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杂志 部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3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观察、探索、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讲堂、样本、第一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3-3010
国内刊号:11-5338/G4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6775
总被引量:4240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215
期刊他引率:1
  • 跨越时空的教育思想宝库

    作者:肖甦 刊期:2018年第14期

    B.A.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家,更是中国基础教育界知名度最高的外国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全面、教育实践丰富、教育著作等身,他逝世时虽年仅52岁,但留下了50多部教育专著、600多篇论文和1,500多篇寓言故事。他的重要著作被翻译成世界30多种文字出版,而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的著作已超过了40种。

  • 绘本“话”历史 国家博物馆打造“稚趣系列课程”

    刊期:2018年第14期

    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始在公共教育课程中引入绘本并很快形成“稚趣系列课程”,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此后,国家博物馆与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稚趣系列课程”为蓝本,用绘本的形式陆续出版8册历史百科图书。第一辑出版的5册图书,以古人的真实生活为切入点,甄选72件珍稀的国宝文物,讲述从石器时代到明清的专门史...

  • 澳门成立“中小学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冀培养多元人才

    刊期:2018年第14期

    “澳门中小学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26日在澳门大学成立。该基地将推出一系列培训及教学计划,与澳门的教育机构携手合作,为澳门培养多元人才。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称,“中小学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希望培养更多了解国家、了解澳门、德才兼备的优秀新一代澳门青年,让他们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传承爱国爱澳的精神。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招生改革增加课外活动要求

    刊期:2018年第14期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宣布,从2020年开始,申请到该大学攻读本科的本地学生,除了要达到“高等教育入学排名”要求之外,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课外活动要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通过“课外活动或者服务活动计划”概述了大学认可的达到课外活动或者服务活动入学要求的各种活动清单,并将这些活动归为七项技能的获得——社区参与能力、包容及多元...

  • 语录

    刊期:2018年第14期

    @钱颖一:时代在变,能够在变化中抓住机遇的最重要条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对未知永远的好奇心和不断的自学能力。——转载自《中国教育报》@袁振国:今后教师的活动将有几个特性:一是更复杂的知识传授,是对知识综合性的运用。二是更加富有情感,是以情感的交流和切身体验作为基础的教育方式。三是更加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好地放...

  • 学校仪式教育应彰显对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促进价值

    作者:赵虹元 刊期:2018年第14期

    学校仪式教育理应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但现实并非如此,学校仪式活动的设计与评判更多指向学生,教师则扮演着管理者、引领者甚或旁观者的角色。以学生为单一向度的学校仪式教育,不仅造成了教师身份的“离场”,未能实现仪式活动对教师品行的规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 影响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因素

    刊期:2018年第14期

    学校不仅是教会学生读书写字的地方,还要为青少年彼此间建立友谊和人际关系提供条件。青少年在上学期间的社会化过程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对将来走向社会至关重要。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在2015年引入了对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

  • 指向文化创造的日本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沈晓敏 刊期:2018年第14期

    21世纪初,中国和日本差不多同时认识到文化的强大作用,均确立了文化发展战略,并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之源泉,在中小学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的关系上,日本与中国存在不小差异。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在"过去、现代和未来相互联系的视野"下谋求文化的传承与...

  • 警惕中小学德育活动的异化

    作者:张鲁川 刊期:2018年第14期

    去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把"活动育人"作为重要的德育实施途径加以强调。的确,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学习,有别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就决定了德育不能靠灌输和训诫的方式,而应使学生在更接近于生活样态的德育活动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理性的认同,如此,学生才会对道德产生发自内心的服膺并在没有外在压...

  • 唯有道德真知方能培养知行合一的人

    作者:张正江 刊期:2018年第14期

    许多人认为,当今我国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知与行的分离、脱节。于是,人们开始批判知性德育(知识德育),认为知性德育无用、无效,要求抛弃知识德育,提倡生活德育、情感德育、美德教育、德育渗透、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是在笔者看来,知与行的分离,根本原因就在于"知",在于我们教给学生的所谓的"知"并非真正的"知"...

  • 公共空间中的公民义务意识及其培养——兼谈康德的义务观

    作者:李金鑫 刊期:2018年第14期

    公民义务意识是公民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内容,亦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意。康德的义务观为公民义务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学理上的解释和说明。一方面我们要区分公民在公共空间中的法权义务与道德义务;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从义务感与公共理性精神两个维度考察公民义务意识。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合理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公民践...

  • 夸美纽斯德育思想及其对新时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付晓容 刊期:2018年第14期

    德育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明智、节制、坚韧、正直"的德育内容和"适时育德、纪律育德、榜样育德、实践育德"的德育方法,对今天的学校德育仍然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作用。学校要立足新时代特征和德育对象个性特点,借鉴夸美纽斯德育思想的有益启迪,以培养学生道德智慧、提升教师道德领导力为新要求,夯实德育实践,营造...

  • 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百年:让学生体验“做一个好人是最大的幸福”——试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目标观

    作者:孙孔懿 刊期:2018年第14期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生活的那个高歌猛进的激荡时代,在那个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时代,敢于摆脱“高大上”的目标模式,坚持在日常的学习、劳动、集体生活、休闲活动,乃至通常被视为“狭隘的”家庭关系之中,依据每一个学生道德发展的最大可能,确立自己的德育目标,体现出他勇于独立思考的胆识与坚定不移的求实精神。

  • 浅谈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

    作者:吴盘生 刊期:2018年第14期

    学校教育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把学生当"人",教师"要看得见人"。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从他的生平轨迹和鸿篇巨著中,可以看清这位杰出教育家的伟岸道德形象:他捧着一颗喷发着大爱的心,浸润着人类文化的丰富营养。

  • 苏霍姆林斯基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作者:李先军; 王姝力 刊期:2018年第14期

    在帕夫雷什中学,学生集体活动、同伴影响、教师集体的言传身教等都是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途径。集体主义教育对于促进同伴合作、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集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体主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集体主义教育仍须加强,学生之间缺少交往和团结,难以形成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