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础会计的公式

基础会计的公式赏析八篇

时间:2024-04-12 10:57:53

基础会计的公式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新认知;社会需求

良好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校教育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行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不断面临新的问题,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让计算机教育事业仍然处在一个刚起步的阶段,每个计算机发展的新阶段,对于计算机教育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需要去从新认识。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是具有时代性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相对简陋让它的操作方法相应的复杂难为,只有极少数计算机专业人才能进行操作;且设备昂贵,大多数的社会机构是无力配置的。这时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刚起步,即使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也是以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一门高深学科。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日趋完善,计算机的操作也变得简单易学,并开始逐步的容入到人们的社会工作中。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方向: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1997]155号文件中,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鲜明的层次、合理的规范让计算机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正在逐步的面向公众。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势头,让计算机不再只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更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成分。计算机的普及让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成为一种必须,和外语一样,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作为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的专门课程独立提出,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现状

在2000年到2013年间计算机的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每年都在改革,教材也是一年一个新版本,改革的重点体现有:

1.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授课方式从最初的多媒体演示授课的传统模式发展到计算机教室一人一机,老师教学生跟着做的同步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了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要能随着时代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更新将是第一要素。随着电脑的普及,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平均水品也在提高。打字、上网发邮件、Windows XP的操作、Office软件应用等教学内容已不再能完全满足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范畴。

为此,我们将一部分计算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逐步的添加到其中来以充实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硬件结构、数据库的基本运用及原理等。

现如今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看到这里可谓是发展良好,亮点颇多,但这只是教和学,真正运用起来又如何?是否真的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呢?

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需求的变化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录用要求代表了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它是极具代表性的,因此也成为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革新的重要依据。但是当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不断进步将这一标准变为社会公众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普遍水品之后,它不再能代表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它的代表性将被剥夺。然而社会对计算机基本能力的需求是不会终止的,新的需求代表是什么呢?我们来认识一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覆盖,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上网看新闻、看电影、订票、交水电费、购物、炒股、聊天等等。计算机使用范围不再单一的局限于工作,更多的运用到了生活娱乐中,相应的对使用者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多元化: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如何安装、台式电脑如何合理的升级换代,笔记本电脑如何挑选的价优物美,单一的学习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了,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补充。

现如今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不再是计算机怎么用,而是要知道什么样的计算机的好用,不好用的怎么变得好用。

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认知

新的社会时期,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有了重大的变化,对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从新去定义,去认识:

新的社会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不再是简单的运用,还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运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以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课程里简单的教会如何去使用计算机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不再以基本的就业需求为目标,而是将它作为计算机概念传播的一种手段。通过教授计算机的基本理论,让同学们了解计算机的概念,懂得计算机的结构,知道计算机网络结构知识及市场营运模式。把运用计算机的动手能力提高到可以根据需要动手配置适合的机器、装载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维护处理的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教会学生如何做的方式已经不在适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如拼拼音、查字典一样的能力,让他们可以自己有能力去学。找到同学们有兴趣的运用方向加以引导,如:通过如何提高电脑游戏的体验效果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在网络购物平台上如何安全购物来学习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知识、开网店创业学习网页制作和网络市场营运等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

总结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到当现有的基础知识普及了,就会有新的教育要求提出来。计算机基础能力不仅是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过程中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还会有更多的新阶段,对于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要认真对待,在每场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作者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2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公路建设进入黄金时代,随着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公路建设逐步由干线网高交通量路段向省际连接段和加密线方向发展,地形条件也逐渐由平原微丘向山岭重丘发展,设计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公路设计的技术、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笔者探讨了山区公路桥梁设计。

一、上部结构设计要点

山区公路,桥梁所占的比重较大,但一般情况下,特殊的大跨径桥梁相比较是少数。因此,对于数量众多的常见跨径桥梁,其设计原则就是尽量采用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标准化、预制装配化结构。常用的大、中桥标准跨径有16m、20m、 25m、30m、35m、40m、50m,常用的中、小桥标准跨径有6m、8m、10m、13m、16m。横断面型式主要有空心板、预制T梁、预制小箱梁等.一般情况,对于跨径小于30m的桥梁空心板、预制T梁、预制小箱梁等结构形式均可以采用,对于跨径35m、40m、50m的桥梁,根据梁的受力特点,更宜采用T梁或者小箱梁。从造价上讲,20m跨径以下,用空心板截面的桥梁造价相对经济些,且空心板的建筑高度最低,对于较小跨径且桥梁净空不高时,空心板截面最适宜.从受力上讲,对于较大跨径40m、50m的桥梁,用T梁截面则更好。小箱梁无论从造价、施工简便性还是受力等各方面看,可以说是介于空心板和T梁之间的一种截面。因此,对于跨径25m-35m的截面,常采用的是小箱梁的结构形式。当然,也不排除因一些地区由于T梁施工技术的成熟性也常采用T梁截面。

二、下部结构设计要点

下部构造设计主要指桥梁墩台的设计.对于常见高度的桥墩,即墩高小于40m的桥墩多采用柱式墩或Y型薄壁墩,其中又以柱式墩最常用。柱式墩分圆柱和方柱。圆柱施工时外观质量易控制,且与桩基衔接方便,平原地区使用较多。但从美观角度来说,方柱棱角分明,与上构梁体协调,有一定的视线诱导性,较美观。从受力上看,截面积相等的圆柱和方柱,方柱的抗弯刚度要大于圆柱,受力优于圆柱,当体系为连续刚构时,方柱可以方便的调节两个方向的尺度来调整墩柱的刚度,从而达到调整墩柱受力的目的。从施工角度说,圆柱施工更简单,方柱与桩基衔接一般需增设桩帽,增加了工程量,而且对于山区地形横坡较陡,增设桩帽会增加挖方工程量,易引起边坡失稳。Y型墩施工较复杂,在墩高较矮时,从工程造价上考虑不经济。但Y型墩相当于独柱双肢,在墩高较高时,Y型墩只需一套模板,在山区地面横坡差异较大时,或地面情况受限无法采用双柱桥墩时,Y型墩则显示其优点。若地面横坡差异大,修建双柱墩则会形成“高低腿”,同一桥墩,两个墩柱受力差异较大,Y型墩则不出现此问题,同时,横坡差异大时,双柱墩的两套模板搭设费工费料,且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大,Y型墩为独柱,不存在此问题。在墩高较高时,从造价上讲,Y型墩占有优势。因此,对于常见墩高,设计中采用哪种墩柱形式应根据具体地形、上部结构形式、墩高等综合考虑。

山区高速公路桥台一般采用重力式U型台、肋式台、柱式台。根据《墩台与基础》规定,U台控制的填土范围一般为4-10m,所以U台高度最好控制在10米之内。山区桥梁U台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横向、纵向横坡陡,为了适应地形,减少开挖,节约圬工方量,U台设计时必须合理分台阶。桩柱式桥台由于抗推刚度小,当联长较长,台后填土较高时不宜使用,一般台后填土高度宜控制在5m以下,联长宜控制在150m以内。埋置式肋式台适用范围广一些,但也不宜太高,不宜超过12m。山区高速公路纵向地形陡峭,往往不能设置锥坡,这时采用柱式台或肋式台就会受到较大限制。当地质条件较差时,往往会出现U台下设置桩基的情况。

三、基础设计要点

在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做好了上部结构设计、下部墩台设计之后,再下来的设计重点就是基础设计。任何结构物的基础都是与相应的地基相接触,因而设计人员在做基础设计时必须掌握各种桥梁基础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知识。山区桥梁,正是由于其工程地质方面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桥梁基础设计具有了相当的难度,再加上山区工程地质当中往往会遇到岩溶、滑坡、冻土、黄土等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就更加增添了基础设计的复杂性。工程设计人员在做工程设计时,应尽可能的做到环保优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在做基础设计时就更应精心设计,因地制宜的选择最适宜的基础结构型式。

1.基础工程的分类

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将埋置深度较前(一般小于5米),且施工简单的基础称为浅基础;由于淡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置于较深的良好土层上,且施工较复杂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基础埋置在土层内深度虽较浅,但在水下部分较深,如深水中桥墩基础,称为深水基础,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作为深基础考虑。公路桥梁及其人工构造物首先考虑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当需要设置深基础时常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我国公路桥梁现今最常用的深基础是桩基础。

2.山区桥梁基础工程的常见形式

对于山区公路桥梁,墩台基础形式主要有两类:钻(挖)孔桩基础(嵌岩桩或摩擦桩)和明挖扩大基础。在做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地基条件来选择基础形式。一般来说,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桥位处,指岩层或地基持力层埋藏位置较浅,一般不大于5米,且基岩稳定,山体平缓,基础边缘距坡面有一定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选择明挖扩大基础。小型构造物,如涵洞、通道,一般也考虑设计为浅基础,若地基持力层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可考虑采用换填或夯实等方法对地基先进行处理。对于荷载较大,地基上部土层软弱,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时,可考虑采用桩基础。桩基础的设计核心是在满足单桩承载力的前提下,以摩擦桩桩长作为控制指标;嵌岩桩一般取用双控指标:嵌岩深度和基岩强度。目前规范对嵌岩深度无明确要求,设计中一般取用2.5倍桩径。同时,对山区常见的陡坡位置,需按岩面陡坡的安全距离计算有效嵌岩深度,不小于3倍桩径。山区桥梁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在基础型式选用设计中应慎重考虑。

结束语

总之,我们作为设计者,应不断的丰畜桥梁建设理论和实践知识,对桥粱方案进行探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确定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以满足不断加速的山区公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常青.山区高速公路桥型选择[J].交通标准化,2005.(5):20一21.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3篇

关键词:股权收购 股权支付 税务处理 财税差异

股权收购是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其税务处理方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及《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进行了规范。本文重点研究财税[2009]59号文件税务处理方式下的所得税财税差异。

一、股权收购业务财税处理的适用依据

(一)税务处理依据

财税[2009]59号文件规定,股权收购业务分为一般性税务处理与特殊性税务处理。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交易支付总额的85%。目前,财税[2014]109号文件,已将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比例,由75%调整为50%;二是股权收购业务须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三是股权收购业务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股权收购业务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一般性税务处理方式下,被收购企业的股东须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企业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下,无论是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还是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皆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二)会计处理依据

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股权收购的支付分为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结合。股权支付,是指购买股权的一方以发行本企业权益性证券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对被收购企业股东进行支付;非股权支付,是指购买股权的一方以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股权和股份以外的资产以及承担债务等作为支付的方式。

收购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对被收购企业股东进行支付,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按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进行会计处理,被收购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处理;收购方以所拥有控股企业股权对被收购方的股东进行支付,以及非股权支付,若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条件,收购方及被收购方股东皆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处理。反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缴所得税税款的计算必须以税务制度为基础,而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须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使得在核算中产生财税差异。由于股权收购业务的特殊性,其在所得税财税差异中的表现更为复杂。

二、股权收购业务的财税差异分析

区分收购方以发行本企业权益性证券支付,以控股企业股权支付两种股权支付方式,对股权支付以及非股权支付部分产生的财税差异进行分析。

(一)以发行本企业权益性证券支付

该支付方式表现为收购方向被收购方股东发行本企业权益性证券。如果收购方兼采用股权支付以外的其他支付方式,且股权支付比例符合法定条件,则股权支付部分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非股权支付部分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假设B公司向A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股票5 400万股,每股公允价值为8元,面值1元,另支付4 800万元银行存款收购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公司80%的股份。C公司共有股权10 000万股,收购日C公司每股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元,公允价值为6元。为简化计算,假设C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只有实收资本一项内容。收购后各公司实收资本中非货币性资产比例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交易各方承诺股权收购完成后不改变原有经营活动,不考虑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收购方B公司与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就该项业务的所得税财税差异见表1。

1.收购方B公司。

(1)税务处理。本例中,B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兼银行存款支付的方式收购C公司,股权支付比例为:5 400×8÷ (5 400×8+4 800)=90%,相当于A公司以自身的权益性证券作为支付方式购买了C公司80%股权之中的90%,该部分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非股权支付比例为10%,相当于用4 800万元银行存款购买了C公司80%股权之中的10%,该部分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根据[2009]59号文件,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下,收购企业B公司取得被收购企业C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的C公司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本例的股权支付比例是90%,因此,B公司取得C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股权支付部分为:10 000×80%×5×90%=36 000(万元),非股权支付部分为4 800万元,计税基础合计为:36 000+4 800=40 800(万元)。

(2)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分为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根据该准则,如果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50%以上,属于合并取得;如果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50%以下,属于非合并取得。

合并取得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不确认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或非合并取得,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作为初始计量成本,公允价值与股本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亦不确认损益。

本例中,B公司取得C公司80%股权,因C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只有实收资本一项,所以,其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50 000万元。若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成本为:10 000×5×80%=40 000(万元);若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与支付的银行存款之和:5 400×8+4 800=48 000(万元)。两种情形皆不确认损益,不产生当期所得税费用。

(3)财税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由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无论交易发生时是否影响当期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均应予以确认。若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收购方B公司取得C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40 000元,计税基础40 8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0×25%=200(万元);若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账面价值48 000万元,计税基础40 8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 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 200×25%=1 800(万元);若为非合并取得,收购方所收购的被收购公司股权应当在50%以下,则该项业务应全部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收购方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所规定的非合并取得的初始计量成本计算原理相同,不产生财税差异。

2.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

(1)税务处理。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下,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取得收购企业B公司5 400万股股权的计税基础是:10 000×80%×5×90%=36 000(万元)。A公司取得的非股权支付部分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确认资产转让所得:10 000×80%×(6-5)×10%=80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800×25%=200(万元)。

(2)会计处理。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交易双方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若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例中,非货币资产占交易额90%,A公司换入B公司 5 400万股股权的初始计量成本为换出的C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补价之差:10 000×80%×6-4 800=43 200(万元),换出的C公司90%股权的计税基础是:10 000×80%×5×90%=36 000(万元),股权支付部分获得投资收益7 200万元。A公司同时收到银行存款4 800万元,非股权支付部分获得投资收益:4 800-10 000×80%×5×10%=800(万元)。因股权支付部分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产生的会计利润递延纳税,A公司仅就非股权支付部分获得的投资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800×25%=200(万元)。

(3)财税差异。A公司该项业务中,获得B公司5 400万股股权的账面价值是43 200万元,计税基础36 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 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 800万元。

(二)以控股企业股权支付

承接上例,若B公司不采用向A公司定向增发的形式收购C公司股权,而是以本身持有的子公司D公司股权及银行存款4 800万元向A公司支付。假设D公司股权公允价值 43 200 万元,计税基础35 0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收购方B公司与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该项业务的所得税财税差异见表2。

1.收购方B公司。

(1)税务处理。本例中股权支付比例为:43 200÷(43 200 +4 800)=90%,非股权支付比例为10%,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下,收购企业B公司取得被收购企业C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因此,该计税基础为:10 000×80%×5×90%+4 800=40 800(万元)。与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下相同。

(2)会计处理。对于股权支付部分,实质是收购方B公司与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的股权互换行为,B公司换入C公司股权的初始计量成本应按照换出的D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补价确定。该初始计量成本为:43 200+ 4 800=48 000(万元)。B公司此项业务获得的投资收益为43 200-35 000=8 200(万元),因股权支付部分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递延纳税,收益中的应税所得为:10 000×80%×5×90%-35 000=1 000(万元),B公司仅须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1 000×25%=250(万元)。

(3)财税差异。该项收购业务使B公司新增对C公司股权投资账面价值48 000万元,计税基础40 8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 2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 800万元。

2.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

(1)税务处理。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下,被收购方股东A公司取得D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C公司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A公司取得D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仍为:10 000×80%×5×90%=36 000(万元);非股权支付部分的投资收益:10 000×80%×(6-5)×10%=800(万元)。与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下计算方法相同。

(2)会计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原理与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相同。股权支付部分,A公司换入D公司股权的初始计量成本为换出的C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补价之差:10 000×80%×6-4 800=43 200(万元),换出的C公司90%股权的计税基础是上述的36 000万元,股权支付部分获得投资收益7 200万元,非股权支付部分投资收益是上述的800万元。A公司就该笔交易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800×25%=200(万元)。

(3)财税差异。A公司取得D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43 200万元,计税基础36 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 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 800万元。

三、结论

(一)一般性税务处理不产生财税差异

该方式下,财税[2009]59号文件要求收购企业及被收购企业的股东皆以公允价值作为取得股权的计税基础。此时的会计处理,无论适用何种具体准则,取得股权的初始计量成本亦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原则,所以,收购企业及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在处理该项业务时,一般不产生财税差异。

(二)特殊性税务处理产生财税差异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4篇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载荷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51-02

0 引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公路、铁路、港口、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它不仅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还与基础形式、宽度、埋深、建筑类型、结构特点和施工速度等因素有关。自从1974年我国第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我国勘察设计人员长期习惯于从规范中查表确定地基承载力,这种方法的简便性使得部分勘察设计人员把客观上相当复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问题简单化了,似乎用不上土力学知识,不需要多少工程经验,会查表和简单计算就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2002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取消了地基承载力表,规范中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另一种是现场载荷试验法。现场载荷试验法作为确定地基承载力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可以取得较精确可靠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因此规范在定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是这样描述的,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本文就地基承载力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讨论,旨在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对规范的理解上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1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理解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强度条件,即要求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不超过地基承载力,以保证地基在防止整体失稳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变形条件,即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在荷载作用下。地基产生变形,在初始阶段荷载较小时,地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当然是安全的,随着荷载的增加,变形增大,并在小范围内产生剪切破坏,称为“塑性区”,塑性区较小时,地基尚能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随着荷载继续增加,塑性区不断扩展,最后塑性区连成一片,地基承载力达到极限,失去稳定。虽然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将强度和变形分开考虑、单独分析,但强度和变形是耦合在一起的,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体强度和变形的综合表现。因此,地基承载力可以理解为地基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即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变形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

2 关于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的讨论

2002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把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faMbr+Mdrmd+Mcck推荐为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即为了充分利用地基承载力,同时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控制地基中塑性区开展的深度为荷载宽度的I/4时相应的荷载。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对砂土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40时,承载力理论计算值偏低,为了让临界荷载P1/4公式同样适用于砂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砂土地基的荷载试验资料对承载力系数Mh进行了经验修正,因此,该公式实际上是经过经验修正的承载力理论中临界荷载P1/4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是由弹性应力带入塑性条件得到基础下地基的塑性深度为基础宽度1/4时的理论解,实际上,地基中的塑性区究竟允许发展到多大范围为宜,与建筑物的性质,荷载的性质,特别是土的性质有关。陆培炎指出,实际上的塑性范围要比基础宽度的1/4小的多,因此,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缺陷,在实践上限制了地基强度的充分发挥。同时该公式在推倒过程中假定土的自重应力在各个方向相等,由于实际上并不相等,这是该理论公式的另一不足之处。另外,在临界荷载的推倒中采用弹性力学的解答,对于已经出现塑性区的塑性变形阶段,该公式推倒是不严格的。

2.2 规范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仅适用于e≤0.033b的情况,这是因为用该公式确定承载力相应的理论模式是基底压力呈均匀分布,当合力的偏心距较大时,基底压力就会很不均匀,为了使计算的地基承载力符合其假定的理论模式,该公式使用时必须注意上述条件。

2.3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是很灵敏的参数,采用何种试验方法,如何取值是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如果把三轴试验的c、φ值代入规范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时,得到的承载力比较符合实测值,而把直剪试验c、φ值代入计算,所得承载力明显偏小。关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取值,由于全国各地差别较大,规范没有做统一的规定。按照极限平衡理论应取峰值强度,有些地方规范根据地区经验用临界荷载公式计算承载力时采用峰值强度的70%,比如上海实践证明,抗剪强度指标用直剪固快试验,取峰值强度的70%计算c、φ值,由此得到的地基承载力比较符合实际:有些地区则认为用峰值强度计算得到的承载力已经偏小,不能再打折。

2.4 地基承载力的含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变形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只考虑地基有足够的强度,没有考虑变形,是一个强度值,也就是意味着在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先将基础的沉降变形搁置起来。将地基强度与变形割裂开来考虑是目前规范在地基承载力理论上存在的严重缺陷。由于土体作为一种非连续介质,其土性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带有很大的区域性,因此用单一的土体本构关系来正确描述土的工程性质难以直接应用到在工程实践中。所以对于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基础形式,其沉降量不同的,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2.5 在基础尺寸一定时,理论计算公式所用的参数抗剪强度指标c、φ越高,极限荷载与临界荷载之比越大,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基土按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得到地基承载力,其安全度是不同的。假设有一个宽度为3m,埋深1m的基础,如果处于某软土地基上,地基土相关指标为粘聚力ck=6kPa、内摩擦角φk=4°、变形模量E=0.6MPa,则经简单计算可得地基承载力fa50kPa、极限荷载Pu=76kPa、安全度k=1.52、沉降量s=200mm:如果处于某硬土地基上,地基土相关指标为粘聚力ck40kPa、内摩擦角φk=26°、变形模量E=40MPa,则地基承载力fa=429kPa、极限荷载Pu=1503kPa、安全度k=

3.5、沉降量s=6mm。从上述算例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地基土利用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存在安全度不同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软土地基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到对于硬土可能存在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

3 关于载荷试验的讨论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比较简单直观地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也可以看作基础的一种模型试验,从理论上说平板载荷试验的结果反映了半无限体的承载性状,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看,很深部土层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载荷试验的结果为p~s曲线,通过p~s曲线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法相比,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既考虑了地基土的强度问题。又注意到了沉降问题,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实际上载荷试验结果用于地基基础设计时,尚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3.1 虽然可以在基础底面标高处的土层上做载荷试验,但为了将Boussirmsq课题的解析解用于分析试验资料,也为了试验条件的归一化,规范规定了试坑的宽度『必须不小于压板宽度的3倍。这样,试验是在无超载的条件下进行的,所得的试验结果是在相当于基础埋置深度为0的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用于工程设计时必须按实际的埋置深度进行修正。

3.2 地基承载力的大小与基础底面面积有关,载荷试验的压板尺寸越接近基础底面尺寸,试验的结果越能反映实际情况。但过大的压板尺寸将使试验的总荷载很大而难以实现,一般规定压板面积为0.25m2~0.5m2,如果是方形压板,边长为0.5m~0.707m。将这种标准尺寸压板的试验结果用于实际工程时,需要进行宽度的修正。但对于大面积的筏型基础、箱型基础,基础面积可能上百上千平方米,此时试验尺寸与实际基础尺寸相差悬殊,应力分布、破坏模式差别很大,而试验时从刚性压板边缘展开的塑性区域容易相互连接而导致破坏,因此用平板载荷试验测出的极限承载力会比实际偏小,不能完全反应真实值。对于不均匀的地基土,通过平板载荷试验得出的结果的代表性值得商榷,也难于据此推算不均匀地基的性状。

3.3 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是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一般认为压板影响深度大体为压板宽度的2~3倍。因此,如采用面积为0.5m2的承压板,则其影响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m。部分地区的人工地基检测文件规定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应用时需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某地基土分别采用强夯和冲击碾压处理,强夯处理的深度可达到5m~10m,而冲击碾压的深度在2m左右,载荷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差不多,甚至是采用冲击碾压处理措施的高,这个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

3.4 载荷试验的加荷速率按规范一般是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加一级荷载,而实际工程中地基土接受上部荷载的速率(按一层楼为一级荷载者虑)一般为一周甚至一个月,有时更长,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载荷试验是用千斤顶来进行加荷,靠手动杆或电动油泵驱动加载,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相当于一种冲击荷载,而地基土实际接受上部荷载是通过一砖一瓦的添加进行的,过程比较缓慢,不会存在冲击荷载的影响,上述差异必然会导致试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产生差异,特别对于软土地基。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到,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还与基础形式、宽度、埋深、建筑类型、结构特点和施工速度等因素有关。确定地基承载力时不存在唯一可靠的方法,绝对不能仅凭经验或简单地套用规范计算,无论是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还是载荷试验,都不一定可靠。关于确定地基承载力,不但要注重理论计算和原位试验,更要重视工后的调查分析、比较这一重要环节,通过将预先计算值与工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原因的探讨,可以积累大量的工程经验。在具体工程实践当中,勘察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基础及上部结构特点、结合理论计算、载荷试验的测试数据以及工程经验综合判断确定。

参考文献:

[1]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顾宝和.地基承载力的来龙去脉[J]工程勘察,2004.3.9-13.

[3]黄志荣.关于地基土承载力计算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3.112.02-203

[4]杨爱武.软土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及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1.1-5

[5]DBJ08-11-1999.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5篇

关键词:会计基础;问题;建议

会计基础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会计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会计基础、学懂会计基础,良好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会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教材中公式繁多,学生难以理解并消化。

在会计基础众多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不同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操作流程,当学生在看到这些公式时,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可这却事倍功半,经常会把各种方法和各个公式乱搭配。

2.学生在独立练习时照猫画虎,只观局部,不看大局。

会计基础课程中有大量的分配方法、大量的公式、大量的计算过程和大量的表格,当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时,基于对计算方法或者计算公式的不理解,往往照着例题套数字,照猫画虎做题。由于书中前面的章节是按照费用的分类分别去讲的,比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单一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上,而在后面的章节讲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面对一整套的计算流程,他们容易找不到对应的数据,在自己做题时更是一头雾水,他们容易做好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忽略了“承前启后”。

3.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

在会计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都只是就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讲完就让学生当堂练习加以巩固,或者以留作业的形式去加强记忆,讲完书本上的就立马做题,这是固定模式,这与实际严重脱节。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和产品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如果只是照着书上的归纳讲解,这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只是我们硬讲、他们硬记,很难理解并消化。他们只是机械的运用公式做题,做分录,对于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通起来。

二、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1.教师要换位教学

作为教师而言,会计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练习都驾轻就熟,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都是第一次学习该课程,当他们面对大量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时,他们会觉得很难学,很难记,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作为学生的心态去讲授知识,那对于学生来讲是莫大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大量的公式,作为教师来讲这些很简单,早都熟记于心,但学生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还不达效果容易混淆,那我们可以给学生总结一个“中心公式”去巧妙记忆,在费用分配中,都是先求分配率,再求分配金额,重点就是如何求分配率,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大所数费用分配都适用于这个公式,所以称之为“中心公式”,在有些费用的分配中,随着分配标准的变化,该公式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这个公式产生的。

2.教学中“点”与“面”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重于传授方法,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这一问题也存在于会计基础教学工作中。比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个费用的分配问题时,他们会运用公式去算题,但当他们碰到要求算出某种产品的总成本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清楚该如何入手,从哪入手,以及相关的分配表、明细账的对应都会让他们很糊涂。在会计基础教材中,前面几章都是按费用的分类来讲的,相当于知识的“点”,比如材料费用的分配、人工费用的分配、燃料及动力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随后就是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这就相当于知识的“面”。在前期费用进行模块讲解时不应该和后面的章节脱离,各个费用的计算与各个费用分配表的对应,各个会计分录与各个记账凭证的对应,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何根据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归集、汇总和登记,以及最终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和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等等,这些都是“点”与“面”的结合,有效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一个费用分布图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一系列程序。

3.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6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准则; 制定基础; 制定主体; 制定程序

一、引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更确切地说是“公认会计原则”出现之后),迄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七十余年。值得注意的是,综观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发现财务会计一经产生,就与财务会计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管制如影随形(葛家澍、杜兴强,2003)。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追求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就已经开始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我国自1951年起,开始推行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术语,在我国教科书中消失了近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会计界重新开始讨论会计原则(葛家澍、刘峰,2003)。刘峰(1996)较早地通过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多种标准来界定,诸如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归属、制定机构的选择、制定内容的详简、制定人员的来源构成、制定过程的公开独立性等。但一般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涉及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三方面内容。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所以该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等各方关注的焦点。WwW.133229.CoM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1997年12月的“aaa/fasb研讨会”上,美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john smith首次提出了“以概念为基础的准则”(concept-based-standards)的说法,并且认为概念基础的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准则(rule-based-standards)。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他的研究发现,管理者通过虚构交易将本应确认负债的项目确认为权益,因此产生了43亿美元的成本。

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认为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因增加了管理者操控会计报告结果的机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webster和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

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按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还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遵循的简明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

关于“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总是设法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由于以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尚未在美国付诸实施,预测该方法的有效性程度为时尚早,可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目标导向的准则需要财务报告编制者、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等实施适当的职业判断,孕育职业判断氛围;需要变更与财务报告和审计有关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解决准则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问题,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在会计监管相对较弱的环境中,选择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分析了美国2002会计改革法案的政治机会主义倾向,并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三、会计准则制定主体

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者,结构合理的制定者有利于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国外的研究倾向于支持由会计职业界来制定会计准则。carey(1969)认为,美国早期对铁路和公用事业会计的政府管制并未导致更可靠的财务报表,而未受管制企业的会计实务却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因此,其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special committee on co-operation 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当然,这一研究型组织制定出的会计准则应该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或否决。

我国关于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以世纪星源案例,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綦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准则公正性的基础。王建新(2001;2005),张嘉兴、张俊民(2006),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对会计准则制定主体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

但是梁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作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四、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指会计准则的应循程序,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守一套完整、充分、严密、稳定的程序,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就能够得到保证。我国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进行讨论,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地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2003年7月10日,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但是,有学者还建议对此进一步完善。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有着保密性的特点(陈萍,2006),我国会计准则起草拟订的整个过程对普通公众而言都是保密的,缺乏多次征求意见的环节,对于准则制定过程中背景材料和讨论情况也很少向外界披露,这使有动力参与准则制定的利益相关者被拒之门外。因此,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适当公开准则制定程序,方便大众加入制定讨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

五、结论及研究思路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要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是财务会计研究永恒的主题。虽然国内外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诸多研究成果,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会计准则能够提供完美的财务会计报告,这就说明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还要继续。

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此,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将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j].会计研究,1996(2).

[2] 路德明,邱星芳.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基础还是以规则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3(1).

[3] 洪剑峭,娄贺统.会计准则导向和会计监管的一个经济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4(1).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7篇

[ 关键词 ] 会计计量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创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5号概念结构公告中列举了5种可能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iasc在1989年7月,的《概念框架》100段指出:财务报表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四种。我国的会计计量长期以历史成本为主,它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必须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笔者就会计计量的内涵与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谈点浅见。

一、我国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局限性

会计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尺度、规则,对会计对象的某些特质用数量进行表示。它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构成。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通常的量度单位有两种:名义货币计量单位和不变购买力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特定计量属性和特定计量单位相结合构成特定的会计计量模式。对于计量单位通常选用名义货币(发生严重通货膨胀除外),所以,对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Www.133229.COM

我国的会计计量长期以历史成本为主,它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当时的会计环境比较稳定,资产形态单一,大部分资产在初始计量后,其价值基本不变。在报表列示时,考虑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需求,常常结合其它计量属性对资产净值进行调整,主要反映在资产减值的处理上。但这种处理只是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防止企业虚计资产,其比较的基准仍然是历史成本,当可变现净值、市价低于成本时,以减值列示,当可变现净值、市价高于成本时,还是以成本列示,由此形成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变化,大量的兼并、重组、联营行为使资产价值频繁变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难题;商誉、人力资源等软性资产在一些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往往取决于这些新的经济业务, 怎么来计量他们?如何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这些特殊资产?历史成本解决不了。要想真实、公允、及时的量化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必须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

公允价值正是由于历史成本的满足不了新经济形式的需求而被提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透明的市场上交易,其市场报价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如果市场不够活跃、市场没有完备地建立,估计技术可用于确定公允价值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这些技术包括:参照几乎同样的另一种工具的当前市场价值、折现现金流量分析和期权定价模式。”中国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准则中给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融。”“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可见,中外会计准则中都允许以公允价值为目标对某些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只是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时相对谨慎,这主要是因为成熟的交易市场和专业的评估技术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基本条件,而我国市场体制尚未健全,这也是反对使用公允价值成为我国会计计量目标的根本原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已经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虽然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认为以公允价值作为我国会计计量目标是合适的。

二、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

为了克服传统会计计量观念的不足和适应新经济现象计量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针对不同的情况确立新的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

1.建立产出价值观——现值计量基础。产出价值观是以被运用资源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资源的价值源泉,以时间价值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

2.建立效用价值观——替代成本计量基础。效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源对人或组织的有用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消除或补偿因资源使用可能出现后果所发生的费用——替代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

3.建立稀缺价值观——协议价格计量基础。稀缺价值观是以资源的稀少短缺或唯一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拥有稀缺资源方的主报价、受取方认可的稀缺资源价值,经双方协商、谈判形成的价格——协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歌星演唱,模特表演,名人字画,珍奇矿物、植物、动物等特殊、稀有资源的计量。

4.建立保全价值观——现行成本计量基础。保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产重新取得所需投入的价值作为价值衡量依据,以现时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这一观念和基础解决了购买时间较长的资产原始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背离问题,使实物资本得以保全。它适用于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计价。

基础会计的公式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农类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096-02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内容多。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查找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办公软件处理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事务,也为以后学好本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高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差很大,有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有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还很陌生,为了因材施教,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到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作者分析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类专业职业规划需求,研究计算机相关课程对农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在学校计算机基础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1+X”教学模式,并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我校是浙江省一所以农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农类优势专业,培养大批支农产业,服务三农。目前,我校设有设施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宠物疾病防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商品花卉等9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这些农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集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人才,它不同于其它类别专业的人才培养,它要求学生要以专业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关科研任务,农产品生产及相关管理工作。

1 问题的提出

通过研究我校农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者发现除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计算机应用设计了几门课程,其它几个专业对计算机类的课程涉及较少,只有学校统一规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3学分,这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满足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作者对我校农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调研相关行业对农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部分用人单位的反馈,以及对其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经过教学实践,最终形成适合农类专业开设的“1+X”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2 分析目前农类专业信息类课程开设情况

目前,我校农类专业(除园林技术外)计算机类课程开设都较少,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应用计算机处理相关事务,这对今后的工作将会带来阻碍。根据行业调查发现,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电子商务的运营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这些知识、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有涉及,但限于课时限制,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等知识都没有涉及到。

2010年,已进入3G时代,传统的营销模式已受到网络营销影响,农产品的销售,管理已离不开网络,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应学习电子商务应用,掌握电子商务在产品营销中的运用,已补充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

据调查,工作中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时间是人均每周20小时,每天平均达到4小时;能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处理日常工作,工作效率将提高70%,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些企业的招聘条件之一。

3 针对我校农类发展需求,改革农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

针对我校农类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对行业了解,并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针对农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充实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X”教学模式:“1”是《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计算机发展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基本应用,网络基础知识,邮件使用技能等;“X”是计算机应用类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多媒体基础与应用等。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主要教会学生利用Microsoft 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决实际事务,提高办事效率;电子商务主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销售产品的相关知识;网络营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网络营销的几种方式以及它们的各自特点;图像处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PhotoShop等软件处理产品图像以供使用;网页制作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网页的基本构成,让学生学会制作静态网页,学会网页的维护。这些内容都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学,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内容的组织上,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每次的学习目标,明确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与工作方法。

为了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基础“1+X”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上,安排2个学期教学,周课时2学时,共64学时,其中第一学期,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主要以教授计算机基础操作为主,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学期,分浙江省计算机一级技能实训、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图像处理、网页制作6个选学模块,不同专业可以选学不同模块,表1是各专业拟选的选学模块。

4 实践探索

根据计算机基础“1+X”教学模式,我校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在一年级中进行教学实践,按“2+2”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第一学期,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学期,根据不同专业分别教学浙江省计算机一级技能实训、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模块。教学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的自编教材《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

2010春季教务处组织的浙江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Windows)中,我校新生的一级Windows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0%,其中园林09-2通过率达到97%,设施农业09-1达到95%,其它几个班级的通过率都达到85%以上,这些成绩充分说明大学计算机基础采取“1+X”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在教学设计上采用“2+2”设计也是可行的。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基础“1+X”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也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符合高职教育的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选学内容还不能满足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

2)选学模块学时有限,一些操作技能较差的学生不能有效学习选学模块内容。

3)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办公自动化软件每个学生都已在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得到学习,也完成一些相关工作任务,但学生还不能熟练应用,只会操作,不会处理问题。而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是各用人单位用人的首要条件。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事务也越来越规范,这些都要求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要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而要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就要学习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

5 结束语

经过充分论证与教学实践,已形成适合我校农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1+X”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教学创新。虽然它是以我校农类专业人才培养而设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但也为其它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丁蓉.计算机基础教育分级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7(5).

[2] 单方,叶惠文.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5).

[3] 郑昌兴.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