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3:07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099-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宏大而具体的部署,其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不言而喻。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就是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一门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借以坚定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课程。本文对“概论”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理念作初步探讨,以就教同仁。

一、 师生都需要培育“改革”思维

(一)教师以“改革”思维引领教学

1.“概论”课教师自身要树立“全面深化改革”意识。从历史角度看,改革贯穿于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体制障碍,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动力。从现实角度看,必须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因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概论”课教师自身要深刻吃透“改革”的精神实质。教师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到具体的教学方法等层面牢固树立起“改革”意识。同时,要以“改革”为理论主线,引领学生既能从纵向梳理改革的历史进程,又善于从横向分析不同时期改革理论的内容和实质,纵横结合,思考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等等。

(二)学生以“改革”理念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更多地是奉行“你说我听”的学习理念。因此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首先就要引导大学生对这种“被动学习”进行“自我革命”。众所周知,“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必须拒绝“顺民”心态,必须充分发挥“公民”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及广大民众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巨大变化,理性地思考“什么是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将往何处去”等问题,同时学会分析种种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学生变无条件接受为质疑性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改革”思维不断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实质的理论修养过程。

二、 以“全面深化改革”整合教学内容

将“全面深化改革”融入到“概论”课教学,中观层面要求教师以“改革”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式教学。具体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且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深入。结合“概论”课教材,一般可以整合为以下几个教学专题:

(一)总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是有底线的改革,坚持有所改有所不改。正如所说:“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1] 1576-1577“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十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2]所以在总论专题中,作为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宣讲“有所改有所不改”的原则,破除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旗易帜”的错误观念。

(二)关于执政党的建设思想

不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思想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若干时期,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将其排斥在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现实工作的指导思想之外。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是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活的灵魂;以走自己的路为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改革发展不走老路和邪路的行动指南。因而必须高举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旗帜,将新时期改革发展坚持到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础理论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改革;基本对策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文化体制改革是应对全球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加强与国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提高“软实力”,就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要改革文化体制,提高文化竞争力,改善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理论上的支撑。首先,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需要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很多鉴戒,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有相交的部分,但文化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具有诸多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特征,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不能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替代,而且由于这种改革的风险性更强,这就要求理论准备要更加充分与成熟。其次,文化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整体系统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通过近些年来学术界与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行业研究成果比较多,整体研究比较少;二是整体研究限于观点的陈述,论证比较单薄。第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理论文化战线的一贯政策,也是繁荣文化艺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的一大法宝。

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该目标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表明,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也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国的改革都是不完整的。并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其中,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又制约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做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会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高的起点,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文化水平,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促进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的呼声,总结实践的新经验,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立足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精辟地概括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到古为今用。

总之,学术界普遍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和障碍的增多,在理论层面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成为客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来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以下就是笔者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

1.创新理论,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依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一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文化建设形态还是文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共公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产业管理,我国文化管理理论都面临着一个全面创新的任务。如果不能在关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职能、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之间建立起科学边界,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文化管理理论的突破,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深化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的形势不相适应,诸多不适应己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强化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

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应该体现在政府应始终注意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建立保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管理,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文化宏观领导体制。文化的产业属性也要求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和文化市场信息,制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运用综合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文化产业区块,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减少市场失灵的不利影响。

总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明确要求,这必然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毋庸置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李怀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2]文化产业竞争力花建、巫志南、郭洁敏、王国荣、吴文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3]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谢名家等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4]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朱希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5]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管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学林出版社,2001年4月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改革;中国梦

近期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因其所展现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心,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广泛热议。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行多维度的文本研究与解读,往往会形成多种多样,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论。而对于文本解读来说,文本的中心恰恰同文本的环境紧密相连,因此,需要在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达成文本与其背景之间的视域融合。所以,一旦结合关于中国梦以及意识形态等重要讲话的论断这一背景,就不难发现《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与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

信仰,是人类历史实践的产物,关乎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信念、习俗、道德和行为规范等等,是人对自身与自然、现实与历史目标之间关系的回答与解决形式,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原始社会以来,自然宗教以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的形式,占据着人类信仰的正统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仰的形式不断变化,先后产生了自然宗教、人为宗教,包括私有制下的商品拜物教,即以商品流通为体现的,对于物的逻辑的信奉、无产阶级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等诸多形式。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人类在历史中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正确解答了人与自然、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为旨归,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因此,就当代我国的现实来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时代的呼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全面深化,势必会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历史性的要求。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信仰遵循马克思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具备着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就是在历史的连续性中,持续解放思想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这与在全国范围内所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将思想统一到了重新树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上,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信条,才能够使改革开放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次彪炳史册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今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样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信仰的缺失为改革的进一步全面深化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一方面,既得利益者由于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社会公共资源为寻租资本,形成了阶层与利益的固化,导致了权力的异化与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并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对抗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由于缺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个体的短期利益为衡量全面深化改革的标准,无法深切体会到自身是改革的长远受益者,从而成为了潜在的改革抗拒者。在个体与集体、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寻租滥用之间,社会矛盾凸显,进而不持续化,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同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将全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重新统一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上来,以制度建设为约束,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引导,双管齐下,才能够“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降低改革的风险与阻力。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重要保障。《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之一,这一伟大的创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带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市场经济本身遵循着物的逻辑,当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物与物的关系时,商品拜物教就会成为侵浸人们的信仰的消极力量。而社会主义制度则遵循着人的逻辑,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拒斥一切阻碍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异化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与制度应用的创造性结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2]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其本质上无所谓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在于需要应用其于怎样的价值形式之下。历史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并非是资本主义体制所独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造性结合发挥了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体制下难以发挥的巨大优势。因此,市场经济这匹“烈马”必须被置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约束之下,否则就会为“骑手”造成伤害。一旦丧失了正确的价值追求,对于利益最大化的笃信必然会带来价值观上的扭曲。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与现实国情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任务与使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能否在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经济积极性的同时,使其始终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追求的应用手段而加以合理、有效的约束。越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就越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保障。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之下,不仅仅具有其必要性,同时也具备其现实性。如果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理论背景与具体措施来看,就不难发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全面深化改革之间的紧密联系。从整体性的视域出发,中国梦的理论背景与《决定》形成了互补,揭示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全面深化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历史时期相比较而言,当代我国人民在信仰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物的逻辑的侵浸之下,部分国民的价值观严重扭曲,且国民意识与行为方式的一致性正在被多元的价值取向所瓦解。从客观原因来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来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严重冲击,在信息爆炸与现代通信手段的共同作用下,多数民众很难保持清醒的认识,或不加审视盲目跟风,或彷徨无措随波逐流。从主观原因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过多地侧重于意识领域,仅仅将信仰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加以对待,所以往往依赖于理论上的“教化”,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特质。抽象的理论只能够被少数人所理解,而无法掌握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因此,致使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部分民众因缺乏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体认,而普遍陷入到信仰的虚无主义窠臼中。尽管,在个体价值与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建构起一套能够保证全体国民思维与行为方式一致性的一元化意识形态体系已经丧失了可能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在多样化的统一中重新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如果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缺乏其具体化的维度,就难以使民众普遍接受并自觉践行,即抽象的理论形式很难在现实中实现普遍的大众化。所以,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是具体的与实践的,它不能仅停留在思维和理论层面,还要深入到实践层面,因为信仰不但表现为一种意识活动,同时也表现为一种生存形式。这就要求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这样一种形态出现:它能够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统一于自身,并且能够以具象化的形式为群众所普遍接受。

2012年11月29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展览《复兴之路》过程中,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指出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的提出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形态,使其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凝聚了多元价值与利益诉求,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共识,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它是民族梦、人民梦,但归根结底是个人的梦想。每一位个体都是人民、民族的一份子,他们对于自身梦想的合理诉求,都是中国梦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梦想的实现同时也是人民梦与民族梦的实现。因此,个体在他的群体形式中找寻到了归宿,得到了认同,民族、人民与个人等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在价值主体不同的形式统一中达成了共识。马克思主义信仰跨越了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鸿沟,真正的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现实追求。无数个体为达到自我实现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被统一到了共同的历史目标之上,永无止境的改革以现实化的形式,成为中介,在渴求梦想实现的主观愿景与历史目标的完成之间架设起实践的桥梁。因此,中国梦理论背景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同一条实践道路的不同体现,后者是对于中国梦不懈追求的实践,而前者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旨归。

所以,尽管在《决定》中,“中国梦”这一概念仅仅出现了两次,但是作为在现实与理想张力之间对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诠释,中国梦成为了贯穿整个《决定》中的另一条主线,即《决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全面深化改革辩证关系的统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因此,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具有了内蕴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的现实性。

参考文献: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4篇

《决定》提出了“四个统一”“四个是”“四个首次”“六个紧紧”“六个性”“六个化”等重要的新理论、新政策、新任务和新要求。

“四个统一”:中国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方法论,其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统一,微量积累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延续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四个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四个首次”:理论上首次定义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次提出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首次在“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之外加上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首次强调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六个紧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个性”即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六个化”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

《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释放出市场活力、社会活力”,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决定》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核心在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十大新亮点: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招考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全国统考减少科目;高考不分文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普通高校、高职、成人高校学分转换;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推进学校“去行政化”;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5篇

1.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议题是学者们交流的热点,包括“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难度和方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 关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大问题的理解”等具体议题。

有学者指出,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了很多从前改革不具备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难度很大的挑战。一是改革的阻力比过去更大了。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利益关系的障碍、机制体制的障碍都比过去更突出;二是改革的难度更大了。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等问题,难度更大;三是对改革的期待更高了。人民在期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个体尊严、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更迫切了;国家经济社会要实现难度更大的科学发展。四是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增多了。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因此,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许多外部的新挑战。这些困难更需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与会专家也指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如,目前的政治体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作用、现行的政治体制的超越性和改革政治体制内部的管理方式的重要性等。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学者们基于“三个自信”,探讨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前提”、“确立制度自信的途径”、“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建立三个自信的价值何在”等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具体的体制和机制,这一点也反映了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并提出了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凸显制度建设成就的思路。

有学者结合“三个自信”探讨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重新定位问题,指出有其他参照物折射的制度自信能够避免盲目自信,同时制度自信的建立需要有自己的框架结构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内容。

还有学者指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前提。

3.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价值目标。学者们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的价值保障为维度,探讨了“意志精神:改革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 “价值观念多元与凝聚共识,实现中国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如何保持党的理论思想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道德优势”、“道德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等问题。

有学者在对道德意志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正在丢失,民族意志面临着被消磨的危险。这就要求广大干部要勇于探索道德意志品质,加强自我修养。

与会学者分析了多元价值观念产生的原因,指出它对凝聚共识的挑战,为实现中国梦,应吸收借鉴各种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疏通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各种观念得到充分表达;改善民生,在利益均衡基础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公平,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构建发展共同体,建立新型社会关系。

还有学者思考了道德治理在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当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应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伦理价值的建设,塑造良性的公共能量场,增强服务性政府自身治理能力的建设。

4.关于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变化。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变迁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有学者从国有企业改革谈起,指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为我国企业转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有学者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决定作用问题”为中心的论述中,指出对市场经济作用问题的探索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市场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的需要,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要加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我国市场经济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必须服务于经济制度,既要发挥效率,又要解决公平的问题,这是改革实践的需要。

5. 从方法论和国外视野出发对深化改革的建言和解读。有学者以“我们今天应当向马克思学习什么”为中心论述了马克思关注弱势群体权益的大众情怀、追求人的幸福和自身完美、做人做事始终如一的精神、不畏世俗强权的钢铁意志、善于自我批判的无私品格及其当代价值,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还有学者指出,新型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因为新型现代化契合了中国梦的内涵、特点,符合中国梦的现实指向,指出实现新型现代化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基于传统旧型现代化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注意它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协调性。在实现现代化的方略上,使生态文明登堂入室,并加入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有学者还分析了俄罗斯媒体、学术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俄罗斯对全会精神的解读纵深到会议公报的全部内容,俄罗斯媒体和学术理论界用“划时代”、“历史性” 等字眼儿评价此次会议的历史地位,在“全景式描绘蓝图”的高度上理解此次会议的目的,从经济发展需求视角分析此次各项决议提出的初衷,以“市场地位的提升”作为关注热点,期望自己国家发展中遇到的相似问题可以得到触类旁通的提点,并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表达了习惯性的怀疑。

此外,还有对 “生态文明是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三大规律的新认识” 、“保持党的理论思想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道德优势”的多角度的解读。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6篇

尊敬的党组织: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党的xx届三中全会,回应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记得黑格尔说过,历史就是回头去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实践证明,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也将创造未来中国的壮丽前景。对于任何一种探索和试验来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适时地进行改革,改革才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依靠改革,我国经济实现了举世罕见的高速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就了惊艳全球的“中国奇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需要加快改革,落实.需要深化改革,向实现“中国梦”冲刺没有其他路径,唯有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明天。

也正因如此,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特别是《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全面勾画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上的改革方向,这是决定我们党正确把握未来中国改革方向的总的路线图,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然而,无论从国内发展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变化看,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滩、闯急流的关键时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任重道远、举步维艰。正如船到中流,不进则退。

如此说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从当年壮士断腕、扭转乾坤的战略家身上汲取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看待问题,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去衡量问题,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用行动来涉急流、渡险滩,用实干来开新局、写新篇。

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完成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而这一目标完成之日,也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实现之时,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中国时代”。

这是普天之下龙的传人共同憧憬的美好梦想,也是五千年来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盛世愿景。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7篇

【党员干部学习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心得体会范文一】 四月的南粤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在这大好春光里,关于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如同春雷惊蜇,为当前及今后广东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供了遵循。

历史的鼓音总会在时代转进的关键节点擂响。时间回溯到2012年12月7日11日,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广东。一路上,他发表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动员令。考察期间,他对广东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成为对广东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如今4年多过去,在考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激励下,全省上下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工作中,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迎难而上,矢志攻坚,努力探索,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前列、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文化强省建设走在前列,为全国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可以说,对广东提出的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的殷切希望,正在变成现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使命的召唤点燃了广东激情。然而,以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区的要求分析外部形势、审视自身,广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经济形势正在经历深刻而复杂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百舸争流,你追我赶,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迅猛,对广东形成巨大竞争压力;同时,省内不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也愈加凸显,等等。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指引。在广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再次赋予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东未来发展的深切寄望,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广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责任担当,更加明晰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前进方向。

新的起点,新的长征。正如胡春华书记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所讲,四个坚持是广东改革发展的旗帜和原则,三个支撑是广东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路径,两个走在前列是广东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这些新要求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广东的展开和具体化,是广东今后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更是广东工作的总目标。作为当前来说,全省上下就要深入学习领会好重要批示精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一项一项的工作举措,努力聚合改革正能量,增创发展新优势,开拓广东工作新局面。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实质。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必须全面准确领会批示的精神实质,把握好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各级要认真部署,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好,自觉用批示精神指导实际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上来。

二要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学习理论是为了推动工作,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思想引领、理论先行,把重要批示精神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广东历次重要指示一体认识把握,以新精神统领工作全局,以新思维谋划和布局未来,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制定发展举措,对未来五年的决策安排进行调频对表,确保改革有新进展,工作有新起色,发展有新局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广东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岁月的奔涌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相信在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目标指引下,未来广东改革发展之路将越来越宽阔,人民生活将越来越幸福,的期望和重托也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党员干部学习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心得体会范文二】 要充分认识重要批示的重大意义。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在新起点上再创广东工作新局的重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法宝,四个坚持是梅州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政治保障和理论指引,任何时候,我们在四个坚持上都要一以贯之,不能有半点含糊。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推进广东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三个支撑关系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是党中央对广东新时期工作如何先行一步提出的新任务、新定位;梅州作为广东的一个地级市、全域原中央苏区,肩负振兴发展大任,一定要自觉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为广东发挥三个支撑作用作出应有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广东保持率先发展的政治要求和责任担

当,两个走在前列 是站在时代高度,要求广东在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同时,就要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步伐,明确了我省改革发展的标尺,描绘了宏伟蓝图,不仅在时间节点上体现率先,更要在发展质量和结构效益上进行引领示范;这也要求梅州增强两个走在前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在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积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要以重要批示精神统领梅州改革发展全局。市第七次党代会坚持传承创新,无论是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制定,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都是从中央和省的部署、梅州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总体上是与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精神保持一致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重要批示精神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体认识把握,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工作全局,研究谋划好未来工作,细化实化、加压提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换发展动能;抓好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发展动力;抓好对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抓好软硬环境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抓好脱贫攻坚,改善重点民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要认真做好重要批示的学习宣传工作。要坚持思想引领、理论先行,以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迅速抓好学习培训,各级党委(党组)要采取多种形式把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学深学透,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研讨、带头宣讲;要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党员干部专题教育培训,组织面向城乡基层的巡回宣讲,确保全员覆盖,形成强烈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要深入推进专题研究,紧紧围绕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围绕梅州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列出一批重点选题,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梅州以后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和党的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策略,谋划发展举措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要广泛开展宣传报道,重点在准、新、实上下功夫,加强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使对广东工作的指示要求深入人心,为梅州新一轮改革发展凝心聚力。

【党员干部学习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心得体会范文三】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广东省委深刻认识到,只有自觉以深入的理论学习为引领,才能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谋划改革,不断增强改革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迈进。

一、以理论学习为引领,增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广东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直发挥着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就选择广东,宣示了我们党进一步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要求广东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月,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广东提出殷切期望,

希望广东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实践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广东省委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凝聚了改革共识,增强了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以走在前列为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省委中心组在学习中,始终坚持从问题出发、从全省发展实际出置重大改革研究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主持召开10场重大改革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通过对重大改革问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改革的目标任务。1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10个方面的主要改革任务,明确了引领全省改革稳步推进的施工图。随后,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陆续召开8次会议,先后审议了广东省全面落实中央改革重要举措和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等38份重要改革文件。今年1月,省委明确提出:改革对广东至关重要,做好新常态下的工作,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必须高举改革的旗帜,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狠抓改革落实,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突破。

一年来,广东省各领域的深化改革措施全面推开。大力推进清单管理,率先统一公开46个省直部门694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涵盖省、市、县三级的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积极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制定《整合优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实施方案》。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开局,《广东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全省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先后挂牌设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在全省推行,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并完成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广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文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序展开,《广东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等相继推出,权力监督的笼子不断铸牢。基层改革创新亮点纷呈,一批富有成效的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范围推广实施。编制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主体功能区配套的环保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2017年初,全省186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启动。

经过一年来的改革,全省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同比分别增长17.9%、118.8%;钢铁、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提前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全省财政总支出超过2/3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类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2%;粤东西北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GDP增速比珠三角高1.5个百分点以上;南沙新区新签项目投资总额超4900亿元,前海新区入驻企业超2.7万家,横琴新区入驻企业达7700多家,一批金融、产业创新政策在三个新区落地,广东改革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以走在前列的担当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前发展

强调,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广东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和钉钉子精神,保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改革锐气,力争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

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要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鼓励大胆探索,着力营造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的浓厚氛围,坚决破除一切束缚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走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列。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深入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扶持打造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凤凰涅槃。

走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前列。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广东必须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加快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国际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加快珠三角、粤东西北等区域对外开放的合理布局,打造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对外开放平台,强化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广东、泛珠三角经济圈乃至全国经济的带动辐射效应。紧紧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大力度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能,构建粤港澳深度融合、辐射泛珠、面向全球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

走在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凝聚最大共识,寻找最大公约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基本原则,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坚持四个把握,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回顾过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扎实有效推进各领域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要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改革,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推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为何改、改什么、如何改上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引导各方面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更好地推动改革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把握好协调的改革节奏。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确保各项改革举措配套衔接、彼此支撑、相得益彰。整体推进并非平均用力,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当前,广东要重点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增创新优势。

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依靠顶层设计指路,又要通过基层实践探路。当前的改革,既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中央的顶层设计,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科学确立改革的目标方向、先后顺序、主攻重点,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保持一致、在实施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时,也要重视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从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汇聚强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第8篇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改革的重要拐点上,为茫然的人们,点亮的一盏明灯;对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和道上的缺失的一次深刻弥补,是对“第三次改革论争”结果的最坚定,最明确的指示。

2004年起,社会上关于改革问题和方向的激烈论争,被媒体认为是继1982年到1984年的第一次大争论、1989年到1992年第二次大争论之后的“第三次改革论争”。从起初的经济学界内部在关于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争论,到后来扩大到教育、房产、医疗、法律等各个层面的全民参与的大论争,论争的关键性认知差异,出现在,一方认为,问题是由于市场化改革所致,必须全面后转;另一方认为,这是改革不彻底、在继续深化改革的方向上有所偏差所致,必须全面加速推进改革,调整方向。

我个人认为,贫富差距的悬殊、房价不停飙升、医疗体制改革偏失、教育产业等改革不彻底和改革方向偏差导致的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正是引起公众广泛参与“第三次大论争”的动因。

随着经济学界郎咸平和顾雏军关于国企改革的激烈争论,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家、商企业界人士参与到论争中来。社会上不断涌现由百姓“仇富”情绪和行为所致的暴力事件;房地产界出现了任志强关于“富人区”和“穷人区”、“我们只给富人盖房子”的大炮式的言论;教育领域,对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化的关注空前的高涨;“看不起病,去不起医院”等百姓生活中切实的问题,摆在了这次论争的显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