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1 05:47:23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1篇

危化品管理新规即将实施

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91号令,简称《条例》)修订版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关条款也由原来的74条增加至102条。新《条例》从职能部门职责到化学品生产、进口、经营、运输和使用企业的义务都有更为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加大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与行政处罚力度。面对趋严的管理新规,应从对《条例》的解读中着力。

条例解读:新《条例》修订内容较多,主要修订内容有:扩大《条例》管理范围;增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制度;调整剧毒化学品运输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和鉴定管理;下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权限和加大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纺织业管理潜力大 6企业获管理创新成果大奖

近日,6家在不同管理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且勇于理论探索的纺织企业,经过多轮评审,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的首届得主。这是记者从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获悉的。

“这次评审的重点在于对管理创新点的考察和筛选。”据了解,本次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的评选条件除了参考企业的基础资料外,最重要的是看创新成果是否对当前行业发展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经过严格遴选,无锡一棉、如意集团、山东鲁泰、吉林化纤集团、常州旭荣、青岛红领6家企业脱颖而出。从最终胜出的企业管理创新经验来看,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商业模式创建等都是跟当前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热门主题。据悉,作为推广活动的后续步骤,被表彰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果还将编写成案例等形式,通过各种宣传平台进行渗透,并根据企业的需要组织交流。 (来源:中国质量报)

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高层论坛在沪召开

8月16日,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东华大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高层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纺织染整、生物、环境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纺织工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提出了建议。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纺织工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减缓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工程院网)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沪召开

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拉开帷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张培荣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季国标、姚穆、郁铭芳、周国泰、周翔、蒋士成、孙晋良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的纺织界专家和众多国内高等院校的师生、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也前来参加本次年会,参会人数达到520多人,正所谓“纺织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推动纺织进步”。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孙瑞哲以“产业发展与学术力量的系统对接”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以“新时期纺织科技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为主题展开讨论了新时期下纺织行业面临的各种要求。为了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纺织业发展中来,本届年会设立了多个奖项。东华大学俞建勇教授获得了“2011中国纺织学术大奖”,年会还评选出了15篇优秀论文。所有这些获奖者,都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纺织学术研究的建设队伍之中。(来源:中国纺织报)

监督・服务

伊犁州纤检所积极开展“黑心棉”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伊犁州纤维检验所通过“三个到位”,积极开展“黑心棉”专项检查行动。该所分片划区,宣传到位。将学校、农村、工地、城乡接合部划为重点宣传区域,以销售絮棉制品及床上用品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商店等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现场讲解、检查、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升经营者识假辨假能力,积极督促经营絮棉制品及床上用品的经营主体落实好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好相关产品的进货关、销售关、产品售前检验关。打假维权、服务到位。充分发挥纤检监督、执法作用,及时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对举报销售“黑心棉”絮棉制品及床上用品的,迅速予以查实和处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来源:伊犁州纤检所)

洛阳市纤维检验所进行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专项检查

洛阳市纤维检验所于8月22日至9月18日对全市高校进行了学生床上用品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活动,我所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车辆70余台次,累计检查学校8家,20家销售学生床上用品摊点。其中抽样棉被18床,代表样品批量2400床;抽样棉褥16床,代表样品批量1200床;抽取床单22条,代表样品批量3200条;抽取被套21条,代表样品批量3200条。其中合格率85%,不合格率15%。对抽检不合格的学校和小摊点依据法律法规,将给予其责令停止销售、没收不合格产品、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加大监督抽查的频次,促使短期内进行整改。(来源:洛阳市纤检所)

宁波市纤检所对学生服生产企业联谊会会员单位进行培训

9月27日,应宁波市学生装、床上用品生产企业联谊会的邀请,市纤检所选派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制部门负责人对联谊会会员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并通报2011年度宁波学生服、床上用品登记备案企业产品质量抽查情况。联谊会会员单位35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对机织学生服缝制技术要求、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的学习,与会人员普遍感到受益匪浅,表示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学生服床上用品的质量,让学生和家长放心。(来源:宁波市纤检所)

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张掖市纤维检验所集中销毁“黑心棉”

9月23日,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科、法宣科、稽查大队、张掖市纤维检验所依据2011年全国“质量月”张掖系列活动安排,对张掖市纤维检验所2006―2011年中对宾馆、学校、幼儿园、招待所、医院等用于经营的絮用纤维制品以及絮用纤维制品加工销售点进行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活动中查获的445件劣质絮用纤维制品(俗称“黑心棉”)进行了集中销毁处理。熊熊火焰中445件“黑心棉”化为灰烬。此次销毁的物品中包括毛绒玩具、服装(马甲、羽绒服、棉裤)、军用棉被褥、棉絮、毛毯等。这些“黑心棉”, 其填充物均为来历不明的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医用纤维性废旧物、再生纤维状物质、废旧服装及其他废旧纤维制品等,经过简单晾晒、粉碎加工而成,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和有害微生物,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属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来源:张掖市纤检所)

广州市纤检院参加认可委能力验证项目《皮鞋勾心纵向刚度试验》

近日,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了能力验证报告,广州市纤检院今年5月参加的皮鞋勾心纵向刚度试验结果满意。来自国内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家实验室参加了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有47家,未获CNAS认可的实验室有7家。本次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实验室有50家,占全部实验室的92.6%。 (来源: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

宁波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首次突破千亿元

近日,记者从《2010/2011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中了解到,去年,全市2036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资产规模达1110.1亿元,同比增长17.67%。

《报告》显示,2010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036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08.9亿元,利税额102.34亿元,完成出货值515.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29.71%和12.61%。纺织服装业产值、利税占全市工业的比例约为10%,出货值则是全市五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源:宁波日报)

陕西省棉纺织(纺机器材)行业协会成立

陕西省棉纺织(纺机器材)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日前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省70余家重点棉纺织和纺机器材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务,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田福海当选为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莉、陕西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马永喜和陕西省工信厅、省工经联的领导专程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张莉在会上希望陕西棉纺织行业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开发,真正引进一批品牌优势显著的企业,要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重振陕西纺织工业雄风。同时,她还希望陕西棉纺织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企业间的协调和服务工作,搞好行业的自律规范,努力促进陕西棉纺织行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来源:中国纺织报)

行业・市场

中日合资碳纤维高端项目落户宁波

日本超级树脂(SUPERRESIN)株式会社与杉杉集团共同投资的碳素纤维高端项目近日正式落户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欲打造世界一流的碳纤维生产研发基地。该项目将以碳素纤维及树脂为主要原料,进行复合高强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占用少、产品用途广、市场前景好等特点。项目注册资金为2.5亿日元,总投资5亿日元,投产后年销售约80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销售额可达1.31亿元,累计净利润2300万元,成为日本超级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区域总部。(来源:中国纺织报)

珠江国际纺织城投资45亿进驻中大商圈

历时三年多开发建设的珠江国际纺织城于国庆前试业,令中大纺织商圈再添新丁。此次,投资45亿元的珠江国际纺织城项目将与政府合作推进中大布匹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的投入和督导,带动中大纺织商圈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引领纺织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形成纺织行业的“中大布市价格指数”。(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在松江开园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松江区政府联手打造的部级创新基地――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时尚谷)正式开园。作为新近认定的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时尚谷”还借开园掀起了为期一周的创意活动高潮,第六届色彩中国颁奖典礼、第七届亚洲色彩论坛、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等一系列服装行业的“重头戏”将在松江陆续登场。而这也成为松江区以创意产业撬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次尝试。时尚谷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平台还只是园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首期项目,今后将导入更多服务平台,并最终形成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人才、信息、商贸、设计研发、行业活动、流行趋势的“六个中心”,从而助力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从以“生产”为主转向以“研发、设计”为核心。 (来源:解放日报)

内外受敌 顺德均安牛仔拟设牛仔联盟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种“内外受敌”的情况下,顺德区均安镇通过成立均安牛仔联盟、进行企业重组推动上市、筹建均安牛仔研究院等措施,对全镇牛仔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据介绍,均安将成立均安牛仔联盟,鼓励均安牛仔在业界制定标准和规则,提高话语权;继续对“均安牛仔”区域品牌进行整体包装宣传,组织企业“抱团”参展,进一步擦亮“均安牛仔”区域品牌;鼓励和引导企业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来源:南方日报)

项目引领湖北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近日,8个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品牌服装建设和产业用纺织品新建项目,入选湖北省“十二五”期间每年滚动实施的100项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据了解,这些项目符合国家重点鼓励和优先发展方向,对湖北省产业结构布局和优化具有较强支撑作用,且技术水平高、工艺装备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当年可以开工建设。

如其中湖北美尔雅投资2亿元,年产300万米新型服装面料生产线项目,利用“嵌入式纺纱”技术,将毛纺织纱支提高到300支以上,提升美尔雅西服品牌附加值;湖北动能投资7.5亿元,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和购置设备,年产李宁服装6700万件;湖北金安纺织投资2.6亿元,进行全流程棉纺设备升级改造,年产高档精梳针织纱12000吨等。湖北省通过狠抓一批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和区域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来源:中国纺织报)

认证・预警

美将强制执行儿童用品第三方检测认证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正式通过一项新的针对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的第三方测试及认证要求,以确保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符合美国联邦规定的邻苯二甲酸盐限值,该要求将于今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至此,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中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以及电、热、机械等安全标准,都已明确从明年起,只有通过CPSC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并出具证书,该产品才能在美国境内销售。

第三方测试认证规定的儿童产品范畴包括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盐和铅的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还包括ASTM儿童玩具安全标准规管下的玩具、婴儿学步车、全地形车、童用自行车、儿童睡衣等。根据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永久性禁止儿童玩具和护理产品中三种邻苯二甲酸盐物质DEHP、DBP、BBP的使用量大于0.1%;暂时性规定在儿童吮吸、咀嚼的儿童玩具和护理产品中,另外三种邻苯二甲酸盐物质DINP、DIDP、DNOP的浓度不得大于0.1%。此前CPSC对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玩具和儿童产品中的铅含量限定为100ppm,已从今年8月14日开始实施。而玩具检测的强制性标准则根据ASTM F963制定。(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展会・论坛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2篇

“太惨了”,山东美达服饰有限公司的田小姐说。该公司是全国服装出口企业十强之一的绮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以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今年年初以来,以出口为主的该公司便遭遇寒冬。出口下降的不止美达服饰一家,继五月份服装出口继续减缓之后,海关总署本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当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55.20亿美元,同比增长4.20%,其中服装产品单月出口98.72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14.97%。

“2007年以来,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叠加影响,纺织服装行业景气度不断下滑。”安信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赵梅玲表示。邱先生也持类似观点:“行业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在14年的行业从业经历中,邱先生供职过内资、港资、日资及美资各类企业,但近两年行业发展越来越艰难,跳槽也变得越来越难。田小姐说:“汇率升值和美国市场的需求疲软,是公司出口出现困境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中国第一纺织网统计显示,今年1~5月,纺织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247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8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24个百分点和32.03个百分点。行业内亏损企业10498家,亏损面22.85%,比去年同期增加1.57个百分点。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资深行业分析师汪前进,更是用了“最艰难的日子”来形容当下纺企的处境。安信证券2008年服装行业中期投资策略统计显示,2007年下半年以来,服装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水平明显下滑,由之前的14%下滑到今年3月份13.4%左右的水平。并且,利润总额增速下降的幅度明显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速,企业亏损加剧,今年3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数量占行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上升到24%。

以纺织服装大省山东省为例,商务部青岛特派办今年上半年对山东纺织业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于4月份出具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中纱线和布匹等低端产品比重较高,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使得此类产品几乎丧失国际竞争优势。而汇率升值“好像一场寒流”,山东纺织行业势必将重新洗牌。

行业两极分化

赵梅玲用“二八定律”来形容当下纺织行业的这种状况,约占行业公司数量20%的大中型企业,拥有先进技术、具有品牌优势和高附加值,牢牢占据80%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利润。而技术水平较低、严重依赖出口的纺织服装企业,处境则越来越艰难。

据统计,截至7月17日,上市公司修正业绩预报的已达58家,其中近半缩减了预期,纺织上市公司成为重灾区。主营服装成衣、服装面料、纺织印染的众和股份日前中期业绩修正报告,由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小于50%,预修正为减少10%~20%:德棉股份将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测从变化幅度不超过30%下调到减少盈利45%:传化股份亦将其盈利预期从预增30%下调至预减20%:ST迈亚将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盈利状况从预期亏损4000万元增加到亏损5500万元;以粘胶短纤为主营业务的澳洋科技,同样下调了盈利预测。从各纺织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修正报告中可见,业绩下降的原因不外于汇率不断调整带来的国际业务重创、公司的资金成本不断增加、用工成本增加、主要原料价格上涨等。传化股份刚刚履新的董事会秘书朱江阴,将公司业绩预期下调归结为汇率变化带来的下游企业困境。她表示,纺织行业本来利润就很薄,下游企业生产销售、出口遭遇困难,“我们作为上游企业,自然会受到影响”。但她同时表示,公司将业绩预期从增加0~30%,下调到-20%,调整幅度不大,因为包括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公司的“直接影响”较小。

澳洋科技业绩修正公告中称,由于出口和内需疲软,粘胶短纤价格“下滑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都超过了公司经营层的预计。”此外,公司还预计,硫酸、二硫化碳等化工辅料以及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会对公司今后的效益继续产生不利影响。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丁光辉表示,汇率变化等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下游纺织出口企业“传导”而来。而其他受访的上市公司均表示要继续深化主业,“开源节流”。朱江阴表示,公司将通过产品提价来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影响,同时加强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丁光辉也表示,在行业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未来将在继续强化主业、实施产品结构差别化战略、满足不同客户多层次需求方面努力,走出困境。

民族品牌鹤立鸡群

“我们不敢说这是我们的春天,但在这个冬天,我们更容易活过去。”七匹狼董事会秘书杨鹏慧这么评价纺织行业大环境下的公司。同是中期业绩预告修正,7月15日,七匹狼将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修正为150%~200%,超过之前预计的50%,被市场认为超预期。

尽管内外受压的纺织业仿佛已进入寒冬,但部分企业却迎来了发展之春。在近期纺织品出口退税传言的刺激下,股市中的纺织服装板块表现比较活跃,其中业绩预告交上满意答卷的公司成为市场的“兴奋点”。杨鹏慧表示,尽快整个纺织行业不景气,但其细分市场却很大,公司坚持走体育用品中端以上这一细分市场,增长情况较好。

与10亿元规模的销售基数相比,七匹狼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只占1%~2%左右,而且“基本上作为产能短暂剩余”来处理,杨鹏慧称这对公司的整体销售和利润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得益于品牌提升和国内市场开发的不止七匹狼。近日中期业绩预告的报喜鸟,就得益于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高,预计净利润增长在60%到90%之间。据了解,报喜鸟上半年营销网点从年初的585家增加至630多家。而截至2007年末,该公司主营业务地区构成中,国内与国外分别为4.53亿元和340.96万元,国内市场销售占到99.25%。

冬天来临,很多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可能掉头向内,重归国内市场。七匹狼们的日子还会继续好过吗?“我们感觉压力不大。”杨鹏慧对此表现轻松。她介绍说,2007年出口退税率下调后,就不断有企业从外转内,但“只是对我们的低端产品冲击较大,对我们主要的中端以上品牌暂时还冲击不到”。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3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纺织类专业;工作实践

一、纺织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发展历程

工程教育认证是由认证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实施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认证机构的认证活动得到政府或相应教育管理机构授权,具有自己的章程、运行制度和机构,通常包括决策、工作和审查委员会,不依赖、不挂靠特定的学校。认证机构有常年运行的工作机制和相对稳定的专家队伍,一般由行业协会、工程师协会委派工程界、教育界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架设了工程专业毕业生与职业工程师之间的通道。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下设不同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纺织类专业认证委员会是其中之一。划归纺织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的专业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4个,目前试点阶段正在进行纺织工程和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专业的认证工作。1.纺织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5年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上报了承担纺织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申请,经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同意,纺织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试点工作组于2016年初开始纺织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相关工作。2017年6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下发了《关于成立纺织类专业认证委员会(筹)的通知》(工认协〔2017〕16号),批准成立了“纺织类专业认证委员会(筹)”。2.纺织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发展2016年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和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专业首先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2017年纺织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受理了6所学校6个专业的认证申请,其中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江南大学3所学校的纺织工程专业通过了进校考查,结论都是“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有条件)”。2018年申请认证的专业有15个,其中6个专业的申请被受理。目前认证工作正在按步骤有序地进行。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有几个环节对申请认证的专业和专业认证委员会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必须认真做好。1.申请一所学校的某个专业认为该专业建设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就可以提出认证申请。申请材料就是把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开展的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工作按认证申请的标准项总结出来。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很多人理解为先提出申请、再照着做,这完全颠倒了顺序。认证协会收到认证申请材料后将委托相应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决定是否受理认证申请。2.自评自评是认证工作的重要一环。从自评报告中可以看出参加认证的专业对认证标准的理解是否到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对应和支撑,是否有持续改进的机制能够保证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的教学环节是否有质量监控机制并能很好地运行,能够覆盖支撑毕业要求。在这一环节,可以对专业建设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基本判断是否符合认证要求以及是否能够进入下一步进校考查阶段。3.进校考查进校考查是在自评报告达到认证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对自评报告中不能反映的问题进行实地考查和访谈。实地考查内容包括考查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在内的教学硬件设施;检查近期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作业,以及学生完成的其他作品;观摩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外活动;参观其他能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现场和实物。访谈包括与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教师、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校友及用人单位进行座谈。从这些原始资料和座谈中能够佐证自评报告中的陈述是否真实可靠和全面准确。4.结论审议在进校考查完成之后,纺织类专业认证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分别针对上半年和下半年进校考查的专业进行结论审议。这是专业认证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程序之一,是认证质量把关的重要一环。5.专家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专家和委员会成员的辛勤工作。认证委员会将进一步完善专家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制度及措施,形成一支在多个维度(骨干专家、一般专家、高校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各专业领域专家等)结构合理、满足需要的专家队伍。

三、目前参加认证专业的常见问题

由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以前开展的审核评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评审理念和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初次参加专业认证的专业,无论是通过的还是不通过的,通常对认证标准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到位的地方。纺织类专业在初次提交认证报告时经常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1.基本概念混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概念混淆,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理解不清。培养目标是对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而有些专业将培养目标描述为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与毕业要求相混淆。有些专业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用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来分析,混淆了培养目标合理性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含义。2.生搬硬套通用标准在培养目标方面脸谱化比较严重,忽略了专业补充标准和专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培养目标缺少特色。例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很有特点,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适应性,专业和行业企业结合得特别紧密,因此应该保持专业特色和优势。然而,一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极力往通用标准上靠,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对于毕业要求,也是照搬12条通用标准,只是加上了专业的名称,专业特色不明显。3.各标准项之间支撑不够毕业要求的制定对培养目标支撑不够,导致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关系不明确,甚至完全游离;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不够;比较突出的是在非技术性指标方面,教学活动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和可衡量性都不充分。4.“持续改进”是认证中的重点和难点专业是否建立了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是认证的关键。一些专业尚未建立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未见明确的并在教学运行中执行的质量标准,课程评价仍采用传统方式,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部分缺乏论述逻辑,未明确基于机制运行所发现的问题,没有阐述改进内容、方法与效果。

四、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建议

1.厘清几个概念和关系在自评报告中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之所以会混淆,是因为对职业工程师的要求不清楚,非常容易把培养目标写成毕业要求。专业要和行业企业加强联系,多了解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持续改进,包括内部评价机制和外部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内部评价机制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课程评价是质量监控的核心,也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依据。因此,建立面向产出的课程评价机制是内部质量保障的核心,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底线”。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是通过收集和确定体现学生4年学习成果的相关评估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解析。外部评价机制是指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机制。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是通过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的调查来实现的,并为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评价结果要用于持续改进,明确基于机制运行所发现的问题,阐述改进内容、方法与效果。毕业要求要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要能够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2.对照认证标准认真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标准的要求做,切实把各项机制建立起来并认真执行,持续改进。其中的关键一是建立机制,二是对已经建立的机制严格执行。3.按认证协会要求有条理地撰写报告自评报告的撰写非常重要,参加认证的专业需要把做好的工作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有条理地写出来,对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做好解释和说明。报告的撰写者需要思路清晰,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要强。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4篇

多层面健全机制,保障指数规范运行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编制办公室(以下称“指数办”)以严谨求实的态度确保指数科学编制,在数据采集系统、指数编制方法和指数分析(包括基期数据调整、代表品扩容更新、数据采集队伍调整加强、填报商户和采集天数增加、加权方法改进、定期编辑信息专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完善工作,使指数编制工作走上了稳定和规范的正轨。

全面实施扩容方案。去年,绍兴县联合轻纺城股份公司和绍兴县工商局轻纺分局,对轻纺城范围内的15个市场15000余户商户和采购商进行全面的纺织品种清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采集点扩容工作,采集点由300个提高到1141个,代表品由500种增加到1947种,更为全面地反映市场特点和行情走势。

合理分配改进市场布局。结合绍兴县政府开展的“划行归市”工程,按照市场分区规划,快速调整原有市场纺织品抽样布局,以“划行归市”试点市场交易特色为参照,在主要市场区域设立市场采集办公室,加大抽样采集力度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地布局信息采集商户。

规范信息填报流程。针对加入新旧两批采集点商户,采取“双轨制”采集模式,对老商户在报送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市场行情变化反馈,对新商户主要以日常的数据采集为主,待关系融洽后逐步开展深入合作。完善数据审核方法,创新网络直报模式。实施三级数据审核方式,加大抽样调查频率和加强监督复查力度,对输入的数据采取商户、采集员、入场指导员负连带责任。针对日新月异的上市产品,逐步建立新产品网络实时报价系统,及时跟踪市场流行趋势和时尚风向,为经销、采购、生产等多个商贸机构提供准确及时信息。同时,借鉴企业信息数据统计网络报送系统,在省内建立首个指数网络直报系统,简化商户填报流程,逐步形成信息网络传递,无纸化办公。

多领域增进合作,发挥指数行业优势

柯桥指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并通过多领域合作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地位。

设立浙江工商大学实习基地。去年,指数办和浙江工商大学紧密合作,建立国家特色专业(统计学)实习基地,使“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发展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可持续性的后备力量,走上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

参与国家纺织标准的制订。立足于轻纺城市场品种优势,指数办根据自身特点与纺织工业协会积极合作,参与纺织品分类标准的市场调研活动,并建立了纺织品基本数据库,还参与承办了2009全国纺织质量与标准会议。

加强同行交流研讨。调研盛泽丝绸市场发展状况,与盛泽丝绸指数、绸都网人员共同探讨在立足特色市场经济之上的全新指数发展规划,对指数未来发展方向取得一致看法。

探索网络搜索模式。与谷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用谷歌在网络搜索方面领先优势,将柯桥纺织指数推广开去,逐步树立国内外品牌形象,并开展网络工作人员培训。

探索与金融、企业合作模式。与绍兴县人民银行合作,利用指数专业领域的权威优势,反馈国家政策导向在行业内的积极效果和前景预测,参与人民银行关于轻纺城的课题探讨。同时,通过各类指数服务载体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品牌,推广企业产品。

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指数专业形象。利用春秋两季纺博会宣传平台,发放指数介绍、信息专刊、加盟邀请函的多种宣传资料,扩大指数在市场商户、国内外企业中的影响范围,加深指数的专业形象,并在会后及时与客商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原有的中英文版网页同步更新的基础上,突出指数主要信息图表,跟踪指数工作动态,及时非常规品种价格资讯,改版后网站日访问量一直保持在1100以上。信息专刊在面向市场商户、纺织企业、贸易公司的基础上,增加了与各地商会、国内著名服装市场、纺织行业协会间的发送途径,一些台湾客商和港澳专业机构也纷纷来函索要。增加市场商户中的信息资料投放范围,放置指数信息宣传架,将更多的行业资讯信息提供给广大客商。同时,在《纺织服装周刊》等媒体开设专版。在纺织主要行业论坛全球纺织网论坛、中华纺织网论坛、中国纺织网论坛转帖指数实时评析报告并建立互联关系,形成民众了解、行业关注的氛围。

多方面改进完善,提高前瞻能力

柯桥指数两年来,已成为行业风向标。为保证指数编制工作长期有效运行,继续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发挥资讯、建议、参谋的作用。指数办明确2010年为柯桥纺织指数的巩固提高年。

数据质量是指数工作的生命,提高信息采集员的专业和职业素养,才能保证第一手信息采集数据准确。今年将抓好抽样经营户培训,抓好基础薄弱的市场、市场分管指数领导、入场指导员、采集员重点培训,确保专业培训不少于100人。

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季节、行情、时尚等因素影响,商户主要经营品种较难稳定,因而采集的数据较难保证长效性和一致性。还由于多数商户担心填报数据与其他企业信息产生冲突,部分在市场中占有较高比重和引导行情的商户未成为指数采集点,因而采集商户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市场调研活动还要增加。指数是反映整个中国轻纺城市场的晴雨表,针对市场特定品种特定行情进行调查活动,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市场,切实发挥指数作用和提升指数的行业形象。同时,扩大指数覆盖面,目前的指数仍集中在国内纺织品交易的龙头――中国轻纺城,尚未开展在外部市场和企业间的拓展,还缺少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知名企业加盟。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5篇

[关键词]中国纺织学会;纺织;改革技术

中国纺织学会于1930年4月20日成立于上海,1950年改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其会员主要由纺织工业技术家及纺织工业从业者组成,是我国现代史上较早的科学学术团体之一。自成立以来,学会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学术界对近代社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前身――中国纺织学会的专门研究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在搜集和掌握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尝试考察中国纺织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历程、主要活动,缕析其基本主张,并力求对其予以客观评价。

一、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

晚清以降,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列强的步步入侵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西方入侵相伴的是舶来品的大举侵销,抢占国内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科学、救国的理想,进行了以可循交流为主的有益于社会的各种活动,学术团体日增。另外,随着留学欧美、日本的中国学生日渐增多,当中不乏以纺织为专业者,在目睹了国外科学团体的昌盛后,针对当时国内没有全国性的纺织学术团体,中国纺织学会便应运而生。

1930年,朱仙舫、朱公权、汪孚礼、张迭生等人鉴于已有280余人的成员基础(1),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纺织学会。是年4月20日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会章,宣布“以连络纺织界同志研究应用学术使国内纺织工业臻于发展为宗旨(惟关于政治及劳资问题盖问)。”(2)学会设会员大会,于每年春季召开,会议地点由上届年会议定每年易地举行,由会员大会选举执行委员15人及候补委员5人组成。执行委员照章互推主席委员1人,选举职员,分总务、会计、研究、编辑、审查、介绍等部,主任各一人。学会附设会所于华商纱厂联合会。

中国纺织学会的会员由纺织染技师等组成。学会在成立之前,有会员280余人,正式成立后共计会员318人(3)。至1948年学会会员发展至二千多人。(4)学会的经费,主要包括会费、广告费、书刊版权费、社会人士特捐等。另外,学会每年请由纱厂联合会补助经费洋1000元专为远地会员出席年会时津贴旅费之用(5)。但是事实上,华商纱厂联合会的补助经费,并未真正到款过。

中国纺织学会总会设在上海,随着学会影响的日益扩大和会员人数的逐渐增多,学会鼓励各地积极设立分会,陆续成立青岛、东北、西安等分会。另外,1931年3月,一些在欧洲学习纺织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里昂成立中国纺织学会旅欧分会(6);1948年1月,台湾省纺织技术人员在台北成立中国纺织学会台湾分会筹委会(7)。

中国纺织学会的首届主席委员是朱仙舫,此后,连选连任,直至第十四届。1930年,朱仙舫主管申新二、五、七厂、九江久兴纱厂等厂厂长。由于朱仙舫在纺织业界的影响力,其影响日益扩大。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第一个纺织行业管理机构“棉业统制委员会”,一批纺织专家和企业家担任了委员,会员邹秉文亦任该会委员。另外,会员汪孚礼、王子宿等在该会任工程师和技术专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纺织学会总会迁往重庆,以便继续工作。但是,因时局影响,学会会务有所停顿,年会停止召开,会刊停刊。1942、1943年中国纺织学会学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等学术团体联合举行年会,并展开部分活动。抗战胜利后,学会于1946年迁回上海。1947年,学会进行改组,执委会制改为理监事会制,主席委员改为理事长。学会迁回上海后,进行正常会务活动,并筹建新会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主要活动

自成立以来,学会以“共为学术研求,各以所知贡献诸人人,而广其用”,改良纺织技术,增进工作能率为己任,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发行刊物

中国纺织学会先后发行了《中国纺织学会年刊》、《中国纺织学会会刊》、《纺织周刊》等刊物。

1、《纺织年刊》。1931年,该会开始出版年刊,即《中国纺织学会年刊》,至建国前共出版10期。“金字、蓝布的软面,新的排列,上等纸张印,全书420页,有铜板图多幅,厚寸许,大约文字在三十万以上……在我国纺织界的刊物中大概可以说是空前的了。”⑧杂志开设“论文”、“技术”“调查”、“杂录”、“会务”等栏目。其中“论文”栏刊载有张迭生《谈染业》、朱仙舫《中国纺织业的未来》、丘光庭《改进南通棉产为南通民生的要件》等,内容通俗易懂,且针砭时弊。“技术”栏刊载沈泮元《纺机之马力》、汪孚礼《论轻重纱之调节法》、付道伸《织物分析术》等技术性文章,意在促进纺织技术的进步和民族纺织业的发展。

2、《纺织会刊》。学会于1937年因抗战爆发迁往重庆,年刊随即中断。1942年,学会因感多年未出版年刊,会员研究论文无刊物发表,旋即商议出版纺织学会会刊。共出版两期。在抗战胜利曙光来临之时,中国纺织学会的会员们亦积极投入对战后纺织业的规划。学会此时更加注意的是民族纺织工业的未来发展问题。会刊上登载的文章多是关乎于此。例如:章剑慧《新疆纺织业之展望》、朱仙舫《今后纺织业之自力更生》、王子建《我国棉业复兴之途径》、李升伯《建设战后棉纺织业计划及目前应有之准备》等等。

3、《纺织周刊》。1931年4月,会员钱贯一以私人名义创办《纺织周刊》,1935年,《纺织周刊》开始由中国纺织学会出版发行。至1949年1月停刊,除去因抗战爆发及经费缺乏等原因,中途停刊外,共出版十卷。《纺织周刊》开设“文论”、“专论”、“学术研究”、“国内外记载”、“各地通讯”、“每周论坛”、“纺学会讯”、“本业动态报导“等专栏。该刊较重视学术研究的著作,比如张方佐的《大牵伸简易改造论》,从改造动机、改造方法、改造各机之设计、成绩比较、改造费、节省总缴费等方面论述,改造为大牵伸,实行纱厂经济化、实利于中国纺织工业之发展;朱仙舫的《增进普通织机效率论》,主要阐明布厂为增加产额、改良品种、减轻成本,求以利用机械省人工的方法。

(二)召开年会

学术团体一般通过召开年会,以加强会员联系,开展学术交流,中国纺织学会亦不例外。中国纺织学会在民国期间,除战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偶有中断外,年会的举行是其重要工作。自成立到1948年,该会共召开了13次年会。年会为期两到四日不定。第一日上午为报告及讨论会务,下午宣读论文及改选职员;第二日作竟日之参观。两日中并有各行厂之欢宴。除会员与会之外,还有政界、商界名流(来宾)。除年会外,每月召开的执委会亦是议决学会重大事务的常会。

(三)培训纺织技术人员

朱录嘉认为“欲从制造方面谋纱厂发展,固宜注意设备,然人才尤不可忽视”。(9)学会成立伊始便积极向政府建议“建设上海纺织学校”,以朱仙舫、朱公权等人组建建设上海纺织学校委员会,筹划建校。建校活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为后来成立纺织夜校积累了经验。1932年,学会在全国纺织业中心之上海创办纺织补习夜校,有沪东补习夜校两所。另外,学会对补习夜校优秀学生实行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向学。在培养纺织技术人才上,学会还首创了把纺织工厂工作法摄制成影片,讨论改良工作方法,主张将“纺织工厂各部选择优良工人技手,摄制标准动作之影片,造各厂映演以为表率”,此举作为学会对纺织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另外,为了是国内的纺织技术人员能够与国际纺织技术接轨,学会还举行举行学术宣讲会,邀请外籍商人、专家进行学术演讲。

(四)审查纺织机械名词和订定纺织标准

我国早期的自然科学团体都担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审查科学名词,“为纺织机件名词谋统一,有机件华名之译制”,中国纺织学会以此为使命积极参与其中。1932年,学会议决开始审议纺织机械名词,“本会为统一纺织机械名词起见,推员开始起草各部名词,已经另印络续分发征求会员意见,以便审查通行。”学会请起草委员先行起草纺织机械的中文名词,然后再进行提会讨论,并且为促进效率,在时间上做了限制。另外,为了对纺织机械名词审议的全面性,学会又加推戴文伯、朱应奎为纱、粗纱两部纺织机械名词的起草委员。(10)张方佐认为:纺织工程上的各种标准,如工作训练、运转及保全标准,成品规格,原料成品物料的检验标准等,都应由专门技术者分门别类,逐一详定,共同实施。(11)1943年,学会应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标准协进会的邀请,参加订定纺织部分标准。学会通过理事会议决,组织了纺织标准委员会,分设六个小组委员会,包括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纺织、针织、漂染印整等各组。(12)

三、基本主张

中国纺织学会通过《中国纺织学会年刊》、《中国纺织学会会刊》、《纺织周刊》系统宣传纺织技术知识,阐述其对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纺织技术改良的基本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视纺织工厂科学建制。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纺织工厂开设,这些新开设的纺织工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厂址的选择、原料的采购、厂内的设施布置、纺织设备的采用以及工人的管理等方面。有鉴于此,张方佐认为:“原料、人工、销路,为工业发展之要素。”所以,在原料方面,张方佐指出,应该用一定种类原棉,因为“原棉不同如时易其类,则每易一次,工厂即多一次混乱,因原棉不同,纺织各部间隔须依织维长度从事更改。”在纺织设备置办上,他指出纺机种类不宜混杂,机器的机件繁多,如果纺机种类不同,附属机件准备不足,“一机充足,一机缺如,而致停产”,设备宜置办完全。另外,他还认为应该纺一定支数之纱,以防不时之需。(13)王子宿在其撰写的《大牵伸之种种》中指出:引进大牵伸机,“不但工程减少,而资本、机器、折旧率、原动力、厂基、工房、用料、人工等均随之而减”。(14)陆绍云则认为“普通纱机改为大牵伸机时,每件纱约可省约二元左右,假定每台细纱机改造费为三百元,则几个月可以赚出”。(15)

其二,呼吁政府重视纺织工业。学会就政府对纺织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看法,认为应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凡外商纱厂于吾纱厂在合理之工作效率及以最经济方法办理之下,故贬低价格加以危害时之此希望于政府厉行保护政策,以改善我纱厂者也。”还应奖励补助幼稚工业“欲谋纱丝工业能安定而发展,染色工业能日就繁荣必有赖于政府之奖励补助”。为使政府有效改善纺织工业,提出“三三棉业计划”。计划书中“对于推进棉业,拟分三期办理,每期三年,又分大纲为植棉设厂兴学三项”,实业部批示:“按序而行,颇有见地”,就推广植棉改良棉种一项,实业部令据各产棉声分拟送此项计划,已分别核示切实办理。(16)卢统之认为要繁荣纺织业,政府应做到:一、应建设模仿纺织厂,二、组织小组研究会与工厂调查团,三、统一化之联络,四、宣传提倡之彻底。(17)

其三,注重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民国时期,因为纱厂的资金来源有限,厂内的卫生环境亦不理想,工人多因不良环境而患各种疾病。其中厂内的光线便是一个大问题。木易刀认为

“欧洲大陆和英伦各纺织厂,其能励精图治注意于机械……而能注意于厂内光线之充足者殊少……不佞近往沪上各厂参观……且复通夜工作,故工人之患眼病疾者甚众。”他认为用完善灯光对厂方来说可以,减破坏、易管理、增进产品,减低单位成本,增进工作正确以达到增进出产;对工人来说可以:免眼劳疾,减损伤、保障健康、增效率、改善环境以达到增进工作愉快;灯光应避免不科学的布置宜趋利避害。(18)同时,针对工厂的空气流通问题,木易刀亦指出潮润的空气有助于在夏天暑气工场内消纳热度之减低不少。(19)

四、结语

从1930年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纺织学会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历尽艰辛曲折,这主要源于:其一,社会、政治的干扰。学会历经8年抗战,因战时环境经济的影响,学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其二,经费制约。社会缺少扶持,学会一再申明国内巨子大贾对学会发展的漠不关心。起初社会支持度并不高,且无纱厂主的固定经费赞助,连学会信息和会员间沟通交流的喉舌都无。

尽管如此,作为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一个纺织科学学术组织,中国纺织学会开展了大量活动,促进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学会的兴衰历程,既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纺织技术人员的艰辛奋斗历程,也为我们全面梳理民国学术社团组织之成败得失提供了极佳个案。

注释:

(1)《本会一年来会务报告》,《中国纺织学会年刊》,1931年,会务,第13页。

(2)《中国纺织学会章程》,《中国纺织学会年刊》,1931年,会务,第4页。

(3)《本会一年来会务报告》,《中国纺织学会年刊》,1931年,会务,第13页。

(4)苏延宝:《中国纺织学会今后之任务》,《纺织年刊》,1948年,第13页。

(5)《中国纺织学会章程》,《纺织年刊》,1931年,会务,第7页。

(6)《中国纺织学会通讯》,《纺织周刊》,1931年第1卷第3期,第85页。

(7)《中国纺织学会理监事名单》,《纺织年刊》,1948年,第149页。

(8)《介绍中国纺织学会新刊》,《纺织周刊》,1931年第1卷第7期,第181页。

(9)朱录嘉:《纺织机国产化声中之大隆精纺机实验报告》,《纺织年刊》,1935年,第13页。

(10)《中国纺织学会执委常会记》,《纺织周刊》,1931年第1卷第9期,第245页。

(11)张方佐:《今后我纺织界应有之努力》,《纺织年刊》,1948年,第9页。

(12)《会讯.》,《中国纺织学会会刊》,1943年第1期,第101页。

(13)张方佐:《改善纱厂之我见》,《纺织年刊》,1931年,第5-6页。

(14)王子宿:《大牵伸之种种》,《纺织年刊》,1931年,第28页。

(15)陆绍云:《大牵伸机之研究》,《纺织年刊》,1931年,第19页。

(16)《纺织学会之页》,《纺织周刊》,1932年第2卷第34期,第954页。

(17)卢统之:《中国纺织学会第二届年会中之振新纱厂与鄙人之想法》,《纺织周刊》,1932年第2卷第26期,第708-710页。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6篇

提升责任竞争力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纺织行业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在挑战与发展并行的过程中,社会责任工作也日益显现出重要作用。从国内外市场和宏观环境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在建设纺织强国的征程上,社会责任必不可少。

从出口市场来看,今年纺织行业虽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但三大主要市场出口份额都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这一方面有出口市场不振,需求不旺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整个纺织行业,需要通过社会责任建设来提升行业竞争力。因为一个行业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成本要素增长的大小上,还体现在责任竞争力的强弱上。如何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当中和国际品牌配合,以社会责任落实、建立新的责任竞争力这是纺织行业一个新的课题。

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劳动力成本上涨趋于平缓,但是诸如棉花内外差价持续、国际市场不振等问题仍然存在,对纺织行业形成比较大的压力。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劳动力供给的短缺,给纺织行业成本结构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通过调查发现,新生代的农民工的就业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就业趋势不像他们父辈愿意到制造业,而是谋求其他领域,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其次,人口老龄化也给纺织行业带来不少困扰。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按照现在这种趋势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劳动力成本的挑战以及工人就业趋向的改变,让纺织行业只能走提升劳动生产力保持行业竞争力这条路。

眼光要放长远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纺织行业还面临着诸多内部挑战。这些挑战也提醒行业要注重建设社会责任。

首先是产业安全。纺织行业过去竞争力是向下游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但是今后产业发展要向上看,要完善产业链上游配套。

第二是节能减排。当前,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面临三个方面的压力。国家层面对于节能减排非常重视,一些相关的排放标准要高于国际水平;社会各界监督非常严格,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一些非政府组织对整个节能减排形成非常好的监督;准入条件更加趋严。这些挑战也要求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竞争力。

第三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全行业的共识,但是产业转移并不乐观。调查显示,有不少企业寄希望到中西部谋求低成本要素,但是目前来看这种希望是落空的。中西部的产业配套程度远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应建立健康的发展诉求,也就是说产业转移要看重它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不仅仅是谋求单纯的降低成本,甚至是谋求逃避社会责任建设。这是产业转移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设可持续的社会责任

经过八年时间,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实践已从普及社会责任理念,进入到全面建设和创新责任机制的阶段。在新的阶段,纺织行业应更加全面地在行业内外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社会责任到今天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在相当长时间里,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一直是孤立存在的。此前,很多行业的社会责任,都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之下所产生的一种被动行为,而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是自觉自愿的。这一方式对于纺织业营造区域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7篇

目前,家纺企业还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还没有行业的龙头老大,品牌的渠道之争仍然很激烈,家纺品牌无论是“大家居”的模式,还是终端产品细分化的经营模式,或是其他模式,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来定位、布局。

• 典型案例:“百安居生活时尚馆”

随着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百安居试图为消费者提供从硬装修到软装饰的一站式家居服务。

百安居以前以建材为主,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2005年开始推出一个全新的业态“百安居生活时尚馆”,其近三成的门店变身为生活时尚馆,以提升其软装饰产品的销售额。

2011年5月,羽丝兰梦“生态生活馆”入驻北京百安居。入驻“羽丝兰梦”的家纺品牌有:罗莱、梦洁、凯盛、紫罗兰、简爱家居等。其商品由工厂直接供货,缩短了中间流通环节,直接让利给顾客。

• 典型案例:细分市场:毛巾、枕头等

2010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家用纺织品消费者的调查表明,消费者对毛巾的购买频率最高,被调查者 59.5% 表示会网上购买毛巾、枕头等产品。

随着家纺行业的发展,家纺产品细分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典型的如毛巾市场,已有 2 000 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著名的有洁丽雅集团、孚日集团、山东金号、喜盈门集团、棉田等。

洁丽雅是毛巾行业的广告狂人,采用大规模的品牌广告运作。孚日集团作为上市公司财力雄厚。但整个行业没有绝对的领导者,毛巾企业在打广告战、渠道战、产品创新战。毛巾行业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行业集中度开始有所增加,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聚焦。

“适之宝 • 枕工坊”是功能性枕头网络品牌,是家纺业细分趋势下的新生品牌,2010年,“适之宝 • 枕工坊”开始从B2B转向尝试B2C,通过与淘宝旗舰店的联合运营,打造了一个网上商业系统。“适之宝 • 枕工坊”像服装“量体裁衣”一样为消费者“量体定枕”,开发出许多保健功能性枕头产品。细分的家纺市场加上网络运营,这种经营模式值得许多中小型家纺企业借鉴。

设计:与家居设计融合成一体的和谐设计或者突出个性化、民族化等设计风格

由于我国众多家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讯渠道单一,研发投入不足,设计文化相对落后等原因,许多企业的家用纺织品设计过于重视图案设计,或者忙于模仿国外流行的纺织品图案,从而忽略了家用纺织品的整体设计理念。整体设计理念应综合考虑产品图案、产品造型、产品功能、产品家居环境、产品品牌风格等因素,使设计达到整体和谐,突出品牌价值。

模仿是事物初级进步的有效手段,但跨越初级发展阶段后,一味的模仿会导致自身的产品、品牌永远是二流的,正如赝品很难超越真迹,人人网难以超越Facebook一样,所以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家纺企业,也应扎根于我国的文化,谙熟我国的消费者消费习惯,突破创新,才能发展出世界的中国家纺品牌。

许多学者也提出,成功的家纺设计是和谐设计。家纺产品设计涉及 3 个层次:产品设计;艺术、造型设计;空间、环境装饰设计。而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包括 3 个部分:织物设计、图案设计、造型设计。织物设计为基础环节,决定了家纺产品用“什么”织物;图案设计为中间环节,决定了家纺织物印“什么”图案;产品造型设计决定了家纺印花织物做“什么”终极产品;纺织品空间装饰设计则以宏观的视野营造家用纺织品与人居环境的和谐。

功能性家用纺织品

一方面,因为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方式不当,导致许多人的睡眠障碍,催生了睡眠经济。据有关报道,中国人约 2 亿人打鼾,近 3 亿人失眠,5 000 万人在睡眠中发生过呼吸暂停等。而睡眠质量与家纺产品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功能性家用纺织品则可以辅助睡眠,调节机能。它逐渐受到我国消费者的重视。

另一方面,健康产业是一个新型的产业。随着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在家纺领域,远红外线、防螨防臭、抗静电、透气透湿、磁性、负离子、香薰等保健功能的产品较受消费者欢迎。一些功能性家纺产品,如远红外、抗静电产品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及。

功能性纺织品的出现,能满足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消费者最希望获得的功能如下:易护理洗涤在消费者所需功能中排首位, 包括 58.45%的消费者;保暖,占 52.09%;吸湿透气,占 45.32%;抗菌防臭,占 42.57%;防螨虫,24. 5%;抗静电,占 22.66%;免烫防皱,占 21.91%;芳香,占 13. 04%;阻燃,占 3.76%。

虽然国内功能性家纺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但还有待进一步的培育和挖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受访消费者中有 39.76% 的人表示,对功能性家纺产品不甚清楚;32.69% 的表示有点知道;16.08% 的表示知道;11.47% 的表示不知道。购买或使用过功能性家纺产品的消费者占总被调查人数的 29.04%。消费者对家纺产品功能的认识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对家纺产品的功能性要求不高,所以前期的市场培育显得格外重要。

另外,功能性家纺产品的市场受到保健行业的负面影响,所幸的是,保健行业逐步在加强调整和自律。功能性家纺产品的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还离不开功能性纺织品检测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完善,更需要从“胶囊、纤维、纱线、坯布、印染、面料到成品品牌”上下游之间的联动合作。

家纺企业的电子商务

至今仍沸沸扬扬的“罗莱”家纺和“富安娜”家纺之间发生的“劫持网络关键词”事件,一方面显示出家纺企业在网络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突显了网络市场秩序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律依据。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家纺市场份额已经突破 1 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网购市场的快速成长,传统的家纺品牌也纷纷涉足电子商务。一些家纺企业开始在淘宝、当当、卓越等平台上分销或创建网销家纺子品牌。同时也出现了家纺网络商城,如IDG和DCM投资的优雅100。

根据SHOPBOX提供的统计数据,我国家纺行业总体电子商务规模约 10 亿元人民币左右,并保持每年 100% 以上的增长。就家纺网上市场而言,淘宝平台约占 70% 的市场;拍拍约 15%;Vancle及其他约 占 15%。

许多中小企业的商户活跃在淘宝网上,淘宝网上的家纺网店多数是依托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货源发展而成。如淘宝家纺网店中有三成是在南通地区,大约 1 万家左右,主要是集中在叠石桥家纺城周边的 商户。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第8篇

这种状况,在中欧双方签订有关纺织品贸易的协议后,并没有多大改变。相比各路媒体追踪报道的高涨热情,企业主们的反应有些冷淡和不知所措。

一位企业主说:“说实话,对于明天我也很懵懂。我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力量非常弱小,没有发言权,只能寄希望于政府。”

的确,2005年以来,国家纺织品出口政策几经浮沉,在中欧握手言和之后,国家将以发放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的形式管理出口。能获得多少“配额”?这个数字能满足现有生产线的需要吗?企业和工人何去何从?对于很多温州小企业来说,本身缺乏战略思考,在气候变幻莫测的市场下,更难说出个子丑寅卯。

服装是温州“十大出口产品”之一,依靠侨贸起家,40万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州华侨,是背负重任的销售大军。

上个世纪90年代,意大利、法国等温州籍华侨开始回乡尝试订购小批量服装出国销售。由于工艺好、款式新潮、价格便宜,温州服装在国外销售越来越红火。大量订单涌入温州,引发了外贸服装企业激增。从瓯海腾桥、丽岙到瑞安仙岩、永嘉瓯北,温州外贸企业从原先的10多家迅速发展到了600多家。出口的品种也从衬衫、休闲装扩展到针织衫、牛仔裤等多个系列。

腾旭服饰是最早一批从事侨贸的服装企业,董事长徐云旭说,在温州外贸服装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依赖华侨的生意。企业主和采购商均为亲属或老乡关系,相互信任度高,从订货到发货只需订立口头协议,订单形式非常简便灵活,

正是有这种天然的优势,温州服装企业向来对订单“坐等其成”。只要摆开生产架势,华侨订单就会自寻上门。至于发货后,服装的销售渠道、品牌形象、营销管理,企业都不会操心。

2000年以后,温州外贸服装进入发展高潮期,几乎所有企业生产旺盛,出口创汇也连创新高。2003年,温州外贸服装出口额达到67亿元人民币,2004年,出口额更是做到了90亿元人民币。

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温州服装出口地相当一致,90%以上输往欧盟。对2005年1月1日开始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温州外贸服装企业曾抱有太多的期望。

“在没有配额限制的市场上,欧美服装企业跟中国服装企业很难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从生产成本来看,欧洲中低档收入的服装工人月薪6000元人民币都不止,这还不包括各种福利、保险等费用。在我国,却只需要600、700元。” 温州服装商会外贸分会副会长、浙江菲斯特成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欢天说。

谁知刚想放手大干一场时,却很快回到了对欧盟出口的配额时代。

低廉的成本优势,是温州侨贸服装的本钱。但是利润比例究竟几何,企业主们都讳莫如深。因为他们担心,过于详细的数据,很可能授人以柄,成为日后对方调查的证据。而只管生产不顾销售的习惯,也使得企业目前如陷泥沼。

“往年六月份,外贸服装已是旺季了。可现在,有些小企业连加工的单子都接不起来,生产处于停滞状态。”温州服装商会外贸分会秘书长吴一亨说。

“低价出售服装加工流水生产线”、“出兑小型服装加工厂”……这样的广告开始出现于温州报端。

小企业主有意“甩卖”工厂,离开是非之地,而这种资本转移无疑会对该地区的就业产生影响。据温州商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温州市服装企业就业人数已达到60余万人。这一轮风波,可能会影响到数万人的生计。

按照蔡欢天的表述,欧盟此次咄咄逼人,最可怕的后果是心理影响:“因为谁也不想往枪口上撞。对某类产品实施了限制,我们可以做其他产品;关税提了,可以转嫁给销售商和消费者;人民币升值,也可以做相应调整。但关键是今后这些因素都不确定,谁都不知道明天哪一类产品又被调查了,不知道刚好卡在关口上出不去的产品是不是自己的,不知道企业接下的外贸单子又会遇上哪些政策上的变动,这一切的问号才是最可怕的。”

温州只是中国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大军中一个小小的连队。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出口加工型纺织企业俯拾皆是。据近日媒体报道,浙江绍兴、宁波、瑞安等小企业集聚地,情况与温州也是大同小异。

中小企业今日的窘况,与最近几年全国“热火朝天干纺织”现象不无关系。

据2003年《中国纺织品行业发展报告》公布的调查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纺织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最近几年,出口更成为拉动纺织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出口市场的庞大和芜杂,刺激了纺织业投入的激增。根据该报告的统计,进入21世纪,中国纺织工业投资步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外资以及社会资本投资纺织业的热情不断升温:2001年全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9.96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32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54.96亿元,增长了29.4%,增长率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约13个百分点。这一年中国进口纺机近40亿美元,增长29%;2003年1-11月,全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7.45亿元,增速比2002年同期高出42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出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的大幅增长对纺织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某些行业、某类产品存在着投资过于集中的问题。就纺织品服装而言,一个重要特征是全国规模以下服装企业数量激增,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