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杂志简介:《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231/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基础研究、补白_互登征订启事、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专题论述、青年论坛、广告·书评

主管单位: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6521
国内刊号:12-1231/TS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9
复合影响因子:1.3
总发文量:11207
总被引量:76659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5.2183
立即指数:0.0382
期刊他引率:0.9138
平均引文率:10.3397
  • 茯苓-丹参共发酵体系及其产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梦颖; 杨晔; 董媛媛; 闫荣荣; 尹登科 刊期:2020年第04期

    采用茯苓真菌作为发酵菌株,丹参作为药性基质,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双向发酵试验。确定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对最佳丹参加入量和发酵时间进行探究,比较共发酵体系与单一体系对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共发酵体系与单一体系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 d,培养基中丹参最佳质量浓度为1 g/...

  • 超声辅助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作者:郭浩; 张慧君; 陈又铭; 李萍; 王一正 刊期:2020年第04期

    该研究旨在考察超声波对菊粉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产物的二级结构以及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经不同超声功率预处理后进行干法糖基化改性,测定接枝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粒径、巯基和二硫键的含量。结果表明:经500 W超声预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达到28.65%,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4 MPa和3.6%,此时粒径最大,溶液...

  • 东北刺人参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作者:王艳艳; 翟春梅; 怀雪; 孟永海; 申柯欣; 李廷利; 黄莉莉 刊期:2020年第04期

    对东北刺人参(ChiRenShen,CRS)体内外抗氧化及延缓衰老作用进行研究。优化微板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条件,考察东北刺人参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同时以果蝇生物模型和小鼠为考察对象,测定不同浓度的刺人参对果蝇寿命相关行为学指标和力竭游泳实验小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的影响。体外...

  • 欢迎订阅2020年《食品研究与开发》

    作者:《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刊期:2020年第04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半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乌利希期刊指南》、美国《化学文摘》、英...

  • 蛹拟青霉发酵金针菇菇柄过程中主要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

    作者:朱蕴兰; 陈宏伟; 陈安徽; 邵颖; 李文; 秦杰 刊期:2020年第04期

    以金针菇废菇柄为研究材料,利用蛹拟青霉为发酵菌种,对金针菇废菇柄进行了双向固体发酵。研究了金针菇菇柄发酵菌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蛋白质、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和发酵菌质总还原力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质中活性物质出现了峰谷变化,在发酵中期随着时间的增加物质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主要成分和...

  • 龙山地区干豆豉真菌多样性研究

    作者:倪慧; 王玉荣; 尚雪娇; 张振东; 周书楠; 郭壮 刊期:2020年第04期

    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龙山县农家自制干豆豉中真菌菌群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干豆豉中有核心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113个,其所包含的序列占总序列数的64.68%;含量最高的核心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次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毛微门(Mucoromycota),三者累积平均相对含量高达96.32%;曲霉(A...

  •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黑豆异黄酮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苏适; 黎莉; 王双侠; 王斌 刊期:2020年第04期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黑豆异黄酮,考察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黑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异黄酮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65 mol/L,提取时间49 min,料液比1∶21(g/mL),提取温度60℃。此条件...

  • 响应面优化紫果西番莲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贺银菊; 杨再波; 彭莘媚; 杨艳; 张旋俊 刊期:2020年第04期

    以紫果西番莲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果西番莲果肉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对其多糖提取量的影响;以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能力评价紫果西番莲果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果西番莲果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5 mL/g、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330 W和超声温度70℃,测得紫果西番...

  • 响应面法优化黄浆水发酵液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王珊珊; 孙晓琦; 马玉洁; 李娜; 周德庆 刊期:2020年第04期

    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3种乳酸菌对黄浆水进行组合发酵,以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脱脂乳粉添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和接种量对发酵液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抗氧化活性黄浆水发酵液的...

  • 两种脱水工艺对延长半干面保质期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雪青; 朱科学; 周惠明 刊期:2020年第04期

  • 地皮菜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及抑菌作用研究

    作者:王迎进; 解晶晶; 孙幸; 姚聪; 连舒婷; 李海平 刊期:2020年第04期

    以蒸馏水、40%乙醇、70%乙醇和无水乙醇为提取剂,运用超声强化方法辅助提取地皮菜中的有效成份。采用清除·OH、O^-2·、DPPH·、ABTS+·能力和还原能力方法考察4种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地皮菜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与加入量呈正相关,其清除能力:水提取液>40%乙醇提取液>70%乙醇提取液>无水乙醇提取液。水提液、40%乙醇和70%...

  • 均匀设计法优化丁香精油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学彬; 谷东建; 刘增博; 张学礼; 高丹; 张华博 刊期:2020年第04期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法U6(64)优化有机溶剂萃取丁香精油工艺;分离鉴定冬枣主要致病菌青霉菌和浆胞,并研究丁香精油对青霉菌和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选用正己烷、萃取温度80℃、颗粒度110目、料液比1∶15(g/mL),丁香精油收率为22.98%;丁香精油对青霉、浆胞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小麦花色苷的工艺研究

    作者:卢鹏飞; 高志强; 孙敏; 赵剑敏; 董石峰; 白雪; 尹璐; 侯非凡; 尹雪斌 刊期:2020年第04期

    以黑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小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花色苷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色苷提取量影响最大的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影响最小的是乙醇浓度。最终确定黑粒...

  • 正交试验优化鲬鱼微冻复合保鲜剂配方研究

    作者:徐倩; 刘晓攀; 赵永慧; 胡馨月; 刘冰; 赵行; 王祥鹏; 盘赛昆 刊期:2020年第04期

    为了解鲬鱼在微冻(-5±1)℃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相应的调控措施。以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为主要指标、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pH值和总色差值为参考指标,考察鲬鱼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腐败、脂肪氧化和蛋白质变性等方面的变化,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茶多酚、壳聚糖和普鲁兰多糖及其复...

  • 藜麦芽多肽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李可心; 潘其迪; 衣艳娇; 杨倩; 贾丽娜; 徐慧 刊期:2020年第04期

    该研究以白藜麦为原料,通过人工调控藜麦萌芽的培养条件,促进藜麦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向多肽的转变,制备富含多肽的藜麦芽(多肽藜麦芽)。考察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培养时间3个因素对藜麦芽中多肽富集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藜麦芽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浸泡温度25℃,浸泡时间4 h,培养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藜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