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园文学

中国校园文学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4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实力派、文学新势力、童话城堡、园丁SHOW、大咖文艺秀、成长天空、童心诗语、小荷尖尖、美文专列、庆建党百年奏时代强音、漫绘空间、手抄...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9809
国内刊号:11-2644/I
全年订价:¥ 350.4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56
H指数:3
  • 你可见过一朵丑陋的云?

    作者:张丽钧 刊期:2017年第10期

    “你可见过一朵丑陋的白云?”这是一个高中女生在她的作文中突然抛出的一个问题。她问得那么随意,甚至有点漫不经心,但是,这个隐藏在文字中的问题猛然击中了我。

  • 鉴赏家

    作者:汪曾祺 刊期:2017年第10期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只是给二三+家送。

  • 只想和你接近

    作者:吴念真 刊期:2017年第10期

    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QB?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 老铁匠

    作者:丁立梅 刊期:2017年第10期

    突然的,又想起了那个老铁匠。老铁匠住在一个小村子里。小村子据说在魏晋时期,人烟就很繁茂。历朝历代,村子里的人们都以耕种为生。到明代,却出了大户,家有读书郎,高中榜眼,做了大官,回小村建了一座榜眼府。我是路过,听人说那里有个榜眼府,建筑奇特,匠心独运,值得前去一看,也便去了。

  • 弟弟的冰糖

    作者:昂格图 刊期:2017年第10期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就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寄养了。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缝衣用的布料是我们兄弟几个人从野外捡骨头,用卖骨头的钱换来的。母亲跟弟弟说了很多话,在弟弟的前额上吻了一下又一下。

  • 远方的女儿

    作者:杨熹文 刊期:2017年第10期

    我说不出来那种感受。我五旬的妈,为了迎合和我五个钟头的时差,掐着点儿在她的;麦晨四点起床,小心翼翼地在微信上和早上九点的我讲话,试探着,“孩子,你要是有时间就给妈妈打个电话,妈妈可以晚一会儿去上班,要是没有时间也没关系,你继续忙你的,不用管我。”

  • 春天的梨花雪

    作者:唐池子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一个盛满水的白色大瓷盆在记忆之河里飘荡。瓷盆里的是老家门后的井水,明晃晃的清冽,光影在晃动。突然有了火,是一把纸钱点燃了。火烧灼的速度像是要制作闪电的跑道,迅速留下了青黑的痕迹,带了一圈红色焰火的灰烬。哧哧,纷纷落进了白色大瓷盆的井水里,冒起一缕青色的烟。“喝下去!”那个威严的声音在说。

  • 亲爱的小孩

    作者:陈晓霞 刊期:2017年第10期

    那时他还没在这世界上出现。我也才七岁稍多一点。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忽然想给未来的孩子取一个名字。我一边玩沙子一边苦思冥想。然后把一个七岁孩子所能想到的最时髦的名字,偷偷送给那个小孩。母亲在屋里蹬着缝纫机,对我的秘密一无所知。她没听到我那一声小母亲般的叹息,她根本不知道,她小小的女儿此时正在为谁操心。

  •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作者:化君 刊期:2017年第10期

    浙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哒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儿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枣子被连绵的雨珠儿击落一地。树下是否有拾枣的人?

  • 秋凉正好晾干菜

    作者:卢海娟 刊期:2017年第10期

    夏末秋初,蔬菜们不再娇艳欲滴,都长成了大叔大妈的模样。“紫色树,紫色花,紫色瓶里装芝麻。”茄子秧已苍老得藏不住它的宝瓶;“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辣椒高高壮壮像小树,有的结满羊角一样又长又尖的“口袋”,有的长着饱满肥硕的圆“口袋”;“大姐一把刀,二姐蛇一条,三姐蚕一个,四姐一身毛。”

  • 古镇戏事

    作者:董宁 刊期:2017年第10期

    我们那里是古镇,岁月的深巷里,吹糖人、捏面人的师傅满街来回走,卖彩球和冰糖葫芦的小摊位,还有各种货铺摊,更是惹眼和逗人。但最热闹的,还是古镇的戏事。

  • 老人与马

    作者:许非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丁零丁零!”巷子里的人家像军人听到哨令,纷纷推开窗户,将头探出。每到清晨七点一刻,铃声便能准时响起。摇铃的是一位穿着灰大衣、头发稀疏的老人,他牵着一匹体格雄壮的母马,挂着一个黑色的旧布包,包里装着白糖、透明塑料杯和吸管——老人从包里抽出一个塑料杯,蹲下身。

  • 等候鸟归

    作者:韩懿洁 刊期:2017年第10期

    村口杂货店的老板娘见我面熟,问我是哪家的孩子。我指着身后曲折小径指向的一片砖房,外公的砖房在褪掉颜色的屋瓦中露出屋檐尖儿。“来成家的。”“打乌家的大孙女啊。”老板娘一番打量后,沉沉地拍了拍我的肩。

  • 飘荡的答案

    作者:蒲文杰 刊期:2017年第10期

    那年的秋雨来得甚急,苍曼中翻腾着压城的黑云。数以万计的雨点悄然落下,不停锤击着窗外的碧瓦飞甍。没有雷鸣,没有闪电,只有遍布满地的落英。

  • 冬日暖阳

    作者:沈远冬 刊期:2017年第10期

    我的外公今年七十四了。刚放暑假去就去看望住院的外公。时间过得可真快,开春的时候吹着:令风离开家去上学,如今回来已是烈日炎炎了。外公明显憔悴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戴帽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