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7 09:42:24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1篇

1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历史现状

改革开放前,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相对于沿海发达省份而言,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仅在棉花和纺纱产业上有所突破,棉花资源相对于38年前增加了近10倍左右,纺纱锭了也由过去38年前的30万锭左右发展到了目前近1 200万锭,40年儿乎增加了四十倍,而过去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拥有棉纺、毛纺产业,而且同时拥有功能齐备的织布、染色、羊毛衫、内衣、家纺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历史原因和地理区域的局限,对新疆织布、染色、服装产业、家纺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一些纺织业儿乎是100%的消失了,造成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虽有丰富的原材料棉花资源,但是地缘辽阔,人员稀少,物流成本高,周边领国经济欠发达,是典型的大陆性经济模式,不具备海洋商业经济发展条件,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延仲发展。2013年后,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列为新疆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点。新疆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起点,有利于减轻新疆棉花外运的压力,就地将新疆的棉花资源转化为半制品棉纱、棉布或服装产品,有利于将中国的棉花产业逐步向新疆转移,充分发挥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未来纺织产业向纵深发展的目的就是将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由新疆产业聚群织造,在最短时问内通过欧亚大陆桥运输到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欧洲各国,改变远洋运输速度慢、交货时问长、交货数量大的交易模式,重点带动新疆棉花产业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增加新疆农民的收入,促使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帮助新疆周边国家提高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为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水平升级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2  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存在的优势

众所周知,新疆近七十年的棉花产业技术发展,无论是棉花产量、棉花质量还是棉花种植管理加工模式,都远远走在了全国其他产棉省份的前列。据全国棉花纤维检验机构公正检验统计,2014年全国公证检验棉花数量为515万t,新疆为418万t,新疆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1. 2%,新疆棉花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全国的2/3,高达4/5,高等级高质量的棉花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优质原料保障。2014年以来,国家取消了棉花储备政策,实行全面公证检验,在保证新疆棉花质量与世界棉花质量接轨的条件下,也将新疆棉花市场推向市场经济。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2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路径

一、引言

纺织服装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是永恒的民生产业,是工业革命的发端和工业化的跳板,这一产业凝聚着智力、技术和资本,这种特性决定了该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需承接经济转型矛盾焦点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的历史性使命。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极大地冲击了实体经济;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量骤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受到的影响巨大。2012年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危机会导致欧元区增长下降,欧盟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目前占中国出口市场的比重约在18%至21%之间,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愈发艰难。从国内来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等纺织服装业较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均对纺织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和加快产业转移提出了鼓励和指导意见。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优势,突破土地资源匮乏、环境压力加大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制约因素,提高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料、能源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纺织和服装制造业转移,发展经济并扩大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地缘广阔、区域经济互补性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或者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对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国际纺织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主要受到转出地的推力、转入地的拉力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纺织服装转出地的推力

“推力”是指产业转出地推动本地产业向外转移的力量。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企业的逐利行为、竞争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是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推力。

1.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恰恰适应当时的对外开放土壤。纺织行业很快就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创汇产业,到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高达2549亿美元,是1978年的85.6倍。而改革开放的另一贡献就是给我国纺织工业开辟了世界第一大市场―内贸市场,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内销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纺织行业运行第一大驱动力。

纺织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追求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土地、水资源及能源日益紧缺,从而使该地区的商务成木迅速抬高,再加之远离新兴市场以及劳动与环保法规的日趋严厉,因而,对产业转移产生了推动力。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也产生了逐利行为,向中西部转移。

2.竞争的需要

全球金融危机给纺织服装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随着美国、欧盟等地区出口量的大幅度削减,纺织服装企业调整策略,制定了出口转内销的方案,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一些纺织服装企业采用后向一体化战略,向上游原料环节延伸,中西部原材料的产地成了首选。中西部的纺织服装原料供给地给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诱获力。

3.市场需求

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属于中低端产品,东部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基本达到饱和状态。近年来,中西部各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购买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纺织服装需求,中西部广阔的纺织服装市场也在客观上吸引着东部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投资中西部,在中西部建厂,将会很好地连接生产和销售市场,减少物流成本。因此,东部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开拓新兴市场。

(二)纺织服装承接地的拉力

“拉力”是指产业承接地接受外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力量。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优势、区域竞争力提升是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拉力。

1.原料及劳动力上的优势

中西部地区具有原料资源的明显优势,正逐步成为我国纺织服装原料加工基地。在土地资源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且土地价格较便宜。在能源资源方面,中西部水资源、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在劳动力资源方面,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条件大大恶化。以江西为例,从劳动力成本看,河南纺织业工资水平仅相当于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40%。由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较低,纺织服装初加工能力西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效益。

2.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不发达区域来说能够弥补资金的不足,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优化;对发达区域来说可以通过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产业趋同现象,可以形成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减少资源产业布局中的指向性。中西部通过承接服装纺织产业转移,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三)政府政策的引导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推进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东部沿海纺织工业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继续推进和深化“东桑西移”。重点巩固提高现有200个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基地,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种桑养蚕模式;延伸中西部地区缫丝、织绸产业链,提高企业加工水平。在全国发展50家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丝绸企业。《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指出,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考虑资源禀赋、消费市场、产业基础、环境容量、运输条件等因素,以提高产业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引导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按照市场规律加强协调整合,避免各自为政,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各环节相协调的区域布局。产业转移要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与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相协调,杜绝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路径的实证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测量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我们借鉴苏云霞和孙明贵的方法,本文认为,产业转移不仅可以用静态的存量指标来测度,也可以用动态的流量指标来考量。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衡量目前产业生产分布的存量,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体现产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

1.纺织服装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

产业的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是在Hoover系数的基础上得到的,Hoover系数是表示某行业在各个区域的集聚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行业i在区域j的产值,表示全国范围内行业i的产值,表示区域j所有产业的总产值,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值。

2.纺织服装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

,其中为在时间段(0-t)内产业i在区域j的动态集聚指数,为在时间段(0-t)内产业i在区域j的产值的增长速度,为产业i产值在时间段(0-t)内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3.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我们从东部省份中选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从中西部的省份中选取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贵州省作为研究的样本。全国的数据来源于2002-2009中国统计年鉴,各个省份的数据来源于分省2002-2009的统计年鉴。

4.具体结果的处理方法

本文对计算结果的处理: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大于1,归为产业集聚;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小于1,视为产业转移,2008年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小于1,该地区产业视为绝对产业转移,2008年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大于1,该地区产业视为相对产业转移。(见表1)

(二)各省份静态区位商分析

从各个省份的纺织业的静态区位商的数字可以看出,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个省份的静态区位商数值大于1,说明纺织行业在这些地区的集聚程度极高,由于这些省份纺织行业的前期发展较好,说明这些省份目前还是纺织业的大省。

从各个省份的服装业的静态区位商的数字可以看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个省份的静态区位商数值大于1,说明服装行业在这些地区的集聚程度极高,由于这些省份服装行业的前期发展较好,说明这些省份目前还是服装业的大省。

1.东部沿海省份

上海、广东发生纺织产业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市和广东省的纺织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在全国的地位下降,纺织产业已经不属于核心产业。上海和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问题,它们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业和纺织总部基地,培育建设全球或区域性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贸易中心、品牌中心和购物(消费)中心,以贸易、商业流通带动周边地区和全行业的生产制造。

江苏发生产业相对转移。江苏省纺织工业在原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其经济总量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下,纺织业也开始向外区域转移,但是优势地位还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转移趋势还将加大。

浙江、山东、福建三省纺织产业不但没有转移,其集聚程度明显加大。浙江、山东、福建是中国纺织出口大省,是中国纺织重点生产基地。纺织行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包括化学纤维、棉纺织、色织、印染、毛纺织、针织、麻纺织、纺织器材等链式结构工业体系。它们纺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主要纺织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纺织产业从省区的沿海地区向省内非沿海地区梯度转移进程加快。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基地,主要有绍兴、萧山、象山、潍坊、滨州、德州、晋江、石狮、长乐。从产业的发展周期看,它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产业的衰退期,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明显。

2.中西部地区

安徽和江西纺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成为纺织产业的承接地。安徽省为了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提出了以安庆华茂集团为龙头,发展纤维到服装的棉纺织产业集群;以淮南新南港为龙头,发展汽车装饰品产业集群;以蚌埠一毛、二毛为龙头,发展毛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计划。并延伸产业链,带动纺织产业相关产业发展。江西纺织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得益于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东部沿海省市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江西各级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次,产业基地的崛起使江西纺织业发展充满活力。

河南和贵州纺织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河南和贵州的纺织业发展一直受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集聚发展程度不高,专业市场、物流等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新产品开发滞后,产品档次不高,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纺织行业一直发展不景气。目前政府通过制定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纺织行业支持力度,随着纺织行业的调整,它们也将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从表3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东部沿海省份

上海、浙江和广东服装产业向外部转移。上海、浙江和广东是中国服装的传统大省,近几年却逐渐衰落,只能从其发展遭遇瓶颈制约寻找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常令人始料未及,劳动力成本一路高涨,服装出口优势不再。外销锐减,内销又十分困难。后者因为前者引起,做了外销而丢了内销。于是产业升级、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成为了没有选择的选择。由于热衷承接海外“大订单”和习惯了“来料加工”的工业模式,导致转型显得迟滞和缓慢。如果没有合适的措施改变这种局面,服装产业转移将成为必然。

江苏、山东和福建服装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江苏、山东、福建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转型得比较早,比较早地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因此一批品牌企业当前的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它们以服装节为平台、推手,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服装产业的品牌建设,扩大服装业的影响力。它们利用在大型企业、金融资本、品牌营运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时尚创新能力,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省份还将保持竞争优势,服装产业转移可能性较小。

2.中西部地区

河南和江西服装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是服装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为了承接服装产业转移,河南省、郑州市把服装行业列为省经济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服装协会也正式把河南省确定为承接服装产业转移试验区,这些让河南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绝好的战略机遇。在积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服装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河南省服装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集群优势。江西服装产业采用“量质并举”及“品牌发展”战略,做大服装总量,提升发展层次,实现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的战略转移。

贵州服装产业不论是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处在全国的下游水平,在承接服装产业转移过程中,贵州的优势也不明显,受到交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影响,招商引资一直收到限制,因此服装产业整体发展状况较差。

四、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为了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路径,本文选取东中西10省份作为样本,通过比较各个省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静态和动态区位商,发现以下结论:(1)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纺织行业的集聚地,随着商务成本的变动,上海、广东等部分省份的纺织行业产生转移;(2)中部省份是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点,安徽和江西是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3)服装产业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商务成本的变动,上海、广东等部分省份服装产业发生转移;(4)中部省份是服装产业转移的重点,河南和江西是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5)受到交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限制,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效果不好。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工作的对策建议:(1)东部地区要做好纺织服装升级转型工作。东部地区发挥市场、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以“优化结构、强化创新、增强服务、培育品牌”为原则,引导纺织产业向高端领域转移,加速产业升级步伐。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业和纺织总部基地,培育建设全球或区域性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贸易中心、品牌中心和购物(消费)中心,以贸易、商业流通带动周边地区和全行业的生产制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水平,培育特色区域品牌;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重视发挥东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作用,满足国内外客户一站式采购的服务需求。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时尚化、差异化终端产品制造业;发展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化纤、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制造业。(2)中部地区做好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工作。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以“发挥优势、积极承接、加强配套、完善体系”为原则,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重点发展棉纺织、麻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加工制造,逐步建立和完善纺织产业制造体系。河南、安徽等棉产区可利用资源优势重点承接东部棉纺织产业转移;江西等地应加快麻纺织生产基地建设;江西、河南可依托粘胶纤维产业的基础,重点推进功能化、差别化粘胶纤维开发生产。(3)西部地区应该完善招商引资的配套措施,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备军。西部地区发挥资源、能源、劳动力等优势,以“立足资源、发展边贸、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为原则,抓住西部开发战略机遇,发展棉纺织、丝绸、服装及其他特色产业。新疆应利用棉花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建设;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和可利用羊绒羊毛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毛制品;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发展蚕桑生产,扩大茧丝绸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可适度发展棉纺织、服装业。利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文化多元、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服装服饰、藏区藏毯、贵州蜡染、江南蓝印花布等特色产业。西部地区应该进一步完善工商、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为纺织服装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顺成.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J].纺织学报,2011(4):138-144.

[2]李廷,陈淑英.中国东部地区纺织企业产业转移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7):159-161.

[3]刘泽仁,饶绍伦,刘银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J].成 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13-17.

[4]刘泽仁,饶绍伦,刘银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J].成 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13-17.

[5]苏云霞,孙明贵.江、浙、沪商务成本构成比对分析及对产业转移路径的影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7):15-25.

[6]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研究[J].丝绸,2011(8):54-57.

[7]杨峻.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模式的研究[J].纺织导报,2013(9):24-28.

[8]张龙琳,周莉,梁列峰.长江流域纺织产业转移中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9(6):1-3.

[9]郑小碧. 基于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我国纺织经济发展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县纺织经济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6):49-56.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3篇

【关键词】 纺织服装 贸易转型 加工贸易

一、纺织服装出口贸易转型的趋势

纺织服装是我国改革开放最先发展的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进入“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发展期,从贸易方式上看,出现了一般贸易稳步增长和加工贸易增值率快速提升的可喜局面。

1、我国纺织服装一般贸易稳步增长

纺织服装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1979年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87年出口额突破了100亿美元,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2年上升到2549.82亿美元。从贸易方式上看,1979—1992年,我国纺织服装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并超过了加工贸易的比重,此后一般贸易得到了快速增长(见图1)。

2、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增值率快速提升

国际上通常以加工贸易增值率衡量加工贸易整体水平,其计算公式是: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值-加工贸易进口值)/加工贸易进口值×100%。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加入WTO以后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增值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增值幅度远远超出我国其他品类的加工贸易增值率,说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转变增长方式正在发挥效应,初步实现了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型升级。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增值率快速提升是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际形势所迫的外部要求。一是2001年中国正式入世的驱动。我国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公平贸易,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升级。二是取消纺织服装配额限制的驱动。2005年1月1日,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终止生效,全球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给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三是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驱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期,导致国际订单减少、国际订单转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迫使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转型升级。

二、纺织服装出口贸易转型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规模在贸易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断扩大,我们要看到一般贸易稳步增长和加工贸易增值率快速提升的大好形势,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虽是世界上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大而不强”,还存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稳中有降、在国内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占比连年下降的问题。

1、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稳中有降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规模在逐年增长(2009年除外),同期全球纺织服装贸易也在快速发展,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计算,2001—2012年间,2010年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3.5%的峰值以后,呈现下降的趋势,2012年下降到21%(见图3),以欧盟27国市场为例,2010—2012年我国在欧盟市场份额分别占有42.8%、41.7%,20.3%,也呈现稳中有降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越南、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土耳其等国正在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挤占了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二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后危机时代,面临成本上升、自主品牌建设的转型升级的困扰。

2、在全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占比连年下降

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87年出口额突破了100亿美元,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00亿美元。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35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的13.2%,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大出口国,并一直保持至今。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2549.82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1988年24.31亿美元的104.89倍。但我们通过数据研究也发现,纺织服装在我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从1995年开始连年下降,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见图4)。

三、纺织服装出口贸易转型的发展对策

当下正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纺织服装进一步的转型发展期,需要通过“五个加强”,即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强纺织服装技术的革新改造、加强纺织服装出口的产品升级、加强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营销、加强纺织服装人才的创新培养,促进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的形象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1、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9年纺织服装确定为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政府要通过规划、目录、纲要、决定、通知等产业政策宏观指导、调控、支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环保意识,促进发展服装业健康发展。政府要通过投资、利率、价格、退税、补贴等财税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纺织服装出口的稳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纺织服装“中国创造”的国家竞争力。

2、加强纺织服装技术的革新改造

按照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产业,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需要进行纺织服装产业技术革命,努力在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各环节加强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如加强高科技、高性能的纤维开发;普及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推广水刺无纺布生产;创新纺织品印花新工艺;发展印染清洁生产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应用低碳、环保、节能的绿色技术;引用立体剪裁技术;打造精益敏捷服装出口供应链等,使我国的纺织服装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转变。

3、加强纺织服装出口的产品升级

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国内面临劳动力工资上涨、本币相对美元升值,国外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新兴纺织工业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在稳定质量的同时,要注意纺织服装出口结构的升级,适应国际市场目标消费群日益变化和发展的需要,适应纺织服装转型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实现产品结构的“五大转变”,即由主要出口衣着用布向工业用布、装饰用布转变;由主要出口纤维、纱、面料向中高档服装转变;由主要出口定牌产品向品牌服装转变;由主要出口休闲服装向西装、时装转变;由主要出口单个服装品牌向区域服装品牌转变。

4、加强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营销

按照国家对外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鼓励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企业要强化品牌国际营销意识,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出口自主品牌的激励政策,正确处理OEM与OBM、短期经营与长期发展之间关系,注重自主品牌的国外注册,宣传和推广。在品牌国际营销过程中有两条基本路径可供选择:一是渐进式:中国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中等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二是跨越式:中国市场—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渐进式是先易后难,跨越式是先难后易。雅戈尔、杉杉、鄂尔多斯、波士登等品牌大多首选欧美市场,也有企业则首选发展中国家市场或中等发达国家市场。两种路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之分和好坏之别,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情势而定。

5、加强纺织服装人才的创新培养

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在纺织服装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各种类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纺织服装出口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各类大专院校,特别是纺织服装类院校,要根据纺织服装转型发展的需要,开展订单培养、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等的、优秀的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人才。二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要指导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开展行业技能大赛、协同组织企业员工到国内外观摩学习。三是无论是纺织出口企业,还是服装出口企业都要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引进、企业培训、岗位练兵、网上学习等方式,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国际营销经营管理水平。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纺织服装企业的领导人、中高层管理者要带头学习,率先成为学习者、创新者。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YJA6301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燕生:2007后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对策选择[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2]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2012—2013)[R].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4篇

关键词: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纺织服装业突飞猛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广东纺织服装业在全国纺织服装业中的地位已受到其它省份的严峻挑战,广东纺织服装业也暴露出许多弱点,所以有必要审视一下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对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本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纺织服装业是广东省的传统产业,多年来通过自身区位、技术、竞争力、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和产业集群、充足的劳动力等优势,现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为止,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技术上,在我国已经具有领先的优势。

广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优势是:

第一,区位优势。

改革开至今,大量的香港、澳门商人陆续在广东珠三角地区投资设厂,给广东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CEPA的实施,更是推进了香港与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幅提升了该地区整体的竞争实力。自然,广东纺织服装产业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第二,竞争力优势。

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无论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在全世界都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

去年全年,我国纺织品服装(指以上两类)出口额累计为2984.26亿美元,同比增加144.36亿美元,同比增长5.08%。其中,纺织品出口额累计为112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86%;服装出口额累计为1862.85亿美元,同比增加5.22%。从国内市场与出口占比情况看,广东位居第一,其次是是到上海、江苏和浙江。

第三,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和产业集群。

广东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从珠江三角洲向东西两翼延伸。由于该产业集群的存在,给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周到的政府服务,更加加强了与港澳地区经济的合作。目前, 广东全省共有260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占全国纺织服装业的25%左右,其中,该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了500万人,总就业人数占广东工业劳动总人数的1/5。

第四,充足的劳动力。

纺织服装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程序,而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且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进广东,给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近几年,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都出现了富余。为其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劳动力条件。同时,从劳动力素质来看,虽然与欧美相差较大,尤其是在高端纺织产品上,但与亚非拉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相比,却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广东纺织服装业在中国经历过辉煌,长期具有优势,但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形势的改变,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出现瓶颈。

第一,行业环境出现明显下滑。

2014年中国纺织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整个行业市场环境并不理想,行业经济增长稳中趋缓,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已减到个位数增长,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此外,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在2015年首月出现负增长。

第二,纺织服装业将继续“冬眠”模式。

2014年1-8月份,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累计销售额为7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除二季度同比大幅上涨外,一季度和三季度均有所下滑。1-8月份累计纺织机械出口金额达到2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5.0%。从销售区域比例来看,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销售额占96%左右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虽然纺织机械的产值并没有下滑,但根据gongkong对行业的监测数据来看,多数纺织机械企业的产量均有所下滑。

三、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建议

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发展的瓶颈,想要得到更好地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干预,各纺织服装企业自身更要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第一,加大技术投入,促进产业升级。

为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各纺织服装产业应投入大量的技术研发经费,重点研发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于此同时,还应鼓励生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建立生产孵化中心,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支持。

第二,积极培养和吸引人才。

广东纺织服装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保持优势,必须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入,重视职业教育。投入更多的成本,培养大量具有熟练技术操作能力的工人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企业家们长远的发展愿景的支持,同时需要广东省政府大力扶持,有了这些,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将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稳,更远。

第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特色服装品牌。

创新是产业整体升级的关键,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题。为此,想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需要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迎合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尽快建立起技术开发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包括产品的本身,也包括企业的发展理念,更是包括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5篇

常熟:全球服装交易中心

常熟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无可比拟,地处长三角“几何经济”中心,东邻上海,南倚苏州,西连无锡,北与南通隔江相望,拥有“陆、海、空、江、内河航运”五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和立体物流体系,通江达海,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是历来各路名商巨贾必争之战略高地。

如果说,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在义乌,那么全球最大的服装交易中心就在常熟。交易量全国第一的中国常熟服装城的前身――江苏常熟招商城始建于1985年,目前已拥有35个专业市场,2.8万个商铺,8万多名经营人员,入驻知名品牌5000多个,日均客流量30万人,资金流量超8亿元,货运吞吐3000多吨,年交易额达450亿元,241条辐射全国1000多个城市的客货运专线,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榜首。

作为服装城成为全球服装交易中心,常熟强大的服装生产产能不仅为可以为国际品牌服装的生产提供了保障,更为常熟服装产业的提升,特别是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据了解,除了常熟本地的服装企业依靠服装城走向了大市场,全国各地的服装厂也都纷纷在常熟设销售基地,有“服装之乡”之称的石狮有70%的服装厂通过常熟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常熟市先后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称号。其中,海虞镇、新港镇、支塘镇、沙家浜镇、古里镇、辛庄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别命名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毛衫名镇”、“中国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羽绒服装名镇”、“中国针织服装名镇”,全市有6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镇”,名列国内县(市)之首。

江苏常熟服装城管委会潘云来主任介绍:“占地3.71平方公里的常熟服装城,目前拥有包括中国男装中心、中国裤业中心、中国女装中心、中国童装中心、中国鞋业中心、中国服饰辅料中心的6家国字号在内的共计35家专业市场。而此次万豪国际轻纺城的开业,不仅对常熟形成中国面料、辅料中心,中国流行面料采购中心奠定基础,还将为打造一个高档轻纺专业流通市场,为常熟纺织服装行业产销对接创造一个新平台。”

万豪国际轻纺城的建成开业,不仅丰富了招商城的专业市场格局,为常熟4000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企业间跨地区的合作,为常熟带来了新的轻纺商机,更将对巩固常熟国际服装名城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使常熟真正成为华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布匹轻纺战略重地。

万豪:提升常熟竞争力

众所周知,常熟服装城是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首,是我国服装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尽管拥有了中国男装中心、中国裤业中心、中国女装中心等众多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和波司登、红豆等诸多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但长期以来,为常熟服装生产企业提供布匹面料的轻纺布匹市场一直发展不快,严重滞后了常熟服装城长远发展。“只有构建完善的产业链,立足国际,不断提升服装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中国服装才能走向世界。”洪庆淼介绍道:“在常熟市委市政府、招商城管委会‘三年再造一个新商城’宏伟目标的激励下,万豪国际轻纺城顺势而出,未来还将斥资3亿元,倾力打造一个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轻纺采购平台。”富有远见的洪庆淼立刻联系常熟闽南商人,于是便有了一日之内48家面料品牌企业出资12000万元打造常熟万豪国际轻纺城的“传说”。

据了解,常熟万豪国际轻纺城占地面积23963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轻纺城理念新颖,规划前瞻,集“展贸、办公、洽谈、电子商务”四位一体;融“轻纺展示采购中心、轻纺订单贸易中心、轻纺电子商务平台、轻纺研发培训中心、轻纺物流配送中心、高级商务中心”于一身。目前,已有江苏、浙江、福建、广州、深圳、山东等地200多家纺织企业入驻,经营范围包括男女装面料、毛绒、皮革、服装里料、辅料等,各地优势资源汇聚,大大降低了常熟纺织服装企业的采购成本。

对此,杨东辉表示:。这一新型专业市场的建成。为纺织企业建立起了信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纺织行业上下游的合作,实现了企业间跨地区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纺织产业结构,用市场的办法进行了优势产业链的整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万豪国际轻纺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一重点建设项目,希望能在万豪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轻纺品牌,发挥专业市场在纺织服装行业应有的积极作用。”

同时,杨东辉也对轻纺城的发展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他说,常熟万豪国际轻纺城作为新型专业市场的代表,其下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要重视社会责任建设,要重视企业信用的评价。要重视产品质量管理,要做到诚信经营。

未来:市场改变中国

近年来,随着纺织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营销渠道的不断渗透,品牌意识的觉醒,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开始重新定位。注重差异化服务,力争打造市场差异化特色;纺织服装的多样化流通,个性化消费也推动了特许经营形式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经营观念,挖掘了新的经销渠道――我国越来越多的传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注重自身的发展和提升,纷纷升级改造,常熟万豪国际轻纺城就是其中之一。

在巨大的轻纺市场需求和高额的产业利润驱动,长三角各地轻纺市场为适应轻纺产业国际化、全球化竞争发展的需要,高瞻远隔的常熟轻纺人再次走在了改革的前沿。“万豪国际轻纺城东邻常熟国际服装城,西接招商城主干道招商南路,北联常兴路,南靠张家港河,交通便捷。轻纺城融临街商铺、商业内街,围合式庭院、商务写字楼于―体,整个市场的商铺充分考虑到了布匹行业经营的特点,又迎合了布匹展示陈列和多角度地观赏,是集展示,交易,研发,电子商务、信息中心等功能于―体的全新轻纺市场。”洪庆淼高兴地说。以流行面科为主营的常熟万豪国际轻纺城,市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使经营者与采购者从此告别昔日脏、乱、差的采购环境,实现了专业市场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升级,真正实现“一站式”采购,“一条龙”服务,为中国(常熟)国际服装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6篇

[摘 要] 入世以后,伴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国外利用技术壁垒针对中国纺 织品实施贸易保护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纺织服装作为江西省最大的出口产品,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困 扰。本文研究了江西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分析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江西纺织品遭遇的技术壁垒,并提出了应对技术 壁垒、保持江西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 技术壁垒;纺织服装;出口;对策

纺织服装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出口产品。自2002年以来,全省纺织服装出口量逐年增长(受特保措施影响,2005年除外),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纺织服装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伴随着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出于各种经济和政治目的,一些国家正在不断利用各种技术壁垒,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江西省纺织服装的出口也深受影响。如何应对国外技术壁垒,保持江西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江西省纺织服装出口发展现状及成因

从江西省对外经贸主管部门获悉,从2002-2006年8月份,除2005年呈小幅下滑以外,江西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在持续增长。国有企业出口量相对下降,但仍然是江西省的出口主力。“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口增幅明显,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03、2004和2005年的1-8月,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524%、543%和127%。全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设立如雨后春笋,从2003年-2006年8月,国有企业的数量从83家减少到51家,“三资”企业的数量从86家增加到136家,私营企业从22家增加到146家(见下表)。2006年全年纺织服装出口额达9.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6.1%。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总数也从2003年的198家发展到2006年的341家。

江西省纺织服装出口迅速发展有以下几点原因:

1.得益于atc协议所确立的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使发达国家按照协议规定的进度表逐步减少受进口配额限制的纺织品种类,从而促进了纺织服装出口量的增长。

2.江西省纺织服装产品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增强了全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些地方纺织女工的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仅为沿海省市的一半。水电资源较丰富,成本较低,一些县市电费每度不到0.3元,大大低于沿海地区。

3.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开展的招商引资工作。2006年外商在制造业实际投资1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16.4%,金额为2.79亿美元。另外,由于资源瓶颈和产业结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明显提速。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大部分是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加工型企业。

4.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省内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南昌、九江及赣南等纺织基地,涉及棉纺、化纤、针织和服装几大领域,其中针织业在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较明显优势。南昌市青山湖区聚集了约500家针织服装厂,规模以上企业达93户,已经形成了从针织布、印染后整理到针织服装加工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品90%以上出口。九江共青城及其周边德安县聚集了70多家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及江西欣宁制衣等近20户引资企业,主要生产羽绒服装及加工出口服装,并形成了“鸭鸭”、“回圆”等十多个羽绒服装品牌。此外,赣州纺织服装企业主要聚集在龙南、南康、大余和全南一带,生产服装数量占全省的12.2%。

二、江西省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遭遇的技术壁垒

纺织品服装是各国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技术壁垒涉及产品性能、质量标准及生产、加工、运输、穿着使用及穿着后处理的全过程,对纺织服装的质量要求也从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安全性、环保性、卫生性和舒适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严格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纺织品生态标志。许多外商已将纺织品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信用条款,在合同中对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

1.技术法规。迄今为止,一些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纺织品的技术法规,如欧盟2002/61/ec关于禁用22种偶氮染料的法令;2003/3/ec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蓝色素”的指令;2007年6月1日起执行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简称reach法规),欧盟将根据化学品的生产与进口量以及危险程度等因素,对化学品采取注册、评优、授权等形式的市场准入管理和控制程序。此外,欧盟pfos禁令规定欧盟市场上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每千克制成品不能超过50毫克。pfos物质是广泛运用于纺织品防污处理剂的主要活性成分。

美国对纺织服装制定的技术法规也达10多个,如羊毛制品标签法案、毛制品标签法案、纺织纤维制品鉴别法案、羽绒产品加工指南、危险物品法规等。

2.技术标准。主要有欧委会2002/371/ec关于纺织品生态标签(eco-la-bel)标准、2003年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的生态纺织品认证oeko-tex-100标准和oeko-tex-200标准等。2007年最新版本的oeko-tex标准对涉及致癌和致敏染料,禁用芳香胺、邻苯二甲酸盐等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参数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3.生态标签制度。国际上通行纺织品生态标志有10种之多,如德国的“蓝色天使”、“toxproof”和“eco-label”,美国的绿色标志、纺织纤维制品标签、纺织服装及某些布匹的护理标签,日本的“生态标签制度”,荷兰的“milieukeur”等。2005年南非制定了新的标签制度,强制要求对每件产品均标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比重,只有符合该规定的纺织品服装方可获准进口,并在南非国内市场销售。

总之,采取技术壁垒来限制进口的国家越来越多,技术标准与法规越来越严格。对江西省出口商品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限制了出口量,提高了出口商品的成本。

尽管江西纺织服装出口发展较快,但其纺织服装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中,在经济规模、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均与国内纺织服装业发达省份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传统的纺织工艺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环境,甚至有些纺织产品上还残留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内在质量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容易遭受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

三、江西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对策

为了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江西省纺织服装企业应苦练内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调整出口战略,突破国外贸易壁垒。

1.加强对主要进口国纺织服装技术壁垒的动态研究。出口企业应关注国外技术壁垒的发展动态,收集、整理、研究和掌握最新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比研究新老法规、标准之间的差别,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将技术壁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服装纺织行业要实现产业升级,要用高新技术改造行业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把技术进步重点放在新型印染后整理设备及工艺技术方面。有能力的纺织印染后整理企业,应加快陈旧设备改造工作,使传统设备技术早日更新换代。加大力度开发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建立健全新产品科研开发机制,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专利、专有技术及科技成果应用奖励办法、差别化产品效益考核奖励办法,有效调动开发、生产差别化产品的积极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mpr(产、销、研相协调)产品开发运行机制。一方面使研究、生产、营销人员共同组成的产品开发链得以强化;另一方面企业重点产品开发方向得以明确,有效促进新产品开发的进度,形成研究、生产、市场开拓一体化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3.控制企业适度发展规模。投资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可能导致省内纺织服装业生产能力和规模过剩,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省内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终端,产能的扩张,很大一部分是低水平扩张。由于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世界范围内纺织品服装生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狭小,一味盲目扩大产能,很容易授人以柄,遭到包括反倾销、特别保障措施和其他技术壁垒等手段在内的限制,从而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也使纺织服装企业在后配额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我们应高度关注纺织服装业的投资过热现象,控制企业适度发展规模。

具体来说,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控制银行贷款,把贷款投放与企业技术创新、清洁生产相结合,引导贷款投向技术创新能力强、重视环保的企业。通过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破产、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企业组织再造,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更好地发挥原料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注意培育和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尤其要挖掘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提升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质量,包括从生产设备、原材料、面料、设计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将规模简单地扩大。企业要充分利用配额取消的有利时机,看清形势,转变增长模式,以质取胜,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质量,提升产业层次,稳健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档次,合理利用生产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4.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应在提升原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并开拓一些新型的产业集群。(1)改进管理方式。改变个体、家庭小作坊式生产管理方式,通过集群内企业兼并、重组,或吸收集群外优势资源,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2)培养骨干企业。培养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集群运作模式,实现共同发展。(3)细分市场。进行市场细分,使集群内各企业能发挥各自优势,集中精力将产品做强、做精。同时,细分市场更有利于促进企业间分工协作,形成系列化产品。(4)改变低价竞争策略。改变低价竞争策略,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引进先进设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吸收、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提高专业化层次。(5)构建支撑体系。构建完善的集群内支撑体系,设立相关的配套服务机构,如金融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特色产业技术的专业学校、企业协会、同业公会等机构。(6)发挥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由政府来组织企业共同商讨未来战略和市场开拓、解决共性技术的活动;建立公共网站,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宣传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宏观调控政策,间接干预集群内经济,使集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重视生态认证,发展“绿色产品”。所谓绿色、生态、环保,对于纺织品服装而言,是指在纺织品服装的生产、消费者使用和使用后处理这三个环节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人们把这一类产品叫“绿色产品”。(1)端正认识。纺织服装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绿色、生态、环保的积极意义,而不仅仅将它看成是发达国家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一种非关税壁垒。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扩大出口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将环境保护、维护人类健康安全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采用国际标准。对于以出口为经营目标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应以国际质量标准为准。有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所实行的国内标准往往高于国际标准,省内纺织服装企业也应尽量采用进口国的相关质量标准。这样做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国家的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而且愿意支付因环境因素而提高的那部分价格。所以,因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成本上升,不仅不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相反还会使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3)重视生态认证。纺织服装企业应重视生态认证,尽快获得相关的国际认证。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涉及纺织品服装的“绿色”认证主要有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的oeko-texstandard100和200产品认证,等等。一旦企业获得这些认证,就如同获得了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通行证。

综上所述,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将会给江西省纺织服装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会使纺织服装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江西纺织服装业必须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传统纺织品的深精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新品、精品参与国际竞争,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全面提高出口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应对国外技术壁垒,适应开放后的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荣圻,王建平.禁用染料及其代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2]李爱娟.出口服装质量与检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3]王其中.新时期纺织品绿色壁垒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3,(7).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7篇

(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纺织业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近年来,诸如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及出口国家树立的种种贸易壁垒逐渐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隐忧。对此,我们必须把握住纺织业发展的转型期,内外兼修,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推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纺织服装出口;劳动力成本;贸易壁垒;对策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38

1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聚力发展

1.1综述

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密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纺织服装业,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行业,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入世以来,我国开始逐步享受全球纺织服装贸易一体化的待遇,尤其随着2002年欧盟和美国分别对纺织服装业项下30个和55个类别全部或部分取消配额限制,以及2005年全球纺织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我国纺织行业产能得到深度释放,纺织服装出口额持续快速增长。自2007年起,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额仍持续扩大,并在2011年首次突破1.5万亿元大关。面对主要市场需求下滑、国内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和贸易摩擦频发等不利因素,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3年出口规模站上了1.7万亿元的历史高位,达到17619.8亿元,是2002年的3.4倍。

1.2聚力发展的表现

受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需求回暖影响,201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共出口纺织服装18333.3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1445.4亿元,增长4.2%;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6887.9亿元,增长3.8%。从月度走势看,3~8月,我国纺织服装月度出口额持续走高,并在8月以1879.3亿元创下月度出口额历史新高,而9月到11月出口额小幅回落;12月略有回升,当月出口纺织服装1576.6亿元,同比下降1.1%,环比增长5.4%。

1.3聚力发展的原因

首先,我国纺织服装业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复苏超过预期。欧盟和美国历来是我国纺织服装主要的出口市场,但由于此前欧美深受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其需求不振,造成我国纺织服装对欧美两大市场的出口均显疲软。2014年以来,随着市场的回暖,带动了出口的增长。我国向欧盟出口纺织服装3604.1亿元,增长12.5%;向美国出口2748.2亿元,增长6.5%;出口表现均好于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整体水平。除欧美市场外,位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第三大市场的东盟表现稳健,2014年对欧盟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4.5%;而在新兴市场的开拓中,我国纺织服装业状态良好,对非洲、俄罗斯、巴西、印度的出口额,分别增长15.6%、5.3%、9.6%和8.8%。

其次,民营企业出口增势喜人。民营企业是影响着纺织服装业出口景气度的关键力量。2014年,我国民营企业共出口纺织服装1.2万亿元,增长8.6%,增速较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整体增速快4.5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65.4%,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对市场冷暖的反应最为迅捷,其出口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形势有望继续向好。

最后,我国主要的纺织服装出口大省活力依旧,而中西部省份的出口步伐则逐渐加快。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一直占据着重要份额。2014年上述省份分别出口纺织服装,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整体增速,占55.4%。与此同时,部分中西部省份纺织服装出口亦形势喜人。如贵州省增长1.1倍,湖南省增长1.2倍,重庆市增长42.7%。虽然在出口规模上尚无法与东南沿海地区出口大省相比肩,但凭借着惊人的增长速度,中西部省份纺织服装出口表现不俗。

2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隐忧凸显

2.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与“招工难”并存

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最大压力。2011年至2013年,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年平均增幅分别为22%、20.2%和17%。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已有19个省市自治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目前部分熟练的纺织服装工人月薪已涨至4000元以上;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越南一线纺织服装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200美元/月,缅甸服装厂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则仅为100~120美元/月。相比之下,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压力不断扩大。虽然工资持续上调,但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行业缺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因招工难而导致生产线空置的情况。

2.2市场需求回暖与贸易壁垒频发并存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尤其是近年来出口竞争力较强的纺织服装等传统大宗出口商品首当其冲。比如,美国针对日用消费品尤其是进口消费品的安全标准要求和监管力度不断提升,频频通报召回中国产纺织鞋帽类消费品。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在其的2014年第42周通报中涉及我国产品的数量就多达33项,占通报总数的61.1%,其中的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类商品被通报7例。此外,欧盟《官方公报》近日刊登第2014/350/EU决议,正式纺织品环保标签,进一步扩大了限定产品的范畴,规定有毒化学物质的限制使用。

3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发展的应对策略

3.1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精细化管理

产品的竞争力并不取决于劳动力成本的高低,而是在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要求企业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革新生产技术,并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促进了劳动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外,精细化管理在纺织服装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不论生产者还是管理者,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把关,细节决定成败,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上了一个层次,也就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更稳健的发展潜力。同时,政府部门应当继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形成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有利于消除劳动力的流动障碍,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以达到优惠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3.2强化纺织品国内标准的检测,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加强绿色环保产品的开发

我国应加强国内检测中心与国际纺织环保协会的交流,引进先进检测方法和设备,实现我国检测手段的国际标准化,以国际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打下良好基础。另外,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倡少用或不用化肥或农药种植棉花;同时企业也应加强投资研发新型绿色环保纺织材料,满足环保标准要求,从原料上保障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合格率,有效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第8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升级;OEM;OBM

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upgradingunderopeneconomy.Facedwiththedomesticpressure,theriseoflaborcostandrent,theouterpressureofappreciationofRMBandtradefriction,itisagoodchoicefor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toupgradeitself.Accordingto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itissuggestedproductdevelopmentandmarketingbetwoupgradinganddifferentiationcreationpathsforChineseenterprises.FeenstramodeimpliesOEM-offshoresourcingandtrianglemanufacturing-OBMare3upgradingstepswiththeincreasedrelativedemandforskilledworkers.

Keywords:textiles&apparelindustry;upgrading;OEM;OBM

一、引言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先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通常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一旦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了,经济发展其他阶段紧跟其后,例如,韩国,中国台湾,印度,许多南亚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1]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2004年我国主要纺织产品,如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还是世界上纺织品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自1994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一直位世界第一位。尽管我国是纺织大国,但还不是纺织强国。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在企业治理、组织结构及竞争条件上都得到很大提高,加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以及基于FDI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形成了目前许多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代工关系,这种商业代工模式许多以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形式存在,这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嵌入全球产品链。但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足: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小,大多在中低档次和初加工上进行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在市场开拓和营销方面力量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依赖国外供应商和进口商等。同时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处于竞争激烈且无序的状态,而在高端产品市场上又显得竞争不足,如中国的服装加工贸易以OEM制造为主,兼有少量的ODM生产[2]。在纺织服装链条中,中国OEM企业只是赚取了10%左右的加工费,90%以上的利润掌握在国外品牌商、渠道商和零售商手中[3]。中国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自己的企业不创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能力优势,长期甘当作为配角的“国际代工者”角色,仅仅赚取低廉的手工费,会受到国内产官学界要求“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那么在现有开放经济条件(全球生产体系)下,为何升级,如何升级,升级可能性和障碍是什么,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一)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

从世界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历程看,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能够在世界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18世纪的英国诞生现代纺织业,19世纪英国是世界纺织工业的中心,20世纪中心转移到美国,二战后,亚洲纺织业日益发展,50和60年代的日本、60和70年代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80年代以来的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90年代的巴基斯坦、越南。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带动下,向具有劳动成本优势的地区集中。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纺织生产能力增量的70%来自亚洲国家,世界纺织业的重心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4]从世界纺织工业转移历史看,曾经领先的国家不断被超越,旧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不断被突破。中国虽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随着本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面临着向低工资地区的转移及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

(二)国内供给约束和外部压力促使中国纺织企业升级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地价的提高使供给成本相对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和贸易摩擦与配额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构成压力生产成本上升与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比较优势弱化。由图1可知,中国的劳动工资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而这些国家也在发展本国纺织业,面临这些低工资国家竞争,中国纺织产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渐失。2005年初,中国对全球出口的148项纺织品加征出口从量关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由于部分出口纺织品款无法短期回笼,人民币汇率调整使我国纺织品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价格低廉,经营不规范,产品质量等让贸易保护者找到理由实施如反倾销、SA8000、绿色壁垒,242条款等WTO充许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的长期存在性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外部压力,而且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从静态角度看有利于本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从动态看,当许多国家同时采用这一战略将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品供过于需,市场价格下降,销售越多,收益反而下降,结果会陷入贫困增长陷阱[5]。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增强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等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内外压力下必然选择。

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

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实现产业升级,可从纺织服装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分析。由产业组织理论,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是类似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许多卖者和买者,产品有差别,容易进入和退出。如中国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较多,特别是MFA取消后(见表1)①,中国前四个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的三个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的纺织企业的数量2005年比上一年增长均超过了30%,三个地区纺织企业数量总和超过了4000家。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进入纺织服装产业相对较容易。

从产业组织理论看,由于处在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只能在短期获得经济利润,长期由于进入容易不能获得经济利润,所以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方法是不断创新,即创造产品差别以不断创造垄断。创造产品差别包括创造产品的实际差别和产品感觉上的差别,这正是微观曲线的两端产品创新(产品的实际差别)和品牌运营(产品的感觉上的差别)。前者是通过产品开发,如设计和技术创新,后者通过广告和营销。这也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两条升级路径。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必须定位于全球化生产背景下,因产业升级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与封闭的条件下不同,参与全球价值链是产业升级的必要步骤,因为它把企业和经济放在潜在的动态学习曲线上,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谋求升级更易缩短与价值链高端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差距,更现实可行;另外,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业产业的发展使产品的全球化生产和管理的成本下降,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专业化分工由产品间到产品内,即产品的不同工序,效率提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产业的竞争力表现为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8],即微笑曲线的两端,产业动态(创新)效率更为重要,而非仅仅降低成本的静态效率。笔者运用Feenstra的连续投入品的模型[9]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可能性。

设指数z∈[0,1]表示制造一件产品的许多工序,包括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和销售等。z的大小不是按时间的先后排序而是按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的递增顺序排序,如最小值代表的活动可能是加工,最大值的活动可能是研究与开发。设x(z)表示每一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αH(z),αL(z)表示生产每单位投入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数量。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H(z)和L(z)表示本国生产投入品z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和不熟练劳动的数量。假设只有两种投入品资本和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之间符合里昂惕夫技术关系,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θ表示每种投入品生产成本的劳动比率。外国的生产函数与本国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均加了一个*号(图2)。

本国单位成本函数:

C(w,q,r,z)表示本国生产每一单位x(z)的成本,非熟练劳动的工资为w,熟练劳动的工资为q,资本的价格为r,中间投入品可以在任何国家生产,用来生产最终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希望从成本最低的地方购买投入品,为此,将做出如下假设:假设本国是一个熟练劳动力和资本丰裕的国家,外国是一个熟练劳动力的资本相对不丰裕的国家。则:

如果本国所有工序的单位成本低,则在本国生产,如果外国所有工序单位成本低,则在外国生产。我们感兴趣的是国家之间“分享生产”的情况,因此假设曲线C*C*和CC至少相交一次,FreenstraandHanson(1996)证明在假定(2)下只相交一次。本国的工资为wL+qH,因为工资占总成本的比率为θ,所以国家的GDP为(wL+qH)/θ,乘以(1-θ),即资本的比率,可得:

假设允许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尤其是,当前面的假设(2)r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是通过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创造产品特色,即不断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转移。作为产品内贸易理论的Feenstra模型是把生产过程按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递增顺序排序,得出结论是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随着本国相对外国生产成本增加,本国从事的生产工序将转向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比值更高的阶段,这一z值更高阶段表明了本国产业向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更高的的设计、技术创新、营销等生产环节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东亚新兴经济实体(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路径,即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国际分工,从简单的组装活动开始,利用不同工序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可以向上游溯升到复杂工序与零部件的贴牌(OEM)、设计代工(ODM)生产,再延伸到自有品牌的市场销售的生产方式产业升级过程。这对中国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选择升级路径提供重要借鉴。其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启示如下: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方式:一是嵌入全球生产体系,如从事OEM生产并加强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OEM的优点是可以了解国外购买者的偏好,了解更多纺织服装产业上游和下游的知识。二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及贸易摩擦的存在,中国成熟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把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外包,具体为从事相对技术密集型的活动,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外包给低工资的国家或地区。Feenstra模型的外国是纺织产业的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地区,所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生产和出口的对象为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并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另一种“制造三角”,即拿到发达国家的订单,然后部分或全部外包给其他低工资国家或地区。三是成为品牌营运商即OBM。

(二)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OEM-外包或制造三角-OBM的升级过程,后两阶段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劳动力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是劳动的熟练程度。而目前纺织服装企业与其他工业相比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调查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中大多数企业中有大学本科或更高学历的员工占全职员工的比重仅为2%~5%,最高的达到10%。最严重缺乏的人才集中在总(副总)经理级别、部门主管、工程师、技术员这几类人员方面,企业在招聘选拔时明显感到上述几类人员供应不足企业选择余地较少。2002年,纺织业企业平均教育费用占全部工业平均水平的56%较前一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职工平均教育费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下降了12个百分点。[10]可见,中国纺织业中职工素质培训的严重缺乏状况。这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障碍,这或许对中国的职业化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可充分利用作OEM这一阶段一方面积累资本,一方面教育和培训工人,注重学习在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买主的要求,以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为竞争手段,努力建立与发包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诚信关系,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和扩张产能的组织能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形态是靠个人的创新、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而不是仅仅依靠“转口贸易”或持续的过度开发而发展起来的[11]。

(三)资源在地区间优化配置

中国国土辽阔,地区差距不平衡,国内市场容量大,可以在国内进行地区间资源配置。这也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向中西部转移,但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的交通、能源、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否适合产业转移的需要。另外,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是否造成破坏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Diao,X.,&Somwaru,A.ImpactoftheMFAphase-outontheworldeconomy:Anintertemporalglobal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TMDDiscussionPaper).TradeandMacroeconomicsDivision,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Washington,D.C.October,2001(79).

[2]卜国琴,刘德学.中国服装加工贸易升级研究——基于全球服装生产的网络视角[J].国际贸易,2006(11):27-31.

[3]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5):56-63.

[4]GaryGereffi,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8):37-70.

[5]黄兴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J].国际贸易问题,2006,(3):40-45.

[6]PeterMinor,Changesinglobaltraderulesfortextilesandapparel:implicationsforDevelopingCountries,researchreport,November20,2002,NathanAssociatesInc.TCBProject.PageNo.12.

[7]冯伟.ChallengesFacedbyTextileEnterprises:PostQuota[D].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学位论文(英文),2005-08.

[8]荆林波.质疑外包服装降低成本及引起失业的假说[J].经济研究,2005(1):120-121.

[9]RobertC.Feenstra(2001),advanced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ndevidence,MITpress,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