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文化

世界宗教文化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杂志简介:《世界宗教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63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前沿_宗教中国化研究专栏、专家论坛_“一带一路”与宗教研究、国际视野、现状研究、学术专题_周易文化研究、深度解读、学海扬帆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7-6255
国内刊号:11-3631/B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15
总发文量:1711
总被引量:2593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1.1429
  • 齐泽克所说的“基督教遗产”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基督教的意义结构

    作者:杨慧林 刊期:2010年第05期

    齐泽克所说的“基督教内核”或者“基督教遗产”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认为,与其说这是讨论信仰,不如说是以基督教的信仰结构为例,对意义生成与建构之普遍过程的一种分析。无论我们是否认同齐泽克,神学和一般的人文学术都可能由此激发出新的活力。

  • 浅析媒体“遗忘”宗教的原因

    作者:张世辉 刊期:2010年第05期

    除了极少数报刊涉猎宗教话题外,我国大多数传统媒体对宗教话题集体“过敏”。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那么怎样才能让媒体对宗教话题“脱敏”呢?作者认为,除了国家和宗教事务部门继续拓宽民众正确了解宗教的遮径,让宗教政策更加广为人知外,媒体人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抵抗力来进行“脱敏治疗”。

  • Religion与宗教:分析范畴与本土概念

    作者:彭牧 刊期:2010年第05期

    我国古代并无相当于现代意义的religion一词。“宗教”的现代含义来自日语借词。Religion的现代意义是17、18世纪西方社会日益了解异文化的结果。源于基督教背景,religion被界定为以信仰为核心的信仰与仪式的二元组合,由此确立宗教研究的基本范式。但在中国宗教研究中,此一理论研究范式亦显出诸多困境。本文通过初步梳理比较religion、宗教、...

  • 宗教视角下的南亚恐怖主义特征与反恐的若干思考

    作者:胡志勇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详细探究和分析了后冷战时代宗教在南亚地区恐怖主义泛滥背景下的特征,指出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成为南亚恐怖主义最主要的特征,并分析了南亚恐怖组织的宗教背景,强调恐怖主义对南亚造成了巨大危害,加深了不同宗教间的仇视。最后,从南亚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加强不同宗教间的对话,消除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和仇恨感是南亚地区反恐的重中之重。

  • 明清时期政府的“严管”宗教政策及其影响

    作者:张践 刊期:2010年第05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君主专制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专制统治扼杀了社会的发展生机。在宗教管理方面,明清时期的教训就是过度管理导致了正统宗教在思想和组织上的退化。当正统宗教不能满足人民的宗教需求时,就会出现民间宗教大发展的局面。而专制政府的强力打击政策,则又把民间宗教推到了反政府的立场上,成为农民起义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专制统治造...

  • 近年美国有关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

    作者:刘平; 冯彦杰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对近30年来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的梳理,同时,考虑到宗教与民间宗教的密切关系,也将对相关的宗教研究做一定论述。

  • 制度性宗教VS分散性宗教--关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讨论

    作者:Weller范丽珠; 陈纳Madsen; 郑筱筠 刊期:2010年第05期

    杨庆堃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中译本问世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在阅读之后,有所消化和吸收,有些学者在学术上深入“反刍”,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特邀《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主译者、上海复旦大学的范丽珠教授,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陈纳教授,美国Boston大学的RobertP.Weller(魏乐博)教授和加...

  • 从佛教立场迈向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

    作者:圣凯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主要从佛教思想内部寻找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的智慧,以便为当前文明对话提供思想资源。首先,佛教将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称为“外道”,最后以真理观打破自他宗教的界限,充分表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倾向;其次,二谛的思想模式具有终极实在与多元宗教的意义,而且二谛的相即、不二的关系,体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真理观;最后,瑜伽行派的种...

  • 天主教对中国祭祖的认识——过去与现在

    作者:王美秀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简要分析了明末清初罗马天主教对祭祖从宽容到禁止的过程;阐述了1939年罗马教廷取消禁令的复杂原因和政治背景,说明禁令之取消与日本军事政治压力密切相关;最后扼要说明今天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礼仪的变化是教会礼仪本地化的要素之一,有利于天主教在文化传统层面上与中国传统习俗的融合,有利于中国教徒与其他信仰的人们的交往与和谐。

  • 天主教在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

    作者:曾志辉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在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资料和多次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晚清以来天主教在桂西民族山区、桂中大瑶山区、桂南十万大山等三个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传播特点及由此形成的地处边缘而文化多元的“山区教会”特点。

  • 鄂西南天主教传播及其现代变迁

    作者:向丽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介绍了天主教在湖北利川传播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分析了天主教在土家族山区得以传播的原因,阐述了天主教传播现代变迁的特点,认为天主教在当代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强度逐步削弱,信徒对天主教的信仰趋于理性。

  • 浅论宗教组织与社会运动——以前东德新教教会主导的独立和平运动为例

    作者:朱晓黎 刊期:2010年第05期

    参与和推动草根社会运动,是宗教组织影响国家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东欧剧变过程中,各种宗教组织积极推进的社会政治运动是造成社会主义政权更迭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冷战时期,民主德国新教路德宗教会主导的独立和平运动为例,分析教会如何对国家的社会政治议程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前东德教会在独立和平运动中角色和立场的转变,以及它对民主...

  • 转型时期河北基督教现状研究

    作者:刘海涛 刊期:2010年第05期

    改革开放后,河北基督教大体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90年代的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的平稳发展三个阶段;信徒、教牧人员数量增长的同时,信徒的“三多”现象也在改变。教会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开展对外交流,整体上呈现出与社会相适应的面貌。不过,教会也面临奉献意识淡薄、教牧人员短缺、异端的挑战等问题。

  • 福建霞浦明教之林瞪的祭祀活动调查

    作者:林子周; 陈剑秋 刊期:2010年第05期

    本文利用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从祭祀的组织形式、时间、地点、具体程序对明教之神林瞪的祭祀活动进行研究。

  • 萨满式文明与中国文化——以中国东北部索伦鄂温克族为例

    作者:王伟; 程恭让 刊期:2010年第05期

    萨满武文明是以巫术为特征的广义萨满信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特征广泛存在于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部索伦鄂温克族的田野调查,对现代萨满信仰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文明形态对人们的观念、行为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