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31 16:36:39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1篇

[本刊讯]为加快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的领导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从2011年开始全面承担了“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简称“小金教”)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目前,该项目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公共支撑保障项目建设方面。教育部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也通过了立项评审,计划2012年7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正式运行。中央级门户系统与应用集成工作巳全面启动。计划2012年6月前完成数据展示系统、综合门户系统、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并开始对新建业务信息系统和目前部内其他司局单位已建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系统和数据的整合。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设计和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规划设计完成了70%的工作,已有公共中间件选型方案、总体技术架构设计方案、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等11项阶段性成果。已开展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并启动了教育部教育电子认证二级系统建设。同时,已完成全国教育机构统一编码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实现了对全国56万多个教育机构的统一编码。

二是业务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启动了学生、教师、学校(含办学条件)和专项等4大类业务中的14个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其中: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已在全国部署应用;现已启动二期建设。计划2012年8月完成开发。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一期开发,并在河北省进行试点工作,2012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投入使用。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含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系统已启动,计划2012年6月完成一期建设。并率先在全国营养改善计划项目试点的680个县投入使用;二期建设计划2012年12月完成开发和试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教育决策支持统计服务系统和直属高校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等3个系统也已启动,计划于2012年12月前完成开发和试点。近期将启动的还有:中职教育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全国师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学校管理系统。同时,通过系统建设和数据集成等多种途径将建设全国学校数据库、学生数据库和教师数据库;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学前、中小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数据库和部分教师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从总体情况看,“小金教”各项工作推进有序.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省级数据中心建设,系统数据采集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学生、教师统一编码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近期将集中精力、重点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2篇

关键词: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用推广

一、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检察专线网、局域网和门户网站“三网”基本建成,网络完全系统、外网网站、视频系统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为全面开展电子检务应用,建立“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检察信息化是在检察工作中广泛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检察信息资源,提高办公办案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主要以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为龙头,夯实基础,突出诉讼监督和职务犯罪侦查科技应用重点,规范科技建设与应用标准,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核心。检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根本目的是为检察机关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服务,为检察机关打击与预防职务犯罪、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保障。

    2000年高检院发文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内部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标致信息网络技术开始在检察机关中建设应用;按照高检院统一部署,各省市二三级专线网络陆续投入使用,各级院全部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市级院和部分基层院对计算机信息中心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专线电话、视频会议和数据传输功能;完成了讯问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讯问系统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互联网检察门户网站进行了初步建设;专线电话、电视电话会议、信息、专网邮件、网上举报、法规检索等工作全面展开。按高院统一部署要求,开展了部分办公、办案业务软件的应用。实现了文件传输、统计报表与案卡数据上报等专项应用;分阶段地进行了网络安全的建设。包括防火墙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黑客入侵监测系统等。

    虽然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与科技强检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与共享程度低,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机制不健全,检察人员的科技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存在着“重硬轻软”、“重建轻管”的现象。

  3.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检察工作不够。目前检察信息化主要应用于信息报送、、视频会议这一最基本功能,在网上队伍管理、网上绩效考核、网上教育培训等方面应用的还比较少。将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检察工作内容的拓展、方式的创新和管理职能的转变仍有待加强。

  4.信息化管理机构和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检察院一般都成立了由检察长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但是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多个部门组成,虽说是检察长领头,但由于机构不健全、不统一导致工作相互推诿、停滞不前,导致了诸如不利于推进信息化建设、不利于培育复合型人才、不利于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统一调配内外资源等各种问题。

  5.专业人才短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检察信息化建设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信息技术人才。既通过司法考试又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及计算机考试的人才已经很少,缺一进来的又无法享受与之相关的津贴,致使真正有技术的人才不愿来检察院工作。

二、加强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应用推广的基本保障

为解决检察院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规范管理,加强检察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检察院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留住真正的信息化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基础: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开展与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是对检察机关传统办公、办案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对推动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实现办公办案现代化、信息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信息化工作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势必要和一些习惯思维产生碰撞,如果没有领导的决心和魄力,并身体力行,信息化工作是很难推动的。领导的认识深度决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领导工作的力度决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

2.成立专门的检察院建设管理及应用推广部门

现在各检察院都已经建成了成熟的基础网络,现阶段是大力在检察机关中推进信息化应用的时机,建设好网络就需要推动应用,不然所建网络不能为我们检察业务服务,随着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检察机关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工作都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原有的信息办及人员的职能与定位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对进一步推进检察机关信息化进程构成了制度性障碍。成立专门的检察院信息管理及应用推广部门,对检察院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应用、统一推广等。

  3.具备比较成熟的远程及局域计算机网络体系和音视频传输体系

  经过近十年的检查信息系统建设,全部省市级和部分县区级远程及局域计算机网络体系和音视频传输体系、二三级专线系统、远程会议系统、审讯指挥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等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在基本硬件具备的基础上,部分管理应用系统如办公系统、网站系统、专线电话、电视电话会议、信息、专网邮件、网上举报、法规检索等已投入使用。但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比较欠缺,使得检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管理应用方面实际进展不大,严重影响办案效率。

三、如何大力推广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应用

  为大力推广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在检察长等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检察院信息管理及应用推广是“一把手”工程。一是领导要足够重视;二是加强纵向管理,强化信息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三是领导及时清楚和了解各种检察信息,强化信息部门给领导的参谋作用。信息部门不但应当作为技术支持部门支持全院的技术应用工作,还应当上升到战略参谋的层次。将办公办案自动化从单纯的数据流转上升到数据分析、数据提取的层面,从而实现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2.管理和规划好检察院信息网络平台,切实做好为检察工作的服务

主要内容有:1)、 基础网络设施升级和优化。包括专线网建设、计算机局域网建设、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职务犯罪侦查讯问指挥网络建设、“信息管理中心、网络视频会议室、侦查指挥中心、远程案件研讨室、电子学习阅览室”等“五室”的标准化建设、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外联网建设等。2)、建立数据中心和基础数据库,构建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包括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和完善基础数据库等。

3.大力推广应用系统建设,逐步提升整体检察业务办案水平

    检察业务信息化应用方面,重点对侦监、公诉等业务推进统一软件应用,实现与司法、行政执法等部门信息共享应用,逐步推进反贪、反渎、控申、监所、预防等业务的动态管理业务软件开发应用工作。推广应用远程案件讨论系统,逐年优化升级维护民行网上办案系统、监所检察信息管理系统、行贿档案查询系统、网上举报系统应用、逐年推进控申信访信息网上管理应用(外网与内网)、案件网上请示汇报讨论系统应用等,确定各软件系统升级维护方案等内容。

    检察办公信息化应用方面。全面开展协同办公系统软件应用,开通省市院二级电子公文机要通道,实现文件传输;全面开展综合信息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应用,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应用。开展互联网各项应用,如电子邮件系统、检务公开、信息收集系统、网上举报和查询、咨询与答复等;实现检察档案管理电子化等。

    检察队伍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完善检察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网上绩效考核系统软件;开发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推广使用纪检监察信息系统;建立网上远程教育平台,实现网络在线教育。

    检务保障信息化应用方面。采购或联合开发应用装备管理、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软件。[3]

4.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保障体系,配置线路加密机、终端加密卡、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等网络安全产品,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非法入侵和攻击、破坏行为,确保网络运行安全。结合案件管理系统和办公系统深入应用,建设数据签名和电子印章系统,保证文件传输的可靠、准确和唯一。建立数据存贮备份系统和灾难恢复系统,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以PKI/CA为基础的网络信任与身份认证体系,用户登录网络,经一次性身份认证,取得合法身份后,可以进入权限允许的应用系统。

5.完善同步录音录像与侦查指挥系统建设

审讯系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主要包括图像声音采集、数字信号压缩传输存储、图像处理显示、全程实时同步录像等,但还需要升级,扩展功能。检察机关要开发共享平台应用软件,在各级院建立侦查指挥中心,采用虚拟设备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实时刻录,同时要添置部分室外流动侦查装备,建立移动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满足检察机关在不固定场所进行询问、讯问的侦查需求,实现移动办案。

6.加强信息化技能培训

      加强全体检察人员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培训。结合信息化应用实际情况,根据岗位需要开展专项应用培训,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加强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IT权威证书认证培训以及学历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拓展信息技术人员的法律知识面,培养多面型、高等级的技术人才。

7.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引进人才为实施科技强检工作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资源。检察机关的改革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推动,依靠人员素质的提高。当前,检察信息化工作中建设、应用、管理、培训、保障任务日愈繁重,必须重视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编制有限、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要优先录用计算机等信息专业的人才充实信息技术队伍,强化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基础,带动各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项目的实施。

结束语

检察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求。不过更重要的是在硬件的基础上,将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是目的。检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应用的大力推广,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硬软件的支撑、能独立行使相关职能的部门、管理制度的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管理及系统使用人员的能力培训等,“科技强检”必须落实到实际的检察业务和管理中去,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平、才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2009-2013年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高检发技字[2009]1号),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08月04日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3篇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郊区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市郊区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的一次工作部署大会,也是号召郊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形成合力,加快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的动员大会。

、宝山、嘉定、奉贤四个区的发言反映了郊区信息化取得的许多阶段性成果,使我们看到了郊区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加快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

郊区信息化工作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郊区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郊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加快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而增强特大型城市郊区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郊区发展目标,对大力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紧迫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郊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九五’变化看市区,‘’变化看郊区”,郊区要“体现实力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郊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郊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郊区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从而以信息化推动郊区的城市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促进农民的市民化,实现郊区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为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全市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的形成,为郊区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前几年的建设,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已得到解决;二是信息产业主导地位的确立,为郊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和郊区软件等各类信息产业基地的加快培育,将会有一大批IT企业入驻郊区,进而带动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一批全市性的重大应用项目相继建成,为郊区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如“中国”门户网站的建成开通,社会保障、银行、公共交通三个“一卡通”的投入使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正在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随着郊区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将全市一些已有成效、且适应郊区特点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加快向郊区延伸;四是全市信息化发展的整体工作环境,为郊区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市在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初步形成了市、区两级信息化组织推进的工作格局,必将有利于加快郊区信息化进程。

第三,郊区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全市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一批重点项目有的已经在郊区得到了落实。如郊区各区县的政府网站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与“中国”门户网站的链接;基础教育“校校通”工程已经启动;公务网建设按照市的统一部署正在积极推进。与此同时,市农委对郊区信息化工作也积极推动,建立了农业网,并先后组建了金山、松江等7个区县农业网,形成了农林实用信息技术网等9个市农业网一级分站;开通了“为农热线”,在区试点建立了5个基层信息服务站,开发了农业技术综合服务、“菜篮子工程”管理、农业标准化咨询服务等一批信息系统,对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郊区企业信息化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了企业为客户的服务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郊区各区县从实际出发,结合区域特征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从总体上看,郊区信息化与全市整体水平特别是与中心城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对信息化在改进传统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方面的推动作用认识还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郊区新一轮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如郊区有的地方固定电话普及率不到60%,有线电视家庭覆盖率不到40%,家庭电脑普及率、宽带接入覆盖率等与全市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适应“三农”特征、郊区特点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开发建设的面还不够宽,信息化对郊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潜力还需不断挖掘;目前郊区各区县信息委组建不久,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组织推进机制需要完善,有关职能还需加快理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郊区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缩小城乡数字差距,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平衡发展。

二、按照郊区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郊区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围绕郊区发展的总体目标,郊区信息化准备用两个三年时间分阶段推进年至2年是基础先行、重点突破阶段。要通过推进郊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使网络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完善和优化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机制和发展环境,初步建立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框架,为郊区信息化全面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年至年是全面推进、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形成城镇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的郊区发展新格局;做到郊区信息化与中心城区信息化同步发展,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为年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出贡献。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根据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郊区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市农委会同市信息办已经制定了《关于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下面,主要强调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统一规划、加强管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郊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到“”期末,郊区城镇宽带接入覆盖率要达到90%;新城和中心镇实现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主线数80线;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要做到与郊区城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政府的协调指导作用,注意整合现有各种信息网络资源;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引入新兴运营商和二级运营商,共同推进郊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服务网络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当前,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由市信息办会同有关部门和通信运营商,重点抓好郊区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围绕郊区城市化的发展目标,探索推进城镇信息化工作。要根据城镇的特点,加强对城镇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和综合管理。要以城镇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信息资源采集、交换、整合、共享机制,加快镇务公开上网和办公业务网络化建设,逐步形成城镇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模式和工作机制,实现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加快社区服务网向郊区城镇的延伸,探索形成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指导、农业服务等于一体的城镇信息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市统一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快对气象、水利、土地、森林、环保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特别要重视各类规划信息的开发应用。当前,市农委、市信息办要在“一城九镇”中做好城镇信息化的选点、布点和试点工作,以积累经验,逐步覆盖到22个中心镇和一般集镇。

(三)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经过几年的探索,的农业信息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要按照发展种源农业、创汇农业、装备农业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网信息平台建设。以农业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网区域分站和专业网站的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处理系统。年内实现郊区每个区县都有农业网分站和若干个产业特色专业网站,完成12个市级农业园区网站的建设,并开发建设休闲农业网;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档案农业信息体系。要按照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不断推动农产品档案数字化,强化对农产品产销质量的跟踪,为农业标准化奠定基础;三是区域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向乡镇、村的延伸,要通过郊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营销组织等建立区域性的农业信息服务站,不断强化农业信息服务的实际效果。年内实现每个区县2个区域性农业信息服务站。以上3项工作主要由市农委牵头组织实施。

(四)抓好教育卫生信息化,提高郊区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当前,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期间建成连接各乡镇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开发适合郊区农民特点的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等一批课程软件,加强对郊区农民的继续教育。到“”期末,123个乡镇都要建成远程培训教室。每年完成远程培训教育课时不低于1万小时,培训人数不少于30万人次。今年主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形成系统建设方案。该项工作主要由市农委会同市教委、市信息办负责实施;二是要按照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确保基础教育“校校通”工程的有序推进。要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实现中小学电脑的配置和联网,以学校为单位,电脑配置比例在高中达8:1,在初中达10:1,在小学达15:1;实现中小学校宽带接入因特网,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该项工作主要由市教委、市信息办负责推进。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健康保健服务系统建设。围绕卫生体制改革和居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需求,运用信息化的手段,以进一步建立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社区健康保健服务系统。当前,市卫生局要会同市信息办、市农委继续抓好嘉定区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扩大推进。

(五)加快郊区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建立有效的服务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和市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在中心城区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向郊区延伸和拓展。为此,首先要统一技术标准,规范数据项目,建立并不断完善业务数据库,同时注重对数据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为推动郊区“三农”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其次要结合郊区的实际,开拓农业人口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功能;第三,要探索建立适合郊区特点的社会保障卡应用和服务管理模式,在郊区补设并完善社会保障卡应用服务网点,并抓紧启动社会保障卡的申领和发放工作,到年底,要基本完成郊区农业户籍人口社会保障卡的制卡、发卡工作。今年市信息办要会同市农委加强调研,通过奉贤的试点工作探索郊区社保卡申领和发放办法。

(六)加快推进郊区政务信息化,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当前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要以区县公务网建设和政府网站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和行政管理信息化,以及政府对外的网上办事、在线服务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郊区各区县政府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区县的实际情况,切实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区县公务网建设年内要基本建成并投入应用。要用两年时间全面建成郊区各级政府部门及乡镇内部工作局域网,年底郊区各区县政府以及22个中心镇要全面建成内部工作局域网。要通过公务网平台积极推进内部办公、信息、会议、督查等主要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促进政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加快开发各类政务应用系统;二是政府网站建设及网上办事要加快实施。年内要实现政务公开信息全部上网,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网上信息内容和栏目。加快推进网上办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扩大网上办事范围,深化在线服务功能,到“”期末,郊区各级政府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内容要实现网上办理和在线受理,以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度和服务水平。

(七)加快软件等信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形成郊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势。郊区的广阔腹地以及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为软件和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落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郊区各区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已经吸引了一大批IT企业入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软件业目前在我市正处于高增长期,需要相应软件产业基地、园区的支撑。目前全市已经授牌的软件产业基地有7个,最近科技部授权的软件专业孵化器已放在郊区。因此,要继续加强郊区基地、园区的规划建设,郊区各区县要统筹布局,抓紧落实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郊区软件发展环境,为郊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八)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确保郊区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通过强化信息化主管领导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的培养、使用和管理,进一步做好信息安全工作。要贯彻落实市信息安全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对于一些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一些新建或改建的重要信息系统,必须配套建设信息安全子系统,使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并经有关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认定合格后,再正式投入使用。郊区各区县信息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确保本区域的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九)进一步抓好郊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郊区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要针对当前郊区信息化人才匮乏的情况,采取引进和培养并举的方式,加强不同类型、各个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和优化郊区信息化人才队伍。要在郊区营造信息技术人才创业、工作的良好环境,广泛吸引信息技术人才参与郊区的信息化建设。郊区各级政府要重视对郊区各级干部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定信息化培训纲要,并将其纳入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要利用各种渠道,在群众中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强化信息化意识。市信息办和市农委要为郊区信息化培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三、落实措施,奋发有为,推动郊区信息化快步跃上新台阶

(一)紧扣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搞有效益的信息化。要从郊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着眼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着眼于郊区传统产业的改造、产业结构的优化,认真抓好郊区的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只有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只有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信息化发展才会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郊区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脚踏实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切忌不切实际地盲目投资和盲目建设。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各方参与的信息化推进模式。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渗透性强、涉及面广,推进成本高。仅靠政府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引导带动作用,为郊区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确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种经济杠杆,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对一些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信息化项目,可以充分吸纳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费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总平衡的信息化项目,可以通过适当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

(三)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推进郊区信息化持续健康的发展。市信息办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综合部门,对郊区信息化负有规划和指导的责任。郊区各区县信息委是本区域内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本区域信息化工作负有主要的推进责任,要切实加强对本区域的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牵头或配合各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信息化任务。郊区各区县信息委还要结合区情、县情,多为领导出主意,主动为其它部门提供服务,真正建设成为一个懂信息化、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有战斗力的政府工作部门。

作为一支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新生力量,郊区各区县信息委还处于成长阶段。希望郊区各区县政府多给予一些关心和支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开展工作的条件和环境,市信息办也要多加强指导和帮助,使郊区各区县信息委真正发挥区县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

(四)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科学规划。今年是“转变作风年”,各级信息化工作部门要将调查研究和转变工作作风紧密地结合起来,尽快摸清实际情况,掌握应用需求,把准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市农委要会同市信息办根据全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年内制定出郊区信息化工作计划,进一步将郊区信息化发展目标具体化,并逐项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形成有效的推进机制。郊区各区县信息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郊区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做好本区域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对于目前已明确的目标任务,要尽快形成具体方案,付诸实施,着力推进;对条件尚不成熟有待探索的,要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布点先试的办法,探索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进,真正解决几个郊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4篇

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2.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省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把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促进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重点和发展目标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与集聚,努力营造信息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动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市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促进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与信息资源的共享。

——扩大开放、强化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合作,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加大研发力度,增强创新能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分类指导、协调发展。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发展,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强化区域合作,促进信息化协调发展。

——务实高效、安全可靠。结合实际,突出应用,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和重复建设。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

5.战略重点。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投资管理与效果评估工作,重点突破各种体制。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抢抓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根植性。重点突破核心与关键技术,掌握发展主动权。巩固提高信息产品制造业,加速发展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智能化、商务电子化。

——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监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党政内网、政法网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务管理和服务现代化。

——全面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休闲、医疗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公众、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体系。

6.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提高信息产业化水平,建成信息产业强省。到2020年,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实现产业信息化,建成“数字*”。

具体目标。到2010年,建成信息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关键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4500亿元以上,年平均增长18%以上;初步实现政务、经济、社会信息化,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60%以上,全省互联网用户当年2000万用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全面播出;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建成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型与商用型数据库体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引进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当年本科以上学历的信息化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基本建立起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适应市场运作机制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化体系。

三、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突破体制

7.创新信息化建设观念。树立敢为人先的开拓观念,大胆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破除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各种障碍,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机制改革的试点建设;树立协同推进的整体观念,打破部门、地区之间的界限,促进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树立积极防御的安全观念,坚持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8.加快信息化体制改革。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防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全省县级以上政府均要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有明确、统一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强化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在规划制定、资源整合、投资审核、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

强化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先规划后立项、先评估后建设的原则,集中统一管理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发展改革、财政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信息化发展水平,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及时制订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和概算标准。建立科学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评估工作,评估意见要作为项目立项、建设、验收和运行考核的主要依据。

9.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放宽市场管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入信息市场。扶持和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制定项目指南,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信息化建设领域。加大市场监督力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广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业务外包。

10.促进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大力扶持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山区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加快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管理限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和东西两翼及山区欠发达地区联合共建信息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迁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

11.加强泛珠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整体框架下,优先开展信息化领域合作,为泛珠三角广泛开展经贸、科技、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信息交流与协作平台。加强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大力推动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各项应用服务的发展。加强区域信息产业研发合作。大力推进区域性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

四、加强信息技术创新,优先发展信息产业

12.加强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相结合,重点突破集成电路、新一代数字通信、软件、下一代互联网、数字视听产品、信息安全、新型元器件等行业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比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增加信息技术开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化试验基地。

省发展改革、经贸、科技、信息产业等主管部门在组织实施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中,要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产品指南。有条件的市也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开展信息化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工作。

13.抓紧制定信息化相关标准。切实执行国家和国际信息技术标准。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参与信息技术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支持企业、行业的信息技术标准争取上升为国家或国际标准。重点做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工作。

14.加大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水平,积极承接国际信息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能够带动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产品。突出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促进数字家电产业化和市场化,不断提升我省信息产业竞争力与发展水平。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产业协作的企业格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推进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以基地和园区为载体,以重点核心企业为主导,以产业服务体系为支撑,引导内外资企业合理聚集,形成紧密、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良性互动并均衡发展。

15.加速发展软件业。大力发展应用软件,推进软件产品化。推动Linux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开发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管理和网络文化等领域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嵌入式软件,重点开发各种先进专用控制软件、专用检测软件、专用设备软件等。加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培育软件消费市场。加快软件服务业发展,主动承接欧美国家的软件外包业务,扩大软件出口。大力推动广州、珠海部级软件基地、深圳部级软件出口基地上规模、上水平,使之成为全省软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企业孵化和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

16.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电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开展多种类的移动增值业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服务业,加大广播电视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积极推广数字电视,逐步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推动网络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开放网络服务市场,鼓励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开展专业化经营。

17.加快产业根植性建设。抓紧实施大公司发展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的信息产业集团,形成若干个世界级大企业。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信息产业名牌产品。扶持一批信息领域民营科技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五、积极推进产业信息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18.推进工业信息化。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制造业现代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突破,全面改造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促进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支持智能家电、汽车电子、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加强生产装备与过程控制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支持装备制造业向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19.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加强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等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预测和预警系统。实施农村市场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程。推进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20.推进服务业信息化。开展物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扶持传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支持在广州、深圳、珠海、*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现代物流基地,推动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国际性物流中心。

推进商贸流通业信息化。推广普及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以及电子订货系统等的应用。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现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有机结合。建设我省外资和外贸促进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专业化金融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电子支付系统,实现金融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大力推进旅游、交通等服务领域信息化。

21.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推进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的应用,鼓励企业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鼓励中小企业重点开展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单元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条件的要逐步开展电子商务。鼓励大型企业重点推进信息化集成应用,开展协同设计与制造,全面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商务电子化和管理智能化,广泛开展电子商务。鼓励大型企业集团重点开展计算机辅助决策和计划控制,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整合和集成。

六、全面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22.加大电子政务应用推进力度。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抓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省直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要侧重于协同办公、联合监管,市以下要侧重于服务决策、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以构建内网网络平台、安全支撑平台以及公文交换、信息报送、服务等系统为重点,加快党政内网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开展各项电子政务应用。

23.加强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统一政法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规划和标准。建设政法部门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高效运行的信息化平台,确保全省政法机关网络联通、资源共享、安全运行、管理规范,推进政法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整体提升政法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加快建设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应急指挥、工商管理、企业信用、人口资源、卫生信息、人才培训、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及“金”字系列等重点业务信息系统。

24.开展“一站式”电子政务。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步伐,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凡应公开的政务信息均应在互联网上公开,凡适宜在网上进行审批的事项均应通过互联网进行审批。整合、完善省和市的综合门户网站,把政府面向社会公众的业务,尤其是行政许可事项,逐步通过互联网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扩大网上办事的业务范围,重点开展政务公开、行政许可、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申报、办证、年审、查询等网上服务。

25.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以监管的及时到位和协同办公为目的,以数据建设为核心,以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突破口,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制定政务信息共享目录和数据交换规范,加快建设全省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和资源库中涉及到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要集中于全省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立职能协调、并联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政府对市场的联合监管。加强社会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预警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

26.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与考核。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电子政务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电子政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把信息化知识作为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

七、积极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

27.推进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加快提高科技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实施我省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立网上虚拟产学研合作开发组织。建设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成果推广的信息流通与交易系统。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全省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全省教育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现代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和远程教育,推进全省教育网络化。到2010年,全省基本完成“校校通”工程,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现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信息化。

28.推进文化信息化。以建设*省数字图书馆与文献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整合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大力推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文化遗产、体育休闲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省新闻出版管理服务网络。

29.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网络系统,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病案统计、社区卫生服务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公共医学数据库和大中型医院信息库建设与共享,开展以远程医疗和医学教育为代表的远程卫生信息服务。

30.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立涵盖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就业、劳动者权益保护、民政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积极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实现对保障人员与基金的实时监管。加快建设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全省监测和宏观决策系统,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现代化的优质服务。

31.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全省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以及面向社会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自然生态保护、人口管理、国土规划管理、环保监测和污染治理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建立全省灾难预警系统和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实现震情、水情和旱情监测网络化。

32.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结合城镇化建设,统一规划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实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设省市县三级地名数据库,逐步开展网上地名查询、电子地名图等地名信息化服务。

八、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33.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发展信息化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境外信息技术专业院校来粤合作办学,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逐步形成学历层次多样、学科设置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国际知名培训认证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认证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扶持有条件的信息技术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层次的信息化人才与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员培训,建设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34.加强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完善基础传送网,积极研发和引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建成以广州为中心,各区域、各种类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骨干信息传输网。大力发展接入网,建成一个融数据、图像和语音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接入网。加快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数字式、交互式、多功能的广播电视综合网。加快无线电网络建设,建成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覆盖全省空域的无线电监测网,加快建成全省数字集群共网平台。

35.加强公共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信息技术研发支撑设施,大力支持以专业镇、产业园区为基地,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依托,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鼓励大型龙头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一批面向全社会的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库,以及全省通用的电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九、努力营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法治环境

36.加快信息化领域立法进程。依照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我省信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建立比较完善的执法监管体系。规范信息市场秩序,预防和严厉打击计算机违法行为和网络违法行为。

37.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跟踪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知识产权动向和保护期限,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申请国内外专利与版权,加快推进软件产品的版权申请和认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盗版、制假贩假等不法行为。鼓励企业依法组建本行业、本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38.全面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立和完善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以及信息安全监控体系。突破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加快建立信息安全产业基地。

39.加大政府信息化投入。各级财政要支持信息化建设,支持关键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促进和鼓励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继续扶持山区和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

40.用好用足优惠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的政府采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税务部门要继续做好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经认定的软件企业、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信息技术企业,享受国家现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信息产业的政府采购。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在同等性能价格比条件下,优先购买国产的装备、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省内电子信息骨干企业的发展。涉及国家和经济安全的设备和软件,要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产品。

十、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我省信息化水平

4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协调,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把推进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正确处理层级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合力。要定期对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积极有序推进全省的信息化工作。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5篇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信息化发展的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6.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30%。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金关、金卡、金税等工程成效显著,金盾、金审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开始起步,互联网上中文信息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长远规划,持续推进。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作用。坚持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坚持优先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二)信息化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是在工业化不断加快、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二,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在整体上,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第四,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第五,数字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第六,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

三、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

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要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要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推动军民结合,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抓住网络技术转型的机遇,基本建成国际领先、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确立科学的信息资源观,把信息资源提升到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条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显著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四、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引导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东部地区知识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行电子政务

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四)推进社会信息化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五)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

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加快制度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务基金为基础、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加强宏观管理,拓宽多种渠道,推动普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对生产、流通、金融、人口流动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制定,加强对信息资产的严格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时处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动和有效利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优先领域的信息需求。

(七)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积聚力量,攻克难关,逐步由向核心逼近,推进原始创新,力争跨越核心技术门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装备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信息产业。优化环境,引导企业资产重组、跨国并购,推动产业联盟,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

(八)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国情,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抓紧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漏洞、后门的发现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术,提高关键设备装备能力,促进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自主发展。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和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九)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配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志愿者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

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2

五、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

为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保证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按照承前启后、以点带面的原则,优先制定和实施以下战略行动计划。

(一)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

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把信息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托高等院校、中小学、邮局、科技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性设施,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等,积极开展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和培训。

(二)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大型重点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价值链。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注重与国际接轨,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

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择优扶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立足产业集聚地区,发挥专业信息服务企业的优势,承揽外包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

(三)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四)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开发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卫生、“三农”、社保等领域的信息资源,提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建成若干强大的、影响广泛的、协同关联的互联网骨干网站群。扶持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建设。鼓励公益性网络媒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优秀的信息产品,全面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注重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新技术发展对网络传媒的深远影响。

(五)缩小数字鸿沟计划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普及信息服务。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逐步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六)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在集成电路(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系统软件、关键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关键装备等涉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加大投入,重点突破,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具有研发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射频识别等领域,优先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加快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六、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持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顺利部署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行动,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

紧密跟踪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

把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修订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保障资金,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应用智能工具的水平上来,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按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关国家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部署,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平衡器和助推器。

制定并完善集成电路、软件、基础电子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大型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政策。

(二)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运营服务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鼓励和推广各种形式的宽带终端和接入技术。鼓励业务创新,提供市场许可、资源分配、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支持。

研究探索适应网络融合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的统一监管制度。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为重点,加快转变监管理念。防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逐步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电信业务定价体系。

(三)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

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健全和完善招投标、采购政策,逐步完善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大国家对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国家信息化发展所急需的各类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包括基础性标准制定、基础性信息资源开发、互联网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国民信息技能培训、跨部门业务系统协同和信息共享应用工程等。完善并严格实施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国产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技术应用与研发创新、产业发展的协同。

(四)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体制和产业、产品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互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物品编码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五)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保护、电子证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六)加强互联网治理

坚持积极发展、加强管理的原则,参与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对话、交流和磋商,推动建立公平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经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运行机制。

坚持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公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治理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网络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七)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研究和建立信息化人才统计制度,开展信息化人才需求调查,编制信息化人才规划,确定信息化人才工作重点。建立信息化人才分类指导目录。确定信息化相关职业的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吸引海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参与国家信息化建设。

(八)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密切关注世界信息化发展动向,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多边组织,大力促进双边合作。准确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情况,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九)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6篇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正如所强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信息化无一不是各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成为重塑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互交融成为水到渠成也是必然而然的事情。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来促进京津冀协同战略的落地是三地政府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病”成为困扰京津冀三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难题。而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可成为有效化解“城市病”问题的有力工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使整个区域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区域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区域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多技术的结合,可实现对区域内一切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京津冀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

正如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部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所指出的:“随着信息化逐步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支撑力量,无论是从落实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还是从京津冀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层面看,都对三地信息化协同发展都提出了迫切需求。可以说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不仅正逢其时,更是箭在弦上。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整体优势,而且通过京津冀地区的快速崛起,还将进一步激活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事实上,纵观全球,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无一不是各大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的关键。

作为全球城市群之首,纽约城市群在遵从共同的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普遍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电子政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智能交通优化城市管理,信息化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行政体系相对松散,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纽约城市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相应的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以保证城市圈信息一体化的高效有序推进。

伦敦城市群的各个城市也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看作发展的机遇,重视自有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以此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刺激城市经济发展,将信息化红利惠及个人。伦敦的“首都雄心”计划中,仅信息化项目便有8个。伯明翰了“智慧城市愿景声明”,确立了伯明翰未来的城市发展路线图;而利物浦也了“连接利物浦计划”以实现整个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日本政府从大局出发,着眼未来对东京都市圈进行全方位的统一规划,并出台“东京泛在计划”,在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首尔城市群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大平台建设与应用,促进整个城市群无障碍、一体化发展。

虽然与世界其他的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有一定特殊性,其基本出发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但这毫无影响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价值所在,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也同样值得学习和借鉴。

目前工作只是开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的三地信息化建设,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石景山区工委副主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对外合作研究部主任汪礼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中央确定交通、环保、产业为三大突破口,并率先开展工作。经验表明,这三大领域工作均与信息化息息相关。如京津冀及周边交通规划需要把地理、人口、产业等信息融合支撑科学编制交通路网,正在开展的智能交通管理、一卡通交通服务、物流联运等等都需要加快信息化;京津冀环保从监测、应急联动、会商决策、监督治理、生产改进等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北京、河北已经全面部署监测全覆盖、环保信息共享联动;正在开展的产业转移对接工作,把京津冀产业链和生产要素禀赋资源等信息拿到一个平台,让企业和产业按照市场规和政府导向有序转移,同时正在推进京津冀钢铁、装备、智能终端、食品、医药等产业协同创新和生产都基于信息作为基础,目前各项工作只是开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包括正在推进的旅游产业协同、农业产品协同、物流协同等都在同步规划信息化工作。”

对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工作,汪礼俊结合国外城市群的信息化建设经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机制组织协同方面,京津冀信息化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本省市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要增加在中央网信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的新机制,由中央网信办和协同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统筹相关国家部委制定推进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的任务和工作计划,统筹组织国家部委与京津冀三地政府衔接,加强督导和协调,可以按照“1+N”模式组织对接协调,“1”就是落实《信息化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的总体对接方案,“N”就是不同部位承担的任务分别形成对接方案,要求京津冀三地政府做好落实和配合。此外,将京津冀信息化协调发展任务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国家部委牵头负责推进的工作,京津冀三地配合,二是京津冀三地联合推进的工作任务,三是京津冀自身补短板的任务,第一个层次任务纳入中央国家层面督导考核,第二个层次任务纳入京津冀三地政府联合考核,第三层次任务纳入本地政府考核。

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要支撑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协同。针对重点行业共同提升并推广“互联网+”及两化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推广工业云应用,促进京津冀联网协同制造,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合作,提高区域资源共享和流动效率。同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京津冀产业转移地图,将全球、中国、京津冀的产业链、产业相关要素资源呈现出来,促进京津冀政府决策精准转移和承接,引导相关要素聚集,引导相关企业有序转移,提高转移的针对性和效果。此外,还要加强信息消费环境保障协作。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基础环境,促进新型信息消费终端的普及。联合推动数据交易服务,建立数据资源的资产化和数据流通交换体系,促进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协同联动管理方面。配合京津冀城市群定位和建设,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交流合作,推动城市空间规划、地下管廊建设、立体交通智能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人口动态管理、社会综合治理、宜居小区布局和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城市群内部集约建设,城市群间相互借鉴。以交通和环境为例。建设京津冀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三地交通出行信息共享;实现京津冀统一的交通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促进三地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联动;推动PM2.5监测、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管等专项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等。同时服务中央工作联动。河北承担首都护城河作用,做出巨大努力,需要应信息化提高护城河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信息获取上,京津冀和中央建立联动信息平台,在应急管理上通过智能化平台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网上网下舆情研判上,京津冀建立联合工作平台,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

共建服务平台方面,要实现民生服务一体化。随着产业的布局,京津冀三地工作人三地互性更多,北京、天津养老人口都在向河北流动,加快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安、民政、医疗、教育、食品安全、交通服务、养老等应用创新和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医疗和教育为例。推动区域医疗领域信息化设施无障碍连接,推进区域医疗系统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医疗电子信息的互信互认,包括建设互认电子病历及居民健康档案;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提高区域医疗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社保无差异化服务,异地报销。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加快推进京津冀教育资源互联互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京津冀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关系的虚拟映射,现实中尚无法实现的一体化治理可通过信息手段在虚拟空间中得以突破,并推动现实工作顺畅行进。然而,由于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缺少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安全保密成为共享壁垒等问题,直接导致京津冀信息公开不充分,办事流程难以共享,很多办事事项一旦跨地域就需要重复办理,如汽车属地管理资质、高新企业认证资质、生产过程资质互认等。因此,在信息深度共享方面要不断促进区域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与利用。探索建立三地政务数据共享目录、信息资源共享业务数据库和集群管理平台,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办事流程互通,审批结果异地互认。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共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动数据开放对接,提高公共大数据开发利用程度。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7篇

信息化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同志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党的*报告也指出“*,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力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和推进大同的信息化建设,要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现代化,推动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各级政府行政效率和全社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搞好信息化,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应用是核心。我们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继续切实解决好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坚持高起点规划,解决网络和信息滞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一样,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规划。我市是过去全国最大的煤炭城市,其上游型产业、资源型产品,决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落后,面对新兴的信息产业,我们必须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做好规划,推进应用。要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基础条件,立足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面向应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互连互通的传输网络,构筑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便民服务等若干应用系统,开发和建设具有自己信息特色的资源数据库,所有这些规划都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网络滞后,信息落后的问题。二、坚持高标准建设,解决建设不规范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实施政府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和省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的决策,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有了高起点规划,还要有高标准建设来保证它的质量,在网络建设上,要建立统—的应用平台,重组资产、整合资源、优化资质,避免重复建设、投入割据和人才流失;在数据库建设上,要利于检索、利于追加、利于更新、利于创新:在软件开发上,以应用开路,要应用得体,应用方便,应用到位,尤其在事关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项目和对面向公众服务的办事项目上,要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享受到政府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在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快企业信息化和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三、坚持高质量培训,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创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训,要培养一支精干的高级管理建设人才;要培训—批复合型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应用人才;要进行政府上网的应用性培训,在领导干部、在职公务员和广大职工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培训,尽快适应网络时代“电子政府”的要求;要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四、坚持高水平管理,解决管理滞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是—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市政府还应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使终端、网络、数据库既能产生出源、流、库各自的规模效益,又能发挥出对经济的整体推动作用。要坚持法制的原则,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依法推进;要坚持市场的原则,全社会投入,企业化运作,根据需求,利益驱动;坚持行政的原则,要面向发展,政府推动;坚持效能的原则,要健全组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新机制。五、坚持高效率应用,解决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必然引起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提高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关键是政府上网,加强应用。首先,推进各县区、各领域政务部门业务网上办公,不断完善政务网功能,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政府部门工作的权威性和办事透明度,最终推动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其次,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化,运用数字技术,重点建设和完善城市各类应用系统,在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三,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信息化,整合一批能够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形成一批基础性、公益性的大型数据库,建设一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加快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提高全市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总之,我们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培训、高水平管理、高效率应用,解决规划滞后、重复建设、人才缺乏、管理不够、应用不足的问题,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让全市人民充分享受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8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关精神,搞好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现就农业部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1号文件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作为九大目标之一。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列入“十一五”时期重要议事日程。“十五”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我部提出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狠抓“网络延伸、资源开发、信息”三个着力点,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建立了以农业部门户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农业网站群,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农产品监测预警、遥感监测等应用信息系统,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但是,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信息工作队伍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需要,广播、电视、电信、报刊等常规媒体传播农业信息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此,各级农业部门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有关要求上来,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面向“三农”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把握方向,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二、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发展趋势。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一是政府主导化趋势。国内外成功实践表明,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需求复杂化趋势。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主体有不同的信息需求。新品种、新技术、供求、价格、预测等信息成为需求的热点。三是渠道多样化趋势。各地经济实力和信息化整体水平的差别,造成农业信息化推进方式各不相同,信息服务呈现出多渠道、多模式、多手段综合应用的态势。四是工作交织化趋势。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消费等各个方面,工作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与农业各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工作交织推进。五是发展社会化趋势。实践表明,除了政府主导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三、理清思路,明确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与总体目标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服务为中心,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推广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应用服务系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五)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的工作原则。一是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要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系统协调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各地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立足本地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工作。二是强化服务,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在努力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重点加强面向农村广大生产经营者的微观信息服务。要求真务实,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三是加强引导,合力推进。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开放农业信息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服务社会化。四是积极探索,鼓励创新。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创新增活力,在创新中谋求更快的发展。

(六)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计划用3到5年时间,通过“五抓”促使“五个根本提高”。一是抓工程,促使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覆盖面有根本提高。二是抓标准,促使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标准的统一规范程度有根本提高。三是抓资源,促使面向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成效有根本提高。四是抓应用,促使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建设现代农业的贡献率有根本提高。五是抓队伍,促使农业信息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根本提高。

四、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七)注重研究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扩充、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需求。

(八)加强信息资源采集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水平。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联合各涉农部门,重点做好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动植物疫病、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农资质量监管、农垦信息以及农村劳务、文教卫生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特别应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分析工作,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努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九)加快重点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力度,对各级农业部门现有数据库资源扩充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快重点数据库的建设。各级农业部门建立的数据库要联网运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库资源效益。

(十)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要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做好信息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制度,使信息工作尽快制度化、规范化。农业部要根据“经济信息日历”的安排,及时信息,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信息制度,开辟窗口,拓宽信息渠道。

五、实施重点工程,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

(十一)全面实施“金农”工程。“金农”工程是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各地要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根据全国统一的项目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在实施好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及早规划设计和及时启动二期工程。

(十二)加快推进“三电合一”工程建设。“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农业部门强化信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认真总结项目建设、运行管理、资源整合、服务机制的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创新,本着“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着重于成效”的原则,把农民急需的农产品市场和科技信息传播到乡镇村屯,努力提高“三电合一”平台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信息服务支持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覆盖面达到80%以上的县。

(十三)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计划完成“十万村庄建站、百万村官在线、千万农民上网”的建设目标。“十万村庄建站”,就是要在全国以省(区、市)为实施主体,共选择十万个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点),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百万村官在线”,主要通过整合面向农村农民的培训资源,在十万个示范村培训100万名村、组干部,使之能经常“在线”获取信息,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员和引领村民利用信息致富的带头人。“千万农民上网”,即主要通过已培训的村干部,以“一带十”,帮助辅导1000万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服务信息。

六、加强整合开发,推进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十四)建设完善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建设完善各级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各级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整合,形成合力,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门户网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业门户网站信息(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依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力争“十一五”末,中国农业信息网在世界农业网站的综合排名位居第一;各省级农业门户网站在本省(区、市)各行业门户网站的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十五)开发完善农业信息应用系统。要以增强农业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目的,开发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三大应用信息系统。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主要建设农产品市场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和农村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市场监管系统主要建设统一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行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的网络化。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一要完善农村市场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主要工作包括扩展系统功能,完善服务,探索发展电子商务等;二要建设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到2010年,网络化信息采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三要建立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通过整合中央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农技推广部门的农业科技信息,实现数据库群的联网信息服务。

七、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十六)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各地要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功创造和有益探索进行发掘、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要注意跟踪国际农业信息化发展动态,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

(十七)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创新。创新信息服务内容,重点要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农民的信息需求,不断丰富、充实和更新信息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就是要注重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有效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

(十八)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强调合力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措施健全机制,动员、整合各方面力量,特别是要重视发挥电信运营等工商企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八、强化培训,抓紧抓好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十九)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要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二十)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培训要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力争到“十一五”末,平均每个行政村有1-2名合格的农村信息员。

九、加强研究,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二十一)研究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结合信息工程项目和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采集和加工标准。重点研究制定“金农”工程、“三电合一”信息平台、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基本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农业信息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规划,明确职责,把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十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要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专项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央资金要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服务效果好的建设项目给予适当支持。要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