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杂志简介:《中医药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971/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坛撷英、人文新探、海外中医、医疗文化史研究、文献研究、文化广角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1673-6281
国内刊号:31-1971/R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8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251
总被引量:2413
H指数:15
期刊他引率:1
  • 中匠泰斗 歧黄卫士——记全国名中医邓铁涛教授

    作者:张建中 刊期:2007年第02期

    邓铁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理论功底浓厚,临证经验丰富,他指出临证是中医理论的源泉和继承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全面传述和评价邓铁涛教授中医事业的贡献,深刻体会和学习他为中医事业发展呼号的精神。

  • 直面现实 深刻反思 促进发展

    作者:李海英; 王新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2006年4月《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期发表了一篇“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从此掀起了中医史上的又一场“取消中医”的风波。当然,更多的称之为闹剧、杂音,但正是这场沸沸扬扬的闹剧,引起了学术界、医学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 存废之争今又起 前车之鉴应牢记——七十多年前捍卫中医的一场抗争

    作者:钟义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上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一场废止中医的风波,乃、余云岫之流的崇洋意识所致,代表了社会上一股轻视民族文化的浊流。与此同时,以上海为首的全国中医药界奋起抗争,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获胜.说明民意力量不可小视。时至今日取消中医噪声又起,根由仍然是对祖国传统文化根基信心发生动摇。本期“医界春秋”栏发表钟义之文,回顾七十多年前...

  • 督脉命名别解

    作者:段逸山 刊期:2007年第02期

    “督脉”一语,《素问》凡六见,《灵枢》有五处。“督”字也有“督脉”义。《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郭庆藩集释引王夫之日:“身后之中脉日督。”其脉所以命名为“督”,多据其功能,取其“督率”义。如《素问·骨空论》王冰注:“所以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

  • “医林怪杰”宋大仁及其《国父与医学》——纪念香山著名医学家、书画家、文博专家宋大仁百岁华诞

    作者:王钱国忠 刊期:2007年第02期

    广东香山是岭南的明珠,她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尤其是近代以降,名人辈出,涌现了以革命先行者孙逸仙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名人。作为香山名人之一的宋大仁(1907—1985)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书画家、文博专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俞曲园从《废医论》到《医药说》

    作者:丁兆平 刊期:2007年第02期

    俞樾因家人的疾病灾难而“愤然”提出废医言论,后又因为自己用药疗疾抗衰而从全盘废医的《废医论》修改为废医存药的《医药说》,最终因尝药施药颇有“神效”的亲身实践又证明了他废医言论的荒谬。

  • 刁翎杂咏

    作者:张缙 刊期:2007年第02期

    我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下放到黑龙江省林口县的刁翎公社劳动改造。至1964年5月始调回原单位。先后吟诗多首,因题名为《刁翎杂咏》。

  • 满族医药文化研究述略

    作者:马长春 刊期:2007年第02期

    满族医药文化在有形医药文化和无形医药文化的发展延续中体现了其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许多治疗疾病的民间疗法和药物学知识对人类医药学具有重要贡献,满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需要我们从多学科结合研究、开发并加以保护。

  • 清昆山名医潘道根方

    作者:林乾良 刊期:2007年第02期

    34年前,余参加卫生部主持之老年医学文献工作组,重晤苏州胡龙才医师。追忆1958年春,参加上海首届西学中研究班两年后,余在苏州实习,彼此曾多交往。别后未曾联络,以至握手京华而恍若隔世矣。后来,余治一名章赠胡,彼则以昆山名医潘道根一方为报。

  • 文韬睿智的医艺人生——读《朱良春医集》

    作者:徐慎庠 刊期:2007年第02期

    承蒙当代中医药学泰斗九十高寿的朱良春老先生厚爱,邀我到其府上畅叙,并获赠2006年9月新近出版的《朱良春医集》,既聆听其谆谆教诲,又饱览书中丰富而又深刻的义理,得益良深。此著80余万字,积老先生70余年治学和实践之精粹,内容有医理感悟、临证治验、用药心法、杏林贤达和薪火传承5篇,恢宏巨制,独具匠心,实乃医着“红楼”,蔚为大观。

  • "独取寸口"与古代女子缠足习俗无关

    作者:张志枫; 王兴伊 刊期:2007年第02期

    晚清经学大师廖平认为,《难经》之所以提出诊脉“独取寸口”,是与中国古代妇女缠足而不便诊足部脉有关。作者研究发现《难经》成书时间的下限不会晚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而中国古代妇女缠足风俗的流行是在五代十国(南唐)以后,因此《难经》诊脉“独取寸口”与中国古代妇女缠足没有必然的联系。

  • “旴江医学”印象

    作者:万少菊 刊期:2007年第02期

    旴江名医众多,著述浩繁,研究江西“旴江医学”的源流特色、医家及学术特点等相关论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事林广记》医药资料探微

    作者:姚大勇 刊期:2007年第02期

    《事林广记》是宋元时期出现的一部百科全书型的类书,收录有专门的医药资料,记载了大量常见病症的防治与救护,合于民间的日常应用,所列药方也多简便易行,有的至今仍具价值,书中的相关论述亦体现了编撰者本人谨慎用药、辨证施治的医学思想。

  • 甲骨文考略

    作者:金芷君 刊期:2007年第02期

    以甲骨文为发端,概要介绍中国文字书法的起源、殷商甲骨文被发现经过、著名的甲骨文研究学者、甲骨中所见医学文字等,并附有相关实物图片。

  • 繁简字的转换问题——《中医针灸基础论丛》校改后记

    作者:李鼎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书稿结集之后,经过数年,至今才由台湾名山堂书局排成清样,寄来审校。旧稿重观,恍如後寻旧梦。字体繁简,乱像纷呈。五十年的变迁,已难辨认汉字的昔日威仪。校改之馀,不免频兴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