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8 16:51:48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1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在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和战略目标。原因很清楚:物质文明建设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力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整个社会的进步才是健康的。此外,曾经持续十年的“”造成了人们理想信念的扭曲、道德与社会风气的滑坡、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培育、塑造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文化水平。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阐述。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把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它突破了过去长时期内偏重于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或配角地位的认识与视角,突出了文化或精神文明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主动性和由此带来的其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任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当然,由于复杂的原因,在实践过程中,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的情况始终存在。19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思想大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得到充分展现的同时,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则出现了理想信念失落、道德失范、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冲击和侵蚀等严重问题。有鉴于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任务和目标、着重点与具体部署等作出了全面阐述。

十五大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

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加以郑重确认和阐述。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因为,两者的内涵基本上是相同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区别在于'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当然,言说精神文明时,偏重于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言说文化建设时更集中于文化事业本身,有时还包括展开言说教育与科技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与建设目标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其突出特点是放到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放到世界各民族交往日趋频繁、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十六大报告讲: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我党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文化发展的“新自觉”

正是在上述文化发展战略制定并不断落实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是甚至更重要的是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所谓世情就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由此带来两个方面的迫切要求: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出现新动向,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今天,这种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趋深入和复杂。其中既有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又有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汇与交锋,同时还有文化产业、文化创造与传播方式或技术的相互促进和竞争,等等。在此情况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价值观层面和技术、制度层面上的任务变得空前重要和艰巨。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而一个真正的大国,既要有经济实力,还要有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更有基础和优势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所谓国情,就是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一步言之,从国家和执政党的角度讲,中国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成就骄人。这就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提了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角度讲,随着温饱的解决、随着部分地区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小康的即将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变得日趋重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阳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述背景下,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2篇

我代表区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就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向区委考核组各位领导作述职述廉报告:

今年以来,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实现了年度工作目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党员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深入

制定了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配发了学习教材,组织了优秀党课下基层活动和党员党性实践活动,开展了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规范化达标建设活动。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知识竞赛,荣获全市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了全市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荣获优秀组织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区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高潮,被命名为全省党员教育先进区。配合组织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编印了中心组学习资料。举办了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及时开展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成立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集中教育宣讲团,深入开展了理论下基层活动,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等,累计授课余场,受教育干部达万余人次。

二、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一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全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工作成绩卓著。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分解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省文明委组织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重点单位座谈会上,我区作为区县典型作了经验介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为年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召开了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落实了为未成年人所办十一件实事,组织开展了网吧专项检查,集中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组织文明单位、青年志愿者,成功举办了以“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社会宣传活动,落实了首批受助计划,建立了助学基金。

三是深入开展了“温馨社区”和农村“三个一”创建活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以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平安型、生态型”为主要内容的“温馨社区”创建工作。推出了科苑街道办事处科技苑、潘庄等一批社区典型。中央文明办及市委领导对我区文明社区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上,我区作为城市社区的唯一典型做了典型发言。农村“三个一”(一条文明街、一个垃圾处理系统、一个小康书屋)创建工作,按照区别对待、分类导的创建原则稳步推进,先后召开了全区“三个一”创建工作会和现场交流会,涌现出了南定镇郭辛村、岳店村等一批典型。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3篇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作用

1、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人才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就可以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企业文化,可以充分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以此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2、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本着对员工负责的原则,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的作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有利于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3、有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品牌形象直接关系到其综合竞争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构建理念,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获得更多优秀人才和市场客户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优秀力量加入到企业中,有利于促进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形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社会价值

1、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构建,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在企业中形成健康的、积极的文化氛围,充分肯定和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力求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使员工可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利于促进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可以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的道德文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精神文明事业的健康发展。

2、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文化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表现,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以强化企业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思想,而且可以在企业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更有效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3、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员工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有利于从整体上强化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新的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为员工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刻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和关心。

2、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构建,要考虑到员工的成长需求,在企业中构建科学的、公平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员工可以在企业中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结合员工的精神需求,不断完善企业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积极帮助员工提升技能与素养

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对其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是实现员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此,在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要注重为员工创造更多可以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在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方面都得以强化和提升,只有员工队伍整体的知识水平和精神水平获得提升,才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4篇

一、目标

争取在20*年年底通过市级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

二、措施

(一)组织实施

1、成立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局长陈慧同志担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县卫生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局办公室负责创建日常工作。

2、局领导对创建工作要高度重视,对重大问题要亲自参与讨论并决策。将创建工作纳入20*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要求职工个个参与。并且加大创市级文明单位工作的考核力度,作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层层落实、奖惩兑现。

(二)具体创建安排

1、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卫生局党委以创“四好”班子为主要形式,狠抓领导班子建设。抓理论武装,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坚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五个一”制度、理论学习的领导责任制、领导干部定期脱产培训制度、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抓团结协调,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卫生局党委坚持把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工作作风、思想行为的规范化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保证和巩固了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间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抓基层班子,提高班子整体功能。局党委对所属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考核,不断优化班子结构,促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抓党风廉政建设,构筑反腐败工作新格局。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建立并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三项谈话、任前公示、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深入推进源头防腐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责任体系。

2、认真搞好行风政风建设。为了加强卫生系统的行风政风建设,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提高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卫生局党委继续在卫生系统开展行风政风集中评议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卫生局请销假制度》、《**卫生局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制度》等19项制度,狠抓作风、纪律、效果、质量的督查和考核,强化廉政建设和政务公开,严禁吃、拿、卡、要,规范文明言行举止,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切实转变作风,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高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达到社会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满意率达85%以上。

3、建设学习型机关。多种方式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落实了学习制度。坚持每周政治学习,组织机关全体党员、职工集中辅导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等重要理论,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2学时,党员干部参学率达100%。开展中心组学习,每周通过局党委会议组织卫生局各位局领导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卫生中心工作展开讨论,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机关政治学习与党支部学习相结合,向各位局领导、各科室发放《党的建设》、《四川机关党建》、《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辅导读本》等学习材料,开展个人自学和科室自学。同时,鼓励干部职工参加以自学为主的不同形式的文化学习。

4、积极开展各项有益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局机关支部、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委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八荣八耻”和20字基本道德规范学习活动、扶贫送温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送卫生下乡、健康教育,开展医疗护理业务技能和知识竞赛、普通话比赛、十七大讲座、迎奥运登山等活动。

5、积极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在卫生系统评选2个先进党支部、3名先进党务工作者、30名优秀共产党员,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内表彰,开展1次文明科室、“五好家庭户”的评选活动。

(三)搞好职教、综合治理、安全及绿化工作

1、积极选派干部职工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如普通话培训、业务培训等,支持职工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和考试,完成好医生等职教任务。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5篇

【关键词】 启迪创新思维 先进制造技术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54-0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人才素质的本质特征[1]。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是创造者在强烈意识支配下将大脑中已有的感情和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和直觉,以突发性飞跃的形式进行的重建、组合、脱颖、升华所完成的思维,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问题富有新的创意。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得千方百计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2]。

随着现代制造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已成为工科院校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涉及的知识面广,主要内容有: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技术、先进生产制造模式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范畴,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方法,开阔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4]。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工程实践能力,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针对本校该课程的课程性质采取了以下教学手段和方法。

1 采取团队教学方式

随着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深入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团队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以团队为基础,强调团队成员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的配合与协作。不仅有利于课程建设与课程优化,而且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1 鉴于本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涉及的知识面广的特点,采取团队教学方式。授课期间,由一名主讲教师负责总体协调、策划和教学进度安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根据课题组老师所擅长的技术领域和研究领域,把握先进结合科研安排专题讲座2-3次。

1.2 鉴于本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明确需求导向,注重生产实践,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内容。依托校企联合培养基地,邀请企业高工,按照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生产实际,以案例教学的方式,着重讲解先进制造装备、工艺及原理,掌握所讲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从课堂中学到能够应用于制造业生产的实用技术。

2 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鉴于本课程以理论授课为主,将本课程课堂教学按1:1的课时安排教师启发式的讲授和学生主动性的课堂讨论。启发性教学方式中,教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和应用场合做画龙点睛性的介绍,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列举的主要参考文献和出处,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查询。按照班级人数,将学生组成团队,在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阅读大量文献制作本团队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讲授团队见解。而后,在教师引导和点评下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结论。这种灵活性、感性化的教学形式,不仅对于学生建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分析概念以及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散性思维及创造个性的发展。

3 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相结合

由于《先进制造技术》课内学时有限,本课程除安排了大量的思考与分析设计练习题课外作业外,还结合课程相关专题内容,要求学生作课外综述报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结束时学生可将自己的综述报告提交,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批阅和修改,为学生反馈,并将课外综述报告作为课程考核内容。这对于学生掌握概念、综合运用知识、锻炼分析设计思维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现场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实践性特别强。依托学校的数控工程技术中心、先进制造实验室、工业工程实验室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和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先进制造设备,充分发挥辅助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工程实践优势,完成该课程部分内容的现场教学,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4.1 先进制造技术要与时俱进,把握“先进”,通过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柔性装配生产线等内容的现场教学,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积极参加工程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

4.2 工程实践环节不占用理论课时。学校拥有数控工程技术中心等开放性实验室,对于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开设了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快速原型制造和数控电火花等开放性创新型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3 通过上述两种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工程实践能力,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做好准备。一方面,学生积极参加SPR项目及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去分析,把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网络,展开思维;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全国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如“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求异性,逆向综合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训练技能、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结束语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具有涉及内容广、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及先进性的特点,通过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课程建设、课程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出具有发散性、求异性,逆向综合创新思维模式的创新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菩提路小学科研课题组.激发感官 启迪创新思维[J].教学理论与方法,2001.5(9),20-21.

[2] 沈志奇.启迪创新思维的新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2001,z1期:91-92.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6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精华的结晶,是56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鼓舞人民前进的号角,是激发民族活力的灵魂,是滋养民族品格的食粮。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民族精神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时期的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起着巨大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大对文化建设的深刻论述,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成熟和历史自觉。我们党致力于建设先进的文化,先进文化是先进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建设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时展紧密相联。我们应当看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但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但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已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但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这些说明,建设先进文化的任务极其繁重,极其艰巨。我们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的生命力,激发民族的创造力,铸造民族的凝聚力。文化反映了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在继承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机所在。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不可能保持其先进性。文化要创新,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7篇

【关键词】全国苏区 ;“苏区学”; 学科构建

大革命失败后,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同志领导的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志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就到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来发展壮大为红一方面军。随着斗争的发展,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在此基础上,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红色政权――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任中央政府主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苏区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管辖中央苏区全国所有的革命根据地。苏区革命历史地位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从学理上高位推进,在区域上协调创新。

一、构建“苏区学”学科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学术价值。全国苏区历史文化与苏区精神综合研究,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的研究传承和弘扬创新。学术界对全国苏区历史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国苏区历史综合研究成果迭出。继何友良著《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谭克绳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史》之后,又有余伯流、何友良合著《中国苏区史》出版发行。二是各个根据地史研究成果丰硕。几乎每一块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均有成果问世,如余伯流、陈钢合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余伯流、凌步机合著《中央苏区史》;唐志全、陈学明著《“式”革命根据地研究》;黄惠运等合著《东固革命根据地简史》等。尤其是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成果文蔚大观,除戴向青、余伯流、夏道汉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马齐彬、黄少群、刘文军:《中央革命根据地史》;孔永松、林天乙、戴金生编著:《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舒龙、凌步机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 唐志宏、谭继和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等综合性通史外,举凡中央苏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均有多部专史,如余伯流著《中央苏区经济史》;徐学初著《中华苏维埃经济建设研究》;罗惠兰、刘雪明、许静等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权建设研究》;凌步机著《中央苏区军事史》;刘云主编《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汤家庆著《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李国强著《中央苏区教育史》;严帆著《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曾飚著《中央苏区体育史》、黄克富主编《中央苏区调查统计史》;曾维东、曾维才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判史》;陈春明主编《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林道福主编《中央苏区美术史》;吕良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等等。但也有若干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目前尚未有专著产生,如吉安延福革命根据地史,迄今没有一部研究专著。全国苏区历史文化研究尚有许多进一步探讨的空间,需要各地史学工作者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合作,全国苏区同唱一首歌,构建“苏区学”学科。

(二)社会价值。1.有利于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苏区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传承创新体系。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等连接起来,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苏区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传承创新体系。2.传承弘扬苏区精神,促进原苏区县振兴发展。苏区历史通过红军长征发展到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阐述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建党建军建政等历史经验,对于传承弘扬苏区精神,推进原苏区县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苏区学”学科构建的基础条件

(一)苏区历史文献资料与研究论著相继影印或编撰出版。如1.报刊资料:《红色中华》、《斗争》、《红星》、《青年实话》、《苏区工人》、《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红旗周报》、《劳动》周刊、《列宁青年》、《红藏》等。2.史料选编: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中下册);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上册);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苏维埃中国》;陈诚:《石叟资料》。3.文集: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下);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文集》、《选集》、《农村调查文集》;《刘少奇选集》;《选集》;《选集》;《陈云文选》;《文集》;《陈潭秋文集》;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4.丛书: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包括党的系统、政权系统、军事系统、群团系统和分省系统);江西省档案馆等编:《革命历史资料丛书》(32册);孔永松、蒋伯英主编:《中央苏区历史研究》丛书(6册);林多贤主编:《中央苏区研究丛书》(8册);彭光华主编:《人民共和国摇篮丛书》(9册);田延光主编:《中央苏区研究丛书》(10册);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福建中央苏区县纵横》(21卷)。5.回忆录:、肖华等:《回忆中央苏区》;等:《回忆闽浙皖赣苏区》;、谭震林等:《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等。6.相关研究专著:何伟福:《中国革命根据地票据研究》;洪荣昌:《红色票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票证文物收藏集锦》;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余伯流、何友良:《中国苏区史》(上下);戴向青、余伯流、夏道汉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马齐彬、黄少群、刘文军:《中央革命根据地史》;孔永松、林天乙、戴金生编著:《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舒龙、凌步机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 唐志宏、谭继和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何友良著:《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许毅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等。7.外文资料:韦思谛: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s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y;本杰明・I・史华慈: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等等。

(二)苏区精神内涵已经提炼确定。关于苏区精神的内涵,党史党建学界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先后撰文探讨概括。2005年10月,在江西兴国县召开的纪念作兴国调查75周年暨弘扬苏区精神理论研讨会上,2011年11月,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在文章中指出,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第二,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三,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开拓进取,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精神状态;第四,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第五,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①石仲泉研究员还提出了“全国苏区同唱一首歌”,共同传承弘扬苏区精神的呼吁,有效地推动了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的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余伯流认为,苏区精神的内涵可简明概括为24个字,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争创第一、无私奉献。②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万建强认为,苏区精神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巩固、发展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主要内涵概括为:“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奉

公”。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苏区精神内涵作了高度精辟的阐述,2011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7句话28个字,十分精辟、准确。他说:“中央苏区十年奋战的历史,时间长,跨度大,风云激荡,岁月峥嵘,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现在学术界关于苏区精神的内涵的界定均以同志精辟论述为标准。

(三)研究平台已经具备。2013年,经各高校申报、有关省份的教育厅、党史研究室推荐,专家评审组进行严格评审,由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设立八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即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复旦大学、浙江嘉兴学院,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地井冈山大学,苏区精神形成地赣南师范学院,主席的诞生地湘潭大学,遵义会议的召开地遵义师范学院,延安精神的形成地延安大学,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地河北师范大学,设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传承与弘扬创新工作。这些研究基地的设立,为苏区历史文化与苏区精神研究提供了研究队伍、文献资料和办公设备等有利条件。

(四)相关政策措施已经制定实施。2012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根据文件精神,闽粤赣等省积极开展普查申报中央苏区县工作,截止2009年5月20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确认全国共有34个中央苏区县:福建省20个: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漳平、平和、将乐、沙县、邵武、诏安、武夷山、光泽县、建阳。江西省13个: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信丰、安远、广昌、黎川、上犹、崇义。广东省1个:大埔。随着中央苏区史研究的深入,中央苏区县还会增加。赣闽粤各省市区相继制定出台了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广东河源市的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等13 个县(市、区)纳入规划建设范围,积极推动和实施振兴发展措施。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原中央苏区县振兴发展,而且为苏区历史文化研究和苏区精神传承弘扬创新提供了耦合契机,“苏区学”学科构建呼之欲出。

此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民族精神培育弘扬、红色旅游发展繁荣、青年学生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与群众路线教育等,均需要加强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研究,走出政产学研用新模式。

三、“苏区学”学科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苏区学”学科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取得反“围剿”战争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光辉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创建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及其历史地位研究;2.全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研究;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与实践研究;4.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路线形成历史研究;5.“围剿”与反“围剿”历史研究;6.苏维埃区域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事斗争、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城市建设、统战工作和农业、林业工作等各项建设研究;7.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传承创新研究;8.中央苏区与全国各苏区的关系研究;9.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在中央苏区基本形成研究;10.、、、刘少奇、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苏区革命活动研究;11.苏区与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的源流关系研究;12.党在苏区的斗争与白区工作的关系研究;13.苏区历史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14.红军长征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研究;15.原苏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16.苏区红色旅游开发繁荣研究;17.苏区历史文献与口述史料搜集整理利用研究;18.苏区革命史迹遗址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研究;19.全国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数字

化建设、观众教育与协调创新研究;20.国内外苏区历史研究状况综述与苏区历史研究队伍与受众研究;等等。

四、“苏区学”学科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苏区学”既是历史学科,也是思想政治理论学科,需要使用历史学和思想政治理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和交叉研究,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为一门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型复合型学科。具体研究方法有:1.历史分析。将全国苏区历史放在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的整体框架中全面考察、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价,主要揭示苏区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2.综合研究。运用历史学、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思想政治理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和交叉研究,揭示苏区创建历程与作用、苏区各项建设及其与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的源流关系等,整体打造一部中国苏区历史文化全史。3.比较研究。将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将苏区史与民国史会通,分析比较苏区与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的联系,与国统区的斗争及其社会进步与落后情况。4.调查访问。赴原苏区所在地井冈山、瑞金、兴国、宁都、永丰、长汀、上杭、连城、宁化、大埔、海陆丰、仁化、琼州、弋阳、平江、桑植、汝城、红安、百色、遵义、巴中、延安等地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实地考察革命遗迹旧址,访问老红军、老干部及其后代,访问地方党史办、史志办研究人员,查阅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文史资料等。

2011年11月,同志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高度 概括了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今年春节期间,视察井冈山时发表重要讲话,他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高度概括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苏区历史研究、苏区精神弘扬和“苏区学”学科构建等指明了正确发展方向。

苏区历史文化研究大有可为,全国苏区应唱同一首歌。苏区精神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常态、新理念和新战略的运行,呼唤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党的十以来,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经济发展新常态;“三严三实”教育、“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等。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严格做好“三严三实”教育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等,就需要传承弘扬创新苏区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发挥苏区精神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作用。

江西是全国最大的中央苏区所在地,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进“苏区学”学科的构建。在现代化、信息化、低碳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鉴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按照的要求,不辜负总书记提出的“江西各项工作应走在时代前列”的殷切希望,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持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坚持把共享理念落到实处、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为实现江西全省“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目标凝聚力量,提供精神支柱;在文化建设上,将弘扬苏区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与弘扬赣鄱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加快实施赣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目标。时代的发展呼唤“苏区学”学科的建立,“苏区学”学科的构建势所必然。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第8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区域软实力”是约瑟夫·奈“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概念、构成要素、提升路径问题依次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并提出本文观点。文章指出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应立足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环境,将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根据区域自身特点,统筹区域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软实力 区域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硬实力 国家软实力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回应“美国衰落论”的挑战中,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力图通过分析文化、价值观等非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重新构建理解国际竞争和分析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理论框架。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是与硬实力相对存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硬实力”是强制他国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的实力,它是有形的,来自于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让他人自愿按自己意图做事的力量,它是无形的,来自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安排和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影响力、说服力、吸引力。显然,奈所说的“软实力”是一个比较宽泛且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它是相对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显性实力而言的隐形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精神、思想、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奈关于软实力的理论使长期以来隐伏于无形之中的国际关系间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制度体制等的暗中较量公开化、明晰化、理论化,并由此开创了国际竞争的一个新领域——软实力。此后,“软实力”理论受到世界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内,较早研究国家软实力的学者主要有王沪宁等人。王沪宁在1993年提出,政治体系、民族士气、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发散性力量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并对软实力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引起了国内学者对软实力问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间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博弈的日趋激烈,区域形象、文化感召、制度创新等“软力量”对区域经济的倍增效应开始凸显。为了阐释和预测区域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国内一些学者类比国家软实力,提出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应该说,区域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与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评述国内学者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区域软实力理论与战略研究,为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概述

区域软实力这一概念虽然提出较早,但最初都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义。对此概念较权威的界定来自于马庆国等在2007年出版的《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区域软实力被定义为“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人力素质(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2008)则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通过直接诉诸心灵—或者说精神—的方式,发展、动员和发挥区域内外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这样说来,区域软实力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区域征服、占领外部心灵的能力;其二便是区域内部的心智潜力。

周晓宏、王小毅(2007)认为区域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如果把其中的物质力量称之为区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拥有的硬实力,那么区域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对外影响力则称之为区域的软实力。吴光芸等(2009)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在区域竞争中,通过文化、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的建设,不断增强区域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人才资源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经济运作系统的协调、扩张和倍增效应,从而全面提升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味,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无形力量。胡建林(2007)将区域软实力定义为:一个特定的区域,依靠其特色文化、人文素质、精神风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产生的创新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06)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区域创新力、凝聚力与影响力,也表现为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及环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