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省级期刊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杂志简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26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社论、专题亮点、文献综述、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病毒性肝炎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百世登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9-3079
国内刊号:14-1260/R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8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7370
总被引量:54801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4.0389
立即指数:0.1592
期刊他引率:0.9344
平均引文率:30.0847
  • 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加速康复食管外科

    作者:张博友; 耿庆 刊期:2016年第33期

    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已成为食管癌微创手术的常见术式,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减轻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ERAS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增加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性质、刊登内容及目标

    刊期:2016年第33期

    本刊讯《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3079(print),ISSN 2219-2859(online),DOI:10.11569,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是一本由来自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特別行政区和美国的1040位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专家支持的开放存取的同行评议的旬刊杂志,旨在推广国内各地的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 miRNAs参与肝细胞肝癌发生机制的探索与临床应用的挑战

    作者:王阁; 毛必静 刊期:2016年第33期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肝癌的发生机制错综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的参与.微小RNAs(mi 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微小RNA,他调控人类近三分之一的基因,在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周期和凋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发现mi RNAs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

  • 乙型肝炎的“治愈”之路

    作者:孟忠吉; 杨益大 刊期:2016年第33期

    乙型肝炎流行范围广,是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重要病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特殊的复制过程中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的稳态调节和病毒特异性的免疫耐受,造成HBV慢性持续性感染,难以清除.现有的治疗大多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清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

  • 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焦点与争鸣

    作者:王书昌; 徐佳; 邱江锋 刊期:2016年第33期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肝脏是胃癌常见的转移器官.长期以来,胃癌肝转移(gastric cancer liver metastasis,GCLM)被认为是全身系统疾病,建议采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式.但最近研究发现,积极的外科治疗可使部分GCLM患者获益.严格把握治疗指征,对原发及转移病灶选用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灌注化疗等,并结合传...

  • 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雯; 季春梅; 郭苗; 倪玮玮; 孟玲; 魏继福 刊期:2016年第33期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作为目前抑酸性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久,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但是对PPI不良反应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全球PPI滥用.由于用药的个体间差异大,PPI的使用受到约束,如何在临床合理使用PPI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CYP2C19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超过10%的药物...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修回稿须知

    刊期:2016年第33期

    本刊讯为了保证作者来稿及时发表,同时保护作者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的合法权益,本刊对修回稿要求如下.1修回稿信件来稿包括所有作者签名的作者投稿函.内容包括:(1)保证无重复发表或一稿多投;(2)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3)所有作者均审读过该文并同意发表,所有作者均符合作者条件,所有作者均同意该文代表其真实研究成...

  • 木香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干预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海荣; 马露; 唐方; 张勇; 杨瑾 刊期: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探讨木香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阐释胃肠安丸"芳香化浊"药物作用靶点.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组(C)、中药饮片高、低剂量组(MX20、MX10)每组1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混合液灌肠法诱导实验性UC,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中药组...

  • 腔内外加固缝合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肖宝来; 田夫 刊期: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胃癌手术器械吻合后加固缝合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安全性及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6/2016-06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肠吻合后腔内加固缝合组119例,腔外加固缝合组155例,未加固缝合组53例;对比观察3组手术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

  • HPLC法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血药浓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调控机制

    作者:叶芳; 颜胜 刊期: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06/2015-08建德市中医院征集的300名志愿者,让这些志愿者各自服用20 m g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并在12 h后收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血药浓度;在此之后,分别对所有受试者的等位基因CYP2C19*2、CYP2C19*3、CYP2C1...

  • 中国呋喃唑酮初治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齐向娟; 史宝欣; 江勇 刊期: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以呋喃唑酮为基础的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初次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溃疡愈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90-01/2016-05)、E M B A S E(1990-01/2016-05)、万方数据库(1990-01/2016-05)、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0-01/2016-05),收集中国人群以呋喃酮唑为基础的方案初次治疗H.pylori的...

  • 巨噬细胞亚群与肝病研究进展

    作者:武超; 刘平; 孙明瑜; 边艳琴 刊期:2016年第33期

    巨噬细胞在肝脏的炎症免疫、损伤修复、纤维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肝脏在不同疾病状态下所形成的特有的微环境直接影响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而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也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进程和预后.本文就巨噬细胞的表型转换及其在多种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综述.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正文要求

    刊期:2016年第33期

    本刊讯本刊正文标题层次为0引言;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2方法;2结果;3讨论;4参考文献.序号一律左顶格写,后空1格写标题;2级标题后空1格接正文.以下逐条陈述:(1)引言应包括该研究的目的和该研究与其他相关研究的关系.(2)材料和方法应尽量简短,但应让其他有经验的研究者能够重复该实验.对新的方法应该详细描述,以前发表过的方法引用参考文献...

  •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文成丽; 何晓彬 刊期:2016年第33期

    内镜是目前预防与治疗胃曲张静脉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即时止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已成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其在具体操作技术、远期疗效、并发症风险以及作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的效果尚存在争议.本文就以上争议点作一综述.

  • 肠道菌群参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静之; 包春辉; 施征; 翁志军; 王晓梅; 吴璐一; 吴焕淦 刊期:2016年第33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已被证实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激活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IBD,而调节肠道菌群对治疗IBD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IBD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