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研究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Lifelong Education Research

杂志简介:《终身教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86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本刊特稿_建党百年、专题研究_开放大学建设、专题研究_乡村教育、专题研究_老年教育、学术资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国际刊号:2096-2843
国内刊号:32-1868/G4
全年订价:¥ 142.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14
复合影响因子:1.03
总发文量:1203
总被引量:415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246
期刊他引率:1
  • 中国特色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环境再分析

    作者:彭坤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由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态构成的宏观环境,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模式选择的根本依据.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信息技术的革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构筑了日益丰富的环境资源,同时也构成了一定的环境制约,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创建中国特色...

  • 基于经济学视野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前景探析

    作者:项锦 刊期:2005年第01期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市场需求、序数效用论、预算线等理论和方法,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远程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管理创新

    作者:冯志祥; 杨志刚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以教育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管理组织模式的创新为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管理创新,具有整合和优化各种管理要素并提高其效率的功能,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基础的改革.

  • 浅谈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

    作者:梁慧娟 刊期:2005年第01期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远程教育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质量标准和规范与规模不相适应等问题日益明显.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关系到远程教育的兴衰,在"教育+商业"模式基础上,采取稳健的发展速度,树立"四A"理念,推行"五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稳定和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研究视角

    作者:钟柏昌; 李艺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从课程建设的层面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宏观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存在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指从过往'独立封闭'的计算机课程向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体整合其他课程要素的方向发展;另一条是指从过往'独立封闭'的其他课程向以该课程为主体整合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微观上,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作为课程...

  • 模拟对话式远程教材的设计探讨

    作者:李娅 刊期:2005年第01期

  • 论邓小平教师成长的环境思想

    作者:付兵儿 刊期:2005年第01期

    教师成长的环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师成长的环境思想主要内容有:尊重教师的舆论环境;吸引教师的物质环境;激励教师的制度环境;凝聚教师的服务环境.

  • 师德建设途径探析

    作者:倪培珍 刊期:2005年第01期

    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必须更新观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

  • 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善飞 刊期:2005年第01期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开放性、交互性、复杂性、快捷性、能动性、预见性等新的特点和规律.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网络意识,整合各方面力量,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不断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 “自由自在”的生命力——论莫言的民间审美取向

    作者:陈志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小说家莫言的成功也许要归功于他执著而独特的民间审美取向,他的这种审美取向主要通过对自由原始生命的张扬和对民间生生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呈现出来.

  • 国民性再造的一种民间路径——试析沈从文湘西小说书写的生命形式

    作者:王利平; 陈国荣 刊期:2005年第01期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所张扬的生命美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园林中大放异彩.他所描绘的苗民的'人生形式',有着非常丰富而独特的内蕴.同时,他启发人们将目光投向民间,用原始族群文化品格来救治古老民族扭曲、懦弱、保守的国民性.

  • 港台与内地电视谈话节目的差异

    作者:徐雷 刊期:2005年第01期

    港台与内地电视谈话节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内地相比,港台电视谈话节目话题更敏感、刺激,嘉宾的选择上精英化、明星化,主持风格世俗诙谐、极具个性化,结构是板块式的,不时插播广告,体现了重娱乐轻教化的宗旨和商业化的价值取向.这些差异是由媒介性质、文化背景、社会宽容度等不同的媒介生态决定的.

  • 传播心理学视野中的“方言情结”剖析

    作者:潘祥辉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人际交往与大众传播中,方言符号的运用与流行主要归之于传播对象的"方言情结"."方言情结"的存在对信息的交流、社会的稳定和谐乃至民族的统一等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采用疏导的方式化解"方言情结",提升民族共同语的权威性,使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更为顺畅.

  • 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理论初探

    作者:朱洪刚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戈德曼的理论中,文学文本的意义结构与集体世界观是同构的.经此同构关系,世界观得以彰显,而文本也得以恢复其产生的具体语境.相对总体则为此提供了客观分析的框架,并从历史的角度保证了文本世界的丰富性与多重阅读的可能性.

  • 浅论大足石窟的艺术特色

    作者:龙红 刊期:2005年第01期

    大足石窟艺术是"唐盛而宋不衰"的最好的例证.它具有三方面突出的典型性:宗教性与世俗性的有机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规划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它是遵循艺术创造规律、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的成功范例,是合乎历史逻辑的自然发展产物,给我们以无比深刻而丰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