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文化

世界宗教文化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杂志简介:《世界宗教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63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前沿_宗教中国化研究专栏、专家论坛_“一带一路”与宗教研究、国际视野、现状研究、学术专题_周易文化研究、深度解读、学海扬帆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7-6255
国内刊号:11-3631/B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15
总发文量:1711
总被引量:2593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1.1429
  • 从世俗化论战到多元宗教现代性——世俗化议题的当代进展

    作者:张文杰 刊期:2014年第03期

    近20-30年来,西方宗教社会学界被一场声势浩大的“世俗化论战”所占据.这场论战表明,世俗化理论本身包含有多个维度和若干核心范畴,其作为有效的分析性遗产,依然为思考和理解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提供着最基本的洞见.以此为契机,欧美宗教社会学界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新的研究议程,他们致力于超越这场论战,不再试图“预言”宗教的生或死,而是关注在...

  • 此市场非彼市场——对宗教市场论的再讨论

    作者:王奇昌 刊期:2014年第03期

    所谓的“宗教市场”与市场有一定的类似,但类似不等于相同:宗教市场论中无论何种意义的“商品”都不具有商品应有的可度量性;宗教的排他性决定了不同宗教乃至特定宗教内部往往互相否定,同时民众宗教信仰的改变也时常伴随着特定群体的强烈反应乃至社会冲突;“宗教市场”中的竞争不一定带来“宗教市场”的繁荣,也很难杜绝极端教派的出现,而且政府...

  • 明代景教的道教化——新发现一篇道教碑文的解读

    作者:王卡 刊期:2014年第03期

    明代中国内地景教衰亡,逐渐融入民间佛教、道教信仰.本文通过对发现于山西平遥县的碑刻《重修耶输神祠钟楼碑记》的考释,认为这一碑文对研究明代中期景教衰亡后的去向,将提供一件新的物证.特别是对碑文所记载“耶输神祠”和住持该祠道士来历的考证,说明此景教祠庙是过度佛化、道他的一个典型例证.从历史背景上看,立碑时间嘉靖四十一年(1562),...

  • 朝鲜王朝的皇家道观昭格署考论——兼论道教在朝鲜王朝的兴衰

    作者:孙亦平 刊期:2014年第03期

    朝鲜王朝初期,朱子学取代佛学成为朝鲜王朝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指导思想.儒学逐渐成了官方统治思想及国家行政指导原则,道教的斋醮科仪则成为期望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的一种宗教仪式.太祖李成桂深信符箓派道教具有的镇护国家、祈福禳灾的神奇功能,在关闭高丽时建立的各种道观后,保留了昭格殿.虽然他的崇道政策经常会随着政治统治的需要及儒佛道三教关...

  • 论道学智慧对建设东盟共同体的积极意义

    作者:吕锡琛 刊期:2014年第03期

    道教这一源自中国而又在东南亚得到广泛传播的宗教可望对东盟共同体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贯和尚柔、以柔克刚的原则有助于化解矛盾、维护东盟的和平稳定;道统万物、尊道贵德的理念体现出“一”与“多”的统一,与东盟共同体所追求的“统一的多样性精神”相一致,这对于促进东盟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意识具有积极作用:物各有性、各有分度的主张体现出...

  • 道教文化在琉球的传播

    作者:李学玲; 单承彬 刊期:2014年第03期

    隋朝以前,琉球列岛与中华大地已有密切往来.明初,请求封敕正式进入汉文化圈之后,琉球更如饥似渴地汲取包括道教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明清锁国,琉球不仅是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中转站,在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过程中,琉球“万国津梁”的意义也应引起世人重视.

  • 道教与诠释学——德国学者谈道教经典之解读

    作者:李可; 田茂泉 刊期:2014年第03期

    诠释学作为一门文本解读的哲学技术,已在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诸多领域有了用武之地,但在道教研究领域的运用却颇显滞后.本文尝试检讨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厘清诠释学方法介入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路径;其二,讨论诠释学介入道教典籍的研究较之其对儒家、佛教经籍的研究明显滞后的原因;其三,简要介绍三位西方学者的诠释学研究....

  •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作者:学诚; 李四龙; 郑筱筠 刊期:2014年第03期

    郑筱筠:佛教自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之后,逐渐向外传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宗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亚洲,而中国也可以说是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佛教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佛教的融汇与改造也有近二千年历史.佛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同样面...

  • 法国的华人佛教道场之初步调查

    作者:汲喆 刊期:2014年第03期

    本文回顾了华人佛教道场在法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并根据合法性来源和组织运作方式的不同,将巴黎大区的佛教道场分为“宗派佛教”和“会馆佛教”两大类分别加以介绍,认为移民结构的变迁和宗教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将进一步改变海外华人信仰的版图,进而为中国宗教的分化与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 象征:伊利亚德宗教思想之轴纽

    作者:蒋淼 刊期:2014年第03期

    基于“宗教人”的视角,伊利亚德建立了圣俗对立的世界结构,由此衍生出中心与周边、太初与历史、真实与现下、人与世界等一系列的对立;循着“对立并存”模态和辩证原则,所有的这些对立又都是处在相互连结、彼此转化的动态之中.象征正是连结这一切并使之运转的肯綮所在.本文着力探讨它在伊利亚德宗教思想中的功能、地位及其表现.

  • 东正教在台湾的现状及其适应

    作者:刘智豪 刊期:2014年第03期

    目前在台湾有两家分别来自君士坦丁堡教会和饿罗斯教会的“台湾基督正教会”,信徒很少,参加礼拜的人数最多120人左右.其宣教方式有网络教学、教会出版物、文化课程和学术讲座等.

  • 河湟地区藏传佛教信仰的结构特征与现代变迁——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群加藏族乡为个案

    作者:宗喀益西丹佛 刊期:2014年第03期

    群加乡是地处甘青河湟地区的一个藏族乡,由于这里藏汉杂居、文化多元、宗教多样,因而使其宗教信仰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苯教、文昌信仰等为辅的结构,它管控和支配着此地人们对现实和来世的两种生活取向.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这一宗教结构中备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移.但这种变异的过程是纠结、博弈、沉重以及缓慢的,它...

  • 托马斯·默顿论凝望与行动

    作者:吴莉琳 刊期:2014年第03期

    凝望(contemplation)与行动(action)是基督宗教神秘主义思想史中重要的一对概念.本文正是对托马斯·默顿关于“凝望”与“行动”的悖论性论述的一个整合.默顿认为,人们应当在凝望的氛围之中行动.凝望给行动以源泉、动力及其保障,行动则给凝望以持久追求的动力.

  • 默顿的《庄子》

    作者:米乐山(Lucien; Miller)(著); 刘鹤亭(译) 刊期:2014年第03期

    本文勾勒了默顿《庄子之道》的形成过程,并将它与其所依据的两种英文译本(理雅备和翟理斯的)做了对比.

  • 寻找乐园:托马斯·默顿和震颤派

    作者:保罗·皮尔森(Paul; M.Pearson); 杨虹帆(译) 刊期:2014年第03期

    本文从托马斯·默顿对震颤派的首次叙述开始,逐步讲述默顿研究震颤派的过程及其对震颤派生活之简朴、信仰之虔诚的思考及评论.文章着重分析默顿对震颤派感兴趣的几大原因,其中对震颤派和熙笃会从多方面进行细致比较.虽然震颤派和熙笃会是两个不同团体,但默顿发现二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并因此对震颤派着迷,震颤派的乐园意识尤令之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