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考历史解析

高考历史解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4 16:40:37

高考历史解析

高考历史解析第1篇

【关键词】高考 历史 材料解析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第41题,有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制作了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在这道历史考题里,让学生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这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要求较高,并要求对历史上相关知识有非常熟悉的掌握与识记,同时还可以提炼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凝结成正确的历史观点。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道历史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灵活性,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第41题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思想,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考查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探索,在模式方面,沿袭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传统,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就是考察考生把握与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的能力。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图示的分析上,然后是对于材料的阅读,进行试题作答。可以说,这道题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历史试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近年看,一直占据约25%的高考分值,这一部分得分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成绩。因此,学生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就直接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鉴于此,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我对近几年历史高考材料题的解答与学习进行探索而得出的一些学习策略,以便为更好地提高历史材料题成绩提供帮助。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三步:阅读与思考、分析与梳理、整理与解答。

阅读与思考是解题的基础。能答这类题我们通常要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还有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

分析与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阅读完材料之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材料的中心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信息,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历史问题,梳理问题层次,探究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更要找出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层诱导的递进式;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小论文式材料题。

整理与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一是材料解析题一般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二是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三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四是对小论文式的材料题作答时要注意观点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要表述成文,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解答时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策略,确保高考历史考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解析第2篇

【关键词】 高考 历史常识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4-01

一、高考文综卷中历史文化常识题举例

从2007 年开始,高考文综卷中开始出现对历史文化常识的考查试题。

例如(2007年全国卷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清康熙帝

(2008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阴” 的方位是( ).

A. 山之南、水之北 B. 山之南、水之南

C. 山之北、水之北 D. 山之北、水之南

(2009年全国卷12题)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己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于( ).

A. 旗号 B. 邑号 C. 爵号 D. 官名

(2010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 ).

A. 金德 B. 木德 C. 水德 D. 火德

(2011年全国卷12题)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2012年全国卷12题)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

A. 工作器具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D. 工作性质

这些有关历史文化常识的试题,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显眼,往往分散于某些细微的文字叙述中,有时还渗透在其它学科知识中,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和应试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它是源于历史教科书的,还是有据可查的。

二、应对历史文化常识题策略

(一)细读教科书,挖掘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知识

教科书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本本”,是各类试题最直接的内容依据。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就是细读教科书,研读史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论证和运用。所以,要坚持“论从史出”, 引导学生善于从“教材或课本”中学习历史,善于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途径收集的材料。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编写的,有时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简化了过程,有时则是只言片语而微言大义,有时却又写得含而不露、似曾相识。因此,要细心研读教材,把握其中的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知识,比如年龄称谓(垂髫、总角、豆蔻、束发、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此外,还有十二生肖、古代纪时、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等。

(二)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

历史文化常识是一个浩瀚的知识体系,包罗万象,涵盖文学、哲学思想、历史考古、中外节日、风俗礼仪、美术工艺、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称谓、天文历法、名胜古迹等各个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读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科学,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世界之最大全等,注重中华文化的学习与积累。其次,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媒体,开阔视野。当前我们比较喜欢的电视剧、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常识,

尤其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电视剧精品,如对四大名著的改编,这有助于增长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此外,还可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各种教育基地等场所来拓宽吸取历史文化素养的渠道。

(三)结合教学实际,适当编制类似题目,加强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对高考历史文化常识题的适应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我们应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适当编制类似题目,并加强训练和进行评析。

比如:

1.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对下面从小到大年龄称谓顺序进行排列: .

①束发②而立③垂髫④总角⑤期颐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2. 在中国古代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其中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 .

①天子②孤③圣上④殿下⑤陛下⑥圣驾

3. 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对他人母亲雅称的: .

A. 椿萱 B. 萱堂 C. 泰山、泰水 D. 巾帼

4. 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属于称“号”的是: .

A. 李太白 B. 杜子美 C. 苏轼 D. 青莲居士

高考历史解析第3篇

第一步,粗读材料,把握主题。

文字型材料解析题考查的是综合知识,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因此,把握了主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解题。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主题呢?

首先,要巧用导语。试题前的引导语,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提示。

其次,要留意各个材料的排列情况以及各个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判断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第二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一般而言,审题要明确以下五点要求:一要明确本题有几问,分别问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易忽视以陈述句形式呈现出来的问题,从而造成遗漏,故应引起重视;二要明确限制条件和分值,即从哪些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几个要点;三要根据提示,界定答案的来源:是依据材料,是结合所学知识,还是结合两者来回答问题;四是明确答题方式,即找到行为动词:是要求我们归纳、概括,还是评析、评述;五是宏观把握各小题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

每个材料中都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准确解读这些信息是我们正确答题的关键。

我们应当怎样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呢?

首先,要以问题为向导,宏观把握材料主旨,以便透过现象看本质,快速建立起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此时可以借助段首句、段尾句概括全段的意思,也可以借助句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划分层次,搞清每层的意思,进行归纳概括。其次,要动手标记,用竖线将每层意思隔开,用横线、曲线、圆圈标出关键信息,以防答题时遗漏。最后,要格外留心材料出处、小括号里的注释、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它们往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或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根据要求,组织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要遵循两个原则、掌握三个技巧。

两大原则分别是:(1)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2)先充分利用材料,再补充所学知识。

三个技巧分别是:(1)借用模板,主动构建。很多同学往往凭直觉答题,这样做容易造成思路狭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应当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分析各类问题的不同思维模式,主动地扩大思路,努力构建完整的答案。

(2)灵活迁移,灵活解决问题。最常用的就是扩大迁移和缩小迁移。比如就可将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扩大为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的科技特点。

(3)仔细审题,宏观把握命题意图,最终确定每个问题的答题方向。

第五步,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在组织语言和书写答案时,要注意“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术语化、条理化。

怎样才能做到上述要求呢?

(1)充分利用材料,但不宜过多抄袭原句,可以摘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词语。

(2)每个要点只答一遍(同类项合并,不重复表达)。

(3)每句话只表述一层意思(不表达多重意思)。

(4)联系、利用课本中的经典结论或观点。

(5)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习惯用语。

高考历史解析第4篇

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1、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

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没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

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4、正确排列下列我国古代官吏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察举制(举孝廉) ②九评中正制 ③科举制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

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6、“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政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

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 )

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帝国D、罗马共和国

7、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8、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

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②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

③雅典的奥运精神 ④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

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

10、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

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 )

A、两党政治B、分权制衡的原则C、法律至上D、联邦制

1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资产阶级宪法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2、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 )

13、19世纪70年代的德意志,一项“伟大的事业已经完成”,缔造这个伟大事业的主要人

物是( )

A、俾斯麦B、拿破仑C、希特勒D、罗伯特·沃尔波尔

14、下图所示的残垣断壁是( )

A、英国B、日本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所共有的( )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准许华工出洋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开放通商口岸

16、《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主张

17、“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温家

宝总理在台湾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

18、2001年7月2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

中华民族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辛丑条约》C 、洗劫北京城D、 镇压义和团运动

19、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

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

A、 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 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20、1912年成立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

原因是( )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认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

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

22、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

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荡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23、北伐战争期间,成为全国革命中心的城市有( )

A、武汉、南昌B、南京、广州C、广州、武汉D、上海、南昌

24、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25、如果人们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应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的特殊 B、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

C、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 D、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

26、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

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

A、法国启蒙思想家 B、马克思与恩格斯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巴黎公社领导人

27、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共产党内右倾错误占了上风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28、“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炒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

地表明了( )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机制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9、关于香港问题,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古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表明( )

A、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B、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C、中国国际地位极高 D、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关系中有主动权

30、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次出国访问,它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最能反映我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历史事件是

( )

A、1953年中印两国总理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

B、参加日内瓦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C、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2、柏林墙树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地,而是防范自

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

C、西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33、二战后美日关系经历发展轨迹是( )

A、占领制裁扶植订货战略伙伴 B、扶植订货对抗

C、军事制裁经济援助合作对抗 D、惩罚合作

34、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

35、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三点放在一起,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世界( )

A、社会主义失败 B、国家呈变多、变小的趋势

C、战争威胁削弱 D、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二: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十条修正案(政府不得立法等)——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众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材料三: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该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2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议会、总统、政府之间相互关系如何?(4分)

(3)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2分)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1875年宪法)终于通过。l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什么?(2分)

(5)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4分)

37、(12分)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它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

(1)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6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取代清王朝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根本不同。(6分)

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1)君主立宪政体。(1分) 突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

家纽带的作用。(2分)

(2)选民选举产生议会和总统;议会制定宪法。(4分)

(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两者所处文化环境不同等。(2分)

(4)总统制共和制(或共和政体)。(2分)

(5)最大区别: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元首是选举产生的。(4

分)

37、答案要点:(共12分)

(1)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2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2分)救

高考历史解析第5篇

【关键词】解析史料;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基本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历史学科考试和测试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越来越注重考试和测试的有效性。材料分析题则成为历史考试,特别是中考历史试题中的主要题型,而大多数的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问题最大的,恰恰就是材料分析题。,而脱离史料和史实的传统问答题已经看不到了,材料分析题则成为历史考试,特别是中考历史试题中的主要题型,而大多数的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问题最大的,恰恰就是材料分析题。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培养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历史教师应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多下功夫

史料分析能力是学生上好历史课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当前高考重点考察的能力之一。要想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应该说很多历史教师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都是有所欠缺。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平时应当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史料或典型的史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多归纳,多总结,我们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若能在史料的掌握与运用上多下功夫,那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史料教学法作为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按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介绍相关重要的史料,引导和启发学生“再现”历史情景。而中学生缺乏历史知识,首先就表现为占有的史料少,了解的史实少,离开老师的指导,要学生自己去积累史料,掌握史实,难度很大。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史料和史实的运用,引导学生选择史料时应注重史料的可靠性、典型性、全面性。并让学生多看图片,多读一手资料,使枯燥的历史课变的鲜活起来,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三、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教师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剖析,归纳出条理清楚的教材要点,使学生几乎变成记忆的工具,从而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更谈不上其他能力。这违背了人的最基本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一现代教学观点。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分析教材,过渡到教师列出简明的导读提纲,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理解材料。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分析归纳出教材提纲。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理解和解答材料解析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对材料解析能力。问题教学法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和资料,经过阅读、思考并简要的回答问题,锻炼学生最大限度的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习的知识点相结合,去解决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强化,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析史料的能力。

五、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及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答题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设计的问题去阅读材料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读全,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能给考生提供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二)是阅读时要边读边想边找

要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判断这个信息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历史内容有关,为下一步做下面的解题做准备。只要我们平时的基础知识有足够的积累,做起题来就不难了。

(三)组织答案

高考历史解析第6篇

(一)

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除了具有一般选择题所共有的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和评分客观等优点外,还有其独有的明显特点:

第一、它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向

单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有个固定的思维方向──四选一,因而选择失误的可能性少一些,而多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则是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向,究竟是四选二,还是四选三、四选四?全靠答题者在解答过程中作出分析断判。因此,即使是考查同样的历史知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也比单项选择题大。

第二、它的评分标准很严

在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中,有“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的明文规定,因此每道题必须百分之百的选准应选项,方可得分。这是个十分严格的标准。从掌握知识的程度说,四个应选项中选对了三个,应该可以及格了,但按以上标准,却只能得0分;同样,在三个应选项中选对了两个的学生,应该比只选对一个、并错选了一个的学生强,但按以上标准,两人得分并无差别。这个十分严格却并不很科学的评分标准,虽然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高要求,却明显地增加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

第三、它的生命力极为旺盛

经过命题组专家们的努力,它的多种测试功能已被深入发掘:它既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对历史概念的全面理解,也可考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对历史观点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以及对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的认识,还可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鉴别、诠释和评析。它的这种多测试功能与其覆盖面广、评分客观等优点一结合,使其在高考命题中具有广阔的前景。预计其题数和分值还可能增加。

1993年以前,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测量目标基本上是历史知识的搬迁归类和史实要点的列举联结;近两年来,它大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面貌为之一新。以近三年的新高考为例,1993年10道多选题中,考查比较、分析、评价等思维能力的仅占2道;1994年的10道题中则猛增至6道;1995年的12道题中又增加到9道(其中少数试题理论要求还过高了点)!

这种连年大跨步的急速变化,使大量缺乏这方面训练的考生深感难以适应。据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抽样分析统计,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总体难度是0.46,而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却为0.34,比问答题的难度(0.38)还大,成了全卷五大题型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

上述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命题趋势和考生暂时难以适应的现状,向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在掌握历史知识结构和提高理论分析水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多项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加强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指导和训练,以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思想素质。

(二)

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究竟如何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法。我从它的测量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要求考虑,可将其概括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知识归类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的特点是,应选项本是些彼此没有必然联系的历史知识,它们和题干之间的逻辑关系仅仅是题干中提示的知识归类标准是它们的一个巧合的共同点。例如1993年新高考第32题:下列政权中,由权臣取代而灭亡的有A.曹魏B.西晋C.北魏D.(南朝)陈

从试题内容看,这类多项选择题大多是判断发生于某年、某朝、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某人物、某民族、某国家的重大历史活动,指出属于某性质、具有某特点、某意义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著作、文献资料、重要会议、重大战役等等,总之,是按题干提示的归类标准把符合此标准的历史知识选出来。从测量目标看,这类多项选择题考查的主要是识记能力,其次才是理解能力。它的备选项的表述一般也是重复教材原文。这类考查历史知识的搬迁归类的多项选择题,曾大量出现于1993年以前的高考试题中,在1993年的新、老高考中,也还占多项选择题的一半;1994年有明显减少,1995年则已从多项选择题中淘汰。

第二种:列举要点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可以说是80年代盛行的列举题的压缩或变型。它的特点是,其应选项相互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横向联系或纵向联系关系,它们与题干之间又有一种相当确定的从属关系。或者说,题干所问的或陈述的问题是纲,应选项则是此纲的目。这种一纲多目的逻辑关系,一般在教材中都或显或隐地出现过。因此,像某项改革、某种政策、某个条约、某次会议的若干措施或内容,某一重大事件的诸多成因和影响等等,均可成为它的题源。例如1995年高考的第23题: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A.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B.把京津地区的兵权都抓在手中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D.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

显而易见,这类列举要点型的多项选择题,在测量目标上虽然仍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为主,但其能力要求的层次已明显超过知识归类型。因为它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纵向列举和横向列举的能力,而且由于它的备选项的表述基本上已经过提炼、浓缩和加工,故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综合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一般占多项选择题的30─40%。

第三种:比较异同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的特点十分明显,即题干必须有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客体,应选项则是这些历史客体的共同点(共性)或不同点(个性)。例如1993年新高考的第38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D.开始了议会制政治制度

这类多项选择题的测量目标,已不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而是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历史知识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比较(对比、类比)、分析、归纳,概括出它们的共性或鉴别出它们各自的个性。这类多项选择题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其备选项的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表述过的新的结论。判断这些结论的正误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有的选项的判断还要求有较高的理论分析水平。这种旨在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在近三年的新、老高考试题中,相当稳定,占多项选择题的20%。

第四种:分析评价型

这是在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颖的多项选择题,它的产生,可以说是在选择题中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类多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其题干和备选项的表述,都完全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因此考生回答这类多项选择题,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例如:1.1994年新高考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B.私有制发展的结果C.阶级对立的产物D.统一国家的需要2.1995年高考第27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就这两道题而论,如果考生对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模糊,是难以作出完全正确的判断的。这种旨在考查高层次的历史阐释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在1994年的新、老高考中才开始出现,1995年高考的第26、27、31题,均属此类。从检测结果看,1995年这三道题的难度值依次为0.30、0.25、0.20,可见其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第五种:材料解析型

这类多项选择题是把历史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特点是题干由一段或数断段材料同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应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正确理解。它同材料解析题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材料解析题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没有答案,答案要求考生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去作;而材料解析型选择题,虽然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有正确答案,只是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②材料解析题的测量目标全面包含“材料处理”的三个层次;而材料解析型选择题的测量目标主要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例如1995年高考的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C.认为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多项选择题,在1994年的新高考中首次出现时,只有一道题(第26题),而在1995年高考的12道多项选择题中,却占了4道,比重为三分之一!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说明选择题的各种测试功能正在深入开拓,而且表明历史材料试题在高考历史的各类题型中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生命力,必须高度重视。

以上分类,当然是相对的。事实上,有些知识归类型和列举要点型的多项选择题,也需要运用分析辨别能力,至于材料解析型多项选择题,则含有更多的分析评价因素。

根据以上分类,现将1993─1995年新、老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类型分布情况,统计列表于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三年中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在测量目标上的巨大变化,也可以看到它的总体发展趋势和不可逆转的坚定方向。

年代总题数各类型所占题数

知识列举比较分析评价材料解析

归类要点异同1993(新)105321993(老)105411994(新)10222311994(老)1015221995123234

(三)

面对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大力加强历史思维能力考查力度的命题趋势,如何加强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指导和训练?这是一个不能不引人关注的课题。这里提出几项对策,目的在供同行们研究讨论,以便共同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办法来。

第一、加深理解教材知识

全面、准确而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这是解答多项选择题的前提。因为: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是多项选择题的基本测试功能;②“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都要以历史知识为依托,作基础。但综观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发展趋势,已极少死记硬背的知识再现,更多的是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在指导多项选择题的训练中,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落后方法,应更多地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求对它们有较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对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的认识,就可以问一问:为什么他们首先创办军事工业?为什么到70年代中期又开始筹划海防?如果只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为什么要建立三支海军?后来为什么又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几项内容相互间有什么联系?它们是否都能体现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为什么这个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等等。这种训练多了,可以开拓学生思路,深化理解教材,有利于准确判断备选项的正误。

第二、反复运用基本观点

高考能力要求的第8项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或基本概念,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高中学生能正确掌握它们已经不易,要求运用它们去分析和解答问题(尽管是“初步”的),学生确实感到有相当大的困难。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几道理论性较强的历史问答题的检测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在运用基本观点分析、解答问题上,选择题与问答题是不同的,因为它的备选项中已经包含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它不要求考生去作结论,而只要求考生去识辩、判断哪一项或哪几项是正确的结论。这种要求虽然也有较大的难度,但比较贴近目前中学生的实际。因此,多项选择题目前是承担第8项能力要求的最理想的题型。估计近几年内还会继续让它承担这一重任。

基于此,教师不但要加强历史理论的教学,而且在指导多项选择题的训练中,必须首先让学生熟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结合解题练习不断地加强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运用,让学生在反复运用中真正掌握这些基本观点。例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和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就要注意运用“原因和结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阶级和阶级斗争”、“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史论结合的薰陶。只有经常地、不断地运用“基本观点”进行这种史论结合的训练,学生的史学理论水平、分析判断能力才可能获得有效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但有利于解答分析评价型的多项选择题,而且有助于解答史论结合的问答题。

第三、重点训练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的测量目标已经转移到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针对这种转移,比较有效的对策,是强化解题思路的训练。

首先,要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力求全面、准确领会试题的要求,明确解题的方向。

其次,要注意区分试题的类型,坚持按类型特点确定解题思路:对知识归类型,应着重分析应选项是否完全符合其归类标准;对列举要点型,则应着眼于理清知识结构(纵向联系或横向联系),注意挖掘教材知识间的隐性联系;对比较异同型,应着力寻准参比对象的对应比点,鉴定出它们的共性或个性;对分析评价型,则应先判明分析评价的具体对象(内容),再按内容联系所学知识、选取相应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再作出判断;对材料解析型,则要全力用于正确理解材料、正确理解各备选项表述的内涵。

再次,要高度重视“可疑项”的分析,以扫除疑点,彻底弄明白选或不选的理由。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最大困难,是对少数备选项难以作出判断。这种备选项可称之为“可疑项”。在解题训练中,重视可疑项的分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解题思路训练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前引1995年高考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论满清政府)的四个选项中,C、D两项是容易确定入选的;B项通过认真阅读和正确理解材料,也不难决定入选;最没有把握的是A项。A项就是这道试题的头号“可疑项”。如果作为训练题,我们就必须抓住A项进行深入分析:①“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什么意思?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②孙中山1906年对“近代中国民族问题”的认识,是否超出了他1905年对“民族主义”的解释?③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解释有什么不同?哪种解释才算比较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考分析,学生对A项不能入选的理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教师还能就“民族问题”的内涵、“民族主义”和“民族问题”的关系、反帝反封建必须结合等作些画龙点睛式的阐述,那么,学生的认识就会更深入一层。这种扫除疑点的解题分析,比简单地指出哪项要选、哪项不要选,其效果有天壤之别。

第四、注意辩识干扰词语

考生解答多项选择题出现失误的诸多原因中,有一条是粗枝大叶,没有辩认出(更多的是没有能力辩认出)备选项中的干扰词语。近年来高考历史多项选择题加强思维能力考查力度的一项措施。就是在备选项的表述中偷换相近的概念,以增加选项的迷惑性。考生如果粗心大意,或概念不明,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例如1995年高考的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统关系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此题如果改为单项选择题,要求从现有的四个备选项中判定一项不正确的表述,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选准;但作为多项选择题,1995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其难度却达到了0.23。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考生理论水平偏低,对D项中的“统治权力”这个概念的含义不清楚,至少是不能将“掌握统治权力”与“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相区别;其次是部分考生粗枝大叶,对此项表述没有进行过细推敲,当然也就发现不了其改换概念的技巧。同年同卷的第27题也类似情况:该题的A项将“三大改造”的任务改换成“总任务”。由于粗心的考生很容易忽视“一化三改”的“总任务”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结果这道看来并不很难的试题,难度竟也达到了0.25!类似的例子,在历年高考中都不少见。所以,教师在指导选择题的训练时,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审查备选项,认真识辩干扰词,严防被偷梁换柱的表述迷惑、欺骗。当然,这主要还是个准确掌握知识、正确理解概念的问题。

高考历史解析第7篇

一、概念界定

关于什么是史料,观念众多,列举一些主要观点如下:

史学家梁启超说:“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今日者也。”[2]何炳松说:“所谓史料,乃前人思想行为之遗迹。”[2]历史教育家白寿彝说:“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3]也有人认为:“所谓史料,就是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这类痕迹有实物、有遗址、也有大量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简单地说,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4]

有以上的观点可知史料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当时的痕迹,而这种痕迹有许多种形式,即史料的类型。史料可以分为实物史料和口碑史料,实物史料又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

二、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中外史学家对史料的表述虽然莫衷一是,但都基本认为史料是“过去留下的人工制品”,或“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5]现在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的来源就是史料。当代史学家胡厚宣曾写道:““史学若是房屋,那么,史观是工程师,史料是木材砖瓦只有工程师而没有木材砖瓦,和只有木材砖瓦而没有工程师,是同样盖不成房子的。只有正确的史观,没有正确的史料,和只有正确的史料,没有正确的史观,是同样写不出正确的历史来的。”[6]由此可知,史料对历史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是一去不复返的,因而,我们无法重新回到过去去了解史实,只有通过一些具体的历史资料(如史书、照片、书画、影响资料等等)来分析了解史实。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越发的应重视史料教学。作为历史教师也应具备史料教学的技能和方法。

三、史料教学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史料是研究历史和历史教学的基础条件。

(1)史料教学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7]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因此更加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历史课堂将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史料是由一个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的,可以非常生动形象的将历史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高中生正是好奇心强的时期,史料教学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对历史问题的产生疑惑,让他们能够主动去查找史料,尝试去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比如讲述抗日战争时,通过播放当时的战争影像资料,激起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随处可见。

(2)史料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概括、归纳、阐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阅读史料,如给出北魏孝文帝曾经说过话:“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句话,即可要求学生总结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那些?像这样运用史料阅读,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这就大大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分析能力。

(3)史料教学能够更好的体现历史学科特色

众所周知,“历史是回溯性的,它所关注的是业已消失的被时光掩埋的东西,它与它的交谈对象之间横亘者一条不可逾越的岁月的鸿沟,过去性是历史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不可拒绝的根本特性”[8]历史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无法重现的,而不像生物、化学、社会等,主要是研究现实存在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感受到的。而学习历史却不能回到当时的情境,不可能让已经不在的古人说话,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史料来了解历史。因此,通过史料来了解和学习历史是非常必要的方式。由于研究对象的无法重现,我们只有通过史料对历史进行研究和分析。

现在高中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经过历史学专家进行整编后的,因为历史的内容含量是巨大的,如果将其全部写入教科书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现在的教学仅仅按照教科书中来讲,而不让学生了解第一手的史料,就会造成“死记硬背”的现象。因此,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学科特色。

由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也深受人们关注。那么教科书中,教师讲到的都是史实吗?在一线的历史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例如孟姜女真的把长城哭倒了吗?貂蝉真的那么漂亮吗?”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做出解释呢?我们只有查找相关史料,对史料进行分析来做出解释。

由以上观点可知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征,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都需要运用史料。再者由于历史真实性问题,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有利于避免教师给历史下结论,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经过自己查找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4)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9]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如果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教科书,那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科书中已有的观点和结论,那么学习历史就成了记忆和背诵的过程。这样一来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都无法实现。

史料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因为史料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查找充足相关史料,通过史料就会了解事件较完整的背景知识,通过对大量史料的阅读,学生可以自主分析历史,自己得出相关结论。例如对秦始皇评价,由于课本只有对秦始皇的一部分介绍,问及如何评价秦始皇,学生可能不知所措。这时我们便可运用史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摘自《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治,不信功臣,不信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通过这两则史料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材料一是对秦始皇的高度赞扬;材料二则是对秦始皇的批评。同样是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两则材料中的人则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由此学生能够形成辨证思维来看待历史问题。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会不同。另一方面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到他的功绩,同样也要考虑他的不足。

(4)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史料,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自主分析史料,得出课本中的结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5)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专业化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将史料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更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史料、探索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史料教学对高考应试的重要性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高考”,都希望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高考命题趋势严重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可以说高考时历史教学的风向标。然而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考察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高考试卷中史料分析题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二十多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日益呈现出以“史料分析题”为主要题型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表达能力、历史思辨能力等的命题趋势。具体来说,史料分析题占高考历史解析题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面对这样的高考趋势,历史课堂教学必然要重视史料教学的实施和探索。

五、史料教学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从历史、社会或生活中选取专题进行研究,自主地了解与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培养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历史评价等基本能力,从而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10]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只能通过史料实现。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史料,用史料来印证史实,从而解决历史问题。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是要以史料的运用的前提的,没有史料是无法实现的。

高考历史解析第8篇

高考复习离不开参考书的指导,习题参考答案是参考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好参考答案,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用得好如虎添翼,用不好则是前进的绊脚石。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以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应该合理利用参考答案作好习题的评估。

二、利用参考答案进行有效评估

学生作完一道历史试题往往只是简单地对照参考答案,看看正确与否,或有哪些不足之处而不作深究,甚至参考答案存在问题也奉为教条不敢妄加非议,这已失去了利用参考答案的意义。有效地利用参考答案作好对解题效果的评估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评估审题能力

结合参考答案首先要评估审题能力。审题能力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审清试题有几问,特别是挖掘隐性问题。其次要分清问题的类型,一般有比较式问题、分析式问题、概括式问题、评价式问题等。第三是审清限定问题的条件有哪些,如时间、地点、人物、社会性质、基本事件背景等,对于一题多问既要注意其整体背景条件,又要注意具体问题的具体条件。第四是找出关键词,如要求能力的概括、比较、分析、评价等,要求解答的如背景、原因、特点、影响、意义等。

2、评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分析问题采用的方法有形式逻辑方法,如概括、抽象、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辩证思维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阶段分析、因果分析、系统分析法等。要结合参考答案评估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当,具体问题要运用具体的方法。如比较式问题难在比较项的建立,事件的比较包括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特点、影响、性质等;人物的比较项包括所处时代、所属阶级属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这是分析构成事件、人物的要素而综合的结果。分析式问题主要分析原因、影响、意义等,原因大体可分四类:按性质分为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民族原因、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方面的原因等;按原因的产生方面可分为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按原因产生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主要次要原因、根本直接原因;按原因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历史原因、近期原因;影响意义可从历史现实的、局部整体的、积极消极的、近期长期的等方面分析。概括式问答题有分类概括(内容)、分段概括(时间)等。

对材料题的分析首先要读懂材料,其次是审清问题类型及限定条件,最后结合相关材料及历史背景用上面分析的方法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每道试题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分析的方法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但一般都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结合辩证思维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转贴于

3、评估对教材识记、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在正确审题和应用上面的方法对习题进行分析后,可利用材料和相关知识,组织符合问题要求的答案知识系统,而这一知识系统的构建依赖于自己对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

历史学科一般的理解能力包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对历史发展线索的理解、对基本历史进程的理解、对基本历史理论和基本历史分析方法的理解、对材料的理解、对图表的解读等。综合能力测试的历史学科理解能力包括学科内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是指人们站在一定的思想政治立场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历史认识者主体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4、评估行文能力

具体要求答案结构要有逻辑,概述事实要全面,语言表达要准确,文字书写要整洁。逻辑性即行文做到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要点明确,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全面性就是要语言精练,概括全面,抓住本质的东西合理进行分析概括,不要空话连篇、套话成堆,切忌借题发挥、节外生枝。准确性是指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文字准确是指观点正确、史实正确,尽量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条理清楚是指行文时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方位次序、或按内容属性、或按比较项目等,有规律、有顺序地作答。书写整洁性是指文面整洁、干净、文字工整。

5、评估分数

分数是学习情况的反映,也是高校录取的依据,因此要依据参考答案评估分数。首先是根据问题细化得分点,评估得分;其次,通过评分过程进一步对解题过程中答题知识结构的认知进行反思,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是树立正确的分数意识,做到“胜不骄,败不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