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

中国卫生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Health

杂志简介:《中国卫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708/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卫月评、思“考”汇、封面故事、封面故事_基层卫生 打破思维定势、热点大家谈、热点追踪、中卫沙龙、风起集采、决策者视点、专家新见、...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9-1424
国内刊号:11-3708/D
全年订价:¥ 523.2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4
总发文量:7181
总被引量:3061
H指数:15
立即指数:0.0493
期刊他引率:1
  • 《中国卫生》2007年改扩版座谈

    作者:王朝君(整理)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中国卫生杂志并入健康报社管理后,进行了3次改版。为了进一步办好杂志,我们决定2007年继续改扩版。杂志社于2006年9月5日召开了“中国卫生杂志2007年改扩版座谈会”,诚邀部分资深编辑为如何办好杂志建言献策。

  • 走进医院科主任——行走在对立和统一之间

    作者:王朝君(采访); 王贵强(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在一栋二层小楼里,年代有些久远的二层小楼略显陈旧。上午9时,小楼内早已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在3号诊室内,几名患者围在王贵强的桌子前,案头上堆叠着几本病历,诊室外的座椅上十几名患者也正在等待王贵强的“接见”。

  • 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王朝君(采访); 朱国强(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创伤科之一的科主任,朱国强感到很自豪。他告诉记者:“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二甲医院里的一个科室,科室管理要充分体现在细微之处。”

  • 苦苦寻觅发展契机

    作者:丁珠林(采访); 马延山(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有人对目前二级医院的生存状态用“尴尬”来形容。马延山主任也承认,现在患者的选择多了,对二级医院来说,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尤其是在云集了天坛医院、5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一批实力强大的神经外科力量的北京,2002年才建科的他们——

  • 向缺乏规范的行为宣战

    作者:丁珠林(采访); 贾继东(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记者大致算了一下,在北京友谊医院专家门诊4诊室,从开诊到中午12:40最后一个病人出来,原本限定的15个专家号在病人的恳求声中累加至21个。其中替儿子来向专家讨主意的一位母亲,前后耗时20多分钟,成为当日就诊用时之“最”。在近5个小时的诊疗中,贾继东除了起身到诊床边给病人做检查和洗手外,一直坐在椅上,没有喝水,没有休息,更没离开...

  • 担忧、惋惜与呼吁

    作者:詹初航(采访); 周方(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在与病人的交谈中诊断病情,这是精神科专业的特,最。因为,精神科医生除了用药还要经常解决病人和家属的思想问题,付出的劳动比其他专业的医生要多。长年累月和精神障碍人群打交道感觉怎样?当记者来到北京安定医院,与三病区科主任周方面对面交谈时,他坦率地表示;“我们也是普通人,也会有焦虑,也会出现情绪波动。解决的办法就是自我减压...

  • “我崇尚规范化人性化”

    作者:詹初航(采访); 刘瑞波(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一个科室的人员齐刷刷站在刘瑞波主任面前,听他在交班会上布置科里工作,52岁的刘瑞波俨然像指挥员临战作动员:医院准备最近召开新技术评审会,骨科报了5项,一定要立足现有的技术水平进行创新,体现其科学性、推广性,不能一说开展新项目就先提条件要设备。

  • 把“沟通”作为看家本领

    作者:栾兆琳(采访); 王若东(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在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王若东的过程中,我不只一次地感觉到,仅仅用“繁重”二字不足以概括科主任的工作特点。科主任的工作中还包含着技巧、方法,甚至可以说是艺术。

  • 我的学术观和价值观

    作者:张新建(采访); 赵新(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45岁的赵新是医院里最年轻的科主任,她所在的科室收治了心血管、内分泌、糖尿病等危重病人。科里有15名医生,其中4名是副主任医师。赵新的无奈在于:一方面要为病人治好病、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投资不足,科里想买个仪器都很难,影响了业务开展。

  • 实践“专业化的医疗管理”

    作者:张新建(采访); 刘昌伟(嘉宾) 刊期:2006年第10期

    2005年5月,刘昌伟教授担任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后,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医院东院病人多手术多,而西院病区床位使用率低、手术少、门诊量不足,病房医护人员收入低。

  • “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目标明确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全面配套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新的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是,2010年实现我国对WHO“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所有居民全部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可以预计,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推动下,我国的医药市场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亮点

    作者:栾兆琳(整理)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对北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

  • 公立医院亟待跃“龙门”

    作者:曹勇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遇到了不少新的挑战,一些既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尖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调整发展策略,谋求公立医院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每个医院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 难与贵:制度的缺陷和缺失

    作者:马建中 刊期:2006年第10期

    从2003年底开始,河南省组织人员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调研,并认真分析成因。我们认为,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是一系列相关制度的缺陷甚至缺失的反映。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复杂,而在这诸多因素中,可归纳为直接因素、加剧因素和成本因素。

  • 邱仁宗:质疑医患关系恶化的六大原因

    作者:丁珠林(整理)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不久前,有媒体公布了一项调查,该调查结果称,目前有六大原因引起医患关系恶化——病人、费用、服务态度、医院过错、媒体舆论、法律法规。对此,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卫生部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邱仁宗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