能力的平台。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培养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如升旗仪式、班会等由学生组织主持,庆祝活动等表演由学生自行举办,学生还可向老师申请班级自我管理日等等。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平台和一切机会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自主能力。再次,学生评价体制创新。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提供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更要构筑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法要多样,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多渠道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成功的动力。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浅析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研究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现存状况和国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的特点,进而明析国外基拙教育课堂管理方式对我国课堂管理改革的启示。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可以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控制有碍学习的违纪行为,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中,部分教师仍拥有绝对的权威,课堂基本上成为教师进行单独表演的场所,学生被动服从。客观地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管理在教育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传统课堂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1.1管理原则:部分教师倾向于专制独断

课堂管理一般分为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三种。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管理较多的是停留在专制型向民主型过度阶段,仍然偏向于专制型管理。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总是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依据自己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等级。同样的问题行为由成绩差的学生做出,受惩罚的可能性就大,处罚程度也重。这种偏见不但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上学生问题行为有效处理设下了障碍。

1.2管理风格:部分教师倾向于任务中心

根据管理科学的“四分图”理论,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依其对完成教学任务重视程度,分为低关心学生、低关心任务的放任型;低关心学生、高关心任务的任务型;高关心学生、高关心任务的综合型;高关心学生、低关心任务等四种。一般而言,除低关心学生、低关心任务的放任型外,很难说那一种风格绝对好些,一切以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决定。但是,审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其管理风格多为低关心学生、高关心任务的任务型的,教师始终把注意中心放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及生命意义的关注。

1.3管理效率:相对底下

部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受到个别学生干扰时,为了控制课堂秩序,常常不顾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种类,动辄中断正常教学过程,对学生违反纪律的问题,进行冗长而频繁的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的“转化教育”。对此,学生厌烦并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不仅老间题未解决,反而产生了新的课堂问题和“病原体传染效应”,增长了学生对纪律的淡漠与厌烦情绪,也使教师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2.国外基础教育管理方式的特点

2.1管理观念:以人为本

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在课堂管理观念上一直秉承“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多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从而营造出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微观生态环境。

2.2管理技能: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和交流方式

2.2.1倾听技巧:西方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善于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的途径,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2.2合理运用肢体语言:通过眼神接触,教师能读懂每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握整个课堂情境,预防学生不良行为发生;身体接近,只须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学生行为端正;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即教师以此辅佐“说话”,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2.2.3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国外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课堂上,师生的人格与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可随时与教师对话、讨论甚至争辩。并在活动、游戏、讨论、实验等各环节中学会动脑分析、动手操作,还拥有与人相处的团队精神。

3.国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的启示

3.1转变管理观念

3.1.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课堂管理的核心是人,对作为既是管理客体也是管理主体的人的管理,达到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目的。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管理活动场所中首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管理理念,坚持将学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辨证统一。

3.1.2坚持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

虽然教师是课堂管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教师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师生共建的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共同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管理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管理。在处理课堂问题时,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3.2提高教师的管理技能

3.2.1教师自身的管理

教师是学生心志的培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著名学者艾普尔认为“如果教师所具备知识不足以胜任教师的工作,也就很难谈及对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管理。对学生来讲,教师乃是知识的化身,他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期望”。因此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朝着学生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3.2.2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一方面要维护课堂纪律,另一方面还要切实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行为。教育和管理的结果就是要形成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使人成为“自治”的人。教师的管理是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过度,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觉地维持课堂纪律。

3.2.3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管理过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技能,不断创造新的管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应作到课前精心准备、课上合理传授、课后全面总结。

3.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平等友好。另一方面,又要允许学生犯成长性的错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既有闪光的一面,又有失误犯错的时候,并且每一个人又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总结经验、成长进步。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犯错后明白一个道理,懂得自己总结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及其启示

【摘 要】西方基础教育改革在其推进过程中,各国学者认识到了改革阻抗问题的客观存在,分析了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阻抗因素,提出了阻抗的消解策略。对这些研究及其策略加以借鉴与反思,会更有效地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西方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改革阻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相继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它们相继多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阻抗力量不可避免地随之而出现,如何消解这些阻抗保障的改革顺利进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 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 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3.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因素并努力克服之

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克服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抗,那么改革最终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正确认识它们的性质,分析不同的阻抗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个别的阻抗提炼出一般阻抗之因素,从中概括出共性,审慎地理性地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阻抗,从而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阻抗问题。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谈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 西部山区 农村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 教育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公民教育课程研究——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概述

论文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化成为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的焦点。本文初步阐述了适合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的公民教育课程之一——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和实施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公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

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效性是检验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改革不能昙花一现,而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实践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将公民教育纳人学校教育长期计划和中小学的日常教育课程,脚踏实地践行公民教育,是实施我国特色公民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公民教育课程,它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课程的特点,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公民教育课程模式。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培育人们有效的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总和。狭义公民教育是指为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它是指一门课程,通常开设在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中。”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构建对公民教育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将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的背景和基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条件。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伴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从经济和社会方面来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改革国家取代社会的全能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在原则上放弃了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的权力,而仅仅运用法律来规范市场,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和宏观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允许市场主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样,一个相对自主的、不受公共权力控制干预的社会空间产生了。”公民社会的产生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提供了践行的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有利时机。全国范围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改变了过去只强调知识掌握的学校教育,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重视学生自主人格的培养,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变革。具体来说,新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要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社区服务活动中的公民教育因素分析。首先,从活动的环境求说.弛区是社会的缩影,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实施的情境。“征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诸因素中,社区披认为培影响个品豫发展最复杂、最难以控制的社会环境。”“儿童生活在何种社区,就意味着将接受何种性质、何种类型的环境影响。”其次,从活动的性质方面来看。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具有主体参与性、实践性、生成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征,随着学生的参加活动.这些活动持性也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再次,从活动内容来看,社区服务活动涉及人、自然和社会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涵盖公民教育的全部内容领域。最后.从活动的主体来说,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中具有和成年公民相类似的民主活动形式。

“民主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

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美国服务学习。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service action)这样定义“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指的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获得知识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服务学习在公民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服务学习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服务学习为学生成为民主社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提供了机会,参加了服务学习的学生,多年以后更多地参加社会服务机构,更多地参与投票等政治活动,认为他们有能力对外界产生影响;服务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和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为课程的建立提供了背景;社区服务活动的本身具有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相关因素,是课程存在的理论前提;国外的相关学习方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课程性质与特点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指学生作为公民,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区情境,开展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满足社区的实际需要,养成服务精.州时在服务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实现自身的生长,并通过活动理解民主的意义,增长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技能和养成公民品质,成为负责任的新公民。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课程整合。首先,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整合了“服务学生:学习”和“服务社”。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同时在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服务活动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其次,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是一门整合了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关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公民教育的原义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的和谐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内容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2.强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师生在其中生活、学习、活动、交往的区域,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服务社区目的是使学生关注社区中的问题.并学会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懂得理解、尊重,形成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公民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民主参与技能,养成公民品质。3.强化服务活动在公民资格生成中的作用。形成服务伦理是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服务精神的养成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重视学生民主生活体验。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合作能力,获得民主生活体验。

三、课程内容: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党的十七大在关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表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育应主动承担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探索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型课程形态——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等内容领域,涵盖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全部领域,利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主体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发展主体性。2.权利义务意识。课程在实施时重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在以往教学中的从属地位。此外,学生通过参加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了义务意识。3.民主参与意识。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民主生活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学习过程。4.道德意识教育。学生通过参加公民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了解社区的概况和社区公民应遵守的日常道德规范,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养成良好公民品质和价值观。5规则意识。公民教育产生的土壤是当代民主社会,而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与法治。法治社会的建立需要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了解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的规则,并按照组织规则开展活动。此外,通过与社区相关机构(法院、公安等)的接触,了解社会公共机构的办事规则,接受相关法律法规教育。6.生态意识。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的视域扩大到自然和社会,扩充了学校教育的内容,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保护作为重点通过社区服务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四、课程目标:三个“服务”

“服务”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服务经验集合,由学校开发,学校和社区一起协调活动,能够服务学生学习和符合社区真正的需求。此外,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课程融人服务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或给学生提供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讨论和写作。另外,在活动中,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生命体验,发展关心他人的情感。

“服务”社区和社会。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是“服务”和“学习”的结合,除了服务学生的学习,它还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它有利于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体验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充实与愉悦。这对于深化学生的生存体验,舒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价值。

“服务”公民教育。“个人生活于社区之中,‘社区精神’也必然内在于人心之中。因此,为社区做点什么,使社区更美好,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一个好公民与成为一个好学生,二者不可分割。具有服务精神和公民素养,既是个性发展亦是民主社会的要求。设立‘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乃至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绝非权宜之计,而是现代民主教育的内在要求。”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的公民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首先是指活动的过程中公民知识技能的运用、内化以及适当的公民行为,直至活动后公民知识、技能的增长,公民品质、价值观的养成;其次,学生通过服务社区,在服务中形成服务伦理,根据杜威的相关理论,服务他人、自然和社会是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离开了服务伦理,民主社会将不复存在。隐性功能是指社区环境和社区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关涉对于学生社会性和公民资格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包括以下具体内容:活动准备、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环节。

(一)活动准备

首先,研究学校的各项资源。在组织开展活动前,学校要了解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其次,分析社区的需求。学校附近的社区或学生所居住的社区是开展服务实践活动的场所。再次,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理念与实施过程。因为学生在从事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时,学习的效果更好。活动与真实世界越接近,学生为真实世界所作的准备越充分。同时,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方法、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活动要求。最后,选定服务主题。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社区的需求和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由学生个人或集体来确定活动的主题,使学生选择的主题与学科内容结合,采取合科或单科的方式开展活动。

(二)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方案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服务活动目的和目标。制定服务活动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整个项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确定目的和目标最好由教师、学生和社区机构三者共同商定。2.确定服务活动项目与所学课程和课程标准的关系。在服务活动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体现课程标准:一种是先确定必须达到的标准,然后根据标准来设定计划;另一种是先设计项目,然后与课程标准对照,选择与项目相符合的标准。3.教师、社区人士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计划要由社区人员、教师和班级中的学生共同参与,以便社区团体、机构以及学校方面做出安排。

(三)活动实施

行动和反思是服务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其在服务活动中呈现循环往复的关系:反思——行动——反思。行动是指在实践中运用社区服务活动的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反思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定期进行,让学生在可以安排的时间里深层次地理解服务的经验。反思的核心问题是服务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式。

(四)活动评价

对公民教育服务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非常重要。服务活动的评价可以采取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侧重过程的评价,也称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是检验服务活动计划实施过程的优缺点以及学习参与者的表现。另一种是结果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以服务活动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来检验服务活动的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原先的目标,并提出建议,作为制定后续计划的参考。

六、课程意义

考察国内外的公民教育的历史,公民教育课程有三种形态:独立课程、渗透型课程、综合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公民教育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将公民教育理念渗透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中;开发校本课程。如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推出的《新公民读本》,它是一种选修课程;江苏等省实施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种课外活动;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涉及公民教育,但没有鲜明地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借鉴国内外的公民教育理论和经验,尝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板块之一的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公民教育的理念融人这一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之中,以主题活动的形式体现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公民意识教育,将它打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教育课程。它适应了国际公民教育趋势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也弥补了我国社会课只重视知识传授,而不注重行为训练的弊端,从而尝试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公民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浅析我国基础教育小班化体制推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

[论文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班化教育 可行性研究

[论文摘要] 阐述了大班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原因,深入分析素质教育下小班化教学的特色和优点,提出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对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对小班化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所谓“小班化教学”,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1 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优质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现代化学校的新模式。 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在我国势在必行。

1.1 小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人数多在20~30人,符合教师的最佳关注范围,有条件实施网式连接。在小班化教学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方便互动交流信息,整个课堂是一张网,教师和学生都是这网上的线,任何一根线如有所反应,整张网都能颤动,教师随时进行调节,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案,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1.2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方式的变革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否则只能成为空谈或沦为形式。而“小班”正是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切合的教学环境。

1.2.1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物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阅读和娱乐。

1.2.2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小班的组织形式给师生彼此的认识提供更多时空。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关心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加强了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传递。

1.2.3 小班化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小班化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体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不再是看客,而是真正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充分进行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加强。

1.3 小班化教学可以改善我国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小班化教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课程的综合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作者”。在师生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建构课程意识,同时也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小班化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舞台。从而改变我国学生缺少自信、恭顺无创造精神的个性。

1.4 小班化教学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做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 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发展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教育不容小视。在亚太一些地区,如新加坡、泰国等都在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缩减班级规模。在我国,小班化教学也已具备了可行的条件。

2.1 计划生育效应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制,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班级的庞大给教师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但随着80年代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升学压力降低,这就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可能。

2.2 我国gdp总值的不断增加是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投入是小班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以泰国为例(泰国的各方面情况类似于我国),政府资金是泰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来源,总的教育支出从1987年的13.48usd增加到1997年的68usd,再到 2000年的70usd。2000年,总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预算的25.7%。从1991年开始,教育支出成为中央财政预算中最大的份额。而在我国如果能提高教育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份额,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可能。我们来算一笔账(以某城市为例):现任小学教师为6000人,按师生比1: 19.5 的比例来说,学生有117000人。一个有50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有2人左右,把班级拆为25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1人,但是他所面对的学生数却减少了一半,若实行包班,就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教师的情况下实现小班化教学,也有利于综合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的gdp已达到小班化实施的前提条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长的过程才能见到效果,但是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后续发展。

2.3 师资条件和教育资源为小班化提供了可能性

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的继续教育,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他们可以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学,为“综合性的课堂”的推行展开一片新天地。其次,本科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也大大提高了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壮大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推行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的教学资源,缓解小班化校舍紧张的问题,将就近的学校整合起来,共享教学资源,合理分配老师以及教学场所。

2.4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应“由点及面”进行推广和普及

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小学已开展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策略和模式上已有了初步的经验,这就为我们在较大范围内推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小班化教学继承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大班授课制的弊端,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既不过分增加教育的成本,又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教学成本提高了,但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特别是享受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而大班教学使部分学生得不到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克服。

不难看出,小班化教学以它特有的优势,逐步引领着世界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小班化教学带给我们的将是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小班化教学”为素质教育带来了曙光。

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国内外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

2010年5月和2011年6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先后转发了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这些文件的出台,充分说明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焦点。

一、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意义和现状

1.基本内涵

汪维民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之一。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1]。他从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三方面来阐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层次:区域之间要解决省域、市域、县域、乡域及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学校之间要解决一个区域内部各个学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群体之间要解决社会不同群体接受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总之,要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从区域、学校和群体三个方面同时推进,根据不同的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

2.意义和现状

几乎所有学者都指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体现了人权的平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是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重大,但现状却不容乐观。从教育资源供给角度看,出现了少数“重点中小学”和一大批“薄弱学校”;从社会教育需求角度看,当前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总是供不应求。我国的基础教育失衡,已经从一般性的教育现象上升为政策问题。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使公共教育资源在地区间、校际间平衡,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这表明,我国区域基础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

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校际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异;城乡之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群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教育失衡。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困境和推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所有的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当前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教育民主、教育公平,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十年来,世界各国逐步实施和推进全民教育,一些发达国家从政策、学校、教师、办学条件等方面采取各项措施来进行教育改革,以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政策

进入到21世纪,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中,布什总统勾画了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计划所涉及的改革都是历届政府教育视野中的焦点,但本届政府在加强联邦政府对教育的作用以及加大对教育改革计划资助力度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显示了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也清楚地表明了新世纪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从而实现中小学教育的整体优异[3]。该计划把“消除差距、促进平等”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它要求提高每一个学生(包括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都应达到较高的学术标准。各州、各学区、各学校应树立起公正、平等的态度,从经济上、政策上、情感上扶持困难学生,发展学生的心智和培养学生的品格,严格制定和执行学校的学业标准,努力提高美国中小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水平。该政策包含的具体措施如,要求通过推行“阅读第一”计划和“早期阅读第一”计划提高学生的识字和阅读水平,通过双语计划提高学生的英语熟练水平,通过改进数学和科学的教学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等……这些都是实现教育民主、公平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2.日本“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政策

日本的基础教育发展扎实,教育投入一直居世界较高水平。据统计,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中等教育入学率达到99.5%,居世界第一。日本全面贯彻平等基础教育方针,保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其推行教育公平的种种举措,造就了文化素质较高的日本国民。

提高教师质量正在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关注“指导力不足教师”的问题,在政府推动下,各地教育委员会纷纷建立了针对“指导力不足教师”的管理体制[4]。为了培养优质的教师资源,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制度,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指导力不足教师”。对于不合格教师的问题,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努力将每名不合格教师转变为合格教师,二是让不合格教师下岗。这充分表现了日本政府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优质师资的决心,对于提升师资水平,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的教师差异很有效果。

3.美国、日本政策的启示

从美国、日本等国推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应将重点放在政府、教师、资金等因素上,以便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师资质量,从而推动本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各国在推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都注重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在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教育目标》《美国中小学法案》《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等政策法案,投入大量教育经费,致力于教育改革,保证各学校有充裕的资金来规范并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计划,提倡要确保每一个孩子——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不管是健康还是残疾,都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以便于消除差距并促进平等。因此,在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各级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2)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各个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的培养。学校是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和发展的基石,优质的教师是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体现。在日本,通过师资的轮换调整,各个学校间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相对平衡,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得各学校师资水平大体相当。

(3)我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分步骤实施。针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失衡的现状,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政策有步骤地进行教育改革,是美国和日本经验的共同点,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应正确认识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我国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大的发展状况,定好目标和重点,分步骤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三、国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我国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并涌现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各地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操作策略,大多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努力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其次,构建起区域现代教育体系,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位发展中小学教育、多元发展学前教育、加强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等;再次,向弱势群体倾斜,推进农村地区农、科、教结合,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最后,促使人才交流制度化,让名教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所有教师全面享受同城同待遇,追求人力资源配置使用最优化,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福建省曾经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村教育发展的措施,如制定中小学预算外资金户管理办法,保证专款专用,实施“百万平米危房改造工程”,启动贫困学生助学工程,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5]。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农村学生的真切关怀,表现了我国正在为实现教育公平做出不懈的努力。

广州市以“同步资源”建设为抓手,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6]。2007年初,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学研究室等部门和专业人员共同开发了“广州‘教育e时代’同步教学资源包”项目,将其作为新课程实验的配套教育资源,并首先启动了七、八年级地理和数学两个学科的配套资源开发且正式投入使用。全市城乡学校的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教育宽带专网,公平地使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现代化教育信息平台,实施国家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此举有效缓解了教育失衡的矛盾。

济南市以“五个一教育优化升级工程”为龙头机制,培植县(市区)域基础教育内生三种机制范式,形成“一带三”的新机制[7]。他们仅用1.2亿元教育投资就启动地方计划外资金30.75亿元,同时带动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均衡发展,以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并推进教育公平,成效十分显著。济南市教育局同时对转变教育投资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干训工程”“双百工程”和“义教工程”作为提升支点,以此达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目标。

此外,湖南汩罗有“面向每一类教育、每一所学校、每个学生以及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教育四个面向”;山东寿光有“矫正失衡比培养亮点更为重要,从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浙江宁波有“让三万三千人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机会均等的教育”;深圳有“让所有学生都上好学校接受优质的教育”;哈尔滨有“提高乡村教师整体水平”;辽宁有“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去打造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整体策略”……所有这些,无不在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助阵呐喊[8]。

江苏海安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个不掉队”的发展理念[9]。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海安紧紧抓住“打造营养食堂”和“推进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海安先后出台了“一评三考”“绩效工资”等教师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师德文化建设;大力倡导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教学”,组织全县教师研发、打磨优秀备课资源和学习资源,努力使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2011年暑期,完成了县城义务教育阶段6所学校873名教师的全面均衡配置,重新划定县城义务教育阶段施教区。为了“不让一个家庭掉队”,海安成立了具有独立编制、20多位专职人员的“家长学校总校”,各局直单位、各镇建立了30所分校,努力提高每一个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

四、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

1.政府

在我国,政府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基础教育的合理规划,对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政府是主导者。

(1)明确并强化各级政府职责。要增强区域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机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政策及对策。如制定区域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基本标准,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依法制教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乱收费等行为。

(2)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区域教育经费可以向农村学校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质的差距。

(3)政府应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各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规模等资源的均衡。政府还可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发展。为了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政府应配合社会和学校共同办好公办学校,也可以吸引民间资金发展民办学校,催生出具有名校优势和自身特色的民办学校。

(4)要保障人人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政府必须保障贫困家庭、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如通过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形式,在经济上扶持家庭困难的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渠道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的问题。

(5)政府应积极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人事聘用制度,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大面积提高城乡教师的专业修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责,开展校本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脱产研修、各类教学科研活动等。

2.学校

(1)应鼓励形成办学特色。各学校应争取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丰富教育资源,同时要加强教育科研,优化师资结构。有条件的学校要大力推行小班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使得更多的学生早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2)应借助于教育现代化工程实现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们要构建现代化教育信息的平台,积极参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起信息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在区域内建立网络教育体系。

(3)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要先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提高硬件软件的整体利用率,将“校校通”和中小学网络资源平台的作用真正发挥起来,保证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拓展的过程。我们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除了需要智慧和眼光,还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