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论坛

乡镇论坛杂志 部级期刊

Tribune of Villages AND Townships

杂志简介:《乡镇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87/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乡村组织、乡村工作、村治咨询、法律顾问、乡村经济、乡村法制、乡村人物、实话实说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乡镇论坛》编辑部
国际刊号:1002-7033
国内刊号:11-2887/D
全年订价:¥ 508.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0510
总被引量:501
H指数:8
立即指数:0.002
期刊他引率:1
  • 编辑部纪事

    作者:亿棵树 刊期:2007年第10X期

    给百姓带来恐慌和怨愤的“建设”值得怀疑 2007年11月将在武汉举办“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维护问题理论研讨会”,《乡镇论坛》杂志社是主力淖位之一,征文工作力公室就设在本刊编辑部。最近两三个月,编辑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者发来的大量征文作品,也有一部分信件是农民朋友发来的,直接反映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

  • 政策。

    刊期:2007年第10X期

    国务院研究促进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政策;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重点查处以租;2010年我国农村将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代课教师正式退出重庆市历史舞台;陕西将招聘1813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从医从教

  • 事件

    刊期:2007年第10X期

    “村部大楼”耗费400万里面办公者仅8名村干;乡镇政府挪用扶贫贷款村民被银行追债;宁阳县5000名“海归农民”走上致富路

  • 农家院里走出“爱迪生”

    刊期:2007年第10X期

    今年42岁的赖明全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田西村,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以种植和加工白莲为业,制莲以手工为主,效率低下。少年时代的赖明全总在思索,何不发明机械来制作白莲呢?儿时的这个梦想成了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 农村“国道经济”建设切莫进误区

    刊期:2007年第10X期

    近年来,一些地方依托国道干线的交通之利,在建设城镇、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获益较多,于是,引来了众多地区纷纷效仿,甚至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国道经济”的“发展战略”。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加之监管不力,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一、出现国道“街道化”;二、现有的所谓“国道经济”,

  • 数字

    刊期:2007年第10X期

  • 99位村民与机场噪声之争

    作者:孔令泉 刊期:2007年第10X期

    8月8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戴家村99位村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要与国家环保总局打官司。在过去20年时间里,戴家村村民生活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飞机噪声的阴影之下,饱受噪声的困扰。在调解中,他们不同意以“新农村建设”名义进行搬迁.要搬迁应该是“机场移民”。

  • 消失的双季稻

    作者:定军 刊期:2007年第10X期

    一边是粮价高涨。一边却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削减了自己的种粮业务,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收益更高的养殖业,或者去做工。双季稻的消失又将反过来助推粮价的上涨。在粮价杠杆失灵之际如何面对通胀,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新课题。

  • 千亩良田为何变成垃圾场

    作者:耿小勇; 钟亿军 刊期:2007年第10X期

    踏进垃圾场,“嗡”的一声,成片飞起的苍蝇在张连生(化名)身上四处乱撞。他用手驱赶着面前苍蝇群,狠狠地跺了两下脚—短裤下露出的小腿,已落满了苍蝇,都快看不到肉色了。

  • 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新探索

    作者:孟银生; 张峰威 刊期:2007年第10X期

    在2006年全国第12次民政工作会议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其亮点和特色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探索创新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新途径,大力推进中心温暖小区建设。同时,打破了全区基层民政零资产格局,形成基层民政有效资产3000余万元。目前,郾城区已建成中心温暖小区20个,

  • 辞职种菜的大学毕业生胡海

    刊期:2007年第10X期

    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从农村考上了大学,花几万元在城市里读完4年本科却选择回到农村干农活,和父母一样靠种地赚钱。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白读了几年大学?”

  • 诚信可以如此朴素

    作者:王波 刊期:2007年第10X期

    在一个诚信稀缺的时代里,一位只读过小学的村妇,以她的行动教给文明社会-诚信可以如此朴素。如果不是这。个女人趿着拖鞋从破损的门槛里迈步出来,也许没人会以为这座房子里还住着人。这是一座破败的灰砖黑瓦平房。门右边的墙上,挂着一只布满黄褐色铁锈的电表箱;而门左边,一张白纸只剩一只角还粘在墙上,

  • 三位农民工在六米生死线前的抉择

    作者:万卿 刊期:2007年第10X期

    广东九江大桥被船撞断后不久,三位河南农民恰好驾车经过。身处断桥处仅仅六米的他们,站在桥中央,紧急阻拦,舍命救-下了断桥边缘的8辆车……

  • 一不小心成了追官族

    作者:山海夫 刊期:2007年第10X期

    一个人一不小心就成了追官族。我习惯看新闻,打开电视,黄金时段,当地新闻全被大大小小的官占满了。不看也得看,习惯了,看得多了,就成了追官族。一个地方的报纸,哪个头版,每天都要有领导的照片,如果把这张报纸钉起来,就是领导的“影集”,有领导不同的精彩的“瞬间”。我闲着无事的时候,

  • 60万甘肃拾花人:被棉田改变的生活

    作者:王鹏 刊期:2007年第10X期

    每年8月末9月初,有60万农民离开甘肃的家,西去新疆棉田度过三两个月,然后在年关时分,带着疲惫、收获,还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回到亲人身旁。候鸟般的定期迁徙、白天的烈日和夜晚的思念、被棉秆的刺扎伤的双手……摘棉花已经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