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考历史大事记

高考历史大事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4 15:54:45

高考历史大事记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 学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副科”,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甚至有同学认为历史学科就是记记背背,不需要动脑,只要记住就一定能够考好,这导致很多同学对历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课下基本不用时间,把时间都用在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上。这种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效果。

通过对实施新课标以来高考的关注,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文综成绩。从对历年来高考试题研究来看,并非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学生需要有审清问题、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内能提高的,学生一味的背诵,那种做法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很多同学在历史考试后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用,直接靠背诵就能拿分的题几乎没有。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做题太少,而且不注意总结思考,更不会学以致用,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答题的入口或者找到答题入口但不会用历史术语表述导致丢分。

另一方面,很多历来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例如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头绪不清,记忆不牢,在考试中模棱两可,在平时学习中出现畏惧心理,甚至放弃历史的学习。有些学生为了取得一个教好的成绩,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有些同学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丧失历史学习信心,以致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再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编排采用了专题史模式,时间轴断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连贯、完整的时间顺序,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老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学生的历史考得真是很糟糕,很难优秀。”“高考结束后不挨骂就已经万幸啦!”我们在调查中交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对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过去的简单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这样的话我们做为老师,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个别同学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总结历史学习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基础知识,突出主干与热点,抓好基础,强化记忆。历史的学习更关键的是要注重平时的基础积累,在研究历史考题中,我们发现,平时的基础决定胜败。我们可以在“入门”的基础上注重多读、多看、多写、多思,,提高效率。对待一个问题和理论知识而言,也要注重理解与消化,且忌死学,死记。可以反复地进行思考,少一些浮躁。找出所学知识主干中的若干知识点之间联系,或与时事热点相联系,构建新的知识线索,强化记忆。

(二)学会把握整体知识,构建体系,构建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新课标高考题多以能力立意,我们复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联系性是十分必要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弄清来龙去脉,如果能把学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那么就让人感觉到体面、舒适、又不失雅观。这样,收获岂不很大。可以构建同一历史时期中外历史的联系,比如学习世界史部分的古代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可以和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相比较,探究其异同。还可以构建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事件的发展情况,比如中国近代史民族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战期间,统治前期和后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这样的联系在历史学习中还有很多,希望我们留心观察和总结。做到古今贯通,中外相连。

(三)熟练掌握历史语言或历史理论,提高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回答历史问题时,要学会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学科方法解答问题。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在高考备考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在做非选择题时,其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很强,可是回答出来的答案全是语文上的大白话,没有历史语言,这样的话,高考很难得分。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历史语言和历史常识的培养与训练。

(四)要明白并学会运用“史观、史论、史料”与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史观有现代史观、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等。例如现代史观即近代化史观,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历史。史论则着重于历史的研究方法。比如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要做到史论结合。史料多是文字型材料。对于这些,我们都要审清题,找到解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全面的观点进行评价。

(五)讲究记忆方法,注意答题技巧。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如字头记忆法来记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记关键词句法记忆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2.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3.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除了借鉴,我们在复习中还可以自己总结方法。另外,历史答题要规范,方法巧妙,用语得当。

历史的学习如何做好,又该怎样做的更好呢?这是有待探索的。要想在历史学习中有所成功,还要对它有一种热爱,以极其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学科。当你付出过了,就会有回报,可在这其中,失败了也不要沮丧。在这时候我们应更有信心和耐心,历史是检验我们耐心的时候,我们要悉心地掌握好历史知识的同时,塑造我们的历史品格,更好的感悟历史,感悟人生。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2篇

关键词:赵翼;《廿二史札记》;考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廿二史札记》是赵翼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书以议论为主,又专取各史本书,相互援证,不旁及他书,盖不以考核见长。” 在考史过程中,赵翼广泛使用归纳、比较、辩证法进行论证。

一、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亦作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其在史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乾嘉考据学极盛之际,“不逐潮流,飘然世外,自树一帜。”

赵翼在《小引》中指出:“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龟醮Γ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 反映了该书的写作目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该书刚问世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在乾嘉时期,整个学术界几乎全部纳入了考据的轨道。正如梁启超所言:“夫无考证学则是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时为中坚。” 而且“赵翼为乾嘉时代极负盛名之诗人……其史名则远为诗名所掩”。近代以来,《廿二史札记》不仅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在西方汉学界亦很受推崇。“加拿大汉学家浦立本教授认为赵氏致力于克服中国史学之传统缺陷,能触及使近代史家真正感兴趣之问题,能超越孤证之繁琐事实之上以观察,自其中归纳出社会史与制度史发展趋势之通则。”

《廿二史考异》为学界重视,与“赵书每史先叙其著述沿革,评其得失,时亦校勘其龟酰而大半论‘古今风会之遇变政事之屡更,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 密切相关。

二、赵翼之考史方法

(一)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排比大量同类性质的史料,以得出普遍性认识。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大量运用归纳法。如考证“明祖行事多仿汉高” [ ,他首先提出“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而行事多仿之。”然后提出初起兵时李善长对明祖的进言:“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根据《孔克仁传》“(明祖)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以宽大驭群雄,遂有天下……’是以帝一起事即以汉祖为法”。进而从定都、征伐、徙民、分藩、赐爵、诛戮功臣等方面分析,可知明祖行事确是多仿汉高。

用归纳法可排比出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象《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两汉外戚之祸》、《九品中正》、《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唐代宦官之祸》等条,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征,以论述历代政治利弊与兴衰得失。

(二)比较法。

赵翼还大量采用比较法来考察史书优劣,如以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相比较考证东汉末年历史。在“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中,他先指出“《后汉书》与《三国志》,论时代则后汉在前,而作史则《三国志》先成且百余年也。”接着指出陈寿和范晔修史书法不同,“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然后指出“今两相比较,繁简互有不同。”进而以《袁绍传》、《刘表传》、《董卓传》、《陶潜传》等为例指出“事迹有彼此不同”。

赵翼考证历史,更多侧重于社会治乱兴衰的内容。如他比较历代宦官之害,并指出其差别:“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 进而又比较了这三个皇朝中朝臣与宦官势力消长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考证,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汉、唐、明三代历史的不同特点。

(三)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用来对前人的历史文献或研究成果加以纠谬、考信与求真,对历史著作或历史人物作一分为二的考证。如对《元史》的考证,《元史》是公认修得比较差的一部正史,在《廿二史札记》中,从《元史自相歧互处》、《元史回护处》、《元史人名不画一》等条目可看出元史确实存在许多的错误和不足,但是赵翼却对其列传详记年月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法“虽近于记功簿籍,如李孟所谓誊写史牍者。然记事详赡,使后世有所考,究属史裁之正,故不必以文笔驰骋见长。”

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证上赵翼也是一分为二看待的。如他本人虽然对历代宦官祸国殃民深恶痛绝,但通过客观考证事实发现其中不乏贤者,在“宦官亦有贤者”中,他就指出“后汉宦官之贪恶横肆,故已十人而九。然其中亦间有清慎自守者,不可一概抹杀也。”接着又列出郑众、蔡伦、孙程、王康等宦官为后汉所作贡献,认为“此皆汉宦官之贤者,可与北魏之仇洛齐、王琚、赵黑、北齐之田敬宣,唐之俱文珍、张承业,明之覃吉、王承恩并观也。”

上述考史方法是考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几种考史方法结合使用,因为单用一种方法,有时不一定能做出结论,即使做出结论,也不一定可靠。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必须与其他方法参互运用,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赵翼上述考史方法的运用,不仅为《廿二史札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近代史家治史亦产生重要影响。

三、赵翼考史方法之影响

赵翼所使用的考史方法对近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赵氏治史,与近代史学方法,大半吻合。”

归纳法比较符合近代科学考证方法,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如陈垣就深受归纳法之影响,“他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整理文献,并归纳出文献工作的法则。如他所总结的‘校勘四法’,提出了校勘学的系统理论。”

比较法是近代史家常用的史学方法,如傅斯年就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参考文献:

[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二《李慈铭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7~888页.

[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页.

[3]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小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5]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0页.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7]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37页.

[8]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121页.

[9]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0~112页.

[10]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58~659页.

[1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4~115页.

[12]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2页.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3篇

高考历史考察了考生的记忆能力和分析的能力,高考历史不同于理科,它需要考生对历史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考生不能死死盯着课本上的内容,应该掌握学习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学好高一历史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学好高一历史的方法阅读教材

1、以把握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基本要素特征为支点。

原因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背景与条件;各个侧面原因。

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个人、政党、阶级)、方式、重大事件等。

特点、意义一般包括性质、功绩、经验教训。

性质一般从目的、人物、内容、结果等方面思考。

2、阅读与辨证思维结合。

也就是说,阅读与理解和思考结合,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有思考地读。

记忆历史知识

有人不是说“高中历史不就是靠死记硬背吗?”,有一点道理,高中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不记忆基础知识可是大失误。怎麽记呢?试试下面的方法:

1、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了,但是学死,不是死学,用死知识回答活问题。

2、理解记忆,对内容理解越深,记忆效果越明显。

记忆的知识越多,理解能力越强。

3、直观记忆,可以利用图、表等进行比较归类,帮助记忆。

4、反复记忆,可不要忘光了再来。

学会理书。

所谓理书,就是理清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结构层次。理书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可以说有以下几种:

(1)四题法。所谓四题法:就是专题、课题、标题、问题去边读边理书。

(2)事件中心法。所谓事件中心法:就是围绕历史事件把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标志、开始、发展、高潮、转折、)结果(意义、作用、影响)梳理清晰。

(3)时间轴法。所谓时间轴法就是以时间为轴,把高中历史当中的同一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以数轴的形式呈现,并概括阶段特征。

学会压书

所谓压书,就把高中历史课本知识归纳成很少一部分内容,甚至归纳为几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或字,这样有利于记忆。这种归纳必须建立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压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始指导学生压书时,可对一段或一节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或一两个字概括。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高中历史的一轮复习方法1、对教材进行整合:一轮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但是高中历史所学过的课程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换句话说就是高中历史知识是一专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各位同学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可以先将教材知识进行整理。

使其形成新的模块,减少各位高三需要复习的量。变相的降低了各位同学的复习难度。

2、重点在思维培养上:高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三学生想要提升这一能力,可以对自主命题的试卷的材料题进行自我总结。或者是从多个角度分析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3、用多元史观进行复习:高中历史大概可以分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史史观等几大类,近几年的高考出题也对这几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察,所以各位高三同学在进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时要对所学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4、关注热点新闻:社会中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

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也应被各位高三同学所关注,将其与书中的知识点进行结合。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高三同学在一轮复习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4篇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核报考理科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历史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重视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使学生顺利通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下面谈谈本人在普通高中历史科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的做法。

高中理科班历史课时少,每周只有两课,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多、范围广,包括高级中学课本《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Ⅱ、《文化发展历程》必修Ⅲ。时间跨度涉及古代、近代、现代史。授完新课,大约只有十六周复习时间。怎样在如此少的授课时间内复习完如此多的内容呢?我的做法是:把握纲要,系统复习。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目标,是以普通高级中学《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Ⅱ、《文化发展历程》必修Ⅲ的章节为单元,按认知领域的测量目标分类方法,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拟定考查内容。根据这些考查特点,我在具体内容复习中也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内容。

(1)在识记历史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们须识记的知识范围包括:历史事实 (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和历史结论。

为了帮助学生识记我采用如下各种方法:同类性质事物归类法。如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学生比较全面掌握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情况。按事物发展时间顺序去识记。如国共第一次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同孙中山领导的进行合作的方针;1924年“一大”召开,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1926年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标志大革命失败。这样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了国民大革命事件。

(2)理解历史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和历史观点。理解并解释历史材料、解释历史事实和历史变迁。历史事实不是孤立的,它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我在复习中注意让学生多层次、多方向去联系,去掌握知识。

如讲工业革命时,为什么说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重要的阶段?要从各方面影响来认识:从社会关系看,影响到人们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从生产技术变革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大大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从国际关系看,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国际的实力,大肆掠夺亚非拉民族国家,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从多方面去联系理解知识,不仅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能认识事物本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3)在历史知识应用方面,要求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领悟和判断历史价值观念。例如: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那么如何认识这个结论呢?在复习中我就引导学生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去分析。《南京条约》是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影响是使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战争中签订的,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它使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分析比较,抓住“开始”“大大加深”“完全沦为”特点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而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建设高度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5篇

这里所讲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的一些具体方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学习技能的运用。

1. 看历史书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历史书,既包含学生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资料、历史刊物、历史读物等,还包括相关的历史学习网站。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书非常丰富。要想学好历史,除了大量阅读外,没有捷径可循。对历史书的阅读,一般是先看历史书的目录,了解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结构;看书的前言了解成书的缘由;看书的正文,可以知道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观点。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重要的历史书要精读,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历史书仅需了解就够了。所有的历史书一般都由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构成,对基本的史实,我们在学习时要辨明历史书所记述史实的真伪;对历史史实的评价,则要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本身,是否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课堂听课的方法。课堂听课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听,思,记,悟。“听”就是听讲,要精神集中,把握老师和同学讲话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思”就是思考。一方面,思考课堂上听讲的内容哪些需要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思考课堂上的内容是否掌握,有无疑问和困惑;“记”既包括在课堂学习中对获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包括对课堂上学习的要点做笔记。课堂的听课笔记内容应包括板书提纲、学习重点、老师对教材的拓展和挖掘等。笔记要简洁、明了,以便于日后的整理和复习。所谓“悟”,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3. 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历史新课程要求学会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会搜集历史资料,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掌握学习需要的历史信息。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互联网搜索以及进行社会调查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方法。对搜集来的历史资料,要根据它对学习的重要程度进行筛选、分类、整理,以便在学习中使用和查找。

4. 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掌握必要的方法是重要的。总的要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运用掌握的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前必须要做到,首先要对历史资料的重要与否进行认真核定。其次,一定要选用典型的历史资料作为证据来说明问题。再次,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证据要在每个论点或者论据上面体现出来。

5. 做历史练习的方法。历史新课程的练习包括书面作业、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历史论坛、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这里所讲的“练习”主要是书面作业。按照历史问题的解决过程,首先是审题,也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其次,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也就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再次,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6. 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就广大学生而言,面对硬性的记忆历史知识是很头疼的事,学会和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记忆历史知识首先要对记忆的历史知识保持强烈的信心和兴趣,这样做能提高记忆的动力。其次,要讲究和遵循记忆的一般规律。第三,运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比较熟悉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着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即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对历史知 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理、归纳、概 括知识能力的训练,着力构架立体的知识之树,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统化、条理 化的历史知识,在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适应问答题对再现史实能力的考查要求。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①利用课本目录,大事年表,熟记 历史分期和篇、章、节要目,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②围绕各历史 阶段的基本特征,组织知识、展开论证,突破重点难点。如围绕中国封建社会史(从战国开始到鸦片战争前) 五个发展时期的各自特征,逐一组织史实,展开论证。③理清基本历史线索,带动知识的演绎串联。如,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有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基本线索,它们贯穿着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 五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三次革命高潮和大批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历史的全过程。三条主 线及其联系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基本内容。④抓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理解各种社会政 治力理合乎逻辑的分化组全。如抓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国共 产党在各革命历史阶段基本政策的相应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伴随主要矛盾变化的分化组合。⑤从 历史基本结论出发,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史论结合。如从中国百余年的民主革命中得出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出 发,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项立国之本的理解。⑥专题归类,纵横联系,形成主体 的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科技文化五个专题纵向整理知识,同时 阐明五个方面的横向相互关系。世界史可按地区、国别整理知识,并注意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 同一性和差异性。

二、重视唯物史观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 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 学师生应高度重视唯物史观教学,历史学科具有这方面的得天独厚条件,关键在于要有自觉的教学意识,要善 于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努力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包括 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唯物史观 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学会找准史论的结合点。 例如,在讲授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和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下内容的内在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剥削方式产生(生产关系)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确立(上层建筑)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明确春秋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变法运动,确立 了封建制,而新兴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反过来又促进了战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的辩证运动。在讲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段历史时,启发学生根据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基本政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转变,体会社会主 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又如,在学习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有关“拿破仑的崛起”的内容时,应着重向学 生指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保障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是当时法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拿破仑 的军事政治才能适应了这一必然趋势,为他建立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开辟了道路。说明正是由于当时的历史需要 才出现了拿破仑式的人物,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三、导读的重要性。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对阅读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从中学阅读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步骤。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依靠考前突击记忆,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因此,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带着这方面的欠缺,步入高二文科班,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阅读历史书籍处于机械、无意义状态的学生往往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

四、导读首先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1、认识、掌握历史重大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历史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由无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记忆这些客观现象,不过,这是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第二步的学习要求是认识为什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并能找出历史的基本规律。这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记忆并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活动内容,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省时、牢固地掌握历史事实是导读的一项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结果、影响4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4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包含原因、影响或性质、特点、地位等。这是人类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而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这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这方面内容的导读,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思维方式,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历史又带有阶级性的特点。

2.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往往A事件的结果是B事件的原因,B事件的结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形成历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认识并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是高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课本编排的局限,学生难以从中阅读认识历史的整体结构。所以,历史导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有联系的,使知识的认识水平能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因此,掌握历史知识结构,阅读采用结构式的记忆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历史在掌握历史事件记忆方法与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所谓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另一是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史和论的结合,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4、加强导读的基本做法

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利用新学期导言课或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指导阅读方法,学法指导课应注意介绍历史学科特点,把记忆历史事件的“四部分”“四要素”教给学生。介绍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社会横向面貌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结构有初步认识,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反复强化认识。学法指导课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去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活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在讲授新课内容时,应注重讲授教材中的章、节、子目的标题含意,讲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认识教材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突出历史事件的四要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带动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阅读课文。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阅读能力。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来完成。导读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就这一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1)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学生依照教师的预习思考题预习课文,通过预习,认识课文内容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发动学生设计板书标题,教师对他们设计的小标题进行评论、评比,培养阅读概括和提炼观点的能力;3)讲授完某个历史事件后,要求学生根据“四部分”“四要素”,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概括能力。这样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得到阅读能力训练的机会。阅读能力训练的另一个渠道是课外的习题训练。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通过练习、考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7篇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历史著作中的典范,其独有的纪传体体例为后世史书的写作开创了新的道路。《史记》是一部系统性研究中国历史的史书。该书主要是将我国的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性搜集,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整理。从全社会的角度探寻历史问题,这样能将历史从以往狭小的空间引入到广阔的大千世界里,即让历史从微观走向宏观,建立新型的历史认知系统,为以后的历史编撰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一部著名的史学巨著,《史记》规模之宏大,体系之完整是其他书籍无法相比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于中国的人格、思想和精神的分析,可以说对中国历史乃至中国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问世以后,受到很多后代学者的关注,对其的评论不可胜数,本文主要就宋代时期的笔记探究《史记》。

一、宋代时期对《史记》的历史学评论

《史记》的宗旨是,通过细致的观察,看到一个朝代如何由盛到衰,同时了解前世治国中的优点和缺点,以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提及的承接一家之言,主要是建立系统化的思想体系,通过对历史的评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宋代的笔记中就有关于司马迁的《史记》评述,具体的思想方面评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论述“史公三失”。《史记》问世以后,其中所提及的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特别是汉代的杨氏父子对《史记》有着极高的评价,其实这里提及的“史公共三失”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部分后世的学者都是以此为契机开展评论的,包括宋明时期的笔记中也有相关评述。根据相关的评论能够获悉,从体例的角度考虑,部分评论者始终认为司马迁列孔子于世家、老子于列传。在分析有关《刺客》《游侠》等内容的时候,始终认为司马迁作传有的是遇到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是想要通过事件来警醒后人。第二,论《史记》中的微言大义。司马迁开始编著《史记》与《春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史记》和《春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蕴含着无数微言大义。《野客丛书》中有段话能印证这一观点,“若要说《新唐书》与《史记》有何不同,其实两者有着较大的不同。《新唐书》主要是讲述真正的风景或者山水。但是,太史公在风景上略施笔墨,让人见了有心服之感,其实所有的用意是在笔墨之外。”这里用笔墨之外比喻《史》,实际上是讲述有关史记以外的内容,叙述的内容有着

其他深意。

二、宋明时期对《史记》的文学评论

历史著作的关键是能还原历史,给后人一个完整的历史评述,文学作品的特点是通过创造让人喜欢去读,所以两者存在较大的差距。《史记》是历史性的著作,问世后就开始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在其文学性质认识方面正在历经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史记》自身的文学价值也被后世逐步认同并推崇。魏晋南北朝之前,文学和历史是一体的,且史学一致是作为经学的附庸而存在,所以人们对《史记》进行评述的时候更关注其文学价值。

(一)叙事特色

《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通史的先河,也在我国纪传体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相较于一般的文学巨著,《史记》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叙事的主体内容。《史记》在作为史学著作存在之时,其自身的文学性不可磨灭。其实无论是史学巨著还是文学巨著,都要有良好的叙事性。历史主要是记录事件,所以在记录期间要让整个事件的条理更加清晰,内容更加明确,特别是前因和后果都要讲清楚说明白,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作为一部纪传文学,文字要生动形象,能真实地反映事件。古代没有先进的技术,不能通过影响将很多历史保留下来,所以只能使用文字记录,那么就要求文字具有动感,具有可阅读性。其实,司马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部《史记》犹如一部叙事的艺术瑰宝,让历代的文人都对其不断地进行挖掘。

(二)论体例

一部著作的体例指的就是其组织形式,通过何种方式或者方法将所有的主体部分进行串联。体例对于《史记》这样的宏篇历史著作至关重要。体例将作者的历史观、写作思想等核心内容进行统一,其合理与完善程度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本纪、世家、列传等构成了《史记》的独特体例,使《史记》最终形成了完整而又十分严谨的纪传体体系。《史记》的五体结构开创了一个先河,也为之后的历代正史提供了一个真正的主干模式。

1.论五体。宋洪迈有言曰:“子长书出,规制既定,后世作者难紊。”《史记》五体义例深著,开天和,照百世。朱熹也十分认可《史记》的五体,在《朱子语类》中直接说《史记》中所记录的事件有非常大的贯穿性,本纪里面提到过的事件,在传记里面、表里面以及志里面也都多有提及。而其他史书如《资治通鉴》采用的编年体体系就有很大缺陷,这个年代的事件记录过后,便没有可以再找到相关资料的地方。譬如说汉高祖刘邦鸿门宴事件的记录,除了高祖本纪里面有详细的记载之外,在张良传、灌婴传等处也有同样详尽的记载,使读者能够在读到一处之时想起另一处。

2.体例与思想。宋代各家对于《史记》体例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具体可归纳为两点,第一,司马迁在著作的过程中着重通过体例的独特安排,揭示其微言大义的著作思想。第二,司马迁在安排一些人物的具体归纳上有不当的地方。譬如宋项安世的《项氏家说》中曾写到:《史记》记录了战国时期的十三个国家,却称为十二诸侯,因为秦国完成了统一十三国之壮举,秦王登基称帝,因此将秦史纳入本纪中,从世家的层面上才有十二诸侯之说,与列传中实际上是七国而只做六国列传一样。

宋黄震在《范蠡大夫种传》中写道:司马迁将范蠡的生平记录于《货殖传》,却将范蠡的功绩与声名记录在《越世家》中是不妥的,应该参照《春秋》中的内容重新编写《范蠡传》。

(三)论取舍

宋代对于《史记》的取材有很详细的分析,认为《史记》选材范围非常广,但是也进行了相当严格的取舍。张大可认为司马迁的取舍标准是取材义例。

取材途径有六种,分别是:皇家藏书;文物与建筑之上所记录的信息;游历天下,实地考察;事件的当事人口述或者他人的转述;诗词歌赋;历代遗留的史书。

取材标准也可以概括为六点,分别是:六艺的标准以及儒家理论;文辞规范的遗留文献;不记录神怪之事;不是关系天下存亡的大事件不予记录,世与传中的人物只记录轶事;可信的事件与有一定异议的事件要用两种说法共同记录;将不同思想的经传与诸子百家的思想统统记录并予以整合。

三、结语

高考历史大事记第8篇

一、历史备考中学生的困境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广东(历史)》可知,高考考查范围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改革、民主两个选修模块,共99个考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考试能力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可见,历史高考内容上横贯中外,历经千年,人事繁杂,在能力要求上涉及阅读材料与信息提取、文字表达提炼、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虽然整体难度比X科有所降低,但要拿高分也不容易,很多学生在复习中有畏困情绪,主要表现有几方面。

1.大量基础知识记了又忘,怎么也记不住。

2.非选择题答题要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得高分不容易。

3.教材以专题呈现,试题则为“通史”体例,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整合,学生常常张冠李戴,掉三漏四,知识十分混乱。面对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困惑,拼时间拼精力,一味死记硬背,题海强化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要寻找新的路径和突破口和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策略等理论的指导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复习实效。

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

“知识”是指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对自身及自然的认识(学习结果),它包括事实、信息、技能等,它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现代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把知识进行分类,不同知识(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1.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83)的看法,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它是信息输入大脑后形成命题网络,并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则是回答“怎么办”,它是需要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R.M.加涅根据学习生成的不同结果把知识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其中,前四种属于能力范畴。人的能力有天生成分和后天习得的成分。后天习得的能力是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的。这四种成分中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即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第五种即态度,属于情感领域。无论哪种知识分类方法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知识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对不同知识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吃力不讨好。本文对历史知识的分类主要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

2.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认知心理学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家安德森用信息加工的激活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陈述性知识的获得,①由环境(包括教师和教材)向学生呈现新知。②学生把知觉到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命题的表征。③新命题通过激活的扩散,使原有命题网络中与之相关的命题被激活。④新命题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产生网络联系,新的命题即被习得,或通过精加工过程而生成新命题。⑤所有由外界提供的新命题都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形成紧密联系而被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命题网络,然后陈述性知识在一系列练习中,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概括和分化,规则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3.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也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媒体等。这些外部事件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习素材。前者如教师提供的视频音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后者如在教材中附加问题、引文,以便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信息。陈述性知识习得的方式通常是记忆,常用的有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而程序性知识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习得后如何提取和应用的问题,变式训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三、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做好历史备考策略的选择

根据知识分类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般方式是“记忆”,在这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即应用习得的概念“具体办事”。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教材体例进行,侧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第二阶段按“通史”体例进行,强调系统地掌握和巩固知识,而对题目的解答能力培养则贯穿其中,这一复习过程与广义知识学习的习得、巩固、应用和转化的三个阶段完全一致。备考过程中要根据知识分类特点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对知识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作出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具体说,指能按问题条件,不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能超越学习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精加工”表现在具体学习方式上,历史学科常用的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变式训练。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记忆手段,为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它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有效地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历史学科以事实性知识和陈述性整体知识为主,如人名、地名、事件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掌握复述的方法,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增强记忆并尝试背诵,主要使用意义复述、笔记“留白”、“过电影”的方法。意义复述,要求每个学生对教材的目录进行复核,目的是要把学习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记忆。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目录说出来;第二层次是能说出每课书与所在单元的标题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是对每一课中的一级标题能说出来并能说出它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优生还要求就一个主题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能进行复述,如“民主制度”,学生能连接雅典民主、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国的尝试、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与发展单元的相关内容。笔记“留白”,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很多学生只会把老师的话全部记下来,不经筛选,课上记不下来,课后找同学笔记抄一下,往往费时失事,效果不佳。如何做笔记才更有效,笔记“留白”是笔者从复述原理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复述策略中有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借用一定的线索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取,做笔记时我们有选择地记,刻意不记全,留下空白,课上就不用担心记不完或忙记笔记而听不到老师讲什么了。课后根据笔记中的线索,尝试回忆,把“留白”的地方进行完善,知识通过复述方式进入记忆的通道获得重新提取和巩固。过“电影”,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时光,是知识火炬传递的桥梁,课堂上有声音、动作、视频等,它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传入大脑并形成“图像”。复述策略中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及时复习和试图回忆,过“电影”实际就是应用了相关原理。学生在每天睡觉前放松身体,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所讲的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的“复述”和必要的记忆。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历史学科以历史人和历史事组成,是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但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以专题史形式出现,对影响人和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分别在不同课本中陈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运用组织策略的原理对知识进行“精加工”处理,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更要注意组织策略的运用,把“离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寻找其中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思维导图”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给学生,用点线把知识进行整理归类,组成网络系统,即用思维导图来陈述一个事件,从而形成整体知识网络,强化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与知识的记忆,就好像计算机中根目录下有子目录、子子目录,以延长学生记忆的质量与时效。通过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和自主生成知识图式,能比较有效地实现对该知识的巩固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