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

新农业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新农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91/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业政策、农村经营管理、种植新技术、养殖新技术、瓜果生产、果树栽培、土壤肥料、贮藏加工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2-4298
国内刊号:21-1091/S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7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0982
总被引量:4953
H指数:14
期刊他引率:1
  • 关键会议中的关键

    作者:王琦 刊期:2005年第11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于10月11日在北京闭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

  •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作者:唐亚杰 刊期:2005年第11期

    听说辽宁省财政厅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新的政策.特别是对贫困县还有特殊的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 我家能不能再盖房

    作者:大珂 刊期:2005年第11期

    我家现有住宅三间,因为儿子要娶媳妇,想再盖三间房子.可是村里就是不批准,说是上面有文件。我想问问,文件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是不是我这样的条件就是不允许再盖房子。

  • 买卖基本农田犯法

    作者:王琦 刊期:2005年第11期

    许多读者反映。一些地方的官员以各种名义动用基本农田,或占或卖,而且一签定合同就是30年或更长.把到手的费用挥霍一空。事实上,国家对这种严重的违法违规早就有明确规定。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颁布的《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中规定:无论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对有关的国...

  • 创新机制城乡联动 走产业化扶贫之路

    作者:敖秉义 刊期:2005年第11期

    阜新市通过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和社全帮扶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城乡联动.产业化扶贫的新路子。

  • 草坪协会的大目标(下)

    刊期:2005年第11期

    铁岭县李千户多云天单坪协会是个新兴的合作组织,为了把协会真正办成农民的依靠力量.会员之“家”.在协会成立伊始.我们就狠抓了协会组织内部的“五大管理”。

  • 我和东港食用菌协会(三)

    作者:赵洪霞 刊期:2005年第11期

    东港市食用菌协会高薪聘请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人才主抓生产工作,为下乡方便,协会为他们专门配备了车辆和手机,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为了使农民尽快掌握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协会每年都在各乡镇.村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课堂上、会议室里、田间地头里讲,小卖店里、蘑菇大棚里.哪里有技术员,哪里就是听课现场。

  • 从山沟走向首都

    刊期:2005年第11期

    凌源市河坎子乡.是个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的山沟乡镇。现年28岁的黄雷.就出生在这里。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升入高等学府.而是回家务农。一段时间.他十分苦闷彷徨.心想.自己年纪轻轻.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吗?难道就在这山沟里厮守终生吗?为此.一股走出去闯天下的渴望时时在他内心涌动。

  • 阳光工程——小康路上的“内燃机”

    作者:林岩 刊期:2005年第11期

    我叫林岩.今年34岁.家住凤城市白旗镇后营子村一组。由于我们村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商业、医院.交通.工厂、学校集中的地方.所以.村民组地少人多.每年靠种地收获的粮食只能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费用.也就是电视和报纸上常说的解决温饱问题。怎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像城里人一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 她是这样走上焊接岗位的

    作者:杨建军 刊期:2005年第11期

    北票市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是北票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依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面对北票市农村人口科技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剩余劳动力队伍庞大的现状.本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的原则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基地与大连市农业科学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联合办学,进行“订单”...

  • “阳光工程”给他带来阳光

    刊期:2005年第11期

    今年31岁的周学民是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东三家子村的普通农民.看似普通的他却有着现代人的思想魄力.不甘心像父辈一样做个靠天吃饭的农民。周学民一直希望有机会走出农村.脱离土地.到外面的世界历练自己.他更知道.年轻人就要在不断的学习与煅炼中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不怕吃苦.就怕没有技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

    刊期:2005年第11期

    他叫魏宏桥.是大洼县唐家乡袁家村的村民。由于他长得黑所以大家习惯叫他“黑老魏”。

  •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

    作者:郑嵩 刊期:2005年第11期

    脱毒马铃薯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置好的特点,一般亩产1000~1250公斤,最高亩产1750公斤,任春季3个月就可获效益800-1000元。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 4亩五味子收入8万元

    作者:姜春林 刊期:2005年第11期

    凤城市凤山区大梨树村农民毛凤满,种植8亩五味子,其中有4亩地2005年产鲜果6000多公斤.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售出,总收入超过8万元,平均亩效益实现2万元。有1株五味子竟结了4.6公斤的鲜果.卖了70多元.创单株价值历史最高纪录。毛凤满成为辽五味子创高产的新闻人物.黑龙江、吉林及辽宁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 有了粮商 卖粮不难

    作者:姜春林 刊期:2005年第11期

    新粮下来了.仓上陈粮得卖,腾出地方好装新粮,秋收前.农民都有这种想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凤城市宝山镇个体粮商.抓住机遇.起早贪黑走东家串西家,边脱粒边购销玉米,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同时,他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