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32/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生态文明、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生态与环境、森林文化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0-1522
国内刊号:11-1932/S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3
总发文量:2160
总被引量:36123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6.5826
立即指数:0.0566
期刊他引率:0.9645
平均引文率:22.7296
  • 长白山林区14种幼树生物量估测模型

    作者:范春楠 庞圣江 郑金萍 李兵 郭忠玲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长白山林区林下14种幼树为对象,采用收获法对胸径D1.3≤2.5cm的幼树植株进行随机取样,通过对不同树种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的统计,建立了幼树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并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和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0H)为自变量,拟合的14种幼树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且都有较大的R2值(0....

  • 林火对兴安落叶松根生物量及碳氮养分浓度的影响

    作者:楚旭 邸雪颖 杨光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火烧迹地进行调查,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根系样品,研究火后落叶松根生物量,C、N养分浓度及C/N值变化。结果表明:1)火烧后1周,受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火烧树木的活根生物量仅是对照树木的80%和36%,〈1mm细根生物量则分别是对照的60%和19%。2)火烧后3个月,受低强度火烧树木细根得到了一定程度...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作者:王轶夫 孙玉军 郭孝玉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马尾松为例,探索并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在立木生物量估测上的适用性。通过12种算法的筛选、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确定以及隐层节点数的选择,确定最优的模型拓扑结构,构建单隐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单输入变量与多输入变量模型、单输出变量与多输出变量模型,并分析模型的输入变量数和输出变量数对模型估测精度的影响;将优选BP模型与传统相对生长...

  • 近20年来英罗湾红树林景观过程及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作者:朱耀军 郭菊兰 武高洁 郭志华 林广旋 吴晓东 刊期:2013年第02期

    全球红树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红树林遥感监测对于资源保育至关重要。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基于1991—2010年的5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相关专题图,结合立地调查,研究了英罗湾红树林空间变化的过程并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研究区红树林动态变化产生影响,表现为红树林近陆的内...

  • 小兴安岭不同海拔臭冷杉年轮--气候关系及大尺度气候影响

    作者:姚启超 王晓春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为样本,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了不同海拔3个臭冷杉树轮宽度年表,并分析其与该区温度、降水及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的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制约,与降水相关性较弱。3个臭冷杉年表均与当年生长季的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3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不...

  • 基于Voronoi图的侧柏游憩林空间结构分析

    作者:汪平 贾黎明 魏松坡 王奇峰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布格局;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27,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且空间配置较为简单;3)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大小比...

  • 干热河谷20年生2种人工恢复植被个体生长特性研究

    作者:李彬 唐国勇 李昆 高成杰 刘方炎 王小菲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纯林、新银合欢纯林以及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单株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造林模式下2个树种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新银合欢的混植促进了赤桉的生长。2)赤桉、新银合欢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5~10年呈下降趋势,在10~15年期间呈上升趋势(...

  • 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

    作者:刘彤 祝佳媛 李鹏 崔海娇 周志强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室外自然越冬幼苗以及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导致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从9月至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由44.32%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52.9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由47.80%上升至12月...

  • 转TaLEA基因小黑杨株系变异及生长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志新 赵曦阳 杨成君 汪广宇 王福森 张连飞 张连才 刘桂丰 姜静 刊期:2013年第02期

    以6个地点栽培的11个转TaLEA基因小黑杨株系及1个对照株系为材料,对2年生株系的树高和地径进行调查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在不同地点间、不同株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株系×地点间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地点12个小黑杨转基因株系2年生树高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28~235cm,地径变化范围为13~24mm;不同地点...

  • 黑土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范瑞英 杨小燕 王恩姮 邹莉 陈祥伟 刊期:2013年第02期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以21、30、40和52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典型黑土区0~2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培养168h时,落叶松人工林地上层(0~10cm)和下层(10~20cm)土壤的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40和0.20~0.69,且均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

  • 基于土壤表面粗糙度预测降雨影响下的表层土壤孔隙度

    作者:陈世超 林剑辉 孙宇瑞 Peter Schulze Lammers 刊期:2013年第02期

    根据表层土壤(0~40mm)孔隙度与降水量和土壤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预测表层土壤孔隙度的新方法。基于此目的,在德国波恩大学Dikopshof试验站,以两块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地块1:铧式犁+圆盘耙;地块2:旋转锄+圆盘耙)处理过的耕地为研究对象,以耕后50d内的表层土壤孔隙度(TSP)与土壤表面粗糙度(SSR)为测量对象,分别采用地面激光...

  • 小蠹科昆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常虹 郝德君 杨晓军 肖荣堂 刘勇 钱路 安榆林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小蠹科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分别以单头削尾材小蠹、削尾材小蠹足部肌肉组织以及多年75%酒精浸渍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酚仿抽提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及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即磁珠法)4种方法提取小蠹基因组DNA,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光光度值的测定以及COⅠ基因扩增。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从单头标本中提取...

  • 生长素促进拟南芥AtNRT1.1基因表达增强硝酸盐吸收

    作者:郑冬超 夏新莉 尹伟伦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为研究生长素信号对植物硝酸盐营养吸收的调控作用,采用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SIE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拟南芥野生型Col-0、生长素过表达突变体yuc1-D以及生长素通路缺失突变体axr1-123种株系初始根中硝酸根离子(NO-3)吸收速率以及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tNRT1.1表达量的差异,并进一步检测Col-0株系以及硝酸盐转运蛋白突变...

  • 白屈菜植株中红碱提取工艺及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韦庆慧 马玲 赵敏 刊期:2013年第02期

    利用超声波法研究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及其含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根、茎及叶中白屈菜红碱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根用75%乙醇作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频率85%,提取35min;茎用85%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频率75%,提取30min;叶用55%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10(g/mL),超声频率85%,提取40min。人工栽培的白...

  • 哈茨木霉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杨立宾 宋瑞清 李冲伟 刊期:2013年第02期

    为了探明哈茨木霉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生长的抑制机理,采用生化方法对经提取物处理的致病疫霉菌体内保护酶活性、菌体可溶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处理的致病疫霉菌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