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舞蹈杂志 北大期刊

Dance

杂志简介:《舞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4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报道、关注、论坛、舞评、人物、广角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舞蹈家协会
国际刊号:0512-4204
国内刊号:11-1546/J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3046
总被引量:2325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081
期刊他引率:1
  • 一份感怀和祝福——献给《舞蹈》杂志60年

    作者:张华 刊期:2019年第04期

    记录漫漫时间长河的时点,本来未必有意义,但当这和具体的人、事联系在一起时,对当事人往往就有了不一般的意义。《舞蹈》杂志创办至今60年,正好一个甲子。一个甲子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总意味着一个完整阶段过去,一个轮回重新开始。恰好,党的胜利召开,新时代已被命名,《舞蹈》在60周岁时改版,一切暗合,似乎真有着什么特别意义了。杂志约我写点儿东...

  • 寄语《舞蹈》60年

    作者:刘建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中国当代舞蹈是幸运的,诞生不久,便有一份专刊用文字(以后是图文并茂)记录她磕磕绊绊的成长历程:无论是中国古典舞的创建与反思,还是中国职业民间舞的“元素化”与“沉香”化走向,无论是“芭蕾舞的中国化”探索还是用国标舞跳“红色经典”的实验,直至中国舞剧达到年产世界第一和街舞纳入考级等资讯……这份专刊就是年满60的《舞蹈》。60年的《舞...

  • 我和《舞蹈》杂志的情缘

    作者:慧慧 刊期:2019年第04期

    我从小喜欢跳舞,长大了自然也爱看《舞蹈》杂志。1976年《舞蹈》杂志复刊后,我就成了它的长期订阅者。在舞蹈理论书籍匮乏的年代,《舞蹈》杂志是我舞蹈知识的重要来源。正是受惠于这个舞蹈信息渠道,1985年我获知了考研信息,并靠长期阅读的点滴积累,没花多少时间就作好了“舞蹈史论”科目的考试准备。

  • 栉风沐雨四十年--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研讨会纪实

    作者:许薇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9年4月27日,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召开:本次创作研讨会由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歌舞团共同主办,会议主要围绕上海歌舞团建团40周年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创作作品进行讨论、分析,肯定了上海歌舞团40余年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并形成独树一帜创作风格的努力会议由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主...

  •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舞剧的突围

    作者:曾婕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一直以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可谓是中国民族舞剧的摇篮,不仅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诞生于此,其之后创作的《红楼梦》《铜雀伎》《文成公主》等舞剧剧目,均已成为新中国舞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之作;而赵青、陈爱莲、山翀等从中国歌剧舞剧院走出的一批舞剧表演艺术家,她(他)们的名字亦连同这些经典民族舞剧剧目一起,刻印于时代的封面。

  • 由"云门"进入--以"耦两"观念与"中"范畴探究原始与现代的两极

    作者:宁亚群; 王小京(摄影) 刊期:2019年第04期

    随着《白水》《微尘》两部作品在国家大剧院的谢幕,中国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先生即将走出"云门"。而"当代无经典"的审美惯性,并不能阻止舞蹈圈层层波澜的或叹息、或充满希冀的发声:我们一边伤感着林怀民时代的落幕,一边又庆幸着自己经历了"云门"的第一个时代并于其中成长。

  • 上善若水 大贤无言--深切悼念恩师刘峻骧

    作者:王晓茹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体系”创建者、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舞蹈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峻骧先生,于2019年6月15日中午12点20分在山东青岛仙逝,享年83岁。噩耗传来,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火速赶赴青岛,送恩师最后一程。

  • 新媒体舞蹈艺术:建构在审美困惑上的"知觉"诠释--以《W.A.V.E-城市微幅》为例

    作者:张大策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缘起新媒体舞蹈是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s)的一个分支,学者陈玲对有关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定义为:"新媒体艺术是指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严格地讲,这里的"媒介"不仅指各种技术,也包括了各种新的材料。"(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 "空间营造"是一种重要的舞蹈叙事策略--革命现代舞剧《铁道游击队》观后

    作者:于平; 夏沐(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空间营造”是一种属于舞蹈本体的视觉语言空间营造,是我在再次观看舞剧《铁道游击队》光碟时产生的强烈印象。但提笔写下这几个字,关于“空间营造”的信息就在脑海中不断涌现:先是想到德国现代舞者玛丽·魏格曼的自传《舞蹈的语言》(郭明达、刘毅译),她在第一章《舞蹈的秘密》中告诉人们:“时间、力量和空间,是给舞蹈以生命的要素,是三位一体的...

  • 丝路古道驼铃回响——民族舞剧《驼道》风景领略

    作者:董丽; 潘阳(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丝绸之路”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如今在“一带一路”的文化语境下,“丝路”题材也成为了舞剧艺术创作的主题。《丝海梦寻》《丝路长城》《碧海丝路》《丝绸之路》《传丝公主》……一部部关于“丝路”的舞剧,都用各自不同的视角讲述着“丝路”的故事。今天,在众多有关"丝路”题材的舞剧中,《驼道》又为我们展示出另外一道亮丽的...

  • 乐府诗歌的当下舞蹈创作探索——由张云峰《子夜四时歌》所思

    作者:李锐; 高天(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当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或者一门学科,在诸多领域与传统形成了系列断痕,这些断痕的形成无不与身体相关。就当下中国舞蹈创作而言,驻足当下、回望历史的创作者绝不能“就事论事”,围绕创作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及创作者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具体方法决定了中国舞蹈创作的基本走向。

  • "电波"传导的空间效应——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作者:付宜玲; 黄凯迪(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由上海歌舞团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青年编导周莉亚和韩真双剑合璧的又一力作,该剧以发生于上海的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借鉴电影手法进行舞蹈创作。从开场的演员亮相,到中间随剧情发展角色的渐次出现,皆采用电影中文本与镜头并进的手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独特的"影院式"舞剧表现形式,使人耳目一新。

  • 品味《香巴拉》

    作者:林荣珍; 谭欣露(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2年,北京万玛舞蹈剧团受国家大剧院之邀,委约创作了《香巴拉》。时隔7年,万玛尖措携《香巴拉》重新归来。经历过岁月磨砺与时间沉淀的作品值得再次咀嚼与回味。嗅、听、视觉三次引导,回味无穷开演前没有文本介绍,未见节目单,演出过程中没有旁白文字出现,没有歌曲音乐烘托,舞台上也没有舞美装置。

  • 以微传神——舞剧《花木兰》小议

    作者:盛夏; 王徐峰(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从早期的小作品《我等你》《夫妻哨》到后来的舞剧《沙湾往事》《杜甫》等大型作品,周莉亚、韩真“细针密缕”的编导风格已初见端倪,这一编导风格同样延续至舞剧《花木兰》,更令人惊叹于金戈铁马下透露出的细腻浪漫情怀,以及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

  • 舞武同源、忘形归真——舞蹈作品《舞侠》的创作感思

    作者:吕行; 王宁(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舞侠》是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吕行、许言在2010年原创的舞蹈剧目,曾荣获首届全国体育院校艺术展演表演、编导金奖第一名。该作基于“舞武同源”,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与古典舞的动作进行二度创作。作品运用传统古典舞蹈动作与传统武术动作的交锋,在动作元素、舞段设计、人物情感、队形编排、服装设计、舞美设计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