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多元化投资风险

多元化投资风险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5 16:36:07

多元化投资风险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1篇

    [关键词] 多元化投资风险 投资环境 投资规模 投资结构

    一、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了相当自主的投资权,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要想保持或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面临一个问题,是继续在原业务领域内增加投入规模、巩固市场地位,还是进行多元化投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多元化投资是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方向超出了一个行业或一个产品品种的范围,向几个行业或多个产品品种的多种投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多元化投资可把企业可能承担的风险分散于多个行业或多种产品,在一方面的损失可在其它方面得到弥补,从而降低了单方向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增加了安全性,使企业投资效率得到提高。但实际上,多元化投资并不适用于每个企业,在为某些企业赚取利润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据上述概念,本文就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进行定义,即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方向超出了一个行业或一个产品品种的范围,向其他行业或产品品种的多种投资方向发展,但因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其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造成的损失。

    二、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析

    1.企业多元化投资环境风险分析

    投资环境就是能对人们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相互促进和制约,形成一种综合作用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的成败。

    (1)自然风险。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各异,使得不同地域的投资面临不同的风险因素,即使同一风险因素在不同地域的影响也相差悬殊。即风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条件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为各类物质与信息的集散地。环顾全球知名企业,内存几种乃至几十种产业的经济常会不约而同地坐落在沿海、沿湖、沿运河地区,且这些地区的产业投资部门结构不断地扩大。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群落往往都集中在海运、河运、湖运等极为便利的地理区位,如美国的东西海岸、五大湖地区,日本的东海岸,欧洲的沿海以及中国的东海岸等。中国新的投资部门及其新产业也总是出现在沿海以及交通便利的大城市。

    (2)国家宏观政策风险。政策环境的特点是政府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对企业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国家对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政策偏斜和扶持,对不同产业的优惠或制约,对有关产业的信贷利率、汇率以及税收和进出口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企业的投资生产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投资法制风险。有关投资的法律法规对投资主体及其地位、投资方式、投资范围、投资者的权益等做出相应的规定。如果企业不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就可能会因投资方式不当、或超出法规允许的投资范围等引发企业的投资风险。

    (4)资产评估与审计中的风险。购并是最常用的多元化策略,对企业来说很难发现一个价格可以通过进入成本检验的合适公司。由于资产评估与审计机构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一,暗箱操作较多,信誉程度较低,各种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被评估方故意隐瞒债务情况,任意高估无形资产等,为投资企业留下风险隐患。

    2.企业多元化投资规模风险分析

    投资规模常指一定时期企业的项目投资总额。确定企业投资规模就是确定企业投资成本,投资规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比例关系,并导致投资品成本和价格的波动,最终对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1)投资总规模不当,结构易失调,综合效益难实现。多元化投资往往是总体规模不小,但各领域不一定都能达到规模经济,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很难合理发展。从投资结构与投资规模的关系来看,投资结构的调控受到投资规模的制约,投资规模突破合理界限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结构均衡,产业组合不能发挥优势互补,难以实现综合效益。

    (2)投资规模不足,缺乏竞争优势。进入新领域,外部交易成本的转移和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将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新产品成本高。再者,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不能迅速推出新产品、提高投资项目的创意性,应用先进技术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产业发展,投资报酬率低,企业得以持续的抗风险能力变弱。世界500家大跨国公司依靠雄厚的资金拥有世界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这些跨国公司是技术研究开发、技术流通消费的发动机和航空母舰,是世界的技术源。

    (3)投资规模过大,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如果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投资规模过大,易形成高负债,延长了投资回收期,加大了投资回收风险,企业将可能会因资金链断裂造成运转失灵,这对企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投资决策中,投资项目的各期现金流量的合理预计与投资回收期限的衡量是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忌乐观估计。

    3.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风险分析

    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就是具有比例关系的资金在各投资项目上的分布,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配是获得高投资效益的保证。

    (1)影响企业原主导产业的竞争地位和利润。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投资触角过多,或不恰当地多元化投资,势必导致有限的资源分散于每一个要发展的产业领域,这影响了原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地位和利润,不利于企业稳定地发展。

    (2)面临管理失控的风险。多元化投资意味着企业规模扩大,经营地域分散,机构膨胀、管理幅度加大和管理层次增加,使企业的整体支配能力下降,信息处理失控,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有些机构的运作变得无章可循。

    (3)新产业进入壁垒。由于对目标市场了解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够,会面临新产品市场进入困难;其次,如果没有相应的经营管理和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受到自身技术研发能力的约束,会产生技术风险。

    (4)误把品牌认知当作品牌忠诚带来的投资风险。基于企业的相识性,许多企业认为主导产品的品牌被消费者所认知,生产同样品牌的其它产品也会被消费者所接受,但实际的营销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多种产品和业务聚集在同一企业下,容易模糊品牌个性,不利于形成特色经营和统一的企业形象,某一领域的失败也可能累及其它业务。

    (5)运作费用增加。多元化投资不是简单的“买入”,进入新产业后还需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通过教训、磨合来学习新领域的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相关知识,培养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这都会增加学习费用和使顾客认识企业新领域的成本。

    三、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防范模型

    树立风险意识,学会在新的竞争条件下判断投资机会。多元化投资是为了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那么设定在某一理想的投资系统s*中,即理想的投资环境、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相关样本点为:(x1*, x2*,…, xm*),多元化投资会达到获取一定理想收益的目标。再就企业欲投资产业实际所处投资环境、企业可提供的投资规模和多元化投资结构是否可协调、互补、资源共享程度等建立实际产业系统si(xi1, xi2,…,xim)。建立多属性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定义被评价的投资产业系统si(xi1,xi2,…,xim)与理想系统s*(x1*,x2*,…,xm*)之间的加权距离为

    式(1)

    式中wj为权重系数,为现实分量xij与理想相关样本点xj*之间的某种距离。取加权距离,即取

    式(2)

    作为评价函数。按yi值(显然yi的值越小越好,特别地,当yi=0时,si即达到或称为理想点s*)的大小对各被评价的欲投资产业进行排序。如果被评价的投资产业系统与理想系统在某种意义下非常接近,则称此投资产业是最优的。如果在yi的值较大时就不切实际地进行多元化投资,其结果只能是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实力和其他相关内外部因素,决定是否可进行多元化投资,以及选择何种产业进行投资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多元化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 鸣:投资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p16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2篇

【关键词】多元化投资 风险分析 规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逐渐成了市场的主体,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拥有自主的投资权。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时,就出现新的竞争局面。因此,企业要想保持或者让原有的竞争力有所提高,将会面临一些如何投资方面的问题。是对原来的业务增加投资规模、巩固在市场上的地位;还是进行多元化投资、开辟一些新的业务,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

多元化投资是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方向超出了一个行业或一个产品品种的范围,向几个行业或多个产品品种的多种投资方向发展。从实际的发展问题来看,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一方面可以到新的领域获得更多的利润,一方面是将部分资源投资到不同的领域以规避风险。但是多元化投资并不适用于每个企业,在为某些企业赚取利润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

一、企业多元化投资的风险分析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掀起了多元化投资的经营战略浪潮,在国内一些大企业迅速的崛起,如海尔、联想、中信等国内知名企业。但是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笔者在这里对企业多元化投资所存在的几个风险作简要的分析。

1、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环境风险分析

投资环境就是指能对人们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各种因素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制约,形成了一种有各个因素特点融合而成的综合作用力,对多元化投资的成败起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1)自然风险。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各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贫富差距较大。这样就导致不同地域的投资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因素,即便是同一种风险因索,但是对不同地域的影响也是相差悬殊。根据我国各地区地理环境的不同,投资风险也有差异,投资存在明显的地域性。

(2)国家宏观政策风险。企业多元化经营目的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持续的发展壮大,都是通过跨行业投资,实现行业间的互补,从而规避经营中的风险。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的政策环境的特点是政府可以调整的,对企业有着高度的可变性。国家的政策对不同发展的地区有着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鼓励和优惠。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对企业的投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

(3)投资法制风险和资产评估中的风险

国家的法律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投资主体,投资方式、范围等投资活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果对这些法律法规不够了解,投资过程中超出规定范围或者不符合法律制度等就有可能引发企业的投资风险。购并是最常用的多元化策略,由于资产评估与审计机构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一。暗箱操作多,信誉低,各种监督制度不完善,造成被评估方故意隐瞒债务情况或高估无形资产等为投资企业留下风险隐患。

2、企业多元化投资规模风险分析

投资规模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项目投资总额。企业一般所说的确定投资规模其实就是对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规模是否合理,对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比例有直接关系,还会导致投资产品成本和价格的波动,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1)投资总规模不当,结构易失调,综合效益难实现。多元化投资往往是总体规模不小,但各领域不一定都能达到规模经济。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很难合理发展。

(2)投资规模不足,缺乏竞争优势。进入新领域,外部交易成本的转移和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将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新产品成本高。再者,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不能迅速推出新产品、提高投资项目的创意性,应用先进技术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产业发展,投资报酬率低,企业得以持续的抗风险能力变弱。

(3)投资规模过大,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如果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投资规模过大,易形成高负债,延长了投资回收期,加大了投资回收风险,企业将可能会困资金链断裂造成运转失灵,这对企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3、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风险分析

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问题,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就是具有比例关系的资金在各投资项目上的分布,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配是获得高投资效益的保证,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从一般意义来看,优化管理投资结构,是提高企业资产整体质量、优化企业产业布局、整合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因素很多。现在主要对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1)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外因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它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交流与沟通。一般而言,投资结构优化管理所涉及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社会发展目标与宏观政策取向、行业发展的特点与变化趋势、市场供求与竞争条件问题。这些问题的是不是适当对企业多元化投资结构风险的影响很大。多元化投资企业必须对外部因素予以充分把握,这样才能确保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基本方向。

(2)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内因分析

企业从事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首先必须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综合评价企业内资产与股权结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选择投资的“退出”与“进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选择经济合理的调整方向。一般而言,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内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质量、资产规模、市场前景、资产匹配、经济效益等。

二、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的规避

企业多元化投资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经营战略的首要选择。同时采取多元化投资的经营方式存在多方面的风险,因此,为了使企业在多元化投资的经营中降低风险系数。应该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规避。

首先。环境是影响企业多元化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企业自身的内在环境和制约企业的外部环境。自然因素就是指企业所在的地理环境。因此,企业在进行新的投资项目的时就要从交通、资源、市场等方面来考虑自然环境,同时提高企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其次,企业的投资规模要适当,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后。合理的分配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结构,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配是获得高投资效益的保证。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3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

一、引言

随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房地产行业初具雏形,到80年代,房地产行业才正式步入历史舞台。从2003—2015年这十几年的发展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房地产行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2015年后,由于之前开发商疯狂建房,楼市供过于求,政府出台了“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去库存。面临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的现状,房地产商不得不另求出路,多元化概念的出现与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一拍即合,大多数房地产公司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纷纷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分散经营风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中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概念

多元化经营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美国学者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进行了研究。他对多元化进行了分类,多元化战略分为水平型、垂直型、同心圆型及混合型四类。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的学者在其基础上对多元化经营的研究也随之更加丰富和深入,20世纪50年代Penrose提出多元化的资源剩余理论,之后,生命周期理论和风险分散理论也随之诞生。目前,学者对多元化经营的认知归为两类,一类认为多元化会给企业带来积极效应,另一类则认为多元化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本文的分析基于后者的角度,试图说明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以此追根溯源解决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二)多元化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1.财务风险定义。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指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而影响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狭义的定义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运营等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控或难以预料的因素导致的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本文站狭义的财务风险角度对恒大多元化经营进行分析探讨。2.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形成机理。本文提及的形成机理有两个,一是范围经济理论,范围经济概念是由美国学者Teece、Panzar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首次使用的,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然而,企业在达到范围经济后也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就财务风险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会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资金运转效率低下,如果企业通过负债的形式来进行多元化扩张,就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偿债压力使财务杠杆失衡,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领域选址不当也会造成投资风险,多元化进军陌生领域,很可能面临投资成本有去无回的状况。二是投资组合理论,依据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多元化在分散企业资源的同时也随之平均了企业的综合风险。但事实上,多元化经营面临较大风险,企业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跨界经营等会造成公司资源的浪费,削弱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为公司的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

三、房地产行业多元化情况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新兴的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能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趋势明显增强。房地产多元化是时展的趋势,早在2010年前后,就有房企提出多元化转型,2016年随着恒大地产改名恒大集团,在房产界掀起了一股改名浪潮。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百强房企中97%布局了产业多元化战略,据中房网统计,2019年房企500强榜单中,Toop30的企业都进行了多元化布局。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能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据中商情报网讯,虽在疫情的强压下,2020年房地产行业很快在下半年出现回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20年6月开始,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维持正值,2020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9492亿元,同比增长6.8%。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多元化对企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多元化要求企业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大多数二三梯队的房企发展多元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削弱了原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造成资源浪费、经营混乱等不良后果。2020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对房地产金融领域加强监管,8月,中国住建部联合央行召开座谈会,提出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新规的实施使得大多数房企融资门槛提高。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偿债规模约9154亿元,同比增长28.7%,2021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预计达到12448亿元,同比增长36%。不断攀升的偿债压力使得房地产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房地产多元化经营资金需求大,投资回收期长导致其财务杠杆不断增高,研究房地产多元化的财务风险对稳定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恒大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分析

恒大自上市之初就积极进行多元化的战略布局。恒大集团以房地产业为主,其涉足的产业还包括文化、旅游、保险、健康、体育、农牧、医疗、银行及高科技行业。下面将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三个方面对恒大多元化的财务风险展开分析。

(一)筹资风险分析

筹资风险产生于企业筹资时面临的还本付息压力及偿债期限限制,具体指房地产企业为了自身经营而借贷资金最终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偿债能力分析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以下几个指标分析公司偿债能力。房地产行业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1是比较合适的,恒大作为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6—2020年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未达到行业标准,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公司借债较多,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恒大集团偿债能力较弱,筹资风险较大的结论。恒大集团的筹资风险主要问题在于筹资规模大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多元化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其次,新业务增长较为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正的现金流,需要不断补充资金。公司主要通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早期的资金供应大部分来自银行借款,高额的本金和负债利息的偿还增加了公司的偿债压力,此外,公司还通过私募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累计约15亿美元,而私募融资成本更加高昂,这对于恒大集团的筹资风险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入资金后可能产生的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等的不利影响,评价投资风险的指标一般以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随着多元化战略的实施,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呈整体下滑趋势,尤其到了2019年销售净利率只有7.02%,总资产净利率也仅仅只有0.85%,从2016年到2020年,无论是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还是股东权益净利率来看,其走势大体都呈下滑趋势。这说明了恒大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投资存在问题。恒大集团投资风险主要是滥用资金、盲目投资问题引发的,其盲目的多元化领域的选址,导致其投资项目质量较低。恒大实行非相关多元化,其多元化的触角伸入不相关的陌生领域,其发展的多元化产业环境适应能力和市场生存能力明显不足。矿泉水领域的恒大冰泉,3年巨亏40亿元,最后被迫低价转手,黯然离场;再看恒大粮油、恒制品业务也无力经营,惨淡收场。恒大像风一样进入快消产业,又像风一样快速撤退,这说明了恒大集团在多元化行业领域的选择上出现了错误,其行业定位不够精准,市场分析把握不到位。

(三)流动性风险分析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本文分别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近几年的产生的现金流来进行分析。从2016年到2020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值5年中有3年出现负值,且金额较大,说明恒大集团自身的主营业务活动并没有带来充足的现金流,另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值也是一直处于负值状态,说明恒大多元化经营所需的资金并不能够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进行补充,只能通过外部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投资。公司2016—2020年现金流量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投资活动并不能带来资金补充,故恒大多元化进程只能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来维持,依靠大量的借款来满足资金需求,增加了公司的偿债压力,无疑会增加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另外,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初期可能面临运营不善,管理不当的局面而不能产生正的现金流,作为恒大集团主营业务的房地产业务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收款较慢,资金流动性本来就弱,加上恒大集团自身的现金流不能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就造成了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增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恒大集团财务风险隐患重重。首先,多元化需要充足的资金供应,但主要通过发债筹集资金,集团的融资渠道较窄。其次,其发展较多非相关多元化业务,多元化跨界经营容易出现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很难为企业带来正面效应。再次,多元化业务的发展在短期内很难为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集团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五、思考与启发

在对恒大集团2016—2020年的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恒大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中,其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都明显增加的结论。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多元化道路如此艰辛,不免引起笔者对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担忧,本文通过研究恒大集团多元化经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强化资金管控,拓宽融资渠道。房地产多元化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经营资金体系尤为重要,对企业未来生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现金流的范围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应注重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在利用内部融资的基础上增加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利用来减轻公司的融资需求,降低偿债压力。另外,企业进行权益融资可降低债务融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多元化经营的房企在非相关行业的多元化扩张中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缓解公司的资金供应不足问题,还可以依靠战略投资者在该投资领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提升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实现多元化战略的目标。二是优化投资领域,合理规划投资。多元化房企在追求多元化的数量和速度的同时应当注重多元化质量和可行性,着重投入相关产业和前景广阔的产业,对投资领域的把关一定要严密而慎重,在对投资领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树立原有业务与新业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基本方向。另外,建立灵活的经营退出机制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投资,灵活的退出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止损,还为企业发现一片新的“蓝海”提供了机遇。三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多元化经营涉足领域较为广泛,要想很好地控制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整体层面的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首先,企业应该制定整体层面的风险监管计划,观察公司整体层面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动向并分析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其次,企业应设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监控部门,由该部门对集团整体的风险进行监控,协助各子企业尽量在内部解决相关风险问题,不让风险事件影响到别的子企业,实现风险的有效隔离。

参考文献:

[1]杨春秀.多元化发展战略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19(32):43+45.

[2]黄绪群.企业多元化经营中的财务风险管控[J].现代商业,2017(15):101—102.

[3]于梅.房地产公司多元化经营的财务可行性分析[J].经贸实践,2018(14):146+148.

[4]吴延春.论企业多元化经营下财务风险控制分析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35):182.

[5]吴艳艳,王强,曹中婕,沙悦,卞佳佳.基于多元化发展战略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以乐视网为例[J].市场周刊,2020(03):128-129.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4篇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日趋成熟,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系统机构数增至180个,保险公司保费上升至20234亿元,保险系统职工人数上升至90.43万人,同比增长8.78%,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1]。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不断扩大承保范围和承保责任,承保成本不断提高,盈利水平不断降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日益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是保险行业不断长久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保险资金投资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保险行业投资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结构逐步多样化等特征。

1.保险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根据表1可知,2008-2014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0552.83亿元增至2014年的93314.42亿元,增长305.42%。截止至2014年低,保险行业资产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

2.投资结构逐步多样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金额为93314.42亿元,其中投资国债为5009.88亿元,占比5.37%;投资银行存款为25310.73亿元,占比27.12%;投资金融债券为15067.12亿元,占比16.15%;投资企业债券为15465.13亿元,占比16.57%;其余投资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2]。

二、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大体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3]。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政府宏观政策或保险行业内政策的变动,导致对保险投资收益率改变的投资风险。比如,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节,税率、汇率、税收、股票等价格发生波动,从而导致保险投资的金融产品出现收益亏损的改变。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产品价格、供需情况、汇率、利率等条件的变动,,导致对保险投资收益率改变的投资风险。虽然我国保险行业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但是大部分投资仍然面向基础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收益率直接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直接影响保险资金的收益与安全。

3.信用风险

信用?L险,亦被称为违约风险,主要是指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偿还债务,从而发生违约的风险。信用风险不但会使保险公司无法收益,而且会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因综合评价企业债券和基金的各方面能力,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进行投资。

三、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保险行业资金投资的监管法律主要包括《保险法》、《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还包括一些保监会颁布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但是现行的监管体系中一些规章的层次较低,发挥的影响力有限,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此外,现在尚未出现针对保险资金投资监管体系的立法,不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稀缺

保险资金的投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对于从事专业化风险投资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既要求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保险、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求管理人员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交流协作、管理才能等。而目前在我国保险行业从事一线风险投资的人员远远达不到此类要求,专业人才队伍比较弱小,没有形成较好的人才储备和培训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目前《保险法》是我国保险行业法律法规的核心,辅以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我们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立法建设,保证保险资金投资有法可依,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二、加强相关配套法规细则建设,确保保险投资过程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引导保险投资合理正当的收益;三、加强保险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证券投资法、信托法等立法进程,形成“金融-货币-保险”立体化的监管体系,确保我国保险行业健康有序[5]。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5篇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外汇储备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投资运营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成立专门投资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化投资管理。为推进外汇储备实行专业化投资运营,国家于1994年成立专门投资机构,以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为目标,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专业化投资。其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投资基准的专业化。探索建立适合储备经营原则和特点的投资基准体系,包括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管理和交易执行四个层次,作为衡量某项资产或投资组合构成和收益的重要参照指标。在按照投资基准经营的同时,允许每一层次经营人员对基准进行适度偏离,积极捕捉市场机会,在既定风险下创造超出基准的收益。二是投资决策的专业化。围绕投资基准,制定完善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和执行程序,形成以投资决策委员会为核心的多级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定期回顾、分析、制定、调整投资策略,实现储备资产的动态配置和积极经营。三是投资流程的规范化。部门设置分前、中、后台,前、中、后台相互监督,构建从资产配置、组合管理、交易执行到资金清算、会计核算等完整、清晰的生产链条,形成高效顺畅的管理结构。四是投资平台的国际化。不断拓展和完善全球化经营平台,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法兰克福5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经营平台,实现了外汇储备经营24小时全球不间断运行,真正做到与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同步。五是投资队伍的专业化。通过拓展招聘渠道、加强专业培训、优化人员结构等举措,打造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年轻化、专业化的投资团队。

坚持多元分散的资产配置,稳步推进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分散是外汇储备控制风险、获取收益的成功之道。一是遵行分散化原则,实行风险对冲的资产配置方法。利用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其相关性,以及对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建立优化的资产配置组合,利用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各类资产间回报的此消彼长,实现风险对冲,实现储备收益长期稳定。二是稳步拓展投资领域。将外汇储备由传统的债券投资领域拓展到发达国家股票、新兴市场债券、商品等领域及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以后逐步开展了房地产等直接投资、新兴市场股票投资以及对发达国家股指期货投资。三是稳步推进多国别、多币种、多资产投资。目前外汇储备投资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几乎所有货币,资产类别和金融工具覆盖了国际金融市场几乎所有品种。由于实施了多元化、分散化投资,外汇储备经营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在保持资产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实现了经营收益稳定增长。坚持自主经营与委托投资相结合,不断创新外汇储备投资方式。外汇储备目前实行以自主经营为主、委托投资为辅的投资方式。一是实行自主经营,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其全球化经营平台,按照资产配置战略,选择适宜资产类别,构建不同投资组合,围绕投资基准,直接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积极投资。在投资管理上,把投资决策与交易执行分开,建立投资组合管理与交易执行两个模块,明确职责分工、授权及相关流程,在投资组合层面争取好于基准的超额收益,在交易执行层面形成层次量化基准,争取以最优报价达成交易。二是实行委托投资。按照“吸收经验、提供参照、以我为主、不断拓展”的原则,通过建立科学评聘流程,从国际上众多的市场专业机构中挑选出最优秀、最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将部分储备资产委托其进行投资。目前,已开辟上百条外聘投资通道,委托资产规模成倍增长,形成了规模大、类别全、策略多的委托投资格局。

坚持安全优先原则,实行全面科学的风险控制。外汇储备最基本的职能是满足对外支付需要,其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要远高于对保值增值的要求,因而非常注重风险控制,确保储备安全。一是实施全方位风险控制。建立起覆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包括资产配置、组合管理、交易执行、清算交割、会计核算和业绩评估等所有经营环节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实施审慎的风险管理政策。客观评估外汇储备投资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加强总量和结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全面界定、审慎评估外汇储备经营面临的各类风险及水平,加强风险分析和预警,对各类风险实施全面管理和监控。三是实施全流程的合规性检查。建立起全覆盖、多层次、多角度的合规监控检查框架,对所有风险指标的执行情况和业务流程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检查,同时针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及新业务或新产品,开展专项监控检查,并定期回顾梳理,以查促改,督促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业务框架、操作流程和制度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合规意识,防范操作风险。四是加强内审内控。专门成立内部审计部门,坚持独立性原则,独立检查评估储备经营执行各项法规、政策、指令、程序和经营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资产、财务、信息和人员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并独立向上级领导报告。

二、外汇储备经营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启示

2012年底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75万亿元,基金利息收入831亿元,年度平均收益率为2.44%,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39万亿元,利息收入455亿元,收益率为2.6%,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年利率(3%),与同期CPI(2.6%)持平。如此低的收益率使社保基金面临实际减值的巨大风险,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应当学习借鉴外汇储备经营的有益经验,通过设立专门投资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施专业化、多元化、分散化投资,逐步拓宽投资渠道,稳步提高投资收益率,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成立专业化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全部存入财政专户,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协商负责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低效运营的状态。同时,在保值增值方面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致使过度注重基金安全,而忽视基金保值增值。这种没有专门机构管理运营的体制,虽然确保了基金的安全,却严重削弱了基金保值增值的动力和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保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的方向,有效突破了社保基金投资的制度樊篱。而要实施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当前的基金管理体制难以胜任,成立专业化的投资运营机构是必然选择。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实现省级统筹,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并将过渡到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越来越重。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在省一级设立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建立专业化投资团队,负责对省内社保基金开展专业化投资,是最佳选择。这不仅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向,也顺应世界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都由专业机构实施投资运营,如美国成立联邦社保信托基金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等等。

新成立的投资运营机构应当是一个职能明确、边界清晰、高度专业化的专门机构。所谓职能明确,就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及章程,明确其基本职责、资金来源、投资范围、投资渠道等,为机构高效运转奠定基础。所谓边界清晰,就是要明确与财政、人社及地方政府的关系,明确各相关主体在基金归集注入、收益分配、基金监管等运转过程中的权利、义务,避免互相扯皮、影响效率。所谓高度专业化,就是要通过设立高效顺畅的管理部门、组建专业化投资队伍、构建规范化投资流程、设置先进投资基准、实施专业化投资决策,努力打造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投资运营模式。从外汇储备的经验来看,实行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模式,既可以充分发挥直接投资贴近市场、反应灵敏、决策高效、风险可控、管理成本较低的优势,确保投资收益,也能通过委托投资达到分散投资风险、实现投资多元化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对外部委托管理人的监督及学习,提高自身投资能力。社保基金运营机构应当学习借鉴这种投资模式,所不同的是要根据自身投资管理能力及投资的产品类型,合理搭配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所占比重。一是要以直接投资为主。目前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债和定期存款,在国家放宽投资限制之前,仍应以直接投资为主。省级社保基金运营机构要构建清晰完整的投资生产线,设计高效顺畅的投资流程,配备好资产配置和投资部门,充分考虑社保基金支付的时间、金额以及经济周期变化,充分利用省级社保基金统一运营的规模优势,科学设计社保基金投资期限组合,对定期存款和国债进行长、中、短期合理搭配、将长期、中期、短期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基金收益最大化。二是尝试开展委托投资业务。2012年广东省将1000亿元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近两年年化收益率都超过了6%。可借鉴广东省的经验做法,允许各省将一部分结余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经营,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不因通货膨胀而缩水并能有所增值。三是做好扩大委托投资比重的相关准备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于明年启动,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改革部署很快也要落地,届时社保基金的来源将更加多元,投资范围将逐步拓宽,完全由社保基金运营机构实行直接投资力有不逮,因而实行并不断扩大委托投资是大势所趋。应当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要完善社保基金治理结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监督委托投资过程;建立明晰的问责机制,增强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督。其次,要研究提高资产配置能力,包括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为委托投资确定基准,便于实施业绩考核。第三,要研究评选优秀投资管理人。

委托投资模式把提高自身投资能力的任务转换为评选出优秀外部管理人的能力,评选投资管理人由此成为委托管理的一项重要业务。因而应当尽早学习评选投资管理人的标准、流程、业绩评价指标等,建立投资管理人数据库,为全面评价专业机构投资能力打好基础。稳步推进社保基金多元化投资。据审计署2012年审计报告,2011年底我国社保基金结余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占38.44%、58.01%和3.55%,即96.45%的基金结余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的。这与我国社保基金管理运营的政策规定基本吻合:基金结余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不得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全国各地尽管采取了诸如增加定期存款期限等投资措施,但无法改变投资渠道狭窄的困境。这是导致社保基金收益低的重要原因。外汇储备投资的一个成功经验在于其实行多元化投资策略,有效分散了投资风险,从而保证了投资收益稳定增长。从全球养老金投资发展趋势来看,投资范围越来越宽,从传统的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产品,不断扩张到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等另类投资。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也经过多次调整,目前其境内投资范围已扩展到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社保基金要想提高投资收益率,必须要走拓宽投资渠道、实行多元化投资的路子。一是尽快把发行定向国债纳入社保基金管理运作之中,由财政部或省财政定期向社保基金发行定向特别国债或地方债,并根据社保基金支出需要确定期限,较好实现基金安全与收益的匹配。二是循序渐进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将投资渠道拓展到企业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同时考虑到养老保险基金是长期资金,偏好于投资期限长的金融产品,应适时放开限制,允许其投资于基础设施、不动产等长期性投资项目,以此推进投资渠道多元化,增强基金收益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三是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投资运营机制健全和投资管理水平提高程度,有计划、分阶段地允许部分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6篇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经济全球化 资本市场

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1 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高科技的优势,谁能抢先让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谁就拥有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优先权。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当前的情况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一方面是科研开发、科技水平连年下降。据世界经济论坛1997年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1994年中国科技水平要素的排名为第23位,1995年为第27位,1996年为第28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研成果产业化迟缓,科技成果的推广率低下。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每年省部级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大约有3万多项,每年产生的专利约为7万项,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和专有技术的实施率都仅为10%。例如,我国的863计划,虽然已经应用的成果占鉴定成果的38%,但真正形成商品的只占10%,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只占2.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如此之低,除了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以外,缺乏转化资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外科技投入的比例一般是1:10:100,即如果研究费用为1,那么转化费用则为10,生产销售费用为100,而我国的科技投入比例大约是1:0.5:100,转化费用太低。

转化费用如此之低,主要就是缺少风险投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投资也有限,而且风险投资也不能由政府来充当投资主体。国外的实践证明,以民间资金为主体,由风险投资公司进行的风险投资,对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任何科技成果,只要研发人员能向风险投资公司证明你的产品质量、市场前景以及盈利能力,风险投资公司在经过有关专家的调查和咨询以后,就会通过给予研发人员一定的股份,立即进行投资开发。如果项目开发成功,研发人员和风险投资公司会获得巨额利润。如果项目开发失败,研发人员就会分文无获。而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一个项目的失败并无多大的影响,因为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不是单个项目,而是进行投资组合。一般来讲,平均投资10个项目,只要成功两个,就会获得高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

在我国,建立这样一种风险投资机制,能使我国的科研面向市场,克服过去那种科研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我国当前十分注重开发高新技术,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则重视不够,因此,对风险投资进行研究和探讨,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迫在眉睫。一旦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比翼齐飞,我们就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需要,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2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迎接国际风险资本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带入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使全球经济进入一体化的时代。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而在金融市场中,最具生命力的就是风险投资,这也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风险投资起源于美国,发端于19世纪末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在西方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风险投资的收益更高,获利机会更多,因此,西方风险资本纷纷进入发展中国家。

到目前为止,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风险资本主要有:一是亚洲战略投资公司,成立于1993年。该投资公司管理的两个主要基金分别是1994年募集的中国汽车设备基金,金额为1.58亿美元,另一个为1994年募集的啤酒联盟基金,金额为1.3亿美元。亚洲战略投资公司的投资规模通常为1 000万到1 500万美元。二是bessemer亚洲控股公司,成立于1991年,在上海、香港有分支机构。该公司资金额达10亿美元,最小投资规模为500万美元,最大为1亿美元。三是cmgmahoh中国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于1997年,管理一个募集于1998年的中国投资基金,基金金额为2 000万美元。该公司最小和最大投资规模为500万美元和1 200万美元。四是太平洋技术投资公司(ptv),成立于1993年,是idg的下属公司,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分支机构。ptv中国基金募集于1994年,基金金额5 000万美元。ptv的最大和最小投资规模为250万美元和10万美元。

风险投资是一个利润极高的行业。国外风险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有利于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且它还控制了这些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知识技术。当然,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里,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如果一个行业的核心技术被外方控制,那么我国的企业则仅仅成为外方的打工仔,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我国风险投资的建设步伐。

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才刚刚开始起步,根本无力与外国实力庞大的风险资本进行竞争,所以,在我国风险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的扶持至关重要。政府的扶持主要体现在:

一是税收的优惠。例如美国长期资本收益所得税由1970年的49%降至1980年的20%,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美国的风险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每年46%的幅度激增。我国虽然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许多优惠措施,而对风险投资机构并没有税收优惠。因此,当前必须制定有关措施,减免风险投资的税收。

二是为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如加拿大安大略省鼓励和风险投资的发展,对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个人入股者给予投资总额30%的补助金。政府向风险投资者和风险企业无偿提供资金,一方面分担了风险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对民间投资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我国政府对风险投资者的这种补助,几乎还是空白,需大力发展。

三是尽快建立政府担保机制。通过政府担保,国家可以运用杠杆原理,用少量的资金投入,带动大量的资金投向风险企业。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设立了信用担保机构,如英国于1981年开始实施信贷担保计划,银行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如果风险企业不能偿还贷款,贸工部将以2.5%的年息偿还债务的70%。借鉴和建立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引导资金投向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是一项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最后,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技术创新者和风险投资者的利益。

3 适应居民投资多元化的需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这些风险投资主要的仍是政府的财政资金。例如,成立于1992年的江苏省高新技术投资公司,1998年总资产约1.5亿人民币,其投资者和直属领导都是江苏省财政厅。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1998年总资产为5.8亿人民币,其投资者和直属领导都是广东省科委。1993年成立的浙江省科技投资公司,1998年总资产约6 000万人民币,浙江省科委投资58%,浙江省财政厅投资42%,直属领导是浙江省科委。成立于1998年的深圳高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总资产约为7亿人民币,深圳市财政投资占5%,其他法人企业占50%,直属领导是深圳市科委。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风险投资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渠道窄;二是直属政府部门管理,政府行为色彩浓厚;三是相对于国外的风险资本来讲,资金规模小,业务发展缓慢。一方面是政府财政资金极为有限,另一方面是居民的储蓄存款节节攀升。建立风险投资,开辟新的投资渠道,不仅有利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同时也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作为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应该是银行信贷,证券投资与风险投资相呼应的市场。在企业的发育期,银行不愿意贷款,也不可能进行股市融资,因此需要有风险投资。当企业进入青春期以后,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当企业完全成熟以后,企业就可以进入股市,进一步壮大规模。同时,在进入股市以后,风险资本就可以功成身退,把股权转让给社会公众股东,自己则获得风险投资收益。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7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政府将“走出去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向海外投资,以更好地利用海外的资源和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外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12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额达到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中东为中国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作为海外投资中最大、最不可预见的风险,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东复杂的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现状,剖析当前中国在该地区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并对如何防范和应对中东政治风险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的投资状况

中东一直是国际政治的热点地区,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上投资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中东政治上的不稳定使得西方对在这一地区的投资顾虑重重,这在客观上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东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中的份额不断增长。1999年中国向中东出口64.7亿美元,进口38亿美元。到2012 年中国向中东出口已经达到1210亿美元,进口为1600亿美元,贸易总额高达281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东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份额比贸易量更为可观。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当前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的重点领域,但是随着中国和中东经济合作的加深,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投资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工程承包市场扩张非常迅速。从2003年到2013年7月1日,中国对中东投资、工程承包总金额为729.2 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工程承包总额的10.6%。

目前中国在中东的投资涉及油气、矿产、服务业、工程承包、电力、通讯、港口、化工等多个领域,包括海湾和北非在内的中东国家都是中国的投资对象国。近年来中国和多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越来越被中东地区所接受,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中国和阿联酋之间价值35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与投资活动。

自“阿拉伯之春”运动发生以来,中国与利比亚、埃及等国的经贸投资额出现一定下滑。但是,中国对部分政局、社会比较稳定的国家,例如:沙特、阿联酋、阿曼等国的经贸投资相对稳定,甚至稳中有升。 总的来说,当前阿拉伯国家政局的动荡并未阻止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的投资。事实上2013年中国对埃及的投资已经出现恢复性增长。

二、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的政治风险

中东素为全球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宗教冲突、民族矛盾、大国的介入使得中东局势错综复杂,成为国际政治的火药桶。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安、复杂多变也使中国在中东的投资也面临着多重政治风险。以利比亚为例,该国并非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更不是中国的重要投资对象国。然而2013年利比亚内乱使得中国在利比亚投资损失巨大。中国运用各种手段紧急撤侨,直接花费3亿元人民币;在利比亚战火中损失的中国财产达15亿元人民币。中国在利工程承包合同额188亿美元,最终损失可能达200 亿美元。 卡扎菲倒台后,中国与掌握政权的“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关于恢复合同和索赔商谈迄今仍无结果。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坦陈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工程项目损失惨重。

由于中东国家内部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中国企业在中东的不同国家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此外,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在中东投资的政治风险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既有传统政治风险也有新的政治风险。具体来说,中国企业在中东可能遭受的政治风险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战争和内乱风险

战争和内乱是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面临的最为传统的政治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不可抗性和突发性,而且一旦发生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战争使得国家处在持续动荡与不稳定之中,国内社会秩序急剧恶化,外国企业所在地的治安、交通、通讯等基本经营所需的条件得不到保证,使跨国企业完全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在战争中蒙受的经济损失一般无法得到补偿,即便投保战争险,其所赔付的金额也只是部分赔偿。战争风险还往往造成人员的伤亡。利比亚战乱中,部分中资企业机构和项目营地遭到了持枪持械歹徒的袭击,甚至还有一些人员因歹徒袭击而受伤。受战乱影响,中方驻利比亚的企业基本都停止了施工,工程项目被迫暂停,设备、工程款等被迫搁置甚至放弃。另外,对战争的恐惧心理会反应在资本市场,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导致股票市场波动幅度明显,股市市场的恶化也进一步降低了投资复苏的可能性。

此外,战争可能造成政府违约风险。内战可能会使代表对立利益的一方掌控政权,新上台的政府可能完全改变原来的政策,取消外国公司原先享受的各种优惠条件,甚至以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为理由拒绝履行合同。2011年8月,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宣布将对外国根据战时对其支持程度划分战后商业利益,令中国在利比亚海外资产利益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2.宗教和文化风险

宗教本身不构成政治风险,但国外迥异的宗教、文化可能会构成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在中东地区,伊斯兰教为统治性的宗教,宗教信仰和文化深入人们生活,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要求推翻现行的世俗政权,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神权国家。其中一些极端势力诉诸恐怖主义,制造暴力事件,造成一些国家的剧烈动荡。中东的伊斯兰激进势力和恐怖主义相结合,给外国企业投资造成严重的政治风险。近几年,在苏丹和埃及等地发生多起绑架、劫持中国工人事件。中东恐怖袭击事件频发以及相继发生的一些针对中国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活动使得许多准备进驻该地区的中国企业望而却步,也给在中东投资的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政治风险。

即使在伊斯兰温和势力占主流、社会经济稳定的国家,宗教主义也会对企业投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构成潜在的政治风险。以沙特为例,沙特社会的经济和商业活动受伊斯兰教法的相关约束,在沙特开办企业要严格根据伊斯兰教法,禁止从事如贩卖酒精、烟草、猪肉,禁止高利贷和获取利息。 伊斯兰教规中,最重要的是礼拜、斋戒和朝觐等活动。虔诚的阿拉伯人即使在工作时间或洽谈业务时间,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前去礼拜。伊斯兰国家的作息时间也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一般是星期五休息,星期四下午则为周末。在周末休息时间与他们联系谈工作是非常不受欢迎的行为。阿拉伯人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有时会迟到甚至“爽约”。与欧美客商相比,阿拉伯人不太注重合同的严肃性,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往往出现脱节。他们想取消合同,常常以神的旨意为借口来终止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此外,阿拉伯人办事效率比较低,行政机构的办事程序繁琐、缓慢拖沓。在沙特、埃及等国,外资企业办事还经常遇到政府公职人员索贿。宗教造成的文化差异可能会成为中国企业中东投资的潜在政治风险。

3.法律和政策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是最常见的政治风险,近年来有些新的表现形式。大多数中东国家政治发育程度低,国家法制不完善。一些国家的政策缺乏连贯性,新政府上台后对上届政府执政期间签署的合同多方刁难,宣布搁置或单方面宣布中止已经生效的合同并不少见。这导致在一些投资项目中,政府违约率较高。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是将一些大型的由外资控股的能源、矿产开采项目变更为合资项目,并由本国控股。此外,随着经济民族主义的抬头,中东部分国家为保护国内企业和本国资源,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改变了某些对外国企业的政策。这些新的政策风险主要包括了外汇管制风险、税收歧视风险、投资或持股比重限制风险、价格控制风险和行业进入限制风险等。如卡塔尔政府2004年颁布新法令,调整“睡眠担保人”政策,对违反者处以没收财产、罚款,使外国企业面临间接性征收风险,负面影响波及到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所有外国企业。

法制不健全还导致的政府腐败和效能低下,致使企业的寻租成本增加而造成损失。部分国家政府办事效率低下,政府人员腐败现象严重。比如埃及办理外国投资项目手续的政府部门比如海关、税务机构,其工作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经常索要财务,且工作不按照正常程序操作,随意性较强,极大地损害了外国投资者的利益。

有些国家一旦面临国际收支困难极有可能主动或被迫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外商无法按时、足额收回到期债权、本息和投资利润。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还可能会加强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国投资者将本金、利润和其它合法收人转移到东道国境外。最近几年阿联酋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就采取了这样的政策,2001年土耳其危机时也采取过类似的政策。沙特近年来也制定了一些限制外资随意转移资本的法令。这些都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项目造成了重大损失。

三、中东投资的政治风险管理及应对机制

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面临着多重政治风险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分析投资中遇到的各种政治风险的类型,建立一套适合国内企业的政治风险管理机制,并采取各种措施,规避和应对各种政治风险,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政治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由于中东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政治风险的多样性,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强化政治风险意识,借鉴

国外企业对于政治风险的管理经验,尽快建立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政治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具体包括投资前的评估策略、投资中的多元化策略和风险发生后的补救策略。要充分了解中东国家的投资环境,随时掌握这些国家政治风险投资的动态变化。对东道国政府目前的能力、政治风险的类别及稳定程度进行调查分析, 以确定风险程度。评估、预警的重点是导致投资环境突然出现变化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因素,即政府对外国公司的政策,国家内部党派结构和各派的政治实力及其政治观念,重点监控有可能取代现执政者的政治势力,时刻关注所在国政府与我国政府关系的亲疏程度。利比亚中方损失惨重的教训告诉我们:根据对政治风险的评估结果,在风险发生可能性极高或后果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可以选择撤回投资、退出东道国市场,从而回避风险、减少损失。退出策略并不意味投资的失败,在某些情况下,退出策略恰恰是规避政治风险的明智之举。

2.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利比亚危机提醒中国企业在政治风险过高的国家投资将面临极大风险。中方独资使得风险愈发

凸显,造成的损失都要由中国企业承担,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在风险发生后的维权。在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投资的多元化策略是有效的应对方法。在投资方式上,可采用与投资对象国合资或与欧美等其他国家企业合资。在投资结构上,要尽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战略,从传统的能源、矿产投资向其他领域甚至是高新技术行业扩展。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来说,在投资的地域选择上,要开发新的投资目的地,切忌将所有投资放在一个国家,“鸡蛋切勿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

多元化投资策略会使东道国政府在采取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措施时能够有所顾虑,减少海外投资被征用或政府违约的风险。与当地企业合资有利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及经营中所遇到的政治风险,获得当地政府及民众的更多信任。与欧美等其他国家组成合资公司,形成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遇到政治风险时,更有利于争取国际支持。近几年已经出现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联合投标的情况。在中东这样法制不健全、社会不稳定的地区,这一点非常重要。

3.实施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战略指的是外国公司在投资对象国实施跨国经营活动时,从管理、文化、人才等各方面融入所在国,与之建立密切关系,成为具有各项优势和所在国特色的发展战略。本土化战略作为海外投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外国企业融入当地文化,缓解当地民众对外来资本的抵制情绪等。

保持一定比例的当地雇员,是规避政治风险的重要举措。中东国家如沙特、科威特等国大多规定外资企业必须雇佣一定数量的当地职员,这会给外资企业带来管理方面的不便,有时会增加企业运营的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但是,在中东投资的中国企业应该正面看待这一规定,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国的人员、信息、社会文化和人脉关系等优势,尽快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进一步获得投资对象国政府和企业的信任。要特别强调的是,聘请当地的法律顾问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对投资国的法律法规不可能完全了解,熟悉当地法律的人才则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熟悉本土法律法规、办案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在经营过程面临的法律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可以通过法律顾问向当地法院起诉,而且不致因此引发东道国的民族情绪。在中东这样一个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地区,中国企业在投资经营过程中要尊重所在国的宗教及其特有的风俗习惯,要加强本土化,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关系。此外,要提升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当地的慈善活动,增进所在国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的好感和认可。例如我国在埃及投资建立的苏伊士运河工业园区,由于本土化工作做的好,在2012年埃及动乱期间,不但受到埃及当地员工和保安的维护,而且政府还派出军队使工业园区免受冲击。 这个例子对中国企业非常具有启示性。

多元化投资风险第8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 区域集聚 循环累计效应 空间邻近效应

1.风险投资区域集聚现象

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的成立标志着风险投资的诞生,至今风险投资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来看,风险投资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聚集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地区,麻省的128号公路区及纽约州。这些地区集中了全美国70%的风险资本和60%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英国,大约75%的风险投资公司位于伦敦和东南地区。在世界其他各地,如加拿大的渥太华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也凸显出风险投资的区域集聚现象。

我国的风险资本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2010年,这三个城市所集中的风险资本总额高达近1200亿元,约占我国风险资本额的50%。

由此可见,风险投资的区域集聚现象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风险投资发展极不平衡,从而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风险投资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对于各地区制定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我国风险投资主要集聚地区及其特征

2.1北京地区

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诸多的金融机构、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部门、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全国性保险公司等都汇集于此。同时,北京还是大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总部所在地、大量境外跨国公司中国地区总部所在地等。北京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智力资源密集区,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水平一直处于我国前列。北京拥有全国最多、最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30多家。因此,众多的VC/PE机构落户北京并从事风险投资活动。北京地区的风险投资发展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CVCRI统计,从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地区的被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获得的投资金额都是最多的,其中,被投资企业有176家,占总的被投资企业的23.44%;北京地区获得的投资金额为299.02亿元,占总金额的29.30%。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关村聚集着全国重要科技战略资源,蕴涵着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是我国规模最大、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新技术及企业的聚集地,始终引领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凭借这些优势,中关村成了众多投资机构入驻首选地之一。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入驻中关村西区的股权投资机构已达188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2.2上海地区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可以说是风险投资机构云集之地。数据显示,2010年1月一9月,上海合同利用外资11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92.86亿美元,占比达81.9%;实际利用外资81.82亿美元,同比增长3.8%。据CVCRI统计,从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域分布来看,上海被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获得的投资金额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其中,被投资企业数为88家,占总的被投资企业的1172%;获得的投资金额为84.46亿元。

上海作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致力于发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业。为吸引股权投资机构落户,上海比照国际金融机构奖励政策而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补贴、现金奖励、人才吸引等办法。同时,上海市黄浦、杨浦、徐汇等区也纷纷出台了区域性的激励措施,筑巢引凤。此外,上海也十分注重结合地区特点,在吸引外资投资机构发展上大做文章,有针对性地出台了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浦东新区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相关办法,在吸引海外投资机构落户上形成特色。

2.3深圳地区

深圳90%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也集中在企业,使得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直接面对市场、消费者展开研究开发活动,形成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全国平均不到20%)以上。

作为中国第一个风险投资试点城市,深圳较早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成为全国风险投资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已初步形成了由项目、资金、股权交易市场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业投资市场体系,风险投资已成为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地区,十多年来,深圳创投机构数量、创投资本总额等多项指标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私募基金300多家,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为25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35%。其中创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为600亿元,其他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为1900亿元;管理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超过4000亿元,其中信托私募证券管理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约占全国的30%。2010年深圳的风险投资发展依然迅猛。据CVCRI统计,深圳市被投资企业数量排名第三,占比达7.32%,位于上海之后;投资金额位于第七位,占总投资额的3.48%。

3.我国风险投资的区域集聚原因