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经济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0 18:11:14

区域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经济第1篇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性

一、引言

各地区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普遍存在,属于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也逐渐成为了旅游行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山东省的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和差异问题,应该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生产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控制策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山东省区域的旅游经济差异是对整体地区旅游行业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了解和认识到地区旅游经济差异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区域旅游经济优化方案,避免地区之间出现旅游恶意竞争问题,逐渐缩小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旅游行业实力差距,缩小旅游收入差距。

二、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简介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旅游发展重点省份,从2001年初期开始,山东省的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不断加快,国内旅游经济收入也开始同步增长,网络统计数据表明,山东省的旅游经济收入已经占据全国旅游经济收入的21%左右,山东省的整体旅游经济收入已经长期稳居全国第四,总体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平稳。但是,因为受到来自地区地理位置、旅游服务、区域交通和旅游景点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内各市的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存在,因此,应该准确把握山东省地区旅游经济差异发展规律,鼓励各市发挥各自的旅游特色优势,广泛开展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共同促进山东省地区旅游经济进步与发展,为山东省整体旅游行业竞争发展实力的提升发挥重要支持作用[1]。

三、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分析

山东省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一直存在,同时受到来自外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在发展演变,各地区政府的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都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2007年,山东省借助奥运会和全运会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了省内的旅游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了山东省整体旅游行业发展,不仅仅对拉动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推动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山东省各市之间旅游经济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山东省的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整体的旅游经济发展事态良好[2]。

(二)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差异分析

国内各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各市之间存在的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可以发现,青岛和济南、烟台都是山东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前三位城市,旅游行业发展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支柱。尤其是青岛市,已经成为了国家一级旅游城市,整体的青岛旅游经济发展实力以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山东省内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济南市与烟台市整体市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岛和烟台都是第一批开放城市,所以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上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南是山东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聚集地[3]。

(三)沿海地带与内陆地带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众所周知,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都要好于内陆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青岛作为山东省的旅游经济领先者,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青岛、威海、烟台三个地区已经逐步成为了山东地区的“黄金海岸旅游地带”,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首发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开放程度较大,旅游经济投资和融资优势明显。同时,旅游经济不断发展,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也在不断出现,很多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也为整体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4]。

四、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全面发展对策

(一)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山东省各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行业发展优势,广泛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开发新形式旅游产品,同时结合针对性明显的旅游行业发展策略,防止出现区域之间的旅游行业恶意竞争以及低水平开发循环、消耗旅游资源。各地区政府也应该突破各地区的行政局限,避免因为地方保护政策束缚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多元旅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山东省省内各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高效配置和省内旅游资源自由交流,制定旅游营销宣传联合实施计划[5]。

(二)加快旅游产品升级

不断提升山东省各区域内部旅游产品的地区特色,扩大地区旅游品牌知名度,加快地区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发挥各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借助青岛的旅游经济发展带头力量,打造沿海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开展疗养、休闲、游轮、海岛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发挥“黄金旅游地带”的优势作用,深入挖掘山东省交通沿线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开展新型旅游项目,扩大对旅游消费人群的吸引力,实现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旅游联锁,构建民俗、文化和休闲等多类型旅游产品。

五、结语

综述所述,山东省地区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重点问题,也是为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区域的旅游经济差异是对整体地区旅游行业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了解和认识到地区旅游经济差异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区域旅游经济优化方案,避免地区之间出现旅游恶意竞争问题,逐渐缩小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旅游行业实力差距,缩小旅游收入。(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梦,刘景阳.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21-22.

[2]栾福明,张小雷.1990-2011年山东省旅游节庆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13,06:940-949.

[3]齐邦锋,江冲.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及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05:98-102.

区域旅游经济第2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区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2-0025-04

一、引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珍贵遗产,{1}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注入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丝绸之路区域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成为区域旅游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强的吸引力,推动着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丝绸之路旅游已经成为不少学者视野中的研究热点和焦点,涌现出系列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宇和李兰军{2}、南宇{3}、南宇和李兰军{4}、南宇{5}、南宇和杨永春{6}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创新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申遗的视角分析”的资助下,阐释和梳理了西北丝绸之路旅游跨区域合作的发展规律,对国内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区域的旅游合作机制、合作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马耀峰等探讨了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意义、合作的可行性、合作的组织机构与合作方式;{7}李巧玲和王学军{8}、李巧玲和王学军{9}、李巧玲{10}、李巧玲等{11}、李巧玲{12}、李巧玲等{13}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区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的资助下,对宁夏固原段、甘肃段、青海段、河南洛阳段、陕西西安段等不同区段的旅游形象和推广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不同区段开发独具特色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形成鲜明个性的思路和路径;梁雪松和马耀峰{14}、褚玉良和马耀峰{15}、李德山等{16}则以入境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对丝绸之路入境旅游者空间转移、旅游动机、行为及偏好进行了分析。此外,王瑜等对丝绸之路旅游开发过程中“和而不同”理念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释;{17}王三北等对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18}李兴江和马亚妮的研究结果显示,丝绸之路上的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9}

尽管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丝绸之路区域旅游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意象构建、旅游者行为特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动态变化趋势,哪些因素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问题当前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不利于把握区域旅游经济的运行过程。同时,与近年来丝绸之路区域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相比,相关研究成果偏少,已明显滞后于区域旅游业发展实践。因此,对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认识尤为必要和迫切,有助于了解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全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支持,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首先,选择旅游经济运行的投入、产出变量,并进行定量化测度。旅游经济产出变量以旅游总收入衡量(包括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两部分)。投入变量的选择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具有多样性,Ma等将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经营支出作为旅游风景名胜区生产的投入指标;{20}Holzner认为,星级酒店数量和旅游景区数量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1}陆林和余凤龙{22}、敖荣军和韦燕生{23}、赵东喜{24}、吴玉鸣{25}、王淑新等{26}认为,社会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空间距离等因素会对区域旅游收入产生影响。以此为参考,本文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和旅游资源开发分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资本投入以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处理(折旧率参照左冰和保继刚的方法,为5%{27});劳动投入以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的职工人数为变量;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以等级公路密度( )反映,用公式(1)进行测算;旅游服务设施投入以星级酒店水平( )衡量,用公式(2)进行测算;旅游资源开发以4A和5A景区得分( )衡量,用公式(3)进行测算。

其中, 和 分别为j省(区)等级公路长度和国土面积; 为 年 省(区、市)星级酒店数量; 为 年 省(区) 级景区数量。

其次,参照扩展的索洛生产函数,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丝绸之路区域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如下基本模型:

式(4)中, 为 年 省(区)产出量, 、 、 、 、 分别为 年 省(区)旅游资本、旅游劳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投入量,α、β、γ、Ф、η分别为旅游资本、旅游劳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投入的弹性系数,A为效率系数,对模型(4)作对数化处理得到下式:

式(5)中,从规模报酬角度看,如果 ,则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特征,即旅游要素投入增加1单位,旅游经济产出增加小于1单位;如果α+β+γ+Ф+η=1,则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征,即旅游要素投入增加1单位,旅游经济产出增加等于1单位;如果α+β+γ+Ф+η>1,则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征,即旅游要素投入增加1单位,旅游经济产出增加大于1单位。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传统研究中,西北五省是丝绸之路旅游研究的主体。但近年来,受2007年国家旅游局《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2008~2020)》(将河南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主体纳入其中)的影响,以及河南洛阳等城市在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研究倾向于将河南省纳入丝绸之路区域。本文为确保研究区域的完整性,将河南纳入其中,同时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取性,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资料合并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因此,本研究中丝绸之路涉及中国境内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河南六省(区)。

丝绸之路六省(区)2000~2012年的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等级公路长度以及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职工人数来自各省(区)统计年鉴(2001~2013);星级酒店数量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01~2013);4A级景区数量来自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公告资料,5A级景区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提供的统计资料,逐年逐省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整理。不同年份的入境旅游收入依据当年平均汇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换算成人民币数量;不同年份的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交通运输及住宿和餐饮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用价格平减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折算成2000年价格,以消除价格变动影响,使不同时期指标具有可比性。

三、分析与讨论

(一)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一个变化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2年,丝绸之路区域六省(区)旅游收入由618.63亿元增长至4489.88亿元(2000年价格),总增长率达到625.78%,年均增长率达到17.96%,表明考察期内丝绸之路六省(区)旅游经济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进一步根据旅游收入数据计算得到以增长率显示的区域旅游经济变化趋势(见图1),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特征:第一,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低、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03、2004年,2003年因“非典”的严重影响,致使旅游收入大幅度下降,出现负增长-16.67%;积蓄的旅游势能在2004年得到强烈反弹,旅游收入增长率达到55.89%,2003、2004年旅游增长率的大落大起均属于特殊年份的非正常表现。第二,通过添加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线(图1中虚线表示),可以发现,尽管考察期内不同年份六省(区)旅游收入增长率呈现出起起落落的波动特征,但总体看,旅游收入增长率呈现出加速提升的趋势,意味着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通道。

(二)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丝绸之路六省(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用Eviews6.0软件对计量模型(5)不同影响因素的参数进行估计。在此之前,先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随机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丝绸之路区域旅游业要素投入回归结果(见表1)表明,模型总体回归效果较好,R2值为0.8845(调整的R2值为0.8765),F检验值为110.2502,且在1%水平下显著。从各系数的回归结果看,效果也较好,与旅游业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弹性系数和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弹性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旅游资源投入弹性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但劳动投入弹性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考察期内,丝绸之路区域六省(区)以星级酒店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四星、五星级酒店发展速度迅猛,分别由2000年的21家、8家增长至2012年的238家、42家,增长率分别达到1033.33%、425%;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以星级酒店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设施弹性系数为0.6619,且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星级酒店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0.6619单位旅游经济产出。丝绸之路区域六省(区)以星级酒店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快速投入直接推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弹性系数高于其他要素投入弹性系数,意味着以星级酒店为主的旅游服务设施的改善在促进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六省(区)2000年与旅游业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仅为496.11亿元,至2012年增长为2275.88亿元,增长率为358.75%,年均增长率达到13.54%;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为0.4076,且在1%水平下显著,意味着丝绸之路六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单位将增加0.4076单位旅游经济产出,为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直接贡献了力量。丝绸之路六省(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0.4076高于1992~2005年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0.1177,{28}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相对落后,资本投入的边际报酬处于递增阶段,边际产出较高,而其他地区旅游经济相对发达,资本边际产出低于丝绸之路区域,导致整体水平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丝绸之路六省(区)平均等级公路密度由2000年的577.7公里/万平方公里增长至2012年的1847.43公里/万平方公里,年均提升率达到10.17%;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以等级公路为代表的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弹性系数为0.3185,且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丝绸之路区域等级公路密度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0.3185单位旅游经济产出。意味着以等级公路为代表的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了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的可进入性,推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等级公路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在促进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考察期内,丝绸之路区六省(区)旅游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以4A景区为例,由2000年的26家增长至2012年的224家,其年均增长率达到21.02%;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以4A和5A景区水平衡量的旅游资源投入弹性系数为0.0014,且在10%水平下显著,表明丝绸之路区域旅游资源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0.0014单位旅游经济产出,表明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在所考察的所有因素中发挥的作用最小,这与旅游资源的快速开发与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错位,与Wen和Tisdell的回归分析结果“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收入的关联性不大”{29}具有一定吻合性。

统计数据及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推动2000~2012年丝绸之路六省(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力量可归结为与旅游业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改善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中,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弹性系数最大(0.6619),对区域旅游经济发挥的推动作用最大;旅游资源开发弹性系数最小(0.0014),对区域旅游经济发挥的推动作用最小;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0.4076)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弹性系数(0.3185)则介于两者之间。丝绸之路六省(区)旅游经济的规模报酬系数为1.3894,即增加1单位旅游要素投入将增加1.3894单位旅游经济产出,这一数值显著大于1,表明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一结果高于2000~2007年全国旅游规模报酬系数1.1399,{30}可能的原因是旅游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旅游规模报酬较低,从而拉低了整体水平。

四、建议与措施

本文基于2000~2012年丝绸之路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河南六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第一,考察期内,丝绸之路六省(区)旅游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7.96%,表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并且旅游收入增长率呈现出加速提升的趋势,旅游经济进入加速发展通道。第二,旅游服务设施改善、固定资产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推动2000~2012年丝绸之路六省(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弹性系数(0.6619)最大、旅游资源开发弹性系数最小(0.0014)。第三,丝绸之路六省(区)旅游经济的规模报酬系数为1.3894,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因“非典”影响出现大起大落的非正常状态,提示区域旅游管理部门应不断提升旅游管理能力,保证区域旅游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要素投入诸如提高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增加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等,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注 释]

①田澍、李勇锋:《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9~12页。

{2}南宇、李兰军:《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合作开发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5期,第97~101页。

{3}南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旅游品牌创新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73~77页。

{4}南宇、李兰军:《西北丝绸之路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35~39页。

{5}南宇:《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6期。

{6}南宇、杨永春:《构建西部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体系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48~152页。

{7}马耀峰、梁雪松、李君轶:《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开发研究》,2006年第2期,第67~70页。

{8}李巧玲、王学军:《丝绸之路申遗宁夏固原段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252~255页。

{9}李巧玲、王学军:《丝绸之路申遗甘肃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12~118页。

{10}李巧玲:《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基于青海段的视角》,《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05~111页。

{11}李巧玲、王学军、董原:《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基于河南段洛阳旅游区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88~91页。

{12}李巧玲:《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基于陕西段西安旅游区的视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51~158页。

{13}李巧玲、王学军、董原:《丝绸之路申遗河南段洛阳旅游区形象营销策略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1期,第87~93页。

{14}梁雪松、马耀峰:《旅游偏好和旅游行为研究――以丝绸之路入境游客为例》,《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5期,第69~74页。

{15}褚玉良、 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第5期,第451~454页。

{16}李德山、韩春鲜、杨玲:《丝绸之路外国旅游者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特征》,《旅游科学》,2010年第5期,第40~48页。

{17}王瑜、吴殿廷、朱桃杏:《论旅游开发中的“和而不同”――以丝绸之路为例》,《人文地理》,2011年第2期,第128~132页。

{18}王三北、王宁、魏鹏:《回归原义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式重构》,《开发研究》,2012年第6期,第111~114页。

{19}李兴江、马亚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数据的模型检验》,《开发研究》,2011年第5期,第56~58页。

{20}Ma X,Ryan C,Bao J. Chinese national parks:Differences,resources use and tourism product portfolios,Tourism Management,2009(1):21~30.

{21}Holzner M.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beach disease,Tourism Management,2011(4):922~933.

{22}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5年第3期,第406~410页。

{23}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财经研究》,2006年第3期,第32~43页。

{24}赵东喜:《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旅游学刊》,2008年第1期,第41~45页。

{25}{30}吴玉鸣:《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旅游产业弹性估计》,《旅游学刊》,2010年第8期,第18~25页。

{26}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4期,第89~96页。

区域旅游经济第3篇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论文联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会议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核心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雄厚,交通体系发达。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实施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利益互惠。通过区域联合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完善我国沿海经济整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现状

1.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已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目前辽宁省全部14个地级城市都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连市成为中国首批3个最佳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辽宁有a级旅游景点以上的167个,中部地区的满清风韵、南部的海滨特色、东部的边城风情、西部的考古成果等,对海内外游客极具吸引力。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218.9亿元,增长28%;旅游外汇收入18.5亿美元,增长21.7%;国内旅游收入2098.8亿元,增长28.3%;接待入境旅游者293.1万人次,增长21.2%;接待国内旅游者2.41亿人次,增长21.7%,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20%以上。

辽宁沿海经济带2009年接待国内游客9800.4万人次,占全省的39%;接待海外游客272.37万人次,占辽宁省的59%;实现旅游总收入1045亿元,占辽宁省的46%;旅游创汇10.4亿美元,占辽宁省的61%;拥有星级旅游宾馆322家,占辽宁省的62%;旅行社616家,占辽宁省的60%(见表1)。从各项旅游指标可以看出,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在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存在的问题

(1)旅游开发缺乏协调

从自然地理分布情况而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区六城市地理分布跨度较大,可分为辽宁东部旅游区(丹东市)、辽宁南部旅游区(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辽宁西部旅游区(锦州市、葫芦岛市)。长期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经济发展的联系度不高,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也缺乏协调与协作。

(2)旅游开发协作观念有待提高

辽宁是老重工业基地,有着工业建设的丰富经验,但对旅游业的开发与规划了解相对较少,对旅游经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于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效应认识不够。对于旅游投资如何按旅游业发展规律和规划建设来进行,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规划。此外,旅游资源分属不同行业和部门,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只从眼前利益出发,对旅游资源随意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3)旅游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

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五市的旅游发展水平与大连相比,有着巨大差距。以2009年的旅游业发展为例,大连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8亿元。其他各市旅游收入情况为丹东市170.7亿元,锦州96亿元,葫芦岛105.9亿元,盘锦105.5亿元,营口89.4亿元。大连全年旅游收入相当于其他五市的总和。旅游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过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各市的旅游业合作发展。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对策

(一)加强“一体化协作”

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的旅游业发展“一体化协作”,可以遵循“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宣传互动、市场共管”的原则。例如,可以在各城市之间设立“旅游一卡通”,整合沿海各景区酒店,为游客提供低折扣的优惠。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卡通”的电子支付功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跨区域享受优惠的电子旅游卡,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游客享受电子商务的便捷和乐趣。

(二)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滨海岛屿、滨海湿地、滨海农业园区、滨海工业园区、港口旅游资源等,充分挖掘整合各种旅游业资源,做大旅游项目,打造旅游品牌为突破口。应大力开发以下旅游产品: (1)以秦汉宫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2)大连沿海地区的地学科学旅游;(3)以青山沟、天桥沟、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生态旅游;(4)以“五点一线”工业园区为主的工业旅游;(5)以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碣石省级旅游度假区、兴城温泉、熊岳温泉、五龙背温泉、安波温泉等为主的休闲、疗养度假区旅游;(6)以盘锦鹤乡苇海红地毯、蛇岛为主的新奇特旅游。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利用上,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也可以按照不同季节为各市游客提供区域内精品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可以包括辽海古文化史迹之旅、红色之旅、海滨畅游之旅、山川森林之旅、休闲度假之旅、奇特景观之旅等。此外,还要注重区内旅游线路向省内外延伸。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联合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区域一体化联动,与周边城市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换、优势互补,大力拓展省内及黑、吉、京、津等客源市场,随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主动走出国门,实施国际旅游区域联动,把旅游做大做强。

(三)加强政策扶植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引导旅游企业搞好体制改革,改善与优化旅游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积极扩大旅游产业规模,突出旅游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促进沿海经济带旅游业“一体化”的扶持政策应该包括旅游资源保护、旅游整体规划、旅游交通设施配置、旅游商品开发研制、招商引资、旅游就业、旅游开发区经济区度假区示范区的设立、旅游经营项目的审批等。各地要根据不同地理位置与地方经济特色,来实现在沿海经济带中的不同战略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大连要推进中国北方旅游中心枢纽建设;丹东要充分重视赴朝旅游集散地的作用;葫芦岛要发挥关内外重要通道的地域优势,发挥突破辽西北桥头堡作用等。

(四)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

区域旅游经济第4篇

一、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本文采用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对山东省行政区划所划分的17个地市进行研究,利用2005-2011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其区域差异性。通过计算各地市旅游总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来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从总体上看,2005年到2011年期间,比率大于1的地市与小于1的地市比例为1:1,这表明全区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与低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数量基本持平。在旅游收入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市中,青岛市的旅游经济远高于其他城市,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旅游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从2005年到2011年以来,青岛、济南和烟台一直占据省内旅游经济前三名的位置,济南与烟台旅游经济是全省平均水平1.7~1.8倍,旅游业发展迅速,是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比率值都在1.0~1.5之间的泰安、济宁、威海、淄博、临沂、潍坊等地,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这些地市的旅游资源还存在较大的开发潜力,旅游经济或可谋求新的增长点。比率值在0.5~1.0之间的日照市仅有全省平均水平的0.68,属于欠发达型,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因毗邻青岛而受益,亟待进一步开发。聊城、德州、东营、枣庄、滨州、菏泽、莱芜7个地市的旅游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收入的比率值在2005~2011年中发生了不断增减的变化,但均没有超过0.38,远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发展水平,未能对全省旅游经济做出较大贡献。地市间旅游收入与平均水平比率的差距表明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二、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特定地理区位上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垄断度和集聚度等禀赋是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及其景区开发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岛、烟台、威海这三个地区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有较高的丰度与良好的地域组合。属于旅游经济较发达型的城市也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泰安的泰山、曲阜的孔子故里都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吸引了大量游客;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潍坊作为“风筝城市”而闻名,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更是热闹非凡;临沂的沂蒙山区风光也是红色旅游的必选之地;威海作为典型北方海滨城市,以其特色海景风光成为游客的优选城市。

(二)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在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城市由于靠近韩国、日本,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入境旅游,形成了外向型的旅游经济,旅游业起步较早,后期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而西部的内陆城市,由于不具有海港、空港优势,未能成为国外旅客的旅游首选城市,加之起步较缓,后期投入不大,旅游业发展缓慢。

(三)交通可达性

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旅游交通便利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要具备航空交通方式和高速便捷的道路。东部沿海各地的水路、陆路交通都相对比较发达,济南、青岛、威海、潍坊与烟台等地有发达的航空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西部内陆地区有山区阻隔,交通不便,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基础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供给能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的能力就越强。东部沿海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兼之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外向度较高、投资与融资能力强的旅游经济,同时沿海地区拥有无法替代的黄金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而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差,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五)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仅依赖于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至关重要,尤其是需要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支撑,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维持稳步增长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投资能力,进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较为完善,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相比较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迟滞不前,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逐渐拉大。

三、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沿海地带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带。但是,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地区间旅游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并未使差距无限拉大,反而呈现缩小的趋势。作为旅游龙头的城市青岛由2005年的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缩小为2011年的3倍水平,其它城市的旅游经济正蓬勃发展,发达旅游城市与欠发达的旅游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此,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如何把握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适当引导非均衡发展,对促进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为了协调区域旅游经济的平衡发展,提高山东省旅游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观光时代,旅游主要靠文化的差异性与唯一性吸引游客。各地市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竞争策略,避免地区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利用,从而防止恶性竞争等不良局面的出现。各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应加强联系建立区域旅游联盟,推进区域间旅游经济的横向联动发展。与此同时,各地区旅游企业之间也应在多个层面上建立合作机制,摆脱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束缚,对各地市的不同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最终达到山东省地市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共赢。尤其是要加强东西部的区域合作。西部固有的天然旅游资源可以借助东部先进的人才、设备及理念,吸引东部地区资金、技术,真正成为资源型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对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促进东西部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保证青岛、威海等旅游经济发达城市为发展中心的前提下,政府应在政策上适度向旅游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偏移,加快对德州、聊城、滨州、东营、莱芜、枣庄、菏泽旅游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依托西部地区自身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城市内部潜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大对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形成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区域旅游经济第5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 经济效应 实践潜能 创新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各经济体系遭受海啸袭击,旅游行业也不例外。2010年广东旅游业扼紧经济绳索,把握国际旅游文化节带来的经济先机和效应,顺势上扬。

1 旅游文化由来及实践基础

1.1 旅游文化由来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而“以人为本”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2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基础

旅游文化的多元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突显,旅游管理者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以及旅游设计就应该更完善和人性化。为使旅游产业保持持久的内涵,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更加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更越明显。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由政府牵头,各区域全面启动文化节按扭,为消沉的旅游经济搭桥铺路,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2 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2.1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是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节成为了旅游界开拓市场,提高业绩,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2009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活力广东”的魅力,广东旅游招商会共签订投资项目154宗,外资金额23.9亿美元,为历届之最,充分体现了举办旅游文化节是宣传广东旅游业,吸引外资,发展广东旅游业的重要成果。

2.2 政策保障,以诚信吸引投资

全面启动政府统筹功能,推介拳头产品,扶持重点企业, 权衡开发项目,推出精品。各区域、部门、企业联合启动,实现市场运作。如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广州市作为旅游文化品牌的重大窗口,协助作好旅游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国际美食节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境内外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组织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各旅游企业举办了旅游展销会,共同演绎了企业联盟合作、全民踊跃参与的盛世图章。

2.3 坚持旅游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创新的文化提升了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力,企业成为展示旅游文化的平台。以创新的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以特色和优势,显示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2.4 保护环境,科学开发,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享有高质量旅游文化

保证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的实体利益,实现旅游文化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3 充分发挥区域旅游文化节经济效应的有效举措

3.1 完善区域旅游文化节的保障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达成共识,打破经济制约,文化为旅游开路。

3.2 深度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为教育开路

旅游文化的包容性,为先进文化提供了载体和支持,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大众化,旅游文化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广东旅游教育伴随文化节的持续经济效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实践系统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3.3 旅游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使得企业优势互补与共享

企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科学控制了成本;规范化的服务,塑造旅游文化品牌;资本运作发展,推动广东旅游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3.4 文化吸引,解决融资瓶颈

旅游文化节间接效应为区域旅游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根据“十一五”旅游规划,到2010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将达68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将达47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7.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000万人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国旅游直拉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

4 旅游文化节产生的积极意义

4.1 国际旅游文化节促进了经济大系统的发展

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联合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刺激了劳务和商品的需求,为当地带来无限商机;带动新旧景点的开发和提升,旅游文化节是持续集聚人气、激活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的"加速器"。

4.2 旅游文化节是高科技文化服务的参照版本

高科技项目的渗透,让旅游文化节的辐射更广,衍生了创新服务产品。新技术加速了旅游全球预定系统、分销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应用,给国际旅游带来了合作的机遇。如2009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加强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推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掌上宝典、银旅通电子门票、12580导航专线和生活播报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以广泛的宣传渠道打造含金量高的旅游文化节。

4.3 提供智力保障、管理依托及就业机会

大中专旅游院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旅游文化节催生了复合产业的产生,衍生了新岗位,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4 国际旅游文化节搭建了推进了和国际旅游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广东省旅游协会与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旅游行业协会紧密联系,业内交流有效地推动了广东国际旅游的民间合作,逐步出现了跨地域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的现象。

4.5 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方面打造了城市的山水名片,另一方面塑造了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城市建设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时尚理念;以文化促和谐,拉动gdp新的增长点。

新世纪旅游业面对无比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文化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因此,在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发展先进文化还要注意抵御各种类型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和影响。

广东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应的政治和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发挥文化正面效应和价值,进一步推进广东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广东发展先进文化和旅游文化创新,促进广东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宏观经济学会.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公司,《北京后奥运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2]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异与趋同.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次印刷.

区域旅游经济第6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 经济效应 实践潜能 创新

2008年 金融 海啸席卷全球,中国各经济体系遭受海啸袭击,旅游行业也不例外。2010年广东旅游业扼紧经济绳索,把握国际旅游文化节带来的经济先机和效应,顺势上扬。

1 旅游文化由来及实践基础

1.1 旅游文化由来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 历史 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而“以人为本”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2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基础

旅游文化的多元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突显,旅游管理者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以及旅游设计就应该更完善和人性化。为使旅游产业保持持久的内涵,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更加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更越明显。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由政府牵头,各区域全面启动文化节按扭,为消沉的旅游经济搭桥铺路,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2 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2.1 旅游文化节的实践潜能

2.2 政策保障,以诚信吸引投资

全面启动政府统筹功能,推介拳头产品,扶持重点 企业 , 权衡开发项目,推出精品。各区域、部门、企业联合启动,实现市场运作。如以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广州市作为旅游文化品牌的重大窗口,协助作好旅游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国际美食节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境内外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组织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各旅游企业举办了旅游展销会,共同演绎了企业联盟合作、全民踊跃参与的盛世图章。

2.3 坚持旅游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创新的文化提升了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力,企业成为展示旅游文化的平台。以创新的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以特色和优势,显示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2.4 保护环境, 科学 开发,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享有高质量旅游文化

保证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的实体利益,实现旅游文化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3 充分发挥区域旅游文化节经济效应的有效举措

3.1 完善区域旅游文化节的保障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达成共识,打破经济制约,文化为旅游开路。

3.2 深度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为 教育 开路

旅游文化的包容性,为先进文化提供了载体和支持,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大众化,旅游文化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发展。广东旅游教育伴随文化节的持续经济效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实践系统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3.3 旅游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使得企业优势互补与共享

企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科学控制了成本;规范化的服务,塑造旅游文化品牌;资本运作发展,推动广东旅游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3.4 文化吸引,解决融资瓶颈

4 旅游 文化节产生的积极意义

4.1 国际旅游文化节促进了 经济 大系统的 发展

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联合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刺激了劳务和商品的需求,为当地带来无限商机;带动新旧景点的开发和提升,旅游文化节是持续集聚人气、激活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的"加速器"。

4.2 旅游文化节是高科技文化服务的参照版本

高科技项目的渗透,让旅游文化节的辐射更广,衍生了创新服务产品。新技术加速了旅游全球预定系统、分销系统、 电子 商务等技术的应用,给国际旅游带来了合作的机遇。如2009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加强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推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掌上宝典、银旅通电子门票、12580导航专线和生活播报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以广泛的宣传渠道打造含金量高的旅游文化节。

4.3 提供智力保障、管理依托及就业机会

大中专旅游院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旅游文化节催生了复合产业的产生,衍生了新岗位,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4 国际旅游文化节搭建了推进了两岸三地和国际旅游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广东省旅游协会与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旅游行业协会紧密联系,业内交流有效地推动了广东国际旅游的民间合作,逐步出现了跨地域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的现象。

4.5 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方面打造了城市的山水名片,另一方面塑造了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城市建设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底蕴和 现代 时尚理念;以文化促和谐,拉动GDP新的增长点。

新世纪旅游业面对无比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文化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导向。因此,在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发展先进文化还要注意抵御各种类型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和影响。

广东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应的 政治 和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发挥文化正面效应和价值,进一步推进广东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广东发展先进文化和旅游文化创新,促进广东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 文献

区域旅游经济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经济; 观光; 农村

西班牙学者rosamarý´ ayagu¨e perales (2001)将乡村旅 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ortraditionalruraltourism)和现代乡村 旅游(modern rural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乡村旅游”又称为“民俗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包括了农林牧渔业,也可以说是涉农旅游.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十分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第三产业活动的新需求这样一种良性结构。

(2)“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联动效应。乡村旅游不仅为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对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使得乡村旅游接待村与周边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延长了旅游的产业链,扩大了产业面,形成产业群。如我市抚宁县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自从开发桃林口、龙潭峡、葡萄沟等景点以来,周边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经济增长方式日益多元化。

(3)“乡村游”扩大了就业机会。开展乡村旅游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龙潭峡一带可使用的农田较少,近几年,伴随旅游点的发展,部分农民旅游商品的收入已占据家庭收入的50%以上。开展乡村旅游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显而易见的。

(4)加速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发展乡村游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乡村也会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状况。这些努力使民俗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发生明显改善。

(5)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观念更新。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促进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会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加强团结,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的民风。为了搞好乡村旅游,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随着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方法直到生活习俗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开展乡村游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从根本上找到实现长期富裕的渠道,从而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农民与外界的沟通面加大,见识增加,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通过乡村旅游这座桥梁,增进了城乡居民的感情。显然,乡村旅游是实现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发展乡村游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精心打造和培育的旅游重点项目,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抓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包装行之有效的、受游客喜欢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规范发展,走上健康高效的道路,通过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丰富我国的旅游内涵.

参考文献:

区域旅游经济第8篇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增长极理论、地域分工与贸易、公共资源及外部性、博弈论等理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区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他地区的经验启示,并对如何实现更好的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蓝色经济;旅游;发展研究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发展前景广,要大力发旅游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居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其旅游产业同时也面临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天津旅游产业区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山东半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基于蓝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蓝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打造蓝区旅游品牌对于实现蓝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基础

1、发展极理论

发展极理论的含义是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者大城市聚集,形成技术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自身的迅速增长将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称为“发展极”。

2、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地域分工贸易理论主要涉及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三种学说。绝对优势学说是指不同的地区应生产本地区生产率比其他国家或地区高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比较优势学说是指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地区也可以进行贸易和交换。各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样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好处。③要素禀赋学说认为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原因是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生产要素察赋上的差异。

3、公共资源与外部性

单个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产生影响,即存在所谓的“外部影响”。外部影响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方面。

四、博弈论

博弈论主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做出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类。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当事人之间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保证合作的持续。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其结果可能是个人理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二、蓝区区域旅游合作现状

1、企业间的合作

蓝区旅游合作最初是从旅游企业间自发联合开始的。早在2002年,台市就出现了民营旅行社的自发整合,形成旅行社联合体的合作模式。2005年,半岛旅游部门和企业组团到长三角,等旅游业发达地区宣传展示山东旅游新形象、新产品以及新项目,同时,学习他们在区域联合以及市场促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2013年,青岛城投旅游集团与西霞口集团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合作推进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滨海旅游新模式,两集团将合作开通首条烟台―威海―青岛海上旅游观光通道。

2、政府方面的合作

2004年,蓝区八市在青岛签署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宣言》,首次成立半岛城市群旅游联合体。2005年,蓝区八市与泰安、济宁共同签署《山东半岛城市群8+2旅游合作协议》。2013年,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四市共同签署合作宣言,向海外介绍推广“仙境海岸”游,共同打造旅游经济新增长极。

3、合作打造旅游路线

以黄金海岸线为卖点的“海岸度假线”是由3000公里海岸线、16处旅游度假区组合在一起,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联手推出;以潍坊“风筝之都”领衔,联合滨州、淄博等地民俗的“乡村风俗线”,包括日照、烟台等地的渔家乐、农家乐特色;以传统的山水圣人为主的“齐鲁文化线”,主要包括泰安的泰山、济南的泉水、曲阜的孔子等风景名胜。

三、蓝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域的划分导致了旅游资源的人为分割,难以实行统一规划。以昆嵛山的开发为例,昆嵛山作为北宋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但由于行政区的划分,在具体开发中与昆嵛山道教文化具有密切联系的旅游资源如圣水观、三清宫、崂山等未能统筹开发,导致昆嵛山旅游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大大削减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2、旅游产品单一且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区域联动开发较少。例如海洋主题公园的开发,除了青岛海底世界以外,在烟台蓬莱等度假区等多地又相继开发了极地海洋世界,产品与服务趋同,分布过于密集。这不仅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区域旅游内部的竞争,这对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整体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3、核心城市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弱,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根据发展极理论,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极首先产生在区域中的旅游中心城市。由于发展极的集聚效应,旅游生产要素首先会集聚在发展极地区;当发展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扩散效应,会对周围地区进行技术的扩散和资本的输出,带动周围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然而青岛作为一个发展极一枝独秀,未能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不利于区域旅游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车.发展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姚国庆. 博弈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佟家栋. 国际经济学[M]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