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北大期刊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杂志简介:《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017/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战略研究、“双一流”建设、科研管理、评价与发展、科研育人、产学研用、知识产权、转化与服务、书评·广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国际刊号:2095-2333
国内刊号:10-1017/N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1
复合影响因子:1.42
总发文量:4197
总被引量:15819
H指数:32
立即指数:0.018
期刊他引率:1
  • 需求视角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

    作者:韩奎国; 唐恒; 程龙; 金玉成 刊期:2019年第10期

    需求方的利益诉求是决定交易的关键要素,作为重要创新主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在技术供给方面还很难与需求方相匹配。在需求端,投入风险大、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转化收益低成为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重要阻碍,而企业层面的非内生性成果转化动机以及高校在成果二次开发与转化风险分担意识方面的不足是促成上述困局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

  •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下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作者:徐新洲 刊期:2019年第10期

    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源地。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还不够,如何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并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创新既顶天又立地,是高校必须回答好的问题。作为地方行业高校,如何依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显得至关...

  •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思考与实践

    作者:罗林波; 王华; 郝义国; 陈柏强; 刘超; 陈建 刊期:2019年第10期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成功模式标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孵化公司、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重大科技成果打包转化、组建学科性公司、专利运营五种模式作为适合普通高校推广应用的成果转化模式,梳理其模式核心、特点、运营方式,有助于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寻出适合自己的成果转化模式。

  • 政校企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杨宝杰; 王勇 刊期:2019年第10期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都存在着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健全政企协同策略,引领企业成果转化反哺社会;加强校地协同策略,助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深化校企协同策略,探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新模式。政校企协同推进成果转化,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 新中国70年科技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作者:张雷; 刘睿博 刊期:2019年第10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制度从建立初期国家统一管理、方向高度集中、政治色彩浓厚的计划发展模式转变为现阶段以自主创新、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面向国际、着眼未来等为特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体现出了渐进性的变迁特征。从制度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阐述不同阶段科技制度的功能,把握好我国科技制度变迁的内...

  • “四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作者:杨晓斐; 武学超 刊期:2019年第10期

    创新范式从传统闭合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并正在向"开放式创新2.0"范式转型。与此同时,知识生产范式已由模式1走向模式2并正在向模式3转型。大学-政府-产业-公民社会"四重螺旋"一方面为模式3知识生产提供了适应性情景,另一方面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模式选择。根据核心行为主体不同,"四重螺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表现为"三重螺旋+用户""以...

  • 以知识价值为导向促进地方高校人才集聚

    作者:孙群英; 曹玉昆 刊期:2019年第10期

    实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东北地方高校引进、培育、留住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推进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解决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促进东北...

  • 完善校级科研机构建设 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艳; 张进平 刊期:2019年第10期

    校级科研机构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级科研机构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创新校级科研机构的管理制度,整合高校、科研机构、院系和企业的优势,形成科学研究的合力与持续力,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和产出绩...

  • 基于知识维度的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刘苗苗; 刘盛博 刊期:2019年第10期

    大学知识产出评价是一流大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从知识生产的输入要素、生产过程和输出影响三个方面提出了从知识维度评价一流大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基于知识维度的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D大学的案例,多维度设计一流大学评价指标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科学合理地确定其权重,计算其综合得分。最后,论证了大数据监测技术是实现知识生产过程...

  • 比较研究下高校科技评价指标的优化

    作者:马恩斯; 周静; 王峻岭 刊期:2019年第10期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对高校科研方向的引导、科研体制的设计、科研资源的分配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科技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赋权,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是科技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当下,我国高校科技评价指标存在重形式而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离、粗放而分级不够等问题。...

  • 以色列创新引领发展的政策逻辑和实践选择

    作者:陈套 刊期:2019年第10期

    借鉴波特创新驱动发展的钻石理论模型,从创新驱动发展各要素维度构建了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的三圈逻辑模型,阐释了以色列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创新实践。结合我国国情,从高质量科技供给、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发展、产业培育、人才和创新环境营造五个维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 “双创”教育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作者:李建国; 杨莉莉 刊期:2019年第10期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提速增效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是纵深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探索"一体两翼三支点"的双创教育新模式,形成了资源联动、人才齐聚、活力迸发的生动格局,积累了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 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王荣德; 王培良; 王智群; 钱懿 刊期:2019年第10期

    新工科建设为应用型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发展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200余家企业的调研,提出并实践了应用型高校"一纲三纵五横"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一"是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三"是工程基本技能培养、工程项目技能培养、工程岗位技能培养三个阶段递进发展;"五"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训...

  • 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大学面临的形势与发展

    作者:孙占利 刊期:2019年第10期

    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最大的形势就是政府对高校的分类化发展政策从"激励诱导式"向"压力传达式"转变。政策的调整意味着发展机遇的调整。地方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自我超越就要适应政府的政策调整,遏制盲目提升发展层次的冲动,把定位回归到行业和区域;结合发展实际,调整内部的治理结构,把院系定位于学校的办学主...

  • 农林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陈辉; 黄立洪; 叶大鹏 刊期:2019年第10期

    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为破解通才教育和专才培养的教学与资源需求矛盾,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需要依托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融入"协同培养与兴趣引导、渐近式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理论,立足大学生科研训练基地、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实践实训教学平台,结合团队科研项目,以项目驱动、兴趣引导、以赛促学和协同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