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文明

道德与文明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杂志简介:《道德与文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29/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共产党百年道德建设专题、道德绑架研究专题、当代中国伦理思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外国伦理思想、伦理学前沿、探索与争鸣

主管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7-1539
国内刊号:12-1029/B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9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1888
总被引量:8673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5.5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15
平均引文率:10.5059
  • 意识形态与学科逻辑的辩证统一——再论新时代伦理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作者:陈泽环; 李艳峰 刊期:2018年第04期

    伦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既与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又有学科自身的发展逻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使伦理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的正确方向。宏...

  • 中国当代幸福论检视

    作者:江畅; 潘从义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当代幸福论的形成和完善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当代幸福论有四种基本形态,即集体幸福论、和谐幸福论、德性幸福论和人民幸福论,其中人民幸福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幸福论的主流形态,并正在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其追求实现全体人民幸福的理想亦正在变为现实。源自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的中国当代幸福论,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的理论创新,...

  • 数据与记忆伦理的新面相

    作者:闫宏秀 刊期:2018年第04期

    当数据成为记忆的一种样式,且以一种更为本源的形式进入到记忆的产生与构成之中时,记忆伦理的探究就必然与数据相关联。这种关联性不仅表现为数据作为一种技术对记忆伦理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为数据的伦理属性与记忆伦理之间的羁绊以及数据相关的伦理问题与记忆伦理之间的羁绊。这些影响与羁绊正是记忆伦理的新面相。从技术伦理学的视角看,当其介...

  • 作为“他者”而承担道德责任的智能机器——一种人工智能成为道德能动者的可能性

    作者:张正清; 黄晓伟 刊期:2018年第04期

    智能机器的责任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智能机器不具备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因此不是道德能动者。从责任的他者视角出发对智能机器道德自主性与意向性的质疑,并不能否认其具有道德责任能力。从他者期望型道德责任的角度看,智能机器由于人们的期望偏见、智能偏见和地位偏见而不被承认具有道德责任能力。如...

  • 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困境——危急时刻到底该救谁

    作者:孙保学 刊期:2018年第04期

    实验伦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赞同通过程序设定使自动驾驶汽车对人的总体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即使牺牲车上乘客的生命。在危急时刻,自动驾驶车辆将以更大的社会利益作为抉择标准。然而,人们可能并不愿意乘坐或购买预置功利主义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这最终将导致功利主义设定的汽车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上面临困难。这一困境背后隐藏的亟待解答的问...

  • 非权义务与道德绑架

    作者:余涌 刊期: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道德绑架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道德绑架最普遍和最典型的形式是胁迫行善。道德上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或者说非权义务的区分有助于我们辨析道德绑架问题。道德绑架的实质是把道德上的非权义务等同于完全义务。道德绑架严重侵犯了个人的权利,有损社会的法治秩序,也会伤及道德自身。依法保护人的各种法律权利,增强人的权利意识是防...

  • 元伦理学非认知主义视阈下的道德分歧

    作者:杨征源 刊期:2018年第04期

    史蒂文森主张道德分歧是态度分歧,而吉伯德认为道德分歧是计划分歧。他们的理论都与事实不相符,因为两个人之间有对立态度或者计划有差异并不代表两人之间一定有道德分歧。道德分歧应该是规定分歧,是假想情况下和理想情况下分歧双方的规范性讨论,而不是实际存在的态度对立或者计划分歧。同样,信念分歧也可以理解为假想和理想条件下的规范性讨论...

  • “知天命”:孔子生命的自我审视

    作者:冯晨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孔子思想中,"知天命"之"知"是一种内在感悟,具有自反自觉的特点。因此说,天命不但不外在于生命,而且恰恰因为生命而被呈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生命,其生命内容由内在德性和社会文化共同组成,所以,所呈现的天命中就含有使命感和使命要完成的目标两项内容。相应地,要"知天命",不仅需要提升生命境界以增强道德感悟的能力,还需要投入社会...

  • 意志软弱问题域下的知行关系——基于朱子哲学中“真知”概念的讨论

    作者:姜妮伶 刊期:2018年第04期

    意志软弱是东西方道德哲学讨论中的重要问题。在儒家哲学中,朱子对此问题的阐发意义重大。朱子认为,真知不仅指向知的广度和深刻感,也内含了一种经由心所认可并落实在具体道德践履中的真实确信,所谓真知必能行;而意志软弱则是常人未能"真知"地落实道德实践所造成的知行不一现象,格致诚正等工夫修养则有助于常人涵养圣凡无二的道德动机结构,使...

  • 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正义

    作者:孙磊 刊期:2018年第04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罗尔斯以及由其引发的正义论思考是近代权利正义论的延伸。对亚里士多德古典正义论的追问和阐释,有助于深刻反省权利正义论的局限。不同于权利正义将政治法律与道德二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正义论以个人灵魂德性的"内在善"为基础,主张通过政体正义和法律正义的制度方式实现共同体的"外在善",通过培育友爱的德性和公民教化...

  • 麦金太尔早期理解人性的双重维度

    作者:张永刚 刊期:2018年第04期

    人性问题始终是麦金太尔学术研究的关切点。麦金太尔早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弥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道德缺场",将对人性的解读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以解决人之"异化"状态。通过剖析人性中需要与道德的分离情境,麦金太尔提出若要真正回归人之本身,就必须重视人的需求,将其与道德统一,以实现"人性复归"的目的。...

  • 塞拉斯对道德意识的解析与建构

    作者:王玮; 吴楼平 刊期:2018年第04期

    塞拉斯认为道德意识是一种"我们"意识。他的解析和建构基于其独特的实践推理框架。在他看来,道德判断是定言合理的主体间意向。道德判断是一种意向,依靠决断与行动建立逻辑必然联系;道德判断是主体间的意向,即我们意向,因此有真与假;道德判断的定言合理性来自于内在合理的目的意向,正是靠这个目的意向才产生道德共同体,其中各成员从这个共同体...

  • 马克思伦理学的“哥白尼式革命”

    作者:由田 刊期:2018年第04期

    马克思的伦理学不是以"个体的人"为基础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社会历史科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建立的"制度伦理"。马克思的伦理学实现了从个体本位的"抽象人道主义伦理学"向社会关系本位的"社会批判伦理学"的转变。正是因为马克思实现了上述伦理学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这...

  • 马克思恩格斯的友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高炳亮 刊期:2018年第04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友善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和理论特质,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友善",是马克思恩格斯友善思想的当代形态。研究与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友善思想,能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

  • 在中西间性里反对个体主义——从罗斯文的书谈起

    作者:张祥龙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个体主义是盛行于近现代的主导意识形态。罗斯文的《反对个体主义》不仅从多角度揭示了个体主义站不住脚之处,而且以对比的方式阐发了儒家为何从道德上和社会建构上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此书存在某些不足,比如缺少儒家阴阳哲理的深度,没有探讨个体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及技术原因,导致其反对个体主义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