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5:03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第1篇

一、城市精神——精神

一个城市,引起为傲的应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其蓬勃发展的态势?抑或是美好的前景?对于贯穿一个城市的的城市精神,我们值得展开这样的思考。精神,正是这样一种浓郁文化传承下的淳朴,是在这样巍巍大山之中的敦厚。大山之厚重,又不仅在于高、绝,更在于那一番俯视天下的宽博心胸,在于试剑天下,敢闯敢拼的奋进精神。

二、城市精神——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主流意识的凝炼。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文化价值日益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具有地方特质、以传统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关键,这两者是相通联系的。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集合体,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的印记,是人类知识进步与创新的表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升华,是城市文化主流意识的凝炼,是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的结果。城市文化是多元化的,而城市精神则是主导性的;多元的城市文化是自发形成的,主导性的城市精神则是在一定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凝炼提升,并通过城市规划和管制等实体化方式进一步增强而成的,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精神文化第2篇

关键词:开放大学;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58-02

创设开放大学,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全民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需要,对推进我国全民终身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好开放大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塑造开放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即开放大学精神文化的创设和形成。

一、开放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人共有的理念和价值观,对大学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其他三个文化建设有着强大的推进作用。开放大学精神文化除了具有大学精神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必须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1.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开放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类型,与其他大学一样,在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及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方面必须体现大学精神的一般内容和普遍特性。

2.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蕴含着崇高的教育理想。开放大学要有“爱国之情、卫国之志、报国之能、效国之行”的崇高教育理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政治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

3.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洋溢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开放大学应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魅力,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

4.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崇尚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探索和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崇尚创新,不断进取;敢于探索,不惧失败;平等民主,海纳百川;诲人不倦,甘为人梯。

5.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开放大学要坚持着眼未来、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开放大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要积极汲取世界现代大学建设的宝贵经验,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锐意进取,使开放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永葆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6.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开放大学的“高等性”决定了开放大学文化必须体现大学精神的一般内容,而由于特殊的社会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方向、社会服务理念和技术文化体系的类型要求的不同,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二、我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1.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定位有误。一些高校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一味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校园建筑与本校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原本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彰显,反而使部分高校失去了自身特色和竞争力。

2.对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涉及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力已远超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由于网络信息难以控制和过滤,一些不健康的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污染有了可乘之机。部分高校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做好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3.在充分调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方面仍较为欠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大学精神文化应是全校师生教职员工共同创造形成的,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疲于应付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缺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从而使本应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的教师变成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部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未发挥出来,往往只局限于校园范围之内,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够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作用的精神风貌和魅力。

三、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1.全方位规划,做好顶层设计。(1)明确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有的放矢地做好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齐抓并进,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2)开放大学要制定完整的教师选拔聘用、晋升评审及培训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要凸显奖勤罚懒,积极引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通过人事管理制度内在的驱动力,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开放大学应真正以教学和教师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育统计、测量、评估、评价等机制,努力营造既有严格纪律要求,又有心情愉悦的宽松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实践自己教育理想,激情洋溢、满怀对学生的挚爱之情来张扬自己的教育理想、追求和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充分体验自豪感。(3)建立科学的开放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教学和科研是开放大学的生命线,是开放大学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开放大学的一切活动要真正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要建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管理规范,通过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课程,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打造开放大学独具特色的品牌和名牌。(4)以教学改革为重点,系统地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把人文索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生力军作用。(1)教师是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楷模魅力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断用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武装教师。必须确立办学以教师为本,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学术、尊重教师的校园氛围,视教师为学校发展的第一人力资本,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的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积极参与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2)管理者是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大学管理者既是学校精神文化设计者,又是推进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执行者。大学的高层领导,在大学精神文化培育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开放大学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不断努力推进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3)学生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主体中最具活力的一员。开放大学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传承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贯注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全过程推进,着力营造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1)积极培育开放大学精神文化。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阐释了学校“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怎样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它主要通过学校发展战略、校训、规章制度等形式体现出来。就师生员工层面而言,则主要包括共同的价值观、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这些也集中反映了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与风貌。开放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既要精心总结、归纳、创新,又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促使广大师生员工铭记理念、校训,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并使之发扬光大。(2)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开放大学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开放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开放大学各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3)着力提升开放大学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学生命力、知名度、美誉度产生的源泉。学术研究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大师”的最好方式之一。开放大学要跻身高等教育强校之列,就必须大力加强学术文化力建设。开放大学要大力提倡创新意识,不断强化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学术探讨、教研教改交流,为提高全体教师学术研究水平创造有利条件,调动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其优势。学校网络文化建设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使用网络的行为,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探讨。(5)注重学校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协调发展的同时,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又要注意保持大学的“象牙塔”特性。“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参考文献:

[1]季明明.开放大学建设顶层设计的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6.

[2]张亚斌.面向社会的中国开放大学:职责与任务[J].天津电大学报,2012,(1):1—8.

[3]马良生.建设江苏开放大学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13—16.

[4]高勤丽.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路[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3—10.

[5]戴菊伟.建设远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思考与探索[J].文教资料,2008,(5):168—169.

精神文化第3篇

侠是指有武艺、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人或行为。侠的起源与春秋战国时期文武分途后所形成的武士阶层有关。顾颉刚在《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中认为:“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侠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过侠士、侠女、游侠、侠客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游离于社会的边缘,为解决社会的不公展示自身的力量。由于侠所体现的高尚的道德力量,使侠义精神深深烙印在追求公道、正义的中国人们思想观念中,并内化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性格,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在古代社会中,由于中国武术独特的对人的教化功能,使中国武术体现出浓郁的侠义精神,这也是中国民间社会中最为推崇的一种人文精神。因此,中国武术与侠士有着不解之缘,使中国武术成为侠士的化身。见义勇为、除暴安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造福一方、为国为民等思想,成为中国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的典型特征。它凝聚着人民对公正、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闪耀着理想社会的熠熠光辉。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 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基础

2.1 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社会基础

侠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被看作是伸张正义、维持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侠的产生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之间战乱不断,为侠士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这个时期的侠士备受统治阶层的青睐,很多政客豢养了一大批侠士,并对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荆轲刺秦王,信陵君在窃符救赵中,朱亥就帮助他击杀晋鄙。还有一些贵族利用侠士为之报仇,例如智伯死后,豫让为其报仇,虽身死却不后悔,公子光就请求专诸帮他刺杀吴王僚”等。这个时期的侠士表现出重义轻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救人于危难之际等道德品质。而且,侠士大多武艺高强,侠士之间常常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武艺,以武会友。如《史记》中记载到“,荆轲曾经在游历天下时候,在榆次地方与盖聂相遇,两人在剑术武艺方面产生分歧,甚至是相互怒目而视”。特殊的社会背景为侠士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侠士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另外,由于侠士需要具有较高的武艺。因此,侠士具有的“仁、义、礼、智、信、勇”等精神便与武术融合在一起,并成为习武之人的道德规范。武术文化中也把侠义精神作为重要精神加以发扬。然而,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侠士的生存空间得到挤压,尤其是侠士重视义气而置王法而不顾,受到统治阶级的打压。秦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社会整体呈现出重文轻武的趋向,侠士精神日渐衰落,影响了侠士精神的发展。然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国贫民弱,国家陷于危难之中。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广大仁人志士大声疾呼尚武精神,呼吁国民强身健体、报效国家。中国武术中蕴含的侠义精神得到提倡,并引导国民通过练习武术,以此达到“强身、强种、强国”的目的。因此,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武术蕴含的民族精神得到彰显,霍元甲、王子平、孙禄堂、韩幕侠、程廷华等一大批武术家,以自身高超的武艺,在抗击国外人挑战中,彰显了不屈不挠、敢于面对挑战的尚武精神,提升了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以自身的行为,践行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对民族精神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社会环境,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社会对侠士的需求,也促使了中国武术文化侠义精神的发展和弘扬。

2.2 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文化基础

在中国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与中国社会对公道、正义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中“公道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余就会崩溃。因此,在整个法律系统中,常被称为公道系统”。而侠士精神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锄强扶弱等思想,恰恰满足了人们追求社会公道、正义的社会公德。因此,在中国社会中,侠义精神在民间文化中得到人们的推崇,并把侠义精神作为一种公道的化身加以继承和发扬,这就是侠义崇拜的社会化心理基础。而武术是以技击格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身体运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历来提倡尚武精神,并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非常重视对习武之人的道德教化作用。而侠义精神与中国武术的武德教育不谋而合,使中国武术的习练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者侠士精神的熏陶,并把这种侠义精神践行于日常行为中。另外,对英雄的崇拜,也是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每个人的意识心灵中,都各有其阴邪面,其中含有邪恶、有害和破坏性的成分。而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必然会跟阴邪面发生一些意识的冲突。与黑色的禽兽搏斗。在人从原始到意识的奋斗历程里,这种冲突,就常有原型英雄跟宇宙邪恶力量互相争抗来表现。所以,在个体的意识发展中,英雄意象即是显示自我征服意识心灵的象征”。而侠义精神恰能体现出英雄的情怀。英雄救美、除恶扬善、伸张正义、抱打不平等行为被看做是英雄的行为。对于中国武术习练者而言,由于通过练习能够提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格斗能力,从而在心理上能提升习练者的自信心。进而在行为处世方面,处于对英雄情怀的追求。习武之人希望通过自身高超的武艺,为别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武术文化中,往往在门规戒律、武德中,要求习武之人能够见义勇为、伸张正义,以自身的能力造福一方,从而彰显武术文化的侠义精神。

3 弘扬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的现代意义

3.1 现代社会亟需侠义精神的回归

金庸先生在深圳一次演讲中,当被问及“当代人最需要继承和提高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侠义’二字。诚然,在当今社会中,中国的经济、科技已经高度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元、丰衣足食,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侠义精神的缺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最近在媒体报道中,经常见到老人倒地急需帮助时无人敢扶,众人在小偷抢劫时无动于衷,面对弱势群体被流氓欺负时,围观者竟无一人敢于站出来制止,甚至公交车上为了让座,竟出现大打出手的场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中缺乏侠义精神的培养。对今天的人们而言,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遇到歹徒时,要善于保护自己,及时拨打 110,寻求警察的保护。而好心人们扶起倒地老人后,反而被讹诈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从而也使社会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这种见义勇为、助人为善的行为的缺失,正是侠义精神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今天的社会而言,我们更需要人们之间相互帮助,需要人们能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与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勇气,需要在我们的教育中重新唤起侠义精神。

3.2 武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侠义精神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武术文化中就从不缺乏侠义精神。武术的习练能够培养人们的侠义精神,使人们养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勇敢果断、崇尚武德的侠义精神。因为“,侠都必须具有的牺牲精神,无牺牲精神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侠,抑或者说牺牲精神是衡量侠之所以成为侠的一个重要尺度”。“墨子所提倡的牺牲自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精神,似乎是比较早的侠义精神的体现”。而在中国武术是一种技艺很强的格斗技术,能够培养人们勇敢果断、敢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勇气。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尚武的精神。在面临对手时,要有超越生死的精神,敢打敢拼。“一胆、二力、三功夫”,讲的就是要有敢于拼搏的胆量。因此,经常习练中国武术,能够培养人们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精神,并使习练者具有很强的抗暴意识。而习武之人具有的抗暴意识、敢于牺牲自己帮助他人的精神,正是侠义精神的体现。另外,中国武术能够培养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精神。对中国武术而言,正直、重视义气是武德的基本要求。练武之人首先要求品德高尚、品行端正。“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就是对习武者道德要求的体现。武术各大拳种流派,都尤其严格的门规戒律,要求门徒树立良好的道德,并能够伸张正义。如少林寺门规要求弟子要“助人为乐”。另外,中国武术练习要求也处处体现出对人正义品格的培养。如“太极拳在身法上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体现着做人的原则”。因此,中国武术无论从道德要求、技术练习等方面,都培养着人正义、公道的侠义精神,并促使练武之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践行着侠义的情怀。

3.3 弘扬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应符合时代的潮流

自古以来,中国武术文化与侠义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习武之人也在不同时期,以独特的方式行侠仗义、抱打不平。然而,侠义精神是一把双人剑。封建社会中的侠义精神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是,在法治不断健全的现代社会中,古代侠义精神的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弘扬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的时候,一定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如武术文化中为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精神,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应该向培养人的正直、诚信等方面转变。通过练习中国武术,培养一个正直的、诚信的、一诺千金的人。传统社会中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违法行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加以摒弃。而武术中见义勇为的行为、助人为乐、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大力提倡,重塑社会公德。

4 结语

精神文化第4篇

一、职工文化是企业管理与职工需求结合的产物

职工文化由职工群体产生、代表职工群体诉求,侧重满足职工群体的精神需要。它与企业文化有所区别。

1.1 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强调对职工价值观的塑造,目的是达成职工必须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希望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文化规范的共识,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

在物质文化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职工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平等感、归属感、亲合感和实现个性价值。因此,职工文化是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职工文化是形成企业新合力的重要途境,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1.2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关系

首先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一方面,企业的文化体现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无一不有文化的参与,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通过观念的力量,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

其次企业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分为雇佣方和职工两个利益主体,由此派生出不同的二元文化,即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职工文化的特点在于它要求在企业共性中伸张个性和实现职工价值。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既共同追求企业发展,又分别维护各自利益。

1.3 职工文化的代言人是工会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将职工视为一个生产要素以及必须支出的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视角不可能取代职工视角。代表职工视角的组织是工会组织。中国的工会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引领职工文化的群众组织。

创造个性价值和满足精神需求的职工文化以实现职工的工作价值为基础。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忠诚度等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目标,在职工文化中体现为个性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协调。因此,由工会组织来引导的职工文化,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推动。

二、有生命力的职工文化势必扎根于人文精神的沃土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关切和追求。工会组织代言的职工文化有三个层次的追求:一、人性关怀,即“尊严地工作”,对工作价值的追求;二、人本关怀,即“体面地生活”,对幸福感的追求;三、人文关怀,即“人怎样活着”,对个性价值和精神需求的追求。人文关怀是工会组织的最高追求。

2.1 职工文化与生产力同行

职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

第一阶段:十八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文化特点是“皮鞭加饥饿”,职工需求是生存的尊严。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福特公司率先实施“效率工资”与“流水线”作业。企业文化特点是“胡萝卜加大棒”,职工需求是工作的尊严。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企业提出质量控制、团队合作,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文化特点是“金钱、感情与合作”,职工需求是人本关怀。

第四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DELL公司提出个性需求,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得到推崇。企业文化特点是“突破与创新”,职工需求是人文关怀。

2.2 我国企业的职工文化现状

社会因素作为生产力的外显,对职工文化的影响首当其冲。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加之现阶段经济体间各种竞争激烈,我国的职工文化表现为“二个追求”和“二个不适应”。

——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职业价值观与承担任务的不适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在职工文化上表现为职业价值观的短视,如人际关系庸俗,人生追求等同于金钱和职位的追求。

——个性价值与行业发展的不适应。职工文化对个性价值忽视,机械化、擅长规定动作成为特点,缺乏培养强大个性魅力和开创性思维的文化环境。

近年职工队伍中高学历人才比例逐年上涨,产生的诉求与文化却是庸俗和教条的,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导向是分不开的,也与行业的发展方式是分不开的,但究其根本是管理思想不能超越生产力局限,忽视人文精神对个性价值的关怀和科学技术的促进。

2.3 职工文化的未来

跨国公司是所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从母国经营到跨国经营,作为经济体,跨文化管理是难点。各国不同的文化,造成职工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习惯和信仰上的差异,即“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企业的商机把握、生产安排及产品营销。

文化差异带来正式文化、非正式文化和技术文化三种文化冲突。由语言、风俗、教育的差异引发的后两种冲突可以通过文化移植战略和人本关怀解决。由价值观和信仰差异引发的正式文化冲突仅靠管理很难消除,只有通过人文关怀,营造鼓励职工实现个性价值和精神追求的职工文化,才能促进文化融合。

三、践行人文关怀,引导职工文化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工会组织务必以启迪思维,增强人文素养为手段,推动职工文化适应、引领企业发展。

3.1 转变观念是前提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对工会组织提出“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人文关怀是职工文化的最高需求。要实现人文关怀,务必将工会组织的观念从满足职工需求转变到引领职工追求上来。

要实现观念转变,首先要突破三个局限。一要突破时间跨度的局限,从关心工作时间内的职工扩展到关心职工的一生;二要突破身份范围的局限,从把职工作为企业人的关爱扩展到作为社会人的关爱;三要突破价值重点的局限,从把追求职工工作价值最大化扩展到追求个性价值最大化。

3.2 人本关怀是基础

以关心职工幸福感为重点的人本关怀是以追求个性价值为重点的人文关怀的基础。工会组织通过情感化管理和民主化管理两种方式推动人本关怀。

情感化管理即注重职工的内心,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方式,鼓励职工追求事业的价值,感受企业的关爱。如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发放的职工福利、推动的带薪休假等。特别是包括职工身体素质的达标化管理和EAP项目(员工帮助计划)的职工健康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主化管理即重视职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如工会组织开展的职代会民主管理、职工代表提案、合理化建议等。

3.3 满足职工多层次需求是保障

从人类发展中可以看出,引领科技发展的优秀人才不仅是科学的专才而是科学与人文的通才,人文素养能够启迪思维,塑造个人魅力。工会组织的教育包括体育、美育、德育三方面。形式分为四种,一是通过协会开展活动,如球类协会、摄影协会、文艺协会等;二是鼓励职工展示自我,如书画比赛、电视风采等;三是通过讲座普及知识,如中西医保健、心理知识等;四是鼓励职工软件自学,研发像私人教师一样的学习软件方便随时学习。

3.4 检验提高人文关怀的能力

精神文化第5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内涵;学校精神

学校办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校长的学识、才干、魄力,更取决于学校积淀了怎样的校园文化及塑造了怎样一种“学校精神”。一所学校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底蕴。

1. 学校文化

1.1 什么是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一种个性,是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独特品格和风姿。它会表现于学校外在的物质形式,比如建筑物的风格、花草树木的布置等,也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特征及教育对象的行为当中。

文化是一种品味,体现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一种魅力和魔力,给人一种依赖和信任。

文化是一种定式。文化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依靠人们有意无意的积累和沉淀。但是一旦具备雏形,一旦稍显规模,它产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任何行政指令不知要厉害多少倍。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才一直深受人们重视。另外,一旦某种负面的学校文化成了气候,要想拨乱反正,也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文化是一种品牌。学校要成为名校有多种实现路径。但是最厉害的名校,其名气应该是源自该校独树一帜的文化。

1.2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为全校师生所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传统、文化、教风、追求目标、行为方式的综合。它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化的功能。它代表一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生机,并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动。

学校文化不仅包括了学生的文化活动,更是以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其外显方式表达学校的品牌,通过其内隐方式制约全体师生在学校和社会的所有选择、愿望和行为 。构成学校内所有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追求目标。学校文化具有传承性、教育性、规范性,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制度、环境、人际关系和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学校文化特征的生成与学校文化积淀程度是学校发展的一大标志。学校文化之所以能够区别不同的学校,是因为它决定了学校物质表象的内涵本质。学校文化是无形的,但是是可以被感觉得到的信仰、价值观、思维与行动方式的总和。学校文化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人们的基本思维与行动方式的模式。在外观方面是一种已经成为全体师生习以为常的、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内隐方面是一种被规定了的思维模式,一旦违背了它就会感到不舒服和不自在。一个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学校,就是要确立和创造一种能够使学校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积极地推动学校变革和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因此,学校文化的内核是管理哲学和学校精神,外显是学校风范。

学校文化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因此,学校文化具有物质与精神文明,以精神为主,所以按照文化结构的层次理论,学校文化从性质上来讲,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两个层次。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各种新文化的不断产生某些曾经属于现代化成果的文化成分逐渐进入传统领域。学校文化发展完善的过程又始终闪现着传统的身影。

学校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学校文化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未来之所在。

1.3 学校文化的结构。一所学校,可以没有好师资、好硬件,但决不能没有好精神,而好精神需要优秀学校文化的滋养。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①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②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③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④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3)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2. 学校精神 所谓学校精神,就是赋予学校以价值、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学校意识、学校行为风格等特征面貌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活跃、弥散于学校这一特定组织内部,并归属于学校文化范畴,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如果把学校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那么学校精神则属于隐性课程。它通过创设一种能唤起师生高尚情感的精神、心理环境,由模仿、暗示、感染、认同和内化来达到感化陶冶师生的目的,把学校整体精神转化为个体精神,实现学校精神个体化。它依附于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身上,分为教师精神和学生精神,具有社会辐射作用和精神陶冶作用。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人。现代学校培养的人不仅应具有宽广的知识,还必须有鲜活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精神的作用。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变成一个毫无生命的楼房和建筑物的集合。相反,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精神特色的学校,一定会处处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校长、教职工和学生的一言一行,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人们会明显感到凝聚着一种精神力量,那是一种精神魅力,是一种激涌着、富有生命力、令人感动、奔腾激越的学校精神所创设出的氛围。

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的巨大力量,是一种优秀的隐型教育课程。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而学校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学校文化的重要方面。

3.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 放眼我们的周围,仅靠金钱堆积、缺乏精神底气的学校比比皆是。如何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塑造起经得住社会和历史考验的、能为公众认同、并能几代几十代传承接续的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学校精神是学校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学校历久弥新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学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校普遍推崇的风尚、习惯、准则。学校精神的塑造重在营造观念文化。

校训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象征,是学校办学育人的追求,也是学校校园文化个性的鲜明标识。它往往能熏陶师生,提升师生的品位,激励其奋斗,甚至影响其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校训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校训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名校都很重视校训的总结提炼和恰当表述,都很重视校训的解释、传承,并且随着时代变化对校训内涵进行不断丰富。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北京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再如某县城有两所市级重点高中,一所高中有6000余名学生,每天都有上万的学生成群结队地穿梭来往。周边的居民和那些小商小贩总说,这些学生是一中的、谁谁谁是二中的他们一看就知道。学生都穿校服,要分辨还不容易?但两个学校的学生神情气质、待人接物都各不相同,差别非常明显。居民和商贩接触多了就能分辨出来。这与学校的概况,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的精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政风的总和。它能创造出一种潜在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中的精神风范,它能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极大地影响学校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学术氛围、道德情操等,有着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北大和清华两校虽近在咫尺,但却有截然不同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着不同的风格:清华园中“行胜于言”的日晷,道出了清华讲求“实干”的精神理念。北大则侧重“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于是北大的学生思维开放、观念自由。

精神文化第6篇

一、雷锋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特质

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它所孕育出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几千年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品格和道德风尚的延续和升华。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特质》一文中曾这样谈论过中国的文化:“生活必多欲,生命则多情。欲必向外争取,情亦向外而求和合。中国人生大道有五伦,皆本于情,非本于欲。中国文化最重人情,但不重物欲”。重人情轻物欲,正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所在。

从《礼记》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论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儒家文化,再到“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要在一切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的雷锋精神,其实是各自历史条件下发展而来的,虽不同形式但道德标准同一。雷锋精神作为现代思想的新形式,是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精髓的延续与结晶,所以虽然雷锋其人已离我们而去,但以雷锋为代表的克己奉公、舍己为人、勤劳俭朴、不畏艰难的精神仍然是社会呼唤的最强音。

“德不孤,必有邻”。历史上,“博施于人,而能济众”、“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被千秋传颂的、包括儒家思想中包含的进步思想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成了个人精神追求的指向,于是便有了范仲淹等先贤为国“鞠躬尽瘁”,有了鲁迅先生笔下“中华民族的脊梁”的称赞。说到雷锋写日记,你就会发现不只是雷锋这样写日记,很多有自我修养习惯的人,比如鲁迅等都这样写日记的。他们的日记与《雷锋日记》都有相近之处,那就是励志、自省,这种精神恰恰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延续。雷锋在强烈的爱党和爱国情感的基础之上诚意正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浩然之气,虽沒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和可歌可泣的壮烈行动,却以朴素的平凡人生、平凡行为,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实践着孟子“人皆可成尧舜”的诺言。很难想象,离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像雷锋那样影响持久的“平凡”伟人。在当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背景下,雷锋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伦理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弘扬,不仅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思想意识的结晶,而且由于其朴实性和可复制性,因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可供大众遵循的价值坐标。所以,我们的周围才不断涌现出像郭明义那样20年累计献血6万毫升,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的“当代雷锋”;才有了像“最美妈妈”吴菊萍一样,在坠楼小女孩生死一瞬间,奋不顾身地去救人的人间天使。这样一个又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模范典型,以各自的表现形式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容,延伸了雷锋精神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彰显了 “为善最乐” 的立身准则。这些弘扬舍己为人传统美德的先进人物被冠以“当代雷锋”的称号,充分彰显了雷锋精神所具有的中华传统优秀道德伦理文化理念与行为实践的魅力,雷锋精神应该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人们良好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坐标,且历久而弥新。

二、雷锋精神鲜明的先进文化特质

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逻辑内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在社会格局和利益多元化变迁的同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计划经济下传统的道德标准被市场经济的价值准则所取代,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权利和利益意识的撞击,由此形成了新旧价值观交织、碰撞、角力的复杂局面。有关社会层面的道德冷漠和信仰危机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整个社会都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精神凝聚力和一种价值导向做支撑。雷锋精神以其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不仅体现着现代人高尚道德追求的方向,而且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再次成为价值认同和信仰回归的楷模。雷锋精神从本质上来说是主体人格提升的内在要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价值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生命力和感动世界的跨越性魅力。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雷锋精神的内核。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就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雷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一心为公、追求精神富足的价值取向成为了雷锋精神的生命载体,是促使他立场坚定、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不同的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主旋律,甚至有不同的话语系统,但精神内核和透射出的精神光芒却是相通甚至一致的。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跨越50春秋,超越了不同历史时期又永不过时,就是因为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和执着。可以说,雷锋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又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结晶。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雷锋的名言,也是雷锋的行为准则。他深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体现的是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反映了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这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创业精神和进取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是永远不会过时。尤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更应将这种敬业精神发扬光大。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升华。“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雷锋以其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以各种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他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因此,做“雷锋式的人”并非只局限于做好人好事,而应当扩展为做优秀创新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壮大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雷锋自觉节约每一分钱,干好每一件事。《雷锋日记》中写道:“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创业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社会转型期,经济越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越是深入,社会就越是需要建设与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精神文明,就越需要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物质条件越是改善,思想观念越是多元,人们就越需要启迪心灵的精神生活、引领人生的理想坐标;“四大考验”越是严峻,“四大危险”越是紧迫,就越需要我们党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越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破解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寻找到答案,要从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雷锋精神中获得力量。雷锋短暂的一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价值。雷锋是实践人类道德的优秀楷模,雷锋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理想生活的热切愿望。雷锋精神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根本就在于雷锋精神体现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焕发出灿烂的时代光辉,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雷锋精神朴素的“普世文化”特质

雷锋精神同时具有普世文化价值。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要将雷锋精神放在全球的价值坐标系中考量。因此,当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审视雷锋精神时,不但可以看出雷锋精神与现实紧密关联的本质,而且更加鲜明地领略到雷锋精神中人性的光辉、普世的价值取向。“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弘扬的人文精神,是被世界认同的普世价值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通过为他人服务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越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营造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要把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这应是全世界的共同追求。

雷锋精神不过时也沒有国界,不仅仅源于人类内心向善向美的追求,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导向。“市场力量教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用“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肯定人类作为利己者追逐物质财富的正当性。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也表示,“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自私,但很明显在一个人的本性中总是有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让他对其他人的福祉产生兴趣,能够为他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感觉,虽然他从别人的福利中并不会得到具体的好处,只不过他得到的好处就是能够看到他人幸福”。雷锋精神符合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追求自身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表现,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对人生自我实现的终极追求。

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曾提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所谓快乐和幸福不仅表现于肉体或感官,更主要的反映于精神。因为肉体的快乐只是粗糙的原子运动,是暂时的,许多情况下还带来痛苦,只有精神上那些精致的灵魂原子运动,才能带来宁静、愉快和持久的快乐。雷锋生前就是通过做出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找到价值追求与价值实现的途径的,也正是这些小事启示普通人如何确定价值坐标。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曾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可以学到”。雷锋精神是小到一个发自内心善意的微笑,也可以是一个普通公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能够带给他人快乐的善举,是一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也是人类文明的共性。

雷锋属于中国,但雷锋精神却已跨越了国界,在世界产生了积极而广泛影响,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2008年3月,法国国家电视台文艺频道编导阿兰?莱克维奇在抚顺摄制电视片《雷锋精神在当代中国》,作为雷锋精神在法国的宣传片;洋“雷锋”翻译《雷锋日记》:希望每天帮助他人。2005年,美国人罗杰斯来到中国,现任辽宁锦州市商业银行国际部经理助理,罗杰斯全名叫雷夫?艾里克?罗杰斯,因“雷夫”被误读为“雷锋”,从此他便和这位中国英雄结缘。罗杰斯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洋雷锋”。他曾慰问儿童医院的脑瘫患儿,援救在海外遇到困难的中国留学生。他曾荣获辽宁省“雷锋奖章”。工作之余,他将《雷锋日记》翻译成英文,并自费印刷若干份送给在美国的朋友。 3月4日,美国乡村音乐歌手马克?力文手持吉他,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雷锋事迹原创摄影作品展上,用汉语弹唱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宣传雷锋精神。洋教授唱雷锋:他是凡人也是英雄。美国全国委员会中美关系主席史蒂芬?欧伦斯先生对记者说,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人们尤其需要偶像的力量来理解无私的价值和团队的力量。欧伦斯先生从雷锋谈到了现在青年人喜欢的NBA华裔球星林书豪。美国西点军校的汉语教室里也曾悬挂过雷锋的照片,将其视为军士的楷模。在美国和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许多外国人包括在我国的留学生、外资企业的外方管理技术人员,都把助人为乐、奉献事业,看作是学雷锋。美国教师詹姆斯认为雷锋精神“是一滴特殊的油,它能覆盖整个海洋,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平静。”

雷锋精神在今天早已超越了雷锋个人思想行为的范畴,成为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整个时代所拥有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之所以从未过时,因为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标杆性质的宝贵道德遗产,其价值、影响和贡献早已远远超越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雷锋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将属于现在和未来。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相关链接:

让雷锋精神永驻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历久弥新的思想道德标杆,是始终镌刻在人民心中、引领道德风尚的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

让雷锋精神永驻,需要从点滴做起。雷锋是从平凡小事做起的公民道德样本。学雷锋,学的是精神,见的是行动。从点滴做起,体现了细小处见真情,平凡中显伟大的真谛,人们更易认同、更易践行。从点滴做起,展示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强大力量,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群众,如若有心、俯拾皆是。从点滴做起,把握了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的客观规律,利于优良道德品质在参与中养成,在实践中升华。

精神文化第7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应用;方法

1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4 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 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精神文化第8篇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55-01

一、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

1.只有法制化,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当前,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所带来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在社会生

活、经济生活中屡禁不止,这表明现代社会单靠思想疏导和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制。众所周知,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通过劝说、鼓励、说明以及舆论力量等等方式影响社会成员内心世界,规范他们的行为。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象征,是由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不可抗拒性。一旦触犯国家法律便依法制裁,直到使用暴力予以严惩。因此,当仅靠舆论、劝说、鼓励无法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时,只有以法律为保障,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2.只有法制化,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现阶段我国党风、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一局面,实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用法制来扶正祛邪,扬善除恶。要从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手,通过发扬社会主义法制的强制作用,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依靠法制制裁和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依靠法律坚决纠正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权钱交易、假冒伪劣及欺诈行为;坚持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查处新闻媒体、文艺作品中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认真解决好社会治安和公共秩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重视提倡、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动用法律同违法分子作斗争,要用法制强化对见义勇为的一类英雄模范人物的鼓励、表彰和优抚,为促进人们在危难关头弘扬正气提供制度保证。

二、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对策探讨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化发展要求,本着求实、务真的原则,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并注重增加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应把重点放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法律化问题上。思想道德法律化不仅应表现在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和制裁上,如对见死不救的法律约束,也应表现在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建立上,如对见义勇为的法律奖励。应努力探寻这方面的规定,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其既卓有成效,又稳步进行。同时应继续深化和完善智力、文化建设的法律化,增加力度,加快步伐。在当前,尤其应加强和加速文化市场、教育改革、新闻出版事业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