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体育课堂

传统体育课堂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4 09:45:08

传统体育课堂

传统体育课堂第1篇

关键词:简单枯燥;体育教师;积极性;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88-02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迅速发展,由于地区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体育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教学不相符,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应改变农村传统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打破常规跳出框框,例如在2007年“市优质课《前滚翻》”的教学中我以设问的方式导入,在教前滚翻时,把这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来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前滚翻。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主动传导和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把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在教师固定的框架之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不相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对大多数运动项目熟练些,教学方法掌握的熟练,不可能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透彻了解。但体育教学是全面的,不能因为体育教师个体教学的差异影响体育教学。如:常见的错误就是教师把自己擅长的内容精讲精炼,动作示范规范,学生也对动作掌握快,相反,把自己不擅长的内容安排少些,讲解生硬,动作示范效果不佳,学生学起来兴趣也就不高,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结果出现了把教师擅长、熟练的内容安排多些,相反就少,这样就违反了全面发展的原则。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和思维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今天是很难适应时展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都想玩自己喜欢的项目,体育课教师就更难组织了。有些老师一看体育课无法上了就大放羊,学生干什么的都有:喜欢打篮球的打篮球,喜欢踢足球的踢足球,有的坐在一边什么也不干,有的自己玩,有的看看书。这时我们的教师想,体育课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体育课谁都可以上,还要专业的体育教师干什么。所以我们想了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多次在体育组教研会上讨论,怎样才能上好体育课,怎样使学生对上课内容感兴趣。我们多次讨论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调查中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们在不违反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做了调整,体育课堂上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强迫学生学习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是不能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的,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更谈不上课堂效率了。于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5%的男生,5%的女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90%的学生特别喜欢体育,但他们不喜欢这种体育课。于是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校园集体舞、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武术为辅助教学,初步取得了效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特长,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这次调整,大大调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一些大众项目,如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更能吸引学生。教师也发挥了特长,组织教学方便了许多。

传统体育课堂第2篇

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活动,在项目选择上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地域特色、身心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体质较弱,骨骼正在迅速生长,身体柔韧性好。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儿童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而肺活量、臂力、拉力、心肺功能等相对较差。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适宜耐力练习,否则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有损健康。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其实,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安全性,要让学生懂得规则,循序渐进。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碰撞,平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总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切实有效的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来,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课堂实践和提炼,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并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要注意以下几种:

1、以体育项目的类别、内容来决定组织形式。

有的是奔跑类,如贴膏药、跌手帕;有的是跳跃类,如跳山羊、跳房子、跳绳;有的需要攀爬,如爬杆、爬绳等;而有的则练习投掷,如打龙尾、轻物掷远、沙包掷远。还有一些综合类的项目,如舞龙、打陀螺、抢花炮等。这些游戏项目每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每个都能不同程度的运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个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乐趣。为此,合理有效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贯穿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2、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组织形式。

这点尤为重要。学生喜闻乐见的,也就是生命里最强的,比如“贴膏药”游戏,学生百玩不厌。

3、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项目穿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的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策略: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认真构思活动内容,因为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是伴随这游戏而来的,所以教师应该熟识活动进行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有严密、科学的组织。并做好场地布置,准备,甚至可以一些制作简单的游戏器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以增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在进行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渗透过程中应根据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尊重学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培养和评价,从而使每一位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体现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3、选择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学生体质发展相符合。

传统体育课堂第3篇

1.研究目的

如果把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教学融合,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内容加以收集、整理,改编成适合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一,贯穿进现代体育教学体系中,并使之成为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有力地激发体育课程活力,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7~9九年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比较研究法

为了研究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前后与现代体育教学相融合前后学生的体质情况,对本校七年级(二)班学生测试成绩进行了对比研究。

2.2.2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的方式,主要了解传统项目、现代体育教学、开展传统项目与现代体育教学的融合这三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和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为探究如何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教学融合打下了基础。本次调查下发问卷200份,收回198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喜欢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26.5%,喜欢现代体育教学方式的21.4%,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有机融合方式的占52.1%,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丰富的占83%,器材使用率达到98%。在学校每年的评优活动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由95%提高到99.2%。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融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融合方式及内容来看,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运动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运动兴趣和终身坚持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4.建议

4.1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有机融合的特征

4.1.1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

在游戏形式上:有的游戏只需用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如花样跳绳、花毽、大象拔河、拔腰带、踩高跷、五子棋等,有的只需要两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相互配合才可以游戏,如拔河、抢花炮等。

在选择玩具器材方面:有很多项目可以自制和利用废旧物代替,如毽子就可利用快餐面袋制作,抢花炮所有的花炮也可以用废弃的铁丝做成圈或者直接用透明胶的内圈代替,制作起来既方便又环保,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游戏。

4.1.2集文化、娱乐、体育功能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教育性

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因此,经过历史的洗礼延续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都是集文化、娱乐、体育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民族教育性。例如,放风筝、打陀螺、摔跤、武术、秋千、加五码、赛龙舟等,蕴含着不同民族的情感文化、劳动文化、节日文化内涵,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们既是本地文化娱乐项目,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受到集体主义与拼搏精神的教育。

4.2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方式

4.2.1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根据国家课程总体要求,以体育教材内容体系为参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跳绳”和“踢毽”两项传统体育项目融合进体育课教学,并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改编。在课程内容的阶段划分上,低年级跳短绳,包括并脚跳、单脚交换跳、单摇双跳、花样跳、合作跳等,踢毽以单踢和盘踢为主;中高年级跳长绳,包括“8”字跳、十字穿梭等,踢毽则以磕踢、传踢和跳踢为主。在课时的总体调整与分配上,从易到难,例如跳绳从单摇、双摇、单编、双编、一带一、八字到十字穿梭,踢毽从磕踢、盘踢、单踢、传踢到跳踢,分为不同阶段,安排不同课时,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掌握不同层次的体育技能。

4.2.2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生课间活动

学校大课间活动时,要求各年级学生男生每人“一绳”、女生每人“一毽”,课间操做完之后,即开始跳绳和踢毽。这种活动,简便易行,易于组织,没有过高的场地、天气条件等限制,学生坚持每天练习,有力地夯实了跳绳、踢毽基本功,确保了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专项技能。同时,每月定期在各班级间组织比赛,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4.2.3将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运动会竞赛项目展示

传统体育课堂第4篇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优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正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就从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对其做出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极具生活特色,朴实无华、简单易学,但是其健身效果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却毫不逊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健身价值、民族特色,娱乐性和广适性,近年来,正不断融入学校体育教学,在发挥其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的同时,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一、 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民族传统体育具备独特的健身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其它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民族特色和趣味性,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课堂,可以有效的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普遍偏重于学生体育知识的积累、体育技能的掌握,而且在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项目的选择上也多偏于竞技化和成人化,而很少考虑到学生的自身需求、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很难被完全的激发和调动。如能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民族特色、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会极大的丰富原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如球戏、腰鼓、摔跤等集休闲娱乐和养生健身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体育任课教师应注意科学引导,合理安排,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有效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课堂教学,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承,对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中产生的,是民间形态的,所以要使其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课堂教学后,以学校体育教学为中介会得以更好的训练与发展,体育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知民族传统体育,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同时,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不断加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和寓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得以良好的传承。

(三)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课堂教学,通过现代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和授课技巧,可以有效的将其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健身项目的有机结合,会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科学的融合过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全民认知和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总体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进步。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是,在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课堂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引入教学课堂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过于局限。现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现代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体操等。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则明显不足,而且开展的项目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情况。比如,多数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教学的学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武术,而其它种类繁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却未得到重视,鲜有开设,开设的个别学校,也多列入选修内容,从而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拓展。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担负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课堂重任的任课教师,多为各类体育专业的教师在业余时间自己摸索学习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或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就开始了相应的教学。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涉及面广、文化底蕴丰厚,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就透彻掌握,所以说,任课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基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在将其进入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选择,不可盲目。

要做到这一点,体育任课教师首先要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所了解。一般来说,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以竞技为主要特征,如武术、摔跤等体育项目。第二类,以休闲性和娱乐性为主要特色,如:射背牌、腰鼓等。这一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第三类,以养生和健身为主要的特色。这类体育项目对人的身体健康和体质水平的提高很有助益。体育教师在对这三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校的现有条件可以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其引入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当中,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不断根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所接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精髓所在。

其次,体育任课教师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始终根据“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项目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组织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思想之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体育任课教师在选择要引进课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以及身心的发展规律进行选择,不要为了引进而引进,却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真正选择对体育教学有利的内容,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注意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让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的过程合理自然

体育任课教师要注意在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自然合理,真正做到渗透而不是生拉硬扯。所以说,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时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民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说教师将其引入课堂教学时,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要注意自由和灵活这两个方面。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每个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而且不同的项目运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也不尽相同,所以说在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项目类别和具体的内容来进行安排,以达到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目的。其次,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体质水平和体育能力来进行安排,这样的组织形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利用这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时体育任课教师要注意兼顾体育项目的类别,尽量做到学生身体锻炼和素质发展的均衡和全面。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组织还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状况灵活变通。如,夏季天气炎热,可适当安排活动量较小,比较适合室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发源于上海的“弄堂游戏”。而冬季则可安排活动量相对较大的体育项目。总之,不管是采用哪种课堂组织方式,一定要注意与当时、当地,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充分发挥体育任课教师的创造力,科学合理的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相融合。

(三)正确认知民族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两方面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进入课堂教学,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空间。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适应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部分教学方式的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等理念的要求,所以说,在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时,一定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课堂的完美融合。

(四)体育任课教师,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相关方面的学习和总结,不断提升教学素养

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引入体育教学课堂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任课教师的教学素养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任课教师,如果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和特色,就无法甄别和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更不可能引导学生去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总结,充分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挖掘,充分整合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并能科学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学校也要注意定期安排相关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向体育任课教师传授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的同时,督促任课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2.30.

[2]肖红征,曾于久.论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方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04.30.

传统体育课堂第5篇

关键词:新课堂话语权构建

一、学生话语权的内洒

话语是主体表达自身思想、情感、态度的主要的方式,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他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福柯称这种权利为话语权。实际上,语言的权力并不是来源于话语符号系统本身,符号系统自产生以来,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思想的工具。话语中权力的获得更多的是说话者社会权力和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的折射和反映。

学生的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的权利。它不仅包含学生在课堂教学行为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等交往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的权利,还包括以书面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中学生思想、见解表达的权利。学生的话语权是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获得而确立的、它是学生作为“人”所本应具有的权利,可是由于教育的某种“异化力量”,学生的话语权屡遭缺失。

二、传统课堂中学生话语权的缺失

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教育对象的教学,它片面地强调教师、教材、书本等外在于学生因素的价值,而忽视了教育的最终指向—学生内在的价值取向。它“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的缺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生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处于边缘状态,教师则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被控制”的关系。随着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丧失,其在课堂中的话语权自然也得不到保障,整个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白”和“一言堂”。探究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可以得出如下几点:

一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是“人伦”社会,儒家道德传统“明人伦”思想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古代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同列,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尊师”的传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尊师的传统提高了我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却异化为“畏师”。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一开始就带有伦理等级关系。

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殊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往往是国家和社会的代言人,承担着传承社会文化、传达社会意志的责任。他的一切育活动实际上都屈从于权威话语(社会权力机构对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和理性话语(专家学者对文化教育的解释和说明)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学生的那些不符合权威规范的想法和主张自然是被认为是错误的加以否定。另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上对教师认识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早在《师说》一文中就指出教师只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正是教师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教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处于相对“无知”的地位。这种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观,教师注定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话语主宰者。

三、新课堂呼咦新的学生话语权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客观上要求一种全新的课堂作为支撑。在新课堂里,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和“引路人”,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边缘者真正的进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生命主体性价值得到重视和张扬。正如巴赫金所说:“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人的位置。”由于新课堂充分赋予了学生主体地位,客观上要求构建一种新的学生话语权。这种新的学生话语权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力和能动性,是学生生命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动的表现,是一种基于学生生命主体性要求的话语权。具体有以下特征:

1生命性。话语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是鲜活生命个体的直观表达。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是抽象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主体生命间的交流和体验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把富有生命丰富性的师生交往活动片面化地抽象为知识的传授,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新课堂要求把儿童从抽象的“知识的存储器”还原为具体实在的充满生命情感和活力的人。学生在课堂中作为生命个体是真实完整的存在,学生课堂话语的表达是其完整生命的内在需要。因此,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那种片面地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术语性话语”,而应像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那样,回归学生的生活话语,还学生话语的生命完整性,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获得是其话语权获得的保障,而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又进一步地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黑格尔认为主体性是指“具有坚强的主体性的自由自在的(尽管只是形式地)个性。”它表现在自由、自主和创造性三个方面。其中自由是基础,自主是表现,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追求。所谓自由的话语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能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受约束;自主的话语是指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替别人或权威说话。创造性的话语是基于前面二者之上的更高的层次。它要求学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想别人之未想,说别人之未说,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四、新课堂学生话语权的构建

新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获得为学生话语权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也提出了必要性。新的学生话语权是基于学生生命主体性的话语权。为此,我们应分别从教师、学生和课堂三方面去重新建构。

1教师话语观的转变和话语霸权的解构。

(1)教师话语观的转变。教师话语观的转变有赖于教师对自我在课堂中角色的重新认识。教师应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多元的课堂活动者角色,课堂角色的多元化要求教师也应有多元的话语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学科性话语、教育性话语及生活性话语间的关系。以往的课堂教学单纯地强调学科知识获得的重要性,而无视教学的教育性和生活性。课堂中充斥着的是学科性话语生硬的气氛,而缺少人类精神话语的融合与沟通。新的课堂教学应使三者结合起来,使知识在充满人类生命激情的教学中得以传授和学习。二是从学生方面来看,正确处理学生话语的多样性问题。学生话语按其性质可分为显性话语和隐性话语;按其智力活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分析型话语和实践操作型话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话语特点,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去处理不同的话语。就像契斯佳科夫所说:“每个有才能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此不必把风格教给他们,而只须正确地,即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就是了。”

(2)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民主的提高及学生地位的获得,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成为必然。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是教师“独白式”的单向传输信息的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另一端只是知识的容器,师生的双向的教学活动被割裂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认为知识是由学生积极建构而成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知识只能是外在于学生灵魂.的附着物。因此,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和沟通。二是从权威灌输到民主对话。对话是课堂教学活动借以开展的方式,孔子主张“启发诱导”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对话教学的典型。现代教师应从传统课堂的知识—权利的中心地位走下来,与学生展开积极的民主的对话,共同探究和建构知识。

2.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和课堂话语的表达。

(1)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提升。重塑学生的话语权,主要是寻求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提升。然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客观授予并不能充分保障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发性动机和原动力。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材的选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都应从学生的兴趣人手。二是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差异,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需求,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主张教育应“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只有是“关于生活”的教育,才是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教育。只有“依据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只有“为了生活”的教育,才是学生真正所寻求的教育。

(2)话语权的表达。学生主体地位的获得和主体意识的提升,必然诉诸于课堂话语权的表达。学生课堂话语的表达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课堂话语的假性赋予和表达。学生课堂话语应是作为完整生命内部需求的表达,而在现实有些课堂中,学生言语的表达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去进行的。“这种对话从根本上说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它不过是中世纪宗教性教学中所运用的问答教学罢了。”二是防止从教师的“一言堂”演变为学生的“一言堂”。学生虽然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存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条件的限制,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课堂引导,学生将会在其学习活动中迷失方向、无所适从。

传统体育课堂第6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育;“思修”

一、翻转课堂内涵与翻转课堂优势

(一)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该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林地公@高中,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沟通讲解,这就是最初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出现就立即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①在教学模式上,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它是颠倒过来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其特点为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学习过程。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不同,老师先为学生布置在家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在遇到知识的疑难点之后再回到课堂进行学习。翻转课堂实现了以下转变:教师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更多的则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协作讨论,这一过程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协作与创新能力;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课外自主学习,课上知识内化,能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二)翻转课堂优势

1、有利于落实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推动发展素质教育

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由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我国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更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核心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鼓励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为高校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与协作。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能够切实有效地在高校学生范围内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素质教育的进程。

2、有利于发挥政治理论学科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价值与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这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特殊功能的体现。通过对高校学生科学有效地传授政治理论课程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品质,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将政治理论课程知识同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最终真正实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时代新环境下,通过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开展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有利于更加科学有效地发挥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德育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②

3、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传统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说教、理论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兴趣普遍低下。因而,学习兴趣对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的说教、理论教育模式使得高校学生缺乏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无法积极主动并有创造性地去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导致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较为低下。因此,在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上的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改革应当从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入手,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热情。翻转课堂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困境,翻转课堂倾向于学生协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学习,同时切实有效地通过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活跃课堂氛围,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我国“思修”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当代高校学生思想状况

当代社会环境背景正逐渐由单一化朝多样化、全球化发展,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因思想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导致一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许多问题。随着高校学生逐渐倾向于突出个性主义且接受新事物意识明显增强,但集体协作意识较为薄弱、缺乏责任担当、欠缺奉献精神,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明显提升。③除此,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有其固守性与局限性,而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新时代新背景下多元化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切实高效地主动开展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的改革。

(二)当前普遍施行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与存在的诸多弊端

就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现状而言,当前除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外,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旧沿袭传统教育模式上止步不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普遍实施的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流于形式,普遍存在着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然而对于当代追求个性化、创新的高校学生而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难以科学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甚至可能使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出现上课睡觉、逃课等现象。除此,我国大多数高校更是普遍存在着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者依旧囿于传统教学模式及理念,倾向于将高校学生视为接受课堂教育的对象、教师则是课堂知识教育的传播者,在实践教学中极度缺乏与学生应有的沟通与课堂互动,这些现状无疑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起到事倍功半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修”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创新型应用实践现状及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基于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在如今逐渐趋于多元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不能再只是满足于对学生的传统教育,而是应当适应多元化新时代对高校人才的多元化要求。当代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事情,不应当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而是应当切实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实践层面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课堂教育与高校内的图书馆资源、心理访谈中心等校内部门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基A上不断建立健全翻转课堂的保障机制。营造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形成良好的高校学习氛围,以期高校学生能够真正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通过将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引入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系中,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枯燥说教现状。除此,学生也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自主性,通过与课堂内同学协作学习并与教师更好地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依据自身情况调整自身学习状况。

(二)运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教育学以致用

将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切实有效地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高校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时不再只是简单、传统的课堂内学习,而是更多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将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主要包括校园内外两个层面。在校内,高校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翻转课堂协作学习、自主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校外,学生更多的关注社会实时动态,在课堂上与师生们分享、探讨,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可以有效地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思考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三)充分考虑学科适应性和中国高校教育特色

实践证明,只有适合学科改革与发展且符合中国高校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其成效。因此,在将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应用到中国高校教育时需注重中国特色。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一种教育模式难免存在着其局限性,我国高校未来的教育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相应做出的调整需要注重是否符合中国高校实情。④翻转课堂源于美国,实践证明将它应用于中国高校教育确实有不容置否的优势,然而,国外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能否切实广泛地在中国高校间推行与运用、实现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中国特色化,依旧需要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翻转课堂的建立不能照搬国外经验,更多的应该是学习国外的创新实践精神,不断探索符合我国高校教育实情的教育模式。

[注释]

①郭巍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154-155.

②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7-20.

传统体育课堂第7篇

关键词:转动课堂;师生互动;翻转课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87-02

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这是一个新问题[1]。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教授率先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适用型人才[2],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转动课堂”[3]。杨延东教授认为,适用型人才就是品行优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具有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素质和能力,始终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2]。适用型人才能够保持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岗位发展同步,不但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而且能适应岗位变化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1]。“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于2015年3月起在渤海大学大规模实施了,效果良好,颇受学生欢迎。

一、转动课堂的内涵

“转动课堂”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是指转型、转法、转体。转型是指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模式转到新的改革模式上来。转法是指由课上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上来。转体是指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动”是指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

转动课堂是围绕精讲、互动和练习三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三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精讲是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最重要、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精心的组织与讲解。精讲的主要特点是授课内容精、讲授精、用时精,三者缺一不可。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转动课堂”的精讲时间规定为不多于课堂教学时长的60%。课堂上实行的精讲、互动、练习三者的时间顺序、时间长短可以微调整,形式可以多样,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吸收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转动课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转变教学理念。转动课堂促使高校教师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渐近内化知识,以学评学”,让学生先进行知识学习,根据学习情况,教师确定精讲内容的具体实施,解析易混点,然后通过课堂讨论,练习、课外学习等过程,促进学生渐近式深度内化知识,采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精细化表现情况评价学习结果。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更具个性化。转动课堂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与过程并重转变。

2.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而转动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知识的深度渐进式内化,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因此,转动课堂促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在组织课堂互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上,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深度内化,并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转动课堂通过互动学习和过程考核,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聚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新型经济管理人才[4])的培养质量。

三、转动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区别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颠倒。在教学中,它仍保留了信息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它将信息传递过程放在课外,主要借助视频和音频资料,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在指导与讨论中练习、问答和讨论以巩固知识,它是一种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5,6]。转动课堂与翻转课堂都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进,但转动课堂比翻转课堂更加优化教学过程,主要区别如下。

1.翻转课堂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课外,主要借助视频和音频资料,由学生自主完成,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预习。而转动课堂信息传递过程由课内精讲和课外预习两个部分组成。

2.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在课堂内进行,传统课堂教学时数等于课程的计划教学时数。转动课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将传统课堂划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如,课内教学时数等于课程教学时数的60%,课外教学时数等于课程教学时数的40%。因此,转动课堂的知识内化是在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中进行。

3.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颠倒,而转动课堂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完全的颠倒,而是改进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练习方式、考核方式都进行了可操作性改进,因此可以说转动课堂既具有翻转课堂的优点,也继承了传统课堂知识点的整体性和准确性。

4.翻转课堂注重的是课堂的教学顺序、教学策略的变化,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组织与实践方式。转动课堂注重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思想,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动课堂理清了大学教学中的三个基本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所对应的是教学观念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采用全程动态精细化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课堂、课外师生互动取得良好效果,需要采取全程动态精细化考核评价机制。如,某个学生缺勤,可以用一个创新作品来弥补,使学生始终有机会多学多做。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奖励3分,主动回答问题奖励3分,等等,具体课程考核机制在此不作说明。中职学生上课的表现总让一些教师头疼,但在创新设计作品展示的课外互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准备相当充分。每名学生答辩时,其他学生积极提问,有的竟然问出10多个问题,有的竟要站在讲台上与答辩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林琳,冉清文.培养适用型人才:一个大学校长对高等教育的思考与践行[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04-107.

[2]杨延东.我的大学观[M].沈阳: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

[3]林琳,杨延东.转动课堂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97-101.

[4]杨延东,杨道宇.“五位一体”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观――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J].教育探索,2015,(6):1-10.

传统体育课堂第8篇

关键词:微课模式;微课程;传统课堂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悄然而至。而在微时代特色的引领下,信息资源形态的开放化、主体化、碎片化等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不断凸显,以教育资源移动化、教学设计微型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特征的微课模式应运而生。然而,新教育模式的兴起必然对传统教育带来相应的挑战,要改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仍较为困难。但微课模式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教育教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更好的把握微课的核心理念,更新、优化传统课堂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促进传统课堂教育向微课模式过度、发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借助微课模式的资源整合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微课模式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综合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借助偶发性、碎片化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将传统单一线性的资源组织模式打破,实现综合性教学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主题式、结构化的资源单元环境,形成一个小容量、多资源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传统课堂教育应充分借助微课模式的资源整合优势,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构建微课程资源生态环境。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主要是在微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以微课件、微教案、微习题、微反思以及微反馈为主的微课程资源生态环境,将教与学过程中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进而构成一个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结构紧凑的微型“主题单元资源包”。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模式的开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多资源的精细剪辑编排,彰显优质课堂特色。

二是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资源。微课模式下,微课视频制作途径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动画视频软件制作式、拍摄设备外拍式、录屏软件内录式及多种途径混合式等,形成一个开放性、网页化、情景化的资源动态和教学交互应用环境,从而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 促进生动课堂教学资源的构建,以更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心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是构建灵活的课堂教学资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过重的认知负荷是降低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而微课模式下通过对课堂资源的适当排序和合理选择,能够设计合理的信息序列,以实现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借助微课模式的多元化设计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来向学生传输掌握大量知识,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微课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图表、影像、PPT、flash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法的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组织方式。目前,以“颠倒课堂”“、翻转学习”、“移动学习”等为代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微课模式下逐步推广。

颠倒课堂,即翻转课堂、翻转学习。传统课堂教学总体分为两个阶段,即先予以知识传授,再予以知识吸收(知识内化);而颠倒课堂则是先予以知识吸收,再予以知识传授。其核心理念在于将知识传授的过程安置于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安置于教室内,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答疑解惑。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颠倒课堂能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课堂外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内合作交流、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能,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颠倒课堂教学方式下,通过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对学习进行安排和计划,通过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移动学习,即在移动设备帮助下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活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完全围绕教师和学校而组织,教学内容被强加到学习者身上,不能自主选择。而微课模式下的移动学习,在结合课堂和网络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利用手机、MP4、IPAD等移动设备开展微课移动学习,从而能够摆脱电脑的地域束缚,具有其便捷性、随时随地、学习内容碎片性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借助微课模式的同步性,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听课评价是教研活动中教学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听课评价模式是由任课教师讲解完毕之后,听课教师予以点评,再反馈给任课教师予以改进。而这种评价反馈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授课和评价反馈不能同步进行,后期评价过程中对授课教师一些细节性的缺憾容易遗漏。而微课模式下,听课教师可以将已拍摄好的微课视频为评价对象,于授课教师的任一时段、任一画面进行暂停,予以同步评价,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客观性。同时,较之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微课模式下的听课评价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授课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授课老师更好的展示出其教学技巧和教学素养。另外,微课模式下,视频课件的制作效果也是影响教学评价反馈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加强微课程资源制作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更好的把握微课教学理念和资源建设思路,优化微课教学体系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 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