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车辆信息化管理

车辆信息化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3 09:38:03

车辆信息化管理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1篇

关键词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信息化管理

引言

对石油专用车辆进行二级维护检测,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延长石油专用车辆的使用寿命,保障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项措施是在石油专用车辆整个二级维护工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能够推动营运汽车最大效益的发挥,并降低营运成本。而二级维护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对车辆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故障检测技术,在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检测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确保车辆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对石油专用车辆的安全性检测

在对运营汽车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时,主要是对四个方面进行检测:侧滑、制动程序、照灯以及转向。对侧滑的检测方式是:在对车辆的专门侧滑试验台上,设定在每小时三到五公里的时速范围之间,把车辆通过垂直侧滑板向试验台上行驶过来,让汽车的前轮能够平稳通过滑动板,等汽车前轮完全通过滑动板之后,再通过指定指示装置查看汽车侧滑的方向,并把测滑量的最大数值采集出来。对制动程序的检测方式是:利用汽车制动试验台,把汽车投放到汽车制动试验台上去,利用计算机来采集汽车左右车轮产生的制动力的最大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将得出的统计结果与国家规定的车辆制动标准进行比较,以此查看该辆汽车的制动是否符合标准。对照灯的检测方式主要是对前照灯进行检测:利用前照灯检测仪器来检测汽车右前灯和左前灯的光射方向以及发光程度的强弱。最后对汽车的转向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汽车转向功能是否出现沉重异常。

(二)对石油专用车辆的动力性检测

对石油专用车辆的动力性进行检测,实际上就是对整个汽车性能进行检测,检测部位主要包括:1、对汽车车速进行检测,把汽车投放到专用检测台上行驶,把汽车的速度提升到最大值,然后马上把汽车制动器松开,迅速踩下油门,使得汽车驱动轮能够带动滚筒向前平稳运转,最后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来对汽车车速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进行检测,考虑到汽车使用油和燃料等因素是否对发动机的功率造成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检测,以确保发动机的功率正常3、对汽车的点火系统进行检测,利用万用表检测汽车点火系统,把系统中存在问题找到与万用表衔接,在这个检测过程中必须注意汽车点火系统内部的高低压线路状况,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对石油专用车辆的环保性能检测

车辆运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对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的检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汽车环保性能的检测,这部分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对汽车噪音的检测和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检测。在噪音检测上,把噪音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根据这个噪音等级来对汽车噪音程度进行检测;在对汽车尾气排放情况的检测上,要重点对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尽力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污染,提高石油专用车辆的节能环保性能。

二、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不能简单理解为二级维护后对车辆的检测

在对石油专用车辆进行一二极维护作业检测的过程中,通常所说的“检测”主要是指对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前的检测,而二级维护后的检测通常是质检员在对石油专用车辆维护后,在签发出厂合格证之前对石油专用车辆进行的检测,一般被称之为“竣工检测”。因此可知在对石油专用车辆维护前和维护后都会对其进行相关检测,至少包括了两次检测。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由于只提供车辆运营最终检验结果的合格报告,因此通常只对石油专用车辆的二级维护后完成的成果进行检测,而忽视了对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前的检测,长此以往,就逐渐形成了人们只重视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后的一次性竣工检测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对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概念模糊,并且失去了实际意义。

(二)汽车修理厂以及汽车监测站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间缺少足够的沟通交流

在汽车修理厂、汽车监测站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都是分散开的,而且由于相关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因此就导致了这三者之间只知道各行其是,而忽略了适时的沟通交流,造成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完美配合,而出现了各种状况。汽车修理厂只注重对汽车的修理结果,只要能够顺利签发汽车出厂合格证书,就对汽车的维护检测结果并不关心;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只重视督促汽车监测站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只要能够保证自己在监测方面能够顺利登记二级维护检测的相关备案就行,对监测报告的具体内容是否合理等并不关心,也不承担相应义务;而对于汽车监测站来说,出具合格的汽车检测报告就是其主要职责,但由于在汽车监测站管理部门中,由于相关方面的监管力度不严,就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因各种利益原因而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导致出具的检测报告出现内容失真、跟实际情况不符合等问题。这三大机构之间正是由于严重缺乏沟通,才使彼此之间没有形成统一认知,从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发生。

(三)对石油专用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相关检测的人员太过信任依赖出具的监测报告

相关之间人员在对石油专用车辆进行二级维护检测时,通常都是按照相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参照来进行检测,而没有想到根据自己检测勘察的实际情况从整体出发,对汽车进行全面检查,过分相信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而对石油专用车辆的具体维护过程以及车辆的基本情况并不主动参与了解,认为只要检测报告合格了就可以给予石油专用车辆备案登记,这就导致了在对石油专用车辆的二级维护检测中,基本作业项目不完整,只进行片面检查的结果。

三、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中的应用

(一)汽车仪表和通信方面的管理

石油专用车辆内部,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对汽车运行状况的完美管理,主要信息化设备有:电子车速里程表、电子转速表、电子计时与定时、电子温度控制与调节、电子测速和油耗指示、汽车运行在线报警系统、车在通信装置和多功能电子屏幕显示仪表盘等等,这些通信设备共同促进了对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的信息化管理,有效又方便。

(二)远程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

对石油专用车辆的二级维护检测主要是为了确保控制其运行中的安全系数,利用远程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管理车俩运行状态中的行驶守法、排放控制以及发生盗抢情况等。

(三)图像处理技术的信息化管理

会安全因素的情况,无论是给车主还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石油专用车辆的二级维护检测部门都分布极广,利用远程网络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实时信息共享,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远程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优良改善,最重要的就是其通信传输介质已经转变为传输速度更快、电气隔离性能好以及廉价实惠的光纤材质,确保了远程网络技术的稳定性。在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汽车前照灯近光光形图像进行分析,找出前照灯近光性能明暗截至线的具置,最后进行处理,这项技术的实施,提高了石油专用车辆夜间行驶的安全水平。

四、结语

我国的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发展趋势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呈现信息化,这对提高车辆安全可靠性来说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正.谈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信息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542-1543.

[2]张正.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检测技术规范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470-1471.

[3]牛会明.石油专用车辆二级维护质量控制方法[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0,(8):98-99.

[4]邢海滨.浅谈二级维护与检测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8):128.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2篇

关键词:车辆;维修装备管理;精细化管理;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2401

1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的中心思想

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的服务对象是车辆装备的运动操作能力,它的最终理想目标是能够有效的提高维修装备管理的功效和质量,科学的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通过进行实施简单快捷、精准细微的策划、组织和控制等方法手段,不断有效的提高改善车辆维修装备的管理质量,从而达到实现保障车辆维修装备管理工作的理想目标。精细化的车辆维修装备管理的中心思想内容是通过改善以往守旧的管理方式,将信息化的维修装备管理方法作为主要的支撑点,与此同时,将网络科学和微电子等技术成果加入到车辆维修装备管理体系之中,以有效加快管理体制的发展,并且建立公平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实施量化的车辆维修装备管理。

2目前国内车辆维修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不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

长久以来,因为不具有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渠道,在车辆设计部门、生产制造厂家、维修厂家同车辆使用用户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生产制造厂家未能及时完善新产品质量,维修厂家未能有效提高维修质量,车辆使用用户未能根据相关信息正确且妥善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正确的使用车辆。

2.2残缺不全的车辆维修数据

车辆维修业在维修车辆方面往往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维修数据,但是由于在管理思想方面缺乏充分的认识,使在维修车辆期间未能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对维修数据进行统计,致使不能收集和整理有参考研究意义的维修资料数据,这将会对日后开展的车辆维修定量分析和维修管理造成困难。

2.3车辆维修数据资料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

由于很多维修业在维修车辆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具体的技术问题,往往忽视了维修的规章管理制度,缺乏做数据资料收集管理方面的工作。相反的是国外维修行业非常重视这些维修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使用资料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车辆维修数据的连贯性;第二,维修数据库的管理和建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三,建立维修数据中心,改善维修数据管理,使故障数据和质量信息数据的反馈工作得到特别的重视。

3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充分利用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深入透彻开展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

为了实现车辆维修装备数据资源的高效化和提高维修的管理质量,要按照维修数据信息收集、传达、反馈和处理的多维化、实时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对维修行业进行管理。依据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深入透彻的开展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使其可以健康并且持续的成长发展。首先,要重点做好对车辆维修装备科学信息制度的建设,规范车辆维修装备的信息资源数据收集管理及器材条码标示等技术手段,进而实现可以实时跟踪管理和进行编码定位的车辆维修体制。其次,开展建设完整的车辆维修装备数据信息收集制度,使车辆维修装备的维修质量和数量等静态数据同车辆维修装备的管理、维护和经费的保障等动态数据信息一同收集到维修信息数据库中,并且要定期的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准确的掌控车辆维修装备的使用和保养等计划的实施。

3.2提高维修工作人员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意识,为车辆维修管理提供思想保障

在维修工作人员中要经常开设精细化管理宣传培训课程,使维修工作人员能够扎实树立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意识,创造工作成员能够参与管理的工作氛围,并且在思想意识上要实现多种转变,真正的做到使精细化管理观念落实到所有工作人员中,贯穿到全部工作过程中。积极的对工作人员进行熏陶教育,使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实行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每位工作人员都主动愿意的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主导者,明确本身在这项工作中的职责义务,主动提出自己的管理想法,协同帮助使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3.3培养优秀工作管理人员,为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基础是不断培养优秀的车辆维修管理人才。根据科学信息化方法,通过创建人才信息库,统筹安排专业相符或者相邻专业的维修装备管理人才,争取做到占其位,谋其事,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同时要时时引进外来优秀管理人才,改善现有的管理层结构。要经常开展培训活动,采用有效方法来补充管理人才所欠缺的知识体系,源源不断的为车辆维修装备精细化管理提供后备人才。

4结论

经济的不断发展给车辆维修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精细化的车辆维修管理理念的产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通过运用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创建精细化管理观念意识,最终目标在于实现车辆维修装备最理想状态,提高维修管理质量和效益,进而提高车辆装备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科伟.浅谈加强车辆维修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6).

[2]吴定才.加强车辆维修信息管理[J].汽车维修,2008,(11).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3篇

关键词:公车改革 车辆管理 信息系统 实时监督 成本透明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进步,随着电脑、手机APP等信息技术普及,政府对公务用车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科学、实时的对车辆进行调度、管理与监督。那么怎样才能及时掌握司机动态、合理协调车辆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解决这道难题,必须在管理方法上寻求创新。各地政府依据自身情况提出了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要求,通过以计算机云服务为核心,以物联网为依托,以GPS为辅助,做到车辆调度有序、轨迹监控清晰、费用结算透明、绩效管理挂钩等。

车辆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信息化后公务用车可以在权限内实行网络化申请车辆、智能化派遣司机、自动化结算费用,并对车辆基本信息和运行管理进行统计,从而提高车辆的运行能力、服务质量并通过GPS定位有效杜绝公车私用。

一、可行性分析

纵观各地公务用车,对于车辆管理大多采用人工管理为主,没有一个单独有效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对车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公务用车实际处于半失控状态。

主要表现为:一是特权化。公务用车不是依据工作需求安排,而是以“职务权力”配置,变相成为一种“待遇”和领导“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使得擅配、超配现象严重。二是巨额超支。买车费用不堪重负,运行费用也令人咂舌,保险费、油费、过路费、维修保养费形似黑洞。三是公私不分: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外界戏称名为公务用车,实为工作公用1/3,领导私用1/3,司机私用1/3,实际形成了“车轮腐败”。四是资产流失:由于管理不到位,车辆配备、更新、报废无章可循,造成暗箱操作,公务用车成了“无底洞”。

由此可见,公务用车管理亟待解决,即要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严密,管理手段上跟进。特别是公车改革以来,由各单位自行管理改变为平台集中管理为主驻点管理为辅的模式,建立高效便捷互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应用技术的普及,依据公务用车管理的现状设计一套手机APP预约、结算、监管等一站式服务已成为可能,单位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实现网络化申请车辆、合理化派遣司机、透明化结算费用,并对车辆基本信息和运行管理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二、车辆信息化管理功能

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系统立足于公车改革后政府对用公车管理的实际需求,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为公车管理 “规范、高效、节约、透明”提供了有力保障。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见图1。

(一)车辆调度功能

提供查询车辆的相关信息,包含驾驶员动态、车辆状态、用车申请、用车审批、出车路线等。车辆状态包括可用、出车、维修、封存等,一目了然。用车单位进行用车申请、车辆调度员进行审核并调度车辆,管理方便快捷。

(二)提醒预警功能

提供各项预警功能,包括用车单位费用预警,车辆的维修保养、年检、保险到期及驾驶证到期预警等,拓展延升,还可以进行行车轨迹变动、超速预警等。

1.GPS定位功能

提供路线规划、车辆导航、防盗定位、紧急援助等,辅助监督车辆的出车用时、行驶路线、停泊地点等。

2.费用管理功能

提供费用结算和运行费用管理功能,主要是对用车单位进行费用结算统计和运行中的费用包括油料费、过路费、停车费、车辆年检费、保险费的核算分析统计。

3.档案管理功能

档案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驾驶员档案、车辆档案、加油卡档案、ETC档案、维修保养档案等,能够比较详尽的掌控驾驶人员的基本信息,汇总车辆的购入情况、维保记录、运行费用等,为我们管理驾驶员、车辆和费用提供详细的信息。

4.报表统计功能

报表统计功能包括了用车单位申请车次费用核算统计、驾驶员出差里程考核统计、辆运行维保费用核算等,可以对相关各种报表进行筛选统计、导出打印等,便于用车单位费用结算、驾驶员绩效考核等。

三、车辆信息化管理流程

(一)车辆管理组织架构

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的顺利展开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不同权限的用户相互监管,共同完善系统功能。

依据公务用车管理的日常流程,本信息化管理中主要涉及六种职务,分别是“车管负责人”、“车辆调度员”、“车辆管理员” “驾驶员”、“用车申请人”和“用车单位审核人”。拥有不同角色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因此,可接入的系统菜单数目也不相同,使管理真正责任落实到人。六种不同的角色所具有的权限说明如下:

1.车管负责人

车管负责人拥有管理模块的所有权限,可以接入管理系统的所有菜单。

2.车辆调度员

车辆调度员拥有审核用车申请,调度派遣等权限,可以接入车辆调度系统菜单。

3.车辆管理员

车辆管理员拥有信息管理、档案管理、费用统计结算等职能,能进入车辆管理系统的相应菜单。

4.驾驶员

驾驶员负责各单位用车并记录用车费用,拥有申请车辆维保等权限。

5.用车申请人

用车申请人指单位工作人员,拥有申请用车,对驾驶员服务质量提出评价并审核本次用车费用的权限。

6.用车单位审核人

用车单位审核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申请用车有进行审核的权限。

(二)车辆调度管理流程

车辆调度流程是本系统最基本操作流程,主要涉及车辆申请、审批、派遣等操作。车辆调度的管理流程可以归结为:

用车申请人把用车申请提交用车单位审核人进行审核,单位审核通过后把用车申请提交公车管理平台。平台车辆调度员根据用车人的申请条件审核并调度合适的车辆,并把用车信息发送驾驶员。驾驶员联系出车事宜并整理相关费用。出车结束后,用车申请人审核相关费用并对驾驶员服务质量提出评价。

(三)车辆维修保养流程

车辆管理系统必定包含车辆维修保养流程,因为车辆运行过程中势必出现车辆磨损老化等情况,因此车辆维保必不可少。车辆维保流程可以归结为:

驾驶员提出车辆维修保养申请,车管负责人审批,驾驶员把车辆驶往定点修理厂进行维修保养,车辆管理员现场监督并经行档案记录,修理结束后由驾驶员、车辆管理员共同核算相关费用。

四、结束语

根据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依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原则,针对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类需求、可行性、各项功能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车改革靠制度、监管靠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将会显示出其功能齐全、界面友好、使用便捷等优势,从而可以有效保障公务用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及有效监督保留车辆的高效运行。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到公务用车实践中,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政府廉政建设、效能建O、诚信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配之于科学规范的操作,对公务用车公开、公平、公正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4篇

关键词: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

1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信息质量,这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应车辆管理的各项业务需求,我国的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强,形成了一套以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为主体的完整系统,也为改善信息自动获取和海量储存这一类技术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尽管如此,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信息质量并不能够适应决策的需求。因此,保证信息质量、展开对车辆管理信息质量的控制研究,完善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对于车辆管理信息质量工作来说迫在眉睫。在车辆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数据庞大的信息量,但是因其受到信息准确性完整性等因素的限制,所以他们常常被用于日常业务的工作统计当中,致使车辆管理信息的决策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信息资源不足,不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时候,信息化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反而成为了一个负担。所以,必须要让信息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达到最大化的发挥,方能使信息化建设达到最佳效果,使管理者能够良好的运用信息来进行决策,最终实现车辆的有效管理[1]。

2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车辆管理信息化水平一直在不断地增强,信息质量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信息资源在管理决策的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加重。但是从实质上看,这一系列的信息管理系统仍有待完善,信息质量依然很难与现代管理的决策需要保持一致,尤其是大众的质量标准、观念和手段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1信息质量控制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在进行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单位对信息质量控制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单位依然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建设,比如硬件设施是否达到最高标准以及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是行业最先进等等,并没有关注到实质性的内容,即便是硬件设施越来越先进,但是是信息质量依然不能够满足决策需求。同时,相关单位对于信息质量控制的真正含义并没有一个新的认识,伴随着信息存在方式的复杂化,管理人员应变换质量控制方式以适应发展需求,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直保持着原有的思维方式,一切全凭经验为主,大大的限制了信息功能的发挥。

2.2信息质量控制缺乏一个标准

控制信息质量的最基本工作就是为其制定一个标准规范,想要使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下去,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来进行约束控制。当下车辆管理的信息质量标准这一类基础性的研究无法与实际的信息质量控制需求保持一致,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虽然很多相关单位部门已经有了车辆管理信息系系统和数据库的身影,但是信息量过大以及没有有效信息这一类问题相继产生,在进行信息汇总的过程中,大部分任务都是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导致这项工作已经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2.3信息质量控制手段有待完善

虽然相关单位对与车辆管理信息质量的重视度与日俱增,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质量控制手段不完善、质量控制组织不健全这一类问题。作为完成一项工作的主体,组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一个信息质量控制的团队,在工作人员的职责当中也不存在信息质量这一项工作,这就导致了车辆管理信息工作不被工作人员重视的现象发生,因为无论是做得好或者不好,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奖惩制度。从目前的工作体质来看,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仍然依靠行政管理,信息质量没有被有效的监控。只有在需要面临上级检查的情况下,临时抱佛脚,凭借经验和记忆来完成信息采集任务,这就导致信息的质量大大降低,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3对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的建议

为了使车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下去,实现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需要我们对信息质量控制的法规制度、技术保障以及经费保证等严加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信息建设的力度,为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3.1制定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法规制度

在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中,法规制度的建设必不可少,它是保证信息质量控制有效实施的强有力武器。因此,一定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规制度以确保信息质量控制的有效进行,它能够对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定,具备较强的约束性和控制性。在信息质量控制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使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这项工作的良性开展。

3.2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技术保障

以信息质量控制的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基础层和应用层,其中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储存属于前者,而信息的加工、清除、维护以及分析处理则属于后者。但是二者的共同点就是在实施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技术方法的支持,而信息的自动采集、网络传输和数据库的标准化就成为了核心内容。将这三项技术有效的应用到信息质量控制的工作当中,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的经费保障

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技术支撑,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工作需求,相关部门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以确保信息质量控制工作长期而有效的进行下去。

4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早已相形见绌,其单一的传输路径早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如今网络早已被广泛的使用,车辆管理信息的各项相关内容也早已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虽然信息的各项处理操作十分便利,但是信息的流动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信息流动是我们无法观看到的,很容易改变信息内容却不易察觉,因此,建立新的车辆管理信息体制,是我们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2]。

参考文献:

[1]韩梅.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5).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5篇

关键词:小区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5)06-

Abstract: In allusion to the current demand of residential community vehicle park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ork flow of residential parking management, design 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software module of the residential park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GIS Component type,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and developed. In addition,th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telligent and informatiz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parking management is provided too.

Key words: Residential Park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Design

0 引 言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始迈入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要与关注热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在住宅小区的规划实施与管理上,智能化小区的建设热潮正悄然兴起。其中,智能化小区停车管理即是其智能化水平的直接呈现。此外,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住宅小区内停车场的建设与停车场管理等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针对智能化小区的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研究意义。

1 系统功能分析

1.1 系统功能需求

本系统是住宅小区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目的是针对小区停车问题,实现小区停车场的便捷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要求能确保解决小区车辆停放与车辆安全等问题,并能为业户提供良好的车辆保管等综合服务。停车场日夜24小时开放,车辆可以随时进出,但需按规定停放,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根据停车场的剩余车位数量及位置进行停车引导和调度。停车场实行有偿使用,根据系统识别的车辆类型进行收费管理。综上,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包括:车辆的识别、停车类别的区分、车辆的跟踪、停车场剩余车位及其位置的显示与查询、停车费用的收支等各个方面。

1.2 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车辆进入小区停车场入口处要进行车辆识别,若为本小区车辆则直接放行,若为外来车辆则需查询并分配空余车位后发放临时射频卡,车辆进入停车场后对其进行跟踪并引导停车直至其在正确位置停放;车辆驶出停车场同样需要进行车辆识别,若是外来车辆则需还卡并根据停车时间收费后放行,本小区车辆需要进行信息匹配后放行,如果发现卡到期(年卡、月卡等类型)则等同于外来车辆按停车时间收费后放行。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硬件架构

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简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远距离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读卡器、网络摄像机、出入口一体化道闸、入口发卡机、出口收费(收卡)系统、车位指引系统、语音提示系统、显示屏、网络传输装置等。

2.2 系统软件模块

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如下核心模块:车辆识别与跟踪模块、停车场及车辆管理数据库、信息显示及停车指引模块以及收费系统。

2.2.1车辆识别与跟踪模块

早期的停车场主要采用接触式的 IC 卡,车辆进出停车场时,要经过停车、取卡、刷卡、缴费等一系列手续,容易造成车辆积压,阻塞交通等问题[1]。现阶段车辆识别较为流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RFID技术的车辆识别和基于视频图像识别车牌的技术。目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车牌的技术十分成熟,正确率可达98%,且操作方式简捷,相对于取卡式停车场省去了取卡、读卡、还卡等系列操作。但一般只在停车场出入口处设置视频摄像头获取车牌号,车辆进入停车场后则失去对其定位与监控的能力。相对于摄像装置,RFID设备则要便宜实用得多,其优点就在于目标物体的非接触读取数据信息,且设备不易损坏,不受人工与环境的影响,快捷方便,能够实时感应车辆位置,非常适合系统自动化处理。

车辆的识别主要依靠RFID车载卡(小区内车辆年卡、月卡以及外来车辆的临时卡),通过读写器识别车辆,并记录在车辆管理数据库中,同时记录车辆的位置和时间点,方便后续的引导停车。若为外来车辆则需要通过摄像头识别车辆牌照后,将车辆牌照和申请的临时卡关联,以方便后续的引导停车工作。

2.2.2 停车场及车辆管理数据库

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都是从数据出发的,因此数据管理系统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该模块实现系统软件访问数据库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有:向数据库中增、删、改记录,信息的查询以及信息匹配等功能。

由于需要对车辆进行跟踪定位,所以数据库要有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能力,故系统数据模型选择了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据模型――Geodatabase,这是ESRI公司基于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先前多次的实施应用而逐级进化得来的,能够确保系统处理大量空间与非空间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众多高级管理功能[2]。

在空间数据库设计上,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可采用面状要素存储停车场每个停车位的位置信息、是否停有车辆以及车辆停放时间信息。可采用点状要素存放车辆的位置信息,在存放车辆位置信息的同时需要存放在该位置的时间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跟踪与检索查询等工作。空间数据模型可以附带一部分属性数据,但除此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其它相关的纯属性数据可以存放在单独的表中,例如:车辆射频卡号、车辆牌照、车主相关信息、是否本小区车辆、收费性质、进出停车场时间(停放时间)等相关信息。

2.2.3 信息显示及停车指引模块

信息显示及停车指引要依靠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科学分析后再进行终端信息显示和车辆引领相关工作。在出口处则标明有剩余车位信息显示,若无剩余车位即禁止车辆进入。在车辆进入停车场后,系统会记录车辆进入的时间点,并分配一个空闲停车位给该车辆,通过语音以及LED 指示灯引导车辆停放在该车位上,车辆进入车位后,由车位的传感器将车辆位置信息发给系统,若不符合停放要求将重新引导直至该车辆停放在正确位置,与此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相关信息。

关于车位的分配,可以通过对系统数据库中数据的分析来实现优化配置。例如分析小区内固定车辆的停放规律,通过预判和预留车位等系列措施提高小区停车场车位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区停车压力。

2.2.4 收费系统

在车辆驶入停车场出口处时,根据射频读卡器与车载卡识别车辆信息是否为本小区固有车辆。若是小区固定车辆则直接放行,其收费主要是月卡和年卡的形式,在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时候就要判断该车的卡是否过期,若过期则禁止驶入或者等同于外来车辆对待。若是外来车辆,即需要先交还临时卡,然后按停放时间收费后放行。

3 系统的开发

与普通的信息系统不同,由于该系统具有位置信息处理功能的需求,故开发方式选择基于GIS组件的二次开发,其它功能则结合组件、数据库和其它相关技术来实现。根据系统架构的特点以及系统划分的功能模块,考虑ArcEngine 组件式开发的优点和特点[3],本研究选用了ArcEngine组件,并在.NET平台上使用 C#语言进行开发,选择的集成开发语言环境为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4 结束语

在当前住宅小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小区停车系列问题,这也给小区停车场管理软硬件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以停车场管理的便捷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切入点,对小区停车场系统框架及软硬件系统加以阐述和设计,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能大幅提高小区停车场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实现小区停车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马静,李宁,傅妍芳,等.RFID 技术在智能引导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12):266-267.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6篇

关键词:车辆管理 射频 车辆出入

中图分类号:TN929.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1引言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也在高速前进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着当今生活向着更智能、更方便、更高效的信息化方向发展。自1999年“射频标签”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物联网技术,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已有了长足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2009年,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这一理念以后,物联网技术被正式列入了国家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1]。通过计算机网络现代技术,物联网了实现物品的识别、定位、监控、跟踪全程动态管理,使得各物品在使用时,更加合理高效[2]。

随着科技的进步,军队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诸如美、英、德、法等世界各军事大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军队的重要性,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新军事变革,世界上甚至有将科技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标准。因此,我军也必须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提高信息化能力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为新军事变革下能打仗、打胜仗这一目标打下扎实基础[3]。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将物联网技术与部队车辆的识别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地对车辆进行识别和管理,将大大提高车辆的管理效能,并提高部队信息化水平[4]。

2 系统需求分析设计

系统所需要包含的信息主要包含部队内部车辆的基本情况和地方车辆基本情况两类,其中,部队内部车辆的基本情况主要为部队常委车辆配发基本信息、部队机动车辆配发信息、部队车辆基本信息、部队车辆进出信息、部队驾驶员基本信息共5类;地方车辆基本情况主要包含地方车辆信息和地方车辆车主信息两类。

(1)部队内部车辆的基本情况:①部队常委车辆配发信息。部队的常委车辆,在进出大门时,无论领导是否在车内,一般哨兵是不会加以阻拦的,哨兵主要是对车辆的进出时间加以登记,方便以后加以查询。因此,这类车辆在分配后主要对车牌照、车型、颜色、领导姓名以及职务、联系方式、车辆的照片等加以登记,由于常委的司机一般是固定的,所以在对部队常委车辆的信息记录上,会加上驾驶员的姓名一栏,以方便查询。②部队机动车辆配发信息。部队机动车辆,由于这些车在使用时必须先有用车单位向分管用车的领导进行申请,填写用车的相关信息,比如出车原因、目的地、时间、公里数等,所以在以往哨兵在对此类车辆进出大院时,通常收取派车单,通过派车单上的信息来了解明确是否放行。这类车在分配给各单位后主要对车牌号、车型、颜色、驾驶员、隶属单位、联系方式和照片等信息加以登记管理。③部队车辆基本信息。部队车辆在分配给各领导或各单位的同时,需要对其相关信息加以登记,此类信息主要为车辆的车牌号、车型、颜色、生产时间、配发时间、使用年数、现在是否在修、维修原因、维修记录等。这样,可以根据车辆使用的基本信息及故障维修的相关情况,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适时的维护保养,减少车辆在执行任务时出现突发状况。④部队车辆进出信息。部队内部车辆,在进出大院时,对于其进出时间是需要进行登记的,但常委车辆和机动车辆所要登记的内容有所区别。常委车辆进出大院时,需要对车牌号、驾驶员、外出时间、归队时间等加以记录,另需增加备注一栏,以记录车辆进出时有无突发状况或额外待办事项,例如,某常委车辆在外出途中由于发生意外,导致电子标签损坏,未能将归队时间登记上,这样的突发状况就需要在备注当中由人工加以登记。对于部队机动车辆,除却车牌号、驾驶员、进出时间外,还要对车型、申请使用车辆的单位与个人、外出原因、预计里程、批准人等相关信息做登记。⑤部队驾驶员基本信息。为部队内部驾驶员的信息建立一张表格,方便快速查阅某个驾驶员的有关情况,方便领导选用驾驶员。其信息主要包括驾驶员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入伍日期、政治面貌、衔职、初次领证时间、准假车型、驾驶车辆、驾龄、违纪情况等。

(2)地方车辆基本情况:①地方车辆信息。以往对地方车辆进出部队大院时,主要通过对车牌号、车型及驾驶员等因素加以观察区分,以明确车辆是否属于可放行车辆。由于经常进入大院的地方车辆的车主一般为部队干部家属或是已退休的部队领导及家属,因此,在对地方车辆信息做登记时,还需要对车的颜色、车主姓名、联系方式、职务、部队内所隶属单位、住址等加以记录,方便观察车辆的同时明白车主所属。②地方车辆车主基本信息。对地方车辆作出信息登记,主要包含车牌号、车主姓名、性别、籍贯、初次领证日期、准驾车型、驾龄联系方式、住址、照片等内容,当需要对地方相关车辆进行检查时,方便和车主取得联系。③地方车辆进出信息。地方车辆的进出,需加以严格的登记,如果出现问题,以方便查找问题的原因。其主要包含的信息有车牌号、车型、颜色、车主、进入时间、外出时间和违纪情况。违纪情况主要登记地方车辆在部队大院内有无出现不遵守相关规定的情况,比如在大院内超速行驶,此类情况需要对驾驶员进行教育的同时进行登记,为大院内车辆行驶安全负责。

3 系统硬件设计

RFID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识别的技术,主要分为阅读器和应答器两部分,其基本读写如图1所示。电子标签一般固定于被识别的对象上,其内部主要由多个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芯片中保存一定特定格式的信息、数据,在读写器对电子标签进行查询时,通过耦合元件之间进行一定形式的能量转换,将信息、数据进行相互交换。读写器用于查询和处理RFID电子标签的相关存储数据,其构成一般为高频模块、控制单元、存储器、通信接口、天线和电源等部件。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介于RFID读写器和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提供应用程序接口将各式各样的RFID读写器设备连接起来,从而为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相关信息进行读取。

图1 RFID的读写示意图

4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本系统在设计时,需要根据登录者身份的不同所能拥有的查询权限也不同。系统主要能够实现部队车辆信息查询、驾驶员信息、地方车辆信息、进出管理和系统设置等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软件组成方框图

5 数据库开发设计

通过对所要管理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使用Access2010创建一个空数据库,数据库的名称为“XX部队大院车辆进出管理系统.accdb”,主要包含的数据表有“部队常委车辆分配表”、“部队机动车辆分配表”、“部队车辆信息表”、“常委车辆进出登记表”、“机动车辆进出登记表”、“驾驶员信息表”、“地方车辆车主信息表”、“地方车辆信息表”、“地方车辆进出登记表”、“权限管理表”、“登陆信息表”共11个表,各表的作用如下。

部队常委车辆分配表:记录部队常委车辆分配情况。

部队机动车辆分配表:记录部队机动车辆分配情况。

部队车辆信息表:记录部队车辆信息。

常委车辆进出登记表:记录常委车辆进出情况。

机动车辆进出登记表:记录机动车辆进出情况。

驾驶员信息表:记录所有驾驶员情况。

地方车辆车主信息表:记录地方车辆车主相关信息。

地方车辆信息表:记录地方车辆信息。

地方车辆进出登记表:记录地方车辆进出情况。

权限管理表:部队管理车辆的首长用来记录登陆者的权限。

登陆信息表:登记登陆者的登陆名和密码。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后,便可通过Access2010进行创建数据库。步骤如下:

(1)创建一个空数据库:启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后,选择创建模板中的空数据库,以创建一个新的空数据库。

(2)创建一个新的表:新模板创建后,出现一个空的表1,可进行一张表的创建。一张表创建完后,选择创建菜单中的表,再进行一张新的表的创建。在设计视图中,可以对数据表中字段的属性加以修改。

6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化背景下,国内汽车的数量大幅增多且军队大院对于进出车辆的管理工作复杂而繁琐,与此同时,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针对部队大院的既能够管理内部车辆进出同时能够识别外部车辆的相关系统较为欠缺,因此,运用Access2010、Visual Basic6.0设计出一个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系统显得格外有必要、有意义。

对系统进行分析,从可行性、需求及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划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确认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

对系统进行相关设计,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创建数据库与表等四个方面,将系统需要设计的参数、格式进行了明确。对系统的界面与代码进行了设计,通过设计界面与代码,最终实现系统的功能。

本次设计实现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车辆的进出进行识别,当一张车载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的感应识别区域后,阅读器进行识别并会将电子标签内的车辆相关信息自动、瞬时地传输到电脑上去。管理系统成功地运用Access 2010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开发。

参考文献

[1]杨笔锋,詹艳军.基于射频识别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18(1).

[2]高广旭.部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2010.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7篇

关键词:车号自动识别 煤炭运销自动化 自动报警

中图分类号:TQ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90-01

新巨龙公司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实际达成1000万吨。随着公司产量不断增加,地销煤量越来越大,为迅速降低库存、实现产销平衡,经常需多煤种混发。为对装运流程严格把关,从环节上实现精细管理,新巨龙公司原先采取了现场人员责任制度及监督卡管理制度:由保卫科发放煤种牌,地磅填写监督卡(含煤种、客户信息),煤场管理员及煤场保卫确认签字。

原有做法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现场人员需对每辆车进行确认,核对时间较长;二是现场管理停留在“人管”,完全靠人把关,安全系数低;三是一旦出现违规操作,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准确了解。

1 系统原理

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车号自动识别、煤种自动判断、违规自动报警,不但可以完成煤炭销售过程中的自动检斤,而且提供强大的车辆管理、防止煤种混装、实时报警等功能。

2 系统组成

新巨龙公司利用先进设备与技术,并结合地销发运管理中各环节进行了针对性改进,重点实现地销自动化、安全管理与实时报警。

2.1 自动检斤子系统

安装在地磅、煤仓的电子标签识别器会自动读取安装在车辆上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并将该信息以消息队列的形式传递给系统服务器。系统将读取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在数据库车号信息表进行检索以调取车辆信息。车辆信息调取成功后,系统可以根据司机进行的上磅、确认、刷卡等行为控制道闸、红绿灯、语音等设备对车辆进行通行提示、语音提示、放行等操作。

该子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无单据传递、远程监控、自动检斤”,杜绝了现场人员人工操作,增加计量管理的安全系数,同时提高计量效率。

2.2 安全管理子系统

(1)车辆安全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现了车辆信息的电子化识别、存储、检索、封存。通过安装“RFID标签”对车辆进行唯一标识,建立车辆档案。将车辆信息与“RFID标签”信息绑定,并将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实现对车辆信息的锁定,杜绝了车辆更换车牌的作弊行为。

(2)煤场装煤检测子系统。

该子系统通过安装煤仓电子标签识别器、道闸设备、红绿灯、声光报警器、红外对射仪等设备,实现煤仓自动报警功能。

车辆进入煤场,系统通过RFID接收器接收车号信息,并调用该车号对应的煤种信息。如果该车煤种信息与煤仓煤种信息相符,则道闸升起,灯光显示器显示绿色,车辆可进入煤仓装煤;否则,道闸不升起,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

另外红外探测器如果检测到有车辆在煤仓内,而该车辆又未在煤仓入口处进行车号验证,则同样会引起声光报警,以防止有车辆从煤仓出口进入煤仓偷煤。

(3)车辆状态监测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的全程监测及闭合管理。

系统将车辆的整个发煤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流程,由系统进行控制。系统将车辆空车检斤、进仓、出仓、重车检斤四个环节合为一体,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流程中断,系统无法工作。

(4)红外安全定位子系统。

系统通过在磅体周围安装八对红外检测设备,监测车辆上磅的位置是否正确,杜绝了车辆不完全上磅、多辆车同时上磅及压磅、撬磅等人为接触磅体的违规检斤行为。当红外被遮挡时,系统自动锁定车号,该车辆无法继续进行检斤计量。

(5)标准皮重监测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皮重的动态监测,有效杜绝了车辆通过加载皮重作弊的行为。在多方部门监督下确定车辆初始皮重,并将该初始皮重值录入系统数据库,形成车辆初始皮重表。车辆检斤时,若皮重超出初始皮重的数值超过系统规定值,车辆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将无法进行检斤操作。

(6)空车误差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现了对未装煤车辆的出矿称重管理。当车辆进矿时,系统会自动保存下其皮重,并将此重量与其出矿时的皮重进行比对。出矿皮重超出进矿皮重过多,则系统锁定该车,该车辆无法继续进行检斤计量。过磅员与保卫科人员一起核实车内是否有矿内物资。

2.3 智能报警子系统

该子系统实现了报警信息的实时传输。

地销发运任何一个环节产生的报警信息会及时发送至集中控制室,并引发声光报警器以警铃、闪光形式提示值班员。值班员将立即调取系统报警信息并及时了解现场信息以便作出反应。同时,报警信息还会以短信的方式同步发送至公司授权的相关分管领导及管理员的手机中,方便对发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3 系统在煤炭发运工作中的效益分析

3.1 提高了发运效率

通过系统自动化识别,将车辆、客户、煤种等信息的识别、检索、判断、计算交由系统自动运行,现场人员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维护设备及维持秩序方面,不必腾出大量时间去反复核对煤种及车牌信息,记录检斤信息,计算记录等,检斤效率大大提高。

3.2 增强了安全系数

系统降低了现场管理的人为因素,实现了从“人管”到“机管”的跨越。一方面降低了原来人工操作时可能发生的工作失误;另一方面通过系统自动记录装有电子标签的车辆车牌号、重量信息、时间信息等,并写入数据库,防止过衡堵塞、作弊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原始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减少经济损失。车号与煤种的自动识别判断,避免了工作人员与司机串通作弊的可能。

3.3 实现了实时监控

通过车辆状态监测及智能安全报警,实现了发运过程中对车辆的全过程实时监管及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多样性。如现场出现违规操作,车辆将立即被封锁并产生声、光报警信息,同时管理员可实时收到信息并进行处理。一方面保障发运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及时处理违规车辆,加强了地销发运管理的针对性。

4 结语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信息产业的重大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物联网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链长、涉及产业面广,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发展与推广,其在煤炭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杨震.物联网发展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车辆信息化管理第8篇

【关键词】总量预报 详细预报

宣钢公司在物流优化及物流管控模式建立基础上,为加强汽运物流车辆进出厂计划性、预知性,通过实施门禁管理、物流IC卡管理、GPS车辆跟踪等系统,实现对车辆进出宣钢厂区的有效控制,实现对物流车辆行驶路线、速度、时间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物流车辆从进厂、检验、过磅、卸货及出厂全流程监控和调度。但上述系统各自独立,通过何种方式将各系统有机集成,形成以车辆信息、业务信息、计量信息、形式路线信息等为主的进厂物流数据成为摆在项目实施人员的面前的一个困难,而汽运预报管理系统正是为解决此问题开发的。

预报系统,即预报即将进厂的车辆信息以及拉运物资信息等,具体信息包括车牌号、订单号、物料名称、卸货地点、进厂大门、出厂重量、相关检化验数据等。通过与相关系统进行接口,为其提供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从而保证了门禁系统、IC卡现场制卡、GPS系统的有效运行。

1 系统介绍

1.1 流程描述

1.1.1 线外进厂预报

线外进厂预报主要确定供货商第二天拉运物资数量、进厂大门、卸货地点等信息。

(1)采购部门将第二天进厂信息提报仓储单位,信息包括物料种类、进厂数量、供户名称等信息。

(2)仓储单位根据预报信息确定每一料场区域供料数量、供户名称,并将信息反馈给采购部门。

(3)采购部门通知供户进厂大门、卸货地点、供货数量。

1.1.2 总量预报

仓储单位预报主要由仓储单位根据线外确定的进厂预报在预报管理系统中对应每一供户名称、物料名称,指定其进厂大门、卸货地点、进厂数量。而后,供户可查询到对应的进厂路线及供货数量,并可根据此路线组织车辆进厂并录入车辆详细预报。

1.1.3 车辆详细预报

车辆详细预报主要由供户根据仓储单位的总量预报在系统中将每一车辆的车牌号、原过重量、检验数据等信息录入系统中。

1.2 开发平台介绍

根据预报系统的功能及面对的用户不同,系统主要由总量预报和详细预报两部分组成:总量预报采用C/S架构,使用C#语言开发;详细预报采用B/S架构,使用JAVA语言开发。两部分均采用Oracle数据库。

1.3 系统组成

汽运采购车辆进厂预报系统主要包括总量预报管理、车辆详细预报管理、信息查询管理三个模块。

2 系统主要功能

2.1 总量预报管理模块

总量预报管理模块即在系统中将即将进厂供户的订单号、进厂日期、进厂大门、进厂总量、卸货地点等信息进行管理。

上述信息中,进厂大门和卸货地点用于绑定车辆进厂行驶路线,为后续GPS车辆跟踪提供基础数据;进厂总量用于控制供户当天供货数量,防止用户超量供货导致现场无库位卸货的情况发生。

总量预报中的进厂数量限定了车辆实际进厂数量不得超出上限,如果超出,则供货商不能操作车辆详细预报,车辆也就无法进厂完成业务。需要向仓储单位申请后,更改总量预报,车辆方可预报进厂。

2.2 详细预报管理模块

详细预报管理主要由供户在系统中根据总量预报信息详细预报每一车辆的车牌号、出厂毛重/皮重/净重以及相关检化验分析等。其主要作用为后续现场制卡以及检斤数据比对等提供基础数据。该模块采用JAVA语言开发,为保证供户预报方便,可以通过互连网直接访问。

2.2.1 密码设置

为了保证各供户只能看到自己的供货预报信息,详细预报管理模块采用了SAP系统中的供户主数据作为用户名进行登录。登陆后,提供了密码修改功能,用于供户设置密码。

2.2.2 质量管理

用于供户录入供应物料的出厂质量检验数据,用以后续与宣钢进厂的质量检验数据进行比对。

2.2.3 车辆详细预报信息管理

在车辆详细预报信息管理界面,供户对应总量预报录入车牌号、原过毛重/净重信息。预报完的信息将传至门禁管理系统,门卫将根据车辆详细预报信息制物流IC卡。除业务信息外,原过毛重/净重信息将写入物流IC卡中,用于车辆在进厂检斤环节,与宣钢的计量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如果出现较大偏差,则要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

2.3 信息查询管理模块

2.3.1 单车预报查询信息

用于查询总量预报下的单车预报情况信息。

2.3.2 预报实重查询

在车辆完成进厂后的业务流程后,在该界面可查询到车辆的预报重量、进厂时间、过磅重量及时间等相关信息,可了解车辆亏吨情况。

3 运行效果

3.1 实现汽运采购车辆进厂计划管理

现进出料场汽运采购业务车辆均提前一天预报第二天进厂供户的订单号、进厂大门、卸货地点、进厂数量等信息。一方面规范进厂车辆的进厂秩序,进厂车辆必须按照宣钢预报的大门、卸货地点进入厂区,不得随意更换供料区域,同时要求供户必须按照预报数量去组织运输,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预报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进厂大门、卸货地点信息为GPS车辆管理系统提供路线基A数据,确定车辆厂内行驶路线。

3.2 实现汽运车辆进厂预报管理

汽运采购车辆进厂预报功能将实际业务与系统有机结合,在系统中规范并真实体现了车辆的拉运信息,为后续IC卡现场制卡业务、净重数据比对业务等功能的实现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4 结束语

宣钢汽运采购预报管理系统有效与门禁管理系统、物流IC卡管理系统、GPS系统等有机集成,为其它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同时,预报系统的运行,有效控制了供户送料的准确性,对于提升料场的现场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沃森(美),内格尔(美)等.C#入门经典(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010.

[2]黎达,史瑞芝,李胜辉,王凯. 结合C/S架构和BRF算法的移动增强现实研究[J].包装工程,2016(15):24-29.

[3]赵晏,汪永超,曲明辉.基于BS/CS架构的车辆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69-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