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9 07:32:13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1篇

“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母亲却如数家珍般,一口气说出十几个我曾经许下的诺言。

8岁时,隔壁小丫比我考得分数高,小丫在母亲面前炫耀,气得老妈一个劲儿对我翻白眼,我不服输的劲给激发了出来,愤愤地发誓:“以后,我一定次次考第一,让你抬头挺胸做人!”

18岁时,我要到南方一个城市去读大学,母亲一边帮我收拾行李,一边嘱咐我,上大学要好好读书,可不能学人家谈恋爱,把正事给耽搁了。我拍着胸脯,斩钉截铁地说:“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我保证上学期间不恋爱!”

大学毕业,留在了那个南方城市,离家千里,回家的次数少得可怜。母亲的电话每周都会准时追过来,问工作问身体,生怕我照顾不好自己。每次,我都对母亲说:“妈,放假我就回去看你。”

母亲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最近给出的一些承诺。

大概一个月前,我对母亲说:“妈,有时间我带你出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可要把身体锻炼好啊!”

半个月前,我对母亲说:“妈,我在网上看到一件衣服,特别适合你,到时邮寄给你,等着收货吧!”

就在昨天,我还对母亲说:“我一定学会做糖醋排骨,等你老了,我天天做给你吃!”

这些话,我说得多么顺溜啊,可是结果呢?我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大学时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很多次放假,我也没有回去看母亲。母亲每天吃完饭就出去走路,身体早已做好了准备,我却连带她到哪里旅游都没有想好。网上看中的衣服,因为不知道母亲穿的尺寸,也一直没有下单。至于做糖醋排骨,那就是随口说说,宁愿去买一份,也不愿下厨去做。

跟姐姐提起这些,她也忽然想起来自己说过的那些承诺。

有一年暑假,她对正在费力刮胡子的父亲说:“爸,把你那个老古董剃须刀扔了,以后我给你买个名牌的!”

父亲送她上大学,路过肯德基店,父亲不停地张望,喃喃地说:“肯德基是啥鸡?”姐姐笑道:“以后我挣钱了,天天请你吃肯德基!”

姐姐生孩子,父亲去看她,等她坐完月子,父亲也要回家了,姐姐很是愧疚,说:“爸,等我有时间,把你接过来,好好陪你出去转转,看看我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儿!”

可是,姐姐给姐夫买了无数个剃须刀,却把父亲的那一份忘记了,她请过泛泛之交的人吃肯德基,却一次也没有请过父亲,她陪过很多人在她生活的城市乱逛,却从来没有陪过父亲!

说完这些,我和姐姐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伤感像潮水一样,将我们慢慢吞没。我们总是如此轻而易举地给出父母一个又一个承诺,却从来也没有把这些承诺放在心上,更没有想过要认真兑现。如果父母不是一心一意不计回报地爱着我们,他们一定会把我们当成谎话大王,从此远远地躲着我们吧?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2篇

角色设定好了,翻版李渊就是明成祖朱棣,翻版李建成就是朱棣与徐皇后生的长子朱高炽,翻版李世民就是朱高炽同胞弟弟、汉王朱高煦。最有趣的是,朱高煦也自觉到了这个角色设定,他经常对外宣扬:我就是李世民一样的人物。

朱高煦的自许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当时的剧本设定也与唐朝的皇族结构相似。朱棣长子朱高炽仁慈,内敛,不张扬,既似隋太子杨勇,也似唐太子李建成。而二子朱高煦也恰似李渊的二子李世民,勇猛,机智,能征善战,类似父亲朱棣,而且,父亲朱棣倾向于将王朝的管理权交给他。

我们来看设定的细节。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叛乱,从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里夺过来的,而在征战过程中,朱高煦功劳最高,可以说是朱高煦的战功,将朱棣推上了皇位。同样,李世民在建立唐朝中居功至伟。

第一个细节:白沟河之战,朱棣被瞿能率部追赶,朱高煦率领数千精锐骑兵救父亲,勇猛的朱高煦将瞿能父子斩于阵前。

第二个细节:东昌兵败,张玉战死,朱棣只身逃走,出现的仍然是朱高煦,率所部驱逐了建文帝的南京方面军。

第三个细节:浦子口,朱棣的燕兵败于徐辉祖,在朱棣眼前出现的还是朱高煦。朱棣说了句很实在的话:“爸爸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上吧,奋勇再战。”这话语当中带着将接力棒交给朱高煦的味道,朱高煦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将敌军击败并赶走。

第四个细节: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细节,在某一次激战时,父亲朱棣抚摸着次子朱高煦的背,深情地,也是别有用意地说:“勉之,世子多疾。”你哥哥身体多病,不一定能熬到继承父亲位置的那一天,你好好用功吧。言简意赅的六个字,信息量极其丰富。朱高煦宁愿相信这是朱棣的真心话,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父子间的亲情更容易激发,从而做出的许诺也更含有感情含量。朱高煦受了这种亲情的感染,和继承权许诺的激励,因此勇往无前地拼杀。

而比朱棣朱高煦父子早七百多年的李渊李世民父子也曾经有过这样一幕,每次战况最激烈的时候,父亲李渊总会对次子李世民期许说:“好好干,我会考虑立你为太子。”何其相似的戏剧性场面。

朱棣对次子的许诺,在当时的场面下或许是真诚的,那个时候的父子,完全是一对生死相托的战友。然而,当朱棣从战场上的狼烟血腥里走出来,走入冷静的政治时,他的想法改变了,他自己还在心中残留着那个血与火的许诺,然而,解缙等朝廷官员从纯粹的政权继承技术角度和皇权伦理角度出发,制止了朱棣的念头,朱棣又把朱高煦放回了次子的位置,长子朱高炽的地位丝毫不受影响,战争已结束,政治才是现实。政治人物的许诺一向靠不住,哪怕是发生在父子之间。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3篇

诺儿和磊磊是初中同学……

在刚刚升入初中的那段时间里,诺儿很优秀,不仅成绩很棒,还有许多许多的荣誉围绕着她,在学校里小有名气……磊磊是个脾气很坏但是心肠很好的人,两个人在一起,打成一片,那样的生活很快乐……磊磊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喜欢唱歌,而且喜欢唱悲伤的歌,诺儿喜欢听磊磊唱歌,静静地,如同拂过大海的微波,一圈圈在心中荡漾开来……磊磊有自己喜欢的女孩,而且始终没有变过,他常常跟诺儿讲他们的故事……总是……诺尔听了很感动,就悄悄的帮他,就这样,蓦地……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转眼上了八年级,分班了……结果是……诺儿和磊磊不在一起……慢慢的……或许是时间冲淡了……淡了……

诺儿被分到了四班,磊磊被分到了一班……

在四班,有一个男孩,西西,高高瘦瘦的,坐在诺儿的左边,西西总是冷冷的,给人一种不可接近的感觉,可是却惟独跟诺儿谈得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很开心,诺儿住校,每天早上西西总会早早的为诺儿买来可口的早餐,日子就这样,虽然平平淡淡,却是那么温馨……知道有一天,西西鼓足了勇气,请求诺儿做自己的女友……诺尔没有答应,她是一个乖女孩,在学业和莫无须有的东西面前,她选择了好好学习……心里,却对这个眼前的男孩有种莫名的感觉……

转眼,到了九年级,又一次分班,磊磊,西西,诺儿被分在了一班……或许时间真的是一种不可违抗的东西,真的是冲淡了……西西和诺儿的座位靠的依旧很近,而磊磊则坐在了一个小小的角落……课间,再也没有了诺儿和磊磊的欢声笑语……倒是西西,常常跑到诺儿的座位旁找她聊天……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流逝,中考就这样临近了……考试结束后,诺儿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一所高中,而磊磊和西西则选择了职专,就这样……三个人……微笑着对彼此说了再见……

也许是刚刚到了一个新环境里一切的一切还都不是那么熟悉,诺儿好孤单……当西西再次提出要她做自己的女友时,诺儿动摇了……所以……就在升入高中的第一个圣诞节,诺儿答应了西西,毕竟,在诺儿的心里,西西还是占有不少位置的……只是以前自己不愿承认罢了……

终于有一天,西西邀请了磊磊,诺儿一起去玩……就在这样的场合下,许久不见的诺儿和磊磊见面了……磊磊的欢声笑语依然不减,倒是诺儿……西西挽着诺儿的手,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磊磊也在一旁时不时讲个笑话逗大家开心……一天的时光就这样,在三个人的挥霍下结束了……

时间已过去了许久……诺儿跟西西依然幸福的在一起,只是,在诺儿的心里却一直忘不了那个男孩,那个唱歌给自己听的男孩,那个脾气怪怪的男孩……或许,当初他只要告诉诺儿有一点点喜欢,就……诺儿不敢想下去了……

现在,磊磊已经工作了……晚来的告白,从此,和诺儿变成了两个世界的人……除了普通朋友,再不会有什么交集……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4篇

比起同龄人,刘想的经历可以算得上是磨难了。2岁时,他患上了股骨头坏死。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得了这种病,治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多患者最后都不得不截肢。刘想说,那个时候他还很小,很多事情都不太记得了。只记得父母告诉他,为了他的将来,他们不会给他截肢,而且要把他治好。为了这个承诺,父母带着年幼的儿子,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一跑就是一年多。

虽然去过了很多家医院,但基本上治疗方案都是要截肢,几经周折,刘妈妈终于找到一位老中医,他给刘想开了几付方子。抱着最后一搏的念头,小刘想在妈妈的“哄诱”下,开始了漫长的服中药的日子。

“我记得那个药没什么味道,每天要吃好几种,量也很大,每次吃完药,我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了。妈妈却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哄我吃饭,她从来不抱怨,也从不放弃,非常坚持。现在我之所以在学习、生活上,有一股子韧劲,可能正是得益于母亲的身教。”

刘想说,药一吃就是四年多,到了小学一年级,他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这场病是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事情,对我今后影响很大,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母给我的承诺,他们面对那么严重的病的时候都不放弃,那我遇到的这些困难叉算什么?”

孤独教会他自学

因为要治病,小刘想的童年几乎没有幼儿园的记忆。“从小到大,我只上过一年的大班,其他时间都是在家度过的。”即使这样,小刘想也没有闲着,“妈妈给我买了好多书让我在家看。”在父母的帮助下,小刘想坚持自学,5岁时,他的算术成绩已经达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水平。没有玩伴,孤独中书本成了他最好的小伙伴。

从小坚持不懈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小刘想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从不上什么辅导班、奥数班之类的。每天回家后,就把课本拿出来一遍遍地学习,我觉得课本的内容非常丰富,能把这些知识完全掌握好,应对考试根本没问题。”

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

在一些认识刘想和他母亲的人眼中,刘妈妈似乎太不近人情了,对儿子要求格外严格。

小刘想生病期间,需要经常去室外晒太阳,还要拄着拐杖练习行走。由于年龄小,拄不住拐,很容易跌倒,刘爸爸和刘妈妈从来不扶儿子起来,每次都站在一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就算跌倒摔伤,他们还是“硬着心肠”不扶。

刘想说,长这么大,妈妈从来不主动夸他,“我考了年级第一,她也不表扬我。妈妈说你现在的成绩在学校里还算不错,但是从整个南京市来说,并不是特别优秀的,等你考上好大学,再表扬也不迟。”

以前刘想觉得父母很残酷,根本不爱他,现在他渐渐明白了,那是父母的良苦用心,“生活中,我从不依赖父母,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我明白,总有一天要自己面对一切问题。”

未来,我想拿诺贝尔奖

说到希望和未来,刘想说,妈妈近期的希望就是他能考上南师附中的高中。而对他来说,则有着自己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诺贝尔奖。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跟我说,很多中国人都有‘诺贝尔情结’。在我真正弄明白‘诺贝尔倩结’深刻的民族情感后,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向着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的目标而奋斗。也许,这个梦想将仅仅只能是梦想,但,我不会放弃。”说到这里,小刘想紧紧地握了一下拳头。

刘想说,他很喜欢物理,现在也经常有一些想法,“虽然老师说我的这些想法不能实际操作,但想法很有创新意识。”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5篇

小婕是我初一时的朋友。她有着乌黑光亮的齐耳短发,衣服上常常带着干爽清洁的肥皂和阳光的味道,鼓鼓的腮帮和嘴角很容易就迸出灿烂的笑。我们是同桌,家也离得很近,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享受单车上飞扬的青春。

从家到学校有条小路,狭窄僻静,路边有很多平房,很多年以前就立在那儿,墙上薄薄的石灰层明显地翘起来,大块大块地剥落。

我们每天都走这条小路,在这条路上日复一日地消磨我们的岁月,增进我们的友谊。

一个春天的傍晚,我们放学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突然,我看见路边有一只小小的灰色动物在移动。我正要告诉小婕,她已经先开了口:“你看,那儿有一只小狗,好可爱哦!”

我们俩是那种爱狗爱得发疯的人物,看到这只胖墩墩的小精灵自然不能错过。

我们慢慢靠近小狗。小狗看见了我们,摇晃着朝我们脚边扑过来。狗都是喜欢和人亲近的,这小家伙自然也不例外。它玩起小婕的鞋带,我在旁边笑着看它。它一身灰白相间的长毛,壮实的身体,两片大耳朵垂下来能遮住整个侧脸。眼睛又亮又大,闪烁着稚气的光芒。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只看不出品种的小狗。

我从地上抱起它,感受它软软的爪心与我的皮肤之间轻轻的接触。小婕急着和我抢:“给我抱抱。来,姐姐抱抱,乖。真的好可爱哦!”不一会儿我又抢过来:“该我抱了。”

这时,突然听见有人喊“八戒”。小狗听到声音后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从我们身上跳下来颠簸着大耳朵跑过去。

顺着小狗奔跑的方向看去,一位老奶奶站在不远处朝我们微笑。她身后是粗糙的墙壁,夕阳的余晖在她额头涂上和墙壁一样苍茫的颜色。

奶奶看着小狗:“八戒,八戒,一不留神你就跑掉了,可把我急死了。”小狗不好意思似的在奶奶脚边转个不停,老奶奶吃力地俯下身抚摸它。

我和小婕相视一笑,走上前和奶奶打招呼,称赞小狗可爱。奶奶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似的把小八戒的事儿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八戒抱来不过半个月,却把周围的地形全跑熟了。别看它小,特能吃,一星期前还只喝牛奶,现在每顿已经能吃掉一小碟饭了。小东西吃东西特挑,冷了,坏了,或菜不够味儿,它都不肯吃。小狗三天洗一次澡,用吹风机给它吹得干干的,毛蓬蓬松松……

我和小婕蹲下身对跑到墙角玩耍的小狗轻轻地喊:“八戒,八戒。”八戒听到声音后摇头晃脑地奔过来,看到没什么好玩的也没好吃的,就气呼呼地跑开,回到墙角玩泥巴,用稚嫩的爪子熟练地扒地面,还不时地将小鼻子凑到挖出的洞里嗅嗅,一不小心就不停地打喷嚏。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频繁地和老奶奶、八戒交往。我们去看八戒时,不忘给它带上一点小礼物,巧克力、糖果、碎骨头什么的。天气一天一天变暖,八戒一天一天长大,我们和奶奶、八戒的关系更是一天比一天亲密。

我和小婕到老奶奶家找八戒玩时,常看见一位老爷爷安然地靠在椅子上,眯着眼微张着嘴似乎在想什么事。他对我们的到来,很艰难地从嗓子里哼几声表示欢迎。我从他消瘦的脸上捕捉不到任何表情。看见我们同八戒一起玩,奶奶的脸上溢满了孩子般的天真和单纯,爷爷吃力地提着唇角,一定也觉得挺高兴。暖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初一在这样明媚的初夏里结束,我和小婕的友谊发展到顶峰,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足以传递我们之间所有的信息。有时我想,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初二开始了,又新增了课程,我和小婕都不敢怠慢。我们减少了去看八戒的次数,从他们家房屋边经过时,我们只是随意张望而很少停留。每逢看见老奶奶站在路口,我们会热情地喊她,却推托掉她一次又一次的邀请。

八戒经过两个季节的成长,更壮实更漂亮了,大大的眼睛显出几分睿智。八戒和我们已经很“哥们”了,一看见我们就摇头摆尾地冲过来。

偶尔去和八戒玩,每次临走前,奶奶依然是那样反复叮嘱:“下次再来啊!”听到这句不知听了多少遍的话,我心里依旧暖暖的,相信小婕也是。

渐渐入冬,气温无常地上下波动,人们的情绪也随之喜怒不定。想到有半个月没去看八戒了,我和小婕说好今天下午放学去,带上几颗八戒爱吃的大白兔奶糖。

来到老奶奶家门口时,八戒正躺在门边慵懒地睡觉,我上去逗它,它依然无精打采。小婕剥好奶糖,喊八戒过来吃,八戒还是不理会,翻个身继续睡。我和小婕都很纳闷,不知八戒怎么了。我们奇怪地面面相觑时,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显得很忧伤。我们问起八戒,她说她也不知道八戒怎么了,这样子不吃不喝已经好几天了。我提议带它去看兽医,奶奶萎靡地说:“狗嘛,它自己调整会好的。”

我和小婕只好匆匆告辞。奶奶没有说让我们再来玩的话,我们都觉得有点不对劲。

忙碌的生活在继续,这个“不对劲”很轻易地被抛在脑后——试卷成天在狂轰乱炸让我们别无选择。为了赶时间,我们不再绕小路上学。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和小婕以相同的总分拿了年级第一。考完试的当天,我们飙车从小路走,为了去看很久没见的奶奶、爷爷、八戒。

奶奶家的门是关着的。我们敲门,敲得胆战心惊,因为我们从未敲过她家的门,那扇门永远是敞开着的。

门终于缓慢地开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老了许多的奶奶,原本还有黑丝的头发彻底沦陷成雪白,眼睛里有深邃的忧郁。她看着我们,愣了一下,然后又挤出一脸笑容说:“你们来了。看,八戒最近长胖了,也变懒了。八戒,快起来,看谁来了,姐姐们来看你了。”奶奶勉强地笑着,然而,一串浑浊的眼泪滑落下来,她低头从腰间掏出手帕抹眼睛。

我和小婕都呆掉了。这时,我们看见以前爷爷坐的那张椅子空空如也,看见院里的枣树缠着白布,看见奶奶衣服上别着孝章。不记得那天我们是怎样告别的,不知道该怎样接奶奶的话。我仅仅记得的是那天走出奶奶家后,我和小婕彼此间一句话也没说。

寒假随着洋洋洒洒的雪花来临了,假期我很少出门,只和小婕约过两次去小路散步。每次走到离奶奶家还有一段距离处我们就停下来。远远的,我们看见奶奶站在门口朝前方张望,佝偻的身躯在两边房屋的挤压下显得更加矮小。她身边还坐着一条小狗,那是八戒,但八戒也不再是从前的八戒,它不再顽皮,不再活泼,不再爱闹,它现在只喜欢吃饭、睡觉,与主人寸步不离。我和小婕在她们身后一声不吭地站着,站到腿脚发麻,看到眼睛酸涩。奶奶时不时从腰间掏出手帕拭眼睛,我那时就真的想好好地哭一场。

春节莫名其妙地过去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几次想和小婕一起去给奶奶拜个年,但始终鼓不起勇气去面对奶奶过分沉重的悲伤,最后这个愿望被遗忘了。

初二下学期开始,我和小婕的脾气都坏到了极致,成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停地吵架,都认为对方应该理解自己的,怎么却又偏偏一点也不相让,觉得既然她不让我,我也不会让她。开始几次吵架后,在朋友的拉劝下又重归于好,但后来吵多了,朋友们便不再有耐心,我们自己对彼此也彻底失望。我们不再说话,不再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座位也请老师调开,各守一方。因为太了解,所以注定散伙,曾经过分亲密,最终落得形同陌路。

我不再走小路,成天皱着眉在大路上飞车似的横冲直撞,或者挤在许许多多同学组成的车群里谈笑风生。想必小婕也是一样。

很快到了初三,功课的繁忙让我忘掉了一切,只在自己给自己的狭小空间里忙忙碌碌。上半学期的期中考试完了,我驾着我的单车在小路上放松心情。望着沿途古老的建筑,我突然记起了些什么。骑到站在门口的老奶奶身边时,我停了下来,轻轻地喊了声奶奶。她没有理会我,我不知道她是不认识我了还是望得出了神而没注意到我。我看见她瞳孔里的无限迷离和脸上暮霭般深沉的忧伤,我非常难过。一下子,曾经的快乐时光闪现在眼前。咦,八戒呢?八戒怎么没陪在奶奶身边?八戒去哪儿了?我看了看四周,八戒不在奶奶脚边也没有在路边玩耍。“八戒——八戒——”我喊起来。

“八戒没有了。”我听见身边梦呓般的声音。

“八戒怎么了?”我急着问。

“八戒没有了。那一天它跟着我上街,前面来了辆摩托车,骑得好快,八戒一下子撞上去了……”

奶奶的声音在颤抖,我的心也在颤抖。八戒,你真的就这样没了吗?八戒你在跟姐姐开玩笑吧,乖,出来,不要吓姐姐。

“我想八戒一定是去那个地方找我的老伴,要把他带回来。我在这儿等他们,我不相信他们都不要我了……”

我禁不住抱着奶奶,任眼泪打湿她的衣服。哭了很久,我向奶奶道别。我向她郑重承诺:“以后我天天来看您,他们不要您,我要您。嗯,小婕也要您,以后我们天天来看您。”奶奶听我说完话,从愁苦的皱纹中挤出了一点笑容。我紧紧揪起的心总算略微放松了一点。

第二天,发了几门课的试卷,我发挥失常考得都不如意。沉浸在订正考卷和自责里,我轻易地忘掉了那个承诺。第三天,我还是没有想起来。第四天,第五天,依然如此。

有一天,我听到新同桌在和别的同学吹嘘她奶奶多么会织毛衣,才猛然记起了我的承诺。数数日子,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我的脸红起来,微微地灼烧。我从不轻易对人承诺,这唯一的一次却没有实现。

我偷偷地看着坐在很远处的小婕。我怎么开口对她说这承诺的事?我的承诺中可是说要和她一起的。现在,我邀她一起去,她会同意吗?她可知道八戒的事?也许她早知道了,也给了奶奶一个承诺,需要我的参与呢。如果这样,我现在不如不开口,等她先说吧。我发誓她再开口向我说话,我一定不故意气她——只要她先开口,我们就一同去看奶奶。

日子在这样的等待中飞快地晃过去了。慢慢地,所谓的“等待”又在被遗忘,因为小婕再也没有理过我,我也是一样。这个小心思被铺天盖地的试卷淹没,我再也不记得什么。

中考远远没有设想的那么恐怖,两天半平淡地结束。之后,懒散,放松;之后,查分;再之后,选择学校;再之后,开学了。

我留在本地念高中,这是很少见的,很多同学都走了,为了远大的志向去了学习环境更好的地方。小婕也走了,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念省重点。高一学年与高二上学期在笔与纸的摩擦间飞逝。我还是没有想起过我的承诺,甚至对“八戒”这个词不再敏感。只能联想到《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仅此而已。记忆这么残忍,是该归罪于时间还是人?

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我过厌了假期懒散的日子,决定在小小的家乡做一次远足。顺着小路走,我看见初一时种下的杨树如今已长高了许多,一棵棵挺拔地站立着。我瞬间记起那小路旁古老的平房,以及平房里的人们。我心急火燎地去寻找,然而什么也没找到,除了一片废墟。一排排陈旧的房屋已经拆迁,碎砖凌乱地散了一地,木制的屋脊上爬满了青苔,满目的苍凉荒芜。

奶奶呢?奶奶呢?“奶奶——”我大叫。可是无人应答,只有沉闷的风的嘲笑。我知道,有些事再也不可挽回。

都是我不好。我知错了。

奶奶、爷爷、八戒,还有小婕,回来好吗?求求你们原谅我,回来吧!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6篇

“我虽然老了,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但共产党员的责任还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还在。”

1997年,北京老知青程玮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山西大宁榆树乡金圪塔村开发扶贫项目。当解黎明从媒体上得知程玮的事迹后,和老伴商量把节俭下来的10000元钱资助程玮的项目开发,全部用于希望小学的建设,购买了教具、课本、图书,解决了19名失学儿童的上学问题。

从此,解黎明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孩子上学难的事,她下定决心把资助贫困学生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15年来,她先后3次向党组织作出郑重承诺,恪守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社会责任。

2000年,她和丈夫寇志清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郑重承诺:“在每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每人拿出1000元捐助贫困学生,直至离开人世。”

2002年,解黎明摒弃世俗偏见、移风易俗,再次对党组织郑重承诺:“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祖国医疗事业。”

2011年,她又向党组织郑重承诺:“每年在捐助贫困家庭大学生10000元的基础上,再拿出10000元捐助贫困家庭。”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解黎明一次次走进大山深处,走近她日夜牵挂的贫困学子,为困难学生和贫困家庭送去温暖。2003年年初,在临汾市妇联开展的“春蕾”行动中,她一次认领了5名特困女童,决心帮助她们完成9年义务教育。2003年“七一”,她又将2000元钱送到了临汾供电分公司驻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永和县的扶贫队长手中。2004年“七一”前夕,她不顾山路颠簸,与单位领导一起来到了永和县交口乡南坡头村,一次认领了10个特困小学生,每人资助200元。2005年4月8日,已是80岁高龄的解黎明在报纸上看至Ij朔州市应县下社镇新堡村一名大学生刘玉凤考上国家急需的环保专业研究生,却交不起学费,她和报社联系后,为刘玉凤捐助了5000元,帮助她圆了求学梦。

“我们生活好了,作为党员,不能忘记艰苦奋斗,更不能忘记老百姓。”

解黎明平日的生活相当俭朴,在她的家中,没有高档家具和家电,一只磕碰得不成样子的搪瓷刷牙杯至今仍在使用,一只塑料果盘底部用胶带粘了好几处。衣服多是10多20年前买的,时间最长的一件呢子大衣已经伴随她50多年了。

解黎明常对儿女们说:“钱这东西多少是个够?我们现在生活够好了,作为党员,不能忘记艰苦奋斗,更不能忘记老百姓。”

解黎明有5个子女,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其他4个子女都在身边,家境并不富裕。尤其是小女儿寇小荣下岗后,生活遇到困难,有一次向她借了两万元钱,她不仅让女儿打欠条,还一直催着女儿还。寇小荣有些不高兴地说:“还了钱你就给别人了。”解黎明却说:“这很正常,因为你们家比那些困难户的日子好过多了。一两千元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许就能改变命运。”

老伴寇志清2007年6月去世后,儿女们多次提议找个保姆照顾她,都被解黎明拒绝了。去年10月,她膝部犯病,需要做半月板置换手术,本来子女和单位想给她换进口的,但老人硬是坚持用国产的,省下了30000多元医药费。

为了节省开支,解黎明坚持自己做饭洗衣,术后行动不便,才勉强同意雇了保姆。她说:“能省一个就省一个。”事实上,她是惦记着那些失学的孩子,惦记着自己对党组织的承诺。

老伴去世的那一年7月1日,她依旧兑现承诺,按时把2000元钱送到临汾供电分公司机关党委书记手中。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解黎明家珍藏着6个文件夹,里面夹的都是历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资料。

解黎明家总有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着儿女们提供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衣服,每一件衣服兜里都有一张写着被资助人姓名、性别、年龄和住址的小纸条,在不同季节,解黎明会托人给被资助者捎去。

多次代解黎明为学生送去钱物的一位同事曾激动地说:“解黎明同志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积极为党和国家分忧,把捐资助学和扶贫助困作为人生的‘第二战场’。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捐助的钱也不多,但却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情怀,映衬出一个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作风,反映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们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我做的那些事真的微不足道,只要能引起全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关注就行了。”

解黎明为人和蔼、处事低调,她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事迹,都是通过被捐赠人反馈到她原来工作的单位和当地党组织后,通过媒体报道,才被社会知晓的。她说:“我做的那些事真的微不足道,只要能引起全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关注就行了。”

多年来,解黎明先后获得各种荣誉称号达32次,有中组部“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老有所为标兵”、山西省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十大公益事业功臣”等。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山西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省离退休干部向解黎明同志学习。山西省电力公司党组召开了“学习宣传解黎明同志先进事迹电视电话会”,启动开展了“学习解黎明,奉献在岗位”活动,并决定设立“黎明爱心助学基金”,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列入工作日程,把老人的这种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在解黎明的鼓舞和感召下,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在三晋大地蔚然成风。

一位市民在寄给临汾市精神文明办的信中写道:“解老是一名典型的共产主义者,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和燃烧自己、关爱他人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解老是一面镜子,她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不足;解老也是榜样,她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曾受资助的乡宁县文科状元董亚红在给解黎明的信中写道:“解奶奶,是您让我知道了善人很多,善良的人就在我身边,有朝一日,我会将您的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7篇

记得一个高中生,刚开学时意气风发,打算的很远很远,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可是上网让他一蹶不振,在虚无的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

一次期中考试后,他趁着没有班主任的自习翻越了“重重困难”出了学校,径直走去了那个无底深渊,坐在电脑前显现出少有的“精神”,于此同时一个正在为了家为了孩子不舍得请一天假的女人接到了一个不愿在给她打电话的老师的电话,“你的孩子……他没在学校”,那个女人楞了,放下了电话挤着公车往学校边的网吧赶来,“怎么会,不可能,昨天还好好的,给我的承诺不是好好地吗。……”来到学校边,当她走到花里胡哨的网吧门口时,拖着沉重的身躯,走进了云烟缭绕的大厅时,走了几步叫出了一个人,头发蓬乱,眼睛无神的跟着女人出了网吧,没错这就是他的儿子。

回到家中,女人走到卧室倒头睡了,房间里静悄悄,儿子坐在沙发上。这已不是第一次,同样的场面再一再二的发生,对于同一个人。女人是倒霉的,满心希望的儿子却一次一次的伤害那颗经不起任何打击的心,再次的逃学,再次的被找到,任何人都不能经得起如此的欺骗与伤害,女人给了她儿子太多的原谅,一次一次的相信,到头来还是再次的伤害……

为什么那个儿子不能自拔,为什么他戒不掉网瘾,太多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自制力!当他再次的坚持不去网吧,再次的坚持学好,我相信那个儿子还有救,希望他不在伤害她的母亲,让多年疲惫不堪的母亲省省心吧!

那个儿子就是我,我“再次”的承诺我要好好的,我相信这是最后又一次再次!!!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第8篇

这段话出自《增广贤文》第六节,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容易涨也容易退的是山间的溪水,反反复复变化无常的是小人的心态。

《增广贤文》用山溪之水的易涨易退来比喻易反易复的小人心态,是十分贴切和巧妙的。同时这句话也在客观上说明品质高尚的人必然言行一致,品质不好的人则表里不一,反复无常。不难理解,易反易复乃小人之为,实属君子之大忌和人生之大忌。

塑造品牌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品牌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说话自相矛盾,前言不搭后语,那么消费者就会渐渐否定这个品牌,就如人们通常会否定言而无信的人一样。例如,据北京某报纸刊载过这样一个案例——

2004年4月,张小姐在北京某知名品牌珠宝行购买了一枚素圈铂金戒指。购买时该珠宝行营业员承诺,戒指终身在任何一家分店给予免费修理、电金、改圈、清洗和翻新服务,但电金服务在北京做不了,需要到香港去做,张小姐问是否收费,营业员回答说全部是免费的。2005年3月,张小姐到商店要求免费清洗和翻新,商家却只答应清洗,不予翻新,原因是2004年12月31日该品牌出台了新的规定:凡是到香港翻新的戒指要收取30元加工费等收费标准。调整圈口、翻新电金免费也只是在一年之内适用。

张小姐当即提出规定是2004年12月底出台的,而这枚戒指是2004年4月购买的,当时的承诺现在应该兑现。营业员说只能按公司现行的规定做,始终不给张小姐一个肯定答复。张小姐认为商家出尔反尔,不履行购买时的承诺,于是向工商部门投诉。

工商人员经调查,该珠宝行确实在2004年承诺过一年内免费修理、电金、改圈和翻新服务,但到香港加工的费用大,商家难以承受,于是在年底修改了售后服务标准,对到香港加工的收取一定费用。在解决这起投诉中,工商部门表示:按照《消法》,商家对消费者的承诺应兑现,规定修改前的承诺应无条件履行。经调解,商店最终同意按当时的规定为消费者免费翻新戒指。

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该珠宝品牌就像“山溪水”,如果不立即改正行事风格,其必定会失信于越来越多的顾客,进而会丧失越来越多的顾客,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这是很多品牌经常在犯的错误,尤其是当一个品牌出现危机的时候,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消费者自然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怀疑这些品牌,并进一步否定这些品牌。下面以雀巢碘超标事件为例说明——

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5月26日,雀巢中国公司迅速给媒体声明称,雀巢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的,并且该成分的含量甚微,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5月27日,雀巢称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因此,上述检测中所提及的碘含量不会带来任何安全和健康问题。但是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营养学会只是公布了儿童碘每日摄入量的安全上限,这个衡量标准与雀巢奶产品本身应遵守的国家标准没有直接联系。同时,继全国各大超市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全面撤柜后,部分超市开始无条件退货,但雀巢中国公司表示对“问题奶粉”目前尚不实行召回。但是,金牌成长3+奶粉出事,连带雀巢几乎所有产品都受影响:SOHU、SINA等网站调查显示,八成网民表示暂不买或今后再也不用雀巢。

5月28日,雀巢中国公司才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问题的奶粉批次为:2004.09.21,但拒绝向公众透露生产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雀巢早知奶粉有问题》。5月30日,越来越多知情的消费者到超市要求退货,然而大部分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却遭到了拒绝。雀巢方面依然没有就问题奶粉事件给出关于召回或者退货的进一步答复,导致大部分消费者退货无门。

6月5日,雀巢中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就雀巢金牌成3+奶粉碘超标一事向消费者道歉。雀巢中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穆立称,“首先,就这次碘含量不幸偏离国家标准一事,我们向广大消费者道歉。尽管我们一贯承诺全面遵守国家标准,但还是发生了这次偏离。”6月15日,雀巢宣布:上海市场上的“雀巢成长3+奶粉”已全部收回。(此案例改编自游昌乔先生《2005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