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长江

人民长江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Yangtze River

杂志简介:《人民长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202/T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水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水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流域规划与江湖治理、防洪减灾、水环境与水生态、水文水资源、地质与勘测、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科学试验研究、工程运行管理、信息技术应...

主管单位:水利部
主办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1-4179
国内刊号:42-1202/TV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水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8
复合影响因子:1.16
总发文量:7039
总被引量:35177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6984
立即指数:0.006
期刊他引率:0.9438
平均引文率:1.7893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线工程地质工作概述

    作者:赵旻; 蔡耀军; 阳云华; 何爱文; 粟玉英; 郭伟 刊期:2007年第09期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可缓解北京、天津、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其渠线工程具有规模大、线路长、建筑物类型多且数量大、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种工程地质问题的特点。简述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线工程地质工作的历史、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工作的...

  •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作者:高健; 阳云华 刊期:2007年第09期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的处理措施的阐述,处治方法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对工程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建议。

  • 南阳盆地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的研究

    作者:郭伟 刊期:2007年第09期

    南阳盆地周边垄岗区普遍分布有第四系中更新统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内的膨胀土受季节的影响发生干缩湿胀,进而使膨胀土的性质发生变化。通过对土体含水量和地温随深度的变化幅度以及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了本地区大气影响深度,同时还发现地形对大气影响深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膨胀土地区边坡破坏规模和型式均与大气影响深...

  • 南阳盆地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及其工程意义

    作者:阳云华; 赵旻; 郭伟; 李峰 刊期:2007年第09期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南阳盆地段膨胀土边坡的主要破坏形式为浅层滑坡及冲蚀雨淋沟,其破坏深度与大气影响带深度密切相关。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对南阳盆地不同地形条件下膨胀土的大气影响带深度作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膨胀土边坡的处理深度的建议,希望对膨胀土边坡处理提供帮助。

  •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岩溶发育特征与防渗方案

    作者:宋斌; 何爱文; 胡坤生; 高志林 刊期:2007年第09期

    陶岔渠首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取水工程,其初期工程于1974年7月建成,主要承担灌溉任务。该枢纽位于丹江口水库丹库东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乡陶岔村,地处汤山与禹山之间的垭口地带碳酸盐岩区,岩溶较发育。根据勘探资料,闸址区分别分布有中等透水段和强透水段,存在闸基渗漏与绕闸渗漏问题。对其岩溶地下水发育特征与防渗线路进行了研究。

  • 基于BP神经网络土体自由膨胀率的模拟研究

    作者:冯建伟; 赵旻; 李少雄; 阳云华 刊期:2007年第09期

    土体的膨胀性与其物理力学指标有着密切关系,但它们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复杂的,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模拟。BP神经网络以其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南阳地区土样作样本,以BP神经网络模拟土体自由膨胀率与物理力学指标的关系。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精度较高。对于没有做土膨胀...

  • 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作者:阳云华; 赵旻; 关沛强; 李峰 刊期:2007年第09期

    膨胀土岩问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要解决此问题,关键的一项工作是如何合理地确定其强度指标。通过对室内剪切试验和现场大剪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即尺寸效应,因此对形成尺寸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尺寸效应的情况,提出了室内试验抗剪强度取值的折减系数,希望能对膨胀土抗剪强度建议值的选取提...

  •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盾构隧洞工程地质研究

    作者:马贵生; 张延仓; 张航 刊期:2007年第09期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全长4.25km。隧洞穿越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硬塑粘性土和全新统中密饱水砂层以及卵石层、泥砾石层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阐述了穿黄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对盾构施工隧洞的埋深、盾构机选型、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的障碍物和不良地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保证盾构隧洞...

  • 南水北调中线邙山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作者:马贵生; 张延仓; 张航 刊期:2007年第09期

    邙山横亘于洛阳至郑州的黄河南岸,由上更新统黄土组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邙山渠段挖深60余米,临河岸坡高80余米,边坡稳定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野外调查与分析,黄土边坡破坏形式有4种:浅层滑坡、座滑型滑坡、坡脚冲刷型滑坡和软黄土滑坡。滑坡破坏形式不同,受控因素不同。因此,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需要根据边坡的破坏形式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 南水北调邙山渠段水文地质条件及渠坡稳定性

    作者:马贵生; 张延仓 刊期:2007年第09期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邙山渠段,渠道挖深19~40m,渠坡由Q3黄土组成。邙山黄土中含有孔隙潜水,地下水埋深数米至数十米。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黄土抗剪强度较低,对渠坡稳定不利。如果在施工时人工降低地下水位,黄土的强度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改善渠道边坡的稳定性。阐述了邙山黄土的水文地质条件,介绍了黄土水文地质参数的测...

  • 汉江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环境地质问题预测

    作者:蔡耀军; 罗小杰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综合开发汉江的大型水利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与支流丹江汇合口下游1.5km处,分两期开发。初期工程投入运行20多年以来,库坝区地震活动具有水库诱发地震特征。库区除局部库段有崩岸及小规模滑坡活动外,库岸总体是稳定的,且基本不存在浸没问题。后期工程大坝加高后,水库诱发地震仍将存在,但地震活动强度水平和震中位置...

  • 丹江口水库库岸再造预测

    作者:黄振伟; 林仕祥; 杜胜华; 吴树良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丹江口水库库周广泛分布白垩系至下第三系紫红色碎屑岩及第四系阶地堆积土,塌岸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对库岸再造进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与环境意义。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如何预测水库库岸再造范围是调查影响区内实物指标的关键。简述了丹江口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分析了库岸再造的影响因素和型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采取工程地...

  • 丹江口大坝下游冲刷坑成因和后期演化分析

    作者:黄振伟; 林仕祥; 黄海蛟; 许光明 刊期:2007年第09期

    丹江口大坝下游河床岩体为变质辉长辉绿岩及变质闪长岩,岩性坚硬,但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较多,裂隙密集。初期工程1973年建成后投入使用。目前,为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丹江口水库大坝正在进行加高工程。初期工程完工后,对泄流建筑物的运用及其下游河床的冲刷情况的观测为计算大坝加高后下游河床冲刷坑深度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考虑岩体结构、泄...

  •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李茂华; 陈又华; 舒华波; 王正波; 黄华; 孙青兰 刊期:2007年第09期

    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汊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建将近距离沟通长江、汉江两大河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丹江口以下河段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改善汉江中...

  • 王甫洲水利枢纽坝基石膏溶蚀研究及处理对策

    作者:林仕祥; 王启国 刊期:2007年第09期

    王甫洲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基础置于下第三系陆相红色碎屑岩上,岩石中含有石膏,属中溶盐,由于电站的修建,水头增加,地下水流速加快,可能造成岩体中和建基面处的石膏溶蚀,石膏溶蚀一方面造成岩体结构的破坏,同时增加了水体中SO4^-2的含量,对工程危害较大,为此对坝基下的石膏层的分布、含石膏地层与汉江水接触后的溶蚀以及溶蚀后江水中SO4^-2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