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学报

安顺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安顺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4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屯堡学研究、扶贫攻坚研究、文学·语言、德育·教育科学、文化研究、经济学、理工科教学与应用、大学生论坛

主管单位:安顺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安顺学院
国际刊号:1673-9507
国内刊号:52-1145/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2765
总被引量:2591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4.7732
立即指数:0.0237
期刊他引率:0.9897
平均引文率:4.9142
  • 屯堡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作者:杜成材 刊期:2014年第03期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机制。文化是屯堡旅游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存活的自然及人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对屯堡乡村旅游的三种路径和存在的局限加以分析,认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意识、旅游增权、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产物。

  • 论《史记》的悲世情怀

    作者:熊敬忠 刚帮伟 刊期:2014年第03期

    司马迁以独到的政治眼光和历史价值观记载了中国古代纷繁的历史事件,在伟大著作《史记》中绘制了一系列悲剧人物形象.因作者与著作中的悲剧人物之间有着类似的经历与命运,因面记叙时对笔下的悲剧人物深含同情.《史记》在客观地揭示历史悲剧人物命运的同时,呈现出一种悲世情怀式的美学韵致.

  • 新形势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拓展

    作者:冯敏 刊期:2014年第03期

    在当今新形势下,古代文学研究一是应强调多元化与开放性,提倡交叉研究,注意多学科的融合;二是参考国外汉学,拓展我们的视野,进一步吸收性别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丰富和深化对传统文学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注意史料的搜集、整理、辨别及古代文学研究史的研究,研究的思路上应当有所创新,研究方法也应该多样化。

  • 解读《草叶集》的多元文化意蕴

    作者:董玉丹 吴晶 刊期:2014年第03期

    惠特曼的《草叶集》挣脱了传统诗歌写作范式的束缚,形成脱俗清新,文化思想丰富、时代内涵强烈的显著特色。文章从民主主义、生态主义、惠特曼的职业观三个方面就《草叶集》所蕴涵的多元文化进行了探讨。

  • 丁尼生诗歌的悲情元素

    作者:肖菊 刊期:2014年第03期

    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教信仰危机的一个最大焦虑便是死亡。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丁尼生将这种焦虑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诗作之中,表达了自己对生与死、怀疑与信仰的深邃思考,使其大部分诗作蒙上一层悲剧色彩。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奠定了他诗歌的悲情基调,信仰危机及死亡意象构成了丁尼生诗中的主要悲情元素。

  • 城市化在《嘉莉妹妹》中的负面影响

    作者:靳寒萍 刊期:2014年第03期

    在小说《嘉莉妹妹》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城市化使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亲情观、爱情观都受到金钱的影响,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 《嘉莉妹妹》与《中国合伙人》之比较

    作者:张伟 刊期:2014年第03期

    作者在概述《嘉莉妹妹》和《中国合伙人》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别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即美国农村的年轻女孩和中国社会的三个小人物为改变社会地位、追求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的经历加以分析,并从自然主义角度,浅析这两部作品中不同基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主人公的影响。

  • 《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本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作者:左莉娜 刊期:2014年第03期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影响颇深。这部小说得以在中国大陆广泛传播,主要是通过林少华先生的译本。译者以其独特的风格解读了村上小说特有的笔触和内心世界,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译文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推崇。论文通过对林少华《挪威的森林》译本的分析,归纳出文学翻译方面的有益经验。

  • 普通话词汇的书面语用价值

    作者:陈倩 刊期:2014年第03期

    文章论述了普通话词汇的来源和规范使用与书面语的关系,认为书面语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对口语的书面记录。在普通话词汇中,书面语对词汇的来源和规范方面都有着较大的贡献。

  •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词汇变异

    作者:明蕾 刊期:2014年第03期

    网络词汇变异是网民在虚拟网络交际环境中刻意使用的偏离常规语言规范并能达到特定交际效果的词汇形式,包括语音、构成形态、语义上的变异。文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中语言的认知性和社会性着手,通过隐喻/转喻机制、原型范畴化理论、网民群体属性、网络交际的简约性、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来探析网络词汇变异,希望有助于把握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及信息时...

  • 模因论视角下流行语“XX奴”探究

    作者:张维 刊期:2014年第03期

    模因论是在以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为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的一种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流行语"XX奴"的流行与传播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它的广泛复制和传播同样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

  • 从借词的角度论中国网民创造的英语新词

    作者:叶丽培 刊期:2014年第03期

    文章从借词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网民创造的英语新词进行分析,归纳出这些词语主要是通过音译法、直译法、半音半意法、音译意译结合法、局部替换法创造而成,由此进一步认识语言在文化交融中的灵动性和创新性。

  • 文化空缺现象在翻译中的表现与解决方式

    作者:张海燕 刊期:2014年第03期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文化空缺现象使得翻译的难度变大,降低了翻译的准确性,文化空缺现象成为了翻译过程中的重大障碍。论文针对文化空缺在翻译中的表现与解决方式展开分析,解释了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文化空缺的解决方式。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综合意象翻译

    作者:仝月春 刊期:2014年第03期

    综合意象是各种意象的组合,具有深层审美意义,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再现小说中的综合意象所蕴含的审美信息值得深入探讨。英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因含有丰富意象受到研究者青睐,从翻译美学角度对小说中的综合意象翻译加以研究利于深入探讨其审美再现问题。

  •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三维”转换比较

    作者:白延平 武宁 刊期:2014年第03期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