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11 07:23:22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1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复习;案例教学

1.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思路的构建

2.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的整合

学生怕区域地理根本原因是无法判断一幅区域地图,也就是说对“背景”不能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造成做答试题失分严重。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主要采取画图法和空间训练法强化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读图判图提高学习效率

区域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对世界或中国的概况在行政、地形、气候、水文、资源讲解之后,马上进入分区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这样的做法,极易使学生在学了两三个分区内容后,知识产生堆砌,引起混淆。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多,记忆量大,但都是以图为载体,它以形象的面貌代表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读图和判图的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已成为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因此,很有必要在分区地理教学之前开始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的系统训练。

2.2知识体系建构再现考点知识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不是对初中地理的机械重复,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整合,能力的提升,必须用高中的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自然地理我们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把一些主要分区的自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学习分区时,我们就可以提纲的形式给学生,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及教材进行整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再现,起到复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以后的学习也有章可循,思路清晰,提高学习效率。

图2 区域知识体系建构图

2.3区域对比分析提升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

对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以及区域差异;通过时间过程的比较,又可以揭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比较就是要打破地理要素的分割,加强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直观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区域比较,可以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例如当我们学洲的区域知识时,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其他大洲的地形知识就可以通过比较而获得。假如我们已经掌握亚洲地形特征,运用地形知识与欧洲地形比较,学生就会获得欧洲地形特征知识。同理,亚洲与非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比较,同样会得到各洲地形特征知识。

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3.1关注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而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所以区域地理的复习要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

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如空间特征与空间过程、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地理意义或影响等)的热点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东问题、国际区域合作与国际区域冲突、地理科学或其它学科在科研上与地理科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地理科学要研究的新事件、能够用地理原理解答的现实问题等等要多加关注。

所谓热点地区,就是曾经或正在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如:世界通要道:中东(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五海三洲之地”)、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油气资源蕴藏区:中东、中亚(石油与天然气)、中国油气资源分布及调配等;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急剧消失)、主要海上航线(油轮石油泄漏)、极地(臭氧空洞产生与 DDT等残毒污染)、温带草原区(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高发区: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台湾、日本、东南亚、土耳其)等;但是要强调的是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复习中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

3.2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归宿,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素,进而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从不回避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者追逐的热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考对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的是,能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该某个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如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总之,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头绪较多、内容复杂、空间概念较强,因此,教师在教授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元平.复习区域地理的技巧[J].山西教育.高中版.文科,2005年第6期

[2]谭智勇.区域地理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2007年第5期

[3]朱慧.高考地理复习中初中地理教材处理的策略[J].地理教育,2003第6期

[4]张静波.略谈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11月

[5]卞文洲.定位、描述、探讨――区域地理复习的三个能力目标[J].考试,2006年12月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2篇

区域地理是高考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和载体。分析近些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原理时大都以区域地理为依托,一般从某一区域切入进行试题设置,由客观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具体区域背景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方法和观点,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区域认知”被正式列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是区域认知,这就标志着“区域认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结果,即让学生用一定的地理区域认知方法,分析具体的地理区域认知内容,解决具体的区域发展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区域价值观及价值判断力,其目的不是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即不是具体区域知识),而是如何更好地认识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这就对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对人与自然间关系和地域系统的特点、矛盾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策略和能力”而“区域认知”的高考要求,就是考查这一能力。

二、目前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困难

1.区域知识薄弱,能力培养遇阻

虽然区域认知重在能力,但一定量的区域背景知识也是培养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落实能力培养的载体。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地理学习遇到障碍主要源于区域背景知识的极度缺乏,在调研中也发现教师们时常在抱怨学生区域知识的不足,这主要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造成的。区域地理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安排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两年进行,而大部分高中学校是高二,甚至高二下学期才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两年多的时间间隔,学生早已忘记了区域知识。这就使得高中系统地理教学中失去了区域的依托,使学生在理解各种原理时困难重重。

2.理论认识不足,教学策略僵化

不少学生甚至教师,对区域认知的理论认识不足,还局限于区域知识,再加上学生的区域知识薄弱,在教学中很容易造形成“机械式”单向灌输,重知识讲解,轻过程方法与区域价值观,教学方式策略八股[1],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认知方法上欠缺综合性,学生参与性差;选取区域案例代表性不足,且缺乏针对性和典型性,常常事倍功半。

3.高中课时不足,系统复习困难

课时不足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高三地理教学研讨都会讨论该花多少时间来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有部分地区学校的区域地理复习用去一个学期时间,也有学校只用几个星期,甚至没有安排特意的复习时间。实际上,学生区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既取决于时间,也受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策略的影响。

三、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

1.贯穿高中教学,分散落实区域

将原来集中时间进行的区域地理复习,分散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各个阶段和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点滴学习中掌握区域知识、提升区域认知能力;让学生将一定的区域认知方法,作用于具体的地理区域,从而达到提升认知能力的要求,并且有利于这一认知方法在其他区域的迁移应用。基于初高中地理教学时间上的脱节,笔者建议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应从高中一入学就开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高一入学前暑假开始,在分发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分发相应的区域地理复习作业。作业内容以指导复习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为主,也可以根据学生暑假外出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比如有学生去新加坡旅游,开学后可以安排他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的地理概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地理,在对所学内容和技能进行呈现与说明时,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这就使得分散落实区域成为可能。例如,在分析洋流对气候影响时,可以结合欧洲海岸线和地形特征的区域知识复习,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洋流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为后面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留下伏笔;在分析地形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时,可以将立体农业的案例教学与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的区域背景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有效理解区域地理知识,从区域发展角度认识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必要性,也可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在进行荒漠化教学时,可以同时介绍中亚、非洲等荒漠化易发地自然特征,从而加强区域认知。

2.巧用教材案例,掌握区域知识

随着区域认知能力要求的提高,区域知识的重要性也得到重视。笔者建议利用教材案例进行相应区域知识的教学,或者引导学生自学。首先,教材中的案例均为经典案例,作为地理原理教学来使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将其作为提升区域认知的辅助手段,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次,基于师生对教材的重视,学生往往能非常牢固地记住教材中的案例,甚至是案例细节;再者,用教材案例作为区域认知的辅助材料,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从而使得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为有效,这一点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符;最后,教材案例选取区域多是熟悉的区域,教师讲授时间不需要太多,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这样可以克服课时不足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中心地理论时,教材选用案例《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此时可以布置学生复习西欧的地形、气候等区域知识;在传统工业区教学中,可以通过复习欧洲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内河航运发达等,从而既加深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解,也达到掌握相关区域知识的目的。另外,利用教材案例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区域的定位能力。比如,在介绍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时,根据当地种植的为冬小麦,可以确定其纬度较低,类比中国华北,推测墨累-达令盆地所处地区纬度不会高于40°S;同样,美国中央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其北部为春小麦,可以大致推测美国和加拿大国界线纬度。

3.形成思维链条,强化区域认知

知识零散、碎片是一部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困难之一。如果可以把一些知识碎片形成思维链条,将有助于学生的对该区域的区域认知,强化区域间的联系,也能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时,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条思维链:由于南美洲陆地轮廓的分布影响,分流了大西洋的南赤道暖流,使之一部分海水汇入北赤道暖流,从而增强墨西哥湾暖流,进一步增强北大西洋暖流,使得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强盛的一支洋流;同时又因欧洲海陆轮廓没有形成障碍,北大西洋暖流得以北上北冰洋,让摩尔曼斯克港成为终年不冻港。通过这一链条的分析学习,学生容易掌握了如下几个区域知识:①南美洲大陆东北部轮廓;②赤道从南美洲大陆北部穿过;③墨西哥湾暖流命名源于其流经墨西哥湾;④欧洲西部陆地轮廓分布(区别于北美洲);⑤摩尔曼斯克纬度高,但是海域不结冰(冬季海水温度高于0℃);⑥除了盛行西风强盛外,其他洋流汇入也是北大西洋暖流强盛的原因;⑦暖流增温效应明显,甚至影响到北极圈以北;⑧摩尔曼斯克纬度高于极圈;⑨亚欧大陆北界大致纬度及北冰洋的大致纬度范围。

4.重整体性原理,理解区域特征

高考综合题常以区域为依托,围绕一个主题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形成一条问题链[3],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和落实区域整体性思想。而区域的整体性强调其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各要素间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因此,要让学生准确地完成高考试题要求,就要求学生既能宏观把握区域发展的脉络,又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要素间的联系,也就要培养学生用整体性原理,抓住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立完整思维逻辑链,从而更好理解区域特征,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海拔高,大气稀薄,热量不足,气温低,冰川和冻土广布;气候高寒,动、植物稀少耐寒,以高山草甸为主。自然环境成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聚落分布的制约因素,发展高寒农牧业,人口和聚落及农业区集中于温暖的河谷地带。

5.分析高考试题,引导区域认知

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时,教师应有针对性选择、使用高考题。高考题的综合性较强,以考查某一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特征、成因或时空分布及变化为主,涉及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原因和措施等。教师如在课堂上利用案例解答一个与复习内容相关的高考试题时,既完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关于高考试题中资料的表现形式、问题的设置方式,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答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的高考自信心——高考试题就在平时的课堂中。例如,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I卷)第2题,“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D.防地震)”,考查了“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这一区域认知。而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Ⅱ卷)第36题,考查了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了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等,通过材料呈现,以贵安新区为载体,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四、小结

基于初高中地理学科特征及高考对区域认知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分散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案例的区域,从整体性原理出发,将区域知识形成一定思维链条,并在教学中多用高考题呈现区域认知的考查方式,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凤秀,梅国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二区域地理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J].地理教学,2017(16):30-34+46.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3篇

一、近6年来高考江苏地理卷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题的考查现状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6年来高考江苏地理卷均以大题的形式考查分析与比较的能力,总体的考查方式基本保持以区域地图或统计表格以及少量的文字叙述作为背景材料,从对自然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的表象分析入手,逐层深入到对区域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措施,引导学生领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观,充分显示了高考对于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这一地理能力的重视。

二、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意义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分析与比较在地理教与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并找出这些部分或方面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对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价值。

第一,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有助于学生认识区域的特征及其成因。因为分析与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被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区域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区域特征形成的原因更加清晰明了。

第二,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通过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更重要的是能把握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有助于地理知识的系统化。无论是对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对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第四,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通过对各地理要素的横向比较,可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拓展思维空间,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内容及解题策略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和高频考点。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实际上就是找出区域间的异同与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是通过对比区域间的异同,来揭示区域间的差异和要素间的关系,从而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区域特征,并预测区域发展趋势。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要素是“分析与比较什么”、“如何进行分析与比较”和“分析与比较的结果”。因此,认识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主要内容、把握解题思路是高三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重视对区域地理要素、地理特征及成因结构的复习,归纳建模将是突破这一重难点的有效途径。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内容、方式、方法和解题策略一般建模如下:

从上面的结构图可知:区域差异比较的主要内容是某区域的区位条件、地理要素和特征成因;分析比较的方式既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要素的简单比较,也可以是以某一要素为核心的联系比较,还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的整体比较。无论何种比较方式或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都需要三种能力,即获取与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三种能力之间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即前一种能力是后一种能力的基础。要形成这三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其核心是据图索异,即通过读图表分析比较区域差异的具体内容。这不仅是地理学科的特色,更是探本求因的前提。下面笔者就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一般内容和解题策略两个方面做重点阐释。

(一)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一般内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1)位置:①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光热条件的差异;②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③板块位置地壳的稳定性。

(2)气候:①不同区域的气候在成因、特征、分布上的差异;②对于气候特征,可以比较温度、降水、光照、湿度、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等方面的差异。

(3)地形:不同地区的地形可以比较类型、海拔、山脉走向等内容。

(4)地质、地貌状况。

(5)水文条件:河湖类型、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比较项目。

(6)植被和土壤条件:类型、覆盖率、肥力等比较项目。

2.人文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1)经济发展比较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及其布局、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农畜产品、第三产业的特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条件(资源、交通、人口、科技等)。

(2)农业的比较: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可持续发展方向等。

(3)其他社会经济环境的比较内容。

3.区域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

(二)区域差异分析与比较的解题策略――以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28题为例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7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18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3分)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3分)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 苏中地区 苏北地区 (3分)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一步,准确定位。由图17可知,江苏地处长江入海口,与上海相邻。同时,据图能很容易地确定境内的苏南、苏中、苏北的范围。

第二步,提取信息。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读图17可知,苏南城镇化水平为71%,苏中城镇化水平为57%,苏北城镇化水平为53%,区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读图18可知,从1998至2010年,苏南城镇化水平高于苏中,苏中城镇化水平高于苏北,同时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水平都在上升,但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最快。

第三步,调动知识储备。城市化的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而本题考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应该“走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进而提升宜居水平的道路”,因此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即强调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第四步,展开联想。据图17可知,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位置差异成就了苏锡常都市圈的有利区位条件,即距离上海近,因此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而淮安地处苏北腹地,规划淮安增长极可以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第五步,明确异同。根据图17中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水平数据可知,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基本特点是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形成南高北低的态势;而据图18可知,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呈现的特点是起点高、速度快、水平高。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4篇

【关键词】复习方法;地理教学

区域地理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区域地理是高、初中地理知识综合的基础;第二,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大都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第三,历史、地理和政治三科的融合常以区域地理作为切入的“门槛”;近年高考文综测试题中区域地理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

在高三阶段,地理科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基础上,如何较好地把握区域地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抓好“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昵?下面谈谈自己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些感触与收获。

1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基本策略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个突出特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地反映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区域其地理特征亦不相同。区域地理复习不仅仅在于落实区域地理特征,还要让学生去联系、比较与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启发、训练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这“双赢”呢?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区域图为躯体,以突出特征、比较差异为手段,赋地图以知识血液与能力灵魂”的复习策略,可以既落实了区域地理知识,又强化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效果相当明显。

2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实施方略

2.1熟悉地图,控制区域:复习区域地理,关键是要学会将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或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加以理解和记忆,学会运用地图去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比如对空间概念和空间联系的地理思维培养,在复习时可着重注意下列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0°经线、75°E经线(80°E、 90°E、 105°E、 120°E、 180°经线、75°W)及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纬40°、南北纬60°、南北极圈等’熟悉它们所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通过这些线穿越的一些重要参照点起“控制”作用。复习到这一程度的学生,当你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2.2突出特征,比较差异:区域特征或区域差异的复习要依据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可从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加以整理。自然方面包括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和范围、地形(地势起伏特点、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及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等)、自然带(分布特征、成因)、河流或湖泊水文特征、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影响等)。人文方面包括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分布、农作物结构和熟制等)、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等)、交通运输干线、城市(首都、重要工业城市、港口、交通枢纽、特殊职能的城市等)等。在复习时又不能把各个区域要素孤立开来,应该把每个要素有机结合,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系统地掌握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如:以某一区域内的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可分析该地气候的特点、分布与成因)、气候、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为成因推断该区域的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等。

在落实各区域特征的同时,可进行跨区域的专题比较。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纳米布沙漠、大洋洲澳大利亚中部、西部的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皿塔尔沙漠、北美西南部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等热带荒漠与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巴塔哥尼亚荒漠等温带荒漠的成因比较;又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纬度分布、经度分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比较,并进行成因分析比较等。

2.3归纳总结,升华知识:在解决具体的区域地理问题时,不仅需要清晰的宏观思维,而且需要综合的具体思维线索。而归纳总结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好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更加清晰和牢固,并将其迁移到其它区域特征的学习上,达到知识的升华。如: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可联想到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岸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并进一步延伸到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析。又如:从俄罗斯的亚麻联想到――中国的棉花――印度的黄麻一一坦桑尼亚、巴西的剑麻,其分布的纬度位置越来越低,反映了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再联想世界棉花分布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流域一一中亚――西亚大致沿着35°N附近或以南地区成带状分布,其中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主要分布在暖温带,而美国棉花带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这又是由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产地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光照条件较充足所致,由此又反映棉花的分布深受气候(尤其是光照条件)、土壤、水源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2.4精练强化,提升能力:区域地理复习中,适当进行习题训练是强化知识掌握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对练习题要进行精选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是立意明确、考查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在解题过程中应深刻理解题意,认真审题,力求通过训练以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要通过做练习题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查找知识点的缺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缺,最终达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终极目标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最终要达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有机结合。要抓住区域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背景,应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来分析、解释区域的地理现象;在系统地理复习时,则以区域地理中的具体事例为案例,通过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来综合归纳出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从而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

通过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学生不仅要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还要对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要熟悉最基本的地理原理、掌握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形成地理思维方式,思路上更为开阔,认识上更加宏观,方法上更符合地理学科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能进.地理应试技能探究.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5篇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6篇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 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文秘站: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7篇

关键词:知地明理 夯实 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242-01

“知地”就是要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明理”就是要掌握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分布的理由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称之为“区位分析”。“知地”是“明理”的前提,不知地,即使明理也无法落实;“理”要落实到具体的“地”中,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问题才能得到具体的解决。

1 从多角度加强区域教学,突破区域定位关,让学生全面做到“知地”

近年来,高考虽然淡化区域空间定位,但是在区域地理的复习教学中,教会学生认识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明白具体的地理位置,把具体的原理、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好地学好地理。

首先,以地图为载体,图文结合,做到“心中有图”。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只有做到“心中有图”才能准确进行空间定位,才能建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很多学生记地理知识可以做到滚瓜烂熟,但如果要他们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图上时,却是一片茫然,无从入手,这种“文不对图,图不对文”,图文知识截然分开的学生是学不好地理的。既然地图这么重要,因此要教育和督促学生经常用图,并将所学过的、所听过的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尽可能地落实在地图上,以解决部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定位问题,同时要让学生养成用图的习惯,学会直接从各种图中提取各种有用的地理信息,以提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应用各种地图来解决问题。

其次,要充分利用点、线、面作为参照物,帮助学生进行区域定位。空间定位,如能借助一些参照物来判断,也许就更能准确定位,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应熟练地掌握一些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如:长汀大致为(,),北京(116°E,40°E),(105°E,30°E)在四川盆地中部,杭州(120°E,30°E)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秦岭―― 淮河约为,天山约,大兴安岭、太行山、横断山等等,并以此作为空间参照物,这对解决中国区域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中国地理复习中,要掌握、及北回归线,等6条经线和四条纬线所经过的一些重要地形区及特殊的地理事物;世界地理复习中要掌握考纲要求的几个地区和国家的大致经纬度。

第三,通过多要素,多角度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掌握区域特征,把握区域的共性和差异性,加强对“知地”的深化。其实区域的很多特征都可以通过比较得出,比较的过程,就是“知地”的过程,通过比较区域特征,能够把不同区域的特征联系起来,这种比较学习,比单纯地背记区域特征,更容易“知地”。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和比较指标,能使“知地”过程重点突出。通过比较,把握了区域的共性和差异性,达到“求同存异”和“异中求同”的辨析过程,不仅达到“知地”过程的深化,还能起到“明理”的效果,从而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此外,“知地”过程的培养是个较长期的过程,在复习教学中,还可经常根据时政热点来让学生加强对局部区域的认识,如利比亚危机、阿富汗、日本地震等等,从而增强对区域的认识。

2 加强对系统理论、原理的应用教学,让学生更为“明理”

前面已经分析了有关“知地”的情况,接下来谈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现象、原理,即“明理”。“明理”是建立在“知地”的基础上,不知地就不可能“明理”。而要“明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工作。

首先,要加强初高中知识的有机结合,渗透学科内知识联系,让“理”落实于“地”中。在复习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掘初高中知识间的联系,初步进行地理学科内的综合,既要复习掌握课本知识,更要注重构建知识网络,理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初中区域地理时,不仅要完成记忆区域知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高中地理中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落实到区域中,利用这些原理和规律来解决区域中的问题,让学生弄清楚区域中的各种地理事实及其联系,明白各种地理事象的原因。在高中地理复习时,也要随时联系区域中地理事象来充实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中,让学生觉得言之有物,不会只觉得空洞,而是有血有肉。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尽量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其次,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揭示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理”的内在联系。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而学与用之间贯穿的纽带,就是人地关系,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中,贯穿的主要线索就是人地关系。如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等等,在区域的国土整治中,就是要治理区域内部的制约因素,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有利因素,促进区域的人地和谐,而要选择整治的原因和措施,都要求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揭示它们之间的人地关系,达到趋利避害。通过典型的案例,不仅让学生增加了对乡土地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方法去认识地理现象和过程中的“理”。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着非常多的“同因异果”或“同果异因”的地理事象,这些地理事象被称为“特殊的地理现象”,往往是高频考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以掌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特殊的地理事象;而有很多地理事象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要辩证地分析。

第四、要加强案例教学的迁移和拓展,让“理”得以延伸。从历年高考考题来看,考查知识的理论、原理都来自教材,极少考查课文中的具体案例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从现实的世界中提炼出符合高考能力要求的素材,加强对教材中的具体案例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对变化的各种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要更多引导学生对案例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于应用。

地理知识是应用性极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能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起“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终身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高考区域地理知识点第8篇

(浙江省诸暨中学,浙江绍兴311800)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文综试题都注重对区域的考查,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域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或行政分区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民族、人种、人口、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等)的地理学科分支。如果按部就班进行传统式教学,从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一一阐述,就会演变成“地理八股”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也有悖于高考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是指运用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探讨某一区域中突出的地理现象(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分布与形成的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区域“主题”定位于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和现象,通过“主题探究”力求能将区域地理琐碎分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对区域“点”(主题)的探究达成对区域“面”的把握,总体上达成对区域环境特点把握。

一、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的教学尝试

1.结合特色,确定主题

区域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区域特色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提炼一个特色鲜明又能耦合区域主干知识的主题是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一般情况下,区域主题的确定可以从区域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特色入手,找出最具本质或最具特色的主要特征,确定主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特征的基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出发,按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逻辑关系,找出最具本质的主要特征,追寻出主导因素,由此提出切合本区域的主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加之山岭的阻隔,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大面积的荒漠土,河流流量小,多以内流河为主。由此可见,气候干旱是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色,可以通过以“干旱”为主题,整合“高原盆地地形,荒漠草原景观”“草原山地牧场,绿洲灌溉农业”“防治土地沙化,加速生态建设”等区域主干知识,开展对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学习。

另外,了解学生对于即将学习区域的总体印象,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切入口,也可以成为教师确立区域主题的重要参考。例如,对于西亚,学生认知程度最高的区域印象就是“战火连绵”,若以“千年争端,今日焦点”为主题,通过探究“大国之争”“水源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等争端事件来开展对西亚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学习,将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2.整合知识,探究主题

主题确立以后,如何围绕主题将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串联起来是“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

以西亚为例,确定“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的主题后,通过探究以下问题来整合主干知识。

①目前,西亚这一区域仍然是战火连绵,你觉得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石油之争、水源之争、宗教之争、民族之争、大国之争等)

②自新航路开辟至现在的21世纪,大国为争夺这一地区明争暗斗几百年。读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原因。(探究大国之争的原因,明确西亚“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

③首先请结合所学知识猜想; “五海三洲”之地的西亚的降水情况,地表景观特色,并说说你的理由。然后请结合西亚降水分布图,简述西亚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再以以色列为例,谈一谈你所了解的以色列的水科技,辩证分析缺水给以色列造成的影响。(探究水源之争的原因,明确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并让学生了解以色列独步全球的水科技,开阔学生的视野)

④解释西亚为什么“水比油贵”?总结西亚的石油分布特点。评价西亚的石油输出线路,谈一谈你的看法。(探究石油之争,了解决定西亚经济发展的石油资源的状况)

⑤结合历史知识,谈一谈西亚宗教冲突的原因。(探究宗教、民族之争,了解西亚人文地理特色)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在构建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各种图表、文字材料,创设开放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相互点评”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使课堂从原本单调单一的师生关系传递向师生互动、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的多重关系上传递。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类比差异,深化主题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包括判定区域位置、把握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研究区域发展等。在“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与其特征相似的区域,通过认识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使区域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更加清晰,并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西亚和中亚的类比分析为例。

①确定比较因素。主要包括两者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②找出共性个性。西亚与中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等特征上十分相似,但两者干旱的成因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③探究区域发展。在比较的基础上,明确区域的优势与劣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寻找区域发展的方向。

通过区域间的类比,可以突出区域特征,明确区域差异,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比较、归纳,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二、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应关注的问题及思考

1.提升主题魅力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的灵魂在于主题。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设立主题的优劣有关。一般情况下,基于自然要素特征的主题相对枯燥,难以形成对学生的强烈吸引。而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与环境紧密融合,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由于其独特性而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借助地域文化润色加工主题,创造出更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新疆的“坎儿井”就是干旱环境下地域文化的体现。笔者发现,教学时通过创设以“坎儿井”为情境的主题导入,不仅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而且能进行地域文化的渗透,给相对枯燥的“干旱”主题注入生机与活力,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热情更高。

2.完善知识结构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在目标导向上,侧重于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或区域问题研究方法)的引导,而不是以区域地理知识获取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问上注重引导性、思辨性,通过围绕主题的探究促进学生的思考,以“点”带“面”生成对区域的总体认识。相对于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 “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学习能力,符合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但在区域地理知识的获取上相对薄弱。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若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就相当于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如通过填充、填图等形式明确区域的位置、范围;课后整理,如通过绘制区域主干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区域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为地理高考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