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杂志简介:《中国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3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读史札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稿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2-7963
国内刊号:11-1039/K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
复合影响因子:0.58
总发文量:802
总被引量:7988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037
立即指数:0.0274
期刊他引率:0.9474
平均引文率:39.1507
  •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作者:历声 刊期:2014年第03期

    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是秦汉王朝建立以来中国古代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中国古代边疆开发的主旋律;各民族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中国古代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国家在开发边疆和治理边疆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模式。对于这一历史现象的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疆域的形...

  • 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

    作者:刘祥学 刊期:2014年第03期

    边疆地域形象与早期疆域观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疆域观最初是以“华夏中心观”与“夷夏观”为基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考究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不难发现,虽然统治者宣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①,又将“海内”视为自己当然的统治疆域。其实,统治者在对待疆域方面,既有“内外之别”,也有“远近之分”。

  • 秦汉“五岭”交通与“南边”行政

    作者:王子今 刊期:2014年第03期

    秦始皇和汉武帝两次对五岭以南用兵,实现了中土对岭南地区的武装控制与文化沟通。南海置郡对于中原帝国大一统的规模和效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局势的形成,五岭交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秦时五岭“新道”的开通与汉武帝出兵五路征服南越的军事交通行为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而逐步向南扩展的汉代称作“南边”地方的行政效率,也因...

  • 《辽史·兵卫志》南京丁数辨正

    作者:赵宇 刊期:2014年第03期

    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卷三六《兵卫志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23页)载:“南京析津府,统县十一,辖军、府、州、城九,有丁五十六万六千”。此处元朝史官统计辽朝南京下辖各县可见之丁数总和,计为五十六万六千;而以该卷下文所记南京各县之丁数相累加,却得总数当为五十六万五千,二者不合。有关此点,四库馆臣在该卷卷末考证中...

  • 经略西江: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作者:赵克生 刊期:2014年第03期

    在北部边疆,明朝与蒙古人对峙,坚守长城,时常显露出捉襟见肘的窘相,早已没有了“用夏变夷”的底气。而在南疆,明朝的边疆经略却有另一番气象,用许倬云先生的话说,明朝相当有效地化“他”为“我”,融合了当地的少数族群,与汉人和谐共存。①不仅在西南如此,在岭南同样如此。本文以西江流域为中心,讨论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 关于清初粤东迁海民生代价的思考

    作者:赵轶峰 刊期:2014年第03期

    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强制沿海居民向内地迁徙,以遏制郑成功等沿海反清势力,断绝其物资支援及周旋的社会空间。当时偏北沿海地区,只是迁移海岛居民而已,江浙地区较为严格,福建、广东地区最为惨烈,沿海居民基本全部内迁三十里至五十里不等,私出界外者处死,造成大量人民流离失所乃至死亡。粤东地区则在康熙元年(1662)...

  • 文本与政治变迁——思想文化史视域中的秦汉君主专制及其建构

    作者:李健胜 刊期:2014年第03期

    从文本与政治变迁的角度看,秦汉君主专制及其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对旧有政治结构及其文化传统的消解过程。《吕氏春秋》、《新语》、《新书》及《淮南子》等文本表征了这一新旧交替的历史进程,这些文本背后的政治势力及士人群体或试图以旧有文化传统抑制专制因素的成长,或试图定义集权体制在政治及思想领域的边界与范围,但最终都难抵新旧交替的...

  • 《金史》点校阙误三则

    作者:李鸣飞 刊期:2014年第03期

    《金史》卷五二《选举二》:“大礼补致仕、遗表、阵亡等恩泽,补承袭录用,并与国王并宗室女为婚者。”(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4页,以下《金史》版本皆同)标点有误。大礼补、致仕补、遗表补、阵亡补均是宋代的荫补途径,金代显然参考了宋代荫补制度。此处标点当为:“大礼补,致仕、遗表、阵亡等恩泽补,承袭录用,并与国王并宗室女...

  • 两汉三国时期“佣”群体的历史演变——以民间雇佣为中心

    作者:石洋 刊期:2014年第03期

    从战国后期到东汉末,雇佣劳动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佣”也屡见诸史籍。学界通常对此期间“佣”群体的发展状态作直线性的认识,如认为“佣”的社会地位不断降低,并且极少关注群体规模的趋势性变动。本文以两汉三国时期私“佣”群体的发展史为主线,探讨了从战国后期到西晋前期群体的构成、规模、称谓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化,指出此时期“...

  • 《金史》勘误一则

    作者:和谈 刊期:2014年第03期

    虽然《金史》在元代所修三史中“最善”(赵翼语),但其遗漏疏误处亦时有出现。陈述先生在《金史拾补五种》之第五种《金史异名表》叙言中说:“历史上有些人是一人多名的,作史者对于这样问题的处理,一般的采用一名为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第194页)其《异名表》几乎搜罗殆尽,但细读《金史》,却发现“移剌履”之异名并未被列...

  • 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

    作者:刘浦江 刊期:2014年第03期

    元明鼎革的性质主要是由阶级矛盾引起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而并非像人们过去惯常理解的那样是一场民族革命。明中叶以后,在长期面临“北虏”之患的时代背景下,元明鼎革的历史记忆被重新唤起,并且自然而然地被解读为一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民族革命。明人对于蒙元王朝正统地位的认识与评价.也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过程。清末...

  • 从“南耕”到“东耕”:“宗周旧制”与“汉家故事”窥管——以周唐间天子/皇帝耤田方位变化为视角

    作者:刘凯 刊期:2014年第03期

    周秦汉唐阐天子/皇帝耕措礼之糟田方位存在着从本乎“宗周旧制”之“南耕”逐渐向源出“汉家故事”的“东耕”转化之轨迹,且自汉以降的“东耕”糟田礼内部亦显现出东南与东方位上的变更。后世王朝以“宗经”、“复古”和“尊君”、“实用”为标准于“宗周旧制”、“汉家故事”采掘其一,为自身寻求正统依据,拓跋魏、宇文周即为显例;杨隋宗周...

  • 《元史·河渠志》上海县日役夫数辨误

    作者:向珊 刊期:2014年第03期

    《元史》卷六五《河渠二》“吴松江”条载:“至治三年(1323)……高治中会集松江府各州县官按视,议合浚河渠……上海县十四处,计四百七十一里,该工千二百三十六万八千五十二,日役夫二万六千一百三十四,人日支粮二升,计二十四万七千三百六十一石四升,六十日工毕。”(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636页)按:此处上海县日役夫数“二万六...

  • “尽有诸元”:科举与宋代浦城章氏家族的发展

    作者:王善军 刊期:2014年第03期

    在宋代的科举选官过程申,一些家族优势明显。枝繁叶茂、兴盛绵久的浦城章氏家族,可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该家族科举的成功,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参加者众多、及第人数众多、及第者申高科得中者较多、持之不懈地参加科举考试等方面。科举带来了章氏家族的起家,并且使大量成员得以入仕,科举还扩大了家族的社会声誉,对成员仕宦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 从王十朋夺魁看宋代科举

    作者:何忠礼 刊期:2014年第03期

    王十朋本是一个贫苦的农家子弟,他应科举考试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在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考取进士第一人(俗称状元)。此后,仅以14年时间,就升任至正三品大臣。从王十朋的经历中,可以知道:经过改革以后的宋代科举制度,由于不论门第,不讲贫富,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科场弊端,一切以成绩高低作为录取与否的标准,其意义十分重大:它既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