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论坛

乡镇论坛杂志 部级期刊

Tribune of Villages AND Townships

杂志简介:《乡镇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87/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乡村组织、乡村工作、村治咨询、法律顾问、乡村经济、乡村法制、乡村人物、实话实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乡镇论坛》编辑部
国际刊号:1002-7033
国内刊号:11-2887/D
全年订价:¥ 508.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0510
总被引量:501
H指数:8
立即指数:0.002
期刊他引率:1
  • 除了缺钱.乡村文化建设还缺什么

    作者:马怀刚 刊期:2014年第06期

    毋庸讳言,乡村文化建设缺物资缺钱。因为缺钱,乡村农村文化示范户、文化大院、村级文化广场和中心、农家书屋等的设备设施,或者短缺或者简陋或者无法维修更新;还有一些地方,基本上就没有文化活动设施。这些都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村民们除了看电视或打牌,其他文化活动很少能开展起来。但从春节前后读者给编辑部的来电来信看,...

  • 建设

    刊期:2014年第06期

    吉林通化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五个“全覆盖”;民族青少年艺术教育基金在京成立;农民网络学校开课 2013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着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使得农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实惠。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覆盖、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省级标准全覆盖、农家书屋全覆盖、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两区全...

  • 政策

    刊期:2014年第06期

    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2014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国家文物局:古城、古镇、古村为消防重中之重

  • 数字

    刊期:2014年第06期

    2亿元宁夏启动文化旅游产业种子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13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种子基金”,以构建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融资平台和信用平台,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

  • 活动

    刊期:2014年第06期

    北京文联下基层;儿童剧《西游记》举行公益演出;内蒙古油画作品展开幕 北京市文联元旦、春节期间“送欢乐、下基层”活动首场文艺演出2013年12月26日走进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为台湖镇群众送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疆出。

  •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与对策(三)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

    作者:师正伟; 仵建峰 刊期:2014年第06期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仵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

  • 图片报道

    刊期:2014年第06期

    2月12日,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首届农民社区运动会在该镇龙泉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全镇6个中心社区的100多名农民运动员参加比赛。

  • 乡村大舞台农民唱主角

    作者:赖世春; 赖俊金 刊期:2014年第06期

    受多方因素制约,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边远村组,“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为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真实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的期盼更加迫切。如今,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遇到了什么难题,如何让农民的文化期盼变成现实?近日,笔者来到赣南采茶戏...

  • 文化屋爆出民欢艺术团

    作者:陈永江 刊期:2014年第06期

    “文化屋”爆棚了每当夜幕降临,到孙明孝家的“文化屋”里唱上一段拉场戏、说段快板、跳一曲自编的舞蹈,消除一天的疲劳,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这种惬意的时光已经成为辽宁省大连市复州湾镇金桥村桥西居民组农民每天的“必修课”。旱在2008年,爱好文艺活动的孙明孝在满足自娱自乐的同时,

  • 村村建起“孝心榜”户户签订“赡养状”

    作者:马光仁 刊期:2014年第06期

    “自从有了‘孝心榜’,签了‘赡养状’,村里再也没有人不孝敬老人了,孝子孝媳争着当,孝女孝婿抢着上。”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李官村,党支部书记庄文广高兴地介绍。

  • 科普要从读懂农药、农资说明做起

    作者:刘永加 刊期:2014年第06期

    春节回乡下老家过年,听说了两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值得关注。一是邻居大嫂家的7亩水稻绝收了,为什么呢?因为用错了农药,原来上一年他们家还有一些剩下的除草剂,结果水稻发生稻飞虱时,这位大嫂不认识字,拿过来全给喷洒到了自己的稻田里,怕浪费了,认为是农药都可能管用,结果可想而知,损失惨重:另一件事是。村上的一位老奶奶,在家留守...

  • 送文化种文化遏制春节风

    作者:罗理力 刊期:2014年第06期

    春节期间,笔者在农村老家不仅体会到了浓郁的年味儿,还发现一些与节日氛围不和谐的现象——“风”盛行。不少农民吃完饭就跑到牌场里,打字牌、玩扑克、搓麻将,形式五花八门。场所也随处可见,农民家里、小卖部、晒谷坪等都可以是场所。参赌人员涉及男女老少,其中还有党员干部。有的人会连续数天,还挑灯夜战,输赢数目...

  • 精美的石头唱遍大江南北

    作者:梁景义 刊期:2014年第06期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起初听这首歌的时候,很难想象其意境。当笔者一行来到山西省新绛县北张镇西庄村时,看到到处堆积的石料,雕梁画栋的牌楼,形象生动的石狮,才体会到精美的石头不仅会唱歌,而且是一首大合唱。不仅在当地唱,而且唱到了大江南北。

  • 巧手一动“草生金”

    作者:李景水 刊期:2014年第06期

    利用玉米皮编织拖鞋、背包、果盘、花篮,采用高粱秸秆穿制锅拍,利用稻草编织草苫、草绳等稻草编织品,把玉米芯、棉籽壳粉碎、发酵后栽植平菇,把花生壳、稻米糠加工、配制成饲料。把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无公害处理后产生燃料、肥料……昔日作为柴火烧的一文不值的稻草、麦草、玉米皮等,成了人们争抢的资源,

  • 小小布袋香飘世界

    作者:王昌卫 刊期:2014年第06期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俗称“香布袋”“料布袋”。香包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香包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