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149/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道路或中国方案、基层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在浙江的新进展、浙学研究、学术随笔、论著评介

主管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4-2253
国内刊号:33-1149/C
全年订价:¥ 27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5
复合影响因子:1.71
总发文量:3116
总被引量:25291
H指数:59
引用半衰期:6.0062
立即指数:0.0745
期刊他引率:0.9875
平均引文率:18.2
  • 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努力开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在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刊期:2005年第01期

  • 认清形势 狠抓落实 整合资源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作者:梁平波 刊期:2005年第01期

    各位代表、同志们: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这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全省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计.这次大会总结了省社科联成立2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的成绩和经验,确定了今后5年社科联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表彰了优秀成果、先进集体和先...

  • 商议性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参与的实践——协商性民主

    作者:马克·华伦; 孙亮 刊期:2005年第01期

    协商性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决策应该通过协商而不是金钱或权力的途径进行,而且协商决断的参与度应该尽可能平等和广泛。协商(“沟通力”)是通过社会价值规范、传统和语言实现社会协调的媒介,它以市民社会为制度核心。本文首先对协商性民主的社会理论基础进行审视,然后指出了现代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层及协调机制分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两个悖论,并指出...

  •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

    作者:陈剩勇 刊期:2005年第01期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本文在介绍协商民主理论的基本内涵的同时,通过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分析,指出,虽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西方民主政治面临的问题存在阶段性的差异,但协商民主同样适用于中国.在现阶段的中国,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将可避免动员型被动式政治参与的弊端.浙...

  • 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

    作者:郎友兴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从政治文化传统来看,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似乎都缺乏让商议式民主生根、结果的丰厚的土壤.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基层出现了不少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之案例,其中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引人注目,曾被有关机构评为"中国地方制度创新"奖."民主恳谈会"将商议式民主带进到基层民众的政治生活之中.本文从商议式民主的角度阐述了"民主恳谈会"这种制度...

  • 参与社区活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格劳诺奇市议会个案

    作者:伊文·扎瓦特; 李滢 刊期:2005年第01期

    由于存在一种完全代议制政府的传统,在澳大利亚地方政府中有一种普遍的不情愿实行参与或商议性民主的情况.因此,在地方层次上,公民直接参与同代议制度的附加价值没有很好地确立起来.这篇文章在略述塔斯马尼亚南部的格劳诺奇市议会运用公民参与模式时试图使这种不平衡状态得以均衡.文章用文献证明了社区分区方案的实施和演化,并且显示,这种社区参...

  • “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对当代中国宪政建设困境的若干反思

    作者:唐皇凤 刊期:2005年第01期

    通过对中国近百年来宪政建设史的回顾,分别运用"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概念分析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障碍与路径.本文认为:完全工具主义的宪政建设理念、缺乏宪政制度运作的适宜的社会生态条件支撑是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特殊的路径依赖问题.面临变化了的宪政制度建设环境,需要推进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范式转换,其主要内容是突破宪政工具主义的思维定势...

  • 和平崛起: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价值和利益取向

    作者:王亚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可以归纳为参与和伙伴战略,即以参与为核心,以伙伴关系为载体,并辅之以多边外交,它有独立自主、合作发展、互信安全、多边外交四大支柱,中国的崛起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 波斯纳与《法律的经济分析》

    作者:史晋川; 潘晓松 刊期:2005年第01期

    波斯纳是法律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为法律经济学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在介绍波斯纳的研究经历、研究方法及其财产、契约和侵权理论的基础上,就波斯纳对法律经济学的贡献做出简要的评价.

  • 世界经济中期发展前景与“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作者:赵伟; 陈愉瑜 刊期:2005年第01期

    排除大的非不确定性因素,世界经济中期内将可能经历一个较长的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表现不亚于上次繁荣."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三个因素左右,分别为(1)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趋向,(2)全球战略性资源供求格局,以及(3)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向.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将主要借助三大传导机制施加于中国经济.

  • 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

    作者:艾佳; 达 刊期:2005年第01期

    根据2003年对1000个已婚女性(年龄范围从18岁到61岁)进行社会调查得到的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浙江省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在家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家庭中孩子的存在作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而且,婚姻状况显著地影响着女性就业.

  • 中国“第三部门”起源的经济分析

    作者:邢以群; 马隽 刊期:2005年第01期

    学术界普遍用"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对"第三部门"的起源进行了经济解释.本文认为中国"第三部门"起源于社会与经济体制的变革.因此,本文拟结合中国"第三部门"产生的特殊的制度环境,应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其起源进行经济分析.

  • 产业集群:东道国吸引FDI的特殊优势分析

    作者:杜晓燕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全球的地理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的现象和原因,并从国家及次国家两个层面来阐释东道国吸引FDI的二重优势,即基于国家层面的基础性优势和基于次国家层面的产业集聚性优势.

  • 战略管理模式与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杭州软件产业为例

    作者:郑健壮; 李迅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世界软件业发展的事实证明,软件园区建设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鉴美国、印度等国家软件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对杭州软件园区的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对杭州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并在园区区位选择、管理模式、发展路径、集群创新和相关政策方面进行了研究.

  • 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

    作者:覃明兴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移民身份问题受到学术界关注的一些原因,认为,物理空间的迁移给移民带来了身份危机和身份焦虑感.通过语言的情境性运用、建立移民社团、对地方风俗和社区历史进行诠释以及移民社会运动等身份磋商策略,移民不断重新建构新的身份,以解决在异地他乡的生存意义,最终解决'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