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研究

中医药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杂志简介:《中医药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1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论著、临床观察、研究、综述与进展、专题报告、理论探讨、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国际刊号:1672-1349
国内刊号:14-1312/R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17
复合影响因子:1.3
总被引量:7718
H指数:29
  • 冠脉粥样硬化患者AR中医证型分布及活血胶囊对血瘀型AR的干预作用

    作者:彭宁; 刘勤社; 梁磊; 李锐; 衣蕾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明确阿司匹林抵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以及中药活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血瘀型患者的影响,为有效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提供预测和治疗新思路。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服用阿司匹林的310例患者通过专家商讨确定其所属中医证型,随访两年;并在临床研究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发生阿司匹林抵抗血瘀型的37例患者随机分成三...

  • 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廖志山; 富蓉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SBP〉140 mmHg,DBP〈70 mmHg)患者辨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检查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并进行评分。结果血瘀证和痰浊证组颈动脉病变程度显著高于其他...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巧林; 王晋军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成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组(CAD)。对照组33例。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颈动脉IMT≥0.9...

  • 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研究

    作者:姬蕊丽; 韩清华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伴有头痛或失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8周及12周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并观察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

  • 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刘纪强; 李惠珍; 崔兆文; 黄素贞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77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和斑块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较前下降(2.18 mg/L±1.92mg/L vs 1...

  • 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观察

    作者:郭东华; 韩清华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60例,分别给予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A组)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B组)治疗,每组各30例,共治疗8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

  • 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石洁; 商秀洋; 杜柏; 胡元会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心率变异的改变,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EH组、EH合并2DM(EH+2DM)组,各组分别行hsCRP检测和24 h心电图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2DM组和EH组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SDANN),全程全部窦...

  •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为了交流微循环相关领域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1年6月17日-1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牟长友; 韩清华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对心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方法收集T2DM合并EH患者2 8 0例,将患者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1 4 0 mmHg(1 mmHg=0.1 3 3 kPa)、≤1 4 0 mmHg、SBP≤1 3 0 mmHg、SBP≤120 mmHg 4组,每组70例。分析不同SBP对患者CVD的影响。结果 CVD(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住院治疗的心衰或不稳定...

  • 睡眠呼吸暂停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懿宇; 陈静; 张京春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纳入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101例,其中高血压伴OSA患者52例,不伴OSA患者49例,并用肱动脉超声技术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伴OSA的高血压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P〈0.05),中重度OSA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

  • 血清钠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卫任龙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钠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血清钠浓度。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血清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血...

  • 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守全; 贾永平; 吕吉元; 范春雨; 高宇平; 王睿; 许峥; 董睿智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12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4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4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用病...

  •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珍奎; 贾永平; 吕吉元; 范春雨; 高宇平; 王睿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CHD)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冠心病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将8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

  • 苏子油与阿昔莫司联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邹丽; 韩清华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苏子油、阿昔莫司及两药联用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给予阿昔莫司、苏子油、苏子油和阿昔莫司联合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苏子油组、阿昔莫司组、苏子油和阿昔莫司联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

  • 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素的影响

    作者:马京炬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60例,在常规接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小剂量螺内酯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20 mg;中剂量螺内酯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40mg。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