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水产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446/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综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学会;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8737
国内刊号:11-3446/S
全年订价:¥ 86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8
复合影响因子:0.96
总发文量:1742
总被引量:27990
H指数:54
引用半衰期:6.1364
立即指数:0.1341
期刊他引率:0.9323
平均引文率:23.0488
  • 斜带髭鲷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作者:谢仰杰; 张雅芝; 胡家财; 孙波; 钟幼平; 林利民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的胚胎和仔鱼、稚鱼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斜带髭鲷的受精卵为圆球形浮性卵,透明,微黄色.在水温19.8~22.0 ℃,盐度28.0条件下,受精卵约经35 h 45 min孵出仔鱼.胚胎发育可分为22个发育期.初孵仔鱼全长2.276 mm(2.188~2.330 mm).在培育水温17.6~23.0 ℃,盐度25.0~28.0条件下,初孵仔鱼至...

  •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作者:杨冰; 黄倢; 宋晓玲; 史成银; 刘莉; 刘庆慧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非放射性标记物地高辛(DIG),通过PCR方法制备了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DNA探针,探针长度705 bp,标记产量为20 ng/μL.通过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对此探针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检测IHHNV DNA的检出灵敏度为24.8 pg,可检出26.6 ng患病对虾组织DNA中的IHHNV,与250.4 ng...

  • 6种笛鲷属鱼类线粒体165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作者:周发林; 江世贵; 苏天凤; 吕俊霖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 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 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

  • 福建罗源湾贝类的养殖容量

    作者:卢振彬; 杜琦; 蔡清海; 方民杰; 钱小明; 许翠娅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

  • 对虾中残留氯霉素的负化学源GC/MS分析

    作者:徐继林; 严小军; 徐年军; 冯凯 刊期:2004年第02期

    建立了对虾中残留氯霉素(CAP)负化学源(NCI)的GC/MS分析方法.样品中CAP用乙酸乙酯提取,脂肪用正己烷去除,过聚苯乙烯型Diaion HP-20吸附层析小柱纯化样品,BSTFA-TMCS衍生后用NCI源选择m/z为466的特征离子为目标离子,在SIM模式下进行GC/MS分析.被检测CAP质量浓度在5~500 μg/L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8.方法的最低检测限达到0.037...

  • 东海带鱼主要体征与个体繁殖力的关系

    作者:凌建忠; 程家骅; 任一平; 林龙山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2003年4~8月在东海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采集的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样品,对东海带鱼的个体繁殖力、以及个体繁殖力与各主要体征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繁殖力r、相对繁殖力r/L和r/W均呈正态分布,分别为r~N(39233 4.5810×108)、r/L~N (150.33 2940.89)和r/W~N(140.95 284.26);个体绝对繁殖力r和相对繁殖力r/L与各度量...

  • 不同光照条件对小新月菱形藻和等鞭金藻8701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作者:石娟; 潘克厚 刊期:2004年第02期

    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MACC/B228)和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Parke 8701)(MACC/H060)在4种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光强下、不同时期收获的藻细胞中总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光强70 μmol·s-1·m-2时细胞分裂频率(μ)最大,最适光强70~140 μmol·s-1·m-2;260 μmol·s-1...

  • 用RAPD技术对5种经济海胆基因组DNA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常亚青; 丁君; 邢荣莲; 宋林生; 倪多娇 刊期:2004年第02期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等我国最主要的5种经济类海胆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初步研究.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77条扩增片段,片段长度为2...

  • 简并PCR扩增小瓜虫抑动抗原基因的ORF

    作者:杨金先; 陈强; 刘晓东; 林天龙; Theodore; G.Clark 刊期:2004年第02期

    抑动蛋白是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体表纤毛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宿主免疫系统发挥抗虫免疫时的主要识别抗原.根据已经报道的3种抑动蛋白N端及C端保守的多肽片断,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P6/P7,以小瓜虫分离株IchFJ9的基因组为模板,成功扩增了抑动蛋白编码区(ORF)的全长基因序列.扩增的iagFJ9基因全长1 398 bp,编码466个氨基酸,包含18个...

  • 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纯厚; 贾晓平; 蔡文贵 刊期:2004年第02期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进行了4个季节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出现浮游动物8门20大类709种.优势种的组成各海域显示明显差异,调查期间共有8种优势种,即:异尾宽水蚤(Temora discaudata)、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叉胸刺水蚤(Centropages furcatus)、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

  • 4种多糖对皱纹盘鲍血细胞活性氧和血清凝集活力的影响

    作者:张剑诚; 张峰; 王吉桥 刊期:2004年第02期

    水温为(20.0±3)℃,盐度为30.0±1.5下,将灵芝多糖1、灵芝多糖2、脂多糖和酵母多糖分别配制成0、1.0、5.0、10、50、100、200 μg*mL-1质量浓度,采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法(CL)和凝聚法检测其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血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血清凝集活力的影响.这些多糖均能增强鲍血细胞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和吞噬能力,其增强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

  • 南海北部多齿蛇鲻生物学分析

    作者:舒黎明; 邱永松 刊期:2004年第02期

    综合20世纪60~90年代南海北部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的生物学资料,利用ELEFAN技术计算生长参数,得到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相关参数为:L∞=58.5 cm,K=0.30,t0=-0.39.根据生长参数及鱼类栖息环境平均水温用Pauly公式计算得自然死亡系数为0.61.根据各个年代的资料采用长度变换曲线法计算总死亡系数,进一步计算捕捞死亡系数,20世纪80年代...

  • 光、氮和半连续培养更新率对微绿球藻生长与采收量的影响

    作者:朱艺峰; 林霞; 徐同成; 虞小花; 高成勉; 张仕坚 刊期:2004年第02期

  • 大菱鲆胚胎玻璃化方法研究

    作者:田永胜; 陈松林; 严安生 刊期:2004年第02期

  • 海洋贝类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研究进展

    作者:刘英杰; 潘金培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海洋贝类中寄生的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立克次体(Rickettsia)和衣原体(Chlamydia),通常寄生于宿主的鳃和消化腺上皮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内,一般形成嗜碱性包涵体,可对宿主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宿主的系统病理变化,也不会导致死亡.本文对该方面国内外研究的历史、进展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海洋贝类原核生物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