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07 10:23:15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024-01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阅读教学中的词汇,语法分析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靠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训练形成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兴趣和能力?在此,结合本人新教材教学实践,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教学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导入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高效地投入到英语阅读中

学生的英语阅读效果常常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水平。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或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或受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的影响等等,都能使他们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

学生在高效的阅读状态下通常表现为:1)阅读兴趣浓厚,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等充满好奇心,有急于获得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强烈欲望;2)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阅读中;3)对阅读材料的感知正确而迅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到材料中所负载的信息,并对之进行筛选,摘取其有用的信息;4)阅读时领悟深刻、把握准确,思维特别活跃。阅读时,大脑能随时调用储存的信息,用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演绎,在此过程中各种思维形式都参与到阅读中,为阅读服务。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导入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二、阅读中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阅读策略

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帮助学生获得独立阅读能力,即能直接阅读非专业性文章,能阅读一般报纸和杂志。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还要较多地关注了影响学习质量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在阅读理解题中强调语言的使用功能,体现新课程“用英语做事”的原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在教师的阅读策略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形成的,因而英语阅读课上的策略指导十分重要。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单向的语言交流,但它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参与的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各种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与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指导并探讨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我们应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注重学生阅读策略培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三、读后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自我巩固

读后的活动可以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阅读体会,或就某一话题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用英语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2篇

进入21世纪,语文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天地。新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落实新课标、完成新目标的关键。

1.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了解阅读能力的要求,深化(2)能够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把握重点,扩大阅读范围,求多也求精,扩展自己的视野。(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文章所释放的含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除了把握其中心思想外,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疑义,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文中抽出或是自设的问题。(5)在阅读中有的放矢,读完后要了解文中所运用的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及抒情等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就是能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多种文体。(6)阅读科技类文章,注意领会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道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找出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联,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欣赏文学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某种有意义的启示。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仔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通过以上五点不难看出,《课程标准》重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语文素养要求。

2.活化教学策略

2.1 强化"读"的环节。阅读教学的根本是"读",多"读"见真知、显真情。略读感整体,精读得神韵,默读体内理。教师应特别重视默读,学生在默读中能潜心体悟文章内蕴。重视教师的导读、范读,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提示、启示、过渡语等进行导读,并做好范读。在范读时,应注重情感熏染,做到披文入情,引生入境,正如于漪所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2.2 注重弹性留白,自由驰骋想象。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材料,适时利用留白挖掘学生阅读潜能,驰骋学生的想象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教师讲课,往往只是微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李镇西正基于此,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孔乙己》的阅读感受,才有了学生极具概括力的声音:一个无望的人物,一个无望的社会。教师有意识在最佳时机将自己的理解隐藏,留给学生反思、探究的自由空间。圈这样巧妙地应用留白,锻炼了其发散思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2.3 注重课堂生成。生成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显现着生命的律动。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适时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具体情况,整合教学中诸多因素,灵活组织教学,生成新的教学流程,兼顾学生和教学的互动,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应追求生成性教学,在预设基础上生成,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

2.4 鼓励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探究。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做更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但多元并非任意,所以无论怎样的多元和个性解读最终都需指向并回归主题。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如某教师教《死海不死》时,便以鼓励自主探究的姿态请学生以死海湖边氏大的一位居民身份,向巴勒斯坦和约旦政府、居民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这个神奇的湖泊消失在世人视野中。经学生的出谋划策,还增强了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3.遵循阅读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学字词,疏通文意,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巩固已知,发现疑难,从文中找出生字生词,划出读不懂的句子和段落。其次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学生字词,理解句子的含义,感知课文内容,为分析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第三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整体感知,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提出问题。

第三步,合作探究,解疑释惑。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步骤,对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问题组。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

第四步,体验反思,熏陶感染。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自己的多彩人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3篇

关键词: 阅读能力 词汇量 文化差异 阅读技巧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着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初中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于每个中学英语老师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探讨和研究最多的教学部分。总体而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状况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我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阅读速度较慢,英语词汇掌握不够。研究表明:在阅读时,学生必须认识阅读材料中90%的单词,才能做到快速顺利地阅读理解。但是,学生的词汇积累较少,阅读速度由于词汇量小的阻碍,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引发学生的挫败感,使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或信心,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阅读理解能力很难提高。

2.课外阅读量小,对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新课程改革后,英语教材对学生阅读量方面的要求大幅提高,仅靠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很难满足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另外,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对一些词义、句义的理解产生偏差,联想也会完全不同。

3.语感悟性较差,阅读技巧存在不足。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这一理念下,英语语感、英语阅读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

学英语就像盖房子,盖房子就需要砖头。英语单词就好比是盖房子时要用的砖头。没有夯实的英语词汇做基础,很难建好英语这座大厦。因此,每位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强调单词记忆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平时教学中不仅教授单词,更注重教给学生单词记忆的方法。

1.利用音标记忆单词。英语教学中的48个音素问题很值得每位初中英语老师研究,研究应该如何记忆这些音素,应该如何利用这些音素知识记忆单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老师都是机械地教授学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记单词。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应该先让学生学会记住单词的读音,然后根据单词读音拼记单词。如一些比较长的单词,死记硬背容易混淆忘记,根据读音就能轻松地记住:如/?藜d′v?:tIzm?藜nt/advertisement;/d?廾en?藜r?藜s/generous。

2.适当介绍一些构词法。新课改后,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会适时地向学生教授一些构词法。例如名词+后缀y构成形容词,描述天气,rainrainy(有雨的),cloudcloudy(多云的);名词+后缀ful构成形容词,表示有这种性质,carecareful(细心的),hopehopeful(有希望的),等等。

3.鼓励学生在单词记忆时自创方法、自我总结。如在教授序数词时,让学生总结规律,编出口诀,加强记忆:

一、二、三,特别记,

其余要加th,

八去t,九去e,

f要将ve替,y变为ie。

显然,缺乏好的单词记忆方法,会直接造成学生词汇量小,对英语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下,或者根本毫无阅读能力。可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把握好词汇教学,适时夯实学生的词汇基础,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只有在强大词汇量的支撑下,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得到长足发展。

三、了解西方文化,注重课外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二者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英语语篇的背景知识。汉语和英语有很大不同,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差异会干扰学生的阅读,进而造成阅读障碍。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能力就越高;反之,则不然。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会适时、适度地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英美人士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式方法等,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只有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握英语学习的本质和内涵,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才能有较高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及阅读内容也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影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英语学习而言,阅读量大的学生阅读能力肯定不会太差。学生的阅读量大了,其阅读面就广了,阅读内容也就丰富了。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哪些内容,阅读多少内容,等等。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周两篇课外阅读,然后请学生谈谈对于这两篇课外阅读的理解及体会。只有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及学生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四、掌握英语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涉及很多英语阅读技巧的使用。针对英语阅读的技巧问题,我做了以下总结:

1.阅读前,要求学生学会全面理解掌握所读语言材料的事实与细节,从所提供材料中甄别信息,合理推理,正确判断。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必须注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平时所做的阅读材料既有要求理解所读材料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又有要求理解抽象概念的;既有要求理解表面意思,又有要求理解深层含义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具备把握整个语篇,理解全文,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并能据此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会猜测词义或语义。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生词或生疏的短语。在英语考试的时候,很多题目也直接要求考生猜词义或语义等。显然,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对于正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利用文章上下文的关系对这些词义进行合理猜测,利用语境推断这些词语或短语的含义,进而正确理解文章语句语篇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单词或短语通常有几种意思。因此,在猜测词义的时候,一定要告知学生千万不可脱离上下文语境瞎猜乱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阅读理解中猜词义的一些具体实用的方法,例如利用文中的举例猜测词义,当文章中出现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些词语后的具体例猜测单词或词语的含义。另外,还有一些方法比较实用,例如利用文中说明词义的同位词和定语猜词义;利用文中所出现的连词and或者or猜测与某生词或词组意思相关的词义;利用文中用不同的话对同一概念的解释猜测词义,等等。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4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策略 提升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而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意识领域却始终是一处软肋。在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大多缺乏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阅读理解水平提高较慢,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如何将阅读策略引入英语阅读课教学,并以贯穿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文导学,进行英语思维构建,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一、英语阅读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对我校初二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60%的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觉得没有对话课活跃,操练多;30%的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而所知的阅读策略就是猜词义(guessing)、寻读(scanning)、找中心句(top sentence)等最简单的方法;96%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自于练习书;而只有11%的学生在坚持看课外英语读本和报刊;有78%的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成绩不够满意,希望能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多做练习;100%的学生希望老师传授阅读技巧;他们希望老师的阅读课能以话题为单位,找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

由此可见,现在的阅读教学在很多层面上不能体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思维的构建,这就使得现在学生的英语阅读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在于:

1.1主动性缺失,英语阅读量贫瘠

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觉得没有对话课活跃有趣,他们只是在完成一些教师布置的硬性指标,完全缺失主动阅读意识。

1.2选择余地小,英语阅读领域狭隘

英语阅读材料仅仅局限于课文及阅读练习,或是来源于老师的选择和试卷上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思维模式的构建。

1.3应对性训练,英语阅读方法简单

在对学生阅读竞赛成绩的分析表明,有44%以上的学生的阅读速度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能运用一定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但问及这些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时,学生只是无意识地运用了如guessing、scanning之类的最为简单的策略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做题而看文章,只求做对题目,而对于文章内容、含义和思想性毫无任何的思考,对于阅读的方法也没有很好的运用和总结。

二、有效指导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能力的理论依据

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阅读策略训练基于的理念是: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学习者,尤其是不善阅读者,可以通过培训成功阅读者使用的一些有效策略来提高阅读水平。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J.H.Keller提出了ARCS阅读动机设计模式,即A(attention)注意力,R(relevance)相关性,C(confidence)自信心S(satisfaction)满足感。这与我国推行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有很大的相通性。

近几年来,中考的阅读在考查阅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现行教材Go for it是一套重在功能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教材,它在八年级下册与九年级整册课文在原有基础上每一单元都增加篇幅较长的阅读文章,这些阅读语篇在选题和教学进程设计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八年级下册、九年级整册的每单元reading中,都介绍了相应的阅读策略,基本涉及这些阅读策略:1)识别主旨大意与细节;2)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3)理解篇章结构;4)预测文章内容或结果;5)理解因果关系;6)利用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7)推断结论;8)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或是写作角度;9)识别事实和观点;10)做出判断;11)理解作者的观点;12)复述与概述;13)比较和对比;14)归纳总结。

这些为我们的阅读课教学提供了阅读策略的依据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并且给学习英语的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三、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实践

让学生了解阅读策略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使之自觉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而策略训练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掌握策略本身,而在于提高受训者的策略意识,举一反三,学会将策略运用到新的语境中去。

3.1精彩导入,激发学生信息获取的主动意愿

学生的阅读效果常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水平。如果对于阅读材料的背景介绍产生兴趣,或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或受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的影响,都能使学生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因此,在阅读前的导入过程,应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上初二下Unit 9的阅读课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gapore?”一文之前,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介绍他们去过的地方。学生们显得非常积极,不仅上网查资料,还用幻灯片为载体用完成时叙述了很多旅游地及那里的风土人情或是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样,就为课了很好的动员和铺垫。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资源,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部分可运用于pre-reading的阅读策略。例如,可以通过提问或讨论来预知阅读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阅读策略4)、在导入中讲解必要词汇(阅读策略6)、通过对课题的认识和讨论来了解作者为何写这篇文章(阅读策略8)。在初二下Unit 1的阅读课文“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该课所要教授的阅读策略本就是预测(predicting),因此在阅读课文内容前,可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和图片,让学生猜猜文章会从哪几方面入手,然后再进入课文。在导入中,我们还可以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开展内容预测活动,引入阅读文章的话题。设计有意义的,适合交际的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有运用策略的意识,提高理解能力,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适当的铺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开拓思维,指导学生阅读策略的正确使用

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还要较多地关注影响学习质量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在阅读理解题中强调语言的使用功能,体现新课程“用英语做事”的原则。所以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注重学生阅读策略培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3.2.1随机组合阅读策略,逐阶优化课堂训练

在教学中,应根据所侧重的某一项或是某二项阅读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或是教学任务。Cohen(2000)提出的模式――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教学(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参照Cohen的SBI模式,可以把每一节的阅读课设计成这样的三个步骤:①策略描述与展示阶段;②策略讨论与训练阶段;③策略使用与巩固阶段。以初三Unit 9的阅读课文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为例,该课所用阅读策略为思维图示(mind-mapping)。通过课文示范策略的运用之后,在策略讨论与训练阶段则可通过其他相似文体练习来让学生学习运用策略,通过讨论总结深化对该方法的理解,为学生尝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3.2.2强化基本策略训练,构建英语思维格式

课文的阅读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因此,有些最基本的阅读策略,应该贯穿于所有阅读课的始终,从而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文章并掌握阅读的方法。我们的阅读课教学中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层次:

3.2.2.1略读或粗读(Skimming)

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粗读检查。旨在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这种技巧往往用于阅读文章之初,可通过一两个浅显的问题或是划中心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从而学会和积极运用阅读策略1)和策略9)。如初二下Unit7的阅读文章就可略读找中心句(topic sentences),这与课文所强调教授的阅读策略正好殊途同归。

3.2.2.2精读(Intensive Reading)

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等)按具体任务要求去读检查。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而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推测生词(阅读策略6)、识别事实和作者观点(阅读策略9)、根据文章做出判断(阅读策略10)。

3.2.2.3熟读(Proficient Reading)

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仔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检查。这一环节,教师应该给学生预设目标,引导他们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如在初二下Unit 8中的阅读课文重点的阅读策略在于复述与概述,即可让学生最后对于文章进行summarize。

3.2.2.4研读(Study Reading)

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研读(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检查。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课文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原因、事物发展规律、作者观点以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也是对于所教的阅读策略进行操练的环节。在初二下Unit 4的阅读教学中,可根据主要强化的阅读策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或是写作角度,去设计讨论活动(Attitudes to Volunteer Work)去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培养策略意识。

3.2.2.5小结(Conclusion)

该环节的任务是对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强化和巩固,同时使已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3精心设计,针对任务帮助学生自我巩固

学生在阅读课后的活动对于他们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也至关重要。读后的活动可以是针对本篇课文的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阅读体会,或就某一话题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在初三Unit 13的阅读课后,就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收到难忘的礼物的经历。而在这个用英语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四、阅读策略教学中的启示

4.1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Go for it教材中介绍了很多阅读策略,教师要先做这些阅读策略的学习者,加强英语阅读策略理论的学习,提高策略意识及策略指导的能力。阅读属于实践课,教师不宜过多地讲解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教会学生如何按意群阅读,摆脱逐字逐句地把英语翻译汉语的阅读方式;训练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做笔记(用下划线或者圆圈来标记重要内容)的习惯;在阅读理解题的评讲中要重视分析解题的思路和策略运用,而不应将其翻译了之;教会学生经常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有效的阅读策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式。

4.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扩大背景知识,培养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4.4增进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文化差异会给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带来障碍。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能让读者领会到文章背后浓厚的文化底蕴。

五、结束语

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是一个逐步的、循环实践的、长期艰苦的工作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每个阶段都将阅读策略的传授与训练纳入到阅读教学中,充分创造有利于启发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条件,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让学生认识自我,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 程晓堂, 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5篇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英语六级的课外阅读量(教材除外)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达到30万词以上。新课程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要想完成如此大的课外阅读量,可谓天方夜谭。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切实的基础,其目的就是不仅要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有效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单词、短语和句子,借助翻译的方法解决学生理解障碍。这是一种知识性阅读,教学重点只是停留在语言点的传授上。教师很少从阅读策略的角度,自觉、系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缺少对学生必要的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言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把握文章的脉络,还要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高效率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增强语言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把学习策略规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之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考对学生英语阅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阅读量逐渐加大,考查学生阅读的准确率和阅读速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是高考英语试题的发展趋势。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读懂教材,语言输入量明显不足,他们缺乏阅读意识,多数阅读速度慢,理解准确率低,所以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英语阅读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英语阅读的重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使学生词汇量在阅读训练中得到巩固和拓展。此外,教师还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技能的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研究的意义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很多信息的获得与阅读密不可分,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赫斯和贾思柏认为:“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是到把该语言作为本族语的国家去生活;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从中得到快乐。”(Hess,1995) 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可以增进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处理,但是部分学生常常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抓住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教师的“授之以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做到在不同的阅读材料中,使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和指导。研究表明:每个人在阅读中都使用策略,有时是有意识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潜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策略训练的目的就是“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刘津开,2006)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积累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学习并掌握了各种阅读策略,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真正阅读能力的人。因此,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阅读量在逐渐地加大,试题形式多样,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仅让学生明白所学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高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实现自主性阅读。因此,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三、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对高中英语阅读技能方面的要求如下:

1. 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理解阅读材料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 能根据上下文、句子结构及构词法来猜测词义,理解语篇意义;

3. 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 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5. 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6. 能通过不同的渠道查找所需信息;

7.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8.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四、研究过程

本实验研究以外研版教材第五册和第六册为主,以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训练材料为辅。因为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电影、音乐、文学等,还包含了较多的语言背景知识。针对课堂阅读策略的训练缺乏相应的阅读材料,笔者根据每个单元不同阅读策略训练的内容找好了相应的阅读练习,使学生能够学为所用。此项研究把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不但要抓好课内阅读教学,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学情的阅读计划,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并举行了英语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本研究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分三个阶段: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标要求情感因素技巧策略阅读习惯

英语是当前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一方面,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初中生而言,要想更多的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阅读是一条最为主要的途径。另一方面,在目前的英语中考中,阅读理解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固定题型,所占的分值比重很大,而且完形填空和一些其他的题型实际上也很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对初中生而言,要想在英语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条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阅读无论从实际应用的方面看,还是从应试的方面看,都很重要。所以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教学。

实践表明,阅读教学既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们不能因循守旧,继续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仅仅把阅读的文章作为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语法和语言知识的载体;而是应该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以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经过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我认为落实课标要求、重视情感因素、传授技巧策略和培养阅读习惯是搞好英语阅读教学的四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落实课标要求

新课标是英语教学的准绳,为我们搞好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领会并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新课标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虽然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但是分级目标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明确学生应该在初中的三年学习中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也就是说,学生到初三,英语水平应该达到五级标准。具体到阅读方面,初三的学生应该做到: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独立阅读并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为了把新课标的这些具体要求落实到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英语教师应该做好重视情感因素、传授技巧策略、培养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工作。

二、重视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虽然是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尤其是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畏难、焦虑、受挫、抵触甚至是抗拒的情绪,教师应该努力抑制和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其它的有利因素,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上述情感问题加以关注和分析,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这些消极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学习信心和明确学习目标。具体说来,一是要选择新颖有趣的阅读材料和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要改进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三是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明确不同的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四是要理解和宽容学生的错误,通过适当的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情感因素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授更能影响学生。比如,一个富有感染力和充满自信性格的教师势必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都会对学生和教学内容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应该用自身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把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传授技巧策略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练习测试中发现:初中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这在重庆市江津区教科所提供的试题分析中也得到了清晰的反映和印证。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词汇的贫乏就是影响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欠缺往往是他们阅读的最大障碍,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阅读技巧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为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所使用的一些技巧和阅读者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学习策略。学生对阅读技巧策略掌握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技巧策略的传授。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扫读、跳读、细读等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提取信息的准确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对阅读策略的总结归纳,并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进行广泛而合理的运用。

四、培养阅读习惯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阅读理论 阅读策略

引言

阅读是人类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自我发展的能力体现。在第一语言习得的环境中,一个有知识的人必须首先是会阅读的人,我国旧时的“识字先生”就是很好的写照[1]。在中国的环境下,阅读几乎是高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最基本手段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作出明确界定,要求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技能:学生能朗读各种体裁文本,如报刊杂志、文学原著、商业说明书等非专业性资料,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找出或获取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观点或态度等相关的信息;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构词法或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长难句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和人物行为,进行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结局等(教育部,2003)。

要做到《新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的只讲解词汇和语法,忽视阅读策略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阅读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根据英语阅读理论开展阅读教学

目前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与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普遍存在阅读教学理论欠缺,阅读教学方法落后,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学生方面,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时间、精力投入与学习效果不成正比、“高耗低效”等现象比较突出[2]。这些都与英语教师缺乏阅读教学理论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有关阅读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阅读课程的设计和教学。

关于阅读本质和模式的探讨,总体来说有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Goodma[3]是最早给阅读下定义的学者。他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猜谜游戏(Psycholingulstic guessing game),是思想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后人根据他的相关理论,将他的心理语言学阅读模式称为“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这种模式注重语义知识、背景知识和语境知识等高层知识在阅读中的指导和驱动作用,但是忽视了词汇识别、语法结构处理等低层次的阅读技巧。

Gough[4]将信息加工模式应用于研究阅读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被形象地描述为“自下而上(Bottom-up)”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把文本材料作为信息输入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的认知处理流程,又被称为“材料驱动”过程。但是,这一模式忽视了读者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5]。

自Rumelhart[6]发表了《论阅读的交互作用模式》一文以来,对交互性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阅读研究的主旋律。这个模式认为阅读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过程的各个层次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而解释力更强。交互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可,激发了大量的对阅读模式的研究。

Carrell[7]是交互模式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尤其在阅读的图示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图试论(Schema Theory)是由人工智能学家Bartlett首先提出的。在现代图试论的体系中,图示指的是储存在人的记忆里的知识结构。根据图试论,阅读理解是读者头脑中的图示与文本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将记忆中的图示(如背景知识)与文本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并使之相匹配时,就能理解语言材料的内容。

所以,基于以上这些阅读理论,教师就应该懂得在进行阅读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时,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该阅读文章涉及到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策略和篇章结构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推测生疏单词、预测篇章内容和进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中要有阅读策略的渗透和指导

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试验已经证明,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但是调查表明,现阶段的高中,只有14.5%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阅读策略,而且高中学生的英语策略使用程度普遍较低,缺乏使用的主动性[8]。

美国学者Anderson[9]总结了三大类共24种阅读策略,包括认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并通过研究发现,某些策略和成功的阅读理解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他从数据分析中得出结论,成功的二语阅读者不仅知道使用什么策略,而且知道如何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并与其它策略相协调。可见,策略性阅读并不仅仅要知道使用什么策略,更重要的是,阅读者必须知道如何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10],并且学会检验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

然而,对于初等以及中等水平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找到最符合他们水平的阅读策略才是最重要的[11]。所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英语学习策略有透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到阅读策略的重要性,而且要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加以分析,帮助学生有效运用这些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这几个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技能,如选择、连接和解释材料中的信息;提出假设和预测;采用自我监控和自我修正策略;评价阅读活动的成果等[12]。

三、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情感因素作为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方面,得到很多二语习得学者的肯定(Arnold,2000;Brown,2002),这些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尊、焦虑、移情、个人性格等。Krashen认为,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情感条件有三:学习者强烈的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心情轻松,无焦虑感。总体来说,影响学生阅读的情感因素主要有阅读动机、兴趣和态度。

第一语言阅读研究指出,读者的阅读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为学习而阅读以及为娱乐而阅读,这对于第二语言阅读也是同样适用的。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和阅读动机,就会有更大的自主性去进行阅读。

读者兴趣与态度也是影响到读者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Entin和Klare对读者兴趣和背景知识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首先让受试者回答一份问卷来判断读者对题目的兴趣和背景知识,然后让受试者做12段文章的完型填空练习。这12段文章的题材均不相同,分为难度高与难度低两个版本。通过对受试者数据的统计分析,他们发现读者兴趣和背景知识对理解能力有显著影响。Van Dijk根据他的研究,讨论了读者的信仰、观点和态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他指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文章的观点做出评论,形成他对文章观点的态度,这些态度会影响到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3]。

由于情感因素的变动性较大,所以对教师来说,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状态确实有些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总结经验。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课堂设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善于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这也是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四、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多体裁阅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朗读各种体裁文本,如报刊杂志、文学原著、商业说明书等非专业性资料”, 为了实现这些阅读训练目标,教师应结合教科书中的主题补充不同体裁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适量加大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本着发展性、拓宽性和趣味性原则,教师可选择与现行教材内容相关的教辅材料,时事性较强的英语报纸和杂志,如《21世纪报》、《中国日报》等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英语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形象化和具体化,如将Harry Potter系列电影和介绍国外旅游胜地的视频短片放映给学生观看。

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独立进行,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与任务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做到课前有任务,课后有检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活动。在读后,教师可安排读后研讨、专题讲座、读书征文、问题讨论和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14]。

课外阅读不仅是扩大学生词汇量的重要途径,反过来也会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扩大阅读面,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结语

由于阅读对中国学生的重要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这些问题需要迫切解决。上述四个方面只是笼统地讲解阅读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高中教师应该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在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要

有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意识。平常应该多读一些有关阅读的书籍,对阅读的本质,阅读策略,影响学生阅读成效的因素等有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如Anderson[15]曾在书中提到的“ACTIVE”模式,即八种第二语言阅读教学策略。这八种策略有:激活背景知识,培养词汇知识,传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验证阅读策略,评估学习效果,提高阅读动机,备选合适材料。教师就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教学中,同时也在教学过程思考这些理论的实践意义,不断地完善阅读理论,真正实现教学互长。

[参考文献]

[1]张凤祥.英语阅读研究在中国―10年回顾[J].铜仁学院学报,2009(4):132-136.

[2]郭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Goodman,K.S.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1967 (1):126-135.

[4]Gough,P.B.One Second of Reading.In 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J.F.Kavanagh and I.G.Mattingly.Cambridge,Mass:MIT Press.

[5]武姜生.《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交互模式》导读.In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arrell,P.L.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

[6]Rumelhart,D.E.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In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Vol.6.Mahwah,NJ:Lawrence Erlbaum,1977.

[7]Carrell,P.L.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Classroom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4(4):332-343.

[8]王海意.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对比分析[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9]Anderson,N.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tegy Use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nd Testing[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4).

[10]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国外外语教学,2005(4):43-49.

[11]王申.外语阅读课程设计原则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133-134.

[12]南美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4):38-40.

[13]邹启明.读者因素对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影响[J].现代外语, 2002(3): 318-322.

[14]郝国强,刘爱玲.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2006(3):51-53.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策略第8篇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

2.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6.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

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8.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9.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11.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

1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

13.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

14.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

15.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6.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17.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

1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9.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征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20.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21.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2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2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

25.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 

26.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8.美国高中的“选课指导”及语文选修课实施的对策

29.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3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3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32.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4.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 

35.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

36.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37.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8.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39.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40.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41.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42.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4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

44.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45.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4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年)

47.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48.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49.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

50.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5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52.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

5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方案构想 

54.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55.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56.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57.探析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58.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5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

60.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6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63.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

6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65.关于高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的一种构想 

6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 

67.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68.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69.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70.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71.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 

72.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7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评价 

75.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76.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

77.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78.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 

7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80.浅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改革策略

81.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82.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83.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84.从教材讲授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与高考脱节现象

85.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措施探讨

8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估工具与使用策略

88.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89.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90.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9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

9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93.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94.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95.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96.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97.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彰显语文魅力的思路探索

98.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