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论丛

东岳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Dongyue Tribune

杂志简介:《东岳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06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题研究、鲁迅研究、文学研究、传媒研究、哲学研究、农村发展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

主管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3-8353
国内刊号:37-1062/C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7
复合影响因子:0.91
总发文量:4222
总被引量:18320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5.8368
立即指数:0.0266
期刊他引率:0.951
平均引文率:10.3599
  • 新世纪带给文学的一份厚礼——关于网络文学的革命性和后现代性及其他

    作者:贺绍俊 刊期:2011年第02期

    网络文学是新世纪文学中最具新意的文学因素。网络文学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在审美形态上、语言思维上形成了一套与传统文学迥异的系统,从本质上说体现为后现代性。网络文学采取功能提纯的方式重新分配文学的功能承担,从而具有小说的娱乐化、诗歌的率性化、散文的栽道化的特点。网络文学在新世纪对传统文学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

  • 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喜剧趣味与混乱美学——一个宏观的文化考察

    作者:张清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新世纪文学在美学上最显著的变化是喜剧化和戏谑化。首先,其原因在于时代的变化,新千年到来的节日气氛以及网络新媒介的广泛运用,是文学在新世纪发生巨变的现实物质基础;其次,大众文化的急剧发育、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导致了一方面是狂欢、另一方面是精神伦理强力震荡与凸显的矛盾情境。文学在这种情境中表现出强烈的两面性;第三,喜剧性...

  • 新世纪小说开辟的个体经验

    作者:陈晓明 刊期:2011年第02期

    新世纪以来,从个体经验和个人化叙事入手去展开新的可能性并且回应时代的新变,是当代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或者从历史与个体命运的关系入手探讨当代中国的某些隐秘的历史经验,或者从类似神话叙述的人性挽歌角度感慨现实变迁,或从中西文化交融交汇中去感受描绘种族文化的处境,或从后改革时代的经验去书写土地的主题,本文以艾伟、徐小斌...

  • 新世纪十年:中篇小说发生了什么——论作为高端艺术成就的中篇小说

    作者:孟繁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新世纪十年,中篇小说是成就最大的文体,它可谓代表了白话小说诞生以来的最高艺术成就。长篇小说因市场需求,出版的门槛越拳越低,良莠不齐是其突出的特征;短篇小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断萎缩,而中篇小说因为发表刊物并没有降低艺术质量迁就市场,多种因素决定了这个文体一直在文学高端不断发展。因此,新世纪十年中篇小说数量之多、质...

  • 丘东平对抗战文学的独特贡献

    作者:秦弓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丘东平以其丰富的阅历、真切的实感、炽烈的激情与犀利的分析眼光描写中国抗日战争。丘东平对抗战文学的独特贡献在于:一是较早地反映了七七事变之前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的正面抵抗;二是真实地表现了正面战场的阳光与阴影;三是在热情讴歌敌后战场辉煌业绩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其复杂性以及两个战场之间的微妙关系。

  • 被遗忘了的“马厩里”的基督——从班扬作品的命运看英国保守主义文化传统

    作者:高健 刊期:2011年第02期

    约翰·班扬是英国近代宗教史上清教社团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天路历程》以其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情节为后世评论家称道。从阶级分化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班扬清教信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发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斗争原则,其宗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尼采的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勾连。然而,受制于英国保守主义文...

  • 从父母专制到婚姻自由——20世纪初婚恋小说的伦理叙事

    作者:赵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世纪初,父母专制的婚姻伦理范式受到现代婚恋观念的挑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现代婚姻理念通过小说创作等文学媒体进入公共视野并影响了民众生活。这个时期的婚恋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婚姻伦理的现代转型,而且从故事叙述到文本构成都彰显了对婚姻自由伦理的主动追求。小说的伦理诉求与婚姻自由的思潮同构互动,促进了20世纪初婚姻伦理观念...

  • 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播特征

    作者:张志刚 张玉芹 刊期:2011年第02期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具有以下特性:文化传播功能的基础性,传播内容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化约性,传播价值的主导性,传播形态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传播环境的特定性。

  • 论“红色经典”的影视剧改编

    作者:解伟 刊期:2011年第02期

    由于内在机缘和外在契机的双重影响,“红色经典”的改编与重拍在近年来出现热潮,但改编后的影视剧却未能重现昔日的“经典”。故事模式、人物形象和爱情戏的掺入,使其与原著在精神内涵上相差太远,并在商业运作的导向下,呈现出媚俗化倾向,越过了观众的接受底线,从而招致非议,这不利于影视剧自身艺术的健康发展。“红色经典”的改编和重拍...

  • 赫胥黎“存疑主义”对胡适小说研究的影响——以胡适《水浒传》、《红楼梦》考证为例

    作者:张扬 刊期:2011年第02期

    “存疑主义”是胡适在清代朴学的基础上,从赫胥黎自创的Agnosticism这个概念中截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胡适对《水浒传》和《红楼梦》的考证中一直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尤其是他的《(水浒传)考证》、《(水浒传)后考》、《百二十回(忠义水浒传〉序》、《(红楼梦)考证》和《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等重要论著,其写作过程和文章结构无...

  • 哲学逻辑的模态认知与本质主义关系探析

    作者:吴新民 刊期:2011年第02期

    所谓模态就是指事物或认知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等这类性质。所谓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存在于有关客体或者对象中的必然真。由此,人们不能因为事物或对象的本质、本质属性,有时具有相对性和多样性而难以认知,就否定事物或对象具有本质或本质属性。文章在阐述模态、模态认知和本质主义等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哲学逻辑的模态认知与本质主义的关...

  • “非形式逻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刊期:2011年第02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美兴起了一场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由逻辑学教师们发起的“教学改革运动”,即“非形式逻辑运动”。它采用有别于形式逻辑的方法研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论辩实践,旨在为分析、评价这些论辩实践提供所需的标准、规范等。

  • 传统道德思想的整合与现代转化——“复”的思维与真善美的统一机制

    作者:赵建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关于“复”的追寻,先贤倡之已久,但尚无全面系统的总结。本文从“复”的思维与真善美关系的分析揭示来展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跨文化的比较法,通过时经典中关于“复”的观念的疏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层面进行诠释发挥,把有关精义复合集成于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中,以此探求现代道德文化整合与重构的复兴之路。

  • 理解马克思学说必须正确区分的三对关系

    作者:魏连 王清涛 刊期:2011年第02期

    厘清马克思学说同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学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学说科学内涵的前提,是科学构筑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础。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建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动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科学性、革命性的根本保证。

  • 孟子的“五经”系统说

    作者:魏忠强 刊期:2011年第02期

    儒家推重六经之教,早在孔子时就已奠定儒家化的六经系统。而孟子奉行的却是“五经”系统,有对《诗》、《书》、《礼》、《乐》、《春秋》的称引与论说,然而独不言《易》。孟子不言《易》的原因在于他将《易》尚且视为卜筮之书,也与孟子并非稷下先生且所持之学与齐、楚之学的风格差异较大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