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Literary Review

杂志简介:《文学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3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短论、论坛、资料、书评、新作评介、新人评介、通信、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0511-4683
国内刊号:11-1037/I
全年订价:¥ 412.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
复合影响因子:1.04
总发文量:1944
总被引量:23039
H指数:58
引用半衰期:10.2295
立即指数:0.0662
期刊他引率:0.982
平均引文率:29.6623
  • 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新路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启示

    作者:郝二涛 刊期:2019年第04期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论通过其中国学生传入中国,产生重大影响,这主要得益于白璧德的东方学学习经历及其所使用的话语分析法;其所彰显的平衡理念及其伦理意志倾向与中国佛学、儒学、宋明理学、道家思想观念相类似。这引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者与“学衡派”之间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论争,潜在地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话语资源选择中的传统与现代对立问题。...

  • “偏至”、“复古”与文明再造——早期鲁迅对历史进步论的接受与抵抗

    作者:孙尧天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世纪初,历史进步论被广为接受。这一观念涉及到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现代世界重建中国的主体性等重要命题。鲁迅早年的科学训练使他具备了相对充实的进化论知识,他也曾借助历史进步论的视角观照晚清时期的中国,但鲁迅同时表现出了对于历史更为复杂的理解。鲁迅认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相对的合理性,无法含混地在各时...

  • “中西诗艺的融合”:一种新诗史叙述的生成与嬗变

    作者:冷霜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新时期”以来,从王瑶开始,学界对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关联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文学“现代化”的研究诉求下,主要通过梳理和考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探索,逐渐形成了“中西诗艺的融合”这一新诗史叙述。在这一叙述被广泛接受、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出将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联视为一种无中介的继承性关系,认为古典诗歌“传统”在这一联系中更具支...

  • 《赤壁赋》思想考辨新得——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解读的科学方法

    作者:刘驰 刊期:2019年第04期

    《赤壁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核心思想与《东坡易传》相通,并受到了诸多儒家经典的深刻影响。文中“通二为一”的命题是苏轼哲学体系中的统摄性思想,体现了苏轼对道体有常的体悟;“逝者如斯”命题背后隐藏着宋代儒学之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折射出的是政坛的治乱之象和苏轼的进退之道;“一毫莫取”与“风月共食”则分...

  • 艺术作品之为有机体:一个德国思想史视角

    作者:黄金城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有机形式曾是文学体制的核心观念,但通常的理解仅将之局限于作品范畴,忽视其思想史内涵。这种观念成形于1800年前后的德意志思想语境,其哲学背景是机械论世界观向有机论世界观的范式转换。康德通过有机体概念提出自然目的理念,谢林则将它本体化,以此建构绝对者理念。在这种自然哲学进路中,谢林抉发天才作品与自然产物的同构性,为艺术有机体理念...

  • 从“中西对照”到“化异归同”——宗白华形上学美学的跨文化阐释

    作者:李勇 刊期:2019年第04期

    宗白华的形上学系列笔记改变了他的美学的知识属性,由艺术美学变成了哲学美学,从而体现出了完整的系统性、现代性和跨文化性。宗先生的形上学美学是一个以天道为宇宙本体、以体悟为人生意义、以观象为具体方式的哲学理论系统。这些特性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宗先生对于中西方哲学的融会贯通,其融会方式是通过中西对照、以中化西、中西互补和西说中解...

  •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卢文超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艺术事件观看来,艺术品是物性与事性的统一。由此视角重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可以发现,本雅明认为艺术品有物性层面和事性层面,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本真性,这让艺术充满了灵韵。机械复制可以完美地复制艺术的物性,但无法复制艺术的事性,这导致了灵韵的丧失,也使本真性荡然无存,对此本雅明表示惋惜。与此同时,灵韵的丧失也让...

  • 中日哀感美学的时空结构与伦理向度

    作者:何光顺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中日哀感美学是对中国美学的物感、感物、兴感、感兴、感物兴叹与日本美学的物哀、物之哀、哀、知物哀、幽玄、侘寂、物纷、涩味等概念的概括归纳,它注重“物—人”视域中的“感”或“哀”的情感表达,强调中日民族所共同植根的东方美学的公共视域,揭示中日民族形成其不同美学品格的历史因缘。本文既探讨了中华美学的主导性品格,也分析了日本美学...

  • 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

    作者:许徐 刊期:2019年第04期

    陈独秀的文学观包含以下内容:文学本质观突出文学的独立性、审美性及其人学属性,但不回避社会属性;文学发展史观是进化论的,但不否认传统文学发展成就;文学功能方面,强调文学的精神启蒙,但不否认文学与政治的关联;创作主体方面,强调主体性、创造性、自由性,会通个性主义与“缘情”“性灵”资源;创作手法方面,强调现实性,以“真”“诚”改造自然...

  • 作家南下与国家革命

    作者:张武军 刊期:2019年第04期

    很长时间以来,国民党改组革新和国共合作是阐释北伐成功的主流观点。近些年,研究界多从南北新旧文化差异为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寻找深层支撑,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众多作家南下,成为这一逻辑的有效性体现。然而,从《广州民国日报》及其副刊来看,作家南下其实是南方“新”文化的“果”而非“因”,同时,比国民党改组革新更重要的一个“新”却被忽...

  • 《阿金》与鲁迅晚期思想的限度

    作者:孟庆澍 刊期:2019年第04期

    阿金是鲁迅晚期创作中一个独特的存在,是鲁迅在现实的驱动之下,观察并再现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城市劳动妇女”类型。她更具行动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是鲁迅创造但不能完全掌控、把握和理解的人物。事实上,我们可以将鲁迅与阿金理解为一种颠倒的镜像关系,鲁迅从中既可看到部分的自我,同时又可以察觉到自己的弱点。鲁迅之“讨厌”,固然指向阿金,但也指...

  • 《读书生活》与三十年代上海城市革命文化的发展

    作者:冯淼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世纪30年代,国共分裂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左翼知识分子如艾思奇、柳湜和夏征农等,在城市的识字劳工中展开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得以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城市如上海等地开展起来,其重要原因在于此时聚集在城市的革命知识分子关注劳工青年的精神世界,能将其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感转化为革命教育和文化的资源。

  • 重审“静穆”说——从鲁迅与朱光潜的“希腊”论争说起

    作者:李雪莲 刊期:2019年第04期

    鲁迅与朱光潜关于“静穆”说的论争,是中国现代文人在“希腊”理解上一次充满分歧但有着重要意义的论争。对这次论争的内涵进行重新探析,可以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是两种相异的希腊观,以及所联结的文艺观、历史观,甚至人生观的分歧。在当时批判所谓中国“旧文化”并取法西学的整体时代氛围中,朱光潜的“静穆”说其实亦隐微地传达了他转向希腊文化寻...

  • 日据前期的祖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作者:李竹筠 刊期:2019年第04期

    考察日据时期的祖国意识、台湾意识,须注意历史情境的规定性及其深层逻辑:其一,台湾意识系“弃地遗民”处境造成的被动选项,具有国族情感的“代偿”作用;其二,是一种修辞处理,具有权宜性、策略性的考量;其三,针对抵抗运动中“祖国派”“待机派”的认知差异,以及左、右派路线之争,以台湾意识相号召有最大限度抑制分裂、凝聚共识的意义。

  • 早期中国诗歌与文本研究诸问题——从《蟋蟀》谈起

    作者:柯马丁; 顾一心; 姚竹铭(译); 郭西安(校)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早期中国诗歌成篇、表演、流通与传世问题上,学界通常将各首诗歌视为彼此分离且具象化的个体、以《毛诗》中所见的那种形式存在,与此立场不同,我们建议将它们视作有限素材库的诸种特定实现。在这些素材库中,作为个体的诗歌文本仅仅是某个包含多种理念和表达之共享整体的诸多具体实现之一。这一分析源自于对写本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双向考察,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