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Education

杂志简介:《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22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视点、专题、争鸣、实证、党团、课程、心理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7-192X
国内刊号:31-1220/G4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78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4526
总被引量:25977
H指数:64
引用半衰期:3.9902
立即指数:0.0374
期刊他引率:0.9661
平均引文率:2.3285
  • 童年没有起跑线

    作者:南桥 刊期:2011年第24期

    前几天,女儿去参加一次钢琴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我还是很高兴。她才学两年不到,在她们老师的诸多学生当中,能让她去参加比赛,本身就是一个鼓励。女儿的老师曾当着我们的面,教训另外两个美国兄妹,说:"你们学的时间,是她的两倍都不止,看她进步多快!"

  • 淡妆浓抹总相宜——浅谈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作者:黄玉峰 刊期:2011年第24期

    一 人文精神往往伴随着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然而然的喷涌,是对刻意和人为的背反,寻求对自我光辉的本性的赞美和解放。换言之,要评价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建设的成效,办法很简单,如果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感到自己更自信、更有价值、更加幸福,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更多的勇气去表达自己的声音,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

  • 让生命科学教学散发理性的光辉

    作者:范文琦 刊期:2011年第24期

    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了才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我感觉生命科学的魅力正在于此,当学生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去观察和思考生物体时,生命之美的和谐与奥妙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和对科学的渴望。

  • 追随科学发现史的步伐,涵养科学精神——高中生物学“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教学分析及感悟

    作者:许清 刊期:2011年第24期

    随着二期课改教材的全面使用,二期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并得到社会、教师与学生的认同。在二期课改倡导的诸多理念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从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二维目标改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目标,使得现行的科学教育,在突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体验和对科...

  • 创新:打开智慧的“第三只眼睛”

    作者:鞠妍 刊期:2011年第24期

    创新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教师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前提。"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又是富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能设计未来,创造是人的特征,因而人价值的本质特征即创造"。

  • 让心起舞:利用教学各环节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作者:钱洪海 刊期:2011年第24期

    先生在《史学与哲学》一文中论及史学与人生修养的关系时说到:"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还是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情感,都被他激发鼓动了,不由得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今日的历史教学亦应如此。

  • 健身育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目标——由“0比11”所想到的

    作者:徐阿根 刊期:2011年第24期

    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迫切要求,就是增进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党的教育方针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要求,就是要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而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为自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学校体育要把“健身育人”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论“仁”视域下生本课堂的三维内核

    作者:徐凌云 刊期:2011年第24期

    “仁”是我国古人的一种伦理观念,也是现代人做人的内在核心品质。而仁心,即仁爱之心,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德性。它是善而敏锐的直觉,是无私的情感。这份情感,无论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考量,还是用生命之心去体悟,都是我们教育所必需。

  • 从“火星文”现象思考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

    作者:周玉荣 刊期:2011年第24期

    当代青少年是伴随中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身上打上了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信息生活是当代青少年无法绕过的生活境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语言、网络艺术、微博、手机短信等,如今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关键词。

  • 构建学习共同体,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作者:朱孔洋 刊期:2011年第24期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社会各个群体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

  • 开启E时代家校互动的快车道

    作者:姚瑜洁 刊期:2011年第24期

    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新闻集团”的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鲁伯特·默多克说:“我相信我们最终是处在一个电子时代,它会改变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新闻、电影、电视,还有教育、文化等等,都会受到影响。”的确,如今的家校沟通已经乘上科技的翅膀,“鼠标一点,沟通无限”,网络家校互动使班主任、家长、学生的心靠得更紧,增强了教育的...

  •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师关怀

    作者:马多秀 刊期:2011年第24期

    全国妇联2008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8.29%。[1]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长期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之中。

  • 和谐的课堂,功夫有时在课外

    作者:梁晓 刊期:2011年第24期

    课堂管理成功与否,功夫有时还在课外。课堂规则的传递与初建、维持与巩固、课堂违规及问题行为的化解,种种有关课堂管理的一系列工作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都发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但实际上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这个限制。很多时候,

  • 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化建设初探

    作者:王宇 刊期:2011年第24期

    国际理解教育不同于传统课程教育,它要求教师放眼国际,从培养现代公民的高度授业解惑;强调学生主动体验他国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既强调书本知识学习,更看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 让品德与语文教学效益在整合中提升

    作者:朱敏江 朱秀丽 刊期:2011年第24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加强学科联系,整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综观语文和品德两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交叉融合,存在着可以互通整合的连接点。要想实现两门学科的有效整合,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