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3 17:12:14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1篇

【关键词】民族特色;动画剧本;应用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29-01

上世纪二十年代动画作为舶来形式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并对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到了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我国动画发展一直处在低迷的阶段。要想动画产业得到良好发展,就要充分重视动画自身的质量,在剧本的创作阶段就要开始注重把控质量。

一、动画剧本的主要构成及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的作用

(一)动画剧本的主要构成分析。动画剧本是通过多个要素组成的,其中故事主题就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动画剧本在影片当中被观众看到的就是故事,故事题材是否有着吸引力,是打动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1]。另外,动画剧本构成当中,角色的个性化塑造也比较关键。个性化的角色才能让人有深刻的印象。在个性化的塑造方面就包含着比较多的内容,其中有角色的外观形象和思维方式、动作等等。最后,动画剧本构成中的又一要素就是矛盾冲突,这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动画平淡无奇,就必然不能吸引观众,戏剧冲突的科学化设计,能够带动观众的思维进入到剧情当中,和观众拉近距离。

(二)动画剧本创作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的作用。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就能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国要想在动画产业上辉煌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将中国特色的动画特征得以鲜明呈现[2]。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时期中沉淀形成的精髓,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动画剧本的创作中,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动画事业发展。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对我国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也ξ夜的动画在全球化发展中加强抵抗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商业动画在我国的电视网络中已经备受推崇,有的中国观众对国外的动画品牌已经形成了依赖性。国外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对本国的文化传输比较重视,并将传统元素在生活以及服饰等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动画文化侵入体。我国的动画创作要想得以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作品相融合,形成有着独特性的民族风格,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国产动画的良好发展[3]。另外,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对提振民族软实力也有着积极作用。

二、动画剧本创作中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要充分重视在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在对动画剧本的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改变传统的动画剧本创作的不足现状。在传统文化的选择应用中,要注意和动画剧本创作的主题紧密契合,在剧本创作的深度上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注重传统文化的科学化运用,取其精粹,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有助于动画剧本创作质量的提高。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运用中,要注重取其精粹,去其糟粕,要做到古为今用。要想促进我国的动画产业良好发展,就要以走出国门为目标,创作出的动画不能只是满足国人的审美需要,还要充分重视国际市场的需求。要注重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展示,突出中国的特色,并有着时代气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动画剧本的创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动画剧本的创作中,还要注重从本土生活方面充分考虑,对传统题材要进行深度挖掘。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处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发展状态。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注重动画剧本的创作和本土生活的紧密结合,深入到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的素材挖掘中,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支持。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的就是蒙古民族的真实故事,动画作品的导演和年轻动画原画师到大草原,和当地的牧民同吃住,并随时进行记录,从而对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内容在动画剧本的创作当中加以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动画剧本创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加强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应用,有助于动画剧本创作的整体质量提高,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的发展亦是促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动画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仍必须要从本土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国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在剧本中的融入,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2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底蕴

1982年,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自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奋斗。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要实现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深入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底蕴二者皆不可失,在大力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1.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其博大精深,另各国人民叹服。作为中华儿女,投身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魍澄幕源远流长。纵观其他国家,能留存到今天并依然屹立不倒的文化只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采百家之长,兼及八方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更快、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所有中华儿女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历史沉淀的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体现的时代价值也永不褪色。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世界影响,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当前,已经有很多外国友人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吸引,投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汉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各国人民所喜欢,当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泱泱大国,煌煌华夏。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2.推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在过去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影响深远。但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的核心已经过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仅仅寄托于传统文化,而忽视了当代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以当前,必须要通过创新,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可以保留精髓,又可以和当代社会的特点相衔接,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次成为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精神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理性的自信、客观的自信。增强文化自信,也从侧面决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文化自信,必须要对文化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充分肯定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所以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要具备时代的气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发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增强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的目的。

3.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所有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支撑。文化自信的形成和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凝聚全体中华民族人民的力量,增强人们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传统文化底蕴是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所有中华民族儿女血脉相连的纽带。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就是对民族的认可,从而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包括饮食、服饰、建筑、文学等诸多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方式,也是在促进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所以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要让所有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认可并热爱传统文化,并主动投身到发扬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去,使得各国人民都充分领略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家舞台上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4.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对国民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具有现实性、积极性和稳定性的文化,其包含的理念、思想会通过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对中华儿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所有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共同的生活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所有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被深深地刻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广大中华儿女的精神源泉。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和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有裨益的。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自律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高度契合,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

参考文献:

[1]颜晓峰,赵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J].文化软实力,2016,02:46-51.

[2]陈一收.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7:51-54.

[3]徐建勇.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J].人文天下,2016,15:72-78.

[4]李敏.文化自信与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论述[J].黑龙江史志,2015,11:199-200.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3篇

文化是民族与民族之间最为核心的标志,如果文化消亡,那么民族终将不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正逐渐被削弱甚至完全消失,近年来,有着22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云南怒江流域,其民族文化的弱化消失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显著的地缘特点。因此,确立民族特色文化的民间保护功能,重视民间主体的保护作用,以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消解与渗透,建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各民族团结与凝聚、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怒江源出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斜惯西藏自治区东部,入云南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出境入缅甸,在缅甸称萨尔温江。怒江流域面积有32.5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就是诸多民族频繁迁徙流动的地区,共有傈僳、怒、独龙、彝、傣、白、纳西等22个民族栖息于此,该流域集中了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语言和传统,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六种宗教并存,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多样性突出。近年来,由于怒江主体民族僳僳族群众80%以上的人皈依了基督,怒族、独龙族、白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基督信徒人数也逐年上升,民族特色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淡化、弱化、变异、消失的态势,再者,由于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步伐快速向少数民族地区迈进,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自然的过度改造不可避免地衍生对多样性民族特色文化的侵袭、渗透、消解,从而也导致了各民族逐渐流失自身的本位文化,即使是原有先进的生态文化因子也一并面临逝去的危险,整个怒江流域特有的文化样式日渐式微,形势比较严峻。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处、共同发展的和谐因子,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文化景观,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模式是建设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安全长廊、稳固和谐边疆地区极为积极有益的尝试。

在我国,民族文化指的是:“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语言和文字;世代相传,流程完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区特色生产工艺及其制品;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风俗习惯的礼仪、节日和庆典活动、游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等民间习俗;集中反映某一民族或地区生产、生活特征的民居、服饰、器具、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示及其他物品等;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及特定的自然场所等等。”

根据实地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认为,肯定少数民族悠久历史的那些生态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理解和分享少数民族先进、文明的价值观和习俗渊源,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以此推进我国的民族文化可持续保护与发展,这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是必须的。首先,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是当地的各少数民族民众;其次,民族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传承机制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表征,它集中表现在他们的各种节庆仪式、居住样式、服饰等景观中;第三,各级各界人士及各少数民族自身对其优秀文化元素的温情和敬意是他们滋养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食粮;第四,各级政府组织是扶持、辅助、引导各少数民族实现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

——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众

少数民族主体的自觉性和参与性是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根本基础。根据我们对怒江流域傈僳族、白族、普米族、彝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佤族的文化现状调查,我们认为,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当地民众,其次才是政府各级各类组织的宏观调控、扶持和引导。仅仅依靠政府各级各类组织的“法律法规”进行民族文化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重视从民间和政府两个层面相结合来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实施保护。比如,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举行节日庆典、招商引资、民族节日等活动的时候,曾规定各乡镇村少数民族群众必须衣着少数民族服装方可上街、赶集、观摩、参加节庆活动等,否则以罚款论处;政府各类组织和机构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先后专门建立了一些民族民间歌舞活动场所、祭祀活动场所,适时举行歌舞表演、民间贸易交流活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加入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里来。以上措施和努力既体现了政府各级各类组织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上的积极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保护和传承了其特色文化,功不可没。然而这些保护措施和强硬规定却没有成为减缓民族特色文化弱化、消失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幸福指数经济指标的渴望导致的过度开发使得怒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淡化、弱化、消失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除了族称外几乎已经找不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踪迹,即使是本族群的民众,他们已经基本或完全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表征性的文化特征也已消逝。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商业化开发、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并不矛盾。既要保护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和其中的优秀元素,又要与时俱进地与国际文明成果接轨,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细化措施并监督实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来保护、传承、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应该是政府各级组织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与民间可持续传承、保护、发展理念相结合,如此才能在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格局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有效传承。例如,云南某大学曾在怒江福贡县赤恒底傈僳族村寨设置“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跟踪调查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他们以傈僳族传统民居样式融合现代化设施与理念来建设基地房屋,该地区傈僳族群众慕名参观后,纷纷表示自己建房盖屋也要以基地的傈僳族传统民居样式建造,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民众在选择自己居住文化上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创造力的趋奉、热爱和尊敬,附和了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层冀望和心理要求。所以,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转贴于

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族群民众,其次才是各种规章制度的保障。文化保护一要从精神层面确立、肯定其文化与时展相吻合的优秀部分,二要在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时首先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冀望相结合。少数民族民众在保护传承发展自己民族经济与文化的过程中重新感受、体验、认识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部分及在族群发展中的进步意义和作用,从而确立族群文化自尊意识和自尊理念,与其他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群

——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

文化表征是民族文化存续的根本保证。居住样式是民族特色文化最重要的外在表征,因此,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群是族群文化向心力的外在形式,是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神纽带,同时它还是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然而,少数民族村寨与主体民族——汉族村寨并无二致的建筑模式和发展思路既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确立和族群文化精神的期许,也不利于他们特色文化的保存、延留和由此而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它在某种程度上稀释、屏蔽了少数民族族群对自己民族形成、生存历史的肯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始,国家为改善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先后斥资实施消灭茅草房工程,代之以石棉瓦房、土砖房、混凝土楼房等房屋样式,在一定数量上取代了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茅草房、竹篦房、木楞房,确实达到了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安全隐患的作用。但是,安居工程伴随着的却是以牺牲其历史形成的特色文化场域为代价。此时期,该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传统生态理念的竹、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也相继被现代生活用品所取代。如,2003-2005年,贡山县政府为了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实施了消灭茅草房、危房和美化庭院的温暖工程,为多民族乡丙中洛查腊怒族村每户怒族群众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水泥、石棉瓦,改造木质危房,消灭茅草房,查腊怒族村寨传统特征的居住样式开始改变,出现了石棉瓦水泥空心砖房,目前,怒族传统居住样式——木板石片房正逐渐被取代、否定,怒族村民开始积极努力建盖现代的水泥空心砖房;1990年后,特别是2000年后,当地怒族、傈僳族、独龙族、藏族村民传统竹、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被现代生活用品所取代。然而,各少数民族在赶上和超过其他民族比如汉族这个历史相对悠久、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主体民族现有生活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中,更多地是以放弃和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代价的,他们更多地认同汉族文化的发展速度和格局,努力追求与汉族一样的生活理想,除了居住样式外,民族特征鲜明的衣着服饰审美取向也逐渐趋同于汉族,如怒江流域一部分聚居或散居的傈僳族、怒族,部分彝族和阿昌族。而那些靠近县城、乡镇或与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文化消失的情况更加显著,有的则仅仅保留着族称,其特色文化表征如居住样式、服饰、节庆仪式、歌舞等深蕴着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表征均与汉族完全一致,如兰坪县的白族居住样式过去趋同于傈僳族,多木楞房、石片房,现今基本与汉族村寨一致,大多是土墙瓦房、空心砖瓦房和少量水泥浇注的多层小楼房,既无大理白族特色风格的民居样式,也无与其他民族互融互渗形成的新的白族建筑区域样式;梁河县城的阿昌族居住样式、服饰审美已经和汉族完全一致,几乎所有民族文化表征都已消失,仅在离县城20公里之外的弄邱村,还保存了极少量的阿昌族传统居住样式的房屋及部分传统民族服饰和节日歌舞;福贡县上帕镇腊乌村和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村寨、贡山县丙中洛乡查腊村怒族村寨、贡山独龙族乡孟登木村、熊当村独龙族村寨等,传统地域材质和样式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特色居住文化景观正受到现展理念的强烈冲击和挑战,民族服饰、节日歌舞消解、异化、消失的的情势比较显著,仅在偏远之地才可见到各族群特色文化景观的显著存在状貌,而且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也因其贫困、落后的表征逐渐被否定、被消灭。

关于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等文化历史积淀,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曾这样记载过怒族的居住、服饰情况:“覆竹为屋,编竹为桓。……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由此可知,怒族居住区在历史上曾为茂密的原始森林,竹木制品是他们历史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明证,蕴含着他们早期的生态审美思想和理念,是他们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怒江流域还有部分(有的地方甚至是众多)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竹蓖房、石板房存在,而它们正处于当地政府以消除贫困落后、安全隐患为发展蓝图的安居工程之列。

但是,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一个历史经验就是,一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就是它的价值观。居住样式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最具亲和力的外在表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表征性的东西都已经不存,那么它的文化被彻底颠覆的危险就越来越大了;况且,如果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以羡慕人家的文化为基础,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了解、执着和敬爱,那么文化表征的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身文化的流失。怒江流域有着最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文化资源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式微现实。在怒江峡谷,由于山高险峻,自然环境特殊,可居的平地不多,“千脚落地房”、“木垛房”(“木楞房”)、“木片房”居住理念和样式是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与大自然交相融汇的经验结晶,不仅熔铸了他们对自然的理解、依持和和解,而且承载了他们与自然协调的特质,熔铸了他们的智慧,既是他们长期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斗争的结果,也是他们生态文化语境的自然延伸和呈现。如傈僳族村寨的“千脚落地房”,建房选址时,房子主人考虑较多的是房屋能否躲避山洪和泥石流、要选用坚硬又耐腐性强的树木、要以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考虑房屋的结构等问题,这种房屋最大的优点是空气流通、防潮避湿、冬暖夏凉。它不仅是傈僳族聪明才智的展现,而且是他们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蕴着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自豪感,一味以现代化的全民一致的居住样式来启示、取代他们的特色民居样式,既不符合其独特的自然、气候等条件,又遮蔽、消融了他们的文化。这样做的结果,与否定他们的生存发展历史、否定他们长期与险恶自然环境斗争的智慧与创造力毫无二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文化自尊的丧失。

应该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民族传统文化所寄托的族群精神、族群情感的淡化与稀释,必然会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失,还可能是族群价值观的盲目性变迁,最终不仅会使中国五彩缤纷的文化性征变为单一化,而且也会给族群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隐患。因此,从居住样式的多样性人手,逐步建立怒江少数民族特色文

转贴于

化传承保护区,与怒江“自然(生物)遗产基金库”的地域环境相协调,形成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性征,辐射整个怒江流域是与世界接轨的理性选择。其方式和具体措施可从以下方面人手。第一,提炼少数民族各族群居住文化精神,注意肯定、保存少数民族特色居住文化景观;明确少数民族民众对族群居住文化样式选择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建盖符合其族群历史文化样式的住宅;以坚固的现代化材料和理念取代少数民族传统的不利于人类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第二,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表达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域和风俗习惯,与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相结合,在州县乡镇一级的城市或城镇设立少数民族标志性雕塑及建筑物,通常以人口较多或较少的少数民族居住风格和有形特色文化形态为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的主要标志。第三,少数民族乡村表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居住理念的的原生态创造,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和文化传承中的先进理念,改革不适宜安全、卫生的居住格局部分,如在怒族聚居区建盖新房时可逐步考虑以复合竹木制品或仿木、仿竹材料代替空心砖、石棉瓦、混凝土的整体外观样式;对原有怒族居住样式进行模拟性外观保护;修缮、加固、改造现存的竹木制房屋,使之符合现代化发展对居住的要求,逐渐形成特色民族文化村寨群落。

因此,在怒江地区建设符合少数民族心理积淀、审美追求的居住文化样式,形成多元民族文化村寨群,能从客观上熏陶、影响、启发少数民族民众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性作用,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油然而生敬意和爱意,带动该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族群自尊和文化自尊,自觉保护、传承、发展本族群文化,使该地区多样性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得到永续发展。

三、可持续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

——语言、服饰传统和民族歌舞

历史感和认同感是民族特色文化生存、延续的根本。

1.语言传统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内聚力

云南怒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有语言无文字,其历史文化只能口耳相传,民族语言在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族群文化认同和内聚力的基础。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各自语言的情况各有不同,通常是靠近县城或者与汉族杂居、与汉族交往频繁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语言消失得较快,衣着服饰、节庆仪式等民族特色文化的表征也随附消失,而在偏僻一点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本民族语言使用比较频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表征就显得浓厚一些,如兰坪黄梅乡龙登村白族及白族支系勒墨人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周围也都是白族村寨,虽然日常语言为地域特征的白族语言,但由于外出打工者较多,当地矿山外来人口也较多,白族与外界汉语交流的机会增多,因此,除50岁以上的女性还穿着已经融合了其他民族特色的白族服饰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遍不着传统白族服饰,节庆既不过或很少过白族传统节日、不着白族服饰,汉化进程加快;再如梁河的阿昌族村寨——弄邱,离县城二十公里,属较为偏辟的阿昌族村寨,日常生产生活语言大部分使用阿昌族语言,但男性村民汉语沟通和使用机会多于女性,男性大部分着汉族服饰,女性则大部分着阿昌族服饰;福贡离县城三十余公里的架科底乡俄科罗村傈僳族,其日常生产生活语言大部分使用傈僳语,民族服饰仅限于40岁以上女性衣着,年轻一代使用汉语者较多,服饰基本与汉族一致。承载民族文化的语言系统消失,民族文化消失的风险增大。

2.服饰传统是民族凝聚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少数民族女性是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生力军。女性是美的使者,从心理学上讲,女性更重视服饰的与众不同,她们总是以丰富多彩的服饰美化自己族群的视域,呈现出自己迥异于别人的特色,她们是天然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服饰方面,女性不仅是民族服饰的制作者,她们还是服饰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女性在本民族服饰的存续和传承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使民族主体文化心理在服饰表征上深层积淀的积极继承者和创造者,原因有三。

一是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和敬意。对本民族文化积淀的由衷喜爱和趋奉是少数民族女性自觉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如,贡山县丙中洛乡查腊怒族自然村一社和二社共有村民353人,男性184人,女性169人(根据2010年1月“人口统计表”统计)。查腊自然村怒族女性传统服饰制作的时间以一年12个月365天计,怒族女性在家织布、织怒毯,制作怒族服饰的时间约60天,而且主要集中于8月和9月雨季和农闲时,8、9两个月织布、织怒毯、制作怒包、怒衣的女性平均每天约4人/次,占全村女性人数的7%。2005年以前,怒族女性制作怒族服饰绝大部分是自用,出售的很少,而且她们的男性亲属普遍对其制作怒族服饰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这说明,女性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是自觉的,油然而生的,制作本民族服饰也是自愿的,没有或较少受外界压力的控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怒毯作为怒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制作怒毯的机率最高。目前,由于旅游公司对怒毯的订购,怒族女性制作怒毯呈现出一半自用,一半出售的情形,怒毯的经济因素开始显现。

二是经济利益驱动和激发。增加经济收入、担当家庭重担是少数民族女性非自觉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催产素。如,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是福贡县著名的傈僳族服装生产点,在赤恒底的9个自然村中,傈僳族服饰制作以出售、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为主,家庭织造出售的市场份额占70%,自用仅占30%,出售服装的材质为现代的棉线或毛绒线,成品产出速度比较快,传统傈僳族复杂的织布工艺和程序基本消失,会做傈僳族传统服装的女性以45岁以上的人居多,这些女性为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农闲时节大多手工织布、手工刺绣,机器制作民族服饰,虽然是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客观上某种程度地保护、传承了本民族千年形成的服饰文化特征。

三是民族审美心理积淀。亲和感、温情和敬意是少数民族女性追求民族服饰美和创造民族服饰美的心理内驱力。调查中发现,女性对自己的本民族服饰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油然而生美感,一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比男子更多地、更频繁地衣着本民族服饰,如梁河弄邱一带阿昌族,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着阿昌族传统服饰的人数占90%以上,而男子却鲜有阿昌族服饰,但男性对女性衣着本民族服饰的赞赏度较高,很支持女性制作、穿着本民族服饰;二是女性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农闲时制作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即使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购买现代衣料方便快捷的今天,傈僳族男女两性对麻布服饰依然情有独钟,偏远一点的山村女性更甚,她们更多地以衣着麻布服饰而自豪,从内心深处的热爱使得她们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制作麻布服饰,自觉

转贴于

传承本民族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族群主体共同的审美心理、价值判断是促使男女两性自觉维护、继承、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原动力,女性则是族群服饰审美冀望天然的忠实守护者。

3.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有效渠道

怒江流域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婚丧节庆、亲友聚会要歌舞自娱,甚至打官司也要用民歌对答、调解,这是构成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历史,歌咏现代生活的族群文化的有机载体,是族群凝聚力的体现。但是由于怒江流域皈依基督的人数逐年递增,蔓延族群增多,少数民族特色歌舞在信徒中呈现为消失的情势,如怒江福贡上帕镇俄玛底傈僳村民小组,80%以上的村民信奉基督教,信教群体不仅不过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也不在任何场合唱跳本民族歌舞;贡山茶腊是一个典型的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怒族自然村,原始信仰和喇嘛信仰者常常自发自觉唱跳本民族歌舞,举行传统的有发展理念的婚礼和葬礼仪式,但基督信仰者则完全禁绝之。在怒江流域基督信仰较为普遍的地区,由于一些教会严禁信徒过本民族节日,唱跳本民族歌舞,有的甚至禁绝衣着民族服饰,所以一些族群村寨几乎完全不唱跳本民族传统歌舞,不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也鲜有衣着本民族服饰,即使有的村寨也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但方式却是基督化的,对基督教的虔敬使得他们消泯了对自己民族歌舞及优秀文化因子的热爱和肯定,致使民族特色文化已经在怒江主体民族——傈僳族族群中呈整体消解、消失状态,其他各族群的文化特色消泯,传统文化凝聚力减弱。

毋庸置疑,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热爱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主体性传承的基础。所以,在怒江流域这个多民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肯定并弘扬各少数民族历史流传下来的原创优秀文化精神理念及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走向市场、走向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一是提炼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精神和积极因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所来传承族群文化;二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完小设置一定学时的民族特色文化技能双语课程,教授各少数民族儿童部分传统生态技能;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村设置民族传统服饰、传统歌舞培训班,分批、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术、传统歌舞表演,并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民族服饰制作、设计、歌舞展演和比赛。

四、古老而先进的生态思想和先进理念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按照自己的生存语境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了丰厚的生态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内容和文化内涵。在各少数民族传统的节庆、祭祀仪式中不同程度蕴含着古老先进的生态思想和生态理念,这是各少数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在。对自己民族古老生存历史文化的现代肯定是各少数民族提高民族自信心,维护共有文化根基的精神保证。在历史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消失加快比较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少数民族古老生态思想和生态理念的张扬是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充分肯定、赞扬了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经验性文化,另一方面还增强了他们保护、捍卫自己特色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紧迫性和主动性,促使族群特色文化获得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过去,狩猎是怒江流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早期居民的基本生存方式,因此他们天生依赖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里有着神圣的地位。在怒江一带,打猎不仅是族群历史上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而且也是传承民族生存技能、价值判断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然而,在今天打猎已经被完全禁止的时代,偷猎的现象仍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有着一定的市场。如在高黎贡山白花岭一带,一位老猎王曾说:“几百年来,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山吃山,哪个男人不上山打猎?如果打猎能把动物打绝,那几百年前早就打绝了,哪里还等得到你们来建保护区?”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里,怒江两岸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茂密的森林养育了无数仅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原住民,可是青山绿水却没有消失,虽然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和生态的变迁加剧了怒江森林动植物资源的压力,可是完全禁绝少数民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精神,也是不明智的。例如,过去傈僳族猎手打猎时一般都供奉山神及猎神。山神主管山中动物及家中禽畜兴旺,而猎神则保佑猎人捕到动物。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全村人要集体到山房(类似山神庙)宰杀鸡或羊祭祀山神。出猎前需点三炷香杀牲供奉村子附近古树下或者岩石下的猎神,在场的人都要磕三个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立秋后是围山的季节(又称开山的季节),祭祀山神后就可狩猎,猎人在山上有规律地布置捕兽扣,第二天去查看,如果没捕到猎物,15天之后再去山房祭祀山神,第二次还没捕到猎物,这就昭示说山神发怒了,不宜狩猎,该年禁绝狩猎。如果开山第二天就捕到猎物,猎人就要把捕到的第一只猎物做上标记放归大自然,直到捕猎到那只做了标记的猎物才“封山”,这是山神提示:此次围山季到此结束。傈傈族的狩猎过程和习俗其实蕴含着他们古老的科学的生态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分析,其狩猎过程有其先进的科学性:如果间隔15天依然没有捕到猎物,说明该物种数量很少,只有当年不捕猎才有利于动物种群繁衍;在捕猎季节两次捕到同一只猎物,说明动物种群数量比较多,且成熟;立秋开山捕猎是动物的成熟季节,避开了动物繁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有效保护了动物的生长。这种原生态的秘密是使其居住的青山绿水长盛不衰的秘诀。在现代社会,虽然各少数民族伴随狩猎而生的各种特殊的图腾崇拜仪式早已淡出他们的生活,但部分传统文化深厚的傈僳族人、怒族人、独龙族人至今仍把与本民族有关的动物或植物作为图腾来崇拜,在日常服饰、装饰物中还延留着他们原创文化的遗迹,故而该地区少数民族狩猎文化才会以“偷猎”的方式部分保留并被继承下来。

所以,可以从生态文化保护的角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感情和生活习俗,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对逐渐消失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及时有效保护的同时,利用古老的生态文化精神和理念激发该地区少数民族森林生态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自觉地阻止生态破坏行为,建设幸福家园。

设置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给予各少数民族传统狩猎文化一定的空间场和时间场,重塑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精神。在怒江州这个原始生态保留最充分、最完整、狩猎文化最为持久与浓厚的地区划出一定的狩猎区域,根据合适的季节,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度,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狩猎活动,活动期间举行民间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和猎物贸易活动,传承民族技能和精神文化。

设置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体育竞技场,适时进行传统生存工具和传统技能展演活动,合理保护、宣传、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优秀元素。

与本土结合的文化保护理念。在民间确立从儿童到青年、中年、老年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意识,从精神上尊重并弘扬他们文化的优秀因子、与现代文明成果接轨的先进部分,让当地人认同、理解、参与、懂得更多的森林保护措施和保护意识,自觉爱护民族家园。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4篇

[关键词] 假日经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

假日经济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系统经济模式,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并且,它们都在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假日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潜在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仅对体育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假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领域,无论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还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民族传统体育及相关的概念模糊不清,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体育两者的区别上,如果两者的概念和所包含的内容没有严格的区分清楚,那么对于我们的科学研究将走入误区,致使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对人体生理特征进行改造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具有历史的概念,必须是对今天依然产生影响的过去的体育项目。民族体育是指一个民族所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没有历史的概念,它同时包括一个民族开展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由此看来,仅仅只有“传统”两个字的差别,所包含的内容却大相径庭。

体育产业是指通过向社会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劳务而获得经济效益的经营性活动。主要包括体育器材及服装经营、体育旅游、体育表演、体育节目广播、电视转播、体育保健品开发、体育保险等。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民族传统体育产品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

二、假日经济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1.假日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假日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形式。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物质消费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少,而精神文化消费将会越来越大,消费者追求生活质量,渴望满足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化,并日益趋向理性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体育价值的新取向。由于人们对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也逐步增加。健康加快乐等于幸福的理念正在被国人所认同,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也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假日经济的特点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假日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休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运动娱乐消费将成为假日经济消费的新热点。居民节假日消费选择的变化趋势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供了潜在市场。体育消费者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体育消费内容、消费方式的选择也不同。现代人在体育消费中注重参与性,注重寻求刺激、新型、新奇的运动项目。人们在休闲消费中追求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而是追求一种经济和体验。而民族传统体育这种运动娱乐消费既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同时又能起到健身、休闲和娱乐的多重作用。如果根据假日经济中游客活动量大的特点,与旅游部门协调配合,把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假日经济融为一体,做到互动、互补和互助,实现资源共享、产业联动,这一切都将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发挥空间。

3.假日经济的系统性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

假日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强、牵扯面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模式。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它各个行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例如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开发组合。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又是一种资源,具有潜在力量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如其它民俗活动、其它文化行为一样,能够较为全面的向游客展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它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和健身性,有会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使游客在亲身体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又能在心理感受上真正地了在其中,并深刻地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可以丰富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拓展假日活动空间,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假日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对策

1.走与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旅游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也被确定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少数民族地区应顺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向,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等相关的服务产业具有强烈的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就是旅游业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之路主要是把他融入到旅游等产业中去发展,从而互相推进,谋求共同发展。同时,旅游和体育部门及当地政府应对民族体育给予必要的重视,加强体育市场的法制化,制定规范的体育市场发展政策,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手段,使体育市场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通过开发使民族体育事业在假日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发挥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势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双重性,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厚重性与广泛性,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也是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钥匙,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会开启这座金山的大门。要开发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一是要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自身的积累与投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和模仿照搬。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建构在坚持走特色体育的基础之上,借助民族传统体育以及自然、人文等资源,在特色产业建设与宣传张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凸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假日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力量。二是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集中选择其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及及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等最优势的体育产业进行集中投入,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加速要素的集中和重新配置,形成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和产业群。三是要联合开发,做大做强假日经济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产品为中心,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组成合舰队,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势突出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新格局。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应在摸清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的成功模式,并组织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制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合理配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节假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规模上,要大小结合,以小型多样为主,尽可能使大众都能直接参与活动。加强区域内、区域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系统的整体发展,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观赏审美价值,在节假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上,要切合实际,突出效益,即可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和竞赛,也可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节日内涵和民俗民风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并通过周密规划,整合为各具特色、连片成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开放式的发展格局,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步入繁荣兴旺,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4.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民族地区要致力于本地区民族体育资源的存量盘活,就要真正认识到民族体育经济超常规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知识与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民族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应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文化修养高,既懂民族体育知识,又有经济头脑的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创新体系,为假日经济环境下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基础。

把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就是要使民族体育文化的建设一发展和现代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假日经济的发展含有更多的民族体育文化含量,也使民族体育文化的无形价值变为有形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瑞光方子节:云南省假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3:74―76

[2]张西平朱恺:体育产业与假日经济增长点的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6-8

[3]冯胜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西部大开发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6:87―92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5篇

一、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领域之中,蒙古族的传统工艺以其幽远的发展历史,精湛的工艺水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此外,蒙古族独特的草原民族特性,热情好客,吸引了内地的大量文化的爱好者的移民,对于蒙古族的手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一些传统的蒙古族工艺美术品的原材料产自内,历年来,众多的中国外学者进行了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的相关研究,相继编著了较多的有关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这些研究以及文献资料为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研究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信息,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特色

大量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美化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根据这一目的可以把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分为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两大类,第一类生活用品类主要包括蒙古族的民族服饰和民族饰品以及各种摆设和生活用具,第二类生产用品主要包括草原民族从事生产活动如放牧以及运输工程中的各类用具,这两类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这些种类可以看出,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种类众多,而且其工艺多出自于蒙古族的民间生产,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工艺水平高。另一方面,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者往往也是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使用者,这些工艺美术品经过历史的沉淀带有悠远的历史气息,包含了蒙古族的民族智慧以及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分类内涵

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的开放性,造就了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另一方面,明清时期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特殊发展背景等等,使得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从原材料到工匠、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工艺都具有较复杂的综合特性,这些对于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依据模糊化,文章现对于主要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进行探究。

四、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

文章主要从传统蒙古族服饰以及服饰刺绣艺术、蒙古族传统的彩绘工艺以及蒙古族传统用具工艺美术研究等方面进行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

(一)传统蒙古族服饰手工艺美术研究

蒙古族传统的服饰手工艺是其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其工艺独具匠心,在指法以及持针的手法上都大有讲究,服饰的手针工艺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浓厚的生活实用性以及美术价值。蒙古民族服饰除了御寒和护身等实用之外,每一处都体现了蒙古民族对于审美的追求,长期的历史发展沉淀所形成的传统服饰的颜色体系对于蒙古民族的民族崇尚有着直接的体现,例如蓝色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崇尚的长生天以及蒙古族的先辈,绿色则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草原之色,红色象征着或,代表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1.镶边工艺蒙古族自其先辈开始就讲究服饰的镶边艺术,作为蒙古族的传统手工艺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之中,为蒙古族的民族服饰锦上添花,其根据蒙古族人民的年龄以及服饰的不同位置镶边的款式风格以及色彩上往往不同,通过色彩的运用以及样式的改变来体现不同阶段

2.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美术研究蒙古族的服饰刺绣艺术具有久远的历史,并且随着蒙古族文化的发展进行着不断地创新,追溯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蒙古族的先辈们就已经掌握了剪裁和缝制工艺,大约到了元代,蒙古族传统的服饰手工艺技艺趋于成熟,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袍服和坎肩以及套裤等数十种蒙古族人民的服饰以及配饰。刺绣手法风格各异,体现了蒙古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色,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的造型、色彩以及工艺和图案都具有极高的美术价值和社会内涵。

(1)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色彩的美术研究蒙古族崇尚的色彩主要包括蓝色、白色、红色、金银色以及绿色等,这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色彩上蒙古族人民倾向于使用给人以轻松愉悦感觉得色彩,使用服饰的颜色为单调的草原环境增添丰富的色彩,另一方面,蒙古族的服饰往往色彩对比强烈,采用大胆的色彩对比,来增强服饰色彩的丰富程度,长此以往,蒙古族人民掌握了这种色彩对比的方法,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配饰将蒙古族的审美情趣以及情感世界鲜明的体现出来。

(2)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图案的美术研究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图案对于蒙古族大而正的平面剪裁服饰进行填补,将传统蒙古族服饰中的大面积面料进行分割,使得服饰的内容更加调和,增添了流畅的节奏美感,将蒙古族的服饰结构的精美以及工艺的细致体现的淋漓尽致。图案是以反映蒙古族生活以及美化生活为目的,带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寄托着蒙古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图案具有极强的美术变现力,多以动物、花卉以及吉祥的文字等传统纹样为主,由于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独特性,刺绣图案的美术美感是其他图案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其色泽、空间以及质感造就的浮雕效果,将刺绣艺术的美术效果完美的体现出来。

(二)蒙古族传统的彩绘工艺的美术研究

文章此处主要针对与蒙古族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具彩绘工艺为主进行研究,蒙古族的居住以蒙古包为主,一般家具规模不大,大型家具的彩绘主要于家具的正面以免被其他家具遮挡,小型家具一般要进行5个面的彩绘,根据家具的功能性,其彩绘的内容往往不同,蒙古贵族崇尚与龙、凤、狮、以及虎,部分贵族的家具彩绘中含有文房四宝以及吉祥如意寓意的装饰图案。由于蒙古族崇尚的色彩主要包括蓝色、白色、红色、金银色以及绿色等,蒙古族家具的传统彩绘工艺多使用红色、蓝色、白色、金银色以及绿色等,其中红色占据绝大部分,在传统的彩绘工艺中多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颜色绚丽,但由于工匠的精巧布局其依旧具有很高的协调性。蒙古族的传统家居彩绘工艺,配合其草原环境的蓝天与白云,青草和九曲连环的河流溪水,将蒙古族的生活空间点缀的艺术气息十足,蒙古族传统的家居彩绘中因要求不同,运用或精美或粗犷的线条以及层次丰富的色彩对比提高了蒙古族传统家具的美术价值。

(三)蒙古族传统用具工艺美术研究

蒙古族由于其独特的草原生活方式,需要配合生产活动进行频繁的迁徙,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上附着的传统的工艺的美术价值同样对于蒙古族传统工艺的美术研究存在有重要的意义。

1.鞍马用具工艺蒙古族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与马有着不解之缘,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在国际上的鞍马用具领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是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可以取代的,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传承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数千年的鞍马制作工艺和传统文化,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工艺美术类别,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是蒙古族男子身份地位的象征,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种类很多,而且造型丰富多样,装饰品的工艺及其丰富,鞍马用具包括马鞍以及配套的辅助部件,其图案多寓意吉祥如意等蒙古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2.毡庐用具工艺蒙古民族居住于蒙古包中,因为蒙古包的材料主要是毡毯并且蒙古包的顶棚形状为穹庐形,所以一般将蒙古包又成为毡庐,这是蒙古民族所特有的居住环境,主要是为了配合草原生活的频繁迁徙以及四季的气候变化,毡庐便于拆卸以及安装,蒙古包颜色以及本身的形状都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体现,色彩丰富,为草原民族的生活层次丰富的提供点缀。

3.饮食用具工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蒙古民族的传统用具工艺的美术研究自然离不开对于蒙古族的饮食用具的研究,蒙古族的饮食用具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特性,虽然工艺不比农耕民族的工艺技术繁荣,但是极具民族特色,蒙古族人民由于需要进行频繁的迁徙,其传统的饮食用具要求使用不易破损的材质,一般为木材和皮革以及金属等,例如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皮革制成的酒壶以及皮囊,使用动物的骨角做成的牛角杯和牛股筷子等,其造型、材质和装饰都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载体。

4.游乐器具工艺每个民族的游乐器具都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大型的节日庆典以及日常的婚丧嫁娶,蒙古族会举行丰富多样的游乐活动,这构成了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的亮丽风景线,笔者此处以蒙古传统的男性竞技项目———男儿三艺为例,这些竞技项目特有的服饰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例如摔跤项目的服装多风格粗犷,套裤上选择的图案多为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以及狮头、虎头等,赛马相聚佩戴的云冠将蒙古男儿的英姿烘托得酣畅淋漓,蒙古族传统的游乐用具在制作上工艺十分讲究,配合举办的项目的需求来选择色彩的搭配,同样具有重要的美术研究的价值

五、结语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6篇

1城市化进程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注,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由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就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始趋于规范化,例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政府部门会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城市结构,在规范化的城市结构中,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也开始趋于规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要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融入形式必须符合城市的发展要求,例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随着城市结构规范化的发展,其自身也被开始细化。其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也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网络科技较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在较为完善的城市网络体系中实现了该文化的进一步推广。而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了迎合现代人们的需求,因此其在城市化的环境中优化了自身的现代意识,并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1]。

2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在此背景下,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较多的受众开始忽视了对其的关注。另外,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其缺乏一定的娱乐性,因此受众在压力较大的城市发展中,由于无法通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实现精神上的释放,最终导致体育文化的受众随之逐渐减少。其次,由于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与其传统的节日紧密相连,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文化内容的优化与创新。傣族的孔雀拳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种,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习者首先要掌握到动作的力度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而再锻炼技术能力。该体育文化对练习者的要求很高,因此许多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都由于其难度过大而不得不放弃,久而久之,该项传统体育文化就逐渐趋于消失[2]。

2.2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2.2.1体育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消失殆尽,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也随之减少。在传统生活中,由于电的发展还没有实现普及,因此人们在天黑之前就要结束一天的工作。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且人们自身的兴趣也开始趋于多样化。此行为的转变,导致原本处在人们生活中心的传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逐渐被游戏等娱乐活动所代替,在此背景下,体育文化的受众也就慢慢逐渐减少,且人们对其的兴趣也开始逐渐降低。

2.2.2民族凝聚力减弱在传统的社会发展中,城市的相关人员会组织并鼓励受众参加相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而在现代城市化发展中,民族凝聚力相对减弱且人们更注重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传统的体育文化在无组织的情况下发展步伐也开始相对减慢。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促使少数民族的居民开始向城市迁移,该现象的发生导致少数民族居民自身携带的文化底蕴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凝聚遭到了城市进程的阻碍。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的体育文化在城市化的发展中逐渐丧失,对于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其的重视,并设置专门的部门来组织文化活动的开展,最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3]。

2.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乏人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将城市经济的发展放在了城市发展的首位,而忽视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的高校在开展体育活动时都采用城市统一化活动设置模式,而忽视了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凸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其次,在部分城市高校中其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摒弃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入,进而促使高校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无法获取到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信息,并由此忽视了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该现象的发生,导致可以继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人少之又少,最终形成了体育文化无人继承的现象。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策略

3.1自然地理策略

自然地理策略的实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其体育文化无法被广泛的传播。因此在交通不便利的城市中,为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我国政府部门应首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善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而在交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而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在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中给予活动一定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府也可根据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来亲自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积极宣传的同时,鼓励当地民众能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受众提供较为广阔的活动场地,促使受众在良好的活动环境下能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来彰显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并以此来调动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

3.2科学技术策略

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抢救中科学技术策略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从培养体育人才的方面入手,例如:湘西州首府的吉首大学在开展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就将体育人才的培养放在了课程发展的首位。并且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其次,吉首大学在制定体育文化的内容时,会根据该学生所生活地区的文化特点来设置相关的体育培训内容,最终解决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后继乏人的现象;第二,在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中,城市化发展为了更好的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特色,在对高科技的体育器材进行引入时要确保引入的器材较为合理化,从而促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先进的体育器材的引导下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另外,在引入先进的体育器材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对传统器材的适当保留,以便后人在继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器材的研究来深化对文化内涵的理解;第三,相关政府部门可利用新媒体网络等手段来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进而更好的实现受众对其的认知与理解。

3.3形成产业、打造特色

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中,为了加深受众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民族体育文化形成科学化的产业。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特定的产业可促使更多的人提高对其的关注,并且由于在产业中人们可获取相应的利益,因此会有大量的人投身于产业的建设中。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打造的过程中,要求产业的相关责任人在制定产业的发展计划时要结合该文化自身的优势,进而更好的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内蒙古为了加强人们对其文化特色的认知,其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举办赛马活动等,该活动的举办不仅为该地区赢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了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而哈尔滨在强化自身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也将其体育文化打造成相应的产业。例如:每年冬天,哈尔滨都会举办冰雕的参观活动等,此方式不仅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到哈尔滨旅游,对冰雕艺术进行欣赏。同时也由此宣传了其自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利用该地区特色来打造相应产业来完成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要求该地区政府在形成自身产业同时也应注重该地区特色的凸显和宣传,例如:形成一定的产业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利用新媒体网络等来宣传产业特色和品牌产业目标,最终吸引更多商家对产业进行投资,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并为传统文化特色的推广开阔一个良好途径。

3.4充分挖掘内涵、加强后续发展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7篇

关键词:西双版纳 传统民居 他者化现象 文化保护 传承发展

1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概述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傣族竹楼),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傣族人民居住的自然环境绿树环绕、空气清新、美丽和谐,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少有的热带雨林,动物、植物的数量、种类在中国名列前茅,被称为中国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同时也是中国的一个旅游热点地区。所以,保护和发展好这块宝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傣族传统民居共分两层,它离地高,通风效果良好,夏季凉爽,雨季防湿,同时,还可以防止野兽的侵袭。傣族传统民间造型美观,它和周围的热带雨林及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非常和谐自然,真正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使人赏心悦目,给外来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傣族传统民居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理想,能与人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并以其甜美的画面展示着傣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美好追求。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傣族传统民居及其他传统文化,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及各类艺术家前来旅游、采风、进行艺术创作。甚至可以说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画家、音乐家、作家、摄影家等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素材,也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但是,近年来因受到经济、文化、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影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正逐渐失去它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有的村寨出现了很多异变的、不伦不类的傣族民居,这些建筑的造型和内地汉族地区的差不多,建筑结构也是砖混的,外墙大都贴上各种颜色的瓷砖,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格格不入,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已经出现了“他者化”现象。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西双版纳将会失去她特有的魅力,失去特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对中外游客和各类艺术家不再具有吸引力,不管从经济的角度或者是文化的角度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那将是西双版纳的悲哀,也是云南的悲哀。

2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的“他者化”现象

从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攀比心理的影响等因素,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民居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和变异,“他者化”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傣族传统民居变化、变异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外观造型、建筑色彩等几个方面。

在使用功能上,底层架空层逐渐被利用作副业加工、开小商店和餐馆,其层高由过去的2.2米左右升高为3米左右;做饭由过去在客厅里的火塘逐渐改为砌砖灶,有的人家已经另外建厨房;客厅由过去的席地而坐到逐渐有了沙发、组合柜等家具,有的人家已进行了室内装修;过去客厅无窗,室内昏暗,现在逐渐增加开窗的面积;卧室由过去全家不分房间,到现在分为几间卧室;过去的竹楼上没有淋浴室、卫生间、自来水等卫生设备,现在的竹楼上都通了自来水、有了卫生间、淋浴间等。

在建筑材料上,由过去的竹木结构,慢慢发展到砖木结构,有的甚至是混凝土梁柱结构,墙面用砖砌,外墙贴上瓷砖。建筑材料、结构的变化是因为国家要保护森林资源,禁止乱砍滥伐,木材的获取越来越难,木材的价格越来越高,用木材建房的成本远远高于用混凝土和砖块建房。还有一个原因是混凝土梁柱结构更牢固、更结实、更耐久、不易老化。

在外观造型上,随着平面功能、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变化,傣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外观造型上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和变异。这种变化分为几个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以砖柱代替木柱的“竹楼”。这种砖柱不符合西双版纳地区抗震八度设防的要求,结构上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克服砖柱结构存在的安全问题,90年代出现了很多砖墙落地的傣族民居,这些民居部分失去了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传统特色。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90年代中后期在西双版纳有的寨子出现了一些“汉式”的平屋顶建筑,这种平屋顶建筑完全丧失了傣族民居的传统特色,和周围的傣族传统民居及自然环境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傣族村寨的传统风貌和整体风格。90年代后期至今,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些富裕的傣族村民盖起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竹楼,其外观部分保留了傣族传统民居的特征,但每幢建筑的造价过高,大约16万元左右(300平方米),难以推广。

在建筑外观色彩上,这些新建的、变异的傣族民居,大多采用鲜艳的色彩,如橘黄色、橘红色、钴蓝色的屋顶,墙面大多贴上光面的浅色瓷砖,门窗大多采用铝合金的,如果是“汉式”的平屋顶建筑,色彩几乎都是白色的和红砖的颜色。笔者认为,这些新建的各种“傣族民居”建筑色彩,和周围传统的傣族民居及自然环境极不协调,显得非常刺眼。

以上这些新建的、变异的傣族民居的大量出现,已经改变了很多村寨的传统风貌,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传统风貌和传统文化必将丧失殆尽。这对部级风景名胜区、以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风光著称的西双版纳地区的旅游经济来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西双版纳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担心和忧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坚决制止和遏制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

3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他者化”现象的对策

在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傣族竹楼)的发展和演变中,我们要继承傣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不能不顾一切地照搬汉族或其他民族的建筑形式,而使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消失,造成“他者化”现象。

目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的“他者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才有可能遏制和扭转这种情况的继续发展,这些对策和措施包括:(1)严格贯彻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2)要求傣族村民严格按照西双版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计的《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方案精选》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傣族新民居保持傣族传统民居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3)教育当地傣族村民,提高他们对傣族传统民居特有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重要性的认识。(4)对建房资金有困难的傣族村民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确保他们按照《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方案精选》进行施工建设。(5)要使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当地傣族村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自觉的传承和保护好傣族的传统文化,这也包括传统的建筑文化。以上五条对策和措施非常重要,它能确保新建的傣族民居能保持傣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有效的遏制和扭转傣族民居“他者化”的发展趋势。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施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如何把西双版纳当地的传统材料(如竹子等)更好地运用到新型的傣族传统民居中?新型的傣族传统民居的建造如何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结合?用新的建筑材料如何能表现出傣族传统民居的传统风格和地域特色?如何在保持傣族传统民居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的同时,不断提高傣族人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增加应有的生活和卫生设施?这些问题都需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地研究和思考,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供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运用。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聚集而成村落,因而傣族民居的发展从来都是与村落建设和设计结合在一起的。今天,我们除了对傣族新民居进行研究外,还应当把傣族村落的整体设计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这是刻不容缓的。对于西双版纳现存的、傣族传统风貌保存完好的傣族村寨,应该视为宝贝,倍加珍惜、加强保护、完善设施、改善环境。而对于大量建设中的傣族村寨,必须严格按照以上五条对策和措施进行施工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的同时,保护与继承好传统村落的风貌特点和民族特色,如村落与山水自然环境的融合、村落形态的自然构成、路网的自由布局、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展现、民居的造型、民居色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绿化设计与植物的选择等,都应该认真对待,加以研究,在傣族新民居的建设中加以运用,最后形成傣族传统建筑风格和自己的民族特点。

希望《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的颁布、《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方案精选》的出版,特别是对以上五项对策和措施的严格贯彻执行,会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建筑及西双版纳州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对提高西双版纳州各民族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最好结果,即在保持傣族传统民居原有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傣族人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

4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是传承和发展,还是任其消亡?从小处说,涉及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或消失问题;从大处说,涉及西双版纳州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西双版纳州这样一个地方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建筑文化内涵深厚,同时又正面临着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及旅游兴州目标的部级风景名胜区来说,傣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不断消失无疑是个悲剧。它失去的不仅是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而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对独具特色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研究,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保护、传承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西双版纳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乃至云南省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 结语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傣族竹楼),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千百年以来都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主要居住的建筑形式,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而出现的,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它也是西双版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旅游名片,保护、传承、发展好这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中央和云南省各级政府对保护西双版纳州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的颁布及《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方案精选》的出版,特别是对以上五项对策和措施的严格贯彻执行,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不断异化、“他者化”的趋势一定会得到遏制和扭转,西双版纳美丽的、具有傣族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的傣族新民居会重新出现在西双版纳这片美丽的绿色大地上,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迷人风光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中外人士到西双版纳旅游、采风、投资。这对西双版纳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西双版纳的经济实力、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传承和发展西双版纳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艾罕炳.西双版纳傣族赕文化[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2

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第8篇

关键词:中职;动漫设计;教学

国家发展动漫产业既能获得经济价值,又能取得文化传播价值。我国想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就一定要重视动漫教学,提高教学的民族性,培养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对这些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吸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传承下去。我国早期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皮影、剪纸、水墨等民族特色的动画不仅传达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民族特色,还实现了古为今用,传统的一脉相承。针对这些特点,我对当前的动漫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渗透简单分析一下。

一、深度挖掘动漫设计中的民族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今中国动漫业人才短缺,大量的模仿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动漫已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民族特色。只有掌握了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真正的原创,才能设计出真正动人,具有感染力的动画。

现在的中国动漫充斥着日本、美国文化元素,还能找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子吗?曾几何时的《鱼盆》,“鱼盆是我的,请你还给我”。一个小故事,既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现状,又从老渔夫身上传达出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1961年的《大闹天宫》以京剧和动漫的形式结合,将孙悟空这一形象,中国的具有反叛精神的英雄夸张化的刻画,各种角色、背景造型奇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哪吒闹海》以奇幻瑰丽的色彩,想象丰富的动漫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从明代神魔小说取材,将哪吒这一形象塑造得生动活泼,传为经典。同一时期,经典的作品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取材,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式的烙印,实现了动漫设计的民族化特点。

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提取知识,用现代人的理解观点进行表达,这是走出有中国民族特色动漫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发掘的能力,整合再创作的能力,是教学工作中需要做到的。

二、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动漫设计教学中

在动漫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做好引导,面对美国、日本动画的发展特色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优势,认同中国民族传统动漫。只安排普通的电脑技术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传统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各个方面,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未来的动漫设计中熟练操作与运用。

面对美国、日本动漫对中国本土的占领,中国动漫人感觉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体现中国动漫民族性特色已成为动漫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导学生学会挖掘中国的民族财富,对中国民族文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如何挖掘运用,成为中职动漫设计教学中的关键。

在动画造型、故事剧本选题和艺术表现上采用民族化的特点。中国画形散神不散,夸张的表现是适合动漫表现的。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中提取故事素材,挑选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具有积极意义的故事,配合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审美标准,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积累成熟,从技术层面学习过渡到艺术风格化,形成自己的动漫风格。

中职学校为中职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中职学生真的成为知识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动漫设计行业的领军人才。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艺术再加工创作,一定要适应当今社会人的欣赏水平,以此创造经济价值。动漫设计需要市场,不能曲高和寡。每个欣赏者,由于自己不同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与生活经历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眼光,要将个性化的动漫设计,符合大众的审美,也是学习的重点。

21世纪是动漫发展最兴盛的时代,我国动漫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培养动漫人才已成为我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中职动漫设计一定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熟练掌握动漫设计技术,掌握世界动漫发展动态。中职动漫设计教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这块沃土上培养动漫人才,吸收民族的营养,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充分渗透到动漫产业中,使未来的中国动漫能够以自己的民族特色再次登上世界动漫艺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何慧春.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漫角色设计过程中的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

[2]许江.动漫艺术是一条河,人文和技术是两道护堤[J].美术报,20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