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1 16:52:41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解;未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99-01

随着时展和进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面临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需要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未来经济发展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生更多的理解,进而对其进行正确引领,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

(一)对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必然过程进行理解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甚至达到10%左右,这是过去的经济发展常态。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由于对外开放、劳动力飞速增长以及储蓄率较高的影响。而如今,受客观因素、客观经济规律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劳动参与率方面的情况和过去相比有较大的不同,种种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此外,储蓄率的缓慢回落同样导致对经济增长方面的支持减少,低利率、低工资以及资源产品价格较低的情况逐渐消失,知识储蓄率逐步下降;对外开放的外溢效应、劳动力转移效应有所削弱;我国已经逐渐步入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阶段;环境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经济增长约束力有所提高,在这些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便可被视为是必然的。

(二)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及内涵的理解

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已经逐步向复杂分工、结构合理以及高级形态的方向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增长,并且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站在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由增量扩能转变为做优增量及调整存量并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出口需求的三大需求产生变化,并且生产要素、生产能力以及经济风险等方面发展趋势出现变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机遇。针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兴技术的发展及逐渐成熟、新需求及业态的出现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增长动力等,经济建设工作发展趋势良好。

(三)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较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国家、企业以及人民均需要对新常态进行主动适应,对自身认知及行动进行调整,把握经济发展机遇。人们需要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生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进而对稳中求进的基调进行把握,对稳定增长重要任务进行正确理解。目前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就业形势仍旧较为乐观,对居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积极影响;经济结构方面的升级和调整使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而采掘业、化工以及冶金行业等存在产能过剩和生产变慢的问题,电子信息、医药等方面增长情况较好,现代物流、文化以及旅游行业等发展较好。我们需要对经济增长效益及质量方面的问题产生更多重视,需要对生产、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服务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提升。对企业而言,不能只盲目注重产能扩大,在新常态下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创造出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此外大学生创业、普通民众的理财等方面的变化也应与新常态相符,最终对新常态下的机遇进行更好的把握,促进经济发展。

二、未来经济发展

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更好的把握,我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就业问题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等,因此人们需要对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

首先,对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使农业经济从粗放型朝着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已经成为发展研究方面的重点,通过增加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接受更多的教育并且对固有农耕观念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就工业发展方面而言,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中国制造”一类的字眼,制造业发展及扩张在过去较为迅速,但是达到一定峰值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陷入低谷,初级产品的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内容,例如某些基础零部件的制造等。针对上述问题,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变,由低级产业链底层向上过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扩大内需等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分析。国民经济的服务化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及方向之一,服务业及服务行业就业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我国经济从产品型向服务型经济的方向进行过渡;此外服务业发展信息化、科技发展的高端化、居民购物网络化以及能源结构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样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

最后,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分析。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们需要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经济发展进行正确、清醒的认识,对未来金融业的增加值有所上升、货币流速逐渐变缓、区域经济发展趋近于平衡等未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对经济发展工作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结全文,近几年我国已经将新常态定为未来经济发展主旋律,通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内涵的理解,对新常态之下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掌握,人们能蚨跃济发展新常态进行更好的适应,为今后经济建设工作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多支持。上文对新常态及未来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4-10,14.

[2] 张俊山.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结构调整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6(7):5-13.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2篇

近日,在北京上地的IBM研发园区举行的“走进IBM实验室”探索之旅中,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以及IBM中国研究院和IBM中国开发中心的专家,与到访的数十位媒体高层和记者分享了IBM对科技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钱大群就表示,IBM研发不仅仅集中于科技前沿和基础性理论的领域,而是结合行业需求和未来趋势,将研发的重心放在了深入行业应用之上。为此,未来的企业形态、新兴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的发展需求,这四大发展趋势影响着IBM研发部门的创新方向,并给研发部门如何把创新的科技融入到行业的发展中提出了新的课题。

趋势一:未来企业形态

2008 IBM 全球CEO调查是全球有史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CEO调查。IBM发现,未来的企业将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渴求变革,全球整合,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彻底的业务创新。同时,IBM发现,中国的CEO更加关注“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和“彻底的业务创新”。与全球CEO相比较,中国的CEO更加渴望变革,对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而这些对创新的渴望和需求,则构成了推动研发的重要动力。

趋势二:新兴技术的发展

IBM研究院主持“全球技术展望”已经超过25年。通过“全球技术展望”,IBM对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发现信息技术正在发生大量结构性的变化。它们包括:计算系统的再造,因业务需要的云计算,支持大量社群和数据交流的平台,实时和全方位信息处理与分析,随时随地执行业务。这些方向将构成未来信息技术支持并推动产业跳跃式发展的基础。

趋势三:未来行业发展需求

这些并不仅仅是纯技术讨论,而是探讨了新技术是如何应用到市场,如何改变和创建新的行业或企业的。技术的日新月异为通信、交通、医疗、金融、制造和零售等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向。为此,与公共服务的日益重要相对应,一些行业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先进的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行业需求,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驱动创新研发的最直接的动力。

趋势四:国家发展的需求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3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会影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应理性的认识世界经济的现状,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世界经济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形势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现在进入了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总体上来说,世界经济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速度加快,导致世界经济形势也在以较快的速度变化着。但是,这种变化并非无迹可寻的,而是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世界经济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来探索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制定出适宜的经济发展策略。

二、世界经济现状

世界经济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世界经济现状如下。

(一)经济增长分化

当前世界经济处在一个缓慢复苏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速分化加剧,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回暖兆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其次,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分化现象,发达国家整体呈现一种增长向好的趋势,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速却出现下滑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

(二)各国应对不一

面对各种经济问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结构调整,应对方案不一。虽然部分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原有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稳固,比如美国、德国、英国等。但是部分国家的经济依然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在持续发展着,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对经济问题应对不力,比如俄罗斯等。

(三)就业状况较为稳定

全球就业状况较为稳定,甚至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虽然全球整体的就业状况较为稳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总体上来说,发达国家的就业状况相对良好,甚至有增长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基本保持平缓。

(四)劳动成本降低

大宗商品的价格会对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比如企业的生产成本、居民的生活成本等。近些年来,大宗商品的价格整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原油价格。原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会带动生产成本整体上下降,劳动成本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五)新兴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有序的推进,新兴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孕育。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人们更加意识到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近些年来,各个国家一直在需求经济发展的道路,各种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经济发展之中,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促进了一个后大规模生产世界的来临,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部分国家或地区回暖的趋势,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依旧不足,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并不明显。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并没有成规模出现,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而发展中国家传统优势逐渐衰减,经济增长面临转型问题。这些都会拖慢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增长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那么,在上述的世界经济发展现状下,未来的世界经济又会有那些哪些发展趋势呢?笔者结合各种因素,总结出以下几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增长持续分化

全球经济依然处在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还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支撑世界经济的复苏。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的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会增长缓慢或者以一种非均衡的分化态势发展。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以及转型中的中国三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1.发达经济体

对发达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长缺乏稳定性,人们谨慎又相对乐观,但是各个国家不同的应对政策会阻碍经济复苏的进程。美国经济复苏较为温和,但是缺乏稳定性。企业投资回升,房地产市场也逐步回暖,就业市场状况乐观,这些因素价格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美元的升值导致其出口竞争力降低,油价的持续走低也会导致相关生产商的投资积极性被削弱,这些又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欧元区经济发展不稳定性增加。欧元区面临诸多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风险,经济、政治以及爆恐袭击都会给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出现下行的趋势,甚至面临衰退的状况。日本目前的应对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反而让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2.新兴经济体

对新兴经济体而言,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有向好的趋势。俄罗斯、巴西、中东欧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滑;南非、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但同时缺乏上涨的动力;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经济增长有向好的趋势。

3.转型中的中国

对转型中的中国而言,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是长期来看,一系列改革会使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出口会有所增长,但是依然有不小的压力,投资也很难有增长。另一方面,消费会出现平稳且小幅度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技术带给中国的利好因素也逐渐显现。

(二)风险持续累积

全球货币周期进一步分化,金融风险持续累积。主要原因有:美国开始了加息周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新兴经济体危机的爆发。全球汇率出现波动,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可能会出现贬值的现象。整体上看全球人们的预期悲观,导致资本的避险情绪大幅度增加。

(三)贸易波动

对于世界贸易而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带来畸形的供需关系。一方面,全球贸易在一种低速的方式增长着,但依旧有可能超越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的贸易以强劲的势头在复苏,但是欧元区、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增长的形势不明显。另一方面,全球的供求关系畸形。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大部分大宗商品释放供给,但是需求却跟不上,供过于求,不利于世界经济的良好发展。

(四)投资有望恢复

在全球投资方面,增长速度趋向缓和,尤其是中国的对外投资受到各方关注。全球对外投资的态势很难好转,但是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下滑现象。而在未来几年,中国将逐渐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全球对外投资的恢复。另外,产业投资方面将会转移重点,新兴产业和业态将会成为投资热点。随着近些年社会的发展,全球产业性价值链高端引进,预计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方面的投资将会增多。

(五)经济全球化

当今,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世界经济也同样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活动已经逐渐超越国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等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有: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国际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

四、总结

世界经济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因此,世界济的发展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为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有必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是:经济增长分化;各国应对不一;就业状况较为稳定;劳动成本降低;新兴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市场预期悲观。总之,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增长持续分化;风险持续累积;贸易波动;投资有望恢复;经济全球化。

本文是以一个经济整体来研究世界经济的,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各国可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向好的部分,对于向坏的部分,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力避免。相信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希丽.当前世界经济长波运行状态及趋势分析――兼论世界经济长波中的经济危机与赶超效应[D].南开大学,2013

[2]徐培华,吴辉,于保平.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2000,1

[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分析组.分化复苏的世界经济:新引擎、新风险、新常态――2016年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2016,1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4篇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企业;私营建筑企业;公有制建筑企业

一、引言

当前建筑经济受建筑企业经营模式、改制合理性以及法制环境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进程受到了阻碍。基于此,相关建设者应根据建筑经济的发展情况谋求新的趋势方向,即绿色化、全球化以及工业化。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能针对运营问题,以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改革管理力度以及提高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等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内容,建设人员应在其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途径道路,以缩短其目标达成时间。

二、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单就青海省建筑业的总产值就达到将近20亿元。据相关统计证实,该省建筑业产值是以每年增长10%的状态向前发展的,这就使得建筑经济在全省范围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从可观的建筑经济发展成果来看,地区私营建筑经济以及公有制建筑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这两者建筑经济体制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其中私营建筑经济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法制环境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规模的局限性。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因缺乏法律保护而受到部门机构乱收费乱罚款的影响。私营建筑规模偏小,使得其防范风险的手段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此情况,使得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公有制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存在贪污和经济改制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导致建筑经济资金大量流失,从而使建筑工程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目标。上述几种情况,均阻碍了当前建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相关人员应谋求新方向,以实现发展局限性的突破。

三、建筑经济发展趋势

1.建筑经济发展趋势--绿色化。“十二五”期间,发展建筑经济的建设者开始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在未来绿色建筑的作用目标可从应用环保节能型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注重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实现。在应用环保节能型施工材料设备时,其不仅要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要求,还要具备无污染、低能耗的作用效果。对于绿色建筑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建设者可通过优化节能型、环保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来提高水、土地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利用效率。此过程,建筑结构设计者要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人员还要注重周边环境的保护,即通过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噪音,来降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此外,还要在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因素,以满足当前建筑用户不断增加的舒适度需求。绿色建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方向,建设人员应加大科研力度,以增强新兴建筑材料技术的作用稳定性。2.建筑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建筑经济也应跟上其进程。就我国目前的全球化发展环境,自加入WTO以来建筑行业经济建设市场就得到了极大拓宽。因此,建筑经济发展人员应在明确自身不足基础上,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稳定性、耐久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技术的优化应用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发展建设的一席之地。2013年,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带,也证实了这一发展趋势方向。建筑经济建设者应积极参加国外经营文化论坛,进而在交流学习中细化全球化建设方向的实践道路,从而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找出符合本土化建设的措施方法。3.建筑经济发展趋势--工业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筑行业经济也应根据自身建设情况,找到跳出瓶颈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是建筑业实践科学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内容趋势,相关建设者要改变自身的思维意识,从而从深化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升建筑业进行工业制造的水平。其作用方向主要集中在运输水平、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这种发展趋势将大幅度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水平、建筑基础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均能在工业化建筑经济发展趋势下得到实现。工业化建筑经济发展趋势目标的实现,需要建设者把眼光从先进的技术内容应用转移到自身发展条件上来。即按照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普及科学技术;改良建筑管理制度,从而适应全球化、绿色化的市场经营现状。此实践过程,建筑经济发展建设人员需将创新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原则,这是转换到工业化发展方向上的重要依据。

四、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当前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法律法规或是其他监督管理制度跟不上节奏。此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巨额利益,这就导致建筑经济环境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建筑业建设人员应根据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这一趋势,是使建筑企业朝着健康稳定的状态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建设者应将其重视起来。2.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力度。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产权制度的作用对象,从而找出责任单位,这就能有效避免建筑企业因而导致国有资本流失问题的出现。其次,企业管理者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目标。最后,政府部门应将经营管理方向等方面的职权下放,从而使公有制建筑企业摆脱以往经营过程的束缚。3.提高建筑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随着建筑行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需求与消耗成为了阻碍建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建设人员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其作用于能源使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方案内容的确定既要满足当前人们对其应用的舒适度需求,还要提高材料设备使用的效率。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是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目标的关键。4.改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模式。私营建筑企业是我国建筑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当前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人员可将改进企业发展模式作为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保护,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经济与建筑企业发展趋势的实践需根据建筑行业当前的发展建设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改良当前经营建设模式的弊端。此过程,建筑经济发展建设者应明确绿色化、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已经成为未来行业建设的必然方向,并将其体现在政策制度条例中。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的调整内容包括: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力度、提高建筑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以及改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伟.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102-104.

[2]毕天平,杨雪梅,高东燕.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形势分析[J].建筑经济,2016,04:5-7.

[3]王晓虹.中国当代建筑经济及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5.

[4]王洪波.建筑企业发展趋势及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9:143.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5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 趋势性特征 政策取向

经济新常态是在2014年被提出的,这是对中国经济的最客观、总体的评价,此后又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不断丰富,这也是把握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依据,认真分析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在2014年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最客观的评价,经济新常态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结构优化、增长速度良好、社会比较和谐,重视环境效益,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基本摒弃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问题,而且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各方需要有信心。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分析

综合考虑发现,当前我国的经济并不完全符合新常态的要求,只是总体上已经基本上符合,所以我国经济新常态有独特的趋势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不再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要求经济快速增长,这个过程中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如生态破坏、资源紧缺等,而这些问题现阶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难题,所以新世纪后国家提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增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逐渐推进,对经济增长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时间里,要保证各环节有序发展,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将逐渐降低,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中国未来的经济将保持6.5%以上的增速,而今年5月19日这个数字有了变化,变为6.3%,这样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会更好,对环境、未来发展和人们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在结构上平衡有挑战

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所下降,而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艰难达到平衡,但是这样的环境下又出现失衡的特征: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那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国际收入逐渐减少,而且近几年没有上升的趋势;第二,我国经济的投资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而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逐渐减少,投资占经济增长比例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近20%,而且根据2016年1月到4月的情况,没有上升的趋势,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把控,容易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政策取向的几点思考

整体上我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乡镇地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这个过程中仍然不能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不能放松警惕,时刻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趋势特征做好政策取向。

根据调查分析和国家的政策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未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注意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规避发生金融问题,我国在去年经济发展不容乐观,而且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解决,俄罗斯等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问题,失业人数众多,所以根据这个问题,国家要重点分析研究,客观、全面地总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对策,并且监督各地区政府贯彻落实,各行业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信息化水平,培养工作人员的能力,认真分析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第二,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其对外开发的程度,政府的服务部门要认真负责,确保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科学设置事业编等服务部门,而第三企业的领导人员要明确定位,提高社会责任感,根据国家的要求进行变革;第三,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使各行业发展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国家整体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整制度,国家做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这个过程要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且要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市场发展逐渐实现多样性,如加大对电力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的投入力度,推动其在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增长做贡献,而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出一系列扶植的政策,如信贷政策等,尤其是对微小企业,促进微小企业不断发展,而各地区政府和事业单位要进行管理,优化人员配置,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五,重视民生问题,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

总之,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危机的问题难以完全避免,所以我国自身要不断提高,规避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良影响,所以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特征和政策取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重点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经济学家还有重视研究国外的经济发展问题,总结经验,为我国经济新常态未来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文锋.经济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6篇

中国IT两会是一年一度“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大会,是各界共同就IT事业发展交流经验、总结成绩、畅想未来、探讨合作的一次盛会,借这个机会我也向与会的各位,就中国当前和未来阶段推进信息化的想法谈三点意见。

把握趋势 明确方向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还是信息技术应用,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一些新的趋势、新的动向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找出本质,找到我们发展的方向。

在信息技术领域,我们看到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感知技术都在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尤其是感知技术,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和应用拓展,感知技术正在成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关注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宽带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正在产生一些重大变化,比如加快了创新思路,提高了创新的成果。

在信息产业领域,我们看到无论是技术还是其他各种不同领域,都要遵循规模经济这样一个规则,随着整合力度不断增强,以需求市场为基础的产业整合正在加快和拓展,互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我们看到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正在深入,融合、复杂的大系统正在变成应用的重要方向。而信息技术服务的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现模式,在云计算、智慧城市这些概念下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的变化很多,我们各界都需要在一系列概念和现象背后做更多的创新,把握本质,寻找到发展的方向。

把握需求 明确目标

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在寻找发展方向,寻找如何克服面临的能源、资源、气候、环境等刚性约束的突破口,使经济增长得到新的动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

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劳动率,使得劳动生产力提升。这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升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我们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也就是说信息化的发展是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便利的刚性约束,信息化的目标将是解决目前面临的瓶颈,满足目前面临的转变发展方式的

需求。

把握实际 寻找路径

我们看到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接下来就要找到路径,找到路径不仅是满足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必要。无论是技术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还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同的技术领域、不同的产业领域、不同的单位行业,都需要根据实际基础、实际条件、实际需求,来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朝着这个路径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阶段地走向我们的目标和方向。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7篇

近几年,华赞先生和他的未来趋势国际集团在全世界推动其“资源整合”计划,组建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士的高端“人脉银行”“云端资源库”,实施“资源命令”“资源分配”“资源调动”以及“资源使用”战略,并长期致力于石油、能源等技术、设备、服务升级。因此,他十分注重对中国经济的深度研究,并有着许多独到见解。近日,《齐鲁周刊》邀请华赞先生参与“财经茶座”,就新常态下的经济趋势和商机进行了深入探讨。

时 间:2014年12月27日

地 点:齐鲁周刊社

座谈人:华赞(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总裁、董事长)

董 振(齐鲁周刊副社长)

张翠翠(齐鲁周刊财经记者)

平均房价还未饱和,未来房价仍会上升

解永敏: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现象,比如“新常态”下的增速下滑,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华赞先生如何看?

华 赞:新常态首先是新的,以前中国没有的,常态等于是规律,规律才是常态,不靠政策,不靠运气,不靠权利,而是很多新的,透明、没有偏向、包容性的,还有开放的程度。要达到和欧美国家一样,你有智慧可以进行创造,包括对各个行业的开放,政府干预少了,市场活跃了,鼓励很多自由的民营的国外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来互动。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走得太快,虽然近些年7.5%左右的增速与过去两位数的增速相比慢了一些,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仍然是主要经济体当中的高速度。中国经济总量比过去明显增大,目前又进入转型发展阶段,潜在增长力有所下降,所以“新常态”将经济由高速调整到中低速符合发展规律。实际上,经济发展过快已滋生很多社会问题,新常态的提出让经济暂且“休养生息”,是在释放一种健康信号,并不是“经济发展困难”,而是把经济调整到合理的发展速度。

张翠翠:20多年前,世界上流行“中国”,后来您提出了“中国和平论”,作为亲密接触中国的经济学家,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位置?

华 赞:1999年底,我曾提出《中国和平论》建议书,并得到中国国家领导层的认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变得离群索居,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推动力之一,这不容否认。在几大领域诸如石油、能源、重工等行业的发展,中国处于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贡献极大。但作为人口众多的庞大经济体,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实属不易。未来中国在新常态下,需以提高质量和利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保障就业和居民收入相应增长。也就是说,让新的经济发展态势惠及民生,而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农村,不是城市。

董 振:中国经济,必然包含山东经济,听说您下一步还和山东有经济方面的合作,是什么吸引您几十年来对其进行研究?

华 赞:神州意味着中国并不是“人州”,而是神所特选的“神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及富饶的物产。中国有必要推动“神州神性”思潮和“以正能量辐射全球”运动,将“神州神性”作为中国灵魂、文化品牌、国家之身份以及华夏文明的名片,这意味着世界团体即将目睹和平崛起的中国正融入全球经济,发挥其贡献者和思想精神领导者的功能。而长久以来,我们未来趋势与山东政府始终保持着友好的互动关系,曾推动山东与伊朗胡省官方发展友好关系,并帮助淄博等地招商引资到位……目前,我们在山东正部署大的战略,给若干石油装备设备及服务公司系统提供更大规模的海外市场份额,帮助解决地方炼油企业的供油问题,还与市政府金融部门共同引导基金给石油产业配备规模产业链成长发展所需资金等。日前,我和未来趋势集团的相关人员还去了东营,与二十几个龙头企业出席了由市政府安排的合作对接说明会,很多企业表示了与我们未来趋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意向。

解永敏:华赞先生怎么看待中国当前的股市“暴涨”?

华 赞:纵观中国宏观经济,每8-10年是一个小周期,如今经济进入了“健康、平稳”发展的阶段,在投资放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闲钱势必会流向金融投资市场。实际上,就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看,中国大部分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未得到满足,仍有大的发展空间。投资者应着眼于中小城市和城镇,未来的市场会有望在那里爆发。而谈到房地产市场,中国的平均房价还未饱和,未来房价仍有上升空间。鉴于通讯、卫生等服务业还未真正实现爆发,未来的股市在这些板块上仍有上升空间。由此看来,中国未来会把发展重心从制造业、重工业向服务业、休闲业、高科技等行业侧重。

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在农村

解永敏:华赞先生提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农村,您怎么看待中国的城镇化?

华 赞:中国的城镇化在路径选择、目标及其理念上还是存在一些误区的,之前在中央的城镇化会议上已经开始纠正。但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把中国所有地方都变成城市、急功近利的提高城镇化比率,把城镇化卖土地建房、以粗放方式大建新城……在我看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应调整到这样一个思路上来:大都市小城市化、小城市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这一思路,刚好吻合了“新常态下的城市化建设应注重环保、绿色、自然”。城市无需高楼扩张,而是把周围的郊区划入版图,让人住到新区,提升城市人的居住质量;而小城市则进行招商引资,成为一线城市之外的又一工业基地;对于农村来说,政府则应鼓励更多大型企业、央企走进农村,在那里开疆僻壤,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在美国,大企业都在农村设有总部。而中国的农村人口密集、劳动力富裕,完全没必要让农村人离家进城务工,在保证种植业正常有序发展的情况下,在农村多创造就业机会,建立幸福、绿色、富裕的新农村,这才是城镇化的主要方向。上海浦东的发展就是成功的个案,浦东当年是上海的郊区,政府加大力度、实施众多优惠措施招商引资,之后浦东崛起成为“上海新区”。由此,政府应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齐备的环境吸引投资。

张翠翠:您所说的农村现代化观点很深刻,当下中国农村已经出现了老龄化问题,甚至有的地方癌症频发,人文环境、医疗设施也相对落后。

华 赞:可以这样说,农村正成为中国“贫穷的腰带”。实际上,作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富裕的农村可发展空间很大,之所以造成一些方面的“窘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一窝蜂涌进城市,造成了土地荒废和养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加重,还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频发。究其原因,为追求高效、高产,有些地方大量喷洒农药,使用超标化肥和粗放方式对待土地、种植,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会导致未来的粮食危机,而教育在农村得不到重视,会使越来越多农村人失去文明根基,使犯罪率增高,与人文意识相对落后。要终止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城镇化”是一次大机遇,应鼓励大企业到农村去,在农村推行“现代化”。由此,城镇化是一个经济事件,绝非简单粗暴的“造城运动”,而是5000多年中国农业文明的一次提升。

从企业的产品到企业是产品

解永敏:近些年,您及未来趋势国际集团在中国推行“资源整合”战略,这是一种怎样的“未来信号”?

华 赞:中国未来十年的新常态企业发展模式,主要将体现在各行业里产业链的系列企业组合兼并,以创造巨大财团路线。这意味着中国将从简单的制造业首都和出口贸易中心状态,到初期股权投资,最后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强强兼并)、发起联盟集团以及组合投资的产业优势组合道路。未来,企业要变成产品,而不是简单的出售产品。这种模式的主要体制是:母本资金(石油、美元、国家财富基金、皇室资本、养老基金等)做后盾,投放到基金、大基金、行业领头实业公司中去,再投放到系列并购和组合投资、购买企业,重组中国主要几大产业,这对欲快速发展壮大的企业将提供难以想象的黄金历史性机会。当然,这需要好好把握。

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第8篇

多极格局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过程并不是在前苏联解体后开始的,在冷战期间两极格局的状态下就开始了多极化的潮流,并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当前世界战略格局总趋势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一世界历史大潮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二战后,“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从而加速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极大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两极格局开始松动。而两大阵营的破裂和分化则加速了多极化趋势。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上形成的“一超独霸”的局面既是两极体制被打破后的必然现象,又是一个终将被多极化体制所取代的暂时的历史过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均衡化趋势,是世界战略格局中两极体制解体并最终走上多极化的根本动因。未来世界战略格局中主要国家的关系将日益复杂化,起主导作用的很可能主要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其它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战略格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也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毫无疑问,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以及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依赖,这就使得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未来世界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潮流继续前进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影响力作用。当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等已经愈加成为全球范围的产物,全世界的文化也在碰撞中交融,世界不再是无数文化共存却又毫无联系的散沙,尽管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很多年里,世界格局再也没有发生改变,并依旧保持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而现实的情况是各个国家不会因为结果而去追求结果,只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去实现结果。为求生存,只能通过压榨、战争等方式实现资本、科技的积累,从本国公民利益出发,寻求更加利于本国发展的国家环境。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愈加鲜明。目前,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以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为代表的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了社会危机和价值观危机,而席卷西亚北非的历史性政治大动荡和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亚洲地区转移,使中国周边环境出现新变化,形势日益严峻。这些将深度地影响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国际战略格局变化。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国际舞台将是美国称霸和世界特别是欧亚大陆的反霸之间斗争的舞台。它将是一个“新战国”时期,因而新的合纵和连横必将在各国各个领域和层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